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曲阜之旅小学范文(24篇)

时间:2023-12-05 07:27:36 作者:XY字客

优秀作文是我们展示自己综合语文素养的机会,通过写作可以展示我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以下是一些备受好评的优秀作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曲阜特产小学作文

曲阜有“孔庙”、“孔林”,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圣人孔子的故乡,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和丰富的文化物质遗产,许多游客都是慕名而来,来到曲阜,你可不要只顾着看这里的景色啊,停下脚步买点曲阜特产带回去吧。

姚村凉席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经过人们的不断努力和发展,姚村凉席不仅在曲阜有着很大的名气,在许多其他的地方比如内蒙古也有广阔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姚村凉席也迎来了自己的变革期,凉席的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工艺也更为精巧。加工后的产品光滑凉爽,凉席上有着各种的花纹和图案,有着不同的寓意。有的凉席还被进一步加工成各种装饰品和工艺品等,深受中外游客们的喜爱。

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工艺经过多年的完善和发展探索,到了清代,楷雕的制作技术已经相当的娴熟和完美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在1911年的巴黎博览会上,曲阜的楷雕作品一举摘得金牌,从那以后,曲阜的楷雕作品就获得过无数的荣誉,受到中外的欣赏和好评。

大家都知道曲阜是著名的文化圣地,说起文化,这里的尼山砚可是源远流长呢,尼山砚和孔子还有一定的联系,尼山砚的原材料尼山砚石是在尼山采的,而尼山就是孔子的出生地,所以也就有了尼山砚这个名字。尼山砚石表面细腻,还有花纹,是制作砚台的上好材料。制作好的尼山砚外表朴素但有很高的情趣,不仅发墨好、耐用,还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

煎饼在山东的很多地区都有,比如说山东泰安、山东临沂、山东曲阜,而每个地区的煎饼口味都不一样。以前,煎饼是当地人们的.主食,而现在,曲阜煎饼经精细的加工后,再包装上漂亮的包装,使得这些煎饼看起来更加的有食欲了,是曲阜著名的点心和特产。曲阜煎饼有着薄薄的皮,咬一口,便觉其香酥脆吃了还想吃。曲阜煎饼不进口感好,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利于消化和吸收。

快来曲阜这块圣地吧,在感受这里丰富深妙的文化的同时,看一下这里同样著名的曲阜特产吧,也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作文:曲阜之旅作文

清明小长假到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孔子的故乡――曲阜游玩。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嘿,还别说,我也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人,和孔子、孟子还是“老乡”哩!有人看到题目就不懂了“奇怪,孔子只有一个,为什么是‘三孔’呀?是孔子和他的儿子吗?”告诉你们吧,这“三孔”指的是孔府、孔庙、孔林。

孔府,从名字上看是孔子住过的地方,其实这是孔子的后代长子长孙的住处,实在孔子死后一千多年的明朝御赐历代衍圣公的衙署和私邸。在曲阜,是忌讳说圣人的姓氏的,所以孔府悬挂的匾额是“圣府”,孔庙则是“至圣庙”。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共有九进院落,建有奎文阁、杏坛等建筑。据导游讲,在这里祭拜孔子可以保佑学业有成,虽然我不信什么,但还是在妈妈的坚持下上了柱香。孔林,也就是孔子后人的陵园。其中有一座孔子的儿子――孔鲤的墓。传说孔鲤的母亲生他时,有人带鲤鱼来贺喜,于是孔子给他取名――孔鲤。孔鲤一生没有什么作为,但留下了一组有趣的对话:他对孔子说:“父亲,您什么都比我强,但有一点您不如我,你的儿子不如我的儿子。”他又对儿子说:“儿子,你什么都比我强,但有一点你不如我,你的父亲不如我的父亲。”

听了我的游历,是不是很有意思呢?建议你也去看一看。

作文:曲阜之旅作文

在这三天里,我们踏上了曲阜研学之旅。第一天我们去了孔庙、孔府、孔林。从中我们学到了:府,是用来住人的;庙,是用来祭祀的;林,是用来埋葬的。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曲阜孔子六艺城。首先,我们进行了拜师礼。我们穿上了汉服,学习了怎样拜师,主持人说“拱手”的时候,把两只胳膊平伸到身前,男生左手在前,女生右手在前,把两个大拇指放到里面。主持人说“高一”的时候,双手举到额头,说“拜”的时候,90°弯腰,但不要立刻起身,等到主持人说“兴”的时候再起身,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拜师礼了。

拜师礼过后,我们就要正式进行六艺的学习了,那六艺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

礼:在六艺城的中心,有好多模型。其中有一个大殿,大殿前有一些宫女在跳舞,名叫“八佾舞”,跳这个舞是用来祭祀的。祭祀诸侯用“六佾舞”,大夫用“四行四列”,自己家里的人用“两行两列”,这是最特殊的一支舞蹈。

乐:我们去了演奏厅,里面的人们演奏了各式各样的乐曲,优美的、热烈的、悲伤的……其中有一个二胡独奏《赛马》,用激情澎湃的节奏完美的描绘了一幅赛马时的场景。

其中最好玩的要数御了,我们坐在观览车上,缓慢向前行驶,灯一闪一闪的,看到了许多画面,让我们体验到了孔子周游列国时的各种场景。

后来,我们依次进行了“书、数、射”,学会了射箭,做线装书,拓印。这些都是我们以前没接触过的。

最后一天我们去了千年孟子故里,感受文化的意蕴,品悟先哲的思想。

在这次研学活动中,我体会到了至圣先师孔子的伟大思想,他是在不断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升华自己,才成为现如今被人们敬佩的思想家、教育家的。

作文:曲阜之旅作文

如果你要去一个地方游玩,你会选择带上自己三两好友,大家一起嘻嘻哈哈,去享受旅行的过程,还是会跟一群自己熟悉的人一起去走过这段旅程,给回忆增添更多美好的成分。

我想,我都会选择,可是如果是后者,大概会更幸运些。因为人生总在不断的相遇和离别,很难会有这样一群人,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法去适应这段离别,可是你还是会平常心对待,因为你知道,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遇。

现在再回头翻,之前我们去曲阜游玩的照片,感觉像是就在昨天,可是又觉得已经过去好久。

那天一大早,我们就起床收拾好,拿上东西去指定的地点集合。可是在那前一天,我才刚结束一场很重要的考试,冒着雨回来,并没有多做休息就跟他们一起参与,因为我知道,首先要你愿意,你才会真的有收获。

没过多久,老师坐着租好的车过来接我们,大家在车上嘻嘻哈哈,拍了好多合照,晕车的旧疾竟也已经好了许多。很快到达目的地,我们按照计划好的,先去了孔庙,正好赶上那天有祭典活动,场面很是壮观。再是孔府,虽说孔子的故居早已不知经过了后人多少次修整,但是他的精神的'确值得人们学习。最后是孔林,从中了解到了很多的孔家文化,也算是收获满满。

曲阜一日游小学作文

昨天我们三家决定去曲阜玩。今天,到了那里,我们看了孔府、孔林,才知道孔府和孔子没有直接关系,是孔子去世后18建起来的;孔林里面主要是孔子的陵墓,它左边是儿子的陵墓,前面是孙子的陵墓,据说这个意思是“携子抱孙”。

吃过午饭,终于到了我盼望已久的石门山。不等爸妈买门票,我就立刻冲了进去,结果被检票员说了一顿,我真是无地自容。

我们各自在自己的属相和喜欢的动物上照了相,我都是和牛、龙、虎、猪照的,小声告诉你:因为爸爸属猪,所以我和猪照了相。

回来后,大人们无精打采,可我们小孩却是精神十足呀!

曲阜一日游小学作文

假期里,小作者和弟弟随旅游团来到了圣地——曲阜,下面作文频道编辑带来了这篇五年级暑假作文,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到了孔庙,我首先看到三个大字:至圣庙,听说这是乾隆皇帝亲笔题出的三个大字。

我们首先来到孔子亲手中的桧树下,它很奇妙,长着柏树的树干,松树的叶子。除此之外,还有“龙树”,它远看就像一条龙盘在树干上,因为这样,才得此奇名。

走了一段路,我们又看到了p冢有句话说“龙生九子,不成龙样”。p冢就是龙的第一子,它一点都不像龙,而是龙头、龟背、鹰爪,蛇尾,背上驮着一个大大的石碑。听导游说,它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我们又到了杏坛,这里是当年孔子讲学的地方。看着这里的一草一木,我仿佛看到了孔圣人对弟子们的谆谆教诲。

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

曲阜之旅小学作文

曲阜是个很安静的地方,里面的房子都是灰色的顶,白色的墙,非常干净。

早上我们去了孔庙。孔庙里的孔子生的地方,以前上课都是用一根香,香烧完了一节课就上完了。孔子的学生也都很有名。孔子长的不漂亮,大门牙是分开的,头顶还是凸起的,(但是)他还是我们中国人最尊重的老师。进孔庙的桥叫做二百零一孔桥,为什么要叫二百零一孔桥呢?因为桥的两边是两棵柏树,就是两百,桥下有一个洞,加起来叫做二百零一孔桥。孔庙里柏树很多,有一次乾隆皇帝在孔庙里累了,就靠在路边的一棵柏树上休息,后来那棵柏树变弯了,叫龙柏。

孔子的生日是古时候的九月二十七日(农历),(每年的)这一天在孔庙里就会有很多人来(拜祭孔子),会演奏古时候的乐曲。今年的九月二十七日也会演奏乐曲来纪念孔子。

曲阜一日游小学作文

旅程的最后一站就是纪念孔圣人之地——孔府、孔庙与孔林。妈妈特意请了一个导游,为我们讲解三孔历史。首先我们参观的是孔庙,导游开始介绍了他说“孔庙在公元前475年时是孔子的学堂只有一件茅草屋供他学习和休息,后来各朝的帝王为了表达对孔子的尊敬纷纷刻碑纪念,还修建了庙宇就是我们今天看到规模宏大的`孔庙。”儒家文化对我们的影响根深蒂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每个人都怀着一颗崇敬的心来纪念孔圣人。

接着我们跟随导游来到了孔府。孔府建于宋代,是“衍圣公府”。孔子的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三孔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孔子死后,随着孔子后世官位的升迁和爵位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断扩大,是中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你知道什么是“冷板凳”吗?“冷板凳”比喻遭到冷落,受到了冷淡的待遇。相传明代大奸臣严嵩被治罪,曾到孔府找亲戚衍圣公(是其孙女婿)去向皇帝说情。孔府主人拒见,严嵩就在这两条板凳上,东边坐了西边坐一直等了两个多时辰。所以这两条凳又被称为“冷板凳”。还有一图也让我印象深刻:在孔府里有幅彩色壁画称为“戒贪图”。画上就是传说中的“贪”,龙头、狮尾、驴蹄、麒麟身。“贪”的四周彩云中,是被其占有的八宝,但它并不满足,仍目不转睛地对着太阳张开血盆大口,妄图将太阳吞入腹中,可谓野心极大,欲壑难填。衍圣公为了告诫自己及子孙做人不要贪得无厌。

之后我们坐上小游车匆匆参观了孔林,亦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林内古木参天,规模宏大,真是不枉此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作文:曲阜之旅作文

每年端午节,我和小伙伴们都会去旅。今年,我们一起去了孔子的故乡——曲阜。

曲阜素有“孔子故里,东方圣城”的美称,它不仅是黄帝的出生地,还是春秋时代鲁国的国都。每个到曲阜旅游的人都一定会去“三孔”,“三孔”可不是三个孔,而是孔庙、孔府、孔林三个著名的`景点。

我们首先来到了“孔庙”,“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是我国三大古建筑之一。走进孔庙的第一道门,首先看见的是一座高耸的城墙,上面写着4个字:万仞宫墙。人们将宫墙比作学问,孔子的学问很高,足有万仞,因而命名“万仞宫墙”。城墙上插着一面面高大的旗帜,好不威风!

走进城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门坊,这些都是古代皇帝为了纪念孔子而修建的,有的上面写着“金声玉振”,有的写着“太和元气”,还有的写着“至圣庙”。我问导游姐姐,“金声玉振”是什么意思?她回答说:“金声和玉振都是古代的乐器,金声在音乐的开始演奏,玉振在音乐的结束演奏,‘金声玉振’表示孔子的思想完美无缺,像一首完整的乐曲。”“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孔庙内古木参天,翠柏苍松,让人感到庄严肃穆。孔庙内还有许许多多的石碑,也是历代皇帝为了纪念孔子而修建的。

接着我们还去了孔府和孔林,分别是孔子后代居住的地方以及孔家墓地。

傍晚,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曲阜,望着古老的城门、斑驳的城墙、巍峨的庙堂、千年的古树……我默默地想:“再见了!曲阜!作为中国人,我为你骄傲!

作文:曲阜之旅作文

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我们在课文中学习了他拜老子为师的故事,老师还让我们背诵了《论语》,让我们对他有了一些了解。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到了山东肯定要好好参观一下。

曲阜有孔庙、孔府、孔林,我们第一站先到了孔庙,曲阜的孔庙是祭祀孔子的本庙,其它遍布世界的多座孔庙都是以它为范本。走进孔庙,看到了许多的树木,导游说主要是桧柏。我还看见了很多石碑,都是由一种龙头龟身的动物驮着,导游介绍说它叫“赑屃”,是龙的儿子之一。到了孔庙,肯定得好好地参拜一下孔子了,我恭恭敬敬地叩首了三次。我们还观看了专门祭祀孔子的典礼,真是让人感到庄严肃穆啊!

接着我们到了孔府,孔子并没有在这里住过,但是他的夫人曾经在这里居住,还有他的后代,也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这里也有很多石碑,上面密密麻麻刻着很多文字,有些还是在战争时期被打断后再重新接上的,可惜我没有时间好好研究这些文字了。

最后我们到了孔林,这里是孔子和他的后代的墓地。这个地方非常大,我们大家坐着电瓶车走马观花,沿途主要是一些树木和墓碑。我们在一个专门拜祭孔子的地方停下来,大家都再次参拜了孔子。

通过这次参观,我更加了解了孔子的伟大事迹,知道了他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人非常有名,论语中与孔子对话的,就有很多是这七十二人中的。

我虽然不能到达孔子的境界,所以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将来能够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样才能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作文二】。

在学习中,我早知曲阜是孔子的家乡,一直想去慕名一游。于是,今年的`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就一起去到曲阜参观著名的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首先,我们去了孔庙。在中国,孔庙有很多,但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等级最高应属位于山东曲阜市南门内的第一座孔庙,它又称圣庙,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东方三大古建筑群。我们沿着护城河慢慢向前走,导游阿姨边走边介绍说:“护城河是一条很奇怪的河,它不是顺道而行的,而是逆行的……”听着听着,不知不觉中我们渐渐地走到了孔庙。

走进大门,“金声玉振”四个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生辉。“这个石门究竟有着怎么样的来历呢?”我心里暗想,终于,我把这个疑问说了出来,“孟子对孔子有过这样的评价:‘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开始,这就是金声,以击磐告终,这就是玉振。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赞颂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为了纪念这个小典故,后人把孔庙门前的第一座石坊命名为‘金声玉振’。”导游阿姨应声回答,真不愧是导游阿姨啊!

走完孔庙,那当然要走走孔府啦!孔府是孔子的子孙后代住的地方,孔府有大厅、有大堂、有楼房。东边是庙,西边是学堂,中间是建筑物。建筑物十分高大、雄伟。孔府的后花园里有池塘,池塘里有许许多多的小锦鲤,在池塘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最后,我们去了孔林,孔林是孔子及世世代代子孙的墓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园内古木森森,林下墓家累累,碑蝎林立,石仪成队。

曲阜三孔,雄伟壮丽,它不仅是儒家文化的载体,更是中华文明的历史遗迹!

曲阜一日游小学作文

假期里,小作者和弟弟随旅游团来到了圣地——曲阜,下面作文频道编辑带来了这篇五年级暑假作文,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到了孔庙,我首先看到三个大字:至圣庙,听说这是乾隆皇帝亲笔题出的三个大字。

我们首先来到孔子亲手中的桧树下,它很奇妙,长着柏树的树干,松树的叶子。除此之外,还有“龙树”,它远看就像一条龙盘在树干上,因为这样,才得此奇名。

走了一段路,我们又看到了p冢有句话说“龙生九子,不成龙样”。p冢就是龙的第一子,它一点都不像龙,而是龙头、龟背、鹰爪,蛇尾,背上驮着一个大大的石碑。听导游说,它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我们又到了杏坛,这里是当年孔子讲学的地方。看着这里的一草一木,我仿佛看到了孔圣人对弟子们的谆谆教诲。

说了这么多关于孔子的庙府,也应该说一说孔子这个人了: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生前有七百余名弟子。在二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我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

各位游客,孔庙、孔府、孔林建筑群凝聚了历代建筑的精华,极具建筑艺术之美,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它们不仅是名闻天下、内涵丰富的文化遗产,并同时还拥有大量有价值的自然遗产。在这里生长着一万七千余株古树名木,不仅见证了“三孔”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是研究古代物候学、气候学和生态学的宝贵素材。

游客们,天下没有不散的宴会,感谢你们支持我们“黑龙江”旅游团,希望你们下次再随我们的“黑龙江”旅游团玩,谢谢,再见。

金都天长小学四(3)班陈昊栋。

作文:曲阜之旅作文

每年端午节,我和小伙伴们都会去旅行。今年,我们一起去了孔子的故乡――曲阜。

曲阜素有“孔子故里,东方圣城”的美称,它不仅是黄帝的出生地,还是春秋时代鲁国的国都。每个到曲阜旅游的人都一定会去“三孔”,“三孔”可不是三个孔,而是孔庙、孔府、孔林三个著名的景点。

我们首先来到了“孔庙”,“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是我国三大古建筑之一。走进孔庙的第一道门,首先看见的是一座高耸的城墙,上面写着4个字:万仞宫墙。人们将宫墙比作学问,孔子的学问很高,足有万仞,因而命名“万仞宫墙”。城墙上插着一面面高大的旗帜,好不威风!

走进城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门坊,这些都是古代皇帝为了纪念孔子而修建的,有的上面写着“金声玉振”,有的写着“太和元气”,还有的写着“至圣庙”。我问导游姐姐,“金声玉振”是什么意思?她回答说:“金声和玉振都是古代的乐器,金声在音乐的开始演奏,玉振在音乐的结束演奏,‘金声玉振’表示孔子的思想完美无缺,像一首完整的乐曲。”“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孔庙内古木参天,翠柏苍松,让人感到庄严肃穆。孔庙内还有许许多多的石碑,也是历代皇帝为了纪念孔子而修建的。

接着我们还去了孔府和孔林,分别是孔子后代居住的地方以及孔家墓地。

傍晚,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曲阜,望着古老的城门、斑驳的城墙、巍峨的庙堂、千年的古树……我默默地想:“再见了!曲阜!作为中国人,我为你骄傲!

曲阜是孔子的家乡,也是我仰慕已久的地方。大年初六,我和爸爸妈妈就一起到曲阜参观著名的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走在曲阜的大街上,最引人注意的就是身边经过的那一辆辆乘载游客的马车,非常威武壮观。我们有幸坐上了马车队张队长亲自驾驭的马车,就像《还珠格格》里小燕子外出坐的马车一样,一边看着张队长得心应手地驾驭着马儿,一边在颠簸中体味着生活的美好和快乐。

首先,我们去了孔庙。它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东方三大古建筑群。走进大门,就发现“金声玉振”四个醒目的大字。导游阿姨告诉我们:“金声和玉振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金声是在乐曲的开始演奏,而玉振是在乐曲的结尾演奏,用金声玉振来形容孔子的思想完整无缺,像一首完整美妙的乐曲。我们离开金声玉振,踏上壁水桥,穿过弘道门,来到奎文阁,最后到了我们此行的终点――杏坛。这是当年孔子给三千弟子讲学的地方。在游览孔庙的路上,我们看见了一棵棵高大的古树,看见了散落在庙中各种各样的古碑,以及大大小小的古建筑。真不愧是中国目前三大古建筑之一啊!

走完孔庙,那当然要走走孔府啦!孔府是孔子的子孙后代住的地方,孔府有大厅、有大堂、有楼房。东边是庙,西边是学堂,中间是建筑物。建筑物十分高大、雄伟。最让人奇怪的是孔府的后花园里有一面墙,上面有一幅画,画上有山有水有树,更让人奇怪的是画中有一条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上去都在你的脚下,意为“条条大路通罗马”。

最后,我们去了孔林,孔林是孔子及世世代代子孙的墓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园内古木森森,林下墓冢累累,碑蝎林立,石仪成队。

曲阜三孔,雄伟壮丽,它不仅是儒家文化的载体,更是中华文明的沧桑足迹!它以独特的文化和历史吸引着源源不断的人们。我爱你,曲阜!作为中国人,我为你感到骄傲!

游曲阜三孔小学作文

语文课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孔子,还教我们孔子语录,如“言必信,行必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师告诉我们,孔子是二千多年前的圣人,他的思想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我们。怎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圣人呢?我有些好奇。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着我前往曲阜朝圣。曲阜的孔府、孔庙和孔林统称“三孔”,如今已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金碧辉煌的孔庙是各朝帝王朝拜孔子的`地方,大成殿的大柱子雕着盘龙花纹,蔚为壮观,来到这儿,虔诚之情油然而生。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的地方,它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里面一幅巨大的“戒贪图”震撼人心,后花园占地面积约13万余平方米,古雅幽静令人叹为观止。占地200万平方米“至圣林”即孔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此地宏伟壮观,庄严肃穆。之所以称为孔林,是因为“陵”是皇家用的,为了表达对圣人的敬重,便取其谐音“林”。

游完“三孔”,我们又去了孔子生迹园,那儿的蜡像馆记录了孔子的生平事迹,其中“孔子相师”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孔子问官于郯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真正做到了“学而不厌”。孔子55岁周游列国,有一次,他遇到七岁的项橐,项橐问他:“鹅的叫声为什么这样大?”孔子说:“因为它的脖子长。”项橐说:“蛤蟆、蛙子脖子很短,叫声也不小啊!”博学多识的孔子被项橐的聪明才智所折服,连连慨叹“后生可畏,我当拜你为师!”孔子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内涵,也许正是这么一种不耻下问的精神造就了一代圣人。

圣人故里一日游结束了,面对孔子塑像,我们挥手告别,却挥不走孔子谦虚好学的故事。妈妈微笑着问我:“现在,你知道孔子是个怎么样的人了吗?”我认真地回答:“他是个值得我学习的圣人!”

小学生作文:曲阜导游词

1、汽车站在曲阜西郊,孔子商贸城附近。在汽车站座2路公交可到孔庙,车票1—2元,出租车起步价5元,到孔庙的话10左右。

2、附近宾馆3星的一般在180左右,商务快捷的在120—160之间,可砍价。

3、我看不到你的日期,8月15日,阴天,很闷,16日中午下雨,下午很闷。不知道晚上还下不下雨。

4、孔庙向东走有条商业街叫五马祠街,哪里小吃就是很普通的麻辣烫,混沌,牛筋面什么的。曲阜特产的是煎饼。

5、在孔庙东墙的边上就是一条专卖纪念品的街,东西多是全国旅游景点可见的东西。

6、孔庙票价80元,孔府是70元,孔林50元,三个地方通票150元,学生证没优惠。

7、逛孔庙的话2小时之内就ok了,三孔的话,一上午就ok。孔庙里面最有意思的建议你百度下《孔庙导游词》自己感觉那个好玩。

8、在大成殿门口就是给孔子上香的,多粗多长的都有。150一次可砍价。

佛头山的导游词怎么写?

四川省平昌县佛头山森林公园位于县城所在地江口镇北侧,通河、巴河、龙潭三面盘绕,众山簇拥环护,状如众星拱月。佛头山因传说“观音大士派佛头童子下凡镇守龙潭溪”而得名。景区经营面积293公顷,海拔400—723米,森林覆盖率达90%。四川省旅游局批准为aa级风景区,作为镇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12月,四川省旅游部门专家组检查验收佛头山景区国家4a级风景区建设工作。

小学生作文:曲阜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故乡,全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我有幸为各位担任导游,十分高兴。我将尽力为大家提供满意的服务,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曲阜概况在参观“三孔”之前,请允许我把曲阜概况介绍一下:

曲阜地处鲁中山区和鲁西南平原的交界处,北依泰山,南引峄山,东连沂蒙群山,西俯千畴平原。地势东高西低,境内泗河、沂河等河流均自东向西流淌,自古就有“圣人门前倒流水”之说。物产丰富,景色宜人。大诗人李白曾描写曲阜:“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如兰”。

曲阜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人类早期的文明。不少古籍中,还有炎帝、少吴徙都于曲阜,黄帝生于寿丘(曲阜城东8里处),舜于寿丘作什器的记载。可见,中国远古时代最有影响的三皇五帝中就有四人在曲阜留下了踪迹。尽管这是传说,但也并不是毫无根据的。从境内保存下来的20余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仍可见到我们的祖先征服自然的遗迹。“曲阜”一名最早见于《礼记》。东汉应劭解释说:“鲁城东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商代前期,曲阜名奄,是商王朝的重要属国。周代自“封周公于曲阜”800余年,曲阜为鲁国都城,是当时我国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春秋时期,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之风,“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遍及全国各地,又成了当时的教育中心。鲁国是曲阜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故山东省现仍沿用“鲁”作为简称。公元前249年,楚灭鲁,置鲁县,秦代属薛郡,西汉时为鲁国都,魏晋南北朝时为鲁郡治。隋开皇十六年(5),首定曲阜为县名。宋代改称仙源县,金代恢复曲阜县名至今。1986年撤县制,始称曲阜市。现面积为890平方公里,人口60余万。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曲阜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主要的有110余处,其中孔庙、孔府、孔林及鲁国故城遗址被列为全国首批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11处列为全省重要文物保护单位。“三孔”还于1994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小学作文:游曲阜

仲尼亡去两千年,曲阜故闾枝茂然。

一六盛春机遇厚,聖时门下亲瞻旋。

孔林森郁脉冲重,孔庙巍巍殿阁玄。

孔府寂寥寻往事,不堪其哲苦从前。

元明诸帝尊崇甚,粗柏台槐竞极天。

鄙见信知对立论,斯人教育树高贤。

王朝正统固云好,礼乐思齐亦可绵。

讲释中庸拘缚急,万般末位学优先。

轻浮劳动悖伦理,上智凡愚大逆篇。

汉兴清虚赖之制,守循岂肯创新焉!

承恩八十衍生辈,世袭官衔占墓圆。

孙子倾身灭封建,秦皇郡县独留延。

北京卷起倒浪海,胜众掀翻孔孟船。

黔首黎民来革命,废除仕宦掌公权。

批林批孔存真鉴,领袖号旗有夙缘。

华夏文宗多样化,佛儒道法百家渊。

弃瑕取贵与俱进,死板辞章靠站边。

打碎铁链开共和,自由平等永相传。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财政局。

作文:曲阜之旅作文

今天早上4点,人们还在睡觉的时候,我们懒洋洋地从床上起来,还带这微笑呢。你们知道我为什么笑吗,告诉你们吧,因为我们要去旅游。我现在都迫不及待了。先收拾旅行要用的东西,吃完早餐我们就出发了。来到集合地,就上了大巴车,车子就朝曲阜的方向驶去。

坐了8个小时的车,终于到了孔子的故乡曲阜。首先我午饭,吃完午饭已经两点半了,因为时间紧迫,我们跑步来到了孔林。孔林很大,我们坐上了浏览车看孔家的墓碑,听导游讲解孔子有八十多代人,孔子的'儿子是孔鲤,孙子是孔及,有很多皇上和帝王来拜访过孔子,其中有三代皇帝修了三个亭子。

听导游讲完后,我们一去了孔庙,进了大成殿我们就拜孔子,因为可以让我们的学习更上一层楼。出了大成殿我们又去看了千年古树,实在大大了,我们哥仨勉强才把这棵树围了起来。

出了孔庙再一直往前就是孔府了。导游介绍,孔府是孔子后代居住的地方,孔子的第77代人孔德成就是在孔府娶了她的太太,而且他的结婚方式也不同,还是一位大将主持的婚礼。看完孔德成的房间,我们又去孔家的后花园,树木茂盛,人们都喜欢在那里乘凉,花草芬芳无比,让人神清气爽。不知不觉我们就出了孔府,也算是离开了三孔,上了大巴前往泰安。

我相信明天的爬泰山我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小学生作文:曲阜导游词

孔府与孔庙毗邻,是孔子嫡系长子长孙居住的府第,三路布局,九进院落,共有建筑463间,加上后花园,共占地240亩。孔府,也称“衍圣公府”。“衍圣”的意思是说“圣道”、“圣裔”能繁衍接续,其子孙可世代相袭、辈辈相衍。随着孔子谥号的追加,历代帝王对孔子后裔也一再加封,到北宋至和二个(1055年)宋仁宗赐封孔子第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世袭“衍圣公”,达到顶点。这一封号自宋至民国初年延用长达880多年。“衍圣公”是我国封建社会享有特权的大贵族。宋代相当于五品官,元代升为三品,明代上升为一品文官,清代不仅班列阁臣之上,还特许在紫禁城骑马,在宫中御道上行走。当然历代统治者对“衍圣公”的抬举,主要的还是利用“孔子”这块招牌为自大的统治服务。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下诏令“衍圣公”有权设置官署,同时又特命在阙里故宅以东重建府第。清代在此基础上又进行大规模的修建。这就是今天人们所看到的我国封建社会中典型的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建筑--孔府。大门大门正中高悬“圣府”金字匾额。门两旁明柱上的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对联为清代文人纪昀手书。细心的游人会发现上联中的“富”少一点(富),下联中的“章”字成破“日”之状(章)。相传,孔子第四十二代孙孔光嗣娶亲之日,有神仙前来指点,碰到写“富”字的影壁,把“富”字去点,并告知孔家“富”字有点不吉。此后,孔府凡书富字皆无点。这叫“宝贵无顶”。又传说乾隆时,纪昀为孔府书写门联,写到“章”字时数遍皆不中意,遂弃笔安歇,睡梦中见一老翁在他写的“章”字上划一笔,成破“日”之状,醒后挥笔而书,果然气势不凡。这叫“文章通天”。进入孔府大门,由此向后孔府分为三路,东路建有一贯堂、慕恩堂、孔氏家庙等;西路是孔府当年接待贵宾和读书习礼的地方,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花厅等;中路是孔府的主体建筑,前半部为官衙,后半部为内宅。重光门进入孔府二门,迎面有一座周围不接垣墙的门楼,门上匾额“恩赐重光”,为明皇帝朱厚兴颁,因此叫“重光门”。当年,只有帝王大典、迎接圣旨,或进行重大祭祀活动时,才在十三响礼炮声中将此门打开,所以又称“仪门”或“塞门”。此门两侧的廊房,是孔府的管理机构仿照封建王朝六部而设的六厅,即:管勾厅、百户厅、典籍厅、司乐厅、知印厅、掌书厅。各厅长官,由正七品或正六品担任。

大堂是当年衍圣公宣读圣旨、接见官员、审理重大案件,以及节日、寿辰举行仪式的地方,里面陈列的是正一品爵位使用的公案桌、仪仗等。北面靠墙的那些红底金字的牌子,是封爵和特权的象征,俗称“十八块云牌銮架”。历代衍圣公持着这些牌子进京,可以畅行无阻。

二堂是衍圣公会见四品以上官僚和受皇帝委托每年替朝廷考试礼学、乐学童生的地方。屋内七块御制石碑,其中有清道光皇帝手书的“福寿”碑,慈祥太后手书的“寿”字及松鹤图等。

三堂也叫退厅,是衍圣公接见四品以上官员和处理家庭内部纠纷、处罚府内仆役的场所。屋内正中高悬的“六代含贻”匾额为乾隆皇帝手书,当时孔府六代同堂,此匾意为六代人和睦相处,生活美满。内宅门是官衙与内宅的分界线。过去此门戒备森严,任何人不得擅自入内,否则严惩不贷,打死勿论。门两侧耳房内有几十人轮番值班,随时向外传递信息。

贪壁孔府内宅门内壁上面有一幅状似麒麟的动物,名叫“贪”。传说是天界的神兽,怪诞凶恶,生性饕餮,能吞金银财宝。尽管在它的脚下和周围全是宝物,连“八仙”的宝贝都为它所有,但它并不满足,还想吃掉太阳,真可谓贪得无厌。过去官宦人家常将此画绘在容易看到的`地方,借以提醒自己,引以为戒。孔府将“贪”画在此处,一出门即可看到,是告戒子孙不要贪脏卖法,也算作一条重要的家训吧。

前上房是孔府主人接待至亲和近支族人的客厅,也是他们举行家宴和婚丧仪式的主要场所。房内陈设华丽,文物古玩,琳琅满目。前堂楼为七间二层阁楼,是孔子第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及其夫人的住室。孔令贻清末民国初年人,先后娶孙、陶、丰、王氏为妻。孙氏早逝,娶陶氏;陶氏未生养,娶丰氏。丰氏又过早病逝,于是孔令贻将丫环出身的王氏纳为妾,先后生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如今二女儿孔德懋、儿子孔德成尚还健在,均已70多岁。

后堂楼是孔子第七十七代孙孔德成的住室。孔德成19出生,出生不到两个月即被当时的大总统徐世昌任命为袭封衍圣公。1935年被南京国民政府改授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1936年与孙琪芳女士结婚。其后大部分时间随国民政府在重庆和南京,1949年大陆解放前夕从南京迁往台湾,曾任台湾考试院院长,现任“总统府资政”,是台湾最高官阶的官员之一。现后堂楼保存着孔德成结婚时的原貌。后堂楼院的东楼是当年府内女佣做针线活的地方,西楼是招待亲属家眷的地方。

花园孔府后花园始建于明弘治十六年(15),前后经过三次大修,占地50余亩。清嘉庆年间,孔子第七十三代孙、衍圣公孔庆g重修时,将数块大型铁矿石置于园内,又称“铁山园”。园内建有假山、喷泉、曲桥、花坞、亭以及敬花神的石坛,赏月的凉台、焚香读书的坛屋等,环境幽雅,景色美丽。特别是已有400多年历史的“五柏抱槐”一树五支,中生一株槐树,是花园内的一大奇景。由于世代尊荣,特别是朝廷的频繁赏赐,孔府积攒大量的珍贵文物,约计3万多件,其中不少是稀世珍宝。今天我们看到的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孔府还保存着数以万卷的孔府档案,是研究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

小学生作文:曲阜导游词

各位游客、各位先生、小姐,一路辛苦了,欢迎您来孔庙。

尊敬的游客朋友,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欢迎各位来到孔子的家乡曲阜参观游览,同时也感谢您选择我作为您此次游览的向导。我是曲阜___旅行社的导游员张某,大家可以叫我小张或者张导。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下面就让我怀着结识新朋友的欣喜心情,为大家提供导游服务。

孔庙是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据记载,孔子生而首上圩顶,似尼丘山之形,故因名丘,字仲尼。

孔子在一生艰辛探索的社会实践中,深入了解和认识了当时社会,逐步创立了儒家思想的基本体系,成为当时著名的政治理论家、教育家、思想家。他创立的儒学思想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孔子生前所居之堂改做“寿堂”,房屋三间,里面陈列着孔子使用过的“衣、冠、琴、车、书”,“因以为庙,岁时奉祀”,即每年按时祭祀。尽管当时孔子已是相当知名的学术大师,但儒家还只是一个学派,孔子的地位不高,所以最初的孔庙也仅仅是孔子的故居。汉代以后,孔子及儒学地位逐渐提高。

据记载,从公元220___年到解放前,孔庙先后重修扩建七十多次:历经两千余年的历代重修扩充,便得曲阜孔庙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共占地约14万平方米,殿堂阁庑466间,门坊54座,碑亭17座。规模之大,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全国三大古建筑群。

孔庙的总体布局是由孔子当年的故居长期发展而来的,至今已有二千四百余年的历史。孔庙建筑发展追求的建筑效果是通过建筑群整体所造成的环境去烘托孔子的丰功伟绩和儒学圣教的高深博大来完成的。因此,孔庙建筑的艺术表现力首先是它的总体布局及建筑序列的完整性;其次是它的个体建筑的处理及每道院落的格局,每个殿、堂、楼、门、亭都充分显示出了各自的重要作用;第三是个体建筑的细微方面,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家们在设计和施工方面的无与伦比的建筑艺术成就。在整体建筑方面,孔庙采用古代传统的宫庭式建筑形式。但它经过历史上的多次重修扩建,每当重修扩建的时候,它必然要受到前代孔庙建筑形制、规模等因素限制,然而,孔庙的建筑群体最终成功地利用了先代遗产,既体现了历史遗产的延续,又保持了它的总体的完整性。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制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首先,孔庙是孔子故宅扩建而成的,它保存了许多有关孔子的古迹,如故宅井、诗礼堂、鲁壁、金丝堂以及为纪念孔子讲学建造的杏坛等;其次是王者宗庙因素,如门戟之制,前殿后寝之制等;第三是宫庭因素,如天子五门之制,王城角楼之制,东、西华门等;第四是宗族家庙因素,如启圣殿、崇圣祠、家庙等;第五是祭祀因素,在孔庙被祭祀者除孔子、四配、十二哲外,还有先贤先儒、祖先等总数达二百余人,这样为容纳大批的从祀者神位,就须得设立廊庑,由此便形成了廊庑院落。除以上几个因素外,还突出地表现了孔子的圣人地位及孔孟之道的神圣性,如泮池、璧水、牌坊等,并以书楼象征孔子在学术方面的伟大成就。孔庙成功地运用了传统的庭院组合与环境烘托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达到了渲染孔子在学术上、教育上的卓越贡献和在古代社会中崇高地位的目的,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中别具一格的建筑形制。

孔庙内现有古树一千二百余棵,与宏伟的建筑群相互辉映,特别是夏季,上千只鹭鸟居住在古木之上,形成了孔庙又一独特的景观,鹭鸟已被曲阜市定为市鸟。

万仞宫墙。

金声玉振坊。

金声玉振坊建于明代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金声玉振”四字为明代学者胡缵宗手迹,坊上有平面浅雕云龙戏珠,柱顶各设圆雕“辟邪”一只,俗称“朝天吼”,坊后有一座单孔石桥,上设龙陛,名曰“泮水桥”,桥下泮水原上游接古泮池,下游流经明城正南门西水门入护城河。此桥建于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

“金声玉振”四字出自《孟子·万章下》,孟子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意思是说孔子集圣贤之大成,始终而一。“金声”原意是指我国古代乐器“钟”发出的声音,“玉振”原意是指我国古代乐器“磬”发出的声音,在古代奏乐时以击“钟”为始,击“磬”为终,金声玉振的原意为一首完善的乐曲。孟子将孔子思想比喻为一首完美无缺的乐曲,在这里借用孟子语意,是说孔子思想完美无缺,集古圣贤之大成,以达到绝顶的意思。

棂星门。

棂星门建于明代永乐十三年(公元1420___年),原为木质结构,清代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衍圣公孔昭焕重修孔庙时,换成石柱铁梁。四根石柱顶端为四大天将,中间平梁上是火焰宝珠,以象征此门由天将守卫而成为参天立地的天门。

棂星,即天田星,最早见于史料的有汉高祖命祀灵星,凡祭天先祭灵星,古人认为灵星“主得士之庆”,专门管官的星。宋仁宗天圣六年(公元1020___年),筑郊台外垣置灵星门,即在祭天之台的外墙置灵星门,形如窗棂,故曰“棂”。孔庙设棂星门,意为祀孔如祀天,此见于宋《景定建康志》、《金陵新志》所记。另外,孔庙有碑记:置棂星门“取其疏通之意,以纳天下士”,无论任何地方,只要设有棂星门,那么它的门扇一定是由棂子结构而成,因此有疏通之意,孔庙取此意,以招引天下的文人学士都来学于此。

棂星门外东西两侧,各有一幢下马碑,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在封建社会,所有来曲阜祭孔的官员,无论职位高低,来到孔庙前见到此碑,须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对孔子的尊崇之意。此碑始立于金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现仅存东面一幢。

太和元气坊。

太和元气坊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全为石质结构。“太和元气”四字为当时山东巡抚曾铣手书。

“太和”指天地、日月、阴阳会合之气,“元气”原意为形成世界的原始物质,后来,一些唯物主义者将“金、木、水、火、土”这五行称为“原气”,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由五行构成。在这里,“元气”为天地、日月、阴阳会合之气,是生长万物的根本。“太和元气”也就是说孔子思想体现了整个人类思想最精华、最高贵的一面,如同天地生育万物一般,能使人类思想到达一种至高无上的境地。

太和元气坊后为“至圣庙”坊,原名为“宣圣庙”坊,始建年代未查到记载,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20___年)的庙图上已有“宣圣庙”坊。清雍正七年(公元1720___年)改“宣圣庙”为“至圣庙”。此坊为汉白玉石质。“至”即至高无上的意思。

“德侔天地、道冠古今”意思是说孔子对人类做出的贡献如天地一样大,孔子思想是空前绝后,无论古今还是将来,都是至高无上的。

圣时门。

圣时门原为孔庙正门,建于明代永乐十三年(公元1420___年),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扩建,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清世宗赐名为“圣时门”。此门建于高台之上,前后御道上各有浮雕云龙戏珠石陛,系明代雕刻。“圣时门”三字为清高宗乾隆手书。

“圣时”二字出自《孟子·万章下》,孟子将中国古代的四位圣人做了比较后指出:“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认为伯夷反对武王灭纣,不食周粟而死,为圣之清者;伊尹,帮助汤灭夏桀,汤死后辅佐外丙,仲壬死后立汤孙太甲即位,因太甲破坏汤法,被伊尹放逐,三年后太甲悔过,又被伊尹接回复位,孟子称伊尹为圣之任者;柳下惠是春秋时期鲁国大夫,他曾三次被贬黜而仍留任,人问他为什么不离开,他回答说:“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后来,齐攻鲁,他派人到齐劝说退兵,没用一兵一卒,就退了齐军,所以孟子说他是圣之和者。通过比较,孟子认为孔子是圣之时者,终始而一的圣人,是最适合时代的圣人,无论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朝代,孔子思想都应成为正统思想。

璧水桥。

进来圣时门,豁然洞开,很大的方形庭院内,古木参天,芳草如茵,东西对称各有一腰门,对面三架拱桥掩跨璧水,半掩着弘道大门,加之石制盆景上缀,使人心旷神怡,无不动情,顿觉进入了“神”的境界。崇圣者仰之弥高,观览者先睹为快。与此情此景相连接,东边腰门曰“快睹”,西边腰门曰“仰高”。“快睹”寓先睹为快之意,“仰高”则出自《论语·子罕》。“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意说孔子之道高深不可测,抬头向上看,越看越高,学习孔子的思想学说,一旦入进门来,才感到里面的东西学无止境。此二门建于明代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过去只有皇帝祭祀才可走正门,一般人只能从仰高门进庙。

前面一水横穿,三桥纵跨,环水有雕刻石栏,因水“壅绕如璧”取名“璧水”。北京天安门前有金水,这里设“璧水”意为孔子庙宇与皇宫等同,三桥因而得名璧水桥。始建于明代永乐十三年(公元1420___年),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增添石栏,河身砌有河底,原河上为小墙,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将小墙改为石栏杆。

弘道门。

弘道门始建于明代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原门三间,当时是孔庙的正门。明弘治年间重修孔庙时,改建为五间。清代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雍正皇帝钦定为“弘道门”,后由乾隆皇帝题写“弘道”二字竖匾立于门额。

弘道门下现有石碑两幢,东碑是元代刻成的“曲阜县历代沿革志”,记载了曲阜在元代以前的历史沿革概况,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西碑是元代“处士王先生墓志铭”,颇有书法价值。二碑原立于曲阜城东旧县村,1964年移入孔庙。

大中门。

大中门是宋代孔庙的正门,始建于宋代,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重修。“大中门”三字匾额系清高宗乾隆手书。

大中门两侧各有绿瓦拐角楼一座,各三间,平面作曲尺形,建在方形高台之上,这两个角楼与孔庙后面东西两角楼形成的矩形轮廓,即是元代孔庙的轮廓。孔庙内的主要建筑物都在此轮廓之内。角楼建于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孔庙设角楼是仿照宫庭皇城角楼之制而建成的,意使孔庙像皇宫一样威严。

同文门始建于宋代,原为三间,明代成化年间扩为五间。清康熙年间名曰“参同门”,清雍正七年(公元1720___年)改为同文门。此门是一独门,左右无墙。以前中国传统的宫殿式建筑,在主体建筑之前常有小型建筑作为屏障,以表示庄严,同文门就担当着奎文阁的屏障作用。“同文门”三字为清高宗乾隆手书。

奎文阁。

奎文阁原名藏书楼,始建于宋代,重檐五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改为三檐,赐名“奎文阁”。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20___年)改为七间,清高宗乾隆皇帝题写阁匾。

奎文阁东西阔30.1米,南北深17.62米,高23.35米,三重飞檐,四层斗拱,檐下八根八棱石柱,内部结构为层叠式木架,阁两层,中间夹暗层,原上屋藏御赐经书,暗层藏印板,下层藏御香帛。

“奎”,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传说为西方白虎之首,共有16颗星,“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孝经》上讲“奎主文章”,后人进一步将奎星说成是“文官之首”。所以,金章宗为赞颂孔子是天下文官主,将原藏书楼命名为“奎文阁”。

奎文阁自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20___年)扩建以来,经历了几百年风风雨雨和上百次地震,在西面碑亭内有块碑记载了清代康熙年间一次大地震,“人间房屋倾者九,存者一”,即说百分之九十的房屋倒塌,而奎文阁安然无恙。到本世纪八十年代初,奎文阁因历年久远,加之多年失修,有些木质糟朽,阁上方扭斜,于是由国家文物局主持,组织古建筑专家联合拟出修复方案,拨款120余万元,比原定工期提前一年将奎文阁重新整修。整修完的奎文阁,完全保持了原有的规格和风貌。

奎文阁廊下东、西各有一幢石碑,东为《奎文阁赋》,由明代著名诗人李东阳撰文,著名书法家乔宗书写。西为《奎文阁重置书籍记》,记载了明正德六年(公元1520___年)刘六、刘七率农民起义军攻占曲阜、占领孔庙,“秣马于庭,污书于池”,将奎文阁藏书“焚毁殆尽”以后,皇帝“又命礼部颁御书以赐”的情况。清代奎文阁中的藏书又有增添,清晚期将藏书移入孔府保存。

奎文阁内现为孔子圣迹图陈列。孔子圣迹图现存三套,一是明代圣迹图绘画,二是明代雕刻圣迹图木板,三是明万历年间的圣迹图石刻。这里陈列的系明木板圣迹图印本。圣迹图全套120幅,描绘了孔子一生主要活动。

十三碑亭。

过奎文阁便是十三碑亭院,院内有十三座碑亭,保存了唐、宋、金、元、明、清及民国时期所设立碑刻57块,南排中间两座碑亭系元代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和元大德六年(公元1320___年)建的;次外两座系金代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所建,其它均为清代建筑。按孔庙的建筑发展,清代碑亭应建在大中门前,清皇帝为了显示自己,将碑拥挤在各碑亭之前,故在此院内出现了双檐穿插交错的拥挤现象。因此有人说这种建筑结构犬牙交错,两角相顶,巨檐相交,是古建筑学上所讲的“勾心斗角”,“勾心斗角”见于《阿房宫赋》,至于其建筑结构是什么样子,已无法确知。

十三碑亭内碑文的内容均为历代帝王、大臣们修庙、祭庙、告庙之类的记录。从书法上看,真草隶篆、座座不同,其中有蒙古文、满文与汉文对照石碑,通过十三碑亭可窥见出历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变化。

大成门。

大成门在宋代初年叫仪门。宋崇宁三年(公元1120___年)因大成殿得名大成门。原门三间,明弘治十二年和清雍正二年两次着火后重修,清世宗雍正题匾。此门用黄瓦、彩绘斗拱,前后各用四根石柱擎檐,前后中央四根深雕云龙蟠柱,其余四根为浅雕花纹,前后台阶中有浮雕龙陛,均为明代中期雕刻。此处并五门,将孔庙分成三路,东为承圣门,院内为奉祀孔子上五代祖先的地方。西为启圣门,内奉祀孔子父母。中路三门并立,东西各有掖门,东为金声门,西为玉振门,中路为祭祀孔子夫妇及历代先贤先儒的地方。

先师手植桧。

大成门里东侧有一石栏,栏内有一棵桧树,相传为孔子亲手所植。

此树最早记载见于唐人封演所著《封氏闻见记》:“兖州曲阜文宣王庙内并殿西、南,各有柏叶松身之树,各高五、六丈,枯槁已久,相传夫子手植,永嘉三年其树枯死”。手植桧树原有三株,于晋怀帝永嘉三年(公元320___年)枯死。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20___年)复生,唐乾封二年(公元667年)又枯;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再生,金贞佑二年(公元1220___年)毁于兵火。到此,相传原孔子手植桧树绝迹。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由三氏学堂教授张将原东庑废墟上发出的桧树苗移栽于此地,即为第四代手植桧。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孔庙着火,此树被烧死,仅存树身;清雍正二年(公元1720___年)再次着火,烧毁树身,仅存下约半米高的树桩。树桩一直保存到“___”前,“___”初期被锯掉树桩,现石栏内尚保留有第四代树的树根。现在挺挺高耸的桧树是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复生的再生桧。因此,如果算孔子亲植,那么正好是第五代树。现手植桧高大劲拨,围有二人合抱,枝冠似伞,树身似铜,高达十五、六米,树头向南倾斜,不知为什么,清代复生的手植桧树的形状竟和明代万历年间的圣迹图石刻上原手植桧的形状几乎完全一致。有人认为这个与地理位置有关系,不知能否解释清了。仔细想来,似乎有些道理。

先师手植树历来受到重视,“此桧日茂则孔氏日兴”,将它和孔氏子孙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宋代米元章(米芾)将手植桧与封建统治者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有诗为证:“矫龙怪,挺雄质,二千年,敌金石,纠治乱,如一昔”。

树东立有一碑《先师手植桧》,此碑立于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20___年),字体酣畅,浑厚有力,是明代杨光训手书。

杏坛。

宋代以前孔庙内并没有杏坛。现杏坛的位置是宋代以前孔庙的正殿。宋天禧二年(公元1020___年),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监修孔庙,将正殿扩建,位置后移。为纪念孔子讲学,在原正殿旧址“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即筑一个土台,周围植杏树,名曰“杏坛”。金代在坛上建亭,元世祖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重修,明穆宗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重建。

杏坛是纪念孔子讲学的地方,最早记载见于《庄子·渔父篇》,“孔子游乎缁帷之林,坐休乎杏坛之上,弟子习书,孔子弦歌鼓琴”。至于原来没有杏坛,或者说有杏坛在什么地方已无法考证了。一般来说《庄子》上面的记载是比较可信的,但《庄子》下篇一般认为是伪作,而《渔父篇》出自《庄子》下篇。因此,对于原杏坛的记载真伪难辨,尚不得考证。

杏坛内现有石碑两幢,背东面西一碑为金承安三年(公元1198年)文人党怀英篆书“杏坛”二字,由孔子五十一代孙孔元措立石于亭内的,面南一碑为清高宗乾隆手书的《杏坛赞》,写道:“重来又值灿开时,几树东风簇绛枝,岂是人间凡卉比,文明终古共春熙”。

大成殿。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宋崇宁三年(公元1120___年)据《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意,诏名文宣王殿曰“大成”。赞颂孔子思想空前绝后,完美不缺,集古圣贤之大成。

大成殿始建于宋天禧二年(公元1020___年)。现在看到的大成殿是清雍正时期火后重建的。大成殿阔九间,深五间,主殿高24.8米、阔45.69米、深24.85米,重檐九脊,黄瓦飞甍,斗拱交错、雕梁画栋。四周有回廊,顶端檐吻足有一人之高,前檐下为十根浮透雕水磨大石柱,柱高5.98米,直径0.81米,每柱二龙对翔,盘绕升腾,中刻宝珠,四绕云焰,下饰莲花石座。从底到上全部雕刻深邃,云龙腾起如飞,神态各异,远而望之,祥云之中蛟龙盘旋飞舞,使人无不感到惊讶万分。大成殿两侧回廊和后面回廊下的18根石柱为八棱八面柱,上有浅雕云龙戏珠,每一面为九龙戏珠,每根柱上就有72条龙。

殿下有双层台基,前有高二米的大露台,东西宽约45米,南北35米,南有两层大型浮雕龙陛,四周围以双层石栏,石栏下东西南三面共突出24个石雕螭首。双层石栏设计规整古雅,有复道四通。大露台是祭祀孔子时舞蹈奏乐的地方。整个大成殿气势雄伟,结构整齐,规模宏大,突兀凌空,金箔贴裹,群龙竞飞,具有明显的东方建筑特色。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里宋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

大殿内有9座大型神龛,17座塑像。中间一座是孔子,孔子像坐高3.35米,头戴十二旒冠冕,身穿十二章王服,手捧镇圭。孔子在历史上被尊为文宣王后曾经有过争论,唐玄宗开元十七年(公元739年)追谥孔子为“文宣王”,著王者之服,但此“王”并不确切,因为“王”有君王和侯王区分,有人认为应属君王之“王”,也有人认为应属侯王之“王”。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20___年)“加冕九族,服九章,从上公制”。因此看来,宋以前“文宣王”之“王”应属侯王之“王”,以后随着孔子地位进一步升高而被确认为君王之“王”。所以孔子身着的服装是十二章西周的王服(天子之制)。

孔子两侧神龛内为四配,东位面西的复圣颜回和述圣孔伋,西位面东的是宗圣曾参和亚圣孟轲。四配塑像坐高2.6米,身穿九章公服,手执躬圭,如古代上公礼制。其后还有“十二哲”塑像。

大成殿内除17座塑像外,还有10方巨匾(有的还未复原),正中是康熙皇帝手书的“万世师表”,光绪皇帝的“斯文在兹”,两侧是咸丰和道光的,南面是乾隆皇帝的“时中立极”等,门外正中“生民未有”是雍正皇帝的手书。

寝殿。

大成殿后是寝殿。寝殿,是祭祀孔子夫人的地方。孔子夫人是春秋末期宋国人,复姓亓官,十九岁嫁给孔子,先孔子七年去世。关于亓官氏的情况典籍中记载较少,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20___年),真宗赵恒追封孔子夫人“郓国夫人”,元代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被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夫人”,明嘉靖八年(公元1520___年)孔子改称为“至圣先师”,她也改称为“至圣先师夫人”。最初鲁哀公立庙时,亓官氏即同孔子一起被祭祀,唐代开始有寝殿专祠,早期曾有过亓官氏的塑像,后改为画像,清雍正年间火后重建时,改为木制牌位,上写“至圣先师夫人神位”,上罩木刻神龛,龛前有供桌。寝殿的建筑年代与大成殿同。周围石柱上的雕刻图案是凤凰牡丹。

东西两庑。

玉虹楼法帖。

东西两庑北部现陈列玉虹楼法帖。玉虹楼法帖是孔子第六十八代孙、衍圣公孔传铎的第五子孔继涑整理刻成的。孔继涑(公元1727——公元1794),字体实,一字信夫,号谷园,别号薛谷居士。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举人,候补中书,工书,是当时刑部尚书著名书法家张照的女婿。求学于张照,一生从事书法艺术研究,名重当时,与梁同书齐名,并称南梁北孔。玉虹楼是他的书房号,所以他所整理摹刻的法帖称为“玉虹楼法帖”。玉虹楼石刻共584块,拓印装裱成101册,故又称“百一帖”。整个玉虹楼法帖雕刻精益求精,由孔继涑独家刻成,是我国珍贵的书法珍品,具有很高的鉴赏和研究价值。

圣迹殿。

孔庙的最后一座殿是圣迹殿。圣迹殿造型古雅,建于明代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由巡按御史何光主持建造的。他搜集了有关孔子的画像和文献资料,交由吴郡画工章草补充绘画并刻成石刻,这就是我国最早的完整石刻连环画——“圣迹之图”。圣迹殿是专门为存放《圣迹图》而建造的。《圣迹图》每幅高38厘米,宽60厘米,文图并茂,共120幅,描绘了孔子一生的主要活动。

故宅门。

故宅门里是当年孔子的故居原址。虽不引人注目,但却是孔庙中最古老的地方。最初的孔庙就在这里。里面御赞碑亭一间,据说是孔子生前所居之堂的位置。

孔子家住阙里,故宅门所对的街道即是阙里街,阙指石阙。汉代在此街南首建有石阙两个,元代扩修孔庙时移入孔庙,“里”是指乡里即村庄或街道,因石阙得名阙里。

游客朋友们,孔庙的游览到此结束了,感谢各位在讲解中对我的支持和帮助,如果讲解过程中有什么不足之处,请多多批评指正,欢迎大家再次光临孔庙,再次光临曲阜,谢谢大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曲阜之旅心得体会

曲阜,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儒家学者孔子的故乡,也是全球华人爱戴的圣地。最近,我有幸前往曲阜进行了一次旅行,领略到了这个古老城市的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分享我对曲阜之旅的心得体会。

首先,曲阜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它丰富的文化遗产。作为孔子的故居,曲阜以其独特而深远的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在曲阜的孔庙中,我近距离接触到了曾经被尊奉为至高无上的孔子神像,感受到了他对世人的深远影响。此外,曲阜的孔庙还保留了许多古代建筑和文物,如石碑、书院等。在神奇而古老的石拱桥上漫步,仿佛置身于古代的历史长河之中,感受到了曲阜浓厚的历史氛围。

其次,曲阜的传统文化艺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曲阜以其丰富的文艺表演和传统技艺而著称。在曲阜学院内,我欣赏到了一场高水平的皮影戏表演。皮影戏的技艺和表演方式令我震撼,我几乎无法相信这些平面影片可以通过黑白剪影的形式呈现出如此立体的效果。此外,在学院内我还学习了传统的剪纸艺术,了解了纸张和剪刀的奥秘。这些传统文化艺术不仅丰富了我的旅行经历,也加深了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再次,曲阜的人文气息令我心旷神怡。曲阜是一个历史悠久、文人辈出的地方,这里孕育了很多杰出的文人墨客。在曲阜的小巷中漫步,我仿佛能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气息,他们曾在这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诗文。曲阜还有许多的文化街和书店,让我感受到了浓厚的书香气息。在这些地方,我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书友们交流了心得和体会,畅谈了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和愿景。

最后,曲阜的美食更是让我留连忘返。曲阜的餐饮文化丰富多样,有着独特的地方特色。我品尝到了当地的特色小吃,如蜜汁银耳、糖醋里脊等,口感鲜美,令人回味无穷。此外,曲阜还有许多有名的传统菜肴,如红烧狮子头、叫花鸡等,它们以独特的口味和精致的制作工艺吸引了众多游客。在曲阜的一家名为“儒厨”的餐厅,我品尝到了一道名为“孔子皇帝大餐”的菜品,它汇集了曲阜传统菜肴的精华,令我流连忘返。

总的来说,曲阜之旅是一次愉快而难忘的经历。我通过亲身体验,欣赏到了曲阜丰富的文化遗产、传统文化艺术,感受到了曲阜的人文气息,并且品尝到了曲阜特色的美食。这次旅行不仅丰富了我的视野,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我深信,曲阜这个美丽而古老的城市会继续吸引着更多的游客,让他们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之旅。

曲阜之旅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200字)。

近日,我去了一趟曲阜,参观了孔庙、孔府和孔林,感受到了浓厚的历史和文化氛围。这次旅行让我受益匪浅,我体会到了孔子和他的学说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也对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产生了深思。以下是我在曲阜之旅中的体会和感悟。

第二段:学问的传承(200字)。

曲阜作为孔子的故乡,承载着千年的学问传承。在孔庙里,我看到了四库全书的合刻本,它记录了丰富的文化学问和智慧。我被孔子留下的谆谆教诲深深打动,孔子的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和谐。孔子将道德行为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紧密联系,提出了“仁者爱人”,“康乐天下”的理念。这使我意识到,只有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实现社会的平稳和谐。

第三段:历史的沉淀(200字)。

在孔庙和孔府中,我感受到了历史的深沉和厚重。曾经是孔子一家居住的孔府,如今成为了一个庄严而宏伟的建筑群,其内部陈设了丰富的历史文物,展示了当时的生活场景。在孔林中,我看到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陵墓,感受到了他们对于教育事业的执着和坚守。历史的沉淀让我明白,只有对过去的敬畏和尊重,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和现实中的种种挑战。

第四段:学问的研习(200字)。

孔子曾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曲阜学宫是我学习的地方,我在那里看到了许多学子正在努力学习,不断追求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自律和持续努力的重要性。在曲阜之行中,我深深感受到学问的无穷魅力和力量。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不断进步,并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段:人生的反思(200字)。

在曲阜之旅结束后,我不禁对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进行了反思。孔子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启示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奉献,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曲阜之旅让我懂得,只有与伟大的思想家和先贤的智慧对话,我们才能不断提升自身,为自己的未来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总结(100字)。

曲阜之旅让我深刻感受到学问的传承和历史的沉淀,引发了我对学问的研习和人生的反思。我将继续学习和研习孔子的思想和儒家文化,以此推动自身的成见与进步。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我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加坚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学生作文:曲阜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故乡,全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我有幸为各位担任导游,十分高兴。我将尽力为大家提供满意的服务,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曲阜概况在参观“三孔”之前,请允许我把曲阜概况介绍一下:

曲阜地处鲁中山区和鲁西南平原的交界处,北依泰山,南引峄山,东连沂蒙群山,西俯千畴平原。地势东高西低,境内泗河、沂河等河流均自东向西流淌,自古就有“圣人门前倒流水”之说。物产丰富,景色宜人。大诗人李白曾描写曲阜:“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如兰”。

曲阜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人类早期的文明。不少古籍中,还有炎帝、少吴徙都于曲阜,黄帝生于寿丘(曲阜城东8里处),舜于寿丘作什器的记载。可见,中国远古时代最有影响的三皇五帝中就有四人在曲阜留下了踪迹。尽管这是传说,但也并不是毫无根据的。从境内保存下来的20余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仍可见到我们的祖先征服自然的遗迹。“曲阜”一名最早见于礼记。东汉应劭解释说:“鲁城东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商代前期,曲阜名奄,是商王朝的重要属国。周代自“封周公于曲阜”800余年,曲阜为鲁国都城,是当时我国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春秋时期,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之风,“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遍及全国各地,又成了当时的教育中心。鲁国是曲阜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故山东省现仍沿用“鲁”作为简称。公元前249年,楚灭鲁,置鲁县,秦代属薛郡,西汉时为鲁国都,魏晋南北朝时为鲁郡治。隋开皇十六年(5),首定曲阜为县名。宋代改称仙源县,金代恢复曲阜县名至今。1986年撤县制,始称曲阜市。现面积为890平方公里,人口60余万。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曲阜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主要的有110余处,其中孔庙、孔府、孔林及鲁国故城遗址被列为全国首批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11处列为全省重要文物保护单位。“三孔”还于1994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中央领导人对曲阜的文物古迹十分关注,国家先后拨款3000多万元对“三孔”进行了全面修茸。近年来,为了大力发展旅游事业,曲阜又相继开发建设了孔子六艺城、论语碑苑、鲁国盛世华夏文化城等一批新的旅游景点,形成人文与自然景观,新老景点浑然一体,相映生辉的旅游资源新格局,成为中外游人向往的文化旅游胜地。

孔庙。

现在我们参观孔庙。孔庙位于曲阜城中心,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地方。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诞生于曲阜尼山。春秋末期,他在鲁都阙里聚徒讲学,传授“六世”(礼、乐、射、御、书、数),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晚年,他删诗、书,订礼、乐,赞周易,修春秋,为传播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祖述尧舜,公约文武”,集三代文化之大成,创立了“重仁尚礼”的儒家学说,把中国古代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孔子死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其生前所居之堂立为庙,“岁时奉祀”。当时只有“庙屋三间”,内藏孔子生前所用的衣、冠、琴、车、书等。其后,随着历代王朝层层加谥孔子,孔庙不断得到维修扩建,至明、清时期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前后九进院落,占地327.5亩,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建筑466间,54座门坊;加之庙内1700余株古树,1200余块碑碣,令人一步三叹。孔庙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二千多年来,游人竞相寻踪凭吊,流连往返。

大中门是宋代孔庙的正门。“大中”是赞扬孔子“中庸之道”的。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能够独立存在的天下唯一之正道。

同文门中国的宫殿建筑在主体建筑之前,常常有小的屏障,以示庄严。同文门周无墙垣,子然独立在奎文阁之前,就担当着屏障的角色。“同文”二字出自礼记“书同文,行同伦”。意为统一语言、文化、思想,即整个人类思想统一到孔子的思想上来。奎文阁孔庙主体建筑之一,以藏书丰富,建筑独特而驰名。始建于宋天禧二年(公元10),原名藏书楼,金代重修时改名“奎文阁”。“奎”是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传说为西方白虎之道,有星16颗,“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孝经中记“奎主文章”,后人进而把奎星演化为文官之首,后代封建帝王把孔子比作天上的奎星,遂在孔庙建奎文阁。奎文阁高23.35米,东西阔30.10米,南北深17.62米,三层飞檐,四重斗拱,结构合理,坚固异常,经受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和多次地震的摇撼。据记载清康熙年间的一次大地震,曲阜“人间房屋倾者九存者一”,而奎文阁安然无恙,不愧为我国著名的古代木结构建筑杰作。1985年国家拨款120万元,进行了落架大修,于1987年修茸一新,完全保持了原有的风貌。奎文阁内原有藏书均移入孔府档案馆保存。现展出的是孔子圣迹图陈列。

奎文阁前两侧,是四座明代御碑。这些驮碑的动物,人们习惯叫“龟驮碑”,实际上它的名子叫“赑屭”,是神话传说中龙的儿子。“龙生九子不成龙”,赑屭的特征是龙首、龟背、鹰爪、蛇尾,善于负重且能长寿,所以统治者要用它来驮御碑。十三碑亭过奎文阁是十三碑亭院。十三碑亭是专为保存封建皇帝御制石碑而建的。亭内共保存唐、宋、金、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碑刻55块。碑文多是皇帝对孔子追谥加封、拜庙新祭、派官致祭和整修庙宇的记录,由汉文、八思巴文(元代蒙古文)、满文等文字刻写。其中最大的一块石碑是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所立,碑重约35吨,加上驮碑赑屭共重约65吨。这块巨石采自北京的西山,在当时条件下,能将此碑安然运抵千里之外的曲阜,实在令人惊叹。此院东南西南还各有一片丛林似的碑碣,真草隶篆,风格各异,可谓集历代书法流派之大成。另有几座石碑从侧面记载元末红巾军、明末刘六、刘七以及徐鸿儒等农民起义的情况,是研究中国农民革命史珍贵的历史资料。十三碑亭院北,五门并列将孔庙分成三路。东为承圣门,内为奉祀孔子上五代祖先的地方;西为启圣门,内为奉祀孔子父母的地方;中路三门并立,大成门居中,两边掖门为金声门和玉振门。先师手植桧大成门内东侧石栏围护的桧树,是“先师手植桧”,树东石碑是明万历年间杨光训手书。相传孔子手植桧原有三棵,后枯死两棵,唯有此桧生生死死,几经荣枯留存至今,树高10余米,粗可合抱。先师手植桧历来受到重视,过去人们把它看作孔子思想的象征,它不仅与孔氏家庭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此桧日茂则孔氏日兴”,而且还同封建统治者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宋代大书法家米芾为此赞道:“矫龙怪,挺雄质,二千年,敌金石,纠治乱,如一昔。”杏坛杏坛相传是孔子当年讲学的地方。孔子“设教杏坛”的记载最早见于庄子.渔父篇:“孔子游乎缁帷这林,坐休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宋天禧二年(1020)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监修孔庙时,将正殿后移,“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名曰杏坛。”金代始于坛上建亭,由当时著名文人党怀英篆书“杏坛”二字,现在亭内保存。亭内另一块石碑是清乾隆皇帝的手书“杏坛赞”,:“重来又值灿开时,几树东风簇降枝,岂是人间凡卉比,文明终古共春熙。”

孔府。

孔府与孔庙毗邻,是孔子嫡系长子长孙居住的府第,三路布局,九进院落,共有建筑463间,加上后花园,共占地240亩。孔府,也称“衍圣公府”。“衍圣”的意思是说“圣道”、“圣裔”能繁衍接续,其子孙可世代相袭、辈辈相衍。随着孔子谥号的追加,历代帝王对孔子后裔也一再加封,到北宋至和二个(1055年)宋仁宗赐封孔子第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世袭“衍圣公”,达到顶点。这一封号自宋至民国初年延用长达880多年。“衍圣公”是我国封建社会享有特权的大贵族。宋代相当于五品官,元代升为三品,明代上升为一品文官,清代不仅班列阁臣之上,还特许在紫禁城骑马,在宫中御道上行走。当然历代统治者对“衍圣公”的抬举,主要的还是利用“孔子”这块招牌为自大的统治服务。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下诏令“衍圣公”有权设置官署,同时又特命在阙里故宅以东重建府第。清代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这就是今天人们所看到的我国封建社会中典型的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建筑--孔府。大门大门正中高悬“圣府”金字匾额。门两旁明柱上的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对联为清代文人纪昀手书。细心的游人会发现上联中的“富”少一点(富),下联中的“章”字成了破“日”之状(章)。相传,孔子第四十二代孙孔光嗣娶亲之日,有神仙前来指点,碰到写“富”字的影壁,把“富”字去了点,并告知孔家“富”字有点不吉。此后,孔府凡书富字皆无点。这叫“宝贵无顶”。又传说乾隆时,纪昀为孔府书写门联,写到“章”字时数遍皆不中意,遂弃笔安歇,睡梦中见一老翁在他写的“章”字上划了一笔,成了破“日”之状,醒后挥笔而书,果然气势不凡。这叫“文章通天”。进入孔府大门,由此向后孔府分为三路,东路建有一贯堂、慕恩堂、孔氏家庙等;西路是孔府当年接待贵宾和读书习礼的地方,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花厅等;中路是孔府的主体建筑,前半部为官衙,后半部为内宅。重光门进入孔府二门,迎面有一座周围不接垣墙的门楼,门上匾额“恩赐重光”,为明皇帝朱厚熜所颁,因此叫“重光门”。当年,只有帝王大典、迎接圣旨,或进行重大祭祀活动时,才在十三响礼炮声中将此门打开,所以又称“仪门”或“塞门”。此门两侧的廊房,是孔府的管理机构仿照封建王朝六部而设的六厅,即:管勾厅、百户厅、典籍厅、司乐厅、知印厅、掌书厅。各厅长官,由正七品或正六品担任。

大堂是当年衍圣公宣读圣旨、接见官员、审理重大案件,以及节日、寿辰举行仪式的地方,里面陈列的是正一品爵位使用的公案桌、仪仗等。北面靠墙的那些红底金字的牌子,是封爵和特权的象征,俗称“十八块云牌銮架”。历代衍圣公持着这些牌子进京,可以畅行无阻。

二堂是衍圣公会见四品以上官僚和受皇帝委托每年替朝廷考试礼学、乐学童生的地方。屋内七块御制石碑,其中有清道光皇帝手书的“福寿”碑,慈祥太后手书的“寿”字及松鹤图等。

三堂也叫退厅,是衍圣公接见四品以上官员和处理家庭内部纠纷、处罚府内仆役的场所。屋内正中高悬的“六代含贻”匾额为乾隆皇帝手书,当时孔府六代同堂,此匾意为六代人和睦相处,生活美满。内宅门是官衙与内宅的分界线。过去此门戒备森严,任何人不得擅自入内,否则严惩不贷,打死勿论。门两侧耳房内有几十人轮番值班,随时向外传递信息。

贪壁孔府内宅门内壁上面有一幅状似麒麟的动物,名叫“贪”。传说是天界的神兽,怪诞凶恶,生性饕餮,能吞金银财宝。尽管在它的脚下和周围全是宝物,连“八仙”的宝贝都为它所有,但它并不满足,还想吃掉太阳,真可谓贪得无厌了。过去官宦人家常将此画绘在容易看到的地方,借以提醒自己,引以为戒。孔府将“贪”画在此处,一出门即可看到,是告戒子孙不要贪脏卖法,也算作一条重要的家训吧。

前上房是孔府主人接待至亲和近支族人的客厅,也是他们举行家宴和婚丧仪式的主要场所。房内陈设华丽,文物古玩,琳琅满目。前堂楼为七间二层阁楼,是孔子第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及其夫人的住室。孔令贻清末民国初年人,先后娶孙、陶、丰、王氏为妻。孙氏早逝,娶陶氏;陶氏未生养,娶丰氏。丰氏又过早病逝,于是孔令贻将丫环出身的王氏纳为妾,先后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如今二女儿孔德懋、儿子孔德成尚还健在,均已70多岁。

后堂楼是孔子第七十七代孙孔德成的住室。孔德成19出生,出生不到两个月即被当时的大总统徐世昌任命为袭封衍圣公。1935年被南京国民政府改授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1936年与孙琪芳女士结婚。其后大部分时间随国民政府在重庆和南京,1949年大陆解放前夕从南京迁往台湾,曾任台湾考试院院长,现任“总统府资政”,是台湾最高官阶的官员之一。现后堂楼保存着孔德成结婚时的原貌。后堂楼院的东楼是当年府内女佣做针线活的地方,西楼是招待亲属家眷的地方。

花园孔府后花园始建于明弘治十六年(15年),前后经过三次大修,占地50余亩。清嘉庆年间,孔子第七十三代孙、衍圣公孔庆鎔重修时,将数块大型铁矿石置于园内,又称“铁山园”。园内建有假山、喷泉、曲桥、花坞、亭以及敬花神的石坛,赏月的凉台、焚香读书的坛屋等,环境幽雅,景色美丽。特别是已有400多年历史的“五柏抱槐”一树五支,中生一株槐树,是花园内的一大奇景。由于世代尊荣,特别是朝廷的频繁赏赐,孔府积攒了大量的珍贵文物,约计3万多件,其中不少是稀世珍宝。今天我们看到的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孔府还保存着数以万卷的孔府档案,是研究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孔府就参观到这里,现在我们去参观孔林。

孔林。

孔林,是孔子及其家庭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时最久、规模最大的家庭墓地,位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占地三千余亩,周围垣墙高3米,厚1.5米,长14.5华里。在这里既可考春秋之葬,证秦汉之墓,又可研究我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丧葬风俗的演变历史。孔林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人造园林。相传孔子死后,“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林内有各种树木10万多株,数百种植物。在万木掩映之中,碑石林立,石像成群,除一批著名的汉碑移入孔庙保护外,林内尚有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石碑3600多块,又称得上名副其实的碑林。过去墓地的“风水”,被孔子的后代视作“命根子”。例如,清光绪三十年(192019年),勘测津浦铁路时,原计划经过曲阜,离孔林西墙很近。当时的衍圣公孔令贻得此消息十分着急,向朝廷连递几件呈文,说铁路将“震动圣墓”,“破坏圣脉”,使祖宗灵魂不得安宁。结果铁路到曲阜拐了个大弯,向西南绕行。如果没有这档子事,现在人们坐火车到曲阜游览,就不用先到兖州下车,然后改乘汽车了。

大门孔林大门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进入孔林大门是一条长约1华里的甬道,迎面高大的门楼叫“观楼”,俗称“二林门”。此门原是古鲁国城北门。大门到二门这一段,是孔林前突出的部分,类似古代城市建筑的月城。

孔尚任墓位于孔林东北隅,墓碑上书“奉直大夫户部广东清吏司员外郎东塘先生之墓”,即是孔尚任墓。孔尚任(1648--172019年),字聘之,号东塘,自称云亭山人,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孙,我国清初著名剧作家,其代表作是桃花扇。他出生书香门弟,因屡试不第,中年隐居曲阜石门山。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皇帝来曲阜祭孔时,他被孔府推荐为引驾官,并给皇帝讲经,深得褒奖,破格提升为国子监博士。赴京任职期间曾到淮杨一带治河,通过吊古迹,访隐士,搜集野史逸闻,对南明王朝的覆灭经过有了深切的感受。回京后曾任户部主事,员外郎等职。公余致力于戏曲创作。16,昆曲名剧桃花扇传奇脱稿。王公显贵争相传抄,戏班竞相演唱,一时轰动京城。该剧以名士候方域与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南明王朝灭亡的历史。次年孔尚任却被罢官回乡,死后葬于此。他一生著述甚丰,另有诗文石门山集、湖海集、岸堂文集等。

于氏坊位于孔林北侧,是孔子七十二代孙、衍圣公孔宪培与其妻于氏之墓。于氏原是清乾隆皇帝的女儿,那么为什么改姓于又嫁到孔府的呢?这里还有段小故事。据说乾隆的女儿脸上有块黑痣,相术说,这块痣主灾,破灾的唯一办法是将她嫁给一个有福的人。朝里大臣们议论,天下只有孔圣人的后代最有福。但是当时是满族统治,按规定满汉不能通婚。于是有人给皇帝出主意将女儿认汉族大臣、户部尚书于敏忠为义父,这样以于家的名义嫁到孔府。于氏死后,孔府为其立了这座“鸾音褒德”牌坊。

洙水桥孔林二门内有一条东西横穿的小河,名曰:“洙水河”,因流经孔子墓前,与“圣脉”攸关,故被后世誉为“灵源无穷,宜与天地共长久”的“圣水”。洙水本是古代的一条河流,与泗水并称为“洙泗”,后来成为孟子发祥地的代称。古洙水早已湮没。河上有桥三座,左右皆为平桥,中间的一座拱桥在孔子墓前,名曰:“洙水桥”。

孔子墓甬道洙水桥北迎面绿瓦三楹的高台大门,叫“档墓门”。过此门即是孔子墓甬道。甬道有四对巨型石雕,名曰:华表、文豹、角端、翁仲。华表又称“望柱”,是进“天门”的标志。文豹形象似豹,腋下喷火,温顺善良。角端传说日行一万八千里,通四方语言,明外方幽远之事。文豹、角端都是想象中的怪兽。翁仲,传说为秦代骁将,威震边塞,后为对称,雕文、武两像,用以守墓。甬道尽头大殿是祭祀孔子设香坛的享殿。解放战争时,朱德总司令曾在此召开过军事会议,所以又成为革命历史文物。

孔子墓享殿之后红色的墙院内就是孔子及其儿、孙三代的墓地。孔子墓似一隆起的马背,称“马鬣封”,是一种特殊尊贵的筑墓形式。墓前石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是明正统八年(1443年)黄养正书。孔子于公元前479年去世,当时鲁国国君称他为“尼父”。这是有别于封号的最尊贵的称号。孔子有封号始于公元元年,汉平帝追封孔子为公爵,称“褒成宣尼公”。此后帝王纷纷给孔子封号,至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唐玄宗李隆基给孔子谥号“文宣”,始称“文宣王”。到元武帝于大德十一年(102019年)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后又称“至圣先师”、“大成至圣先师”等等。历代王朝都为孔子的封号选择了最高的赞誉之词,可见孔子思想学说,对历代统治是何等重要。

孔子墓东为其子孔鲤墓,南为其孙孔伋墓。这种墓葬布局为“携子抱孙”以示人衍兴旺。

孔鲤墓孔子的儿子孔鲤,一生无大作为,年50岁先孔子去世。但因系“圣人”之子,故被宋徽宗封为“泗水侯”。子贡庐墓处孔子墓西三间房屋为子贡庐墓处。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也是孔子弟子中善于经商的学生。孔子死后,众弟子为孔子守墓三年,相诀而去,独子贡在此又守三年。后人为纪念此事,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

三年级游记范文:曲阜之旅

每年端午节,我和小伙伴们都会去旅行。今年,我们一起去了孔子的故乡——曲阜。

曲阜素有“孔子故里,东方圣城”的美称,它不仅是黄帝的出生地,还是春秋时代鲁国的国都。每个到曲阜旅游的人都一定会去“三孔”,“三孔”可不是三个孔,而是孔庙、孔府、孔林三个着名的景点。

我们首先来到了“孔庙”,“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是我国三大古建筑之一。走进孔庙的第一道门,首先看见的是一座高耸的城墙,上面写着4个字:万仞宫墙。人们将宫墙比作学问,孔子的学问很高,足有万仞,因而命名“万仞宫墙”。城墙上插着一面面高大的旗帜,好不威风!

走进城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门坊,这些都是古代皇帝为了纪念孔子而修建的,有的上面写着“金声玉振”,有的写着“太和元气”,还有的写着“至圣庙”。我问导游姐姐,“金声玉振”是什么意思?她回答说:“金声和玉振都是古代的乐器,金声在音乐的开始演奏,玉振在音乐的结束演奏,‘金声玉振’表示孔子的思想完美无缺,像一首完整的乐曲。”“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孔庙内古木参天,翠柏苍松,让人感到庄严肃穆。孔庙内还有许许多多的石碑,也是历代皇帝为了纪念孔子而修建的。

接着我们还去了孔府和孔林,分别是孔子后代居住的地方以及孔家墓地。

傍晚,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曲阜,望着古老的城门、斑驳的城墙、巍峨的庙堂、千年的古树……我默默地想:“再见了!曲阜!作为中国人,我为你骄傲!

是不是对同学们有所帮助呢?希望同学们的。

作文。

水平都能有更大的提高!

作文:曲阜之旅作文

每年端午节,我和小伙伴们都会去旅行。今年,我们一起去了孔子的故乡――曲阜。

曲阜素有“孔子故里,东方圣城”的美称,它不仅是黄帝的出生地,还是春秋时代鲁国的国都。每个到曲阜旅游的人都一定会去“三孔”,“三孔”可不是三个孔,而是孔庙、孔府、孔林三个著名的景点。

我们首先来到了“孔庙”,“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是我国三大古建筑之一。走进孔庙的第一道门,首先看见的是一座高耸的城墙,上面写着4个字:万仞宫墙。人们将宫墙比作学问,孔子的学问很高,足有万仞,因而命名“万仞宫墙”。城墙上插着一面面高大的旗帜,好不威风!

走进城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门坊,这些都是古代皇帝为了纪念孔子而修建的,有的上面写着“金声玉振”,有的写着“太和元气”,还有的写着“至圣庙”。我问导游姐姐,“金声玉振”是什么意思?她回答说:“金声和玉振都是古代的乐器,金声在音乐的开始演奏,玉振在音乐的结束演奏,‘金声玉振’表示孔子的思想完美无缺,像一首完整的乐曲。”“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孔庙内古木参天,翠柏苍松,让人感到庄严肃穆。孔庙内还有许许多多的石碑,也是历代皇帝为了纪念孔子而修建的。

接着我们还去了孔府和孔林,分别是孔子后代居住的地方以及孔家墓地。

傍晚,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曲阜,望着古老的城门、斑驳的城墙、巍峨的庙堂、千年的古树……我默默地想:“再见了!曲阜!作为中国人,我为你骄傲!

游曲阜_750字。

曲阜是孔子的家乡,也是我仰慕已久的地方。大年初六,我和爸爸妈妈就一起到曲阜参观著名的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走在曲阜的大街上,最引人注意的就是身边经过的那一辆辆乘载游客的马车,非常威武壮观。我们有幸坐上了马车队张队长亲自驾驭的马车,就像《还珠格格》里小燕子外出坐的马车一样,一边看着张队长得心应手地驾驭着马儿,一边在颠簸中体味着生活的美好和快乐。

首先,我们去了孔庙。它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东方三大古建筑群。走进大门,就发现“金声玉振”四个醒目的大字。导游阿姨告诉我们:“金声和玉振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金声是在乐曲的开始演奏,而玉振是在乐曲的结尾演奏,用金声玉振来形容孔子的思想完整无缺,像一首完整美妙的乐曲。我们离开金声玉振,踏上壁水桥,穿过弘道门,来到奎文阁,最后到了我们此行的终点――杏坛。这是当年孔子给三千弟子讲学的地方。在游览孔庙的路上,我们看见了一棵棵高大的古树,看见了散落在庙中各种各样的古碑,以及大大小小的古建筑。真不愧是中国目前三大古建筑之一啊!

走完孔庙,那当然要走走孔府啦!孔府是孔子的子孙后代住的地方,孔府有大厅、有大堂、有楼房。东边是庙,西边是学堂,中间是建筑物。建筑物十分高大、雄伟。最让人奇怪的是孔府的后花园里有一面墙,上面有一幅画,画上有山有水有树,更让人奇怪的是画中有一条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上去都在你的脚下,意为“条条大路通罗马”。

最后,我们去了孔林,孔林是孔子及世世代代子孙的墓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园内古木森森,林下墓冢累累,碑蝎林立,石仪成队。

曲阜三孔,雄伟壮丽,它不仅是儒家文化的载体,更是中华文明的.沧桑足迹!它以独特的文化和历史吸引着源源不断的人们。我爱你,曲阜!作为中国人,我为你感到骄傲!

夏之曲_500字。

夏天悄悄的来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轻轻地,照耀在这一片叶子和花朵上。

薄薄的乳白色青雾浮起在荷塘中。

翠绿的叶片和娇嫩的花朵们像是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罩在轻纱般的睡梦中。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漂泊着一层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月光还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斑驳的黑影;留下弯弯的杨柳稀疏的倩影。池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非常和谐而又美妙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优美名曲。

夏日的风光,也是令人匪夷所思。金黄色的太阳,给大地母亲铺上了金黄色的被子,让她快乐的进入梦乡;美丽的花儿,在争奇斗艳的开放着,让我们一睹她们的风采;绿油油的小草,虽然平凡的长着,但是却为大地母亲编制了绿色的裙子;挺拔的树木,俯瞰着整个丛林,让我们的大地母亲健健康康!!!

夏天的水,显得格外的凉爽。许多人们,来到游泳池,欢快的打起水仗。就连地球母亲,也换上了海洋哥哥送给她的连衣裙,快乐的跳起了舞蹈。太阳公公虽然不怕热,但是他看见地球母亲和白云妹妹穿上单薄的衣裙时,也忍不住的’吃‘起了雪糕。

夏天的海洋,也不敢兴风作浪了。因为有可爱的人们在他的身上嬉戏。他不忍心看到这么可爱的人们死于他的魔掌下,于是,他也和人们玩起了游戏。

来源:m.07/。

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