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2023年少数民族联谊会工作总结(大全5篇)

时间:2023-09-26 11:21:58 作者:琴心月 2023年少数民族联谊会工作总结(大全5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怎样写总结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总结应该怎么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总结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少数民族挂职干部心得体会

少数民族挂职干部心得体会是在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具有很高的重要性的。我自己就有在少数民族地区挂职担任领导职务的经历,对于少数民族挂职干部的心得体会也有一些想法。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少数民族挂职干部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对更多的人有所帮助。

第二段:了解少数民族文化

首先,作为少数民族挂职干部,我们需要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因为地理位置、历史等因素导致少数民族发展的历程与汉族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如果我们不能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就难以更好地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比如,在藏区,藏族人民敬神尊佛,对于佛教文化具有很高的崇拜和尊重,因此在民生方面,我们需要厘清民生需求与宗教文化的关系,不可具有过多的干涉。

第三段:沟通与协调

其次,作为挂职干部,我们也需要拥有优秀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在少数民族地区,习惯、思维方式、语言等方面都会与汉族有所不同。因此,如果我们不能真正与当地人民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就很难在工作中获得成功。在工作中,我和当地群众、企业、官员等多方面都要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让各方面都能更好地共同协作达成共同的目标。

第四段:珍惜文化成果

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珍惜当地的文化成果。在少数民族地区,许多民间文化、习俗、庆典等等都是与因特殊历史和地域形成的,这些文化都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保留和传承。在挂职工作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当地文化成果的学习和了解,并以此为基础,指导当地民众的生活和工作,更好地传承少数民族文化。

第五段:逐步扩大影响

最后,我们需要逐步扩大我们的工作影响。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发展水平与汉族地区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挂职工作中,我们应该在支持当地经济发展、推广当地文化等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同时也要将我们的工作和经验向更多关注民族地区的机构和组织进行推广与宣传,帮助更多人更好地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加强文化多元性。

结语:

少数民族挂职干部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渊博的文化素养,具备高超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也要拥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包容性和创新力。挂职干部的工作任务不单是完成工作,更需要成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更加充实了自己的修养和素养,相信对于少数民族挂职干部的工作将有所收获。

少数民族节日

篇一: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一览表

篇二:我国少数民族节日及风俗习惯

求幸福昌盛的美好愿望。

娘诉苦。祖娘鼓励他们不要怕困难,同时给了他们一面铜鼓和一只猫,要他们再去奋斗。兄妹俩第二次种出的庄稼成熟了,鸟兽又来偷食。兄妹俩敲起铜鼓惊走了鸟兽,放出猫吃尽了地鼠,终于获得了丰收。为了报答祖娘,兄妹俩在五月二十九日祖娘生日这天敲着铜鼓去给祖娘祝寿,并祝瑶家年年丰收,人畜两旺。从而形成了“祖娘节”,又叫“达努节”。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

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

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节日

民 族 主要节日

火把节

会街节

阿昌族 泼水节

撒神

尝新节

三月街

白族 火把节

伊斯兰教历三月十

二日

伊斯兰教历九月三

十日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

十日

傣历十二月十五日

傣历九月十五日 圣纪节 保安族 开斋节 古尔邦节 开门节 布郎族 关门节 泼火节

六月六

布依族 三月三

四月八

元日

上元节

朝鲜族

寒食节

端午

十月节

哈尼族

伊斯兰教历三月十

二日

伊斯兰教历九月三

十日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

十日

农历正月初一

伊斯兰教历九月三

十日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

十日

农历一月

农历六月

农历六月初十

农历四月十五日

伊斯兰教历三月十

二日

伊斯兰教历九月三

十日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

十日

农历六月至九月

农历十一月十九日

独龙族

俄罗斯

鄂伦春

鄂温克

灯杆节 农历十二月 农历正月初一

农历三月初三

农历六、七月

傣历三月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傣历十二月

农历三月初三

农历九月

刀杆节

旭独龙节

珞巴族

隆德节

颁金节

满族

庙会

伊斯兰教历三月十

二日

伊斯兰教历九月三

十日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

十日

农历正月初一 圣纪节 柯尔克开斋节 孜族 古尔邦节 诺劳孜

达斡尔

族 春节(阿涅)农历正月初一

泼水节

傣族

开门节 傣历六月六日 傣历十二月十五日

少数民族挂职干部心得体会

少数民族挂职干部是新时代推动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有力措施。我在少数民族地区挂职干部一年多的时间里,深刻认识到了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和传统习俗,也收获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生体验。

第二段:体验文化多样性

少数民族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挂职干部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这种文化多样性,不仅增长了见识,也促进了民族团结和谐。我曾参加了多个少数民族的节日庆典,例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藏族的舞蹈表演,彝族的火把节等等,深刻感受到了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传统习俗,也更好地了解了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与思想。

第三段:推动基层工作发展

作为挂职干部,除了体验文化多样性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推动当地基层工作的发展。我们在工作中,积极参与农村扶贫、教育支援、医疗改善等方面,使更多的人受益。例如,我们对当地的小学进行了改造和装修,引进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教材,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接受教育;我们还与当地农村合作社合作,推广当地农产品和旅游资源,带动当地农民增加收入和发展农村生态旅游产业等等。

第四段:挂职干部的责任与使命

挂职干部工作不仅仅是体验和推动,更是需要承担责任和使命。我们作为挂职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精湛的职业素养,全力投入到挂职工作中去。同时,也要注意发扬民族团结精神,尊重当地民族习俗和文化,促进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心灵交流和身体协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挂职干部的作用和价值。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

总之,挂职干部的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广泛的影响,能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等方面作出重要的贡献。相信未来,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挂职干部的工作将会愈加广泛和深入,为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中国贡献更多力量。

少数民族节日

1、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每年七八月间举行。

2、回族:开斋节、古尔邦节(宰牲节)、圣纪节。

3、藏族:藏历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此外,还有藏历4月15日的萨嘎达瓦节、7月上旬的雪顿节和沐浴节,以及丰收在望时的望果节等。

4、维吾尔族:肉孜节(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等。

5、苗族:苗年、春节、四月

八、吃新节、龙船节、清明节。

6、彝族:传统节日是火把节。

7、壮族:比较具有民族特点的节日有中元节、牛魂节(又称牛王节)、三月三歌节和吃立节。

8、布依族:传统的民族节日有过大年、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等。

9、朝鲜族: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仲秋)五大节日,还有老人节、流头节等。

10、满族:春节、元宵节、二月

二、端午节、中秋节等。

11、侗族:春节、端午、中秋、重阳节等。

12、瑶族:节日较多,有大节日、小节日之分:大节日有盘王节(盘王是瑶族人民的始祖、民族英雄)、达努节(达努,瑶语意为不要忘记,是敬奉始祖密洛陀的节日),小节日几乎每月都有。

13、白族:年节、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渔潭会。

14、土家族:赶年、四月八、六月

六、大端午、七月十五等。

15、哈尼族:主要节日有十月年、六月年、尝新节,一些地区也过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

16、哈萨克族: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孜节。

17、傣族:泼水节(即傣历新年)、关门节和开门节。

18、黎族: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19、傈僳族:过年节、收获节、火把节、中秋节。

20、佤族:春节、播种节(佤历气艾月公历三月)、“崩南尼”、接新水节、取新火、新米节、堆沙节、取新火节、便克节、开门节、关门节、汉历老年、七月半、火把节、中秋节、拉木鼓节等。

21、畲族:春节、元宵节、三月三染乌饭祭祀祖先、清明节、四月八造麦精饭、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十月祭多贝大王节等。

22、高山族:各地不一,但比较流行的有春节、丰收节。

23、拉祜族:传统节日有新米节、火把节等。

24、水族:端节又称过端,水语叫借端,与汉族春节相似。此外,还有端午节、清明节、七月半、六月六等节日。

25、东乡族:尔德节、古尔邦节(宰牲节)、圣纪节。

26、纳西族:传统节日有白沙农具会、龙王庙会和骡马会等。此外,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火把节等。

27、景颇族:主要有新米节、目脑节。

28、柯尔克孜族:有肉孜节、库尔班节和诺鲁孜节。

29、土族:春节、端阳节、二月二等。

30、达斡尔族:春节、二月

二、端午节、农历正月十六的“黑灰日”等。

31、仫佬族:三年一次的“依饭”(欢庆丰收之意)节、春节、走坡(青年男女进行社交的节日)、牛生日节和后生节。

32、羌族:春节、农历十月初一的年节(羌族以十月为岁首)。

33、布朗族:开门节、关门节等。

34、撒拉族:开斋节、古尔邦节(宰牲节)、圣纪节。

35、毛南族:春节、中元、清明节,分龙节又叫五月庙,是毛南族特有的节日。

36、仡佬族:春节和八月节等。

37、锡伯族: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

38、阿昌族:泼水节、开门节、关门节、会街节等。

39、普米族:大过年、大十五节、转山会、尝新节。

40、塔吉克族:肉孜节(开斋节)、台合木兹瓦司脱节(又叫播种节)、兹完尔节(又叫引水节)、巴罗堤节(巴罗堤、即八月)。

41、怒族:春节、鲜花节、祭谷神、祭山林节。

42、乌孜别克族: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孜节。

43、俄罗斯族:复活节、圣母圣诞节等。

44、鄂温克族:敖包会、那达慕、米阔鲁、春节等。

45、德昂族: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做摆等。

46、保安族:开斋节(也叫尔德节)、古尔邦节(宰牲节)、圣纪节。

47、裕固族:因信仰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宗教节日是他们的主要节日。传统节日除“点格尔汗”仪式和定期的宗教节日外,还有春节。

48、京族:最隆重的节日是唱哈节,其他节日与汉族基本相同,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盂兰节、中秋节等。

49、塔塔尔族:肉孜节、古尔邦节和撒班节(犁头节)。

50、独龙族:卡雀哇(独龙语,皇节之意)是独龙人一年中惟一的节日。

51、鄂伦春族:主要有春节,也过端午节和中秋节。

52、赫哲族:春节、元宵节、“二月二”吃猪头等。

53、门巴族:“达娃觉尼巴洛沙”、“达娃当巴洛沙”和“雀可节”(即望果节)。

54、珞巴族:藏历年、洞更谷乳木节、旭独龙节等。

55、基诺族:特毛且(过年)、新米节等。

少数民族教案

1、让幼儿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勤劳勇敢,他们都是中国人。

2、主要从服装上尝试辨认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四个民族,了解他们的主要生活习惯及居住地。

3、培养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课前丰富有关地理知识与音乐舞蹈方面的技巧。

2、自制投影片,中国地图,四个民族娃娃(彩色图片),居住地标记(蒙古包、大雪山等彩色图片大小各一套),彩色挂图,录音机。

一、开始部分

1、出示中国地图,复习儿歌“中国地图”,巩固以前所学的地理知识。

2、让幼儿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

幼儿讨论。

3、出示朝鲜、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四个民族的娃娃,一起找出他们居住在“大公鸡”的什么地方,并将民族娃娃与他们居住地的标记贴在地图上。

二、基本部分

1、放映投影片,并出示挂图,认识四个民族的服饰特征并了解其生活习惯。

(1)放映蒙古族的投影片,让幼儿通过观察、讨论,了解蒙古族人的服饰特征与主要生活习惯。

(2)出示蒙古族的挂图,深入引导幼儿观察,并能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其服饰、生活、乐器等部分特征。然后由老师小结,加深幼儿印象。

教师小结:蒙古族人身穿长袍,斜开衣襟,头上扎着头巾或戴着皮帽子,腰间束丝带,脚穿皮靴。他们生活在大草原上,以放牧为生,住在可以随拆随搭的蒙古包里,他们爱吃牛肉、羊肉、喝奶茶。蒙族人喜欢唱歌、跳舞、弹马头琴。

(3)用同样的方法,介绍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

2、利用投影片,组织添色游戏“为民族娃娃穿花衣”,让幼儿再辨认不同的民族服饰及居住地,巩固所学知识。

游戏规则:利用投影的套色方法为民族娃娃戴漂亮的服饰,然后请小朋友辨认所出示的民族娃娃并送到相应的布景下。(在教室四周准备雪山、蒙古包、城堡、花园的布景)

3、欣赏四个民族的音乐,尝试创编民族舞蹈。

第三次尝试:幼儿根据平时的知识与上课的认识边听音乐边跳舞,区别各民族不同的舞蹈风格,鼓励幼儿创编。

三、结束部分

1、培养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放映民族大团结的投影片),幼儿随音乐自由舞蹈,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