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2023年房屋赠与合同正规版本(通用6篇)

时间:2023-09-29 03:03:05 作者:温柔雨 2023年房屋赠与合同正规版本(通用6篇)

在人们越来越相信法律的社会中,合同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它可以保护民事法律关系。那么合同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合同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房屋赠与合同

房屋赠与是指一方(赠与人)自愿把自己所有的房屋无偿赠与他人(受赠人),他人愿意接受的民事法律行为。房屋赠与的双方当事人应订立书面合同。

现实生活中可能很少会出现一处房产赠与两人的情况,但是并不代表没有,那么当出现一处房产赠与了两人的情况,赠送效力要如何认定呢?下面的文章中整理了一宗案例,详细分析了一房两赠情况的处理。

被告李a、原告李b系父女,被告李a、李d系父子。被告李a与其妻原有坐落于北京市通州区粮食市*号院内(以下简称*号院内)北房4间、东房3间、西房1间。期间,承租人王a在承租期间建南房1间,因拖欠租金,王a以折抵租金的形式将南房折给李a夫妇。1996年7月15日,有关部门将57号院内的北房4间、东房3间、西房1间及南房1间的产权登记在李a的名下。

1996年7月16日,经通县公证处公证,被告李a与其妻自愿将南房1间赠与原告李b。但李b没有实际占有使用该房,也没有到国家有关房屋管理机关办理产权过户手续。1997年4月,被告李a之妻病故。1997年7月14日,被告李a将57号院内的北房4间、东房3间、西房1间、南房1间赠与被告李宝丰之女李c,经通县公证处公证并办理了产权过户手续。20xx年,被告李a的其他子女起诉被告李a、李d,要求依法继承母亲的遗产。

20xx年8月,法院依法对被告李a与其妻的共有财产北房、东房、西房进行了分割,但未对南房1间做出处理,理由是原告未能提供南房系李a夫妻共同财产的证据。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有两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1996年,李a夫妇自愿将南房赠与女儿李b的赠与行为合法有效。理由是,李a与其妻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经合意和公证,自愿将南房赠与李b,是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合法处分,故赠与是有效的。1997年,李a又将全部房屋(含南房)赠与给孙女李c,是在妻子病故后,家庭成员析产继承前的赠与。因李a擅自处分其妻的遗产,故赠与系违法的无效赠与。综上,应依法支持李b的诉讼请求。

第二种意见认为:1997年,李a将全部房屋(含南房)赠与孙女李c行为部分有效部分无效。理由是李a将全部房屋赠与孙女李c,是在家庭成员未析产继承的'情况下实施的赠与行为,李a不仅处分自己应得的份额,同时也处分家庭成员的遗产份额,故此赠与行为部分有效部分无效,应驳回原告李b的诉讼请求。

1、第一份赠与合同虽成立但未生效。我国法律规定,赠与合同是指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赠与合同是单务、无偿合同,同时也是实践合同,即必须实际给予赠与物,赠与才生效。

在本案中,李a对李b、李c的赠与合同都经过公证,这两个赠与合同都符合赠与合同成立的要素,故二合同均成立。但合同成立并不一定生效。赠与合同的生效要以实际给付为要件。不动产的给付,系法律规定的要式行为,即要到国家有关机关办理产权过户登记手续,否则,所有权不发生转移,赠予合同不生效。本案中李a对李b的赠与,虽经公证成立,但因未实际交付使用及未办理房产的过户手续,故赠与并未生效,房屋的所有权一直未发生转移。所以,该赠与合同虽成立但未生效,赠与标的物南房1间仍为李a夫妇共有财产。而李a对李c的赠与则已经实际交付、使用,并及时办理了房产的过户手续,房屋的所有权已经转移,故该赠予合同在形式上是成立且生效的。

2、第二份赠与合同,虽生效但其效力不能及于全部房产。1997年,李a将全部房屋赠与孙女李c,形式上合同成立且生效,但法院同样不能支持。本案争议的房屋是李a夫妻的共同财产。在李a妻子去世后,全部房屋未进行家庭析产继承,一直处于共有状态。所以,李a只能处分自己的财产,无权处分其妻的遗产,李a将全部房屋赠与孙女李c系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部分有效、部分无效的行为,即对李a应继承部分的赠与是有效的合法处分,对其他人应继承部分的赠与是无效的无权处分。20xx年8月,法院依法对被告李a之妻的遗产北房、东房、西房进行了分割,但未对南房1间做出处理,可见诉争的南房并未确权。李b以财产权属为由起诉,并非以遗产继承为由,故不应支持李b的诉讼请求,对此只能另案解决。

综上,赠与合同成立,不必然就生效,赠与的生效要件是赠与物的实际给付,就本案而言就是不动产所有权的要式转移。本案原告所根据的赠与因不具备实际给付要件而未生效,故其诉讼请求不能成立,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原告本应以其父无权处分其母遗产份额,要求继续分割其母部分遗产即南房1间为诉因,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院审理后认为,57号院内的南房1间虽登记在李a的名下,但系李a与其妻婚姻存续期间的共同财产。1996年,李a夫妇自愿将南房赠与李b,李b也表示接受赠与并办理了公证,但李b未依法办理产权过户手续,也没有实际占有、使用该房,故该赠与合同无效。

1997年,李a之妻病故后,李a将57号院内的全部房屋包括南房1间赠与李d之女李c,但李a之妻病故后,因家庭成员未对57号院内的南房1间析产继承,该南房1间仍处于共有状态,李a自行处分共有财产的行为系部分有效部分无效的民事行为。李b要求确认该南房1间属自己所有的诉讼请求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条、第七十二条之规定,判决驳回原告李b的诉讼请求。

以上就是房产两次赠送处理的一起具体案例分析,相信会给读者朋友一些帮助,让大家可以了解清楚这方面的法律知识。

房屋赠与合同

住所:

身份证号:

乙方(子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所:

身份证号:

为明确双方本次赠与房屋行为的权利义务,甲乙双方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订本协议,以资共同遵守。

第一条

甲方决定将位于_________区_________街_________楼_________层_________号的房屋一套,建筑面积_________平方米无偿赠与给乙方;乙方同意接受此赠与。

第二条甲方保证其对上述房屋拥有所有权。

第三条

甲方保证本次赠与并无任何恶意,而且已将其所知的一切包括瑕疵在内的注意事项告知乙方(但甲方不保证本次赠与物完全无瑕疵),否则,愿意对因此给乙方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条甲方的要求:将该房产仅赠与乙方(儿子或女儿)一人,其他与乙方相关的亲属都无权享有该房产任何权力。

第五条乙方违反第四条的约定,甲方有权收回上述房屋。

第六条

在本协议生效后,甲方应在_________日内向乙方移交上述房屋;并应在_________日内协助乙方到有关房产管理部门办理有关变更登记的手续。

第七条乙方无须向甲方支付任何费用,但与移交上述房屋有关的费用包括到有关房产管理部门办理有关手续的费用以及有关契税应由乙方负担。

第八条违反本协议的约定为违约行为,应承担违约责任。

第九条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持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十条本协议在双方签字后生效。

甲方:(签字)_________

乙方(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房屋赠与合同

赠与人将其房屋赠与受赠人,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第一条赠与房屋状况房屋坐落:__________________房屋规格:__________________房屋面积:__________________备注:该房屋已于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出租给_________(姓名)使用。

第二条受赠人的义务受赠人取得赠与房屋所有权,不得解除与_________的租赁合同,除非_________主动提出终止租赁合同。

第三条赠与房屋的交付赠与人与受赠人于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共同到房地产部门办理产权过户手续。

第四条合同的变更与终止赠与房屋尚未交付时,赠与人经济状况显著恶化,可以变更或终止合同。但可以适当赔偿受赠人因相信赠与人赠与行为而造成的39;经济损失。

第五条赠与的撤消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消赠与:

(1)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义务的。

(2)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的。

第六条争议的解决方式一切与本合同有关的纠纷,首先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可以向_________仲裁庭申请仲裁。

第七条合同的补充本合同如有未尽事宜,一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有关规定,经合同双方协商一致,作出补充规定,补充规定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第八条本合同正本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文本:房屋平面图。

甲方(签章):_____乙方(签章):_____

证件身份证号码:_____证件身份证号码:_____

地址:_____地址:_____

联系电话:_____联系电话:_____

签约日期:_____签约日期:_____

房屋赠与合同

赠与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在没有任何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决定将属于自己所有的财产赠与人下列人员:

1._________(受赠人姓名):赠与其坐落于_________市_________区_________大街_________号平房五间,房产权证号为:no:_________。

2._________(受赠人姓名):赠与其坐落于_________市_________区_________街_________弄_________号_________楼公寓房一套。

房产权证号:sh-no:_________。

3._________(受赠人姓名):赠与其赠与人珍藏的图书、字画、古董共_________册(幅、件)。清单附后。

4._________(受赠人姓名):赠与其赠与人所创办的_________企业股份。赠与人拥有该企业的股份共_________股,占该企业全部股份的_________%。这些股份全部归其所得。赠与人所担任的董事长一职,由其担任至届满。届满之后是否继续担任,由董事会决定。

以上条款,在赠与人正式签字并公证之后生效。在本合同生效之后,由受赠人办理相关的登记手续。赠与人给予应有的协助。登记费用由受赠人自负。

赠与人(签字):_________受赠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签订地点:_________签订地点:_________

甲方(赠与方):_________(名称)

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_________

乙方(受赠人):_________(名称)

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_________

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就赠与事项达成如下协议:

1.赠与标的的状况:_________(包括赠与标的的名称、数量、所在地等);

2.赠与方的`权利:_________;

3.赠与方的责任义务:_________;

4.赠与物交付的时间、地点:_________。

5.乙方应于_________之间做出是否接受赠与的意思表示,否则,赠与不发生效力。

6.其它_________。

甲方(盖章):_________乙方(盖章):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地址: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电话: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甲方: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

经甲乙双方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1.乙方向甲方提供短信平台短信代发业务,甲方委托乙方发送短信计_________条。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时发送。甲方保证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并保证信息内容不触犯国家法律法规,不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损害,并单独承担可能产生的法律责任。

2.甲方按短信发送数量向乙方支付费用为:每条短信支付_________元,总计支付_________元。甲方须以现金或汇款方式支付短信费用,必须先行支付后才执行短信发送任务。

3.甲方通过网络方式或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交要发送的短信内容及号码,并提前预约发送时间。

4.甲方对短信接收方是否愿意接收甲方提供的信息,并对可能产生的法律纠纷单独承担责任。

5.乙方代发任务完成后向甲方提供发送日志作为查验依据。

6.乙方保证按时按量高质完成甲方的信息任务。

7.乙方对甲方资料绝对保密。

8.申明:遵守国家的有关法规和行政规章制度。不发送任何非法的、骚扰性、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恐吓性的、伤害性的、挑衅的、庸俗的、淫秽等内容的信息。不发送任何教唆他人构成犯罪的信息。不发送涉及国家安全、国家机密的信息。

本协议一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从签字之日开始生效。本协议传真件有效。

甲方(盖章):_________乙方(盖章):_________

代表人(签字):_________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房屋赠与合同

受赠人: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__

第一条赠与房屋的坐落位置、面积与房间数量和价值等

第六条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按下列第_________种方式解决。

房屋赠与合同

甲方(赠与人):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

乙方(受赠人):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下列房屋赠与事项,订立本合同,共同遵守。

一、甲方自愿将房屋坐落于

,属其所有的产权份额赠与给乙方个人所有;乙方同意接受此赠与。

二、甲方保证上述赠与的房屋权属无争议,房屋没有抵押、担保、典当、被查封等限制处分的情况。

三、甲方协助乙方到不动产登记部门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手续。

四、甲方承诺对本赠与行为不附加任何条件,且永不反悔。

五、本赠与合同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梧州市房地产交易中心一份,不动产登记部门一份。

六、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其他事项:xxxx

甲方(赠与人):_________乙方(受赠人):_________

委托代理人:_________委托代理人: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