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道德经高中读后感(通用17篇)

时间:2023-11-27 09:47:33 作者:影墨

读后感并不要求批判式的评价,重要的是能够真实地表达个人的感受和观点。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它们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文学性,能够引发读者深入思考和共鸣的力量。

《道德经》读后感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生成了万物,德养育了万物,万物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环境使万物生长起来。因此,万物没有不尊敬道而重视德的。道之所以受到尊敬,德之所以受到重视,就在于它不加干涉而顺其自然。所以,道生成了万物,德养育了万物;使万物生长发育,使万物成熟结果,使万物得到抚养和保护。(它)产生了万物却不据为已有,养育了万物却不自恃其功,导引了万物而不做万物的主宰。这才是极大极深远的“德”啊。

老子(本名李耳),字聃,或字谥伯阳,出生于周朝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在道教中,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

老子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物极必反之理。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著有《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大道生成了万物,但是不把万物据为已有;抚育了万物,但是不自恃有功;引导了万物,但是不强加干涉,不以万物的主宰自居。大道深厚无私,是人类行事的楷模。人们追求礼尚往来,并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这其实是不合乎大道的,也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大道遵循自然,无欲无求,即便在付出的时候也从没想过要得到回报。大道没有分别之心,所以也就没有付出和回报的分别了。当大道付出了很多却得不到回报的时候,它也不会感到烦恼和怨恨。人类却不同,一旦我们的付出多于回报,或是欲望得不到满足时,我们就会感到烦恼和怨恨,有的人甚至还会做出极端的事情来,这样不但伤害自己,也会伤害别人。

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人都无法躲避别人有意或无意的伤害。如果我们因为怨恨曾伤害过我们的一个人而怨恨起整个社会来,就会变得愤世嫉俗、心胸狭窄起来。以充满仇恨的眼睛看社会,势必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力,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谁能保证从未伤害过人呢?既然我们也曾伤害过别人,又怎能奢望不被别人有意或无意地伤害呢?因此,当我们的付出和回报不能划等号时,就一定要冷静地看待得与失,不要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回报而心生怨恨。老子在这一章中,阐述了只知付出不求回报的思想,这一处世哲学充满了智慧,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有益的教导。

《道德经》读后感

一、看作者,老子是周朝的史官,史官是整理和编纂史料史书的职位,所以老子博闻强识,在写书的过程中有大量的文献积累和对名著的毕生研究。

二、看哪些人研究过《道德经》并且取得了些怎样的成绩?

这里以曾国藩和马云先生为例。

曾国藩在他告老还乡、在老家湖南修养的时候,因为经历了亲人去世,又感慨自己不得志、效力朝廷时上下关系总处理不好,终日苦闷、哀愁。一天,他偶遇一位老中医,告诉他,你肝火太旺,去读《道德经》!

看完道德经的他连连感慨,这本书如此的宝贵,原来我的答案就全在这里面!于是他为了将书的内容吃透,就随身携带,一遍一遍的朗读,一篇一篇的背诵,书不离身。

曾国藩获得什么样的成绩呢?他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并且,在晚清的动荡复杂的时期,曾国藩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善终的官臣。

第二位成功人士,马云,他创造了一个非常伟大的互联网帝国,阿里巴巴系,让大家足不出户就能完成购买,以及帮助了那些在偏远地区的人们解决农产品滞销的问题。马云先生走到哪里都一直揣着的一本书,就是《道德经》。

其实中国的领导人无不是老子的粉丝,他们都无不是《道德经》的虔诚的学生。

所以《道德经》对于国家、和企业领导人来说都是必取之经。

三、要看他的同类人怎么评价他。

老子是哲学思想家,那么同类人是如何看待他的呢?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哲学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源。在他的眼中,老子是他唯一承认的中国千年来的思想家。这是在他研究了中国数千年古代的、当代的思想家之后所给出的一句评价。当然中国也并不匮乏像老子一样伟大的思想家。

四、看发行量:

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就是《道德经》,在德国,道德经的地位仅次于《圣经》,在西方国家,一个出版物能够与圣经的普及度相媲美,足可见它的重要程度。

五、看这部作品的思想发源。

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毕生研究《易经》,《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

《易经》认为天地万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发展之中,其阐述的就是这个“自然而然”的规律。而老子的道德经共81章,用了37章都是在说「道」,道法自然,意思是道遵从自然的规律,由此可见,道德经是多么的用心在研究和学习易经。

《易经》是研究所有宇宙元素的特性的著作,阴阳二元论是这本书的主导思想,而老子的《道德经》则是从二元论的阴的层面去帮助解决怎样达成一件事情,以无为的思想去成就一个人的梦想,解决怎样才能使其长盛不衰。这是从阴的方面去看待事物。

尝试做一个能够真正让《道德经》为您所用的人,而不是只知道这本著作的名字的人。

《道德经》读后感

中国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备受瞩目,中国文化也一直吸引着世界的目光。《道德经》就是我们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书。《道德经》中包含着我们中国人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潜移默话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道德经》里面蕴含的内容也在塑造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论语》里面讲“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你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也不要硬塞给别人,这是从反面来论证你应该怎么对待别人,是一种“防御性”的方式。另外《孟子》里面讲“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意思是当你身居高位,或者处于优势地位时,要包容比你差的人,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不要让人对你恨之入骨,这是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强调要建设一个学习型社会,从《论语》到《孟子》,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应该怎样学习。中华经典中《道德经》的作者就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曾经老子的出生地是一个谜,为了破解这个谜1990年以来继清代所以前贤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才得知老子出生在今涡阳县闸北镇太清宫的流星原址。两千多年以来,在老子故里涡阳人民心田里,长期浸润着老子光辉的智慧和思想。老子对于人类的贡献,在于他博大精深的思想。老子思想是中国人揭示自然界奥秘的一种尝试,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第一个系统提出了“道”,这个“道”来源于自然,以“无”为本,以“有”为用,以“反始守柔”为处事之方。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与无”成为《老子》五千言的纲领。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经》最受世人崇仰;尼采曾评论《老子》一书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道是可以阐说的,但是并非完全等同于浑然一体,永恒存在,运动不息的大道。无,称天地的初始;有,称万物的本原。因此,从常无中,将以观察道的微妙;从常有中,将以观察道的端倪。这无,有二者,同出于道而又玄妙,正是天地万物变化的总源头。天地是长久存在的。天地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天地不为自己而生,所以能够长久。因此,圣人把自身置于众人之后,却能得到大家的推崇而占先;把自身置于度外,却能保存自己。不正是由于他不自私吗?反而能够成就自己,所以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样我们才能从《道德经》中汲取营养。

《道德经》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道德经》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既然我们个体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同心态层面。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通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后,庄子强调少私寡欲,以静养神,这是道教静中养生的思想理念。

“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总之,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净心,净处人生方向。

“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洁净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震耳欲聋,美味佳肴使人馋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贵重难得的货物使人心惊胆寒。就从视、听、味、嗅、触、物六方面形象勾划了人们因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

由此,净心能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净心是保持清醒认识的源泉。

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明智则生慧。道祖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有“不妄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责任,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时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各行各业,各村各户都在努力提高群体的道德水准。具体来说,就是将“静心、净心、尽心”三心衍化为“六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在现代经济社会下,重读和阐释圣典《道德经》,让人们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职,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工作团结,有利于家庭和睦!

《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传世之作。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首先,老子概括了当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变化,发现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因此,他得出"物极必反"的通则,并警戒人们待人做事要适可而止,否则,会得不偿失。

现代人普通认为他的思想十分消极,其实他的思想更多地包含了对广大劳动人民的酷爱,崇尚安定、和谐的社会生活。他希望经过它的思想来影响统治阶级,让老百姓可以得到更多涵养生息的机会,让各行各业的人都能发挥主观能动性,顺其自然地向好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强加干涉,引起公愤,使人民不得安宁,国家不稳定,社会不和谐。

我以为"无为"包含着顺其自然不勉强去做的指导思想,因而能够浸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就比方说教育理念中也需要自创。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习应是一件自觉自愿的事情,学生只要主动地学习,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才能够学有所成,这就需要我们教育者在教育理论中引导学生快乐、轻松、自觉、自愿地学习。教育中的无为而治,不是不为,而是因势利导,绝不拔苗助长。不顺应自然规律,滥施各种生长激素,不尊重孩子的意愿生拉硬扯参加奥数,学钢琴,拉小提琴等培训常常适得其反。

同时老子的"物极必反"的思想似乎在预言今天的社会。人类所追求的所谓文化,所谓科技,现代化,都应该是为人类效劳的,但是环境污染,能源耗尽,消费率增长,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拉大等等不良现象的出现,不正充分说明了物极必反这一道理吗?在极度兴旺发达之后,人类当有所回归,以免走到极致事物向反面发展,最终走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老子不愧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的好多观点和思想,对后人在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学习《道德经》,我明白了做人首先要学会自知、知人、自胜;其次要贵身而轻名利宠辱;最后要牢记“谦受益,满招损”。做事要顺其自然,不强制,不苛求,因势利导,遵循客观规律。看待事物要用发展变化的目光,不能一成不变地用旧眼光看待新问题,因为贵贱美丑是非善恶种种价值判断都是相对的,而且随时间、环境的差异而变动。老子的许多观念主张值得我们去深深思索、去探究、去发现、去实践,以便指导我们每个人更好地去生活、学习和工作;使国家更稳定、更团结、更繁荣、更兴盛、更强大;使社会更和谐、更融洽,远离战争,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使自然界不再遭受人为的破坏,让我们人类能跟自然友好共处,和谐发展。

《道德经》高中读后感

在如今这个喧闹的社会,一切都是那么的瞬息万变。比起像大众一样的随波逐流,我更愿意在一个惬意而又安静的下午,喝着亲手沏的茶,手捧着一本《道德经》,去感受古人那时隔千年的智慧。

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中国人,出生在这么一个有底蕴的文明古国,这意味着我有更多的传统文化可以去感受,有更多的文化精华可以去吸收,有更多的历史可以去领略。读书无疑是一种感受历史和文化的好途径。

比起现当代的这些科幻大作,以及互联网上如此众多的小说,我更倾心于古典文学。毕竟那才是真正有营养的作品。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难免使人们的心变浮躁了,于是人们无法静下心来去吸收那沉淀的文化,反而热衷于一些不切实际的科幻网络小说。可是我们青少年不能随波逐流,我们应该先了解自己的文化,然后才能干出一番新的事业。

有一段时间,我也沉沦了,开始盲目追求一些没有内涵的书。直到那次去新华书店,首先映入我眼帘的便是那本厚厚的《道德经》,我轻轻拿起它,便不想再放手,从此,我便沉浸在智慧的海洋里。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在对话。”可这本书在我的生命里起到的是引路人的作用,读着它时,仿佛时间静止了,一段慢节奏的时光便产生了。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深的影响,不仅是因为书中的智慧,还有那智慧带给我的心理的变化。以前的我,也许太年轻了,敢想敢做,没有目的地横冲直撞,结局总是头破血流。现在,我依然带着年轻的激情,依然是敢想敢做,但不同的是,我已懂得了什么叫脚踏实地,懂得了一步一个脚印,而不是一步登天。

梦想,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还是太远了,远得连在梦里都看得不真切。可人的一生,不就是不断地朝着梦想前进吗?在这条路上,难免会孤独寂寞,难免会浮躁,我们应该找到那个照亮梦想道路的指明灯,让它指引着你,不断前进,一步一步地,执着地前进。所幸的是,我已经找到了,那就是蕴含着千年智慧、为我及时照亮远方的经典著作——《道德经》。

时隔千年的智慧,令我感动。我很庆幸有这么一本书,在我的成长中及时的出现,为我照亮通向梦想的道路。我相信它会一直陪着我,直到我到达那个梦寐以求的理想的彼岸!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道德经》读后感

求而得之,必有失焉;为而成之,必有败焉。爱无偏私,亦有不济;名虽美甚,伪亦必生。仁德之厚,行义之正,礼敬之清,皆载之以道。弃其本而适其末,虽盛其美,必有患忧,岂足处也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因物而全物之真,柔弱所以克胜刚强也。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为无为,事无事,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知人者智,未若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未若自胜者强。强行者有志,用志于内,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是故,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亦为奇。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守强不强,守弱则强,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禅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代天施杀者,希有不伤手矣。夫燕雀有匹,鸠鸽有仇,自然以足,益之则忧。续凫之足,何异于截鹤之胫畏誉而进,何异畏邢是非同门,美恶同根,不可得而偏举也。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万物生生之厚,是以轻死,则更无生之地焉。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天下不足贵,贵在其母。四时成运,功成则移,以子知母,知易而行难。物壮则老,兵强则亡,道非常道,玄之又玄。形质承违,同乎于玄极。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昼。孰为此者天地。天地亦不能久。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其名曰大。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忽,忽兮恍兮,其中有相;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道者,万物之奥。处卑不动,守静不衰,无形无影,无逆无违;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以道莅天下,物守自然,则神无所加。神无所加,则不知神之为神。是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道德经》读后感高中

“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鲁迅语。

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说的是,最善的人如水一般。水能够滋润万物却又不与万物相争,而停留在别人都不喜欢的地方(低洼处),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老子在自然界万物中最为欣赏的应该就是水了,是“圣人”的化身,更是“道”的完美诠释。

“以柔克刚”是我极为欣赏的一条处世之道。而水应该是当之无愧“柔”的典范了。一本女子励志书上写到“当女人温柔到了极处,就是一种力量”,这“温柔到极处”应该就是如水了。“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不知,莫能行。”滴水穿石乃是最好的写照,而洪水冲垮堤坝,形如猛兽,造成灾难也让我们对水的力量不敢小觑。柔弱如水,可以不与世为争,慢慢化解刚强的力量。而水的“柔”更是到了一种“无形”的状态,只要有一点点间隙,水就能渗透进去,而后将其浸满。当然,至柔绝对不是懦弱,而是温柔的坚持。女人既是“水做的”,当是应该好好利用自己身上“柔”的力量。特别是在这个弱者强食的社会,当所有人都在极力变得更强大而忘却生命本性时,温柔的女人便是清凉剂、暖手宝,给人舒适之感,让人信任、亲近。

《庄子?山木》有语:“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这里的水,可能是山中的清泉,沾满了大山的灵气;可能是甘甜醇爽的有着井之魂灵的井水;可能是小溪中绵长的涓涓细流……总之,这水,明净、清澈、甘甜、充满灵性,如此便成了对友谊至高的评价。水能洗涤污垢,让我们的生活、心灵保持明净。如此才能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地立足于这世间。

“上善若水”,若水乃为上善。“道”是产生万物的总根源,先于具体的事物而存在,是世间万物的基本规律及本源。“道”应该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我们需要有明确的认知和理解。而水,便是这世间最接近于道的了,水“无所不利”正如“道”无所不在。水舍高趋下,而不受阻碍;水能流淌于世间各处滋养万物,洗涤无垢;水处于深潭之中,表面清澈平静,实则深不可测;水源源不断地流淌,滋润万物而不求回报。

若“水”,无疑是至仁,至善,至德,至道……。

《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道德经》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一本《道德经》,一生做人的智慧。

做一个真实的人。人的一生,总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能说会道,有的人不善言辞。有的人甜言蜜语信手拈来,有的人沉默寡言却内涵丰富。说着悦耳动听却不走心的话远远比不过说着逆耳忠言却溢满关怀的语言来的动听。"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说明了与其华而不实,不如朴实无华。由衷而出的信言远远好过满嘴奉承的美言。做一个真实的人,求真务实,实事求是。

做一个善良的人。公道自在人心,善良的人不辩解,以理服人才是他们的追求。花言巧语善辩之人一味辩解,忠厚老实善良之人从不诡辩。一个人越强调什么越说明他内心缺少什么,越是解释越是掩饰。"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与其强词夺理,不如以理服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忠厚老实,以理服人。

做一个聪明的人。脑袋聪明的人知识大都不怎么渊博,因为他们觉得聪明就是资本。知识渊博的人都不怎么聪明,因为他们知道脑袋聪明不如内心聪明。睿智高于聪明。与其聪明没有内涵,不如有内涵地活的聪明。而"明"就告诉我们要有一颗洞察世事的心,自明,明他,明事,明礼,明人生。而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自明,只有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正确,才能内心明达而自明明他。"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多涉猎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使人睿智使人聪明使人深刻。做个聪明的人,明明德,明归止。

做一个懂得奉献和付出的人。给予是一种美德,奉献是一种品质。一味的索取只会让人生之路越走越窄。虽然奉献有可能失去些什么,但是人总要明白有时候失去是另一种方式地得到。可能失去了"物质",但是却赢得了"精神",给予的帮助越多,得到的内心满足感越多。当然奉献与付出不是毫无保留地,一味的付出不计回报并不是可取的。懂得付出和奉献的度,适可而止就好。做一个懂奉献的人,乐于助人,温暖他人。

安静中体会生命的美好,修养自己,如此安好……

 

林语堂曾说:"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我想这也是每一个人读《道德经》的感受了吧。

其实每个民族都会有智者,会站在人群前面,站在天地之间把他所能看到的世界告诉给他的每一个人。告诉后人,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活得更好,更长久,如何才能不被别人,被自己灭亡。而老子便是这样子的一位智者。

老子将一切归咎于"道",他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世间万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于是我们后人再次基础上理解的"道"便是--道是混沌是无极,由此生出鸿蒙之气,内含阴阳,再生而为天地人三才,进而构成世间万物。但是老子又说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就是说道是不能用语言所说出来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天道关系。

"道"生万物,但是"道"亦为虚幻。在恍惚虚幻中,它含万物之影象;有含形色之实体;其实老子的"道",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它先于天地而生,周而复始。今天,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科学家们也证实了自然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它存在于互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此是此,彼是彼,任何事物都按其固有的轨迹运行。人们能够用一定的方法去认识它、体验它、并按照客观规律改造它。由此观之,老子在《道德经》中就已经揭示了宇宙的起初和自然的本源,这比之西方近现代的理论学说早了两千多年。

老子的."道",寓意精深,无法企及。使得我们只能用仰望的目光触及他深刻的思想。而老子所提倡的"徳"也被为后世奉行为处世哲学。

"道"是事物固有的规律,是神秘难测而又隐蔽在事物内部的东西,是不可理喻的东西,是不可及的。而"德"则是"道之功"、"道之用",是人们认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一种人为行为,是可以理解接受的,是人们可及的。

"德"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之人必备的世界观、人生态度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他讲究"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上善若水" "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之德是最近于圣人之德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处于最末。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着;处众之后,却常德众之先。以不争而争,以无私而私。这就是水的最显着特性。水滋润万物却无取于万物,并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水有其种种美德堪比圣人,堪谓之"道".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人都往高处走,难免竞争,有竞争就有争斗,有争斗自然就有流血牺牲。水比人明智,甘居下位,滋润万物而不居功自傲,清净无为而又无所不为。"上善若水",就是一种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一种修德的必备境界,一种养身之术。我们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们离道就更近一层,更能体会到人生的终极哲理。

老子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一言道破天下之事,看破人生之理。世上本无善恶贵贱,人与人本无争斗之意,天地万物本和谐融洽。但由于世人皆需追逐自己所需,觅求自己生存发展之本,于是不断于天地之间人世之中苦心经营、算计不已,一切仁义与邪恶也相反而成。天地本无成人与害人之心,但却造就人际错综复杂,世间本无圣人之现,但却成就社会等级。一切本自然,但却一切又进入繁杂之社会,天地万物、圣人百姓本自然相处,无私无公、无善无恶;却人与人终究摆脱不了关系往来,免不了融于社会,因此一切纷争痛苦皆至。一切人之所想,一切人之欲,一切人之愿,一切人之求,但所有种种皆需要人自己内省不已,都需要自己能够达物达人进而才能达己。

当然每本书都有瑕疵,《道德经》也不例外,他最大的弊病在于过于虚幻,有种避世的消极状态,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这种消极状态断然是不行的。但是只要我们采撷其长,也会有不少的收获。

读罢此书,掩卷暇思,不禁叹服古代人民对自然崇高的敬意,对人生透彻的洞悉。这样如玑似玉的文字,清新畅怀的生活方式,高屋建瓴的理论,虽不尽善尽美,也无可颠覆了。

又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层次不同,领悟的道就有区别。道法自然,道亘古不变,看的就是不同人不同心境的理解。读此罢,书受益良多,无以为馈,愿共享此书之精华。

《道德经》读后感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天尤。”上善若水,当属人生的最高境界。

水是无私奉献的。古有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哪里有水,哪里就会有生命,水作为生命之源,无私地像万物献出它晶莹的身躯,却不索取一分一毫。当酷暑笼罩着大地万物,当连片的土地相继裂开,水幻化成另一种身姿,从天而降,化为甘霖,滋润着生灵。

水是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庄子曰:“君子之交淡如水。”淡如山中清泉,自然而纯洁;淡如涓涓细流,清澈而透明;淡如一亩方塘,平静而清幽。水,以其低身的姿态,穿行在崎岖的土地之间,从不与人争高下,只默默地,悠闲地开垦出生命之园,流出一曲又一曲的佳谣。它没有虚名浮利,只懂得宁静致远,悠悠地流向远方。

水有其宽广的胸襟。因为宽容,才有了浩瀚无垠的大海;因为宽容,才有了那山林深处的溪流;因为宽容,才有了那波涛滚滚的江河。包罗万象,影布水面,给日月星辰一个梦幻的世界。河水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水不择优去劣,而是以有容乃大的胸怀,接受万物,洗净除尘。

水是谦虚,虚怀若谷的。水以其最低的姿态,穿行逶迤于土地山川之中,俯身亲吻着那一方土地,即使到最高处,也会找个罅隙纵身跳跃,然后摔个粉身碎骨,回到它赖以生存的寄居所,也就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瀑布。水从不居高自傲,即使用它的身躯喂养了人们所需的大米,也默默地流淌着,教会稻谷即使丰硕也要垂下头颅,谦虚地饱含鲜食等待人们的丰割,才造就了人们的一日三餐。

水,不仅是我们的生命之源,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榜样。人心亦如水,于淡泊以名志,宁静以致远的淡然中,陶醉于云卷云舒的人生境界里,漫步于水流低吟的闲情雅致中,临溪侧畔,静听流水哗啦,细思人生哲理。

上善若水,以其无私奉献,淡泊名利,有容乃大,虚怀若谷的精神,诠释人生的品质,它将永远是人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难以迄及的高度。

道德经读后感

国学大师曾言:墨子代表真实,老子代表真理,孔子代表真诚,是中国人文精神的三驾马车。一个人要在大地上承担责任;一个人要在天空上建立智慧;一个人要像圣贤那样去努力的.完成工作。一个人要像道家的神仙那样去举重若轻,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万物自然,这就是神于天,圣于地,这就是中国人最理想的人格状态。每个民族都会有智者,老子便是这样子的一位智者。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创始人,神话里的太上老君。据说孔子和老子曾就“仁义之治”和“无为之治”展开激烈的辩论,有关老子和孔子论道的场面几乎都是老子占上风。

道和德。

传说老子当年西游函谷关,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便出关相迎,果见一道骨仙风的老者驾青牛翩跹而来,尹喜见这老者长须如雪,有圣人之象。于是留老子于关内,并请他作一篇文章再行西游。老子不好推辞,便著《道德经》以警后人。

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体现了古人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有计划、有根据的,它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德”则是“道之功”、“道之用”,是修道之人必备的世界观、人生态度以及为人处世的方法。讲究“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德是人们认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一种人为行为,是可以理解接受的,是人们可及的。

水和道。

书中关于水的论述堪称经典,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上善若水,认为水之德是最近于圣人之德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处于最末。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却常德众之先。以不争而争,以无私而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却无取于万物,并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水有其种种美德堪比圣人,堪谓之“道”。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人都往高处走,难免竞争,有竞争就有争斗,有争斗自然就有流血牺牲。水比人明智,甘居下位,滋润万物而不居功自傲,清净无为而又无所不为。“上善若水”,就是一种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一种修德的必备境界,一种养身之术。我们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离道就更近一层,更能体会到人生的终极哲理。

水是至阴至柔的,而道也就是这样的。善利万物而不争,孕育世人却不求回报,是故“居善地,心善渊,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天尤”。我们学习的就应该是像水一样的品行道德——无为而无所不为,不争而无所不得。处众人之所恶,而得万物之尊崇。所以那先悟得无为大道的高僧才会被人们所尊崇!水是至柔之物。千军万马难敌一张巧嘴,刀剑锋芒难劈至柔之水。我们知道水是柔的,柔到了极致!我们可以用刀枪炮弹摧毁一些坚硬的事物,例如建筑物,铜墙铁壁。然而却不能用刀剑劈开水。是故“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水与道是没有形体的,你难以捉摸而又触手可及。身边都是道,因为道是“无”。我们应该学习道和水的柔,只有这样我们的道路才会更平坦,我们的为人处世才会更圆滑。

规律和无为。

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道德经》第三十九章中这样阐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

无为则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老子写这部道德经,上部道经的目的就是阐述道德规律,下部德经主要讲的是人之道,无为贯穿始终。

此书可谓旷世奇书,字字珠玑,个中道理自然“玄之又玄”,故而让人望“道”兴叹。毕竟此书森罗万象,其中涵盖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辩证方法,包括治国之道、处世哲学、人性修养、军事哲学、养生之道的智慧。它表现为变易的意思,道德经第一句就这样说,“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说出来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它表现为“易”的规律,所谓“易”的规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万物都是逐步成长,但是“物壮则老”,便要渐渐消减,于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状态。

“道德经”读后感

哲者以其洞悉天道,军者以其参透兵机,政者以其安邦定国,勇者以其建功垂名,静者以其养生延年。故曰:《道德经》,如不竭之井泉,汲桶,自然人道皆唾手可取之。

传之言曰,老子欲隐,及函谷关。守将尹喜悦之,欣然留之以问道,遂留五千余言,上曰《道》,下则谓之《德》。道,万物之本源,先天地而生,至虚至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德,乃道之行及果。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德窥道,无所不包,周行不殆,亦辩证矣。盖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或,重为轻根,静为燥君。

养一己之身,小德也;养一国之民,大德也。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后世称之民本。即天下初定,则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盛世太平,辄体恤民生,取法天道,宽待百姓,无私无欲。

至于为人处世,老子视之乃后生所不及。一词赋千意,十言有万思。譬物极必反,或曰人事莫尽,或曰反其道而行,事半功倍。将欲废之,必先兴之;将欲夺之,必先与之。或曰勿过人而忘形,是何异于鸱鸮待腐鼠?或曰详虑周思,可避急风晦雨。八方睹,八玲珑。

言语咀之,甘之如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有之以为利,物之以为用。是美学巅峰者,慧达之致者。通读之,细品之,非艰涩,皆凝练,富诗意。韵语排比,参差错落,朗朗上口。

《道德经》集智慧于大成,融精神于血脉。浅尝高深莫测,深掘无处不在。会创新时之际,顺乎大道,随德而行,固有所广益。吾辈肩复兴重担焉,应求承文化根基,振华夏威名,似大鹏扶摇万里,御风击浪,须秉德继道,烙“道”“德”于脊梁,弘“道”“德”以兴邦。

文以载道,行以育德,道德千年,万世安康!

《道德经》读后感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意思就是不能告诉你,能说出来的道不是终极的,永恒的道。非常玄妙,可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是“万物之母”,是世界的底层驱动,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多次提到道与世界的关系,老子认为道不自为大,故成其大,大道无为而无所不为。

道虚无缥缈但真实存在着,在万物形成之前的混沌状态中,大道就已存在。“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如果此时你感觉能理解道的存在,那你一定没有理解道的存在,这就是道玄之又玄的体现,在老子看来,只有忘掉自己,回归本真,找到真我才能感受到道的存在,可能就是庄周梦蝶那种状态吧,自己消失了,变成了蝴蝶或是其他什么,我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的状态。

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认为失去道和德才会产生仁、义、礼,而失礼是社会祸乱之首。

这也就不难理解老子提倡的“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了,他认为管理者的有心作为而无所作为,有为是背道而驰,老子理想的社会是“小国寡民,民复结绳而用;领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没有战争,生活简单,民风淳朴自然。老子认为正是因为大国往来迁徙,物欲横流是导致社会不古的根源。

对于个人,老子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圣人之道若天道,大公无私,惠济大众却与世无争,清静无为而无所不为。他提倡“存天理,灭人欲”把内心的欲望“掏空”,让自己回归道无我和真我状态,才能回归本性,抱真守一。所谓“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另一方面,辩证法在书中也多次提到,最耳熟能详的是“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不能“得之若惊,失之若惊”而应该做到,达观处世,宠辱偕忘。

道德经读后感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是一部蕴藏着丰富人生哲理的经典著作。千百年来,人们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当今时代,“物质第一”的浪潮无情地冲击着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逐步失去了重心,大家普遍讲求效率,追求成功,其衡量的尺度变得非常物质化和金钱化。对于一名人民警察来说,如何去面对物质时代的各种诱惑,全心全意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个人以为,就是要按照《道德经》一书中所倡导的独特的人文精神,努力做到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坚忍不拔。

一、致虚守静是安于本职工作的根本。

《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这句话强调了致虚守静的工夫修养和复归之理。所谓“致虚极”,就是“致极虚”;“守静笃”,就是“笃守静”。这是修道的基本方法。“致虚极”是说,自己如果想修道的话,要努力使自己达到极端空虚的境界。极需指心灵一尘不染,近于真空。《周易》把这种境界叫做“洁净精微”,叫做“洗心”,就是要去除世俗的妄念杂欲。“笃”是敦厚,笃守就是坚守。“守静笃”就是坚守静寂。动与静是互为因果的,自己静才能感知外界的动,自己动就无法知道外界的真实。孔子说:“人皆鉴于止水,而莫鉴于流水。”就是说,人都是到平静的水面上才能照见自己的相貌,没有人能在流动的水面上照见自己。心灵如水一样,静下来才能观照真实,观照真实才能入道。总之,人们的心境只有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才会在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二、净心寡欲是保持清正廉洁的源泉。

三、坚忍不屈是全力履行职责的保证。

总之,细细品读《道德经》,大力挖掘其有利于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对于一个人民教师来说,只有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时刻保持无私的关爱学生、满腔的工作热情,才能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道德经读后感

鲁迅曾说,“不读《老子》,不知中国文化”。这无疑是对老子高度的赞誉。的确,老子作为一代伟大的哲学家,用短短五千言,道出了世间万物的奥秘,展现了人生别有洞天的崇高境界。欲言其言,先言其人。同孔孟一样,老子被奉为中华文化史上的圣人,在2000多年前,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时至今日,他的一些思想还一向被我们实践着,追求着。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老子思想精华的凝聚体。它告诉我们,凡事要取法自然,仅有取法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摆脱痛苦与烦恼;它告诉我们,“一”为万物之始,得“一”便可得所有;它告诉我们,祸福相扶相持,无中能够生有,要辩证的看待事物;它告诉我们,“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它告诉我们,“功成身遂”,应对成功,应对金钱、权利的诱惑,不要迷失自我?老子以其文约义丰的短短五千言,教给了我们道的哲学,教给了我们处世之道,教给了我们治国之道。

老子教诲我们要辩证的看待事物,宇宙间的万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对立中存在,在对立中发展的。在必须条件下,事物是能够互相转化的。正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如果世人对于美、善的认识改变,那丑与恶的标准也就变了,正如难易相对、长短相对一样。所以,世间没有绝对的真善美,也没有绝对的假恶丑,有时,不好的事情不必须就是坏的,换个角度思考,也许另有一番天地。

老子还教诲我们物极必反,所以,强者要学会收敛光芒,以弱者居之,正如“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自居于弱势、静态而坚持一种弹性,促使敌对一方向膨胀、夸张发展以至成为脆弱,即产生盛衰的对转,这也就是“强者下,弱者上”的道理,强者鹤立鸡群,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而弱者则不然,所以,人要学会收敛自我的光芒,学会韬光养晦。

老子还教给我们成功之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成就大事业,要先从身边琐事做起,持之以恒,向目标努力。即使困难重重,暂时无法到达目的,也别气馁,老子告诉我们“大器晚成”,再接再厉,终会成功。应对成功,要明白“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下之道”,不要迷失了自我。如果努力了,却没成功,没关系,老子告诉我们“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能够长久”,“知足之足,常足矣”,正所谓知足常乐。

老子还教诲我们,做事学会“慎独”。“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千万不要以为自我做坏事别人看不见就没关系,须知,大自然是公平的,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未到。

对于处世,老子还教诲我们要“不盈”、“不争”、“致虚极,守静笃”,“柔弱胜刚强”。做到“无为而无不为”,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地去做,做到取法自然。

关于《道德经》,老子还教给我们很多,如人际关系方面,告诉我们“善者,不善人之师。不善者,善人之智。不贵其事,不爱其智,虽知大迷,是谓要妙”,善者能够做我们的教师,不善者能够教给我们智慧,学会应对善者与不善者;做人方面,告诉我们“上善若水”,水孕育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争名夺利,拥有水的品德的人才是有最高德行的人;管理方面,告诉我们“知其白,守其黑”,立足一处,眼观全局,全面研究问题。

《道德经》是一本充满智慧的巨作,这些所感所想只可是是其冰山一角而已。仔细阅读《道德经》这部智慧巨著,反复推敲其中的奥秘,展此刻你眼前的风景将会别有洞天。

道德经读后感

2021年8月,我正式开始了诵读《道德经》的路程。在此之前,其实水莲老师早就向我们推荐了这部经典,可能是机缘来得刚刚好,我就是在那个时间点,从内心深处愿意亲近《道德经》了。

我还记得第一次正式诵读《道德经》的情景。瑜伽垫一摊,水杯一放(原先诵读时会口渴),两腿一盘,坐北朝南,就这么不疾不徐地开始了,居然可以整部从头读到底,不像之前诵读时心情那么难耐,口渴,想放弃。读完整部经典,内心特别舒适,宁静,放松。

哇塞,原来《道德经》这么好啊!从此以后,我对《道德经》的喜爱一发不可收拾,走到哪里,都要带上她。陪孩子参加兴趣班的时候,上班的时候,出门旅游的时候;见缝插针,有机会就拿出来读一读。甚至上洗手间的时候也绝不落下与她亲近的时刻。

一晃三年多过去了,粗略算下来有诵读1000遍以上了。也得益于水莲老师对我们的支持和鼓励,在我们部门,每天中午都会组织《道德经》诵读与读后分享。即使自己哪天懈怠了,也不用担心,我们诵读的路上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大家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在诵读的初期,我是有些不同的感受的。那天,照例睡前读一遍《道德经》,读着读着,我恍惚间听到女儿在叫我,抬头望向女儿和先生,他们在跟我说话,但是声音却是那么遥远和不真实,环境也很奇特,就像在看电影屏幕一样,屏幕中的他们在与我对话。但,我却是观众,我不存在他们的空间里。这种感受存在大概几秒左右,当时有些惊慌失措,当我咽下口水后,一切都恢复了正常。

我把这个感受跟水莲老师分享了,她告诉我,不要怕,有些人在诵读《道德经》的时候,确实会有不同的体验,你是非常有根器的,一定要坚持诵读啊。

我很幸福,在人生的路上遇到《道德经》;也很幸运,在我遇到困惑的时候,还有一位“心灵导师”会为我带来生命的启发和正念。

我小时候体弱多病,思想就特别敏感,经常会想到死亡。如果自己死了,那我有灵魂吗?如果有,那灵魂的归属在哪里?如果没有,那我现在存在的意义在哪?对于死亡的恐惧会让我吓出一身冷汗。

说来也怪,《道德经》读了几百遍之后,我突然不畏惧死亡了,没有原因地自信,相信自己死后,将来要去的地方一定特别美好。而且我找到答案了,人死亡后是有灵魂的,众生会再次踏上轮回之路。有生之年,如果《道德经》无法让你解脱,但至少,在这一世,不会活得像行尸走肉。人生的三层楼,至少你不会掉入物质层,一生为物质忙碌,被他奴役。

书读千遍,其义自见。有时候,自己在忙着手头活儿的时候,会突然奔出《道德经》某一章节的语句。有一天,当我心里飘进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忽然一个念头闪现,《心经》中提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实老子也说了啊!有和无,就是空和色。“有”代表有形的物体,就是“色”;“无”代表空无、虚无,就是“空”啊。

“无”和“有”同一根源;“空”和“色”也是同一根源。只是名字不同罢了。整整一部《心经》所讲的内容,老子第一章就提到了。而同一根源是什么?“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我认为就是“道”。

真真感叹经典的殊途同归,异曲同工!《道德经》能量之广大,无法用语言去形容,唯有珍惜当下,坚持诵读,就会找到内心的答案。

道德经读后感

今天我刚在外婆家吃完大餐后,独自一人往家走。

走到了一个拐弯处,我突然发现一个叼着香烟的人站在角落里。月亮高高挂,月光照亮了他的身影。赤橙黄绿青蓝紫,他的发色一样不缺呀,再加上一身怪装束,我断定他是一个混混。

于是我犹豫着不敢向前,就在此时,一个小学生出现在了我的眼前。那个混混拦住了他,一只手一伸,一脸奸笑的说:“小子,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吧,大爷我没钱花,接我点钱。”看着那小学生害怕的样子,我真想冲上去一脚把他踹到东门拣菜屑去。

可一想:现在的混混什么都干得出来,一会没把他干到,自己两眼一翻,两腿一伸,跑到西方游乐世界去了,那也太不换算了吧。我就绕到回家了。

又一个夜晚,同一个地点,同一个月亮下同一个混混。这回,他拦住了一个中学生。我想,这回再也不能放过他了。正好一个叔叔从商店里出来,我急忙拉着叔叔说:“叔叔,那有个混混正在抢钱。”那叔叔听完话丢下东西,对我说了声谢谢,就冲了上去。几下就把那个混混抓住了,只见那叔叔拿出一把手铐,铐住了混混的手。这时我才明白,原来这位叔叔是警察啊!

在回家的路上,我看着月亮,觉得今天的月亮特别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