51范文网

2023年一棵大树教案公开课 春幼儿园大班语言一棵大树教案(模板5篇)

时间:2023-10-15 04:14:03 作者:雨中梧 2023年一棵大树教案公开课 春幼儿园大班语言一棵大树教案(模板5篇)

教案模板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进行规划的雏形,它可以提供有条理的教学步骤,方便教师进行教学安排。教案的编写要注重学科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结合,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春幼儿园大班语言一棵大树教案

1.运用丰富优美的词句表述四季树木的特征及给人们的感受。

2.熟悉诗歌内容,了解诗歌句式,大胆仿编儿童诗。

3.感受诗歌的意境和韵味,体验成功仿编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

2.图谱(教师、幼儿)

重点:充分感受诗歌的韵味和结构,有感情地朗诵。

难点:创编属于自己的儿童诗。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表述四季树木的特征及感受

(一)认识四季的树木

1.小朋友,你们认识图片上的四棵树吗?你们知道这些树代表的是哪个季节?

2.教师小结:图片上分别是春天的桃树、夏天的梧桐树、秋天的枫树和冬天的松树。

(二)描述四季的树木

1.现在是什么季节?那就让我们先来看看春天的桃树。

3.这是秋天的枫树和冬天的松树。枫叶到了秋天就会变的?谁有好听的词?

二、朗诵诗歌第一段,了解诗歌句式

1.四季的树木真美呀!我也想把自己变成其中的一棵树,听一听我想变成一棵什么树?(配乐朗诵诗歌第一段。)

2.我想变成一棵什么树?为什么要变成春天里的一棵桃树呢?(朗诵诗歌第一段。)

3.我把这好听的诗歌画了下来,我们一起一边听一边看。(出示图谱)

4.看着图谱一起来朗诵。

三、仿编儿童诗,体验成功创编的快乐

1.讨论:假如你是一棵树,你愿意变成一棵什么树?为什么要变成______的树呢?

2.分组仿编诗歌。

谁愿意变成春天的桃树(夏天的梧桐树、秋天的枫树、冬天的松树)?请你约上你的好朋友一起说一说。

3.谁愿意来朗诵一下自己创编的诗歌?(分组朗诵儿歌)

4.小朋友朗诵的太美了,我们把这四段连起来,就是一首优美的诗歌。诗歌的名字就叫《假如我是一棵树》。

5.配上音乐,完整地来朗诵一遍吧!

四、活动延伸。

除了图片上的树,你还想变成一颗怎样的树呢?我们回去以后也把它画下来,编成更好听的儿歌吧!

春幼儿园大班语言一棵大树教案

教学过程:

一、图文欣赏,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对话,感悟形象。

1、男孩的语言

请你自由地读读,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男孩?你从哪些字词体会到?朗读体会。

2、大树的语言

一读:大树的哪些言语打动了你?

二读:大树的哪些举动让你的心为之一震?

三读:有感情朗读,感受大树只求奉献不图回报。

3、大树的招呼

大树心底一直有个小小的愿望,你从哪些词句发现了?

(交流汇报,朗读体悟)

四、提炼主题,体会无私。

这棵大树奉献了这么多,她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大树有这样的心情?请你联系课文内容来说一说。(交流汇报)

五、提升主题,抒发情意。

这棵树就是_____________。

教材分析:

《一棵大树》是一篇有关“索取”与“付出”的寓言故事,内容简单,内涵丰富,估计学生感兴趣、爱读。旨在通过这篇课文教学,让学生体会父母及亲人所给予无私的爱,懂得感恩,呼吁人人都有一颗感恩之心。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重点字词,品读对话,感悟树和男孩的形象,体会大树无私奉献。

3、了解父母及亲人所给予无私的爱,懂得感恩。

学习重、难点:

感悟男孩和树的形象,体会大树的无私奉献。

春幼儿园大班语言一棵大树教案

活动目标

1:教小朋友根据自己的回忆和想象,描绘简单物品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小朋友把自己观察和想象的东西表现在纸上。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组织小朋友玩弄各种玩具模型。

2:每人一套彩笔,一张白纸。

3:范画:白纸上面一棵树干。

活动过程

1、启发谈话,引导小朋友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见过变魔术吗?魔术师想变什么就能变什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棵神奇的大树,小朋友想让它长什么,它就长什么。

2、引导小朋友积极思考,发挥想象力。

按小朋友的想象,教师教小朋友画物品的主要特征,并有侧重的示范,将部分物品画到树上。

3、引导幼儿感受神奇的大树,激发小朋友创作欲望。

教师:小朋友,这棵神奇的大树,把你们喜欢的东西都长出来了。有``````有``````还有``````,你们高兴吗?它还能长出更多的东西来吗?现在请每一个小朋友画一棵神奇的大树,在大树上长出你自己喜欢的东西吧。

4、小朋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小朋友大胆想象,画出日常生活中见到和想象中各种各样的东西,并提醒小朋友用恰当的颜色涂染。

5、总结评比,结束活动。

(1)作品讲评以小朋友介绍自己的.画为主。

(2)教师表扬画得线条流畅,内容丰富的小朋友。

活动延伸:

安排布置“神奇的大树”,表扬小朋友个个是小设计师。了不起的画家。通过简单的评价,增强其自信心。

教学反思

这节课充分发挥了小朋友自由想象大胆设计的创造能力,小朋友绘画积极性很高,有些东西尽管画不象,但讲述非常好。操作中幼儿的表现方式各不相同:有个别孩子任务意识很强,拿到纸后,先思考,想好后再动手。有的幼儿迟迟还不下手,嘴里嘟嘟“画什么,画什么,”在操作过程中他们试着用合作,询问同伴,自己摸索等方式解决问题。有的幼儿画的太多,画着画着自己都看不清树上有那些物品了。有的幼儿对物品形象的的表现有困难。

出现这些问题,我想: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很少涉及物品的临摹练习。对于构图,排列这些基本技能是不是需要一定的练习,这些问题让我意识到:设计活动最重要的就是要联系孩子的实际经验,因为幼儿的已有经验才是设计活动的起点。

小百科:树木是木本植物的总称,有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之分,树木主要是种子植物,蕨类植物中只有树蕨为树木,中国约有8000种树木。分为榕树;杨树;柳树;柏树等。

小学一年级语文演一棵大树课文及教案

1.认识“让、帽、海、狼、穿、颜、服、左、右、布、景、认、束”13个生字;会写“左、右、布、直、真、认、让、还”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认识阿海真诚善良的心灵,学习阿海对待事情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

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二)识字写字

1.生字的呈现

(1)出示课题。

(2)结合对课文的朗读和感悟,相机出示“小红帽”“大灰狼”“衣服”“左右”“布景”“认真”“直立”“动作”“很好”“还要”“结束”等词语,引导学生认读“海、帽、让、狼、穿、颜、服、左、右、布、景、认、束”等生字。

2.生字的识记

(1)本课生字中要注意读准平舌音“左”,后鼻音“景、狼”。

(2)引导学生从以前学过的字中发现认字的规律,学会认记新的生字。如形声记忆法(巾+冒=帽),部首比较法(浪——狼),部首归类法(左——右——布)等。

3.生字的巩固

(1)利用认读生字卡片的方式,来巩固识记生字。

(2)用给生字找朋友的游戏方式,巩固识记生字。

(3)利用课后“词语花篮”,可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词语补充在“词语花篮”内,引导学生自主积累词语,丰富语言。

4.写字指导

本课中要求会认且会写的生字有5个:“左、右、布、认、让”这5个字笔画较简单,笔顺也不容易出错,重点是要指导学生掌握好字的间架结构。“左”字的第一画横稍短,“右、布”的第一画横稍长;“直”和“真”可以进行比较,注意“真”的最后一画点不要写得太长,也不要写成捺。“认、让、还”均为会写的字,要指导学生写好它们的部首。“认”字中,“言字旁”的第二笔是横折提;“还”共有七画,笔顺应由内到外,先写“不”,再写“走之儿”,“走之儿”的第二画是横折撇,第三画捺角度很平,要指导学生写好。

(三)朗读指导

1.引导和鼓励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自读两遍以上,做到读通顺,读准确。

2.对于文中句式较长且含义深刻的句子,老师要有重点地进行范读、领读或引读。

如领读:(1)“老师,我来演大树,让阳阳演大灰狼,行吗?”

(2)“大树只是一种背景,阿海却演得那么认真,我真服了他。”……

引读:(师引)在演“小红帽”的故事时,阿海知道“我”不想演大树,他是怎么做的呢?(生读课文中相关语句)

(师引)表演那天,阿海是怎样演一棵大树的?(生读课文中相关语句)

语文S版小学语文演一棵大树教案新版小学语文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习部首“言字旁、人字头”。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阿海真诚善良的心灵,学习他做事一丝不苟和顾全大局的品质。

教学重点: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习部首“言字旁、人字头”。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他做事一丝不苟和顾全大局的品质。

教学步骤:

一、相关故事背景介绍

1、介绍《小红帽》故事更改;小结故事中的角色。

2、设问:如果让你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你会扮演大树吗?为什么?

课文中的一个小男孩主动放弃大灰狼的角色,要求扮演大树,你认为他傻吗?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认读黑板上的两类字;

2、提出初读要求:划出文中的生字,读准两类字的读音;

3、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检查与交流:同桌相互检查对生字的认识;教师指名认读。

三、细读熟思,深入领悟

(一)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讲了一件什么事?

(指导学生复习并练习如何读懂一句话)

(二)指导学习第四自然段

1、思考:在表演中,谁演得?你是怎么知道的?

2、指导学生朗读认知;

3、指导学习“真”字。

(三)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

1、阿海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原来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2、阿海为什么把大灰狼的角色让给了“我”?

3、“我”为什么不想扮演大树?(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通过角色体验才理解了“我”的心理,理解了阿海的善解人意)

4、你认为阿海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四)指导学习第三自然段

1、大家都认为阿海表演得,那么阿海是怎么表演的呢?

学生自由读该段,找出阿海表演的好的词句。

2、交流

抓住衣着、“直直”、“轻轻地”来加深理解。

3、演一演:教师读课文,学生扮演阿海的动作(体会阿海的认真)

四、小结

阿海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五、指导学习生字

板书设计:

演一棵大树

“我”(阳阳)阿海

大树大灰狼(善解人意)

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