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2023年抗疫英雄先进事迹材料 抗疫英雄先进事迹(精选5篇)

时间:2023-09-29 15:47:46 作者:笔砚 2023年抗疫英雄先进事迹材料 抗疫英雄先进事迹(精选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抗疫英雄先进事迹

在阳谷县狮子楼街道, 有这样一群人,春节期间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放弃了难得的休息时间,东奔西走开展外来人员排查及重点对象监护工作,日夜轮班做好进出人员登记和外来人员劝返工作,定时定点进行喷洒消毒和防控知识宣传……这样的场景,狮子楼街道各个村庄和社区每天都在上演。

干部带头,吹响“集结号”

面对辖区内人口数量大、居住分散、流动性强的状况,街道全体干部职工严格落实网格化、地毯式管理制度,每天对辖区人员流动情况进行排查,对排查出的湖北、返乡人员实施“日报告”制度,密切关注重点人员的身体健康情况,对农贸市场、居民小区、健身广场等公共场所每天进行喷洒消毒,劝离聚集人员,尽最大努力切断病毒传播途径,确保防疫工作全覆盖、无死角。党员请缨,组成先锋队,“要在村口设立值班岗吗?我报名参加!”“一天几个人?我后天单位值班,其他时间都可以。”“也算我一个,哪天都行,听组织安排。”在“刘华村党员之家”微信群里,党员们纷纷报名,踊跃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目前,全街道共成立33支党员先锋队,设置疫情防控执勤点106个,在主干道路、村庄入口、居民小区门岗等处24小时轮流值班,最大限度防止外来人员进出。党员志愿者照顾居家隔离人员日常生活、开展正面宣传,消除群众恐慌。

群防群控,构筑“防护网”

“为切实保障大家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外出请务必佩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街道党员干部每天通过广播、宣传栏、led屏、朋友圈、微信群、公众号等多种方式推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护常识,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各社区悬挂宣传横幅300条、设立警示牌180个,发放宣传页8000份,进一步增强群众防护意识;各村(居)建立返乡人员微信群,实时掌握生活、健康状况;阳谷三院的医务工作者深入各社区宣讲防护知识及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派出所民警协助社区劝离广场聚集群众,社会各界力量的积极参与,构筑起一张严密的疫情“防护网”。

强化监督,种好“责任田”

“八里桥村夜间值班人员已到岗;陈段俞村夜间值班人员已到岗……”这是纪工委书记周长勇同志每天在微信群里的例行通报。自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狮子楼街道纪工委每天开展例行巡查,街道主要领导采用“四不两直”方式深入村、社区、防控工作点进行督导,查看各村、社区人员轮班、防控知识宣传、进出人员登记、重点人员排查等情况,对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激励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一线彰显担当作为。

爱心援助,架起“连心桥”

“这天寒地冻的,大家都辛苦了,我们准备了一些工作餐给大家,都歇歇吃点饭吧。”为了让在路口执勤的民警和街道工作人员能够吃上热乎的饭菜,新理念餐厅的员工每天定时将一箱箱盒饭送到阳大路路口执勤点,餐厅负责人表示:“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我们也要用自己的方式尽一份微薄之力。”各基层党组织也纷纷发起爱心捐赠,其中华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1月30日已向山东省慈善总会捐款100万元,下步还将陆续捐赠50吨84消毒液用于疫情防控;大门、苏庄、董贤、刘坑、前吕小区等多个党支部均出资购买口罩、84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免费发放给群众,一份份爱心捐赠架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也增强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

抗疫英雄先进事迹

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感染病学家,她主要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擅长各类肝炎、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治。在2003年非典型肺炎肆虐时期,她提出系列的防治措施,为浙江取得抗击“非典”胜利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在春运临近高峰,武汉疫情呈蔓延趋势时,她顶着压力,几度建议“封一座城,护一国安康”。党中央迅速采纳了她的建议,有效遏制了病毒的扩散,这一举措不知让多少人保住了健康和生命。

73岁的李兰娟院士还主动请缨,进驻武汉,和武汉的医护工作一起接诊病人。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医生。七十多岁的老人,一连7天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她怕一眨眼,鲜活的生命会从她指间溜走。

她抢在时间的前面,率先推出阿比朵尔、达芦那韦治疗新冠疫情,有效抑制了新冠疫情病毒。她为了尽快找到“对症下药”的疫苗,她率领科研团队,日夜兼程。

她是我们生命的守护神。

抗疫英雄先进事迹

自2月2日接到通知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11名志愿者便前往滨江新区长林社区配合当地同志开始了他们的防疫抗疫工作。他们中有年逾50的“老革命”、也有刚刚入职的“小同志”;有年富力强的“大丈夫”、也有敢打敢闯的“巾帼英雄”。

2月3日,第一轮入户调查和宣传工作开始了。此时正值疫情高发期,家家门庭紧闭,叩门时要么半天无声、要么大声一句“搞么子的!”面对群众的不理解,52岁的钟涛不停地往返于门房和楼栋间,一遍遍地敲门、打电话,直到业主理解配合调查为止,一天下来衣衫已经不知道被汗水浸湿了几次。陈瑞静,一名年轻的“90后”,听说一位同志因交通受阻无法参加时,便主动请缨承担长林安置小区25户近100人的入户调查工作。该小区属无人看管小区,人员混杂,没有基础数据,入户难度大。陈瑞静没有半点怨言,耐着性子挨家挨户敲门,逐一宣传解释。在她的努力下,长林安置小区是该社区中最早一批完成入户调查任务的小区。

随着疫情的发展,第二轮疫情防控大走访大排查工作于2月8日启动。这一轮的走访排查将居民的健康状况纳入调查范围,要求更高,内容更细,任务更重。为更好地完成调查任务,退伍老兵燕晓军同志自掏腰包购买红外线测温计,冒着可能被感染的风险逐门逐户地为居民测量体温,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位住户。年强的小伙熊鑫负责洪森新世界61户195人的摸排工作,是所有摸排任务量最重的,涉及到的外地返乡人员也最多。为了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结果精准,他在完成入户任务后,还需要认真核对体温数据,反复确认摸排结果,经常到夜深了才回家。

2月9日,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全县对住宅小区、家属区实行更加严厉的“211”管制措施,凭临时通行证出入。元宵节当天,为了不影响电信和发改局家属区42户住户正常出入,志愿者陈鹏、王慧敏互相配合着,把刚刚到手的临时通行证加班加点地送到每位住户手上,直到6点半才在家人的催促中回到家中欢度元宵。

这些只是自然资源和规划和规划局志愿者们的工作瞬间,他们全身心地为滨江新区疫情防控工作奉献自己心血。他们聚在一起,为了那共同的目标——“疫情早点结束,春暖花开的日子早点到来!”

抗疫英雄先进事迹

马正明同志,男,现年56岁,汉族,中共党员,初中文化程度,自2018年1月起,担任永昌街道中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格严格要求自己,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默默地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党务工作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辛勤工作,出色地完成了永昌街道党工委交给的各项任务,为社区党建及其它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由于工作出色,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可喜成绩,多次荣获“优秀党员”、“平安村(社区)”、“优秀社区干部”、“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生以来,为切实做好中村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居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严格落实保山市隆阳区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马正明同志长期坚持带领社区“两委”成员扎根疫情工作,兢兢业业,全力以赴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如同战情,关键时刻,党员应冲锋在前,我作为社区党支部书记必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坚决带头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把居民的安危放在心里,把防控疫情的责任抗在肩上,把做好疫情监测、排查、宣传、防控等作为第一职责,坚守岗位、勇挑重担、冲在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

根据疫情形势,永昌街道在中村社区设置新冠疫苗接种点。自从疫苗接种到现在,他每天都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各项工作,经常拖着疲惫的身躯很晚才到家,但只要接到有情况的电话,又匆匆赶来处理。排查是否有高风险地方入隆,对其严格管控、重点观察,及时掌握每日身体状况并上报上级部门。在防控第一线,他带头对来往人员进行登记消毒、逐户排查返乡人员、走访隔离家庭、进行消毒等等,严格落实管控措施,阻断病毒传播途径。不管什么事,他都走在前、带头干,为了让居民了解疫情防控知识,他亲力亲为给居民发放宣传单、粘贴公告,面对面给居民讲解防疫知识,引导居民少出门,出门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他的尽职尽责和主动热情,坚定了大家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在疫情防控紧要时期,因为天气逐渐变冷,工作任务重,他的左手关节疼痛病又犯了,疼痛难忍,但他咬牙坚持,从未放松一丝一毫,大家劝他回家休息一下,他却笑着说,与在各医院前沿阵地抢救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的医护人员相比,我这点疼痛根本不算什么,继续奔波在防控工作的路上。

多年来的社区工作经验,让马正明同志充分认识到事业兴衰关键在党、根本在人。他认为社区工作千头万绪,作为“班长”不仅要提高自身素质,更要培养一支廉洁高效、务实为民的社区干部队伍。因此,他十分注重强化社区“两委”班子建设,提出了有创新意识的目标:以人为本创先进,服务居民做表率。即勤奋工作,做社区干部的表率;发挥作用,做党员的表率;创先争优,做同行的表率。在他的带动下,社区工作人员以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复合型”的社区干部,经常深入居民了解民意,排查疫情,管控居家隔离人员,扎实练好“三套基本功”,即“会做、会说、会写”,切实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充分发挥了“一个支部一座堡垒”的作用。

“疫情不退,我们不撤”。中村社区两委班子及工作人员在马正明同志的带领下,以实际行动践行“站得出来、冲得上去、迎难而上、勇挑重担”的诺言,有信心、有能力打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阻击战。

抗疫英雄的先进事迹

疫情当前,有这样一种家庭,他们冲锋在前,逆风而行,有着疫情一日不除,我就一日不退的侠骨,他们担忧在后,互相鼓励,有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柔情。他们是夫妻、是儿女、是父母,但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保障着__百姓的健康安全。

__和__是__公安分局“双警”家庭中的其中一对。丈夫__是分局网安大队大队长,妻子__是分局人口与出入境管理大队窗口民警,负责全区17个户籍派出所的户籍业务审批和指导。有一对年幼的儿女,女儿10岁,儿子还不到1岁。

疫情爆发以来,不断有不法分子利用群众急切需要购买口罩、酒精、体温枪、护目镜等防疫物资的心理,通过朋友圈等平台发布虚假信息,实施网络诈骗。__带领大队民警日夜开展网上巡查,他们每天都坐在电脑前,在虚拟世界里与违法犯罪人员斗智斗勇,有时候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加班、通宵是家常便饭。为了更好的打击网络违法犯罪,__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与同事一起主动梳理每天的警情,并积极从网络中寻找线索推送给办案单位。截至目前,__参与侦查涉疫案件8起,排查涉疫相关人员1214人次,排查涉疫相关车辆103台。

这次疫情爆发后,户政大厅所有民警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由于在窗口工作每天需要接触大量人群,风险性也是特别大,领导考虑到__的孩子还小且未断奶,就提出要把她先调离窗口,还在哺乳期的__也曾犯难,但为了孩子安全和不影响工作,__毅然决然给儿子断奶,然后将儿女交给年迈的父母照顾,自己却选择和同事们一起坚守在一线。虽然疫情期间,窗口受理量有所下降,但是近期由于复工复产,受理量也有了回升,最多的一天达到200余人。从一声您好,到一句慢走、再见。__平均对每位办事群众要说上15句话以上,这一天8小时下来,至少也是20__句话,等下班的时候,防护口罩把她的脸勒得好几道印,脸上捂得红一块、紫一块的,让人看了特别心疼。

“心里还是有担忧的,每天下班回家都要先消毒后才敢陪陪孩子,这段时间我们欠两个孩子的太多了……”当提及孩子时,夫妻二人还是感到心酸和愧疚。可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一个双警家庭,__和__觉得他们更应该首当其冲地战斗在抗疫第一线。

疫情当前,警察不退。这不是一句口号,不同的岗位,相同的坚守,无论是网上还是窗口,这对警察夫妻“疫”路相随用双份的坚守筑牢人民群众安全防线,为取得这场战役的最终胜利并肩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