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最新看见读后感(实用8篇)

时间:2023-10-07 13:51:54 作者:曼珠 最新看见读后感(实用8篇)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看见读后感柴静看见读后感读看见有感

《看见》讲述了柴静这十年一个人目力所及的一切,但最重要的,还是人。柴静说十年前,陈虻问她喜欢新闻的什么,她说喜欢新闻中的人。直到今天仍未改变。在柴静看来,“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忽略,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

《看见》中的柴静,从不逃避自己的软弱、失败。她在书中回忆了第一次采访时的溃败,仓皇逃跑甚至连采访本都忘了拿。写了刚进《时空连线》栏目组连话都不会说、字都不会写的黑暗时期,2006年采访“两会”的不适应,也写了对故乡山西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之间的无奈。柴静说,很多时候,采访对象正是因为她的弱点才信任了她,接受了访问。比如卢安克,比如虐猫事件的拍摄者,比如李阳的妻子kim。她说,或许当一个人能袒露弱点的时候,也更容易被人理解。

作为记者,柴静经常提醒自己要客观、克制,可天生的感性、敏感,还是会让她在采访中作出一些“出格”的举动。《双城的创伤》中,她给小孩擦眼泪的动作引起很大争议,有人讨论她是否是“表演性主持”。做药家鑫案,采访张妙的父亲时,听到张妙的母亲在房间里哭泣,她也会忍不住停下采访,去房间安慰、陪伴张母。过去,柴静也会反思这样的行为,认为自己不够冷静和专业,如今,逐渐摆脱外界和内在束缚的她反而觉得:“太固执于一个律条,觉得记者就应该怎么样,非要夸张或者非要掩饰,都是一种姿态,是一种对自己的过于在意。”

当陈虻说让她来央视,她第一反应是,“我不去。”原因是“体制里的工作干不了”。结果那年陈虻邀请柴静参加新闻评论部的活动,让她对这个地方有了改观,陈虻拿了一张破纸,让她在上面签个字:“你就算进中央台了。”她狐疑地看了一眼。这连个合同都不是,也没有记者证,没有工作证,没有工资卡,连个进台证都没有。“我们看中了你,这就够了。”陈虻说。

当时招柴静进来是想给白岩松找个搭档,柴静记得第一次见白岩松,一屋子一屋子男同志,挺像面试。后来才知道,白岩松这个人什么都彪悍,就是不习惯跟女生单独讲话。但是没想到第一期节目就是惨败,“每天节目结尾主持人都要评论,我别扭坏了。按我原来花里胡哨的文艺路子,肯定是不行的,按节目的习惯写,我又写不来。一遍又一遍,都过不了关,到后来有一次没办法,白岩松递给我一张纸,是他替我写的。”

独立思考,真诚对待自己及他人,是柴静为人处世的准则。“导师”陈虻直到生命的最后,才说起当初他选柴静入央视的原因:不人云亦云。在《看见》的序言中,柴静最后写道:“十年已至,如他(陈虻)所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看见读后感(五)

看见读后感柴静看见读后感读看见有感

柴静,是大陆最著名的新闻人了吧,但看她的《看见》一书,最打动我的,不是那些大新闻——她也不在意新闻的大,而是《双城的创伤》,讲六个孩子接连自杀的事情。

只是落笔,我的眼泪忍不住都要出来了。

这种落泪,并不仅仅是悲伤,甚至悲伤都不是主要的,主要是为一份我们都失落的憧憬。那六个自杀的孩子,乃至他们的火伴,他们知道他们生命的重量在哪,他们用生死衡量了它。而我们,却失落了这个憧憬。

这个憧憬,就是爱。

第一个自杀的女孩叫苗苗,她漂亮,比漂亮更重要的,是她“能理解人”,她是能“听别人说话的人”。因这份特质,她成为一个小团体的核心人物。这个团体的男孩们,对她的爱复杂起来,最终对她表达了恨与攻击。她自杀,她的伙伴们觉得失去了最重要的人,因承受不住失去,还有人愧疚,接连自杀。为什么六个孩子会接连自杀?大人们的理解是,太邪,说不定有邪教。当地政府的做法,是试图封锁这个新闻。柴静和她的团队的做法,是去看,看见孩子们的真相,她们,真的做到了。()

孩子的时候,谁不是这样?但为什么,做了大人,却都忘了。

孩子们用生与死,表达了对感情的在乎。大人们却只会说,挣钱挣钱,丢脸丢脸。看了一些评论,很多人和我一样的感触,说这篇文章是《看见》一书中最触动自己的。那是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东西。

村上春树的小说《挪威的森林》中,最美的女子初美自杀了,男主人公渡边痛彻心扉,他突然明白了初美最宝贵的地方是她身上还保留着一份憧憬:

它类似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一种从不曾实现而且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憧憬。这种直欲燃烧般的天真烂漫的憧憬,我在很早以前就已遗忘在什么地方了,甚至在很长时间内我连它曾在我心中存在过都未曾记起,而初美所摇撼的恰恰就是我身上长眠未醒的“我自身的一部分”。

这份憧憬,就是爱,就是不惜代价也要爱。

所有的父母,所有的中小学心理老师,都该看看这个采访,或这篇文章。尤其是心理老师,光有专业知识,远远不够。

看见读后感(三)

看见读后感柴静看见读后感读看见有感

之所以会买柴静的《看见》来看,还是因为之前看过柴进主持的节目才来看的,不过买来之后,却没看,直到这次端午节,我才趁着假日看了。

阅读《看见》是在三天内断断续续完成的,期间鼻酸含泪无数次,有两次真真正正地哭了出来。一次是开始阅读的那个晚上,久未读书的我被真实的文字和事例拍打着内心,看到第二章节讲述非典时生命的脆弱,一个没忍住在深夜把眼睛哭得红肿。而当我以为我不会再如此动情的时候,就看到了临近书末的药家鑫事件。

非典时期发生在我的小学,具体情形已经记不真切,模糊中印象尚存了非典的种种骇人之处、学校每日查好几次的体温和教室里浓郁的消毒水味道。柴静书中描写的场景与我记忆中能重叠并不多,几个耳熟能详的“英雄事迹”被我一次一次用在作文中,那天夜晚更触动我的不是文中的人和事,只是我忽然惊觉我离这想要接近的真实社会原来这样远。

记得2015年11月26日,bbc中文网宣布推出包括中文在内的bbc新闻学院(bbc college of journalism)四种新语言网页,里面包括英国广播公司的新闻价值观、报道原则,以及专业操守等,是一流媒体为行业人才制定的规则。这不仅属于bbc。

全世界的新闻人都有克朗凯特口中的“独立的迫切性”,于是点进去仔细看了看。里面有一篇文章叫做《原创报道》。其实每一篇报道都是记者的原创,但是我还是一直在想原创中要夹带多少来自记者的主观思想。

事实证明,当一个人所了解的真相越少,他就越容易对事件产生偏激情绪。“不偏不倚”是所有bbc新闻报道的标准之一,但是要完全做到,何其难。记者是以人出发去探求事件最真实的一面,所以就很难保证不会被当事人左右态度。柴静说看到贵溪翻坠水塘的校车中幸存的5岁的贝贝眼神中的创伤和委屈,不可能没有情绪,但想要认清现实,只能老老实实,从愤慨出发,向事实走去。

无论如何,应当把对事件判断的权利移交给大众,所以报道的时候,记者和所属媒体应该对报道的准确性负责。

因为追星,所以看过太多报纸和媒体为了噱头而做的不实报道以及只吸引目光的标题党,如果明星追究则告上法庭或者媒体出面道歉,而大部分人选择置之不理,也更加恶化了这一现象。有时候大众就成为被媒体愚弄的对象,同样一个事情兜兜转转却发现不过是游戏一场,这种感觉让人恼怒。很多人不把娱乐新闻当做新闻看,可是既然叫做“新闻”,就是属于这个行业的,一些小事能够折射更多现状。

新闻本应该是件挺严肃的事儿。

鲁迅先生曾经说:“我们从古至今,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看见》让我对cctv改变了很多固有的成见,做新闻的人骨子里都有那么些执拗,作为观众我们看不到他们幕后的挣扎和探索。

关注无数人真实的生活,用我们富有感情和敏锐的眼睛去捕捉、发现,将完整事件铺陈在大众面前,让他们自己做出判断。

也许,这就是媒体最大程度上,能够做到的最好的。

柴静的《看见》,让我看见,也让我对自己以前的观点有了很大的反思。

看见读后感(二)

看见读后感柴静看见读后感读看见有感

一天照旧在微博上瞎逛,忽然看到柴静即将来深圳签名售书的消息,心里一动。几个月以前,我读过她写的一篇博客《日暮乡关何处是》,写的是作家野夫,一个孤怀激愤、大山一般的男人。我读完几乎不能安静下来,印象里写得出这样文字的女子,似乎只有章诒和,那种满纸淡墨中的丰厚,有些唐传奇的味道,令我悠然神往。

我决定去看看她。可惜,虽然提前了半小时来到深圳中心书城,还是晚了。全是人,所有能看见讲台的缝隙都没堵得严严实实。我买了一本书,在人群外四处游走了一番,恨恨而去——第一次追星就此以失败告终。

回家马上看书,感想很多,趁着冷却之前决定捋一捋。

封面是柴静采访中的照片,几位满脸皱纹的老农笑着围坐在一起,一个小朋友也毫不怯场地在大家面前玩耍。我知道,在农村能让老人和小孩如此放松地出现在摄像机前,那绝不是容易的事情。翻过来是柴静的简介,寥寥几句写完了她的工作简历,不像许多名人出书,会在简介一栏写满各类获奖信息或头衔。

书名《看见》,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仔细揣摩,其实大不简单,因为这至少要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看?看什么?如何看?我将这本书粗读了一篇,又细读了一篇,深深感到,柴静整本书都是在回答这几个问题。她在那么多的采访手记里,留下了许多片段式的思考,这些思考如同散落的珍珠,不着痕迹、自然而然地“长”了出来,而实际上它们是有一根线串在一起的。

首先说说为什么看和看什么。如果说早期柴静是出于一个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和使命感去“看”的话,那后期则完全是出于一个“人”的内心呼唤。在许多作品获奖之后,她却说:“我心里清清楚楚,这些不是我打心眼里有欲望的题,它们不会触动我”。她评价自己是个不爱扎堆的人,似乎与新闻人的要求背道而驰。但是,她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当看到一个老师带着艾滋病孤儿的事,了解到那么多女子会杀夫入狱,她知道,这些都是她想“看见”的;后来报道“两会”的时候,她也决定告别惯例,从采访自己家的小区居民入手。可以说,看什么和看的角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柴静后继采访的成功,有内心的驱动力,你才会穷根溯源,不辞辛苦。

其次是如何看。我觉得,柴静对于这些超出她经验和认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从开始的好奇和预设答案到后期的仅仅只是去理解和呈现,这个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早期柴静的问题,其实是所有未经过生活摔打的理想主义者的通病;以理想横扫一切,以道德审视一切;拒绝对复杂性的体认,追求捷径或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不讲逻辑,不追求精确性。说到底是一种惰性,毕竟追求准确是一件耗时耗神的事情。

所幸,柴静迅速成长起来了,她越来越精准地界定了自己的角色,那就是去理解,去呈现,不要预设答案,不要高高在上带着道德优越感,不要自命正直(因为这只会带来冷酷),不要爱惜自己的羽毛而给自己很多“为民请命”的由头,不要为了感动自己或别人而在涕泪交加中失去真相,这一切都没必要,观众自会做是非对错的判断,要做的只是准确地呈现,按照事物发展本身的逻辑去步步为营地呈现,就像一首歌唱的“你是我的眼”就足够了,“你”不必成为“我”的心和“我”的脑。

进一步地,甚至可以不要那么多“形容词”,“真实自有千钧之力”,“事物自会折射出它本身蕴含的感情”。这一切成长靠的是什么?是经验。就像她尊敬的钱刚说的: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只有在长天大地尽情摔打过,只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有了切身体会,你才有足够的经验以及由经验升华出来的智慧和直觉去做最准确的判断。也许这么说不够形象,还是用钱刚的话吧,他说:你只管用力把一个人一件事吃透了,后面的就知道了。

表面看来,柴静写的是一个新闻人的进阶之路,实际上,她写的是一个人回归理性、回归生命不言自明的本真状态的过程,或者更简单地说,就是回归“寻常”,就像她的同事评价她的那句“你就是平常说话”。无论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泪,还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亲不要喝酒吸烟以准备再次怀孕,虽然看起来违背新闻人的职业准则,但它是对一个正常人情感的回归。正是基于这种回归,她会拥抱失去妻子的孤独走在奥运村的德国奥运冠军,她也会被听到她忠言相告的陌生小男孩拥抱。无他,唯诚而已,一种基于理解而不是任何其他东西的真诚而已。这种理解不是刻意的,而是真正认识到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相似的,不同的只是有些人的恶深藏了、抑制了,而有的人的恶却机缘巧合迸发出来了(这就是我曾经为“相似的你我”这个网名深深激赏的原因),所以采访就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大家都有病,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也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我认为,所有的章节里,《无能的力量》是核心,读明白了这一篇,能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我读完这一章只有两个感受:第一,为什么我们要历经千辛万苦的思考、要遇到合适的人读到合适的书才会形成的一些观念,在一个德国人卢安克的世界里竟是如此稀松平常和理所当然。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外,他就自然而然地那样想,也那样做了,他们觉得寻常的事情,到了我们这里为何如此之难?看来,我们对于“寻常”的理解,早就错位到一种离谱的程度了;第二,任何事情都是共通的,就像新闻和教育。既不可为了印证自己想好的主题去采访,也不要想象孩子应该怎么样就拿这个去“规范”孩子的发展;新闻归根结底是人,是活生生的人性,教育也是为了让人的心活得更生猛活泼而不是像我们现在做的那样“让心死去”。

现实有些残酷,中国的事情就像柴静引用的里尔克的诗: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能怎么办?柴静隐隐约约、断断续续地给出了一些答案:要么像钱刚说的“让问题浮出水面,自会一步步解决”;要么像卢安克说的,不带着任何目的去做事,不想着自己能改变什么,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但首先要做的是不屈服,不要像陈丹青说的那样从内心深处“认了”,觉得事已至此,一切都是徒劳。柴静举出的例子很多,美国民权之母帕克斯说“我只是讨厌屈服”,中国的胡适说“要独立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而眼下她的采访对象、为一瓶矿泉水要发票的郝劲松说:我要宪法赋予我的那个世界。

我觉得,柴静是个决绝的人,人性的柔韧度似乎是她可望不可即的,至少暂时是。她关心“弱势群体”和发自内心地羡慕卢安克都可以说明这一点。她渴望像卢安克一样思考和看待问题,可那是另一种社会情境和价值体系下发生滋长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就像卢安克说的:德国都已经完成了,中国才刚刚开始。她还需要继续上路,修行,我们更应该如此。

最后要说的是,柴静和她的同事们(也是朋友)的故事也非常感人,也直接从侧面说明柴静能做到这样的成绩绝不是偶然,因为根本上,镜头前和镜头下的她是同样一个血肉丰满的人。陈虻表面精明、尖锐,时常语不惊人死不休,可内心却憨厚、寂寞;崔永元曾经的心如死灰和再一次的死灰复燃,让人心痛也让人心折;她,老范和老郝组成的三驾马车,彼此观察打量,彼此默默扶持,彼此理解和爱。老范中途出事离开,柴静第一次感到决定自己悲欢的人就是身边的几个人,在难得的重聚后,三人喝醉了把脑袋堆在一起说:以后哪儿也不去了,好歹在一块吧。可惜离别还是会发生,柴静告别了新闻调查,老郝自此再没和别的出镜记者合作,宁愿万水千山独自一人。

这似乎也违背了职业精神,但管它呢,谁让她们相互之间如此眷恋,谁让她们有过这样一段无与伦比的骄傲的旅程。

看见读后感(六)

看见读后感柴静看见读后感读看见有感

最近,我看了柴静的《看见》,这本是,我是在新华书店闲逛时买的。

书名《看见》,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仔细揣摩,其实大不简单,因为这至少要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看?看什么?如何看?我将这本书粗读了一篇,又细读了一篇,深深感到,柴静整本书都是在回答这几个问题。她在那么多的采访手记里,留下了许多片段式的思考,这些思考如同散落的珍珠,不着痕迹、自然而然地“长”了出来,而实际上它们是有一根线串在一起的。

首先说说为什么看和看什么。如果说早期柴静是出于一个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和使命感去“看”的话,那后期则完全是出于一个“人”的内心呼唤。在许多作品获奖之后,她却说:“我心里清清楚楚,这些不是我打心眼里有欲望的题,它们不会触动我”。她评价自己是个不爱扎堆的人,似乎与新闻人的要求背道而驰。但是,她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当看到一个老师带着艾滋病孤儿的事,了解到那么多女子会杀夫入狱,她知道,这些都是她想“看见”的;后来报道“两会”的时候,她也决定告别惯例,从采访自己家的小区居民入手。可以说,看什么和看的角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柴静后继采访的成功,有内心的驱动力,你才会穷根溯源,不辞辛苦。

其次是如何看。我觉得,柴静对于这些超出她经验和认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从开始的好奇和预设答案到后期的仅仅只是去理解和呈现,这个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早期柴静的问题,其实是所有未经过生活摔打的理想主义者的通病;以理想横扫一切,以道德审视一切;拒绝对复杂性的体认,追求捷径或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不讲逻辑,不追求精确性。说到底是一种惰性,毕竟追求准确是一件耗时耗神的事情。所幸,柴静迅速成长起来了,她越来越精准地界定了自己的角色,那就是去理解,去呈现,不要预设答案,不要高高在上带着道德优越感,不要自命正直(因为这只会带来冷酷),不要爱惜自己的羽毛而给自己很多“为民请命”的由头,不要为了感动自己或别人而在涕泪交加中失去真相,这一切都没必要,观众自会做是非对错的判断,要做的只是准确地呈现,按照事物发展本身的逻辑去步步为营地呈现,就像一首歌唱的“你是我的眼”就足够了,“你”不必成为“我”的心和“我”的脑。

进一步地,甚至可以不要那么多“形容词”,“真实自有千钧之力”,“事物自会折射出它本身蕴含的感情”。这一切成长靠的是什么?是经验。就像她尊敬的钱刚说的: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只有在长天大地尽情摔打过,只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有了切身体会,你才有足够的经验以及由经验升华出来的智慧和直觉去做最准确的判断。也许这么说不够形象,还是用钱刚的话吧,他说:你只管用力把一个人一件事吃透了,后面的就知道了。

表面看来,柴静写的是一个新闻人的进阶之路,实际上,她写的是一个人回归理性、回归生命不言自明的本真状态的过程,或者更简单地说,就是回归“寻常”,就像她的同事评价她的那句“你就是平常说话”。无论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泪,还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亲不要喝酒吸烟以准备再次怀孕,虽然看起来违背新闻人的职业准则,但它是对一个正常人情感的回归。正是基于这种回归,她会拥抱失去妻子的孤独走在奥运村的德国奥运冠军,她也会被听到她忠言相告的陌生小男孩拥抱。

无他,唯诚而已,一种基于理解而不是任何其他东西的真诚而已。这种理解不是刻意的,而是真正认识到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相似的,不同的只是有些人的恶深藏了、抑制了,而有的人的恶却机缘巧合迸发出来了(这就是我曾经为“相似的你我”这个网名深深激赏的原因),所以采访就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大家都有病,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也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我认为,所有的章节里,《无能的力量》是核心,读明白了这一篇,能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我读完这一章只有两个感受:第一,为什么我们要历经千辛万苦的思考、要遇到合适的人读到合适的书才会形成的一些观念,在一个德国人卢安克的世界里竟是如此稀松平常和理所当然。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外,他就自然而然地那样想,也那样做了,他们觉得寻常的事情,到了我们这里为何如此之难?看来,我们对于“寻常”的理解,早就错位到一种离谱的程度了;第二,任何事情都是共通的,就像新闻和教育。既不可为了印证自己想好的主题去采访,也不要想象孩子应该怎么样就拿这个去“规范”孩子的发展;新闻归根结底是人,是活生生的人性,教育也是为了让人的心活得更生猛活泼而不是像我们现在做的那样“让心死去”。

现实有些残酷,中国的事情就像柴静引用的里尔克的诗: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能怎么办?柴静隐隐约约、断断续续地给出了一些答案:要么像钱刚说的“让问题浮出水面,自会一步步解决”;要么像卢安克说的,不带着任何目的去做事,不想着自己能改变什么,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但首先要做的是不屈服,不要像陈丹青说的那样从内心深处“认了”,觉得事已至此,一切都是徒劳。柴静举出的例子很多,美国民权之母帕克斯说“我只是讨厌屈服”,中国的胡适说“要独立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而眼下她的采访对象、为一瓶矿泉水要发票的郝劲松说:我要宪法赋予我的那个世界。

我觉得,柴静是个决绝的人,人性的柔韧度似乎是她可望不可即的,至少暂时是。她关心“弱势群体”和发自内心地羡慕卢安克都可以说明这一点。她渴望像卢安克一样思考和看待问题,可那是另一种社会情境和价值体系下发生滋长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就像卢安克说的:德国都已经完成了,中国才刚刚开始。她还需要继续上路,修行,我们更应该如此。

最后要说的是,柴静和她的同事们(也是朋友)的故事也非常感人,也直接从侧面说明柴静能做到这样的成绩绝不是偶然,因为根本上,镜头前和镜头下的她是同样一个血肉丰满的人。陈虻表面精明、尖锐,时常语不惊人死不休,可内心却憨厚、寂寞;崔永元曾经的心如死灰和再一次的死灰复燃,让人心痛也让人心折;她,老范和老郝组成的三驾马车,彼此观察打量,彼此默默扶持,彼此理解和爱。老范中途出事离开,柴静第一次感到决定自己悲欢的人就是身边的几个人,在难得的重聚后,三人喝醉了把脑袋堆在一起说:以后哪儿也不去了,好歹在一块吧。可惜离别还是会发生,柴静告别了新闻调查,老郝自此再没和别的出镜记者合作,宁愿万水千山独自一人。

这似乎也违背了职业精神,但管它呢,谁让她们相互之间如此眷恋,谁让她们有过这样一段无与伦比的骄傲的旅程。

看见读后感

其实,柴静还是幸运的,她在这个成长过程中,遇到了不少“良师益友”,他们督促她成长,帮助她成长,也为她答疑解惑,也让她去从事实中汲取营养、经验。可以说,柴静的背后,站着一个团体,这是让人羡慕的,一个好的团体,一个好集体,真的是对人影响很大的。否则,总归是要多走些弯路的。

看见读后感

百感交集。

也不是作者的问题,也不是文字的问题,是另一个世界的问题,是“看见”的问题。

书籍能给予人类不同的体验,带来全新的思考,从囿于的一方俗世中跳脱出来,望见远方的太阳。像是活了个万般人生。

我自始缺乏对世界的关注与敏感,常常因为琐事烦恼感到自身难保,新闻掠过,身边掠过,走马观花,不甚关心。但幸而还懂得求渴,偶尔从纸张中窥得一线天光,照到身上越发觉得影子之狭窄,但也是因为知晓了宽广。

怎么说,对每个片段故事都有深刻的感悟,甚至大部分篇章都使人落泪,但看完全部之后,反而忘却对某个单一事件的想法,现在只是觉得,生活不止每日汲汲的渺小,文字背面总有人在不平凡的伟大着,而能够看见这些,于我本人已经是一种丰盈的成长。

不能体验但能体会,素未蒙面但感同身受。

皆是一个人间。

看见读后感

记忆中应是第三次看这本书了,第一次是大学的自习室里,第二次是在回乡的动车上。

每次都越看越慢,柴静的沉静和锐利让人想通过她的笔端一个猛子扎入文字里,去翻找自己心路上的共鸣。

这一切一切,都获益于陈虻。

夫子言,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他头也不回地走在前头,一边敲打着她:“你就是个网球,我是个网球拍,不管你达到什么高度……”

当她投入到忘乎所以时,他会说

“你的问题是你总是太投入了,热爱就会夸张,感情就会变形,就没办法真实地认识事物了。”

他总能用他的思辨,告诉她应该不偏不倚的感受事物,应该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你认为对的,你就改。想不通,可以不改。我不是要告诉你怎么改,我是要激发你自己改的欲望。”但你要投入了,他又要把你往外拉:“不要过于热衷一样东西,这东西已经不是它本身,变成了你的热爱,而不是事件本身了。”

你点头说对对。

他又来了:“你要听懂了我的每一句话,你一定误解了我的意思。”打击得你哑口无言,他还要继续说:“你别觉得这是丢人,要在这儿工作,你得养成一个心理,说任何事情,是为了其中的道理,而不是说你。我的话,变成你思维的动力就可以了。”

讨厌的是,他永远是对的。

具体业务上,他教会柴静如何更专业、更全面的思考问题:

该如何挖掘一个新闻,解读它的深意,把与它相关的层面最大程度的展现出来。

陈虻在会上公开批评我:“你告诉人们剖腹产是错误的,自然生产如何好,这只是一个知识层面,你深下去没有?谁有权利决定剖腹产?医生和家属。怎么决定?这是一个医疗体制的问题。还有没有比这个更深的层面?如果你认为人们都选择剖腹产是个错误的观点,那么这个观点是如何传播的?人们为什么会相信它?一个新闻事实至少可以深入到知识、行业、社会三个不同的层面,越深,覆盖的人群就越广,你找了几个层面?”

是呀,那一代人,长在红旗下,阅读的文字、接受的思想都是被美化到了极致的。

他后来说:“其实谁也没教给他,但是在意识当中我们所拍的片子就是要歌颂一个人物,对这个人物有利的要描写,对这个人物所谓不利的就要免去,这就是一种观念,一种意识。”

所以即使是意外也是我们应当用心触摸的,越全面才能获取越深刻的真实。

他说:“在认识这个事件的时候,有一个干预它的事件发生了,但你原本可以通过拍摄它,看到这背后更深刻的真实,你失去了一次认识它的机会。”

他用他冰冷、独到的思辨告诉她与我如何才是宽容和理解。

每次谈,我都气急败坏——有这样的领导么?你管我呢?

过阵子明白点的时候,臊眉搭眼再去问他:“人怎么才能宽容呢?”

他说:“宽容的基础是理解,你理解吗?”

后来我做节目,常想起这句“你理解吗”,才明白他的用意——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这种冰凉像一把锐利的刀子划破她脑海中固有的思维,化成水慢慢浸润着作者对事情的体味。

陈虻说“宽容的基础是理解”,我慢慢体会到,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柏大夫说的,“强大了才能变软”。

那么,对于我呢,亦或者是我们呢?

我想,大概是对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追求吧。

但是,他最后说的一句话十年后仍然拷问我。

“你有自己认识事物的坐标系吗?”

我想,不单单是要问自己有没有,还要问自己为何要建立?

他说过,死亡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无意识,那才相当于死。他所期望的,是我能继续他曾做过的事——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那末,我们该如何建立呢?

“你必须退让的时候,就必须退让。但在你必须选择机会前进的时候,必须前进。这是一种火候的拿捏,需要对自己的终极目标非常清醒,非常冷静,对支撑这种目标的理念非常清醒,非常冷静。你非常清楚地知道你的靶子在哪儿,退到一环,甚至脱靶都没有关系。环境需要你脱靶的时候,你可以脱靶,这就是运作的策略,但你不能失去自己的目标。那是堕落。”

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似乎整个灵魂都在震颤着,我眼里满是一个曾经充满朝气的少年,徘徊在终极目标的模糊后,一天一天的得过且过。

“不要堕落。”他说。

陈虻,到底是个怎样的他?

不管什么节目,都得一期一期地做,做完贴在博客里听大家意见,陈虻当年希望我们每做完一个片子,都写一个总结:“这不是交给领导,也不是交给父母的,也不是拿来给大家念的,就是自己给自己的总结。”

他的寂寞不是孤单,是没完成。

她以为她失去了他,但是没有。

十年已至,如他所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他之于她,亦师亦友。

“不要堕落。”他说。

是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