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最新村级河长述职报告(优质5篇)

时间:2023-10-02 07:31:47 作者:雁落霞 最新村级河长述职报告(优质5篇)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村级河长述职报告

一、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推进情况

1、河湖“清四乱”问题:年初河长制工作会议明确规定各级河长、各村工作内容、工作目标、责任人。坚持强化监督,依法治水管水,按照“清四乱”专项行动方案。全年共清除“清四乱”问题.:乱堆乱放13处、彩钢房3处、河边违建房1处、现已全部销号。“雷霆护水”专项行动,查出违法违纪问题4项,当场下整改告知单。现已全部销号。

2、常态化规、范化管理、河道管理常抓不懈,要求各村逐河建立问题清单。对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及时清理整治。问题要细化,建立河道垃圾台帐、明确清理整治目标、具体措施、进度安排,对照问题清单按时间节点逐个销号,对整治不力的村屯,督促加快进度,确保问题清理整治到位,以防整治后出现反弹等问题。此外,为做好河道越冬保洁,镇委、政府要求各村保洁人员在辖区范围内对汛期洪水过后刮挂在树枝上的白色垃圾进行大清理,保证在上冻入冬之前将垃圾清理干净,为让全镇从青山绿水转变成银装素裹做好准备。

3、完善制度、细化责任。该镇建立健全河长制工作会议、巡查、督查和考核等制度,深化河长制责任体系建设,拓展管理范围,细化延伸管理层次。建立辖区内各河流及河道保洁员管理档案、修订河道治理及河道保洁实施方案,实行镇、村两级河长管理责任体系,全镇设总河长2个,二级河长8个,三级河长18个,辖区内的河道全部实行分级分段管理,切实明确了各级河长的责任区域。为全镇“河长制”工作有序运行提供保障。

4、及时更换“河长制”公示标识。为确保河道长效保洁,真正做到责任到位、管理透明,该镇拆除风化陈旧的老牌子,重新在全镇18个行政村20平方公里以上的6条河流,全部更换“河长制”公示牌,公示栏上清楚列出河流简介、管理责任人、举报电话、二维码等信息,如发现污染或治理存在问题便可举报,督促河长跟进整改。

二、河道垃圾清理及保洁工作开展情况

1、河道、堤防垃圾清理情况:

镇辖区内共18个行政村,4个森工林业局林场、1个苗圃,流经主要河流,支流众多,水资源丰富,管理区域面积较大,那尔轰河流经7个村清理河流长度52公里,清理生活垃圾32余吨,建筑垃圾8屯;西南岔河流经5个村,清理河流清理长度38公里,清理生活垃圾19吨、建筑垃圾4吨。大西北岔河流经4个村,清理河流长度24公里,生活垃圾15吨、建筑垃圾8吨。小西北岔河流经1个村,清理河流长度12公里、清理生活垃圾8吨、建筑垃圾3吨、;阳岔河流经1个村、清理河流长度13公里,清理生活垃圾5吨、建筑垃圾3吨、五里河流经1个村,清理河流长度8公里、清理生活垃圾4吨。截止目前为止,全镇18个行政村每月进行2次大规模河道清理,共清理河流长度147公里,清理生活垃圾83吨,建筑垃圾26吨。出动钩机36次、铲车72次、四不像车134次。

2、规定河道保洁职责、签订保洁员协议:

各村和保洁员签订协议,要求保洁人员每天都要巡河、2次、清理白色垃圾、做到水面无漂浮。加强对河道的管理,严禁河道内乱占、乱挖现象,制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河坡上占地建房、取土、垃圾填河、河道内违法挖沙等现象。管理公示牌、水利设施等,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河道保洁人员经过两年来的工作经验现都能认真地完成,清理垃圾比较到位,各村保洁人员现都在有序地开展工作。

3、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推进情况

三、全面开展“河长制”宣传教育工作。为营造“河长制”浓厚的宣传氛围,镇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出动“河长制”宣传车、分发宣传手册、悬挂横幅利用村led显示屏、等方式,对“河长制”工作进行多角度宣传,全方位普及“河长制”相关知识。截至目前,乡镇出动河长制工作宣传车5次,分发宣传手册200余册,悬挂宣传横18余幅,极大地提高了广大群众爱护生态环境、守护一方碧水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

四、河长培训、巡河检查工作。我镇严格按上级要求,召开河长培训会议、认真培训河长利用手机app软件巡河上传,确保巡河记录真实有效。要求镇级河长每月巡河4次、村级河长每月巡河8次,每月1号在镇河长制工作群中发布巡河次数,全年镇级河长累计巡河332次、村级河长累计巡逊河1053次、镇村两级河长共累计巡河1385次。河长督促河道保洁人员每天上岗巡查河道,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对保洁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制度,河长认真填报巡河记录和图片收集,以此强化各级河长的责任心和巡河频率。

村级河长述职报告

根据新区河长制重点工作,现将三林镇河长履职情况述职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三林镇现有河道220条,名录内水体160条,其中市管河道1条,区管河道5条,镇管河道11条,村级河道111条,其他河湖32条。目前共有各级河长39名。

今年我镇河长制重点工作为规范完善河长设置、河道监管类问题清零行动,餐饮行业违法排污综合整治,村居工作站建设,样板水系创建,周暗访、月通报、季约谈、年考核机制建立实施。

(一)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

20_年三林镇各级河长月平均巡河率为99.18%。河长实地巡河、河长办每周巡查、《河长制工作联系单》机制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发现并及时解决河道养护问题。今年由河长办开出工作联系单8张,已结案7张,结案率为87.5%。针对情况较为复杂、特殊,未能及时结案的工作联系单,通过多部门以及村居协调,总河长与相关镇级河长共同参与的处置机制,进行销项。同时,由河长办通过周报及工作提示的形式对河长制工作进行总结、通报。

(二)规范完善河长设置。

根据市河长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完善本市党政河湖长设置的指导意见》等四项制度的通知,一是规范和完善了河长设置。遵循精简匹配、均衡设置河长的原则,根据减少河长层级、明晰河长定位的导向,完成河长制信息化平台内总河长、副总河长及其他各级河长信息的更新工作,并同步更新、上传河长公示牌200余块。切实推动三林镇河长制工作全面落实落地,压实各级河长治水管水责任,提高各级河长履职担责积极性,完成从“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的转变。二是落实河长述职工作。对其他镇级河长及村级河长履职期间反馈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日常巡河及问题处置情况、下年度工作打算等的书面述职报告进行点评,并由河长办及时反馈相应河长。

(三)河道监管类问题清零行动。

根据区河长办关于河道监管类问题清零行动的工作通知,我镇共涉及的68个点位,其中违章搭建45件、河岸严重堆载11件、河道污染6件、拦网捕捞3件、占绿毁绿2件、擅自填河1件。根据工作推进要求成立专班,定期组织专题推进会,召开疑难点位现场会议,制定了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一难点一方案,压实责任,形成横向纵向联动的合力,保障“清零行动”顺利推进。至9月底,在镇河长办、镇五违办、相关村居和养护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清零行动点位已全部完成整改销项工作。后续将持续进行动态化、常态化管理,将点位中涉及鸡鸭棚、侵占河道等的问题进行重点关注,同时加强和扩大对河道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坚持“早发现、早制止、早整改”的原则,巩固整治成效。

(四)餐饮行业违法排污综合整治。

根据区河长办下发的“从事餐饮活动违法排污综合整治行动”问题清单,我镇共涉及农贸市场和菜市场12家,商业综合体1家,沿街商铺971家。

按照区河长办《浦东新区从事餐饮活动违法排污综合整治行动方案》的工作要求,根据行业部门的排摸标准和整改要求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整治行动:一是根据新区下发的底数清单对三林镇范围内的餐饮户进行排摸和完善,做到底数清楚。二是摸清清单中餐饮户存在的违法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做到不遗漏。三是对照问题清单督促餐饮户进行整改,对于拒不整改的移交执法部门执法。四是组织相关部门、餐饮户召开工作推进会,邀请区行业部门现场指导,建立工作推进微信群。通过一系列工作举措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各项指标完成销项比例均已超过新区各街镇平均水平。目前,所有问题清单3339个完成2596个,剩余743(其中402个排水许可证问题,341个餐厨垃圾问题)。由于三林镇整体体量巨大,问题总数处于新区各街镇前列,餐饮行业违法排污整治工作将成为常态化工作持续下去,下一步将继续由河长办联合相关部门、城管中队,加大执法力度,结合周暗访地制度,持续推进。

(五)村居工作站建设。

根据新区河长制工作的总体要求,去年我们在永泰六居、懿德村以及临江村,挂牌运营了3个村居河长工作站。

今年我镇在总结去年建站及日常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永泰五居村居河长工作站,同时与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优化以及明年生态清洁小流域等工作有机结合,制定了特色村居工作站创建计划。

(六)周暗访等制度。

为进一步压实河长和相关部门责任,推动河长制全面落实落地,切实完成从“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的转变,努力推动全镇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我镇结合本镇实际,建立了“周暗访、月通报、季约谈、年考核”的长效常态工作机制,通过多部门联合,加强对辖区河湖问题的暗访、通报、约谈、考核。

(七)样板水系创建工作。

按照新区要求,从20_年开始到2025年,各街镇要完成镇域内50%的河道总长度和条段数的河道养护样板水系创建工作,每年要完成10%以上样板水系申报,主要以村居为单元、整体成片推进。今年,我镇上报河道养护样板水系创建区域位于懿德村、天花庵村行政管理范围内,涉及23条河道。此次的样板水系创建,以懿德社区内的h型河道及星级河道为切入点,以点带片,串联起周边中小河道。以“生态、自然、休憩”的形式,服务于周边居民;以“活力、色彩”为景观概念主题,改善沿线居住环境,在城市建设中提供了防洪排涝、水体自净化、生态走廊等功能外,更承载了居民对于文化、宜居水环境的追求。11月初,区河道事务管理中心对我镇样板水系创建区域进行现场验收,得到了区行业主管部门的好评和认可。

(八)河长制宣传工作。

今年以来,由河长办组织和开展了“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以“坚持人水和谐、共护碧水清流”为主题的“世界水日”大型宣传活动得到了懿德社区和三林镇社区学校的大力支持,热情洋溢的歌舞表演、水清岸绿的摄影展览、生态瓶diy制作、护河志愿者授旗仪式等活动,吸引了大量热心居民的参与。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世界环境日”活动通过巡河踏青、宣传展板展示、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让周边的居民更贴近的了解家门口的河道,丰富多彩的宣传形式,培养广大居民爱河护河的主观意识和水环境保护意识,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河道治理中。

同时,把一次次的宣传活动作为“点”,延续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借助我镇社区学校生态治理课程的开展,向社会各界传播河湖生态治理理念。一是在部分村居学习点、学校开设河道生态绿色课程,同时设置云课堂,开设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传播生态文明知识。二是通过生态瓶diy制作以及后滩公园、三林塘港等水系生态修复参观活动,让市民了解水循环科学知识,水生态修复技术等,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能力。

二、下阶段工作计划

在持续提升河长办机构能力建设,提升河长履职能力的基础上,我镇下阶段河长制工作主要围绕以下重点任务开展。

(一)特色村居工作站打造提质。

懿德村村居河长工作站是三林镇第一批创建的河长工作站,下阶段将根据懿德村特色,与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生态清洁小流域等工作有机结合,打造“一连一点一强化”特色,即以河流为脉络、一个便民服务点,以及考核评价制度强化,展示人水相亲的生动范例,进一步在现有设置的基础上进行软硬件的提升提质,凸显特色工作。

(二)生态清洁小流域。

按照浦东新区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整体推进计划,20_年三林镇将以“都市宜居型”为定义,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参照小流域建设9大指标,重点围绕三林塘港-西新港-中心河港-金谊河形成的水环核心区域进行生态治理,开展星级河道、幸福河道、慢行步道、网红打卡点等特色指标创建。

(三)样板水系创建工作。

明年拟将永泰六居作为样板水系创建区域,进一步加快样板水系五年创建计划的推进工作。主要创建内容为新建护岸设施、新建栏杆、绿化提升、新建景观廊架等。

(四)中心河港景观改造工程。

中心河港是一条重要的生态走廊,其景观改造工程于今年11月开工,通过滨水空间的提升改造,打造一条将人与水重新联系起来的漫步休憩道,以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社区活力,增进生态多样性。届时也将成为我镇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继续强化河道管养。

要加强巡视,认真分析,查找不足。围绕“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生态”的目标,强化监管与养护力度,确保水质无反复。探索引入高科技措施如无人机巡河、便携式水质检测等,来丰富河道管养工作技术手段,弥补管养过程中的盲点盲区。

三、存在的问题

我镇今年的河长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有些河长未能切实完成“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的转变。二是民间河长未能与村居河长、养护单位形成较好的合力。民间河长作为重要的护河力量,要利用民情与环境优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村级河长述职报告

一年来,在玉皇庙镇党委党政府的正确坚强领导下,我村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工作要求,坚持巡河制度的要求,严厉打击乱搭乱建,乱采乱挖,乱倒垃圾等不良现象,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使得我们村两岸的河流呈现焕然新貌:绿树成荫,水美鱼肥,空气清新,天空蔚蓝的一派好气象。现将履职情况汇报如下:

一、河道基本情况

河道是两岸村民引水灌溉的主要水源。河道两岸人口密集,容易产生河水污染,乱搭乱建,乱采乱挖,倾倒垃圾等现象,虽然加大力度巡查,也会出现防不胜防,工作方面出现不尽人意的地方。

二、加强巡查和宣传力度

河道两岸出现盗土倾倒垃圾的现象,往往是一早一晚,趁人不注意点时候,因此,我会同村级河道保洁员加强早晚的巡查。村委的广播早晚循环播放,并在重要地点挂上宣传条幅,插上警示牌。镇政府的宣传车也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三、出现问题,紧急处理

今年一年,也出过有倾倒垃圾和漂浮物的现象,出现了不要等到上级部门查出以后再处理,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才不会挨上级的批评与处分。我和河道保洁员,大清早就去河道巡查,能自己清理掉的就立马清理,有重要问题的要立马汇报。

四、存在问题

据村民反映,出现河道倾倒垃圾也有客观原因。村里的装修垃圾,垃圾处理站不回收,又没地方倾倒,又有些过世的老人的衣服被褥等遗物,也没地方处理,还有其他的垃圾不让焚烧,他们知道倾倒垃圾不好,无奈只好趁黑夜倒到河道里。

五、问题解决

对村民困扰的问题,村委会找到解决方案。对那些能腐烂的垃圾集中深挖填埋。对那些不能腐烂房屋垃圾也按照有关规定要求进行分类处理。

村级河长述职报告

我叫xxx,安县花荄镇联丰村人,20xx年12月任联丰、红武两村党总支书记,县第七届人大代表。我自担任总支书记三年来,在县、镇两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各部门的帮助下,在全村村民的积极拥护下,立足两村实际,在干部队伍建设、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加快发展、带领群众致富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我就三年来的任职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同志们作如下汇报。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抓抗震救灾,确保联丰红武两村秩序稳定。

党总支成立刚刚4个月后的5月12日,四川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地震,位于极灾区的安县花荄镇联丰、红武村也未幸免,灾情发生后,村委会在第一时间内成立了应急抢险、生产自救互助、公共防疫、社会治安维护、政策宣传服务队,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灾战斗中。救出受伤群众11人,抢出粮食、农具、家具、衣物等物资价值200余万元,为重灾群众搭建防震棚270多个。并及时深入村组调查灾情,登记受灾情况,上报灾情,争取救灾物质。据不完全统计:在抗震救灾期间,村两委出动救灾人员400余人次、车辆20余台次,坚持集中消毒,开展夜间巡逻,为村民运送和发放矿泉水、菜油、大米、御寒衣物等救灾物质近50吨,发放帐篷1100多个,救灾生活补助近4000万元。维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了联丰、红武村的社会和谐稳定。

二、抓恢复重建,农房及基础设施重建全面完成。

5.12大地震致使联丰红武两村10人死亡,984(联丰548户,红武436户)户农房全部毁损,266户农房和两委办公楼、多功能农民活动室、科技惠农超市、农村卫生站等公共设施和辅助设施1400多m2都不同程度受损。在抗震救灾转入灾后重建阶段,村两委积极部署,认真规划,主动作为,迅速启动灾后恢复重建。一是农房重建。为确保重建质量和进度,让村民尽快住上经济、安全、适用的永久性住房,村上采取原址重建,户户联建,集中修建方式扎实推进,在建材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主动排除人员为群众购买钢筋、水泥、红砖等建材。到20xx年春节前,两受灾村民都搬进了新房。二是基础设施重建。村两委除认真贯彻落实灾后重建政策外,还主动向上争取灾后重建项目,截止目前,加固整修塘堰368口,引水沟渠1300余米,道路16.8公里。三是公益设施重建。争取到太平人寿保险公司132万元的灾后恢复重建资金,新建了占地10亩,建筑面积为780多平方米的农民文化活动中心,添置了10多万元的健身体育设施,建立村图书室和多功能电教室。两村的村卫生室和村活动阵地恢复重建已进入最后的装饰装修扫尾阶段,近期也将全面竣工投入使用。

三、抓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提升。

5.12地震之前,两村的种、养、多经比例为77:22:1,大春种植以水稻、玉米、红苕,小春以种植小麦、油菜和少量经济作物为主要。两村没有大型支柱产业,而劳动力的外流和农闲时群众无事可做,不但制约了农村经济经济的发展,还慈生了一些不稳定因素。上任后,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在鼓励村民大力发展多种经济和养殖业的同时,因地制宜,结合村情实际,为联丰村引进了绵樱鸭业公司,村建立了300万只樱桃谷鸭养殖基地,吸收了40户农户到基地内从事樱桃谷鸭养殖;为红武村引进了农业综合开发公司的蛋鸡养殖项目,同时积极与相关院所联系,加快红武水果的品质升级改良。目前,两村养猪、养鸡、养鱼和多经作物得到了协调发展,种、养、多经达到了58:38:4,农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四、抓新农村建设,联丰红武双双列入新农村建设范畴。

村级河长述职报告

我叫xx现县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主持全面工作,担任中运河副河长。下面汇报一下一年以来河长制工作履职情况。

1.认河巡河情况:京杭运河段岸线全长35公里(上游**.5公里、下游16.5公里),流经我县7个乡镇街道。作为副河长,我认真履行职责,坚持常态化巡河护河,20**年共巡河12次。另外,在集中整治活动期间,每周到现场不少于3次。

2.护河管河措施:一是进一步健全河长体系。明确了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县、乡、村三级河长组织体系。作为副河长单位,我局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充实管理队伍,成立了局中运河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并克服资金困难,配备了必要的办公场所、办公用品。二是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要求局海事、航政人员每周进行一次巡河检查,并对排查出的问题进行汇总、交办。同时,定期对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督查、通报。三是扎实开展中运河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结合河长制工作要求,对中运河段全线非法码头、违章建筑、种植养殖、乱堆乱放等进行集中整治。

3.取得的工作成效:2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中运河沿线乡镇街道的共同努力下,共整治清理非法码头、违章建筑、种植养殖、乱堆乱放乱排等问题65个,彻底整改影响中运河环境问题。其中,镇完成6个非法码头货场、6个影响水环境问题的清理;镇清理2个违建、7个影响水环境问题;镇完成7个非法码头货场、5个影响水环境问题的清理;新袁镇完成完成1个非法码头货场、5个影响水环境问题的清理;城厢街完成2个非法码头、4个影响水环境问题的清理;史集街道办完成8个非法码头、6个影响水环境问题的清理;来安街道办完成6个影响水环境问题的清理;住建局加大对桃源绿岛小区及营销中心、临时工棚、彩钢板房,莱茵河畔小区住宅楼施工作业的监管。

一是中运河沿线环境综合整治还需进一步加强,尤其是连片水产养殖、集中居住区、绿化美化等工作建议相关河段长单位要排定计划,加大力度,加快推进。

二是工作机制方面,各河段长单位长效护河管河队伍还需进一步健全。

20**年,我们将进一步整合力量强化执法,各河段水域加快恢复岸线原貌和实施绿化美化。同时,加紧规划运河沿线港口总体布局,适应码头整治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并建立港口码头岸线长效管理机制,确保运河岸线依规、合理、高效使用,为运河文化带建设留足空间,为“生态立县”战略积蓄优势。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坚持落实“河长制”,强化长效管理。继续认真履行河长职责,实现工作的常态化和长效性。定期组织日常巡查,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定期组织联合整治,水岸齐抓、标本兼治。

二是加强统筹协调、组织指导和监督。进一步发挥好牵头、组织、协调、指导及督查作用,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形成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推进河长制工作。

三是强化宣传教育,努力营造氛围。积极运用各种平台和形式,加强对河长制工作的宣传,着力提高沿河居民及企业的意识,形成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河长制”工作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