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2023年乘法找规律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乘数中间有的乘法的教学反思(汇总5篇)

时间:2023-09-24 09:38:21 作者:飞雪 2023年乘法找规律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乘数中间有的乘法的教学反思(汇总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数学乘数中间有的乘法的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教材第26页例6例7,完成第26--27页“练一练”和练习六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0乘一个数的含义,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使学生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能应用“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正确笔算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重点:

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笔算:123×3

笔算乘法要注意些什么?

2、3+3+3+3,你能把它改写成乘法算式吗?还可以怎样写?(3×4或4×3)

二、自主探索,学习例6。

2、7×0=?0×7=?你是怎样想的?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一些算式吗?

让学生任意地说一说。例如:5×0=0×5=

10×0=0×10=

100×0=0×100=

......

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3、口算练习:

6×0=5+0=0×9=0×7=

1×0=0+2=0×5+2=

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5+0不等于0?

三、自主探索笔算方法

1、出示203×3=

(1)你会用竖式来算一算吗?

(2)学生尝试进行列竖式计算。

(3)交流计算方法:

这个0是怎么得到的?这样写行吗?为什么?

(3乘百位上的2是6个百,这样写就变成6个十了。)

(4)想一想,在这里“0”起的什么作用?

2、比较复习题和例7。

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对比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

4、改错练习。

(1)出示练习六第2题。学生独立判断这些题目做得对吗?

(2)找出错处,并寻找错误原因。

(3)独立改正。

5、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第27页的练一练第2、3题。

四、课堂

五、课堂作业

三年级数学乘数中间有的乘法的教学反思

上周我就《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这一内容上了一节公开课,抱着学习请教的态度诚邀了一些老师前来听课,十分感激能来听课给予指导的老师们。这是一节计算课,一个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是乘法中的特殊情形。在教学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方法。本节课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在乘的过程中处理0的具体方法,并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

在上课之前的一个周五下午,我们在组长左老师的带领下对这节课该如何教学进行了研讨。每位老师都给予了我很好的建议,比如某个环节该如何呈现给学生,该怎样处理本课中的一些难点等等。在上这节课之前,我曾经在网上找过这一内容的视频课,是黄爱华老师上的`,当时看完之后,记住了他那个“巧妙的竖线”,感叹之余还是否定了这样的教法,因为感觉自己处理不好。可是在上课前一晚,经过校长的提醒,我又一次点开了黄老师的这节课,黄老师的语言风趣又幽默。看似平淡,却充满了数学的智慧。他的课堂始终以小组合作参与讨论,黄老师始终作为一个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潜移默化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了。整节课黄老师不停的表扬学生,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如小组长说:“我组的那个人”黄老师及时补充:“应该是我们组的同学、我的伙伴”体会小组的团队精神。“你们会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真得很了不起,比起美国、澳大利亚的学生厉害多了”,“这位同学非常了不起”,“这是今天我见到的最好的题”,“这个真的没问题”,“其实这节课真的很简单哟”。这些平常的话语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力量,让学生体会今天的计算课很简单,学生越学越来劲,越学越兴奋。最后在那个竖线的处理上,一点不拖泥带水,先是让学生理解中间有的乘数,百位无需再进位,然后在学生圈出他们觉得很重要的点之后,将竖线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几道题的提点,学生迅速掌握了这种解法,学习的兴致一下被提高到极点。对于这个环节我也思考了很多,可是上课时我对于这地方的处理很不好,显得很生硬,学生掌握的并不好,只是被动的接受了除竖式以外的另一种解法。而且上课时我的干预太多,导致学生们无暇发散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完全是为了计算而去计算,关于这点,以后我一定会注意!课堂上一定要以生为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手把手的教学。

三年级数学乘数中间有的乘法的教学反思

末尾有0的乘法解答起来简单、有趣,根据0的个数的不同而进行不断的变化,特别是在第3、5题中,学生乐于去尝试发现其中的规律,思路也比较活跃、开阔。联想十分到位,迁移能力较好。经过以前的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及归纳等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课堂中有个别同学的总结十分到位。

乐于学是数学学习中比较难调动起来的,在枯燥的计算中更是如此。因此,在反复的`计算中要翻些花样,上出新意,上活,让学生喜欢,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本来就课堂的效果来看,本节课的内容应该比较容易接受,估计应该比上一节课要好,但从作业的反馈上来看,计算的正确率着实令人担忧,数位的对齐,0的个数,个别学生仍比较混淆。

下午放学前,针对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的三种情况又进行了讲解:

1、第一个乘数末尾有0,第二个乘数末尾没有0.举例:250×43、400×25这种情况比较特殊,有的学生喜欢把400放在25上面,没有真正搞清楚简便算法。

2、第一个乘数末尾没有0,第二个乘数末尾有0.举例:41×200

3、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举例:900×70、90×170

三年级数学乘数中间有的乘法的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因此从培养兴趣入手。

为了解决“0乘任何数得0”的.问题,我充分运用了小猫钓鱼的情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这样设计教学,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0的乘法特点,为后面的教学打下铺垫,而且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觉得数学是有趣的,每个数都有自己的特点、有趣的故事。数学又是简单的,掌握了特点,就像拥有一把钥匙,可以打开所有的锁。学生在说出0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当成为教学中随时随地的一项任务。还要适时地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三年级数学乘数中间有的乘法的教学反思

这部分的学习内容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乘数中间有0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乘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在新知的探索过程中,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分两个层次进行。在新课教学时,高云华老师为学生创设熟悉的生活场景——学校体育馆看台,让学生在情景中捕捉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发展了数学应用意识。

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高老师努力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课堂成为学生交流的场地,也成为了学生展示学习过程的空间。

然而本节课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也都是些老问题,比如在教学细节的处理上,仍不够艺术化。如:练习的设计虽然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练习方式也多种多样,但对学生完成后的评价仍不够准确、及时……这些细节的处理都与自己的文化底蕴有关,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多看、多学、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