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2023年空山鸟语读后感 花香与鸟语读后感(汇总5篇)

时间:2023-10-07 13:55:47 作者:碧墨 2023年空山鸟语读后感 花香与鸟语读后感(汇总5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花香与鸟语读后感

最近,天越来越热,每天都是高温天。最惬意的消暑方式就是在家吹空调,不要外出。因为一出门就是大太阳,太阳火辣辣地晒疼了我们的皮肤。

在家的时间也不要荒废,可以看看书。最近,我读到了一本很有趣的科普读物——《花香与鸟语》。全书共13个章节,围绕大自然的植物(花)和动物(鸟)来揭秘自然现象。

如果你喜欢亲近大自然,也想了解大自然背后的规律,那你一定会喜欢读这本书。

古时候的人没有天气预报,他们如何判断未来的天气呢?也许有人想到了占卜,我们的祖先曾经为我们留下来的最早的文字是刻在龟壳上的甲骨文。经过专家解释,发现甲骨文很大一部分是卜文。

不管明天要做什么事情,都要先占卜。小到天气,大到要不要和别的国家打仗,事无巨细,皆可占卜。但是,这毕竟充满了神秘或者说迷信色彩。

于是乎,后来有了天文星象,如诸葛亮等厉害的人可以通过夜观天象知天下事。既然连天下事都能知道,那明天下不下雨的小事更是不在话下。然而,这样的学问似乎很难掌握,普通老百姓怎么办呢?诸葛亮等人有着经天济世的才能,却不是科普作家。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把它教给愚昧的百姓。

生活在今天的平民百姓何其有幸,可以在《花香与鸟语》中学到很多预测天气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的前提就是要用心感受。

大自然的天气预言家有植物,也有动物。

《花香与鸟语》中推荐的植物预言家有好几种,我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比较常见的花——雏菊。

为什么雏菊可以预言天气呢?其实这是它们保护自我的方式。蜜蜂不会采集被雨水冲刷过的花粉,所以为了自保,植物选择把花瓣合起来。雏菊在大太阳下尽情绽放,在大雨来临时,雏菊会把它的花瓣合起来,这样就不会有雨滴落到花瓣上了。如果你家的花园里种有雏菊,你就可以通过观察它的花瓣开合来预测天气啦!

有的人想到了燕子。不错,燕子确实是可以称得上预言家,但是却有一些误会。想必大家听说过大雨来临前,蜻蜓会低飞,所以想当然地以为燕子也会在大雨前低飞。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科学家发现燕子在大雨前会飞得比以前更高。

什么原因呢?在大雨来临前会出现上升气流,因此燕子可以飞得更高。是不是有点像《逍遥游》中的大鹏鸟?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大鹏就是借助风的力量才能飞这么远,所以它不够逍遥,因为没有风就飞不了。

原来大自然可以教我们这么多东西。人类总是想着要如何征服自然,我们错了,而且错得很离谱。

人类应该和自然交朋友,就像《花香与鸟语》的作者说的那样:我们人类生来就是为了适应大自然的。大自然缺的并不是美,而是人类没有发现美的眼睛。其实,中国的古人在大自然中能获得很多启示。当他们官场失意,总是在清风明月中找到寄托。

倾听鸟语读后感

假如天空中不见了鸟影,生活中闻不到鸟声,人类将会是多么寂寞。让我们多一点爱给鸟类朋友们吧,让人类与鸟类有一个共同的温暖的家园。

我和作者一样都是很爱鸟,作者在乡下能倾听各种鸟的语言,她愿意一同参加鸟儿们欢快热闹的“森林音乐会”;在鸟声里,我们迎来了朝霞,送走了夕阳。正是因此,作者每逢假节时,都会来到乡下。在山间倾听“世间最美的语言”,欣赏“世上尽善尽美的灵异之物”,也正是由此作者才发出‘多一点爱给那些鸟类朋友们吧,让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家园’的热切呼吁。我同作者以前一样都住在农村,可是现在作者就不同了。每天中午,只要没有人去“打扰”鸟儿们,我家面前就停满了鸟儿,稍有一点动静,它们就一哄而散。

在乡下,到处都是树,有树就有鸟,麦泛黄时,黄鹂天不亮就亮开了嗓子,“大麦大麦黄黄、大麦大麦黄黄”;夏天里,布谷鸟不紧不慢地叫着“布谷——布谷——”。还有一种叫不出名字的鸟儿,在天空欲雨未雨时,急促地叫着“滴水,滴水”。云雀,白头翁,灰喜鹊,燕子……最多的是麻雀,田野里,草坪上,树林中成千上万地一哄而起,顷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爱护大自然吧!珍惜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吧!地球在呼吁。

花香与鸟语读后感

近年来最走红的网红人物90后四川女孩李子柒,是一个以中国人古朴传统生活为题材,以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美食文化为主线的短视频博主。人们喜欢看她田园牧歌般的生活。三月看桃花,四月摘枇杷,五月酿蜂蜜,六月把桑麻,大自然四时流转,休养生息,她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应季而食,把人们平日里琐碎的生活日常,过出了唯美的田园诗意。

因为她,我们重新寻找到心底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而实际上我们已经多久没有离开空调房,没有去亲近周边的大自然了呢?其实我们身边就藏着美好,大自然的美好就隐藏在很多你习以为常的地方,我们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花香与鸟语》的作者是德国人彼得·渥雷本。他本来是个公务员,在德国林业管理局工作多年。后来为了实现儿时立下的成为自然资源的守护者的梦想,他辞去公职,在德国埃菲尔地区领导并管理一片环保林区,致力于恢复森林的原始形态。他还就森林和环保主题发表演说,著书立说,已出版口碑读物《树的秘密生命》、《大自然的社交网络》等,其中《树的秘密》一书雄踞德国亚马逊自然类图书榜首,并成为明镜周刊年度畅销=冠军,长距top1四十周。

《花香与鸟语》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而写,我们可以从中学会一些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体会四季变化,云卷云舒,从而更好地观察身边的自然,能让我们重建和大自然的亲密关系,而不是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里迷失自己。同时,这本书对于爱好园艺的你来说,也有非常多实用的建议。我们不妨从这本书开始,重新认识天边的晚霞,聆听鸟儿的鸣叫,感知大自然的美好。

动物和植物们对天气的敏感几乎是与生俱来的。比如我们通常以为燕子低飞是暴风雨要来的征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科学家发现,它们只是在捕食在草地上飞来飞去的昆虫,借助暴风雨前出现的上升气流,燕子反而能飞得比之前更高。

苍头燕雀的鸣叫能带给我们天气变化的信号,当坏天气来临的时候,它们的鸣声会发生变化,一旦声音变得很单调,说明要下雨了。你可以关注家附近的这些鸟儿们来预测天气。

此外,观看浓积云和晚霞、甚至风向也能预测天气变化,植物们同样也是天气预言家,龙胆和睡莲的花朵也能预测天气,如果睡莲的花瓣合起来,常常预示着几个小时后就会有一场降雨。

当我们全身心融入大自然的时候,大自然和我们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前所未有的亲密,我们也可以借此修复和周围环境之间曾经断掉的联系。

你知道鸟钟和花钟吗?在我们没有手表测量时间的时候,大自然会告诉我们何时是清晨,何时是黄昏,比如通过观察太阳的高度,鸟儿和花儿也能给我们同样的信号。

鸟儿们并不是总因为开心而鸣叫,它的长时间鸣叫很可能是在捍卫领地,不同的鸟儿鸣叫时间都是非常精准的,如果你把花园设计得富于变化,你就可以通过不同鸟儿鸣叫的时间来确认大致时间。当天空一片漆黑,离太阳升起还有1.5小时,云雀开始鸣叫、乌鸫鸣叫的时间为太阳升起前0.5小时。

把植物按照钟面的位置排列,将花坛分成12部分。每种植物开花的时间对应不同的现实时间,这样行人就可以直接看花知道时间了。

花儿们之所以在不同时间开发是为了让授粉的昆虫能完成所有植物的授粉工作,避免“撞车”而遗漏了自己的传粉。植物的定时开花规律神奇有趣,你也可以通过花园里的各种植物来确定时间:南瓜和西葫芦在凌晨5点开花,金盏花在8点开花,滨菊在9点开花,下午2点,蒲公英会合上花瓣,6点,罂粟也停止营业啦。

你还可以在花园里放一个蜂巢,有蜜蜂采蜜更能规律植物的开花时间,这听起来实在太有趣儿了。

如何妆点你的花园并享受其中的美好呢?你的花园里如果只有鲜花,未免有些单调,可以考虑增添一些鸟鸣,从挂一个巢箱开始。最典型的巢箱-------空心树干的那种,也许会吸引山雀、五十雀、燕子或者红尾鸲等较常见但喜欢巢居的鸟儿。那样,你的小花园就充满了鸟语花香啦。

另外,夜间也是你重新观察花园的好时候,持续不断的室外和室内光线会扰乱很多动物和昆虫持续了多年的生活规律。那些被汽车灯光和路灯惊扰得晕头转向、撞死的飞蛾们就是如此。为了生态环境着想,我们尽量天黑后关闭室内电源,只在紧急情况下开灯,这样你在6月夏季黑暗的花园里就能欣赏到特别的剧目:萤火虫之舞,这是萤火虫们为了求偶而发光。你还可能在暗夜里邂逅猫头鹰和长耳鸮,植物的香气和小动物们的鸣叫也会让你充分感觉到大自然的美好恬静。

经常在夜间到花园去走走,你会发现,能发现的有趣现象,比你想象的要多很多。

花园是一个我们与大自然相处的缩影,如果我们能重新发掘出隐藏在我们现代生活下的敏感力和观察力,这样,当我们全方位感受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美好。

花香与鸟语读后感

德国作者的书,总是可以看到一种国内很难看到的一种节奏,对生活的慢和细,对自然的亲与爱。与我们的岁朝清供不一样,我们爱梅兰竹菊,鸟兽虫鱼,岁寒三友,爱的是赋予其中的节气,品格,以花鸟言情,以草木明志。而德意志没有将人格赋予到花鸟之上,在《花香与鸟语-解读自然之美的隐秘信号》中,是从本源,从每一个物种的品性开始着眼,探究,与自然一起讲述,为何与自然契合。

看到花,对我们来说总能浮想连连,“梅花香自苦寒来”“杨花落尽子规啼”“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等等,这些常见的花,在我们的诗人笔下,总能被赋予很有各色各样的人格,但在《花香与鸟语-解读自然之美的隐秘信号》而言,花就是花,而且花还有花的用处,花的能力。花,有花的时辰。

‘南瓜和西葫芦早在凌晨5点已经开花,金盏花从8点开始盛开,滨菊紧接着在9点开花。如果太阳在12点左右到达正南方,松叶菊就会盛开……’这一个接一个的花钟,并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与‘采花者’形成的默契,因为如果花儿们同时盛开,采花者即使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所以各自约定好时间,给采花者一个无缝的衔接安排,同时也让自己的花粉更好的传播出去。

爱的是其意象深渊,“杜鹃啼血猿哀鸣”,爱的是囚在笼中,清晨遛鸟的闲适。在此之外,鸟鸣,于大多数人而言,真的是不知为何所起,不知所鸣为何。

我们自小就知道,雄鸡一鸣天下白,但是在雄鸡之外,还有更多有着鸟钟的小家伙,每天定时的给你报时,却浑然不觉,可见我们真的有点“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

说什么人与自然,说什么自然而然。

我们的世界,于心外还有一个更大的世界,就是我们的感官世界,五色目盲,五味口爽,不过是我们局限,在作者的笔下,我可以更多的打开感官,看到更多熟悉又陌生的自然,感受自然的精明,睿智与可爱。

花香与鸟语读后感

夏日的午后,蝉鸣声声,合上《花香与鸟语》,我的内心一片寂静,窗外的蝉鸣声此刻听起来无比的美妙。

我一直觉得好的作品一定会让读者有所思,有所得。以这个标准来看,彼得.渥雷本的《花香与鸟语》绝对是优秀的作品。

中国人自古便追求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宁静安恬的乡村生活是历代人的向往,古有陶渊明,今有李子柒。以至于“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引爆互联网,曾经的我无比喜欢这句话,每当想到,心中便涌现出一种甜蜜的忧愁。读罢《画像与鸟语》,我开始反思,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眼前的生活成了苟且,关于远方的幻想占满了精神世界。

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往往都是幻想,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背后是亲人好友的资助;李子柒“把生活过成了诗”,背后是她有运营团队,身为网红的报酬让她可以“任性”。

普通如你我,原不必羡慕这些,又何必羡慕这些。大自然的美是公平的,只要用心感受,随时随地都可以生活在美好之中。

你可能不知道“明天天气如何?”

《花香与鸟语》告诉我们,云才是起关键作用的天气预言家,晚霞也是很受欢迎的天气预言家,还记得爷爷奶奶告诉我们的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如果在冬季,还有更有趣的方式判断天气——堆雪人,雪的粘稠感会告诉你气温的变化。神奇的植物预言家也会悄悄告诉你环境的变化。随处可见的小雏菊会“避雨”,大雨即将来临之时,雏菊会合上花瓣,低垂着头,简直不要太机智。动物当中的预言家,也是大有人在,除了燕子,苍头燕雀,人类的身体也可以感知天气的变化。

下次出门前,不用再看天气预报了,看看花盆里的花,听听鸟鸣,大自然的种种迹象会告诉你关于天气的秘密。

你可以猜一猜“有哪些生物在花园里爬行和飞翔呢?”

家猫的领地在自家门前,鼬类动物很喜欢温暖的发动机舱,“益虫”包括瓢虫、刺猬和山雀,“害虫”包括蚜虫、蜗牛和毛虫。你的花园,就是一个小小的动物天堂,当然这离不开你的日常付出。

闲暇时分坐在自己的花园里,听听四周的鸟鸣,看看美丽的植物,你会知道在大自然,你不是孤身一人,还有很多会被你忽视的“小朋友”。

作者的本意并不是主张大家放弃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回归原始社会。准确地说,我们都需要重新发掘出隐藏在我们现代化生活表象下的敏感度和观察力。

“当我们全方位地感受这个世界时,就会发现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大。”

大自然神奇、美丽、充满秘密,去感受,去探索,日常生活便会充满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