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读后感(通用8篇)

时间:2023-10-16 11:42:20 作者:笔尘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读后感(通用8篇)

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的写作风格和技巧,拓宽我们的写作视野。在写范文时,我们需要注意清晰的逻辑结构,合理的段落划分和过渡。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秘密《这本书给我一印象深刻的启示:与其做一个好人不如做一个完整的人。做一个好人,只是活出一半真实的自己;而做一个完整的人,则是活出全部真实的自己。

荣格曾问,你究竟愿意做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完整的人?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不愿意触碰的一面一一阴暗面,亲人朋友不愿意接受,连我们自己也无法面对。于是,我们不惜代价、竭力伪装成人人喜欢的好人,活得很累。事实上,我们的每个缺点背后都隐藏着优点,每个阴暗面都对应着一个生命礼物:好出风头只是自信过度的表现;邋遢说明你内心自由;胆小能让你躲过飞来横祸;泼妇在有些场合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阴暗面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真心拥抱它,我们才能活出完整的生命。

有人说,这本书应该读三遍,读第一遍会认同,读第二遍会改正,读第三遍会进化。也有人说,这本书应该买十本,一本留给自己,九本送给朋友。一人看,一人改变;十人看,十人改变。却是会有如此的情况,下面跟我一起走进这本书的世界吧!

这本书告诉我们:心灵的阴影包括了许多层面:胆怯、贪婪、恼怒、自私、懒惰、丑陋、轻浮、脆弱、报复心、控制欲……总之,那些存在于我们身上,而我们又往往极力掩饰和压抑的特质,全都属于阴影的范畴。这些特质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否认而消失,只会在潜意识中隐匿起来,悄悄影响我们对自己的认同感。当我们偶然接触到自身阴暗面的时候,第一反应往往是想要逃避,想撇清与这些“消极”特质的关系,哪怕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也在所不惜。然而,恰恰是这些特质最需要我们关注,因为它们可以给我们带来最宝贵的收获。如果我们故意忽视“消极”特质的存在,它们就会尽量唤起我们的注意,当我们的注意力稍微松懈的时候,它们就立即从潜意识里重新浮现出来。为了压抑它们,我们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而这种付出完全没有意义。

诗人罗伯特・布莱(robertbly)把阴影形容为“每个人背上负着的隐形包裹”,我们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会把越来越多的东西塞进包裹里。布莱认为,在生命的前几十年里,我们总是努力想把包裹填满,而在生命的后几十年里,又会努力把包裹清空,减轻肩上的负担。

大多数同学都对自己内心的阴暗面感到恐惧,不愿正面以对,殊不知,只有拥抱心灵的阴影,找回完整的自我,才能获得真正充实幸福的生活。把“知识”和“经验”混为一谈,或许是信息时代人们最大的误区。我们往往觉得自己“知道”某件事情,于是就不愿去切身体验。对内心阴暗面的探寻,并不是知性的活动,而是用心去体验、去感觉的过程。许多人参加过心理培训课程之后,觉得自己已经什么都知道了,但是他们并没有用心去体验自我,所以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收获。要追求光明,就必须体验阴暗;要追求自由,就必须体验完整的自我。这样的体验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的、连续的。

不管我们承不承认,既然我们是人,内心就必然有阴影。如果我们自己意识不到的话,不妨问问我们的家人、朋友或是熟人,让他们把我们自己心中的阴影指我们给看。我们总以为自己可以把阴暗面掩饰得天衣无缝,但是那些被我们刻意压抑的特质,总能找到机会显露出来,让周围的人们看见。

承认和接纳完整的自我,意味着平等对待自己的每一项特质,既不刻意彰显,也不刻意压抑。单是大声说出来“我知道我的控制欲很强”并不够,我们还必须了解控制欲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接受它的馈赠,用包容的眼光来看待它。

很多人以为,天赐的东西必然是完美的。实际情况则截然相反。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就必须拥有完整的自我,而完整是美与丑、善与恶、积极与消极的调和。只有接纳了自己内心的阴影,我们才能得到它的馈赠,这就是荣格所谓“金子总是隐藏在暗处”的含义。

我们之所以要接纳和包容内心中的阴影,为的是找回完整的自我,结束生活中的痛苦,让自己不必再欺骗自己,也不必再欺骗整个世界。现代社会经常会给人一种假象,似乎只有“完美”的人才能得到幸福。许多人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损失惨重,却总是难以如愿。为了装出一副完美的样子,我们的身体、精神和心灵都承担着重压。我遇到过许多为病痛、失眠、抑郁症和人际关系问题所困扰的人,这些人从表面上看来都很“完美”――从不对别人发脾气,从不做任何自私的举动,甚至祈祷也是为了别人。其中的一些人患上了癌症,却不知道为什么,只能抱怨上天不公。其实,这些人并不是没有愤怒、私心和欲望,只是这些东西受到的压抑太严重,在他们的潜意识里隐藏得太深,以至于他们自己和别人都无法意识到其存在。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要求他们先人后己、无私奉献,因为“这才是好人应该做的”。结果,在努力做“好人”的同时,他们逐渐丧失了完整的自我。对于这些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从这种状况中解脱出来,重新认清自己。他们需要学会原谅自己,允许自己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私心和欲望,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建立起真正的自尊和自爱。

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无限潜能,我们必须承认这些潜能的存在。善与恶、好与坏、光明与阴暗、强大与脆弱、诚实与欺瞒――我们的内心是这些矛盾的统一体。如果你觉得自己太过脆弱,那你就需要寻找脆弱的对立面,让自己变得更有力量;如果你被恐惧困扰,就必须在内心中寻找勇气;如果你总是受人欺辱,那你就需要在内心中找出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你必须敞开心扉,承认自己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既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只有从容接纳黑暗的人,才有资格接纳光明。

其实真正的自己并没有这么可怕,只是我们在乎太多外在的东西,所以一直想要逃避真实得自己。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吧,你会发现你会过得更加的开心,发现这世界还有更美好的东西我们不曾注意的!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

第一次听说“投影”这种心理现象。它是这样的。平时我们会不自觉地用潜意识去影响周围的人,让他们表现出为我们所压抑的特质和情感,或是把容易表现出这些特质和情感的人吸引到我们身边,这就是“投影”的机制。投影是潜意识的一种防御机制,因为某些特质和情感受到了压抑,无法在我们自己身上自由地表现出来,所以就只能诉诸他人和外物。例如,怀有强烈自卑感的人,往往会觉得周围的人都很自卑。当然,我们之所以会把消极的特质投影到某些特定的人身上。也是因为这些人本来就比较容易表现出这样的特质。这样的人最容易触发我们的潜意识,让我们把自己压抑的东西投影到他们身上。

如果我们承认和接纳自己心中的某种消极特质,别人表现出来的这种特质就不会对我们产生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别人真诚相处。

心理学家肯恩.威尔伯在《认识阴影》一书中写道:“自我层面上的投影现象非常容易辨认。如果我们仅仅是‘感觉’到某个人或某种事物的存在,那么他/她/它通常不会带有我们的投影。如果我们为某个人或某种事物所‘影响’,那么他/她/它很有可能携带了我们的投影。”这句话,很好地区分了‘感觉’‘投影’的差别。

对于自己投影到别处的特质,我们要做的只是承认你身上确实存在这些特质。

我们眼中别人的缺点,几乎都是我们自己内心中缺点的投影。我们对别人评头论足。我们对别人评头论足时,其实是在评论我们自己。那些被你压抑的消极特质和想法,有可能会在你意料不到的时候突然爆发出来,伤害你周围的人,也有可能会影响你的潜意识,伤害你自己。你遇到的所有人、所有事,都不是偶然的,都折射出你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

当你给别人取外号时,不妨停下来想一想,这样的外号是不是同样适合你自己。如果你对自己足够诚实的话,答案必然是肯定的。世界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来的永远是你自己的形象。你身上的每一种特质都有其意义,每一种特质的.存在都是合情合理的。

有时,我们内心的阴影往往藏匿的很深,很难发掘出来。如果没有投影机制的话,有些潜藏的特质我们一辈子也发现不了。

当一个人承认和接纳了你身上具备的所有特质,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由。如果你刻意避免表现出某一种特质,你的生活就会受到很大限制;如果你无法表现出懒惰,就无法彻底放松下来;如果你无法对别人表现出愤怒,就会受人欺负;如果你因为讨厌别人身上的某种特质,刻意往相反的方向去表现,那就说明这种特质是你刻意压抑的;如果你特别反感某一类人,就应该寻找自己与他们的相似之处。我们不仅会把自己的消极特质投影到别人身上,也会用积极的特质去影响别人。

当你崇拜某个人时,你崇拜的并不是偶像本人,而是他们投影到偶像身上的积极特质,其实是在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某些特质投影到他们身上。这时你把目光收回来,发掘自己积极特质,而不是崇拜和羡慕别人,就可以像你所崇拜的人那样取得成功。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偶像。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偶像。关键在于承认和接纳完整的自我,而不是吧自己可以压抑的特质投影到别人身上。

接纳所有我积极的和消极的特质,积极地发掘我的积极特质,将是我下一步要做的。感谢《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这本书带给我的认识自我的方法。

文档为doc格式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每个人都期望自己是一个完美的人,一直在不断地通过努力去完善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比别人过得更好,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所追求的完美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站在别人的身旁我是比他优秀的,还是自己真的想让自己变得完美,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我们大多数的人可能是为了与别人相比时,不会与别人差得太多,所以让自己不断地变得更优秀,而少数的人是为了追求更完美的自己,不为与别人比较或者是超越,只为了超越自己,为自己而活。虽然都是追求完美,但是它们是有根本的区别的,那就是是否接纳了另一个不完美的自己。

《接纳另一个不完美的自己》所要告诉我们的就是,我们要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了别人而活。

每个人都会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我们往往都会去遮掩或者逃避这些不足,不让别人发现,我们便学会了伪装,害怕别人看到自己的不足,尽力的去遮掩不让别人发现,因为这是我们不愿意给别人看到,这恰恰也是我们自卑的地方,也是不接纳自己的地方。

何为接纳自己不完美的地方呢?那就是努力地弥补。例如:《奇迹男孩》电影中的奥吉,奥吉天生面部缺陷,去学校的时候,大家都说他是怪物,没有人与他交朋友,到后面他用行动改变了其他人的看法。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他能够用行动去改变他人的看法,因为他学会了接纳自己,懂得合作。

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中都有考试,朋友们与我们的排名可能不太一样,但是我们之所以能成为朋友是因为什么?难道是因为他的成绩比我好,我要超过他吗?其实不是,能成为朋友是因为他有些东西吸引了你,你不会因为他考得比你好,你就不理他,你也不会因为他考差了就洋洋得意,而是安慰他,你看到了他的努力和优秀,你便也向他学习,让自己努力起来和优秀起来,他可能因为你的性格开朗,他便也让自己不再那么内向,让自己变得开朗起来。彼此有互相吸引的点才能成为朋友,让彼此的变得更优秀。

俗话说人最大的对手是自己,你要竞争的对手是你自己,而不是别人,不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赞誉,而是从别人的赞誉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跟自己竞争是看你自己的能力、潜能、极限能够到哪里,那样你才能够变的更加地优秀,实现自己的价值,超越自我。

我们都想成为完美的自己,我们如何才能成为完美的自己,真正地为自己而活,不为他人。

首先,我们要学会去接纳自己的不足(缺陷、缺点、家庭关系等),能够坦然地去面对,其次是不再为了别人口中的赞誉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而是为了超越自己而竞争,最后是与他人合作,让彼此变得更加优秀。

我们都知道最难的一步是接纳自己的不足,而自己的不足可能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例如:书上所说的早期记忆、父母的教育等影响。一些影响不是很深,可以通过自己来去克服。例如:你觉得你的爸爸妈妈爱妹妹胜过爱你,你为了吸引爸妈的注意力来爱你,你就变得叛逆,你认为这样才能吸引到爸妈,并不断的找到爸妈爱妹妹胜过自己的证据来证明自己说的是有道理的,所以你会觉得缺爱,到后面对爱情便有了控制欲,希望你的女朋友的注意力放在你的身上,而不是其他的事上。那如何去改变呢。

你不应该再找一些偏爱妹妹的证据去说服自己,而是应该用心观察爸爸妈妈爱你表现的证据,只是你为了证明爸爸妈妈爱妹妹,你找了许多爸爸妈妈爱妹妹的证据来说服自己的观点。我们不愿意接受自己的不足,其实是我们在找证据证明我的这些不足是有原因的,其实我们用心观察他人对我们的表现,我们便会觉得其实是自己错怪了他们。

我们在接纳自己的不足首先要想想这些不足是他人影响导致还是自己的问题,其次是自己学会与自己和解或者是与他人当面地解决,最后就是接纳自己的不足。接纳不足其实就是自我反省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开解自己,不再是因为这些不足耿耿于怀、掩藏起来,而是坦然的面对。影响很深的,可进行心理咨询和找心理医生治疗,然后去接纳自己。当你开始真正地接纳自己时,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人相处,也能更好的知道自己的人生价值、为自己而活,不为他人而活。

人的这一生有很多的竞争,也有很多的合作。在我看来人生的合作多于竞争,与陌生人讲话是种合作、与人交朋友是种合作、与人共同完成项目是种合作等。合作能使双方都变得优秀,你也可能因为对方的优秀而变得优秀,合作产生的效果有很多美好的可能性,然而竞争就不一定有很多美好的可能性,如果你是为了别人的赞誉竞争,那么你成功了你便会觉得开心,因为你在别人的赞誉中找到了那虚无缥缈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如果失败,你可能一蹶不振或者痛恨他人。

如果你是为了超越自己竞争,你成功了你便会觉得开心,因为你超越了自己,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如果失败了你也不会气馁,因为你知道有很多的不足。因此当你要竞争的时候,想清楚你是为什么去竞争,我希望我们都是为了超越自己竞争的。当奥吉接纳了自己的不足,与他人交往,改变了他们对自己的看法,当我们接纳了自己的不足,与人交往变得更加的坦然和自信。合作能改变的东西有太多了,我们都应该与人多合作。

《接纳另一个不完美的自己》带给我的感受和影响不只是上面所写到的,还有许多的方面,从这本书中感受最深的就是接纳自己的不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和克服自己的不足,而不是逃避和掩藏自己的不足,多与他人合作,跟自己竞争。这样你才是真正的为自己而活、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你才能与生活友好地相处。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至于我从什么时候开始记事,我已不记得,其实有很多事情我都已经忘记了。就想到哪写到哪。我感觉一个人童年所接触的生活是会深深影响他以后的生活。我在很小的时候看到了亲人的反目,看到了家人激烈的争吵,我很害怕家人的争吵,我看到的太多了,这些成为我挥之不去的阴影,这是我最害怕的事。有时我会经常想到我妈骑着三轮车去载我上学的情景,我感觉我很是不肖,学业不成,学艺也不精,什么都不好,有四次我醒来我不知道自己是谁,忘了我在哪忘了家人亲戚朋友……我很害怕,可是有时我真的很想成为那样,四次这样的经历,我清楚的记得是四次。

我小时候一年总有一两次去医院看病,其中有一次经过了龙门,当时不知道龙门是干什么的,只见到很多柏树,当时有一趟火车过去了,我妈给我说那是火车,那是我第一次看见火车,很兴奋,心想什么时候我能像火车里的人一样能做上火车,我上大学的时候做上了火车,才知道原来火车并不松散,才知道火车很拥挤,才知道火车里的人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生活才离开了家。原来坐火车的人并没有我想像的那么幸福那么富裕,每个人都是有苦衷的。

我老是喜欢怀旧的东西,比如歌曲、电影,我在问自己为什么会喜欢。我所喜欢的是歌曲或者是歌手本身吗?我所喜欢的只是歌词所表达的世界或者是歌手所向往的或者是所处时代,不像现在这样这么物质化,这么节奏化,因为我目前没能力跟上现代化的步伐,我在妥协。

有一部分人说我很开朗,其实我个人认为我有点内向,这内向有的来自害怕有的来自自卑。我卖东西时不敢和别人讨价还价,我有时不敢一个人坐车……当我害怕或者自卑时我会满头大汗,但是人都有第一次,当你经历过那些让你害怕的事时你才知道原来人确实是被逼出来。

有相当一部分人说我很忧郁,给人的感觉是消极。因为我发表的说说日志就是这样。我做不到面不改色,我有什么说什么,我认为把最坏的事情说出来或者表现出来是一种释放,有些事情我无法给家人说,想给某些人说可是有些人不会听我说,我就自己给自己说,就拿我找工作的事说吧!我三月份开始找工作我认为挺容易的,可现实确不是,是我真的找不到吗?不是,而是好多用人单位感觉我腿脚不方便,这个原因我不敢和家人说,也无法对别人说,我也承担了很大的痛苦,哪又怎样呢?不管怎么样我还得继续四处碰壁,继续让心不停地一次又一次地难过,这时我就会怀疑自己,怀疑人生,我曾经对我朋友说我不敢奢求恋爱,有时我站在韦国莉面前就觉的自卑,我的长相,我的身体,我的能力都不行!有一次电话通知我面试,那天我和韦国莉出去玩,我在电话里对那个企业说我腿脚不方便,其实我真的不愿意说,尤其是对着我喜欢的人面说,我有时确实忧郁与自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从拿到这本书到读完这本书,我的情绪有三次变化。最初的感受是喜悦的、美好的。因为我非常普通,想从这本书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接纳自己、超越自己”。可是我读着读着,开始有些不满,甚至厌恶情绪。有个标题是“我们都需要恨”书中有一处说道“大声说‘我是个疯子’、‘我恨我女儿’”并且还要反复说。心想这不有病吗?于是我合起书,不再看它。

等闲暇时,睡觉前又随手翻一翻,不知不觉间,我的观点在悄悄的发生着改变。儿时的经历有时会对我们造成非常持久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是一辈子。如果我们小时候在某些方面得不到满足,或是受到了伤害,就有可能形成强烈的偏见。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偏见会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越陷越深,越来越严重的影响我们的生活。虽然我儿时没有什么得不到满足的地方。但我怕儿子、学生会因为我留下不快。我认真的看、仔细的想、回忆。想从书中找到如何避免的方法,撞上了怎么办。如果我们不能把握真实的自我,就会陷入固定的行为模式中不能自拔。

我在寻找着如何才能在年复一年的生活中不重复自己。作者说:承受所有的痛苦,坚持到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我从不奢侈成功。但我知道重复一件事是很容易的,它让我简单、易怒、失去斗志。收起所有想“明天再说吧”的想法,我要试着改变我的生活,肯定会有一段时间不适应,但我要坚持,至少一段时间吧?我要全心全意的投入到生活中去。不考虑是“好人”或是“完整”的人。充实就好。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这句哲言用在自我认识上可以这样说,世界上只有一种完美主义,那就是在认识到自己是不完美的真相后依然接纳自己。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这本书所揭示的,乃是我们内心中消极的一面——破坏人际关系、扼杀精神、阻挠我们实现梦想的那一面,也就是心理学家荣格所谓的“阴影”。那些尽管属于我们,但我们却极力掩饰、拼命否定、不愿承认的东西。它们潜藏在我们意识深处,无论别人还是我们自己,都很难直接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它们会时时暗示我们,让我们觉得自己充满缺陷、令人讨厌、一文不值。作者黛比·福特经历过常人难以想象的不堪命运,也曾经深陷于阴影信念的泥淖不可自拔。当时的她迷惘放纵,酗酒嗑药,感情生活混乱。经过十数年与阴影的对抗以及自我救赎,最后成为他人的心灵导师。在这本书中,她真实披露内心世界,企图用自己的真实经历引导深受阴影信念笼罩的人们逃离困境。

在某一方面你也许很重要,但你不得不承认自己真的微不足道。宇宙为你开创,但你同时也同其他同处宇宙的个体一样渺小。我们需要做的,是去接受这样一个真实的自己,并发现自己作为这一个体的独特性,利用这一点做出对他人或整个社会有用的贡献。

接纳和拥抱心中的阴影,可以让你的生活发生彻底的转变,宛如丑陋的毛毛虫破茧而出,化为美丽的蝴蝶。你不必再刻意掩饰,不必再假装成另一个人,也不必再努力证明自己,因为那时你会拥有足够的自信。拥抱阴影,找回完整的自我,你就可以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第一,接纳意味着深入了解自己,重新诠释自我。

我们的环境注定使我们从小就受到种种有条件的关注,或者严格的管束,致使很多人以为只有具备某种条件,如:漂亮的外表、优秀的学习成绩、过人的专长、出色的业绩等等,才获得被自己和他人接纳的资格。于是,很多人因此背上了自卑的包袱。由于曾经被挑剔,也就逐渐习惯于用挑剔的目光看待自己,越看越觉得无法接受。

爱自己,接纳自己,让完整的自我充分表达出来,不去刻意掩饰内心的“缺陷”,这是每一个婴儿与生俱来的本性。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受到周围人们的影响,开始刻意讨别人的喜欢,把那些可能惹人生气的想法深深掩藏起来。结果,在长大的过程中,我们也就逐渐丧失了纯真自由的本性。

想要做出改变,就必须克服心中的恐惧,正视心灵的“阴影”——胆怯、贪婪、恼怒、自私、懒惰、丑陋、轻浮、脆弱、报复心、控制欲……那些存在于我们身上,而我们又往往极力掩饰和压抑的特质。明白这些特质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否认而消失,只会在潜意识中隐匿起来,悄悄影响我们对自己的认同感。当我们偶然接触到自身阴暗面的时候,第一反应往往是想要逃避,想撇清与这些“消极”特质的关系,哪怕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也在所不惜。然而,恰恰是这些特质最需要我们关注,因为它们可以给我们带来最宝贵的收获。

当我们重新走进心灵的城堡,把所有锁着的门一扇扇打开,把阴影暴露在阳光下的时候,才能重新拥有完整的自我。当你愿意聆听自己心灵的声音,你就不会再给别人的行为贴上“好”与“坏”的标签,也用不着再生活在虚伪的面具下,靠伪装和掩饰来保护自己。

第二,接纳意味着明确自己的优缺点,拥抱完整的自我。

要追逐光明,你就必须拥抱黑暗。当消极的思想和情感受到刻意压抑时,与之对应的积极思想和情感也会被波及。如果我们否认自己的丑,就会削减自己的美;如果我们否认自己的恐惧,就会削减自己的勇气。从另一个角度看,“你那些所谓的‘缺点’,你身上那些自己都不喜欢的特质,其实是你最宝贵的财富,只不过表达的程度有点过于强烈了。这就好比放音乐,如果音量开得太大,就会让人感觉有些不适应。只要你能把这种特质的‘音量’调回去,你自己——以及你周围的所有人——就会意识到,你的‘缺点’其实正是你的优点。它们可以为你所用,而不是成为你的绊脚石。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把这些特质表现到适当的程度,不要过度。”

我们需要理解、接纳和包容自己身上的一切特质,如果连我们自己都接受不了自己的话,又怎么能期待世界接受我们呢?要想获得别人的爱,我们必须首先建立起自爱。只有把内与外、积极与消极结合起来,找回一个完整的自我,你才能在不同的情境下控制自己所表现出的特质,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善与恶、好与坏、光明与阴暗、强大与脆弱、诚实与欺瞒——我们的内心是这些矛盾的统一体。如果你觉得自己太过脆弱,那你就需要寻找脆弱的对立面,让自己变得更有力量;如果你被恐惧困扰,就必须在内心中寻找勇气;如果你总是受人欺辱,那你就需要在内心中找出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使自己真正强大起来。敞开心扉,承认自己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既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只有从容接纳黑暗的人,才有资格接纳光明。

第三,接纳不是逃避,而是勇于承担责任。

要想从过去的经历中汲取智慧,跳出过去的束缚,首先要为在自己身上发生过的所有事情承担责任。告诉自己事情之所以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并不是没有原因的、随机的。当我们能够为过去的经历负责时,也就拥有了重新诠释这些经历的自由,只有这样,我们才算是成长了。告诉自己:“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经历,是因为我需要从中得到体验和收获。这是我人生之旅的一部分。”越是痛苦和沉重的经历,就越能发掘出积极的内涵。我们往往会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和麻烦归罪于别人,归罪于周围环境,而不是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我们自己无法直面过去曾经遭遇的痛苦,所以只能试图忘记这痛苦,或是把它归咎于别人。要想改变现在的生活,就要首先接纳和包容自己的过去,要想把所追寻的东西变成现实,就要为发生的一切承担起责任来。

承担责任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大多数人只愿意为自己生活中积极的东西承担责任,对于消极的事情则想方设法推卸责任。当我们学会承担责任时,就可以把一切经历转化为成长的动力。即使我们为某些经历感到痛苦或是羞耻,至少也可以意识到这些经历在我们人生之旅中的意义,从而得到慰藉,最终可以自如地改变自己的生活。

第四,接纳不是甘于平庸,而是更好地建设自我。

接纳自己,不仅仅是停留在接纳这一层面,我们还要更好的深入的建设自我。让自己的心灯发亮,追求充实的人生。相信你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智慧。冲破你为自己设下的限制,下定决心追求你最想要的那种生活。上天会赋予你力量和同情心。勇于承认现状,改变现状,努力实现你心中的目标,允许你自己拥有你想要的一切。懂得自己的局限性,去尊重有相应长处的人;正视自己的弱点,尽可能扬长避短,集中精力去发掘自己的优势。

《易经》第五卦“需卦”曰:“有孚,光亨,贞吉。”其意义可以诠释为:“只有当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客观真相,不进行自我欺骗,不为幻觉所左右时,才能认清前行的方向,做事亨通顺利,得到好的结果。”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认清自己,认清自己所拥有的无限潜能。

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渴望着宁静、爱与和谐。我们的人生是一场短暂而宝贵的旅程,我们在这趟旅程上唯一的使命,就是把我们所有的天赋和潜能都发挥到极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命运。不要因为不肯爱自己、原谅自己,就错过了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不要掩饰你心中的同情和善意。我们要跟自己维持良好的关系,包括善待自己内心的阴暗面。我们需要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克服成长之路上的种种障碍,超越自我,让梦想成为现实。我们内心的阴暗面与光明面同样神圣,同样是我们人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不停地检视自己,认识自己,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怀着爱与同情心看待自己,就可以让人生变得无比充实、无比精彩。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阴影是什么?阴影是我们不愿意承认、不愿意接受、不愿意成为、却又实实在在存在的的关于自己的那一部分。

从外在来看,我是一个热情的、积极的、有爱的人,可是在我的内心里,我也会恐惧,也会害怕,害怕别人知道我过去的不光彩事件和现在的各种缺点和不足,害怕别人看我的眼光会变得不同,所以,也以各种的方式去掩饰、去伪装,用有爱和付出去掩饰自己自私的一面,用不断学习去掩饰自己内心的弱小。其实,只要是人,就不会完美。在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的每一个人:不存在完美的父母,不存在完美的老师,不存在完美的另一半……即使是自然的万物,也都是不完美的,清流之下有污泥,绿树也有残枝败叶。所以,如果换一种眼光,万事万物都是阴阳平衡,有好有坏,不能因为我们不愿意接纳、不愿意承认,阴影的那一面就不存在、不影响我们的生活。

在走lp32的旅程中,我是一个很不注意聆听的.人,一旦收到团队的回应,我的自动化反应就是解释、反驳,或者嘴上不说,内心里自己说给自己听,以证明自己不是那样的,不是那样的出发点、不是那样的人。我至今很清晰的记得,在这段旅程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们的队长有一天对我说:莉,我发现你一点都不可爱。如果是以前,我一定是立即反驳:我怎么不可爱了?你说我不可爱我就不可爱了?但是那一刻,我是沉默的。一直到第二天早晨,我理出来一个思路:1)承认我确实有不可爱的地方;2)队长说我“不可爱”那是他的体验、感受,也可能是他的观点和演绎;3)我是否可爱,不因为他说的不可爱而转移。

前两日给前任先生联系,告知他我想在周四晚上和他见上一面,好好谈谈未完结的各种财政事宜和我最近紧急要办的事情。他还是不接电话、不回信息。后来他给我电话,电话一接通就说他在天津,车子坏了,发动机也拆掉了等等,总之周四是不能回来了。我就说“好,什么时候回来联系我”。其实我内心也在想:为什么开车去天津呢?出了车祸被人撞了,还是自己车子突然故障?如果突然故障是否引发安全问题?可是我就是忍着也不问,也不说,也许真的是觉得如此状况,这不是我关心的范围吧。电话挂了不久,他发了条信息给我:反正你从来不管我的死活!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愤怒:你管过我的死活吗?到现在还不兑现自己的承诺,让我经济问题始终得不到妥善解决?我们已经分开了,我为什么要管你的死活?随后静了一下,第二反应是决定不理不睬,反正他也不接我电话不回我信息的。再等了一段时间,我决定接受和承认,于是回复信息:是的,我以前确实不关心你,很自我,非常抱歉,不过现在各自珍重吧。随后他的短信就回来了:晓得了。从第一条短信中我可以很深刻的感受到他的愤怒以及期盼,但是从第二条信息里,我想我已经收到了他心态的平复。晚上到了深夜,我收到他的第三条信息:车子还在修,不知道几时修好,正在找问题。早晨醒来看到信息,我想我收到的是他愿意尽量在周四晚上赶回来和我谈谈的诚意。我的回复:稍安勿躁,保养身心。

想起在lp初期的时候,我是那么一个深深受害的人,生活里都是对他的抱怨和指责,其实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自己而起的,因为自己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缺点、不足、不完美,努力要通过对他的各种“应该”、“必须”的要求,来证明自己的对、自己的正确和优秀。而此时一番电话、几条信息,让我看到如果愿意承认和接纳,所有的一切都有可能改变。只是以前自己不愿意,自己给自己束缚了那么多的枷锁,带来那么多的痛苦。

写到这里,我已经是泪流满面,原来,自己所谓的坚强也是假装的,当我们向内看的时候,内心真的会被触动。我们在黑暗里,无论如何的痛苦和挣扎,始终都不能给自己带来光明。而冲破黑暗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接纳黑暗的存在,同时给自己的心开一扇窗让光明照进来,黑暗自然全无。

虽然《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这本书我还没有看完,但我会坚持学习,并不断深入观照自己,并给大家分享。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爱、喜悦、平静。

人生在这一阶段开始了一段内修的新的征程,于是我陆续了《秘密》《零极限》《爱是一切的答案》《在爱中修行》等等一系列的灵性成长类的书籍,直到今天,遇到它——《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我为每个阶段而吸引关注到恰到好处的书籍来到我的生命中的巧妙而惊叹不已。

投影机制、接纳生命里的所有阴影与光亮。感谢每一个来到你生命里的人对你的付出与提醒,真正的强大是自己内心的强大,真正的爱的能力是拥有爱自己的力量,真正的责任心事肯去正视自己的梦想,并把我是否能做到改成:我愿意尝试去做。

尊重所有的经历,因为所有的经历都是好的!

允许原谅自己曾经或者可能犯下的不妥当的事,承认它、接纳它、放下它。生活才能够步入美好的积极的本该行驶的轨道,允许自己拥有自己所梦想的生活,当你愿意面对时,同时又足够投入时,你就拥有了靠近梦想和心灵自己的力量。

书中的练习还未来得及做,只是通篇静读,就已与作者仿佛进行一次对谈,使原本藏起来的种种心声一个个的被邀请出来。我想,或许我的人生真的是需要这样一次深层次的梳理,不,是一定是。否则,它怎么会出现的如此合时宜。

我的脆弱、依赖、消极以及长不大的孩子气性格,我终于第一次从心里肯去接纳,与它们和谐共生,努力发现由它们为我带来的种种积极正面的力量,如此,我才能摆脱它们由此带给我的影响,并吸引到自己欢喜的一切人和事。

人生的这场旅程宝贵而奇妙,我真庆幸自己能够沉下来从而拥有这种平静和自省的能力,也真的愿意信任自己是可以具备爱和幸福的能力。

在清明节时永泰净舍的禅修班毕业分别的时刻,同组的姐姐,温暖的拥抱着哭成泪人的我,用坚定的声音跟我说:你是配拥有一切的好女孩。

这句话每当我在灰心时,就会在耳边响起。

引用书中的一段话:“当你彻底投入到你所做的事情中时,就可以改变命运。如果你足够投入的话,世间所有的门都会为你而敞开。你会在意想不到的时间,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得到意想不到的帮助。无论你的梦想是什么,都要马上开始努力,去把它变成现实。勇气会带来天赋、能力和神奇的际遇”。

人生应该有更多的可能。如果,我们连自己都不能相信,我们,还能信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