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酒驾的危害心得体会实用

时间:2023-07-10 14:02:12 作者:曹czj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酒驾的危害心得体会实用篇一

去年12月份的一天傍晚,在我县县城南京路与人民路交叉口,一辆轿车将一名骑三轮车的老人撞飞五米外,骑三轮车的'老人因失血过多当场死亡,肇事司机是醉酒驾驶。

今年春节期间,在漯舞路大刘段,一辆轿车由东向西行使,却一下子开到五六米深的大沟里,车轮向上,车身朝下,司机及车上的人全部重伤,肇事司机还是醉酒驾驶。

一场场惨痛的醉驾事件,让人触目惊心;一幕幕血淋淋的人间悲剧,发人深省。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日新月异,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一辆辆奔驰的汽车,在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同时,却因一些人不遵守交通规则、醉酒驾驶而酿成大祸。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提供的交通事故统计数据,酒后驾车交通违法行为近5年来平均每年导致交通事故1.09万起,造成4054人死亡、1.16万人受伤,是导致交通伤亡事故的重要诱因之一。从这个数据分析可以看到,平均每起酒后驾车交通事故造成0.37人死亡、1.06人受伤,即大约每3起事故就有1人死亡,事故严重程度位居各类交通事故首位,醉酒驾驶已成为马路第一杀手。

亲爱的叔叔阿姨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酒后驾驶的经历,如果有,那么请您记住“酒后驾车、害人害己”这句老话。当你们心存侥幸地上路时,当你们容许那些违法行为在你们身上发生时,当你们开车醉醺醺高速行驶在道路上时,你们是否清楚数条鲜活的生命正掌握在你们手中,你们的方向盘也许正将那紧紧相连的生命驶向地狱,你的严重交通违法将碾碎你和他人欢乐和谐的家庭。

亲爱的同学们,拒绝醉驾关系你我他。我们要告劝自己的父母、亲人和朋友,一定要从这些血淋淋的事故中汲取教训,千万不要忘记交通法规,千万不要把生命当做儿戏,在亲人每天开车上路前嘱咐他们一句“开车莫饮酒,安全行驶,文明行驶”。我们也要从自身做起,坚决不乘醉驾车,让醉驾远离我们,让平安伴随我们。

让我们共同努力吧!为着一个安全、畅通、和谐、稳定的道路交通环境,拒绝酒驾,平安出行。

酒驾的危害心得体会实用篇二

清醒认识酒驾危害!

酒后驾车是指,饮酒后8小时之内,或者醉酒后24小时之内驾驶车辆。统计表明,驾驶员酒后驾车,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5倍,30%的道路交通事故是由酒后开车、醉酒驾车引起的。驾驶员死亡档案中有59%与酒后驾车有关。触目惊心的数字告诉我们,酒后驾车严重的危害着交通安全,害人害己害社会。民警提醒广大司机朋友们,饮酒之后一定不要驾车。

1.饮酒后驾车,因酒精麻痹作用,行动笨拙,反应迟钝,操作能力降低,往往不能很好地操纵车辆。

2.饮酒后注意力分散,判断能力降低。酒后的人对光、声的反应的时间延长,从而无法正确判断安全间距与行车速度,不能准确接收和处理路面上的交通信息。

3.饮酒后会使人的视野减小,视像不稳,色觉功能下降,导致不能发现和领会交通信号、交通标志标线,对处于视野边缘的危险隐患难以发现。

4.喝酒的人,大都觉得少喝点,或者自我感觉“良好”就没事,其实不然。喝酒后,在酒精刺激下,感情易冲动,胆量增大,过高估计自己,具有冒险倾向,对周围人的劝告不予理睬,往往做出力不从心的事情。

5.酒后易犯困、疲劳和打盹,甚至进入睡眠状态。

酒驾的危害心得体会实用篇三

9月8日,备受社会关注的“成都孙伟铭醉酒驾车死刑案由xx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对被告人孙伟铭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决书一出,顿时在群众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孙伟铭长期无证驾驶,多次违反交通法规,在醉酒驾车与其他车辆追尾后,为逃逸继续驾车超限速行驶,先后与4辆正常行驶的轿车相撞,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

对此,各大媒体和网络对有关法律专家进行了走访,最后归结为一条,那就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按照刑法规定,应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具体决定对被告人的量刑时,要综合考虑犯罪情节、伤亡后果和被告人的主观恶性及人身危险性。犯罪嫌疑人归案后,认罪、悔罪态度较好,积极赔偿被害方的经济损失,一定程度上获得被害方的谅解,依法可从轻处罚,所以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有了这一解释,部份人对此表示理解,但仍有绝大部分人难以接受。

我对这个事件的看法是:法律是用来维护社会公平公正,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惩治—固然是法律的一个功用,但法律设立的初衷更侧重通过这种惩治,给犯罪分子本身一个告诫,也给社会中的他人一个警示。所以,量刑的`轻重相比较而言,已经不显得特别重要了。

事件的背后究竟给予我们何种启示?

酒,自古以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浓郁的酒文化也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人喜欢嗜酒,现代人更崇尚喝酒。有事没事,朋友聚会,唠唠家常,沟通感情,饭桌边,酒席上少不了酒瓶的身影,感情因为酒的存在而拉近,气氛更因酒的存在而调和。我们说,适量饮酒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凡事总讲求一个“度”,超过一定限度,好事也总能办坏,“过犹不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从饮酒这个问题上就能显现出中国人安全意识的不强,国民素质的不高。在西方,人们饮酒之后会自觉地选择打的或乘公车回家,绝对不会选择自行驾车,这不仅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更是对别人生命的尊重。而我们国人,往往对自己的能力过于自信,“没什么大不了的,看我的”种种逞能表现的背后就往往会酿成大祸甚至悲剧!

酒驾的危害心得体会实用篇四

作为一名党员,更是要以党规、法律、道德为准绳,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工作中的老实人、生活中的干净人,炼就个人“金刚不坏之身”。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为人民警察,我们要树立一种道德意识,要让我们民警有一种穿上警服在八小时以内是警察,八小时之外脱了警服我还是警察的思想,只有时刻树立“我是人民警察”的思想才能更好的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生命,切实增强安全意识,自律意识和道德意识,才能把法律约束内化为一种道德自觉,从而真正养成“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良好习惯。

xx无证、酒驾违纪案例是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活动以来第一起被通报的酒驾案件,其影响及性质是恶劣的。现实生活中,很多驾驶员的意识就如同xx,不了解酒后驾驶的危险性和其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驾驶员在酒后驾车时依然抱有侥幸心理,认为饮酒只要不超过自己的酒量就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也不会发生交通事故,因此冒险饮酒驾驶,甚至醉酒驾驶。我认为每一个公民都应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深刻认识酒后驾车不仅对社会、他人造成危害,同时自己也会因此受到法律的惩罚,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们要从自身做起,提高交通安全意识,维护社会交通安全。

尽管行政处罚对醉驾者具有一定的威慑力,但这种威慑力不足以让醉驾者望“酒”却步。要限制直至消灭醉驾行为,斩断酒文化对驾车人的影响,传统的单纯的行政处罚的方式效果并不明显,必须通过刑罚的力量斩断酒文化对驾车人群的影响,不仅让驾车人自己能够时刻认识到醉酒驾车给他人给自己造成的危害,也让其他的社会公众自觉的遵守法律,不劝甚至是不让驾车人喝酒,有了社会关于驾车人不能喝酒的这种认识和意识,醉酒驾车的行为将会大大减少。只有通过公安、检查院、法院联动的刑事制裁才会对醉驾行为起到足够的威慑,让醉驾行为人对自身的醉驾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从而才能不酒后驾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特别是作为一名警察,更应该遵守好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部队的规章制度。

酒驾的危害心得体会实用篇五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这一句话我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也都知道,但是依然还有人做不到。

随着如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车的人越来越多,交通也越来越发达。大街纵横、车水马龙。由此车祸的发生也越来越多接连不断,造成车祸的主要原因还是酒驾、醉驾。

虽然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酒驾这个问题,但还是有些人依然抱着侥幸的心理,就是因为这种心理的存在,才会让更多家破人亡的戏码重复上演。

每当我在电视荧幕前看到。一些人因为醉驾而导致他们的亲人痛不欲生时,只能默默地叹息,并且不断祈祷千万不要再有下一次。但是这种事还是会经常发生。

人的生命充满了鲜活、灿烂的色彩,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并且非常脆弱,稍不留神都有可能在瞬间消失。我们应该好好享受、好好珍惜。母亲怀胎十月、冒着生命危险把我们生下来,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大,是希望我们将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为社会做贡献,做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白白的浪费掉。在这里,我想对所有抱有侥幸心理的人说,相对与喝酒的快感,生命才是重要,是至高无上的。

酒精会使驾驶人判断能力降低。驾驶人饮酒后,对光、声刺激反应时间会有所延长,本能的反射动作时间也有所延长,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即眼、手、脚之间的配合功能会出现统合障碍,这种情况下驾驶人是无法正确判断距离、速度的。酒精会使驾驶人操作能力降低。有关研究发现,驾驶人不饮酒驾车时,如果发现前方有危险时,从看见即视觉感知到脚踩制动器的动作,反应时间为0.75秒。人饮酒后,每一百毫升血液中含酒精50毫克时,反应能力就会出现下降,当达到100毫克时,就会下降35%,当达到150毫克时,就会下降50%。

酒精会使驾驶人的判断能力降低。当每一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94毫克时,判断能力就会下降25%。驾驶人饮酒后操作能力的降低,还表现在反应时间减慢2--3倍。酒精还会使驾驶人的反应时间延长,操作错误数增加。当每一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为20--49毫克时,简单的反应时间和选择反应时间性对没饮酒都会缩短。当酒精含量达50--70毫克时,选择反应时间就会延长,错误反应会增加46%左右。驾驶人如果呈微醉状态时开车,那么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是没有饮酒情况下开车的16倍。

酒精会使驾驶人触觉能力降低。由于酒精会对人中枢神经的麻醉抑制作用,人饮酒后踩制动踏板时软弱无力,方向盘掌握不稳,车辆较易失控。驾驶人喝酒后踩刹车会慢1--2秒。这种相差的后果相当危险。

酒精会使驾驶人视觉能力会变差。饮酒会使驾驶人感觉能力降低,尤其色彩感觉和视觉能力会降低。人获取外界信息有80%是通过视觉来获取的,驾驶人对车内外情况的感知就是如此。所以驾驶人饮酒后色彩感觉能力降低,辨色能力也会有所下降。如果驾驶人酒后开车,就会出现不能发现和正确领会交通信号、标志、标线的可能存在。酒精还会使驾驶人视觉敏锐度下降,对运运动物体、空间知觉能力、眼睛对光适应能力都会下降。如不喝酒时视觉角度为180度,而酒后视觉角度会减小,眼睛只盯前方目标,难以发现处于视野边缘的危险隐患。

酒精会使驾驶人心态不正常。在酒精的刺激下,驾驶人酒后往往会高估计自己驾驶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操作能力都会明显变迟钝。而且变得对周围人的劝告不予理睬。

酒精会使驾驶人身心疲劳。饮酒后会麻醉抑制人的中枢神经,导致驾驶人注意力涣散,反应能力下降,注意力降低。

酒驾的处罚:

酒驾包括醉驾和酒驾。

醉驾:但凡醉驾一律吊销驾驶证,并且5年禁驾。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一律吊销驾驶证,并且10年禁驾依法追究刑责。就算十年后重新取得驾驶证也不得再驾驶营运机动车。

酒驾:酒驾后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已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且吊销驾驶证,终生禁驾。

酒后驾车涉嫌间接故意谋害?

酒后驾驶,特别是醉酒后,驾车人在失控的状态下开车对马路别的行人的安全威胁非常大。凡是违反交通运输管理规定,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伤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肇事后逃逸的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伤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也有很多人认为酒后驾车撞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交通肇事罪,而是涉嫌间接故意伤害。因为驾车人虽然不是出于直接故意的行为,但他是在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对人们产生危害的时候,甚至可能会剥夺他人生命,还放任自己的行为,导致他人伤亡,所以算是涉嫌间接故意谋害。类似的行为还有无证驾驶、病车上路行驶等。

相信大家都已经比较清楚酒后驾驶会带来哪些危害了。喝完酒上路开车,真的是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而一旦造成交通事故,那么驾驶当事人所需要承担的法律风险将是非常大的。大家千万不能违反相关规定,让酒后驾车行为发生。

据有关统计表明,驾驶员酒后驾车,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是平时的35倍,70%的道路交通事故都是由酒后开车、醉酒驾车引起的。驾驶员伤亡档案中有59%与酒后驾车有关。触目惊心的数字告诉我们,酒后驾车严重危害着交通安全,害人害己害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