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在路上读后感 走在路上读后感(实用10篇)

时间:2023-10-07 09:45:17 作者:飞雪 在路上读后感 走在路上读后感(实用10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走在路上读后感

假期闲暇时间,我有幸拜读了朱永新教授的《走在教育的路上》,感触颇多。《走在教育的路上》主要记录了朱教授关于教育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从中可以看到的是一个教育理想主义者的心路成长历程。此书共分五个部分,分别是“边走边吟”、“教育风景”、“书香世界”、“携手圆梦”、“行者心语”。书中优美的诗歌,朴实的文字,将我们带入了他心中那个理想的教育境地。

“边走边吟”这部分收录了十首诗,诗歌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教育事业的激情,“新教育实验”的行走激发了他的意志,边走边吟,成为他追寻教育梦想的一种生活方式。

“教育风景”记录了朱老师去国内多个地区考察和国外南美之行的感悟,无论到哪,“看风景”成了他不可或缺的一道程序,但对于一个有“教育情结”的行者来说,“看风景“是有选择的,那就是主题风景——教育。他以广阔的视野来考察、思索当地的教育问题。其独特的教育视角引人深思。

“书香世界”收录了朱教授为一些中小学校长、老师,包括他的儿子朱墨的著作里所录的若干篇序言,以及朱教授为自己的著作所写的部分后记。无知识的行走,无异于行尸走肉。作者在行走之余大部分时间花在阅读上。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阅读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今后我也要像朱教授那样,走进书香世界,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携手圆梦”记录了作者以“追寻理想,崇扬人文”为使命的“新教育实验”步伐,一群有理想的人,聚合在一个理想的平台上,跟着一个有理想的教育家,在播种理想的路上,蹒跚前行。作为“新教育实验”的创始人,朱教师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不断追寻梦想,燃烧激情的人。他为中国的教育事业点燃了希望,他享受教育,边走边吟,用“心血”吟出来的诗篇震撼了一颗又一颗年轻的心。

《走在教育的路上》让我认识到了一个心中有梦想,脸上有激情的出色的教育工作者——朱永新教授。他内心带着坚定的信念走在教育的路上,他总是可以找寻到独特的“教育风景”,总是有新的启迪和感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今后我将一丝不苟地做好本职工作,将我心中的阳光传递给更多的学生。

上学路上读后感

《上学路上》,可邻的小女孩不仅受到当地习俗的阻挠,就连和她拥有相同际遇的妈妈也有些重男轻女。为了圆自己的上学梦,勤奋的小女孩总在不停地奔跑,一毛一毛的攒着那个希望。近了受感动的除了我们这些幸福生活着的人们山村淳朴的村民也为小女孩的确那份坚定和执着感染,当她终于凑齐学费,迈开疲惫的脚步,向学校奔去的时候,我们知道,坚持就会成功。

上学路上电影观后感

《上学路上》对于现代的许多人都有很深的教育意义,看完《雷锋》让我更加直观地体会到雷锋那种为人民服务解决很多实际的问题。同样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虽然不能做什么很有影响力的大事,却能从身边的许小事做起,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人,而《上学路上》这部电影反映一些偏僻落后的小山村的教育问题。很多儿童因为种种原因不能顺利的读书,而《上学路上》中的主人公在面临辍学时凭借自己的努力去挣钱,在面临许多问题时都尽力克服,最终挣到了自己的学费。其实,在我们坐在教室里安静的上课的时候,有很多想读书的人都面临着辍学的压力。我们更应该珍惜今天的读书机会,努力充实自己,为以后的人生做好铺垫。

《上学路上》讲述了一位黄土高原上的小女孩积攒学费的故事。非常感人也很有教育意义。在我看来,该片给了我们至少两点思考:其一,在我们国家西部的贫困山区还有很多小孩,因为家庭的拮据而无法上学。相比之下,能够安心在大学校园学习的我们真是幸运太多。感恩,奉献,帮助,关怀……这是我们仅能为孩子们做的一点事,也是学习雷锋精神的体现;其二,虽然已进入21世纪,但在中国,男尊女卑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女性要独立,自强,争取平等的权利,唯一的途径就是读书,知识改变命运,正如片中的小女孩所说:“为自己读书!”在困境面前决不低头,靠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能够实现内心的愿望。

积木成林,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众人团结起来,共同出一份力,就会有星火燎原之势,学习雷锋精神,建设和谐家园,是中华儿女共同的责任。

筑梦路上读后感

轻轻合上《筑梦路上》这本书,我头脑中浮现出各个年龄、各个层次的人群。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境遇下的人们的梦想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着。每个人都是“中国梦之队”的队员,都是中国梦的编织者、实践者。

傍晚漫步在钱塘江边,看着江上的一座座大桥,其中还有了高速铁路桥;想到江底的隧道,更有城市轨道交通从江底穿过。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们的国家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华民族正在崛起,在许多领域,我国处于国际先进或水平。我也想设计一座桥梁,让他为人民造福,让我的梦想从儿时的积木变成现实。

抬头仰望缥缈深邃的夜空,几颗星星好奇地眨着眼,也许他们正在打量着身边的新伙伴吧。中国的空间站和飞船此时正携手太空,他们的到来让孤寂的夜空变的美丽热闹,在那里我们宇航员正进行各项科学试验,为人类更好地利用太空资源而努力着、奋斗着。我多么想有朝一日也能飞入太空,和月宫中的嫦娥、玉兔做邻居,邀请她们到我“家”做客。

你不会笑我有太多的梦想吧!在这如花的年龄,我们都有许多梦想,它们或大或小,都是我们所期望的。它们看不见,摸不着,却能让我们心中充满勇气和力量,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明白我们必须学好每一门功课,用知识去开启自己圆梦的引擎,“少年智则国智”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手中,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用今天的努力创造明天的辉煌,“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现在我国国泰民安,人人为实现民族强盛发光发热,相信我们雄于地球指日可待。

走在路上读后感

寒假期间,我读了《走在路上》这本书,它给我带来了自信和勇气。告诉了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相信自己。

我最喜欢的是第一篇“犟龟”,这篇小故事讲的是教我们怎样去相信自己,不管别人怎么说,不要轻易听别人的话。只要坚持,一步一步走,总能走到终点的。

赢在路上读后感

这是一本领导发给我们共享学习的书,还记得当时她描述这本书的作者“很厉害”,看完了以后很震撼。只是这么多年来,我都不是一个热爱阅读的人,所以解压在我的共享学习文件夹中的2个月后的昨天,才绕有兴致的打开来看了。

震撼…确实,真的需要用这样的词。尤其是对于我这个与销售“缠绵”多年的人来说,可以说终于帮助我找到了我没有成功的原因。

作者的第一步和我一样,一样是个刚大学毕业的小女生,一样是个热爱学习的女生,一样是个勇于尝试的女生,更和我一样是个追求成功的女生。然而,现在看来,我们之间有着巨鸿般的差距,而这差距的来源,就是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学到了的两个词,“勤奋”和“钻研”。

可是,做什么才可以赚钱呢?当老板?当然不现实......

但同样属于做生意的销售岗位也可以给她带来丰厚的回报,并且不需要考量她的资历和身价。

可是残酷的社会现实是,她没有客户,没有销售经验,只有一钱不值的文凭,还是没有愿意要她。

于是,她只能选择迂回的方式,先找能接触到销售的工作,就是销售总监的助理。

她发现,销售是这个世界上性价比最高的工作…

好景不长,这家公司在她花完了那8000元后倒闭,她需要再找工作。当然,她要选择销售,然而,由于生活的压力,她只能用最短的时间找到了一份卖玻璃胶的工作。

看上去,这与她的本职工作无关,可是,在后面的“蹲点”过程中,她利用自己对市场的熟悉为很多客户提供帮助和建议,从而赢得了与这些客户做“生意”的机会,就这样,她再一次出类拔萃。

作为奖励,老板给了她1万元,让她独自去开拓云南省的市场!

然而,她要的不止这些,她要的是“完美人生”于是她承担了一个新加波润滑油公司的中国区市场经理,她的足迹他遍了整个中国,在三峡脚下,她用常人无法想象的刻苦感动了当地的工程指挥,获得了一个“试用”她们产品的机会,她潜心研究自己产品的“专业”,并用不同的服务赢得了第一笔订单,从此打开了中国市场的销售之路,再一次,她成功了。

结婚生子之后,她又想回到工作岗位,思来想去,还是最爱销售。

可是要挑战一下自己啊!

于是,不懂外语,计算机更是门外汉的她选择了一家世界500强的外企,去销售500万一台的打印机。

她用惊人的毅力学习英语而且是专业英语的产品资料和培训资料,学习word和ppt,并且想尽办法,把几年来都没有人翻译出来的英文说明书翻译成了中文!并且,通过博览会,搜集了其他同行竞争者的资料并制表分享给所有同事…赢得了所有人的称赞和佩服。

可是,2万元一台的打印机就已经是很好的当时,500万一台的要怎么样卖出去呢,只靠刻苦,当然不行。

于是,她开始研究自己的客户,研究自己客户的需求,研究客户需要解决的难题,研究客户拓展市场的途径和落实方案,并且把这些提供给了自己的客户,迎来了自己第一台500万的打印机的成功售出。

由于在邮政行业的成功尝试,她成为了电信行业、银行业、电力行业、保险公司、高校、政府、公安、世界500强的全面负责人,成为10余个省市的大客户经理。再一次证明她可以做到。

而这些年里,她练就的不止是销售,同时,她有了很好的人脉网,包括各种高层人士,并且,都对她有着无法言喻的佩服和信任,同时,她也练就了一身非常好的培训、演讲、招聘能力。真正成为了一个受人敬仰的“完美”的人。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读完一本书,有这么强烈的想写读后感并真的写了这么长的读后感…

走在路上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我们《七彩阅读》上的《走在路上》这篇文章。这篇文章读下来我非常受感动,文章主要内容是写一个男孩和他的奶奶去看电影。电影快开始了,但奶奶还在慢慢的走这,作者好几次不耐烦,时不时向他的奶奶大吼到:“奶奶你快一点电影快开始了。”在一个回头的刹那间,作者发现奶奶的背已经弯的厉害了,像一棵年老的大树。

从他和他奶奶去看电影为故事的一个理由,抒发主人公对他奶奶深深的爱,以童年时奶奶带我出去逛街,并且都是奶奶背着作者为爱理由。对了,文章还有一处非常感人就是作者的奶奶在烈日下干活身上都汗衣服全被汗湿了。但她并不忘对作者的爱时不时向作者大声说:“往窗户那里站,那里凉快。”奶奶热的受不了,她买了一根棒冰,她刚吃了一口,就把剩下的棒冰给作者吃。写到这一段的时候有一句话让我非常感动,又非常震惊,也就是当奶奶买棒冰的时候,从口袋里拿出的纸钱上面已经在滴着奶奶的汗水了。男孩和他的奶奶去看电影,突然想到小时候奶奶为自己操碎了心,想到这里我想作者已经感到愧疚了所以立马上前去搀扶他的奶奶了。这篇文章我读了非常感动,爱很难发现,爱很好发现,只要去静下心来就一定能找到爱,爱只属于真正有心的人。

今天我读了我们《七彩阅读》上的'《走在路上》这篇文章。这篇文章读下来我非常受感动,文章主要内容是写一个男孩和他的奶奶去看电影。电影快开始了,但奶奶还在慢慢的走这,作者好几次不耐烦,时不时向他的奶奶大吼到:“奶奶你快一点电影快开始了。”在一个回头的刹那间,作者发现奶奶的背已经弯的厉害了,像一棵年老的大树。从他和他奶奶去看电影为故事的一个理由,抒发主人公对他奶奶深深的爱,以童年时奶奶带我出去逛街,并且都是奶奶背着作者为爱理由。对了,文章还有一处非常感人就是作者的奶奶在烈日下干活身上都汗衣服全被汗湿了。但她并不忘对作者的爱时不时向作者大声说:“往窗户那里站,那里凉快。”奶奶热的受不了,她买了一根棒冰,她刚吃了一口,就把剩下的棒冰给作者吃。写到这一段的时候有一句话让我非常感动,又非常震惊,也就是当奶奶买棒冰的时候,从口袋里拿出的纸钱上面已经在滴着奶奶的汗水了。男孩和他的奶奶去看电影,突然想到小时候奶奶为自己操碎了心,想到这里我想作者已经感到愧疚了所以立马上前去搀扶他的奶奶了。这篇文章我读了非常感动,爱很难发现,爱很好发现,只要去静下心来就一定能找到爱,爱只属于真正有心的人。

走在路上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走在路上》,文章讲述了小远和奶奶的故事。小远从小是奶奶养大的,什么不知道就问奶奶,后来小远知道了许多事情。奶奶为了照顾小远,奶奶在烈日炎炎的'时候辛勤的拉车。现在奶奶老了,好些事情都不懂,走路也很慢,小远有些讨厌奶奶。小远还是和奶奶去看电影了。

读了这些文章,让我懂得要关心老人,照顾老人。

成长在路上读后感

不过书中的来的终究是理念,理念还是需要是实践的。真希望早点开学,让我好好实践一番。这本书不光给了我许多头绪,其中很多段话,也让我深深地反思起自己。

第一段:虽然说角色转换了,从学生成为一名光荣的教师,但心理和行为上还是潜意识地把自己当学生,愿意别人告诉自己该干什么,应该怎么干。愿意别人出主意,自己去做。有种依赖,有点不自信,甚至于如果班上另一位老师不在,自己带班都觉得不踏实。是啊,刚开学的头几个月,我就是这样子,不知道做什么好,总希望我的主班老师告诉我该做什么,该怎么做!自己却不会思考该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直到后几个月才有所好转。书里面也提了四个建议,每一个建议的开头两个字就是“主动”。而这两个字也是我所缺乏的。看来,我想早点做到独当一面,首先我就得学会“主动”。

第二段:也许你心中还有十个、二十个甚至更多的问题需要解答。但是,你知道吗?最好的答案需要你自己去获取,本书只是引领你走好第一步。也许你还会碰到许多关于孩子、家长,还有同事的问题,希望你记住,无论是谁,他们都不会因你而改变,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啊,我总喜欢问为什么?为什么?但我却很少去思考为什么。总是希望别人给我答案,给我一个通用的套用的模式,但我忘了,别人不一定和我有一样的境遇,他们只能从我的陈述中表达他们的观点。但并不一定是我所适用的。我应该在实践中自己寻求最适合自己的答案,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最好办法。

第三段:杂乱无章与井然有序,束手无措与游刃有余,喋喋不休与简单明了,这就是新教师与成熟教师带班时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难道仅仅是因为新教师缺乏带班经验吗?不,这不仅仅是经验的问题,用心观察,你就会发现,成熟教师比我们多了一样法宝,那就是——常规。难怪我的搭班老师调整纪律、主持活动时显得轻松自如,原来不光是经验的问题,还有常规的问题。以前我并不了解常规的重要性,但经过一个学期下来,我发现常规真的很重要。它是一切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但我对幼儿的常规抓的不够,时常给孩子们钻了空子。时常忘记自己说的话、抓常规时时而强化,时而放纵。久而久之,我的话就没有那么大的说服力了。

第四段:“一日生活皆教育”,不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度组织集体活动仍然是幼儿园教育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一名优秀教师必然是一名教学有方的教师,只有追本溯源,了解幼儿、了解学科特点、了解教育规律,不断积累,灵活运用,才能锦上添花。回顾我这个学期上过的课,突然发现我只是流于形式。每次上识字课时,我总是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设计了很多游戏,尽力把课堂弄得丰富多彩。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的表现也很活跃,但是到提问时,回答出来的孩子寥寥无几。以前我不明白为什么,刚开始都好好的,但到后面就一团糟。或是雷声大,雨点小。现在我才明白,原来我太在形式上下功夫了,导致形式大于内容、喧宾夺主,达不到我所希望的效果。同时,我也过于注重怎样教。设计课堂时总是“想当然”的设计每一个环节,没有考虑到孩子们的需求,对幼儿年龄特点把握不好。

《成长在路上》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记录了一个年轻团体的成长经历,这里有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个个具体可操作的策略,还有专家精彩的点评。给我这位刚刚走上岗位的新老师很多很多的想法,很多很多的反思,但我不能单单是想法和反思,我应该把它们化为实际的行动,这样,我才能像这本书的书名一样一步步地成长起来。

在路上读后感

《在路上》这本书是美国垮掉派作家的代言人凯鲁亚克的代表作品,也可以算是他的成名作品。这是根据作者七年的旅行,即他的真实经历所改编完成的。
为了看这本书,我还专门去了解了书中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故事大概是发生在二战后的美国,在国家政策的时代高压下,美国青少年对于自身的极度迷茫。以及他们对于自由和挣脱束缚的极度渴望。他们渴望打破世俗,寻找自由,寻找心灵的栖息地。这本书,作者想要表达的绝不是一个人和一场看起来似乎过度荒诞的青年人的放纵之旅。他更想表现出来的是那一代人的迷茫,孤独和心灵的无处安放。还有那个时代,垮掉一代的真实生活现状。
书中的主人公是作者的好友迪安也是那个让作者踏上旅途的人。迪安是一个浪荡子,他做着那些让人难以忍受的事。他没有工作,爱说粗话,他说谎成性,他吸毒,嫖妓,偷窃,不负责任...他在纵情声色中完完全全的失去了自我,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受到了众人的追捧,每一次只要他出场,他便是众人的聚焦点,他甚至成了他们心中的圣人。所有人都喜欢他,甚至男人,都喜欢他,所有人都愿意跟着他。不禁让人思考,这难道不是他们这一代对于人生和未来的迷茫吗?迪安做的那些事则是对于社会的控诉,以及对于传统的道德思想的反抗。他们在那个时代,是离经叛道。但是他们一直在路上,他们或许也像停下来,但是,那个迷茫而躁动的心却仍然还在四处流浪。
作者跟着迪安开着车和另一位女主人公跨越几千里。作者说他很喜欢迪安,从他身上,他才算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生活,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人。像迪安这种生活在社会上的人,也是最能够体现这个社会的人。作者也从迪安的身上获得了写作灵感。
迪安的父亲是个患有精神病的理发匠,迪安在旅途中时常提及要寻找自己的父亲。大多时候,他都是沉迷于自己的世界中,酒,疯狂的音乐,过度放纵的性。但是,每每当他失意或者在狂欢过后感到孤独时,他便会想起自己的父亲。父亲在文中对于迪安来说,应该是家,是一种归属感的存在。
只可惜。迪安最终也没有找到他的父亲,他也没有找到自己内心的归属。
书中,迪安,作者以及众多的男性角色似乎是主角,而众多的女性也是文中极其重要的。正是因为这些女性角色的刻画,才使得男角色的形象更加丰满起来。玛丽露是书中作者描写的最多的女性人物。这是一个美丽,热情奔放的人,但是,也是一个危险的人,然而这种人又好像是所有的男人最喜欢的,她参与了男人们的旅行。她以一种过分放纵的方式生活,不管对于性,还是生活,都是如此。她被人称为“婊子”,她在迪安与卡米尔结婚之后仍然与他纠缠不清,失去了女性的贞操,作者表现出了对于她,以及这类女性的轻视,同时也还有同情。迪安的妻子卡米尔是一个美丽大气的人,她的身上表现出来的是迪安所不具有的对于家庭的责任。她认真的对待一段感情,一个家庭,她在医院做护士养活家庭,她对迪安很温柔,想给他一个家。但是当她知道迪安永远都不可能会停下来,当她对于这段爱情彻底绝望时,她选择了放弃,她靠自己的能力去承当起来一个家庭的重任。
这两个女性都是迪安人生中重要的人,她们的描写也让迪安的形象更为深刻。
我在看书时总在想,为什么,迪安总是停不下来呢?当他有了家庭,甚至是有了孩子以后,他还是那个他,还是那个浪荡子,还是跟无数的女人纠缠不清。他说过,他也想安顿下来,他有时候也很恨自己,他说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是在说谎。他结婚之后,看起来好像是有了一个家。只是,他的心始终还没有找到一个家,他的心还漂泊在外,所以他还是一个意义上的流浪者。在读完书后,我其实对于迪安这个人物,更多的感受是同情。一个,没有家的人用一种近乎疯狂的方式去追寻着心中的自由,但是,这所有的追求又好像只是去为了追寻一个安定。他们一直生活在无尽的迷茫中,不知道自己做什么,也不知道想要什么。就这样,他们在路上,去流浪。
心灵的居无定所是痛苦的,甚于心灵痛苦的百倍、千倍。
文章结尾,作者这样描述“于是,在美国太阳下了山,我坐在河边破旧的码头上,望着新泽西上空的长天,心里琢磨那片一直绵延到西海岸的广袤的原始土地,那条没完没了的路,一切怀有梦想的人们,我知道这时候的衣阿华州允许孩子哭喊的地方,一定有孩子在哭喊,我知道今夜可以看到许多星星,你知不知道熊星座就是上帝?今夜金星一定低垂,在祝福大地的黑夜完全降临之前,把它的闪闪光点撒落在草原上,使所有的河流变得暗淡,笼罩了山峰,掩盖了海岸,除了衰老以外,谁都不知道谁的遭遇,这时候我想起了迪安·莫里亚蒂,我甚至想起了我们永远没有找到的老迪安·莫里亚蒂,我真想迪安·莫里亚蒂。”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已经是在事件发生的许久之后了,他说他十分想念迪安,这或许是他对那个一直在路上的记忆中的年轻人,还有那一段时光的缅怀吧。作者的故事似乎有了结局,只是那个人的结局又该如何呢?
无根的人从来都不知该去往何处,迷茫的心也一直居无定所。(罗加娥)


在路上读后感

他是个多情的浪子,也是个滥情的混蛋。性交是他的日常行程。

迪安游荡在玛丽卢和卡米尔之间,用情至深却也抛之如弃潟。他爱她们,却也如每个花花公子那般把目光大方地分给其他女人,看似捧出了一颗心,却只是个空壳。

卡米尔想要一个稳定的生活、幸福的家庭,在迪安还未“长大”时,她愿放手,让他追寻他想要的生活。但,玛丽卢留不住他,卡米尔更不行。迪安一次次疯狂上路、一次次在“家中”的沉闷,粉碎了卡米尔的幻想。

她终于意识到,没有在世间奔驰,没有任意妄为的迪安会变得平淡,毫无魅力可言。

她放手了,可,“人生如戏”这句话从来不妄言,当一个个追寻迪安的人离他而去,他追寻的信仰在墨西哥昙花一现,他丢下了当初追求写作的决心,他,终“浪子回头”,却不再是一段佳话,他的回头带着沉重的哀伤。他那一代人最后的坚持终抵不过世俗的压力,成为真正的“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