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月是故乡明抒情大全(19篇)

时间:2023-12-08 07:18:31 作者:字海

优秀作文是思想深刻和见解独特的,它能够拓宽读者的眼界和丰富他们的知识。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优秀的作文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写出更加出色的作品。

故乡抒情散文

20多年前,我呱呱坠地,自打我懂事起,便被老人告之乡里那脍炙人口的典故,那口气中满是自豪。岁月匆匆,当我走上工作岗位时,便不自觉的带上了20几年耳濡目染属于故乡的矜持。我的家乡就是文风鼎盛的桐城。

青山隐隐,水迢迢,家乡有灵山秀水,集天地灵气于斯。安得不人才辈出?四百年前,大明左佥御史左光斗于天下人之前痛斥魏阉,值沧海横流之际显英雄本色;一百年后,父子双宰相张英、张廷玉演绎六尺巷之故事,亦为治世之能臣。当豪华褪去,依然有桐城派引领中国文坛百年风骚。前有戴名世、方苞,后有刘大魁、姚鼐……桐城人的智慧也并非局限于此。明末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方以智,近代教育家吴汝沦以及黄梅戏艺术家严凤英……。前人已逝,风流犹存。留给了我们后人除了无尽的追思,更多的是我们赖以立高望远的文化遗产。

数百年文风昌盛,重读尚文造就家乡人“穷不丢书,崇礼尚文”的优良传统,读书之风经久不衰。大量高素质的桐城人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武装投入到了家乡的经济建设中。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龙眠山名入踪迹和文物遗存随处可见;小龙山则以石奇、洞幽、花海而闻名遐迩。“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此河名曰“龙眠河”。此外还有浩瀚的菜子湖,碧波荡漾,湖面欧鹭翔集,百舸争流。如今在家乡人的经营下,这些地方已成为重要的旅游景区。既创造了经济价值又让人们在古老而又醇厚的文风中得到熏陶,在自然中得到放松。当夕阳西下,沐浴在金光中,品一杯香茶,眺望远山,真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怀。

中国文化向来强调“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受传统文化影响甚深的家乡人更是不能割舍那一份对家乡的思念。情意浓浓,眷念深深,无论离家多远、离家多久,当他们沿着206国道穿越,就会清楚地了解桐城的现在。一座座农家小楼如雨后春笋,人们衣着光鲜。公路上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川流不息……只有深入家乡,去直面家乡的变化,才能说的具体、爱的真切。对我来说,才能树雄心、立壮志,为家乡的建设,报效祖国更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1996年8月,桐城撤县设市。自那以后桐城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栉鳞节比的高楼大厦飞速的拔地而起取代昔日荆棘满目房屋陈旧的状况。市区道路框架基本拉开,城市规模迅速扩展。我们桐城人锐气改革、勇于创新,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家乡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实力已跃居全省先进首例。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们桐城儿女正用自己的双手勤劳治富,一心一意奔小康,任何个人的创造活动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们桐城奔小康需要我们全体人民的艰苦奋斗。

“奔放新时代,放飞新梦想”是我们桐城人民几千年来的梦想。

回忆故乡抒情散文

你也不留我,始终没有。

只有母亲,一个人,在村口。

一场早春的风可以削断她的背影。

她总巴望着我越来越陌生的回眸和位移。泪花里捧出叮咛。我走的匆忙,始终没有时间来听听村头的鸡鸣狗叫,甚至风声。关于村庄,只言片语也是在异乡偶尔萌生。回到村庄也经常看到那些袖珍式的狗,板凳状的,狮子状的,豺狼状的,生物基因变异的伟大之处在于一个世纪的短暂瞬间里完成了宠物的袖珍化。村庄有人养着三四只小破狗,狗虽通人性,但并不通灵,见谁都摇头晃脑,见谁都嚷嚷一阵。见人打招呼,背后乱拉撒。三十多年前是知青下乡,三十年后是宠物下乡。

父亲从来没有送过我到村口,村庄是属于父亲的。我的离开是必然的,好像与他全然毫无关系。我的离开,就如胎儿最终要脱离母体,是必然的事情。有时我内心有莫名的惶恐和不安,父亲是不是忽视我的离开,是不是忽视我的存在。就象忽视村庄周围那些野生的蒿草一样。我走的时候,不得不叹了口气,毅然上了去县城的班车。那时,我还不懂得父亲的深沉和沉默。我时常回望着老家,却没有了那份留恋,尽管我在此度过我懵懂而幼稚无所知的生命初年。现在,我可以随便进去,奶奶老了,眼花,耳背,时常连抹布、火炉钎子、放鸡蛋的瓦罐找不到了,常以为是我母亲拿取的。是的,很多人老了,都非常的懂得舍得,可奶奶却很会经营自己的晚年,很吝啬的守着老家的一草一木,一针一线。但要仍旧感谢她,这么多年活着为我们守护着那个破旧的家园。其实,老家的东边那堵旧院墙都随手可以推倒了,但没有被推倒,兵马俑一样站立成一列,参差不齐的墙头上,深绿色的青苔挨着墙缝里挣扎出来的枣树,象奶奶一样顽强的活着。有时,我真想砍掉那些树,推掉那些墙。我看着惊恐和担心,裂开的墙缝可以看到邻家的院子。那墙是危墙,那树是半空的树。奶奶老了,无法每年亲自摘到那些枣。我打算挖掉它们,父亲发现了,没有让我去,我手上的镢头桄榔的掉在地上。可是,村庄里的很多东西在腐朽和埋葬着,腐朽和埋葬意味着消逝,有生命的人,牲畜,庄稼和树木。父亲出去了,一个人到后山坡上的果园去了,头也不回,秦腔和汗珠一起奔落到黄土的深处,他已经不再豪迈而野性的嘶吼一声粗犷的王朝马汉,村庄留给父亲的沉默和伤痛比遗憾更多。老家那颓唐的窑洞还睁着惊恐的眼睛,我与之似曾相识,因为我的童年有一半属于它们。他们的眼神是那样的令我不安,我看到那老泪纵横的窑洞上村庄深深的伤口,看到我缺奶断粮的童年。

年初,那场百年不遇的大雪后,我在白雪覆盖的窑洞门旁发现了一只冻死的饿猫,枯黄的毛撩拨着我对于生命的某种箴言,小时候就是在这个窑洞理爷爷说猫有九条命,爷爷自己却只有一条命。记得那时我问爷爷,你也九条吗?爷爷笑呵呵的说,没有九条,我咋能活到现在呢?其实爷爷只活到一甲子。爷爷死后的灵位就设在这个窑洞里。后来在门口,父亲为奶奶专门盖起的灶房也塌了,一堆堆的雪堆里没有了任何童年的蛛丝马迹了。

小时候,家里养着牛。那是我童年最好和最忠实的伙伴。牛的鼻子被铁箍的鼻圈给勒断了,我们从此以后都叫他象鼻子。

我时常出去给牛割草,每次出去,我会很惯性地将钥匙压在老家门口的石墩下面。破旧而黑漆褪的发白的门,守护着老家很多年月。石墩就是两个小门神似的。有一年我打外边回来,搬开石墩,发现钥匙铁锈班驳不堪,已经面目全非了。古语云:商人重利轻别离,我并非商人。可我的钥匙已经没有用了。打开心灵的钥匙没有了。

后来,在省城住的叔叔回来把老家的门翻新了一下,轰隆一声,老墙伴着摧枯拉朽的势头就倒了,我拍打着破旧的院门,大声地喊我的乳名,那个陌生的名字停留在半空中。那时村里已没有几户人家,到处是桐树槐树杨树园子,到处是无人耕种的荒沟野地,我常挂在院墙外的槐树上,像只风筝,张望着我们生活多年的旧院子和村庄,泪眼朦胧,不知所措。

我忘记了很多事情,其实人生就是不断的忘记或者被忘记。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走过的路,吃过的饭,喝过的水,还有爱过的人,恨过的人。这些年,我忘记了具体离家的日子,那是最容易忘记和被忽略的生命瞬间。我从小就在邻村上学,然后就到了县城,然后再到南方,求学,工作,命运就被搁在不是自己的远离村庄的地方。那时,年少轻狂不谙世事的我,是那样的迷信农业的生殖力量和汗水里的秘密咒语:一辈子和父亲一起看着庄稼长高,成熟,收割。在乡下过活我的余生,可能村子里的老人都知道除了割草,锄草,种麦,割麦,我什么也不会。青春的悸动和梦想总盘旋着,村子周围任何一条羊肠小道,随便一件小事情,蝴蝶的翩跹,青蛇的信子,野菊花的召唤,蚂蚁的回家,都可以把我的视线带到很远的地方去。很多年了,我却没有多少机会实现这个希冀。我上完大学又回到了乡下,我在离村庄较远的地方教书,象乡下农民种庄稼一样务弄一群半大不小,不谙世事的孩子。我在四堵墙里营造这着卑微而简单的生活。这些年,村里人就是为一些小事情,为了赚钱,为了生存,一个一个地走得不见了踪影。记得,我和父亲在发白雨的下夜在自留地赶水浇地。旱腰带的村子,好不容易领受老天的这次垂青。银色的闪电游龙一样在西边天空奔跑,炸雷在我们头顶开花,我和父亲光着脚丫子在雨水和泥水里奔忙。那时我还在上完小。记得,我和父亲赶着牛车,阳光打在我们的脸上是那样的温暖和亲昵,我们去平原上水地人家的包谷地边去拉别人弃了的包谷杆,被人数落,被人当作贼看。记得,那样的黄昏,我领着一群孩子骑在一片唐朝留下的石马上。我们骑上它,随时都有奔赴月球的可能。晚风把我们吹回家,炊烟在沟坡不远处氤氲而出。贼亮贼亮的月亮触摸着我的心事。

平日里,人们总是把割草锄地看得太平常。出门到地里干活干半天是极其平常的事情。提一把镰刀或扛一把铁锨、锄头就出去了。在我们看不见的角角落落里,我看不到找不到的那些人,正面对着这样那样的生活琐事,耗着生命的温暖。我现在回去时,已看不到那些熟悉的背影了,一茬一茬的孩子庄稼一样冒出地面。三十岁以下的年轻小伙子已经没有几个了。只剩下晒太阳的老人和一堆下棋的中年人。最后只剩下一院空落的衰草和瓦房。你最终也一样,只能剩一院破旧的老屋,一把锈迹斑斑的锄头镰刀什么的。门上挂一把黑乎乎的铁将军。

石磨,大口窖,那些本该退出乡村历史舞台的文物,在村子西头的老屋痴情地等待遥无归期的我。我曾经回去找过,它们在一片草莽中已经失踪多年。老屋已老,古旧破裂的窑洞撼着我脆弱而单薄的梦境。

八月,我出去翻地,和父亲一起。一翻就是一晌,一晌就是一亩地。黄豆大的汗珠在圆头锨上奔跑,父亲乐呵呵地磕着烟斗里的烟灰。父亲有一把好锨,锃亮的锨刃上停留着月亮的笑脸。月亮下的父亲和月亮一起奔忙。月亮绕着地球转,我跟着父亲干。

我回头看着村庄,每次都那么匆忙。家里的窑洞在我大学毕业的那年就一塌糊涂,成了一块空地,连着颓圮的窑背。后来父亲就拾掇了一下,和母亲用小架子车,一车一车,把土拉到外边。盖了间简易的羊房后,母亲那时就开始成为村人眼中的放羊娃的,上沟下崖,风风雨雨,那年母亲不到五十岁。已经病逝的哥哥从叔叔那里要了二百块钱,做了本,买了第一只羊。是和小姨和姨夫去赵镇买的。母亲这一放就是七八年光景。我已经工作了,但母亲还是放不下每一茬羊中最后的一只羊。我不止一次劝过母亲,母亲五十多岁的人,身子一阵风可以吹倒的样子,但就是撑着,妹妹早已嫁人。我看着他们活的那样艰辛,却没有办法,别人的苦难我们永远无法代替他们承受和痛苦。只有在这个村庄生活过的人,都知道母亲的辛劳。

故乡永远是你生命永不枯萎的梦境和最后的归宿。

回忆故乡抒情散文

泥土的味道,是生长的味道,是农家的味道。它清新淡雅,温润如玉般流长,或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时;或于炙热夏天,姹紫嫣红,争相怒放里;或是田园里风吹麦浪,或是山坡上瓜果飘香……家乡任何季节,无时不刻,都会散发浓浓的泥土香息。这一切万物悄悄地,做着一趟旅行的同时,不经意间,散发了特有的,泥土味道。

土生土长的农家孩子,对泥土有着特殊的感情,亲切之余,更源于曾经泥土里摸爬滚打,沾着泥土长大。故而不论多少年过去,每逢遇见田间地头,生长的庄稼,一抹感触油然而生,不由自主会多望几眼,深深呼吸一下,好想把这种泥土的味道带回家。

故此,在家空闲之余,会鼓捣一些花花草草,自认不是行家里手,却认真对待每一盆,花盆里是倍感亲切的泥土,用锄子翻动的是感觉,是怀念的桥梁。一锄锄下去,那种情愫寻根问源,会蔓延一上午的光阴!

每逢老家来人,总会让其挖点野菜,婆婆丁或苦菜,似乎有那么一点忆苦思甜的味道。这带有土味的野菜,接着地气,连心着家乡,有缕回归的味道。这泥土里自然长成的,更像我们农村出来的孩子,有着天然的品性,憨厚纯粹,正直善良。这些朴实无华的品质,是农家院里熏陶的结果,走到哪里,都带着朴素的泥土味道,都带着不忘根本,淳朴的气息。

寻根问源,相拥这捧泥土,走遍大江南北,我们的根在那儿,就不会孤寂寒冷。有一碗热腾腾的饺子,有一扇始终敞开的门,一直等着我们,那就是泥土的味道,家乡的味道。这一双手紧握,就不会彷徨迷失,不会孤独了岁月的厚爱。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相信故乡的一切从来不曾改变过,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即便风沙吹老了容颜,瘦了光阴的荏苒。走走停停的站台上,冷冷清清过,繁华似锦过,不忘初心,不离不弃,一直与故乡同在。这一眼的目光,只为不错过故乡的云,故乡的雨,故乡的美,就已知足的很。

正如席慕容的《乡愁》所述“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永远美丽,永驻心间,温暖着回忆的帆,行驶在爱的港湾,累了,可以歇息;伤了,就可回家。

泥土的味道,嗅出了怀念,亲密一场相约,须臾之间,想起了很多人,很多事,这些关联的节奏,轻拍感动,念起了故乡的原风景,想起了家乡的真性情。

暖风吹来,手捧一月思念,清袖挥舞泥土的芳凝,出去走走,回家看看,在纯色原乡,回归一方的牵挂!

故乡抒情诗歌

老头倚着草垛吧嗒吧嗒的抽着烟枪。

远处传来一阵阵清脆的铃铛叮铃铃的响,

梳着辫子的姑娘沐浴着阳光骑着二八大杠。

呦,姑娘!

岁月,时光,故事把村子装点的古色古香,

我迎着火红的夕阳在田野上独自徜徉。

那时的天几乎尽是晴空朗朗,

在恍惚间脱去了心爱的戎装。

急急忙忙归乡。

岁月的时光让河干涸的只剩下河床,

古老的桥被摧残的变得沧桑。

晚饭后踱步的地方只留下孤零零的树桩,

姑娘离了家出了嫁成了娘。

我背对着的夕阳也快要下了山岗,

它把我的影子拉的很长很长。

站在桥上看着河床,树桩,想了想姑娘。

谁能告诉我烟枪去了什么地方,他还好吗?

哎!故乡,充满爱和伤的`地方。

回到故乡抒情散文

虽是清明时节,但一路都是好天气。淡金色的阳光从车窗外泻入,撕成一条条的,像金色的琉璃,阳光打在手上、脸上,碎了,似乎释放出一阵难以捉摸的暖。车子在没有尽头的高速公路上疾行。爷爷和母亲似乎睡着了,父亲在专心致志地开车。除了如翅膀振动般的风声外,很安静。我盯着车窗外飞快地离我而去的景物,心中似乎被什么东西牵引着,期待着什么。

是那从未谋面的故乡吗?爷爷今年已73岁了,很想回老家看一看。父亲同意了,正值清明节,全家人便回家乡祭祖,当然包括从未去过那里的我。

是让先祖知道我是谁吗?还是让我知道我从哪里来?

车子缓缓地驶入庭院,长辈们都出来迎接,一张又一张陌生的脸都布满了岁月沉淀下来的精华,父亲一一告诉我这个奶奶叫什么,那位爷爷是谁,我机械地重复着,但这种陌生被长辈们亲切的笑声融化了。这就是故乡吧。

从高高的石阶上走下来,一幢灰黄的瓦顶老屋静静地立在绿树与农田之间,墙面因数十载的风雨而变得凹凸不平,表面的墙面也有些剥落了,露出坚实的屋子的肌肉,门窗有的紧闭,有的打开着随风扇动,吱呀的.声响如时间的齿轮不停地转动,屋顶的青瓦也因雨雪的冲淋,变得光滑而泛白。似乎一切都记载着时间的流逝,很快,难以捉摸,很慢,可以一寸一寸地记载下来。

推开面漆剥落的老木门,吱呀声一下子把我带到了时间的急流中。堂屋里很安静,陈旧的木制家具,有些透光的屋顶,墙上脱落破碎的大字报……历史如烟一般扑面而来,让我有点站不住脚。进入卧室,灰尘在丝束般的阳光中飞舞,四柱床和木桌、衣柜仍摆着,只是笼上了一层灰土地制成的外衣,墙上贴着不知什么年代的旧报纸,挂着逝去曾祖母的照片,我轻轻走上前,用指尖触摸着这些墙体,粗糙不平,质地不一,上面还有些大小不一的小洞,摸过之处还带下厚厚的一层土,可又感觉很清凉,细腻、柔软,从指尖传来一阵温暖,直达心底,一种未曾谋面但又十分熟悉的感觉袭来,很亲切,很熟悉,沁人心脾。

转身,从落满灰尘的玻璃窗向外看去,像是隔着迷雾看世界,一半是光,一半是影,光与影交错间,我内心在历史与现实中徘徊。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又一下子在我脑子里涌现。

爷爷终于忍不住,哭了,已布满岁月的脸涨得通红,复杂的情感流淌着,爷爷一字一句地给我讲述着家族的故事,我默默地听着,仿佛听着时间的声音和情感的流动。

这就是历史吗?故乡的历史,一个家族的历史。

上祖坟,纸钱化为一只只灰白色的蝴蝶,乘着丝一般的青烟飞舞着,像是告知逝去的灵魂来自后人的看望。顺着山坡俯视,大片金色的油菜花随风舞动,变换着姿态,不规则的田块有的已犁过,有的还覆盖着一层若有若无的绿,拼成一幅抽象画,韵意难以捉摸。风中,我听见了长辈们说的什么光宗耀祖的话,望着无尽的故乡山野农田,心中一震,如似明白了什么。

原来,故乡是灵魂最终的根基,家是人生的起点与终点。我是家族的一员,我要为家族而努力。最终,不管飞行多远,我仍要回到家中,回到故乡。

夕阳余晖,一半是光,一半是影。--。

故乡抒情散文

九月的故乡,白雾茫茫,清晨晶莹透彻的露珠,悬垂在路边小草叶子的边缘上。

白雾笼罩着家乡的那条小河,只听见潺潺的溪流声在山涧回荡着,清脆的声音就像竹林里斑鸠的鸣唱。家乡勤劳的女人,早已蹲在河中的石滩上,弯着腰,耷着头,用双手反复揉搓着孩子的脏衣服。深秋的河水已经有点刺骨了,被冰冻的手指像刚从地里拔出的胡萝卜一般,红扑扑的。白雾凝结成闪亮透彻的露水,一粒粒如珍珠宝石般挂在女人乌黑的头发上。

阳光慢慢的开始拨开云雾,一缕缕艰难的,徐徐的,不知不觉的穿透这层厚厚茫茫的白纱帐,被浸红的白雾像姑娘脖子上那条淡红色的纱巾袅绕在河面上,如姑娘脸上那团害羞的红晕,慢慢的绕过河边那排白杨树,环绕在低头吃草的牛背上,缓缓的爬过那一层层梯田,掠过那青瓦的屋脊,雾越来越少,越来越薄,越来越淡,最后还剩下一缕飘渺在山腰中,亲吻着山腰中的那片黄色的青杠林,依恋着不肯散去。

秋天的阳光彻底洒脱的深情拥吻着故乡的土地,洒在耕耘锃亮的锄头上。金色的麦粒从女人纤细的手中滑落在泥土的缝隙中,注入真情,埋着希望,等待着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旁边摇篮中的婴儿躺在秋天的阳光中,胖乎乎的小手紧紧握着妈妈在路边摘的那束野花,骄傲的向母亲晃动着,张开嘴露出才长出的那两颗门牙对着母亲的背影撒着娇。

那条黑色的看家狗,提起一只后脚,对着电杆洒了一趴尿,然后隐蔽躲藏在土边的桑树下,俯着身子,准备向那只正在土壤里跳跃的青蛙做最后的进攻。男人正挑着粪,坚韧的扁担在宽阔的肩上一颤一颤的上下颤动,脚步深深的嵌入酥松的泥土中,每一步都是那么的艰难和吃力,叼在嘴上的烟火忽明忽暗的向后推移,长长的烟灰迟迟的不肯掉地。九月的故乡都是这种劳动的繁忙景象,十多天功夫,勤劳的人们就给山坡换了一件黄褐色的衣裳。

金秋的九月,田埂上的橘子树上已经挂满了桔子,像火红的灯笼,阳光穿透树枝,照在桔子上,映在水田中央。下地路过的人们,放下锄头,站在树下,仰着头,踮着脚从树枝中挑了一颗最大最红最甜的桔子,用厚厚的指甲顺着拨开,拨开的桔皮像一朵漂亮盛开的花瓣,躺在里面的果实就像年轻少妇般的丰腴迷人,让人向往和拥有,甚至垂涎欲滴。果然,分一瓣放进嘴里,果汁就耐不住在干渴的嘴里横冲直流的乱闯,和舌尖碰撞,甜进心里!

太阳慢慢移到西边的那座坡顶上,像铁匠烧红的那颗钻子,光芒四射,挥洒着金色的余晖,映在平整的土地上,映在勤劳者朴实的脸上。山坡上的女人扛着锄头,把多余的衣服搭在锄把上,丰腴挺拔的胸脯就像那男人肩上颤动着的扁担,迎着晚霞的秋风,在颠簸的步伐上均匀的摆动着。今天艰辛的劳作就快结束,顺手在院子里摘几个葵瓜,在鸡窝里捡两个鸡蛋,再掐点小菜当做晚上简单的菜肴。

太阳彻底的退去,月牙儿不知何时已经悄悄的爬上来,挂在天边,房顶上的烟囱炊烟袅袅,慢慢散开,和暮霭相容于山谷间。高昂的公鸡还骑在老母鸡的身上舍不得回巢,老母鸡挣扎着发出咕咕的叫声,猪圈里的肥猪用头撞击着坚硬的石板,嚎嚎的催促着主人快点给它供食。看家狗还不知疲惫的在院子里和家猫在嬉闹着。厨房里淡红的灯光透过门缝,洒在挂在屋檐下金黄色的玉米上。

男人弯着腰在不停的往土灶里塞柴,风箱来回的抽动,红扑扑的火苗映在他宽阔黝黑的额头上。锅里冒正着青烟,清香的菜籽油钻出细缝,飘在院子里的空气中,挽着袖口的女人麻利的翻动着手中的锅铲。爷爷在堂屋抱着胖嘟嘟的孙子,不住的亲吻着孙子娇嫩的脸蛋儿,惹得孩子发出咯咯的笑声!

劳作了一天,杯子也懒得用,酒就倒在碗里,咕隆一口下去,僵硬的肌肉开始松弛,疲惫冲散。女人怀抱着孩子,用筷子夹几粒润泽的米饭放在孩子的嘴边,妈妈阿了一声,小孩听话的张开小嘴,饭粒滚进小孩的嘴里,幸福的在嘴里嚼食着。

九月的夜晚安静了下来,月亮已经爬在上了树梢,天空繁星点点,疲惫的人们进入了梦乡,只有几只蟋蟀在墙角下轻声的叫着,叫着。

故乡抒情诗歌

里面有数不清的骡马牛羊。

一声声吆喝积攒着豪放,

一步步柔情翻腾着回肠,

一年年岁月记录着增长,

一世世人生改换着沧桑。

使牛去耕地,用手去扬场,

换车赶时代,富裕盖楼房,

播种的是种子,丰收的是希望,

故乡的土地啊,真像是哺乳的亲娘!

里面记载着数不清的往常。

往常的日子,往常的时尚,

往常的人流,往常的悲怆。

一次次走过一次次回想,

一回回念叨一回回增加份量,

曲曲的小道伸向远方,

弯弯的小路能不断延长,

故乡的小路啊,真像是牵挂的亲娘!

里面的故事多过万花齐放。

少儿时的乐园在水边流淌,

成年人的乐府在河中梳妆,

那里是姑嫂们洗晒的天堂,

那里是叔伯们灌溉的脊梁。

小河是乳汁啊世世温香,

小河是血液啊代代炎黄,

故乡的小河啊,真像是养育的亲娘!

里面的岁月充满了辉煌。

祖辈们在此定居建庄,

大槐树迁移没有遗忘,

与天奋斗驱走了凄凉,

与地奋斗建设了粮仓。

一排排房屋垒起了希望,

一条条街道沟通了四方,

一代代人群共筑着时尚,

故乡的街道啊,真像是祖母的亲娘!

故乡的伙伴漂漂亮亮,

里面的欢乐如小鸟儿飞翔。

一块儿捉泥鳅,在一起耍迷藏,

一块儿去割草,在一起放牛羊,

一块儿谈天地,在一起赶课堂。

欢欢乐乐不知道啥叫忧伤,

蹦蹦跳跳更不管那山高路长,

儿时的光阴就如同池塘边的蜻蜓一样,

故乡的伙伴啊,真像是新婚的亲娘!

故乡的老人健健康康,

里面的记忆挂满了慈祥。

过去了的是奋斗,面临着的是展望,

失去了的是贫穷,享受着的是恩养。

小事做得下,大事多无妨,

家事常叨念,国事放身上。

一代代匹夫有责,天下兴亡!

一代代弘扬继承,家旺国昌!

故乡的老人啊,真像是世代同根的亲娘!

故乡的房屋幽香幽香,

里面的温馨弥漫着前街后巷。

她象是李白的静夜思,源远流长,

她又象是岳飞的满江红,斗志昂扬,

她更象是毛泽东的沁园春,红遍东方。

房屋的古老凝聚着的是先贤无量,

房屋的现代连结的是后辈超强。

房屋的历史见证着的是饱满的故乡。

故乡的房屋啊,真像是功高的亲娘!

故乡的思念幽长幽长,

故乡的土地无边无疆。

故乡的小路象那不朽的桥梁!

故乡的小河同那海上的导航!

故乡的街道比那天上的太阳!

故乡的伙伴似那无穷的宝藏!

故乡的老人强过地球的磁场!

故乡的房屋才是人生的心脏!

故乡的思念啊,真像是离不开的亲娘!

故乡抒情诗歌

故乡之外,总有着无法穷尽的大海。

只在夜晚的回忆里才有归港的帆。

故乡在冬天豢养北风。

也豢养任性恣意的野鸽子。

我曾经是一个手握冰雪光芒的人。

穿着时代的旧披风,疲惫而持续地奔跑。

穿过一条又一条的河流和街道。其实。

人生从没有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抵达。

昨夜梦中的温热,也已被一场冷雨抵消。

寒夜凉薄,生命如此短暂而脆弱。

每个日子都将成为无法收复的失地。

如今,故乡的山顶依然覆满冬雪。

在那个多病的春天,

是否还会有人觊觎一个失血的三月。

今夜,星星在大海里又布下了棋局。

一座孤岛写下尘世的苦涩与咸腥。

在寓居的窗前。

时光开始收纳湿冷的雨水。

雨中,一只疾飞的灰鸽,只倏忽一闪。

就轻轻逃出了你的眼睛。

故乡的竹抒情散文

在我的故乡—皖南丘陵地区,四季分明而雨水充沛,盛产各色竹木花卉,如有一些大得几个成人都合围不过来的水桦树,有国色天香的牡丹(故乡称之芍药)和名贵的刁蓝花...然而我独对故乡的竹念之甚深,许是它修直、坚韧和纯朴之故吧。

故乡的竹有很多种类,最主要的有毛竹、桂竹、水竹、苦竹、宽叶竹等等,每种竹又各具特色,给我留下了一串串的记忆。而这些记忆,总是那么清丽而又浸透着淡淡的乡愁。

故乡的竹除毛竹外,大部分是桂竹和水竹了,山前山后,到处有有它们的身影,或成片成片地布满山岗,或与一些落叶乔木相杂共生,生命力极强。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每年春末,正是农民们粮食青黄不接的时候,母亲就带着我们到山上拨笋。拨笋其实是一件既有趣有危险的事,说它有趣是因雨后的春笋长得快,当你一边拨时,一边还能偶尔听到它们生长时发出的叭叭的声音,于是寻声而去,总能找到一大片新鲜的嫩笋,那种惊喜实是无言能表的;说它危险,是因当你穿梭在竹林乱石之间,有时不幸被树枝竹丫刮伤,同时还要当心有一种叫“竹叶青”的蛇,这种蛇专门住在竹枝上,其颜色与竹并无二样且毒液无比,只要被告它咬一口便立即殇命。但尽管如此,我们每次总能拨到一大袋竹笋回家,之后便去掉笋壳,或炒或煮,其味极其清香鲜美,那种滋味现回想起来还是那么悠长,更令人感慨的是:不正由这些普通的竹笋养活了我们吗?它们对我有养育之恩呵。

桂竹和水竹长大后,它们的竹节间距一般都比较长,砍伐后是家用最好的竹器材料,用它们编织竹蓝、竹筛非常秀美。孩子们则往往用来做“击水筒”(一种相互博击的玩具),互相嬉戏,给童年增添了不少的乐趣。故乡还有一种竹是宽叶竹,因为它的叶比较宽大,故而得名吧。宽叶竹身子不高,最高的也只有一米多,但它的叶宽,于是故乡的人们有时用它来代替苇叶包粽子,煮熟后却比用苇叶包的粽子更清香,其叶经清洗后可反复使用几次呢。

回忆故乡抒情散文

我的童年全然被“土”包裹着。土的路面,满身是土的小同伴,家门外残存的土筑的荒屋……在种种有关“土”的记忆中,故乡的土坡实在是可以拿来讲讲的。

儿时的世界,总是充满了惊奇。每个人在幼时都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冒险家。土坡的一些回想便是从“冒险”开始的。

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一处来路不明的土坡。说它来路不明,是因为至今想来这土坡无缘无故的横卧在那儿,实在有些突兀。土坡之下是一洼泥泞的空地,当然,这是在夏天的时候。至于冬天的风光,我的那部分记忆就像被窃去了一般,任凭怎么想也想不起来了。土坡之上是几座刚刚落成的小二楼。虽不华丽,但也不难将它们划入现代建筑的范畴。而这倾斜的有些吓人的土坡似乎就成了一架连通原始和现代的斜梯,无声无息地承接着岁月的更迭。

但是,管他呢,我的小同伴们可不想这么多。土坡,可是一处惬意的冒险圣地呢。每次去土坡之前,我们都花很长时间筹备。用省下来的钱买一些红薯,伺机从家里摸一根筷子,当然火柴也是必不可少的。

土旦像一位严肃的司令官,挥舞着手臂:“兄弟们,爬上去。”一声令下,大家便一齐冲将了上去。而我却迟迟不敢迈步,我向上望了望,土坡虽然不高,但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颇有几分高耸入云的感觉。我深吸一口气,向后挪了几步,呐喊着,借助惯性一下子冲到了半坡上。手却没有抓牢,反又倒滑了一大截。我紧闭双眼,蓦地想起电影中被奸邪小人推下山崖的侠客,不禁啜泣了起来。“快点,伸过手来。”一名同伴手抓着坡壁,回头对我说。

后来,我迷迷糊糊地爬上了坡顶。是我的“队友”把我拉上去的吗?

然而,下坡却不是件易事。一位勇猛的兄弟三两个大跨步冲下坡去,如低空飞翔的猎鹰,直直地扎在了泥堆里。从我的角度看,极像一个嵌在地上的“大”字。

土坡下的“烤薯盛宴”同样令我着迷。我们会寻些干草、干柴,把干草点燃,再把干柴搭上去。没过多久,青红的火苗就会窜起来。红薯被一个一个地塞进红红的火堆里,伙伴们围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说着自己心里的稀奇事儿。可惜,大多时候,当我们用筷子把红薯扎出来时,才发现只是熟了一层皮。

当然,并不是每次都是我最后爬上坡顶的,而烤的红薯,也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而日益绵熟。

而今,土坡下泥泞的空地被一个正在修筑的居民区覆盖。而坡上小二楼的巷口也不知何时装上了一闸铁门,永远地将土坡的另一端锁上了。

哦故乡抒情散文

老屋的前面有一棵果树。

秋日的夜晚,月明星稀。夜风袭来,树影婆娑。一颗红透了的果子穿过树叶重重地跌下来,落在果树下松软的泥土里。果树的脚下是一片菜畦。一串串西红柿有如一盏盏小灯笼,簇拥着压弯枝茎。修长的菜豆荚从毛茸茸的叶子中垂落下来,吃也吃不败。邻居的花猫翻过矮墙,从齐整的葱叶间窜过,轻盈地跳上窗台,钻进老屋。屋檐下挂着的,不再是祖母生前攒成的红辣椒,而是一排生了锈的锄头。它们是古老的文字,镌刻着祖辈和父辈曾经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的画面。寂寞的蟋蟀是夜的歌者,整夜躲在灶台的缝隙里永不疲倦地唱着。

祖父祖母生前居住在老屋的时候,这里便是菜畦,如今,老屋成了父母的厨房。夏秋之夜,老院的热闹不减当年,唯一不同的是砍了一株老去的梨树,栽了一株果树。三十载岁月悠悠,果树如今已是亭亭如盖,繁密的枝叶遮挡了半个小院。父亲在果树底下安了张石桌,这里已然成了小外甥们假日游戏的乐园。一直以为,自己还是那个在菜畦看父亲栽果树时的小男孩,父亲还是那个一家三代人中最高大的擎天柱。如今,祖父母早已成了我童年深处的记忆。偶尔入梦,祖母还是盘坐在炕上凝神t望着窗外,不说话。祖父依然守着灶台,手里端着烟锅,盯着跳动的炉火,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不说话。一直以为,自己还是那个天天觊觎着菜园里第一根长成的黄瓜的男孩,如今,灯影下父亲羸弱的身影已不再魁梧。

母亲像往常一样,在灶台忙个不停。当母亲把切好的葱丝放在烧红的菜籽油里时,伴随着哧地一声,那股香味瞬间弥漫了整间老屋,一种道不出的熟悉和欣喜,很快复苏了童年的记忆。母亲一边做饭,一边给我讲述着村里的人事变迁。后街张三驴的女儿过去是村里的大裁缝,手巧得很,姑娘也长得喜人,前些天,跟着村里来的一个卖货的侉子给跑了;二姐家今年种的几亩甜瓜收成不好,估计连肥料钱也收不回来;三姥爷家的孙孩开大车太瞌睡了,在高速上出车祸死了,今年才二十出头,娃他爹妈从早到晚抱着头就是个哭,哭得眼睛也看不见了。

我和母亲不紧不慢地说着话,父亲坐在一张小椅子上,偶尔抬头看看我们,不明就里地冲我和母亲笑笑,然后又开始坐着发呆。不一会儿,父亲就开始在椅子上打起盹儿,母亲便提醒他回屋休息。近些时,父亲的耳朵越来越背。我猴在父亲身边,搬着他的耳朵说给他买个助听器。父亲听了之后微微一笑,“买啥助听器,听不见了我心里倒清静”。父亲说这话时,很得意,神采飞扬的。灯光把父亲的影子投在昏暗的墙上,拖得长长的。

鸡鸣桑树颠,狗吠深巷中。村子里是安静的。白日里,大人们都忙于田间地头耕种收获,只有天真的孩童在午后的阳光里饶有兴致地追逐嬉戏,言笑晏晏。间或一阵隆隆的呼啸声从房屋中间穿过,车载喇叭上播放着很时髦的“江南style”,其间夹杂着声嘶力竭的叫卖声,“玉茭子换红薯喽――”。尔后,孩子们蜂拥而上,像花果山的猴子,爬满卖货的车斗。

村子里的时光,就像静静流淌的小河,澄澈而舒缓。我的心已然像雨后的瓜蔓,伸展着,甚至有些肆无忌惮。一位作家在一篇文中写道,自己定居城市多年,城里人有的生活他都有了,甚至可以向富人一样体面地拥有城里的各种物质、服务甚至尊严。可当他在努力融入这个城市的时候,却发现,一切都是徒劳的,这城市根本不属于他。他说,不管自己如何努力,在内心深处永远有一根牵引,把他牢牢地锁在故乡的泥土。

我们已经被瞬息万变,光怪陆离的新生活所异化。

只要一上班,踏入那座制造人的工厂里,我便不再是我。白天我在惶恐不安中度过,晚上又总是陷入无止境的失眠和接连不断的梦魇中。我梦到我制造出来的人革了我的命,造了我的反;或者,我总是心紧肉跳地行走在只有电影里才会有的“阻且长”的路上;再者,便是梦到父亲病重。次日,我再被准时的闹铃惊醒。起床,大小便,洗漱,最后照照镜子里人模人样自己,然后跨上电驴咆哮着到达批量生产的工厂开始一天机械的工作。与一个个人微妙地交换着貌合神离的眼神,说着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大家会在相互的争食中绵里藏针,甚至明火执仗。有时仅仅是做好自己,却不小心引来别人憎恨。在昏暗的角落里,他们会露出狰狞的面孔说你的.坏话,甚至当着你的面阴阳怪气地编排你。有时,我恭谦地做别人的垫脚石,他们则右脚踩着你的头颅,左手叉腰,同样露出狰狞的面孔,发出快意的笑声。也许,都是被逼的,被淋漓的现实所逼的。我俨然成了一个异类,一头怪物,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家乡的水真甜啊,家乡的炕头比城里的床也躺着舒服。我一觉总能睡到次日吃中饭。然后,母亲站在窗外小心地敲几下玻璃,唤着我的乳名叫我起来吃饭。遗憾的是这种时光总是短暂的,且愈来愈少。

老屋的前面有一株果树。从一枝果苗到绿树成荫,她努力地壮大自己,把头伸向广阔的蓝天,向上、再向上,把根深深地扎进泥土,再深、再往深。当秋风一起,果实挂满枝头,然后一颗颗红透了的果子便脱离树干,落在树底下的泥土里。古语言:天地之大德曰生。父亲是那株果树,也曾是脱离枝干的果子,我也即将是那株果树,而现在是那颗熟透了的果子。虽然我脱离了枝干,但我还是落在了果树底下松软的泥土里,享受着果树的荫庇与芬芳。

家,也许不是一个地域概念,根之所在,方是心之归宿。

七律回乡偶书。

一抹金晖染素秋,千载白云点青空。

瓜坠矮墙蒂欲落,狗吠深巷隐却闻。

昔我往矣酬壮志,此日归兮叩柴门。

听得慈母一声唤,尘俗尽洗忽返真。

忆故乡抒情散文

济南的秋天,总是迟那么些时日,但总会来,走的也快。跟不上脚步的就从夏天一下穿越到冬天,好不过瘾。因为即将逝去越发的喜欢秋天,尤其是初秋,阳光总是耀眼的白,蓝天涂得一丝不苟,像个坦坦荡荡做人的君子,特别明净舒服,那个味儿带给我的是丝丝的甜蜜和幸福。

可这秋的凉意一上心间便兀自惹出许多故事来。

我的家乡,节日是有着浓浓味道的。尤其是中秋节——一个收获的季节。对于辛苦一年来的农家人,收获意味着可以不用再忍受饥饿,可以给孩子攒学费,可以给老人添件新衣服。这时整个村子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路上的行人,走起路来都是轻快地,打起招呼声音也格外响亮,脸上总挂满了合不拢的笑脸,人人都是倍儿有精神。远处庄稼地里是一片忙碌着的喜悦。中秋节就出现在这收获的时日里了。

每每听到集市上卖月饼小贩的叫喊声嘹亮起来,我便知道临近中秋节不远了。那吆喝声里透着的亲切——在我儿时听来——如同月饼里的红丝绿丝一样甜。这个时候我和弟弟最兴奋的就是跟着母亲赶集买月饼了,因为每个摊位都可以免费品尝一小块,不买也不打紧的。我和弟弟先品尝,母亲再砍价,买一份再换下家,这样可以多尝几份。一上午下来会买好多份,以五仁居多,捎带着买点枣泥水果味的。母亲这时便会数一份送姥姥,一份送奶奶,一份送舅奶奶、、、数完往往就没我们的了,母亲看看弟弟,再看看我,可怜我们,又欣慰我们的懂事,便折回去再买几个。回家后母亲会放到我们够不到的地方,不到中秋节那天晚上,我们是不能吃的,但弟弟会经常踩着凳子看看少了没,数数没少,向我“汇报一下”便心安的玩去了。这时最盼中秋节早些来,来的快一点!但内心的喜悦和激动却再也无法掩饰了,出门都是边走边跳的,时而还唱几句学前班老师教的歌,母亲安排干什么活都特别有劲。那种甜甜蜜蜜的感觉,直到现在想来还意犹未尽,好像韵味会绵延,会温暖很远很远的自己。

中秋节在我们的盼望里如期而约,这天我不用大人叫就会起的特别早,鸡舍里肯定会关一只养的肥肥的大公鸡不让出去觅食了,我知道那是母亲用来犒劳我们的。一年里只有这一天和过春节才可以吃到的。我会把院子里一堆堆黄灿灿的玉米摆整齐,把花生堆成一座小山丘,把鸡舍、羊圈打扫的干干净净,没有人会安排我干这些活的。一晌午的功夫,整个小院温馨又整洁宽广的完美呈现,当然也会得到来自大人的夸奖的。过了中午节日气氛就浓烈起来了,父亲负责杀鸡,母亲忙着包水饺,我负责杂活,弟弟在一边玩耍,难得的一家人都在一起,哪像平日里,父亲天不亮就下地了,有时候我们睡下了他才回来。经过我们一下午的“折腾”,一桌丰盛的晚餐就摆好了,弟弟去喊爷爷奶奶,我负责去买甜酒,很便宜但味道有点像葡萄酒,甜中微涩;倒在杯子里,冒起泡泡又像雪碧的样子,真是可爱极了,对于当时的我们就一种味道——甜甜的味道,无法逾越的美味和甜蜜,刻在我的骨子里,伴我去远方,去更远的未来。

那顿团圆饭,现在想来是多浪漫。在农家小院里,一家人团坐,有说有笑,满院子收获的玉米和花生的清香弥漫开来,浓浓的丰收的味道。灯光是月亮照下来的,温馨安详,像爷爷奶奶饱经沧桑后的双颊一样。月亮总是分外圆,光也分外明,映在葡萄架上,细数从葡萄藤上落下来的月光,一丝丝一缕缕,风一吹来,秋意正浓,秋的韵味在此刻会肆无忌惮的蔓延。小黄狗也不叫了,像是怕打破这静谧,安安静静的趴在那。院子外面的小河沟因一整个夏天都在蓄水,虫鸣蛙唱的好生热闹。吃罢,母亲会摆上刚从藤上摘得葡萄,这个时候中秋节的主角就会登场了。母亲拿来案板和刀,弟弟总是抢着踩着高凳把他天天关照的月饼取来,全家人的目光都在母亲的手上,只见月饼在母亲娴熟的刀下飞舞几下,六块小月饼就呈现了,品尝完五仁的,接着就是枣泥水果的,没有更丰富的种类了,含在嘴里像蜜一样甜,我每次都是回味很久才舍得咽下,直到现在我还是钟爱着五仁味,每次买都会问是冰糖甜丝做的老月饼么。月饼在今天被炒到比黄金都贵,高贵大气的包装,各式各样的口味挑衅着快节奏的味蕾。我担心我的孩子,到时会不理解我,我怕!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理应得到更优秀的传承!如今优越的生活实属来之不易,唯有珍惜才好。

儿时刻在心里的甜蜜,久久回荡。像家给我的温暖一样,纵使人间冷暖,纵使压力重重,心头照样有压不住的晴朗,享不尽的温存。

望故乡抒情散文

离家太久,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积累,思乡之情或日盛,或全然淡忘。

我大概是属于后者的那一种,尤其是后来父母先后去世,家乡在我记忆里的概念更淡了。

记得还是父母在世的时候,为了谋生,我常年在外到处奔波。对于家乡,我的脑海中已然找不到太多的.印象。而那时对于家乡来说最为让我牵挂的,只有我那被病魔纠缠着的父母、还有我那用岁月耕耘着日头的兄长们了。

记得那时离家在外一段时间后,那天突然接到父亲给我打来的电话,那时的我才意识到自己离家太久,定然是父母牵挂我了,想到这些,心里顿时空落落的。

由于在外混得比较艰辛一时难有出头之日,我就没有给家里打电话,免得父母知道我的情况而更加替我担心。但偏偏母亲对我的艰辛有感应,被病痛折磨的她日夜牵挂着我并连日做着噩梦,她为此念念叨叨,后来才有了父亲打来的电话。

接起父亲的电话,除了关切他和母亲的病情外,我实在找不到其他可说的话题。该怎么说呢?问父亲家里的情况,我明知道很糟但父亲却说家里很好;当父亲问起我在外边的情况时,虽然艰辛但我必须对他说我混的还行,为得是不让他们担心。

父母在世时,我的思乡之情是必须要混出个样子来让父母放心。

后来,事业有了发展,但是父母先后去世,我的思乡之情于是就淡出记忆,家乡已经没有我感情的栖息地。

有时候,当怀念父母的时候,我会遥望故乡的方向,将那份伤情深深地埋藏在心底里。除此外,我不再怀念家乡的一切,因为家乡在我的记忆里留下的是一段让人一想起来就心痛的岁月。

哦故乡抒情散文

落叶纷飞终归根,游子天涯望故乡。

——题记。

转眼间我已上高中了,城里的生活和紧张的学习使我越来越淡泊故乡的存在。唉,想想曾经无拘无束的故乡生活,真是怀念有感慨啊!

于是乎,昨天一大早我便和我父母一同回老家。沿途风光显然无法再提起我的兴趣,而我只对故乡那一溜的美景情有独钟。

距老家3km的告示牌刚从汽车上方掠过,故乡热闹的街市轮廓就映入眼帘。当车子越来越靠近故乡的怀抱,我正了正身子,伸头远眺,还是一样的街道,还是一样的有趣杂耍,还是一样的吆喝声,还是一样的家乡的土音……多么亲切呀,这是来自灵魂深出的共鸣,这里是我的根,无论我这片普通的叶子落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我的根在这儿,这个使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深入家乡,车边的人象往常一样走过,手上提着刚买的菜,脸上挂着微笑,亦有三五成群的小孩玩着我小时候的游戏;更多的是赶着回家与家人团圆的游子。

哇!金灿灿的刀子就扑在我家门口的水泥地上,阳光使他们的颜色愈加金黄,小稻子们贪婪的吸收着那属于他们的阳光,有的还咧开了嘴,应该是为自己有这么一个好地方高兴吧。满地的稻子似变成了金色的河流,我随着稻香河流奔跑,就像那个上幼儿园的我,依稀还记得小时候的梦。这样的奔跑总使我的心跳更加畅快,故乡的稻香里有我的梦。

这就是我可爱的故乡,我是一片翩翩的落叶,纵然我飘向何处,我都会把心寄向我的故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忆故乡抒情散文

独自徜徉在故乡的小路上,享受那静谧与舒适。呼吸着那清新的空气,消去所有的忧愁,投入这故乡的怀抱。

我喜欢春天。春天是万物之始,有她的哺育,整个世界便有了生机。尤其在乡下,小路上散发出土壤的幽香,树林里也传来鸟儿们的歌唱,山坡上各种花草争奇斗艳的开着,处处散发出了和谐的气息。

我走进了山谷,泉水已经解冻,叮叮咚咚,美艳绝伦。捧起一捧水,一饮而尽。它不像城市里过滤的水一样涩,而且有一种甘甜,一种故乡特有的味道。这一饮便把儿时的记忆给饮了出来。那时,村子里向我们这般大的孩子很多。我们把泉里的水灌在瓶子里,在玩渴了时,我们就把灌好的泉水拿出来喝。我们从不浪费一滴泉里的水,像宝贝一样珍藏。而如今,伙伴们为了生活而东分西散,饮泉水的只剩下孤独的我,儿时的味道已不再回来。

我是农历三月出生的,同样的是在春天。这时,在我们乡下正是农人耕种的时候。小时候每当父母去田里种地,我都会随着去,虽然我帮不上什么忙,更确切的说,是去添乱。到了田里,我就像脱了缰的野马,放肆地奔跑于田间,那份快乐是那样的淳朴,比城市里的游戏机不知道要强了多少倍。那时,田里会生长野蒜,我总喜欢拿着铲子这挖一下,那挖一下的。别人家的地也被我挖的到处是坑,但他们并不生气,只是微微一笑。这一笑却是那样的真实,比起城市更是觉得舒畅。乡下人是那样的敦厚老实,热情又亲近。城市更多的是冷漠,自私,虚伪。是的,现代社会带给人们实惠的同时,也扼杀了许多温情。

小时候,我总是向往城市,立志要走出这穷乡僻壤的小山村。可是长大后却又留恋故乡,厌恶城市。厌倦城市的喧嚣,喜欢故乡独有的安静,尤其是着故乡的春天,她把冬天从大地夺走的又原模原样的要了回来。在我们乡下,一个个山坡上平平整整。找一个空地坐下王者村子,田地,树林……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天就是一个新的起点,有着憧憬,带着希望。于是,大地上的万物竞相成长。转而一想,这不也正是我的“春天”么?我何不抓住现在的机会,重头开始呢?自然的春天一年一次,而我呢?可能这是最后一次吧。是啊,“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独自徜徉在故乡的小路上,享受那静谧与舒适。故乡的春天又来了,而记忆却稍稍远了……。

忆故乡抒情散文

晚霞,在故乡是一道特别绮丽而绚烂的风景。是一幅描绘在画家笔下的彩屏,流淌着激情,像一对恋人热吻过后的微微泛起的绯红,故乡的晚霞像失火的天堂,燃烧着整个苍穹与远山,熊熊烈焰,映红了我的村庄,故乡的晚霞像一首诗歌,在岁月与年轮的印章上写下豪情万丈的风骨,吟唱着我的梦想,故乡的晚霞像半堆火团染透了整个地平线,红红火火,鲜艳无比,在村庄的孩子与老人的心中化作一盆夜间的炉火,温暖如春,酝酿成父辈们的灯塔。

晚霞中的村庄,在一片通红通红的火光中,我们约定好村里的伙伴,在麦场的草堆与木柴架起的茅房间捉起了迷藏,玩起了老鹰抓小鸡,嬉笑声,叫喊声,暮归的牛羊声,声声入耳,快乐着幸福着,村庄,是孩子的快乐天堂,村庄,是晚霞沉睡的温床,渲染着希望,生命,还有那些童年里的故事。

这些年间,我到过很多地方,经历过许多夏天,与不同的村庄,也仰望着我心中挥之不去的晚霞,总是找不回当初故乡的那种景象,那种在心中自然而然滋生的感觉。有一年我在车上经过河北无极,时日是傍晚,看着车窗外的无极,那些蜿蜒起伏的山岭,莽莽苍苍的树林,一条曲折流淌的小河,在晚霞的映衬下显得如此美丽,如此留恋。那一刻我真的想从车下跳下,一同在那个神往的地方静静的守望着,看着烟幕中的飞鸟,溪水,那个并不富丽的小城,因为那里有我此生想念的一个女孩,大学毕业那年,她选择了教育工作,去了那个地方,我想当我再一次去欣赏,怀念那段擦肩而过的城市,心中的悲凉便在那些梦境中的晚霞里悄无声息地褪色。

这些年,时常在黄昏来临之时,我倚窗而立,在远方的天边目睹着,注视着,思念着,那个遥远的故乡,那个清朗的天空,那个魂不守舍的女孩,那道人生是烂漫的晚霞。闲暇时,我写着自己的人生,一些诗词,在回味中品茗着青春的苦涩,年华的醇厚与芬芳。

这些年,身居闹市,行走在这片炙热的土地上,追求着,奔波着,与城市为伴,在喧嚣中生存,往日的辽阔在高楼林立中阻挡着,那些工业的烟尘与雾霾困扰了我凝望晴朗的天空,魂牵梦绕的晚霞,几次次试图找回那些自然界的风的清柔,雨的甘霖,月的皎洁,花的娇艳,成为一种释怀,一种勉强。

这些年,在时光的枷锁中把故乡与亲人几乎遗忘。每当享受这种无奈的生活时,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自己的故乡,像那些年未曾长大的日子,在村庄里同邻家小孩爬在墙头,攀登树木,放着牛羊,捉着蛐蛐,扮着鬼脸吓着小女孩,走在乡间的埂头,瞅着那些碧绿碧绿熟透了的西瓜,在暮色中望着晚霞。

跟在奶奶的身边,坐在灶间一把一把往锅底填着柴火,煮着米香,熬粥的热气腾腾,看着火光,噼哩啪啦的燃烧声,蒿草的野香,在家的味道里久久荡漾。看着父亲将一支支柳树条编制成箩筐,盛满粮食,装满瓜果,在屋檐下挂着的红灯笼,五彩缤纷的花朵开满田园,与母亲在院落里撒着米粒,喂养着呱呱乱叫的小鸡,逗弄着不听话的小狗,啍啍唧唧的饿着了小猪,看着它们可爱的模样,在晚霞里,就是这样的村庄,黄土窑洞的热炕在母亲的一把把柴火里点燃,炊烟袅袅,我们闻到那永远消除不掉的气息与欲望,在岁月里,在晚霞里。

人生就像那时光里的晚霞,经历着季节的不同变迁,有清风明月的静思怀念,有碧空万里的浩瀚,晴朗,蔚蓝,高远,明净,时而淡淡,时而浓浓,时而甘淳,时而质朴。在若干的年月里,我们即将老去,可是故乡的晚霞永远在我的心中,永远在生我养我的村庄那一头,燃烧着,生命的绚丽,不变的地老天荒!

故乡,村庄,父亲,母亲,屋子,菜园。黄昏里的天边,你看,那亿万年的孕育,有一粒种子在萌芽,呵!故乡!

忆故乡抒情散文

飘香,拾落尘叶,暮然回首,片片哀伤,痛饮风霜,泪,已湿眼眶,雨淋夜,心滴血,尽染红那一弯残月和残月下离别的......

心有意,爱无伤,离乡的誓言夹着着泥土的芳香与孤鹰翱翔,云游梦离,清泉流淌,忧伤,丝丝难忘,竹笛横吹,依然调。

风逍人遥,还是忘不掉儿时种下的小树苗,草飞神扬,还是不忍摘下河边那一束野花,是谁在偷笑,却又朦胧了眼角,背上行囊才发现自己已经长大,却不尽回头一望,一丝,一丝。

霓虹灯下,车流如浪,渺小的自己,在迷茫中又涟漪起青草木房,水流桥下的刹那,再美也美不过家乡,同一弯月,却弯出了不同的曲调。

拂晓,四月花开,饮酒再忆故乡,挥霍笔墨,印在纸上,清风掠过,传来模糊乡音,淡淡渴望,还是那家乡的黄酒小菜。

绿树红花,幽幽乡韵,一缕青烟慢慢升华,依偎墙角,梦中又见曾经的放牛娃......

忆故乡抒情散文

那是我的故乡。

记忆中,

故乡是一副山水画,

山青水溪流,

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家乡的水,

清澈透明,

小鸭在水里,

自由自在地翱翔。

家乡的山,

群山簇立,

点缀着每一户村民,

这是大自然的恩赐。

家乡的人,

淳朴善良,

日出而作、日落而归,

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家乡的情,

情长路更长,

在外的游子,

道不尽的思乡情。

每一次梦醒后,

总会思念当兵时的三角戳,

书信寄回家乡的老屋,

而今手机更方便快捷。

离乡背土的我,

时常是近乡情怯,

怀乡之情不变,

乡土难离。

忆故乡抒情散文

我随水的飘荡,离她远去了;我随山的逶迤,也离她远去了。故乡这个魂牵梦绕的名词,时常挂在我记忆的树梢上,而且对她的留念,对她的释怀,常常在我的记忆里。记忆中的故乡在尽情地抒发着自己的情怀,展示自己的美丽来。

我的故乡形似一艘漂泊的巨轮荡漾在鄱阳湖之滨的中心,非常典型的湖心洲,那里,进出只有一条蜿蜒屈曲的湖洲马路,相传也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

最忆故乡,是那夏天里的灯火。傍晚时分,不管你从多么遥远的地方回家,即使你拖着疲惫的身躯行经在乡间的小路上,微风传来泥土的气息和稻苗抽穗的芬芳。踏上了故乡的路,你的疲劳顿时减去了不少。湖风吹拂,送来阵阵鱼腥的味道,家的感觉是那样的温馨。

特别是跨过临村的抽水机码头时,展现在你眼前是一排排整齐的灯火,你的心里除了有家的感觉外,那一定还有一份甜美的快乐。

杨树底下,点点灯光倒映在水面上,似一座水城的流光似彩。灯火中的那艘巨轮乘风向东缓缓移动,这时天上的星光和故乡的灯光都相互映衬在水里,形成一片光亮、安静而和平的夜景。渐进时,母亲前来迎接,我的疲惫早就烟消云散了。

每一棵杨树,就是一次成长的经历;每一盏水中的灯光,就是一颗希望的种子;每次夏日傍晚的回归,我都能看到了那一排排天地间永恒的光。

再忆故乡,是那袅袅的炊烟。夕阳薄山,那静卧在巨轮上低矮斑驳的房屋顶升起缕缕炊烟,它混杂着毛柴和米饭的香气,腾腾升起而上,微风中,悠悠地飘向远方。即便远离,闻到这种烟香,我就马不停蹄的往家赶,因为母亲精心做好了可口的'饭菜,等待孩子的归来。

一烟直起,众烟飘扬,这就成了夕阳中故乡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翠绿的杨树间冒出那令人遐思的炊烟,着实让我倍感亲切!如果说,晚霞中的炊烟是一幅水彩画,那朝霞中就是一幅素描画卷。

日出东方,故乡的炊烟在晨露的伴随下,显得那么凝重,那么依恋故土,舍不得飘向远方的天空,也正如田畈劳作的伙伴舍不得那块泥土一样,深深扎根在这片肥沃的田野中。点点炊烟召唤着田地里耕作的伙计们,是让他们早些时候归来早餐,他们的劳作更买力气了。还有那凌晨出渔的渔民望到阵阵袅袅的炊烟,收鱼的劲头更足了。

倘要我说出更留恋哪种炊烟的话,我毫不客气地回答:是秋天黄昏飘荡在空中的缕缕白色的炊烟了,它轻盈,亢奋,袅袅腾腾,犹如一朵抒情的花儿。

看到那炊烟,早晨放牧出去的水牛唱着咩咩的歌归圈了;看到那炊烟,田畈的伙伴抱着丰收的喜悦,快步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见那炊烟,远离故乡的亲人,就有家的温暖!

最令我值得回味的,却是暮夏月夜的守渔(自己插好的迷糊阵,晚上怕人倒鱼,用船守在两只壕篱中间),说是守渔,这都是男人逃离家里,去湖上快乐的借口。

那年月,物质生活的匮乏,但精神生活却非常充实。我有幸被同村稍大于我的兄长们邀去做伴,那夜饭比平时要早,也要丰盛,母亲像送客人一样,打发着我。踏着夕阳,我们的船队出发了。家乡的黄梅调响彻了湖面,起船时,这些年轻气盛的小伙子们,从不忘记赛赛驾船的本领。

广阔的湖水,船甩起的白浪层层翻滚。我立在船头,尽赏远山的朦胧景致,还能看到水里菱角花叶间水鸟被骚扰搏飞的弧线。有时也唱出几支流行的通俗歌谣,他们也附和着,甚是高兴!

在夕阳西沉的时候,泛起一叶小舟,尽情荡漾在广阔的湖面上,晚风夹着湖草的气息拂过我的脸旁。看那波光粼粼的湖水,小船轻轻摇动,故乡的树影婆娑,一幅迷人的景象。远山的葱翠倒影湖面,近草送来阵阵清香,闲适、恬淡、惬意,天堂也不过如此罢了。

夜幕渐渐降临,东头天空那一轮圆月,银盘般地悬挂着,当然还有些依稀的星星,在夜空中炫耀着自己光亮。躺在船舱,任凭明月的轻抚,数着星星,深邃的天宇渐渐融缩在我们的小船上。

风浪敲打着船头的声音成了我们入眠的摇篮曲,不时也有鱼儿跳出水面,争抢食物的拍水声,还有那该死的鱼儿入壕争脱的击水声,整个夜迷朦在湖水夹带的鱼腥的气息中。

呵,湖中的夜并不宁静,但那却是我最值得怀念的夜间生活!

故乡虽远离我而去,但我的记忆依旧那样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