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市政绿化工程施工方案 农场绿化年度工作计划(5篇)

时间:2023-08-18 10:58:02 作者:曹czj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写方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市政绿化工程施工方案 农场绿化年度工作计划(5篇)篇一

公司名称:开心农场

注册地区:浙江省杭州市萧山

产品/服务:种植业务;偷菜业务;绿色餐厅业务;篝火晚会、野营、烧烤等附属业务。

公司战略:为了健康美好生活,to be a happy farmer。

营销策略:制定基于市场的几个策略,以及短期、长期的促销策略。

公司管理:公司成立初期拟采用直线职能型的组织形式,分为开心农场部、娱乐业务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市场营销部。共44人。

投资与分析:考虑到来自于各方面的竞争,我们要充分发挥出“开心农场”的特殊性能,吸引客户并抓住客户。

财务预测及分析:

市政绿化工程施工方案 农场绿化年度工作计划(5篇)篇二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市政工程管理局年度的工作计划,仅供大家参考和阅读。

1、加快推进土屋路、机床八厂路道路拆迁工作。力争明年2月底前完成两条道路的拆迁任务,其中,土屋路计划今年12月*日进场进行道路前期施工,**年12月5日前完工,同步完成道路两侧的综合整治任务。机床八厂路计划12月底前完成招标工作,**年3月进场施工,7月底前完工。确保以上两条道路至少有1条道路由我区进行施工。两条道路的建设费用为**万元,由市里承担;拆迁费用为918万元,整治费用为**万元,经区政府常务会议批准,由区里承担。

2、申报道路整修计划。今年已向市局申报10条道路整修计划,包括顺河西街、七里山路西延、普利街、园丁小区路、西门子路、腊山路、玉兴路南延、青龙山北路、舜玉北区小区路、王官庄小区路,力求确保整修1条道路。道路建设费用以市政专项经费为主,市资为辅。

1、主次支及背街小巷道路坑槽修补工作。我区现有主次支及背街小巷道路228条,长约211公里,面积约484万平方米,目前破损率为5%。**年对青年西路等60条道路坑槽进行修补,修补面积3万平方米,投资约470万元。计划**年10月前完成对经七路等40条主次支及背街小巷道路坑槽整修工作,整修面积约3.3万平方米,预计需要养护资金500万元,以区资为主,市资为辅。

2、开放式老旧居民小区坑槽修补工作。我区现有开放式老旧居民小区32个,**年已对王官庄、乐山等6个小区道路进行了养护,养护面积约1.8万平方米,投资约280万元。截至目前,我区共完成17个小区的道路养护工作,剩余15个小区未进行整治。计划**年11月底前完成对七里山小区、舜玉北区等6个小区的道路养护工作,预计需要养护资金300万元,需新列入区财政,纳入市政专项经费。

1、主次支道路井盖整治工作。我区现有各类井盖设施5万余座。20xx年整治井盖1589座,在此基础上,计划2013年10月底前完成对马鞍山路、舜玉路、二七中街等39条主次支道路的1318座井盖的整治工作,约需整治费用240万元,争取市里补助。

2、开放式老旧居民小区井盖整治工作。计划**年10月底前完成对开放式老旧居民小区392座井盖的维护工作,约需整治费用120万元,争取市里补助。

3、管道清淤疏浚工作。我区现有市政雨、污水管道约370公里,雨、污水检查井、雨水斗2万余座。**年,根据季节情况,计划在3月、6月和10月前进行集中清挖、疏浚工作,约需清淤疏浚费用178万元,争取市里补助。

计划**年7月底前完成对卧龙路、英雄山边沟、东红庙北路、舜耕路兴济河桥南侧、济大路、白马山南路6处积水点改造的工作,约需改造费用182万元,全部由市资承担。

1、完善《**区城市防汛应急预案》。针对防汛新要求,结合我区实际,5月中旬完成修订工作;计划6月初召开全区防汛工作会议与各成员单位签订防汛责任书。

2、开展全区防汛抢险综合演练。我局计划在5月中旬、6月中旬组织开展两次城市防汛应急内部演练。计划6月1日前组织全区防汛成员单位开展防汛抢险综合演练。

3、进一步加强应急响应和快速处置能力。一是加强市政排水管道及检查井、雨水斗的全面疏浚、清淤工作,在主汛期到来前清挖2遍。二是提前储备防汛物资,调试视频会商、3g无线等防汛通讯设施,确保各项硬件设施到位。三是开展防汛宣传活动,计划在6月中旬开展“防汛减灾,人人有责”的大型宣传活动。在济南日报等主流媒体刊登防汛知识有奖竞猜问题,与市民加强互动,宣传普及防汛、自救常识。

1、开展河道截污治污整治工程。按照市里要求,**年8月31日完成兴济河等9条河道截污治污整治任务。我区承担3条河道截污治污整治任务。根据市、区各承担50%的资金原则,我区需要投资8356万元,需新列入区财政。目前,河道截污治污整治工作已列入2013年全区重点工作计划,资金正在落实,招标前期准备工作正在进行,计划**年1月底前完成招标工作。

2、深入开展河道清淤疏浚工作。按照要求,在明年汛期来临之前,由市政局负责对辖区14条河道进行集中清淤疏浚工作,街道办事处负责对河道内农作物、私塔乱建的建筑物等进行清理。计划清淤7.6万立方,约需清淤疏浚费用500万元,需新列入区财政。

3、继续推进河道日常保洁工作。

20xx年保洁经费标准为66万元, 2013年河道保洁标准提高,计划将保洁经费提高到120万元,需新列入区财政,安排专业施工队伍定期对河道进行保洁,街道办事处负责日常保洁与维护工作。

4、深入开展全区河道隐患排查工作。市政局安排专职人员与街道办事处联合加强对河道隐患排查力度,及时进行河道挡墙砌筑、护栏护链修复工作,2013年河道应急抢修工程约需200万元。

5、进一步强化日常考核工作。细化对街道办事处的日常考核指标,正在修改完善《市中区城区内河道整治管理考核办法》,2013年年初将向各河段长征求修改意见,并在全区河段长管理工作会议上签订责任书。

1、进一步加强主动巡查力度。20xx年8个科室每月巡查340个案件,在此基础上2013年计划12个科室每月巡查500个案件以上,争取主动巡查率由目前的40%提高到50%,被动投诉率在每月55%—60%的基础上,年底降低十个百分点。

2、强力推行“管线圆桌会”管理模式。要求各专业管线单位每年3月份前报送施工计划,超前谋划、统筹安排,做到集中开挖、整体恢复。计划之外的工程原则上不再进行审批,争取水、气、热部门协同施工所占比例由目前80%提高到90%。明年将结合管线单位施工计划对二七、舜玉等片区进行管网施工。

市政绿化工程施工方案 农场绿化年度工作计划(5篇)篇三

相比之下江阴和新加坡有许多相似之处,从地域面积和人口来看,新加坡国土面积为700平方公里,人口420万,江阴市域面积为98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0万;从经济发展情况看,去年江阴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超过8000美元,处于新加坡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发展水平,同样面临经济转型、工业重组的任务。相似的地域面积、相似的发展课题、相似的发展阶段,使得新加坡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特别是花园城市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对江阴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更有启发、更可学可用、更可以借鉴。

规划设计领先是最大的领先

规划设计是政府的第一资源,是城市建设的首要依据。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规划,20世纪60年代就专门委托联合国帮助开展城市发展的概念规划。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概念规划为基础、总体规划为统领、公园绿地系统规划等各专业规划为延伸的规划体系。在规划设计定位上,新加坡政府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学习先进。新加坡善于学人之长,补己之短。60代初,内阁资政李光耀先生就从柬埔寨学习引入“花园城市”的理念,以种树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城市绿化,并坚持不懈地实施,持续不断地创新。新加坡人从种树到种草到种花,从点到线再到面,永不停步,不断推进,现在又提出建设“花园中的城市”目标,把花园城市建设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新加坡政府认为,城市规划设计是一个理性推进过程,也是一个民主决策过程。城市规划设计说到底是为了民众,按照新加坡的法律规定,公园绿地系统规划批准前必须公示两周,鼓励更多的公众参与规划进程和提供反馈意见,在充分听取民意吸收民智后才上报批准。在规划设计实施上,新加坡政府始终坚持有章可循,刚性执行。80年代,历经了道路绿化、建造公园、引进植物等工程,新加坡制定了宏观的远期绿化总体规划。城市发展蓝图原则上5年修订一次,不得随意变更。

我们从新加坡花园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到,规划设计的领先是最大的领先,规划设计的资源是最大的资源。江阴植树造林也必须从规划入手,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我认为关键是要坚持好“三个观”,就是要坚持开放包容的学习观、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科学发展的政绩观。一是坚持开放包容的学习观。善于学习一切先进经验,开阔思路、开阔眼界、开阔胸襟。把先进经验与江阴的实际结合起来,在反复地学习、比较、借鉴中,注重体现个性特色,将新加坡等地绿化的先进理念、先进经验落实和渗透到规划的每一个细节。学习掌握新加坡园林城市建设的规律,在制定宏观的长远总体规划的同时,明确实施规划的阶段性目标,一步一步抓推进,一年一年抓落实。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植树造林要以实用为第一原则,进一步关注人的需求,综合考虑遮阳避雨、降噪吸尘等功能,做到“城市有林阴大道、城乡有绿色通道、小区有绿色廊道”。优化植物种群和结构,保护和利用自然植被,规划种植节水、节能、节人工的园林植物,降低绿化养护成本。科学合理布局绿化,提高享受绿化的参与度,不仅要让人看得见绿,更要让人能亲近绿、走进绿、享受到绿。三是坚持科学发展的政绩观。对江阴来讲,科学发展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问题。因此,要把绿化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规划,体现在总体规划中,体现在与其他专项规划的同步实施中。要把种树作为优化城乡环境的突破口,引导全市各级干部树立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是最大的政绩观,以种树当先保障环保优先,以环保优先实现科学发展的率先。

体制机制创新是最大的动力

新加坡花园城市建设主要是坚持“people、private、public”“3p”模式,较好地处理了政府、市场和市民三者的关系,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凝聚各方面的力量,互为提升,互动并进。从政府来说,一方面是做好规划,另一方面是大力投入。新加坡的绿化实施种管养分离,整个新加坡一年的绿化投入为亿新元,95%靠财政拨款。其中1/3用于公园局职工工资,1/3用于开发、翻新公园,1/3用于绿化养护。从企业来说,主要是参与绿化养护。承包商经过政府公开招标确定,与公园局每3年签一次合同。绿化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部分。市民真正成为绿化的享有者和建设者,从规划到实施,都有市民的身影。政府发起的“自然之旅”、公园认养计划等举措,也使市民的绿化意识和参与意识不断提高。

目前生态绿化已经成为江阴广大市民的共识,植树造林的意识也深入人心。但如何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市民三者的积极性,如何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从江阴的实际出发,我们必须坚持“政府推动为主导、市场运作为主体、全民参与为主力”的发展模式。首先,要坚持政府推动为主导。植树造林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大事,要通过一代二代甚至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为此我们专门成立绿色江阴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植树造林工作的组织、计划、协调、督察等工作。通过实施城郊森林绿地工程、城市环境整治工程、文化建绿工程、公共绿地工程、道路绿化工程、社区绿化工程和立体绿化工程等园林绿化“七大工程”,进一步营造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人居环境。我们的阶段性奋斗目标是:2007年,城市绿化覆盖率和全市森林覆盖率分别由2006年的43%和20%提高到45%和23%,建成国家园林城市;2008年,城市绿化覆盖率和全市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47%和25%,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90,建成全国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其次,要坚持市场运作为主体。绿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钱从哪里来?要用市场运作的理念,创新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投融资机制,努力走出一条多元化投入的新路子。突破传统运作机制,努力走出一条既加快开发、增加绿地,又使政府有收益、企业得实惠的新路子。进一步完善义务植树造绿的政策,采取共建、捐建、认养、认管、绿化达标、转让冠名权及广告权等多种形式,发动全社会参与城市绿化建设。要明确投资主体,实行分类建设。公共绿地和生态林,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投资为辅;经济林以企业投资为主,政府投资为辅;景观林要结合商业开发,鼓励企业投资,政府予以适当支持。第三,要坚持全民参与为主力。植树造林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有责任,企业有责任,每个公民也有义务。广大市民是城市环境的受益者和消费者,也是城市环境的维护者。要在全市上下形成“江阴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共识,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发挥广大市民的主人翁意识,形成个个关心绿化、人人投身绿化、家家动手绿化的浓厚氛围。要组织开展“希望林”、“共青林”、“红领巾林”、“婚庆林”、“家庭林”、“同心林”、“军民共建林”等建设活动。通过典型示范,舆论推动,动员农民在农村的路旁、河旁、田旁和房前屋后“四旁”种树补绿;全市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院落、广场居民小区都要见缝插绿、垂直挂绿、破墙透绿;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绿色江阴建设中,形成植树造林的大合唱。

生态环境优化是最大的效益

新加坡20世纪60年代绿化净化,大力种植人行道树,建设公园,改善生态环境;70年代制定道路绿化规划,加强环境绿化中的彩色植物应用,以及挡土墙、人行天桥等特殊空间的绿化;80年代制定长期的战略规划,实现机械化和电脑管理,引进色彩鲜艳、香气浓郁的植物;90年代提出建设生态平衡的公园,发展各种主题公园,建设连接公园的人行廊道,加强人行道的遮阳树种植。通过阶段性的工作,不断提高花园城市建设水平和档次。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通过几十年的建设,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从新加坡的成功实践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就是生态环境的优化是最大的效益。作为我们江阴来说,如何学习新加坡的先进经验,关键是要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一起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一起考核,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一起发展,努力实现政府的社会效益、企业的经济收益和群众的长远利益的有机统一。一是坚持做到“三个同步”,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发展效益的有机统一。植树造林与开发建设实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要大力推行绿色行动,在企业启动建设的同时,必须先种树,做到建一个工厂,成一个绿色企业;在道路建设的同时,必须先种树,做到建一条路,成一条绿色通道;在规划建设的同时,一年内不开工的土地,必须先种树,做到绿化不断线。同时,利用绿化效应带来土地级差地租大幅度上升的规律,探索“以房养绿”、“以绿养绿”等多种促进城市绿化的手段和机制,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城市绿化,做到绿化项目计划与土地出让计划相衔接、绿化项目建设时序与土地出让时序相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绿化的延伸效益。二是坚持做到“三个不准”,实现生态效益与群众长远利益的有机统一。牢固树立“绿线”是“底线”,“绿线”是“高压线”的观念,严格实行城市绿线管制制度,明确划定城市建设的各类绿地范围和保护控制线,确保绿线内的用地不被随意占用和修改,所有部门都必须承担绿化责任,所有工程没有绿化规划不准开工,确保项目建设的绿化用地和建设质量;依法加强管理,加大执法力度,所有绿地任何人不准随意砍树,严肃查处各类违法侵占绿地、破坏绿化的事件,切实保护绿化成果;要认真实施“绿色图章”制度,坚持工程建设中绿化设计和工程设计同时报批。三是坚持做到“三资建绿”,实现生态效益与企业经济收益的有机统一。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经营、谁赚钱”的原则,充分发挥工业强、企业强的优势,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工业反哺农业,推动城乡绿化建设,探索实践出“以工投绿、以工建绿”的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共建共享的特色之路。城乡绿化要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做到在提高绿量的同时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来看,我市企业投资建设的农业项目有60个,在建或建成投资额超500万元的农业企业超过60家,仅2006年“三资”投农就达亿元。

建设江阴城,造福江阴人,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学习借鉴新加坡花园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加快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进程,努力建设绿色家园,着力构筑生态园林城市,让江阴大地绿起来、美起来,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绿阴环抱、绿茵遍地、繁花似锦、四季葱翠的绿色空间。建生态园林城市从植树开始。

市政绿化工程施工方案 农场绿化年度工作计划(5篇)篇四

一、高标准做好园林规划设计工作,规划设计按照高标准、大绿量、多栽树的总体要求,全力打造以以平原森林为特色的城市园林风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高水平设计。

1、二园: (1)沙沟湖农业生态观光园,按照同济大学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建筑单体、二级道路、小品等建设。(2)银杏实验基地。

2、一带: 即六保河风光带,按照设计图纸施工。

3、六点: 即-路与辽河路、-路节点 、-_路与辽河路、-路节点、-_与辽河路、-路节点。

4、六路: 即-路、-路、黄山路、辽河东路、-_。

路、东泰路,设计绿化植物以乔木为主,辅以花灌木及宿根花卉。

1、三园: 即灯桥所游园、和平西游园、阳光游园,在原来

绿化的基础上,增加园路.休闲坐凳等,为市民路人提供相对安静的休息场所。

2、六点: 即太阳城广场绿化、世纪大道与运平路、华山路、恒山路节点、邳新路与东高速,上海路与邳新路,强力抓好节点景观建设,节点景观本着“一节点一特色”的模式,体现不同的风格,形成景石节点,大树节点,花卉节点等特色节点景观。

3、十六路: 其中新拓四条道路:即建设北路延伸段、青年东路、世纪大道慢车道、文苑东路,改造道路十二条,即珠江西路、恒山南路、长江西路、海河路 、工业路、 图书馆北侧、天山南路、辽河西路、建设南路、文苑西路、青年路。

(三) 城区所有绿地苗木普查工作:对所有已建成绿地对照原设计方案进行苗木普查,争取消灭绿化盲点、断带,提高绿量。

(四) 环城绿带建设:环城道路及骨干道路两侧平均加厚50米宽的绿化带,以不同品种的高大乔木片林为主,同时对现有林地加以改造提高绿化质量,形成后将成为一条“景不断链,绿不断线”的绿色景观长廊。

(五) 草坪改造:202_年我局重点改造人民广场、锦绣广场、邳州公园三处公园绿地的草坪,总面积252亩,借鉴北京草坪种养经验,根据适地适草的原理,清除原有草坪更换为混播品种,草坪更换后将延长其绿色期并大大增强其适应性和观赏性。

(六)单位小区改造

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和切实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要求,加大80家单位小区的绿化完善工作,栽植、大树2600株。

二、加强施工管理,实行市场运作机制

为提高施工质量 降低绿化成本,我局将引进园林绿化施工市场化运作机制,对北京路、沈阳路等可投标的路段和景点公开进行施工管护招投标,按同等质量比价钱、同价钱比质量的原则,选定优质施工队伍,园林局成立技术总监小组,按照设计标准,一着不让抓施工管理。暂定管护付款方式为施工结束付款1/3,第一年管护结束付款1/3,第二年检查验收付清的付费方式运作,栽植管护保活由施工方一抓到底,打造优质景观。

三、强化日常管理,提高管护水平

“三分种,七分管”,管理是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年,我局所有管护工作将严格依据《江苏省城市的管护标准》进行管护,主干道达到一级标准,其它地方达到二级标准。工作中强化技术指导,实行科学管理。管护以新加坡绿化作参照系,与世界一流接轨,在修剪上强调精品化、艺术化;除草方面消灭杂草及所有非园林绿化种植植物;树木病虫害管理上做到无病虫害,无长势不良的现象;园林形象整理方面做到无一株非正常歪斜与死亡的树木。

四、完善制度建设,落实工作责任

在明春绿化中,我局将在202_年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推行并深化以“责任到人,分片承包,量化考核,奖优罚劣”为中心内容的考核机制。成立由局领导牵头,分区领导及相关科室参加的考核小组,对全城区道路、游园、公园、广场等管护区段进行考核。考核分为定期与不定期两种形式,量化打分并与工资挂钩。总之,在-年里,凡是能进行量化考核的一律进行量化考核,不论正式工还是临时工,不论是领导还是职工,都要做到人人肩头有压力,个个身上有责任。以此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合力、动力。

(1) 按照规划设计的要求,提前挖好春季栽植乔木的树坑,进行土壤改良风化,土质不好,进行客土改良。

(2) 将全城区乔木,灌木绿篱修剪一新,使冬季保持良好的景观,并为来年生长打下基础。

(3) 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做好形象整理、树木防寒、补栽苗木的扶正、卫生保洁等工作。

市政绿化工程施工方案 农场绿化年度工作计划(5篇)篇五

工作目标:拆墙透绿、增绿工作要以《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制定的“城市主干道沿街单位90%以上实施拆墙透绿”为目标,力争3至5年内对城区所有主干道沿街单位实施拆墙透绿。通过坚决有效地开展拆墙透绿、增加城市绿地活动,增加城市园林景观,美化市容市貌,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市民素质,塑造城市形象,全面加快梅州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步伐。基本原则:拆墙透绿、增绿工作要按照整体推进,确保实施效果,政府组织帮助,单位具体实施的原则,工业沿线各单位应自觉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尽快开展围墙改造,并及时拆除临时违章建筑,做好配套绿化工作,对拒按规划实施拆除的临时违章建筑,政府将依法强制执行。

二、工作内容及任务

(一)凡临街的实体围墙、到期临时建(构)筑物及违章建筑,原则上应全部拆除,按规划审批的建筑红线位置设置透视墙,墙内建设绿地,墙外尽可能增补绿化。建设中凡涉及占用城市道路的,需持规划部门审批文件,再到市政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二)临街实体围墙改造应与庭院绿化统一设计、同步实施,沿线各单位、居住区和个人按照审批的绿化方案完成各自的庭院绿化美化工作,确保透绿部分做到整齐美观、树木花草生长良好,绿化景观效果显著。

(三)新建、改建项目的施工围墙应按相关设计标准实施,加强绿化效果控制,在保证人行道正常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在文化墙外建设临时绿化。在项目建成后原则上不设置围墙,如确有必要设置,必须是通透式围墙,且在工程竣工之日内按规划审批要求拆除所用临时设施并完成透视墙建设。

(四)严格控制城市主干次道临街临时建筑的审批,禁止利用临街房屋,破墙、破窗开店的行为。

(五)城区主干道两旁沿线闲置3个月以上、且6个月内不能开工建设,面积在xx平方米内且实施条件较好的待建闲置空地,业主应按规定自行或委托实施绿化,并负责养护管理。业主不按规定实施绿化,造成闲置土地卫生脏、乱、差影响市容市貌的,以市国土部门组织实施、园林主管部门代为绿化的方式进行处理。

(六)按照“在绿化上多做文章”的思路,对道路沿线实施插绿补绿,墙内外同时建设绿地,增加绿量,形成道路绿化、街头绿化与庭院绿化有机结合的景观效果。同时积极尝试立体绿化,对实施路段沿线的单位选点进行墙体、屋顶绿化。

(一)市拆墙透绿、增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组织全市拆墙透绿、增绿工作,市拆墙透绿、增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编制下达全市拆墙透绿、增绿工程年度实施计划,核准拆墙透绿、增绿工程项目的实施方案,组织拆墙透绿、增绿工程项目的检查、验收及奖励。

(二)拆墙透绿、增绿工作以梅江区政府、梅县政府、梅州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为实施主体,负责辖区内拆墙透绿工作组织与实施。主要职责是:对照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要求,对辖区内城市主干道沿线进行全面摸底调查,找出差距,查遗补漏,编制各自3—5年工作实施方案并确定年度实施计划,同时负责组织实施项目沿线实体围墙的改造及拆除后的建绿工作。

(三)市城乡规划局和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对涉及项目沿线范围内违章建筑、临时建筑的摸底工作,对违章建筑和超越期限的临时建筑下达拆除通告,对逾期不拆除的建筑,由市城监支队强制拆除。

(四)梅江区政府负责临街房屋破墙、破窗开店行为的整治工作,市城监支队配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