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2023年诚实守信的名言名句及解释经典 诚实守信的名言名句及解释精彩(精选8篇)

时间:2023-10-14 05:17:00 作者:QJ墨客 2023年诚实守信的名言名句及解释经典 诚实守信的名言名句及解释精彩(精选8篇)

诚信是人与人之间互相认同和信任的基础,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支撑。如何在商业交往中保持诚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这是一篇经典的总结文章,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到关于诚信的方方面面。

诚实守信的名言名句及解释精彩

2、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惠能

3、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4、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5、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论语·子路》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论语·为政》

7、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王通《文中子·周公》

9、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高尔基

10、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莎士比亚

诚实守信的名言名句经典

1、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2、太阳既不会夸大,也不会缩小,有什么就照出什么,是什么样子就照什么样子。

3、诚实的人从不为自己的诚实而感到后悔。

4、真诚是通向荣誉之路。

5、诚信就像人生航船的楫桨,控制着人生的去向。

6、人人需要诚信,人人希望诚信,人人播种诚信,人人收获诚信。

7、人与人之间,只有真诚相待,才是真正的朋友。谁要是算计朋友,等于自己欺骗自己。

8、一两重的真诚,其值等于一吨重的聪明。

9、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

10、诚实而无知,是软弱的,无用的;然而有知识而不诚实,却是危险的,可怕的。

11、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12、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用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

13、审慎行事的人,常得机遇之助。

14、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

15、不要说谎,不要害怕真理。

诚实守信的名言名句及解释精彩

1、事业参天树,诚信乃沃土。

2、人因诚信而高尚,人因无信而卑微。

3、以信立身,传承古国遗风;以诚处世,光大华夏美德。

4、莫因事微而不诚,不为善小而失信。

5、诚不避贫富,信无论大小。

6、海纳百川,以诚为先纳天下之才;有容乃大,以信为重领潮流之首。

7、花可以不结果,但不可失去色彩;人可以不得志,但不可失去诚信。

8、“诚”通全国,“信”达世界。

9、你不真诚,我不真诚,何来真诚?你不守信,我不守信,叫谁守信?

10、宁做诚信的傻子,不做虚伪的智者。

11、要把金钱置于诚信之中,不要把诚信置于金钱之中。

12、诚无老幼,有诚可嘉;信无大小,有信则誉。

13、诚信就是从我做起,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心心相印。

14、今天付出诚意,明天收获信誉。

15、明明白白我的心,诚诚信信我的行。

16、诚信,不但闪耀着人性的光芒,更体现出文明的力量。

17、鸟语动听,是因为没有虚假杂音;花香迷人,是由于从不涂脂抹粉。

18、诚实,道德之基;守信,和谐之源。

19、你我诚信厚道,社会和谐公道。

20、诚信,一份双赢的合同。

21、诚信是品牌,是信誉,更是竞争力。

22、信为人际交往的绿灯,诚是心灵沟通的桥梁。

23、诚信是一道山巅的流水,能够洗尽浮华,洗尽躁动,洗尽虚假,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

24、诚是心的写照,信是行的准绳。

25、诚,人之筋骨;信,人之血肉;二者合一,乃立人之本也!

26、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

27、诚信就像一桶酒,越酿越醇;诚信就像一朵花,灿烂缤纷;诚信就像一片海,辽阔无边。

出自孟子的名言和解释孟子经典名句句

从前有人向郑国著名的政治家子产赠送活鱼,子产命令管理池沼的小吏把鱼养在水池中,小吏把鱼做熟了,复命说:“刚开始那些鱼看起来很疲累的样子,过一会就活泼的了,然后迅速游到深处去了。”子产说:“算是找到了应该到的地方,找到了应该到的地方啊!”小吏出来就说:“谁说子产智慧?我既然已经做熟了吃掉,他还说:‘找到了应该去的地方,找到了应该去的地方。’”所以对君子可以用恰当有道的方法来欺骗他,但却很难用不道的方法来迷惑他。

寓意:骗人的话往往有合乎情理的伪装。善良的人很容易被一些小人用正当的理由欺骗。

庄子名言解析庄子名句经典语录解释

1.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求大学问,干大事业,必须打下坚实、深厚的基础。

4.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5.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逍遥游》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6.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7.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8.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离不开彼。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对形而上学和绝对论的否定。比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早24。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

诚实守信的名言名句及解释精彩

1、人若失去了诚实,也就失去了一切(黎里)

2、诚实重于珠宝(南斯拉夫)

3、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已尤大(杨简)

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5、敲吧,门终究会开的〈圣经〉

6、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7、到了没有人自甘堕落的时候,人也就不会因为诚实而到赞誉了(西塞罗)

8、诚实的人眼睛就是天平(阿拉伯)

9、人之操履无若诚实(宋·朱熹)

10、诚实是格言的第一章(美国)

11、至诚无息〈礼记〉

12、欲当大事,须是笃实(清·魏裔介)

13、心和口不应该分家

14、人要实心,火要空心

15、诚实的人决不会因为太诚实而使别人生厌(英国)

16、诚实人的诺言实际上就是他的保证书(英国)

17、对已能真,对人自然不假(英国)

18、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明·朱之瑜)

19、人越是老实就越倒霉(英国)

20、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宋·晁说之)

21、至诚如神〈礼记〉

22、诚之所感,触处皆通(宋·吴处厚)

23、功成理定何神速?贵在推心置人腹(唐·白居易)

24、百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以得百人(唐·马总)

25、一两重的真诚等于一吨重的聪明(德国)

26、失去了真诚等于失去了活力(博维)

27、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宋·苏轼)

28、肺腑之言是最能打动人心的(爱默生)

29、帮人要帮心,帮心要知心,知心要诚心

30、真诚必须成为我们的语言和思想之间的的纽带,却不一定成为我们的`信仰和行为之间的纽带(赫兹里特)

31、唯有真诚识真诚(托·卡莱)

32、老实常在,狡猾常败

33、老实人办实事

34、老实人的衣着和无赖的衣着很可能是一样的(托·富勒)

35、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莎士比亚)

36、老实人从来不吃亏(约翰·克拉克)

37、想做老实人,什么时候开始都不迟(塞内加)

38、无须“始终如一”,但要真诚坦荡

39、真心送,只有一个也舍得给;真心哭,瞎了眼也会流泪(蒙古族)

40、推心置腹,开诚布公

41、尽诚可以绝嫌猜,徇公可以弭谗诉(唐·刘禹锡)

42、老实人既不怕光明,也不怕黑暗(托·富勒)

43、老实人是世界公民(帕克尔)

44、和真正的老实人打交道可以不用计谋(托·富勒)

45、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周恩来)

46、人类最不道德订户,是不诚实与懦弱。(高尔基)

47、对自己真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莎士比亚)

48、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子)

49、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蔡锷)

50、坦白真爽最得人心。(巴尔扎克)

诚实守信的名言名句及解释精彩

2、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3、诚信,让心灵无瑕,让友谊长存,让世界美好! 知识是财富,诚信也是一种财富,拥有知识能使你变得充实,拥有诚信能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4、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 李白

5、诚信,如一把钥匙,打开你我心中那扇门上的锁,让我们敞开心扉,沐浴那友谊的阳光。

6、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

7、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8、诚实守信是面明镜,不诚实的人在他面前,都会露出真相。 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诚实是上策。

9、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10、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出自孟子的名言和解释孟子经典名句句

1、孟母三迁

孟子的母亲为了他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搬了三次家.

2、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了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3、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4、一暴十寒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5、引领而望:“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梁惠王》)释:如果有一位不好杀人的君主,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着脖子期待他的解救了.

6、君子远庖厨:“是以君子远庖厨.”(《梁惠王》)释:君主把厨房摆在远离自己的场所,就是这个道理.

7、明察秋毫:“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梁惠王》)释:我的目力能够把秋天鸟的细毛看得分明,一车子柴火摆在眼前却瞧不见.

8、挟泰山以超北海:“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梁惠王》)释:把泰山夹在胳臂底下跳过北海,告诉人说,“这个我办不到.”这真是不能.

9、缘木求鱼:“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梁惠王》)释:以您这样的作法满足您这样的欲望,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10、寡不敌众:“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梁惠王》)释:人口稀少的国家不可以跟人口众多的'国家为敌,弱国不可以跟强国为敌.

11、与民同乐:“此无他,与民同乐也.”(《梁惠王》)释: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同百姓一同娱乐罢了.

12、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释:和天下的人同忧同乐,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于他的,是从来不曾有的事.(注: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化于此)

13、顾左右而言他:“王顾左右而言他.”(《梁惠王》)释:齐王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

14、水深火热:“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梁惠王》)释:如果燕国的百姓受水更深,受火更热(指灾难更加深了),那只是统治者由燕转为齐罢了.

15、救民于水火之中:“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梁惠王》)释:如今燕国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里的百姓认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因此都用筐盛着干饭,用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

16、箪食壶浆:“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梁惠王》)释:如今燕国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里的百姓认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因此都用筐盛着干饭,用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

17、出尔反尔:“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梁惠王》)释:提高警惕,提高警惕!你怎样去对待人家,人家将怎样回报你.

18、解民倒悬:“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公孙丑》)释:现在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实行仁政,老百姓的高兴,正好像被人倒挂着而给解救了一般.

19、事半功倍:“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公孙丑》)释:所以,“事半功倍”,只有在这个时代才行.

20、具体而微:“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公孙丑》)释:冉牛、闵子、颜渊大体近于孔子,却不如他那样的博大精深.

21、出类拔萃:“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公孙丑》)释:圣人远远超出了他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那一群.从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还要伟大的.

22、心悦诚服:“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公孙丑》)释: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人家才会心悦顺服.

23、返求诸己:“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公孙丑》)释:(射箭)如果没有射中,不埋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返躬自问罢了.

24、与人为善:“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公孙丑》)释: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自己行善,这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

26、怨天尤人:“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公孙丑》)释: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27、此一时,彼一时:“彼一时,此一时也.”(《公孙丑》)释:那又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

29、为富不仁:“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滕文公》)释:要发财致富便不能仁爱,要仁爱便不能发财致富.

30、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滕文公》)释:若是不等到爹娘开口,不经过媒人介绍,自己便钻洞扒门缝来互相窥望,爬过墙去私会,那么,爹娘和社会人士都会轻视他.

31、乱臣贼子:“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滕文公》)释:孔子著作了《春秋》,叛乱的臣子、不孝的儿子才有所害怕.

32、自暴自弃:“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离娄》)释: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33、不虞之誉:“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离娄》)释:有意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于苛求的诋毁.

34、好为人师:“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释: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

35、何出此言:“先生何为出此言也?”(《离娄》)释:老师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

36、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离娄》)释:不孝顺父母的事情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子孙为最大.

37、手舞足蹈:“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离娄》)释:快乐一发生就无法休止,无法休止就会不知不觉地手舞足蹈起来了.

38、不为已甚:“仲尼不为已甚者.”(《离娄》)释:孔子是做什么事都不过火的人.

39、左右逢源:“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离娄》)释:蓄积很深,便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

40、)夜以继日:“仰而思之,夜以继日.”(《离娄》)释:抬着头考虑,白天想不好,夜里接着想.

41、自怨自艾:“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万章》)释:三年后,太甲悔过,自己怨恨,自己悔过.(艾,音yi)

42、先知先觉:“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万章》)释:上天生育人民,就是要先知先觉者来使后知后觉者有所觉悟.

43、集大成者:“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万章》)释:“集大成”的意思,譬如奏乐,先敲钵钟,最后用特磬收束,有始有终的一样.

45、杀人越货:“杀越人于货,闵不畏死,凡民罔不憝.”(《万章》)释:(《尚书康诰》)说,“杀死别人,强夺财物,横强不怕死,这种人,是没有人不痛恨的.”

46、茁壮成长:“牛羊茁壮长而已矣.”(《万章》)释:(孔子曾经做过管理牲畜的小吏),他说,“牛羊都壮实地长大了.”

47、知人论世:“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万章》)释:吟咏他们的诗歌,研究他们的著作,不了解他们的为人,可以吗?所以要讨论他们那一个时代.

48、一暴(pu)十寒:“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告子章》)释:纵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冷它十天,没有能够再长的.

49、专心致志:“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告子》)释:假使让弈秋(下棋高手)教授两个人下棋,其中的一个人一心一意,只听弈秋的话.

50、舍生取义:“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释:如果两者(生命和义)不能并有,便牺牲生命,而要“义”.

51、杯水车薪:“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告子》)释:如今行仁的人,好像用一杯水来救一车柴木的火焰,(结果连他们已实行的这点点仁都会消失的).

52、言归于好:“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告子》)释:所有我们参加盟会的人订立盟约以后,完全恢复旧日的友好.

53、以邻为壑:“今吾子以邻为壑.”(《告子》)释:如今你却使水流到临近的国家去.

54、习焉不察:“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尽心章》)释:如此做去,却不明白其当然;习惯了却不深知其所以然.

55、独善其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尽心》)释:穷困便独善其身,得意便兼善天下.

56、不言而喻:“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尽心》)释:(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至于手足四肢,在手足四肢的动作上,不必言语,别人一目了然.”

57、引而不发:“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尽心》)释:君子(教导别人正如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欲试的样子.

58、仁民爱物:“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尽心》)释:君子亲爱亲人,因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因而爱惜万物.

59、当务之急:“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尽心》)释:智者没有不该知道的,但是急于当前重要工作.(仁者没有不爱的,但是务必先爱亲人和贤者).

60、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书》,不如无《书》.”(《尽心》)释: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

61、茅塞顿开:“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尽心》)释:山坡的小路只一点点宽,经常去走它便成了一条路;只要有一个时候不去走它,又会被茅草堵塞了.

62、言近旨远:“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尽心》)释:言语浅近,意义却深远的,这是“善言”.

63同流合污:“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尽心》)释:(这种人)同流合污,(所以说他是贼害道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