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比赛续写(热门16篇)

时间:2024-04-26 16:59:07 作者:文轩

比赛是挑战自我能力和突破自我极限的机会,它可以让我们不断超越自我。下面是一些获奖选手的比赛技巧和经验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借鉴。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续写作文

由于上次摔跤小嘎子拜败给了小胖墩,小嘎子一直闷闷不乐,但与此同时,他也在不断学习,精进着自己的技术,希望有一天能“报仇’雪恨”。

这一天很快就来了!

“上次我没发挥好,我不服,再来一局!”小嘎子神气地下了“战书”。

“好啊,这次还是随便摔?”胖墩问。

小嘎子点了点头,说:“开始吧!”

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小嘎子十分谨慎,丝毫不敢马虎:胖墩使一招,嘎子拆一招;胖墩围着小嘎子不停地做假动作,而小嘎子并没有被这些逼真的假动作所迷惑,而是冷静地思考下一步作战计划。

看小嘎子这般沉着,小胖墩儿失去了往日的耐心,直接扑了上去,而机敏的小嘎子侧身一闪,小胖墩扑了个空,脚底没站稳摔了个“狗啃泥”。

不服气的小胖墩儿又站起身来,又想扑过去,却被小嘎子一眼识破,先勾住了他的'腿,又摔了个仰面朝天。

续写《小嘎子和胖墩儿比摔跤》作文

小嘎子脸色一沉,往后猛跳两步,叉着腰,大声叫喊:“不算,不算。咱们三局两胜,再摔一次!”

小胖墩听了,笑嘻嘻地说:“怎么?手下败将还想跟我比?”说完,还得意洋洋地举了举自己粗壮的手臂。

小嘎子很不服气。“你、你不许小看我,要是咱们再比一盘,我绝对胜过你。”

“好啊!”胖墩满口答应,周围很快就围拢了许多小伙伴,大伙儿都自觉围成一个圈,准备观赏一场激烈的摔跤比赛。

第二回合开始了。小嘎子和胖墩儿各站两面,虎视眈眈,像真正的摔跤手那样仔细打量着对方。一阵微风吹来,树枝被风吹得摇摇摆摆的,好像在给他们俩助阵哩!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开始。小嘎子还是老样子,想使巧儿,不敢靠近对手,趁胖墩儿没怎么注意的一刹那间,猛扑在胖墩身上,抓住他的耳朵不放。胖墩痛得直咧嘴,打雷似的大叫一声,差点把小嘎子从他身上震下来。然后,双脚一蹬,双肩一抖,把小嘎子摔倒在墙壁上。小嘎子气得直喘气,虽然他手疾眼快,但力气可远不如胖墩。和胖墩儿双手抱腰玩“持久战”等于自取灭亡,果然,胖墩一使劲,小嘎子就被摔了个仰面朝天。小伙伴们笑得前俯后仰,乐开了天。

“呵呵,又输了吧。我早说过不要跟我玩摔跤,你偏不听,吃苦的还不是你自己?”完了胖墩还拍拍胸脯说,“跟我比摔跤你还嫩了点!”

小嘎子眼露凶光,“有种的再和我比一次!”

“什么?你还要比。嘎子,你这脑袋是不是被我摔坏了?”胖墩一边说,一边摸着小嘎子的头。

“住手!”小嘎子大呵一声,“比不比!”

胖墩看小嘎子是动真格的了,连忙说:“好好!那再陪你玩最后一盘。如果你输了,那可就是我赢了呀!”

第三局比赛开始了。小嘎子身子前倾,两手握拳,两眼瞪得圆鼓鼓的,不留一点破绽。小嘎子心想:再不能让他占便宜了,再输那多没面子呀!

小嘎子看准机会,一脚踢过去,没想到胖墩抓住了脚,轻轻一甩,把小嘎子又摔了个仰面朝天,胖墩正准备庆祝胜利,不好!嘎子使绝招了,他一个鲤鱼打挺,然后在背后来了鬼推手,把胖墩儿推了个大跟头,扑在地上半天没有动弹。

“嘎子赢喽嘎子赢喽~”大家把小嘎子抛到空中,胜利的消息传遍了大半个白洋淀。小胖墩呢,只能愁眉苦脸地回家了。

比赛现场一片寂静,但如果你站在那儿,脑海里还会洋溢着热闹的场景。

续写《小嘎子和胖墩儿比摔跤》作文

“可以!这局你赢了!下局我一定赢!”小嘠子气呼呼的说。

“什么下一局?”

“三局两胜啊!”

“你又耍赖皮!这次我要让你佩服的五体投地!”

“走、着、瞧!”小嘠子一字一顿的说。

比赛开始了。两个人都没动,都等待着最好时期。小嘠子又一次沉不住气了,像老虎一样发起猛烈进攻。他用两只手使劲扳胖墩儿,扳不动,就拽;拽不动,就推;推也推不动,没有办法了,只能用尽全身力气撞。胖墩儿始终不动,像一座山。小嘠子要急坏了,他使出一生中最大的力气,一扳。胖墩儿差点倒下了,但是他又稳住了。两个人一个拽,一个扳。突然,小嘠子想到了一个好点子。他在胖墩儿的耳边叫了一声“呀”。胖墩儿一愣,不知如何是好。小嘠子趁着这个机会,把他扳倒在地。

“你耍赖!”胖墩儿终于清醒了。

“反正我赢了!”

“别得意!最后还有一局呢?”

小嘠子没声了,胖墩儿知道他是不敢了,于是得意洋洋地蹦起来了。

趁胖墩儿兴奋时,小嘠子偷偷的把枪和鞭拿上,踮起脚尖走开了。

“哎?小嘠子呢?”胖墩儿清醒了,“小嘠子你给我回来!我们还没比完呢!过来!过来!”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续写作文

第一回合,小嘎子被胖墩儿摔了个仰面朝天,他决定和胖墩儿再来个三局定输赢。

比赛开始了,小嘎子汲取了上次的教训,知道对手膀大腰粗,有一身牛劲,光是推拉拽顶是起不了作用的。于是,决定利用自己眼疾手快的优势战胜对手。小嘎子围着胖墩儿猴儿似的'转了三四圈,可仍没有找到下手的机会。小嘎子想去钩胖墩儿的脚,可他扎着马步,塌着腰,任凭小嘎子怎么用劲也无济于事。这令小嘎子十分恼怒,他决定下狠招来制服这个强大的对手。

小嘎子用右脚来迷惑对手,空出左脚来钩倒胖墩儿,正当嘎子暗自高兴的时候,小胖墩识破了嘎子的计谋,他向嘎子扑过来,嘎子往右一闪,闪在了一边。小胖墩又转身一拽,嘎子又一闪,闪在了胖墩儿的身旁。小嘎子身手敏捷,躲过了小胖墩的推拉拽顶。此时,小胖墩已有些沉不住气。可小嘎子精神抖擞,已是胜券在握。小嘎子用右脚去钩胖墩儿的脚,胖墩儿马上往右一闪,小嘎子灵机一动,把脚往左一伸,胖墩儿没有料到嘎子使用这一招,刚好被绊住,咕咚一声,小胖墩儿摔了个仰面朝天。

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比赛续写

尽管小嘎子是真输了,可他仍不服气,心想自己从小到大还没输过哩,怎么可以输给眼前这个二愣子。于是他挑衅胖墩儿,喂:“小胖墩儿,刚才那局不算,可敢与我再战一局?”胖墩一听这话,不高兴了,说:“来就来,谁怕谁,我让你一只手。”嘎子最看不惯别人瞧不起自己了,气道:“我才不要让你让我嘞!”胖墩戏谑地说:“切!天上掉的馅饼都不要,那就来吧!”

这次嘎子格外警惕,慢慢地挪动脚步,眼睛紧盯着胖墩儿。胖墩蓄力往前迈了一步,脚一碰地便又迅速收回,原来是虚晃一脚来吓唬嘎子的。嘎子却上当了,以为抓住了时机,顺势出脚往前一勾,正好勾住胖墩的脚,嘎子使出全力想勾倒对手,却只见胖墩儿马步扎在原地,纹丝不动,任凭下嘎子勾拽。不一会儿,小嘎子就精疲力尽,松懈下来,就在这时,胖墩儿轻轻一绊,咕咚一下,下嘎子又摔倒了。没想到胖墩不光有牛劲儿,还有些摔跤计谋,这次小嘎子输得心服口服了。

《小嘎子与胖墩比赛摔跤》续写作文

小嘎子脸色一沉,往后猛跳两步,叉着腰,大声叫喊:“不算,不算。

我们三局两胜,再摔一次!”

小胖墩听了,笑嘻嘻地说:“怎样?手下败将还想跟我比?”说完,还沾沾自喜地举了举自己粗大健壮的手臂。

小嘎子很不信服。“你、你不许小看我,要是我们再比一盘,我肯定胜过你。”

“好啊!”胖墩满口答应,周围很快就包围了许多小伙伴,大伙儿都自觉围成一个圈,预备欣赏一场剧烈的摔跤竞赛。

第二回合开端了。小嘎子和胖墩儿各站双面,凶相毕露,像真实的摔跤手那样细心打量着对方。一阵和风吹来,树枝被风吹得摇摇晃晃的,如同在给他们俩助阵哩!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开端。小嘎子仍是老样子,想使巧儿,不敢接近对手,趁胖墩儿没怎样留意的一刹那间,猛扑在胖墩身上,捉住他的耳朵不放。胖墩痛得直咧嘴,打雷似的大叫一声,差点把小嘎子从他身上震下来。然后,双脚一蹬,双肩一抖,把小嘎子摔倒在墙壁上。小嘎子气得直喘气,尽管他眼明手快,但力气可远不如胖墩。和胖墩儿双手抱腰玩“持久战”等于自掘坟墓,公然,胖墩一用力,小嘎子就被摔了个仰面朝天。小伙伴们笑得前俯后仰,乐开了天。

“呵呵,又输了吧。我早说过不要跟我玩摔跤,你偏不听,喫苦的还不是你自己?”完了胖墩还拍拍胸脯说,“跟我比摔跤你还嫩了点!”

小嘎子眼露凶光,“有种的再和我比一次!”

“什么?你还要比。嘎子,你这脑袋是不是被我摔坏了?”胖墩一边说,一边摸着小嘎子的头。

“停手!”小嘎子大呵一声,“比不比!”

胖墩看小嘎子是动真格的了,连忙说:“好好!那再陪你玩最终一盘。假如你输了,那可便是我赢了呀!”

第三局竞赛开端了。小嘎子身子前倾,两手握拳,两眼瞪得圆鼓鼓的,不留一点漏洞。小嘎子心想:再不能让他占便宜了,再输那多没面子呀!

小嘎子看准时机,一脚踢过去,没想到胖墩捉住了脚,悄悄一甩,把小嘎子又摔了个仰面朝天,胖墩正预备庆祝成功,欠好!嘎子使绝招了,他一个鲤鱼打挺,然后在背面来了鬼推手,把胖墩儿推了个大跟头,扑在地上半响没有动弹。

“嘎子赢喽~~嘎子赢喽~~~”我们把小嘎子抛到空中,成功的音讯传遍了大半个白洋淀。小胖墩呢,只能愁眉苦脸地回家了。

竞赛现场一片幽静,但假如你站在那儿,脑海里还会洋溢着热烈的场景。

小嘎子和胖墩摔跤续写作文

自从小嘎子比赛摔跤输了以后,一直都不服气,三天两头就找家人练习摔跤。最后随着技巧的增加他也变得自信起来。于是他决定和胖墩儿再战一回。

这次他很低调,但是心里头可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胖墩儿见到他说:“怎样,我的手下败将,难道还想再让我把你摔个仰面朝天吗?真是自讨苦吃。”小嘎子虽然心里气呼呼的,但表面上他腔作镇定,只是装作没听见。

很快比赛开始了,只见胖墩儿站得稳如泰山,纹丝不动。而小嘎子呢,有了上一回合较量的经历,成熟稳重多了。但依然利用他手疾眼快,机智灵敏的优势,围着胖墩儿猴子似的乱蹦乱跳跑了几圈,企图发现胖墩儿的'破绽。而胖墩儿可是纳闷了,他这是在干嘛呢?他看到小嘎子跑到了西边,于是连忙去追想探个究竟。小嘎子见胖墩儿上了当,一下子,跳到他身后,把他一搂,胖墩儿有些沉不住气了,想用上次同样的方法把小嘎子的脚勾住,不料小嘎子抢先一步,把他的脚一拉,小胖墩儿便被摔得仰面朝天,满地找牙。小嘎子看到不禁哈哈大笑,胖墩儿没法了只好认输。小嘎子对他说:“虽然你膀大腰圆,像有点深藏不漏,又很有气势,但也不能轻敌喔!”

他们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俩人都哈哈大笑,又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教案

本组课文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学习目标是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今天我上的《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就是其中的一个片段。

文章只是一个片断,对人物的感知和原著相比,是零碎的,不完整的。所以,课前我就给学生简略介绍了《小兵张嘎》这本书,特别是小嘎子这一人物,只有这样,在学文时学生才能充分感知。针对这一单元的学习目标,课一开始,我就出示了一段简要概括课文内容的话,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这段话的朗读,对课文的结构有一定的把握,从而在习作中加以运用。然后我再让学生学习课文,体会怎样把一件事写具体,怎样使人物的形象更鲜明。这篇课文对人物的动作描写极为细致,所以我在上课时特别注重对动词的讲解,使学生明白动词对反映人物形象的作用。最后让学生写一写小嘎子和胖墩儿的第二次摔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对新学的知识进行了运用、巩固。

可是,在正式执教的时候,还是出现了许多问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1、课开始出示的课文缩写的作用是使学生对课文的结构有一定的把握,从而掌握这类作文的写作方法;把缩写与原文进行对比,使学生能更直观的感受到细节描写的重要性,并认真品读课文中的动作、神态描写。但由于操作问题,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

2、我这堂课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写作,所以课上我时时注意对写作方法的指导,比如在讲到“小胖墩的厉害”时,我就追问“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样一来学生就马上说到了侧面描写,对写作方法进行了巩固。但是,教学时对神态描写的解读有些欠缺。

3、最后学生习作后,我选取比较典型的学生习作进行投影讲评,让学生结合课文自己进行点评,但在操作过程中,我忽略了结合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很多学生在讲评完后还是不知如何修改。

整堂课下来,发觉自己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需要改进,从教态、教材的解读到教案的设计。总之,还需努力!

小嘎子和胖墩摔跤续写作文

小嘎子有点不服,想和胖墩再来一次比赛。这次小嘎子选择了另一种妙计——持久战。每次胖墩来势汹汹,小嘎子总是一推一顶就从一旁闪开,不与胖墩正面交锋。一来二去,弄得胖墩力不从心,终于松懈了。就在这时小嘎子机灵一动,脚一绊,打了胖墩一个措手不及,顺势转身一推,虎背熊腰的胖墩儿摔倒在地。

胖墩一脸吃惊,心想:“这小子怎么变这么强了,还是我疲劳呢?”而小嘎子因打了一场漂亮的”反击战“,而洋洋得意地对着坐在地上的胖墩说:“怎样?还来吗?”经过两轮较量,胖墩已感到精疲力尽,不想再出洋相,便说:“不来了,不来了,今天我没吃饱,力气少,明天再和你斗。”胖墩说完就狼狈地走了。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教学设计

本设计紧扣单元的训练重点,力求体现“细读文本、揣摩人物、领悟写法”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紧紧抓住“重点词句及人物的动作”设计教学过程,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感受人物的鲜活形象,并及时提炼总结写作方法。以课文为例,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指导写作,达到读、说、写有效结合。

教学目标。

1.认识“擞绽扳咚”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破绽、精神抖擞、膀大腰圆”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和胖墩儿这两个人物形象的鲜明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

4、即兴练笔,尝试运用动作描写的方法学写动作片段。

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描写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电影《小兵张嘎》片段。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激发兴趣。

播放电视剧《小兵张嘎》片段。

1、刚才的小男孩儿是谁?你对张嘎有哪些了解?他在同学们心中是一位小英雄,可他也是一个顽皮可爱的孩子,正因为他的顽皮可爱,乡亲们亲切地称他“小嘎子”。(板书:小嘎子)。

2、小嘎子和你们一样,喜欢和小伙伴们玩耍、嬉戏、做游戏。其中摔跤是他最拿手的游戏项目(板书:摔跤)。凭着他的聪明机智、手疾眼快,他也屡屡取胜呢!

3、今天他又要比赛了,这次他的对手又是谁呢?(板书:胖墩儿)看到这个名字,你仿佛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这次,他们比赛的结果又如何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中的第一个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以直观的视频初识人物,激发阅读兴趣,为走进文本,感受人物的鲜活形象作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  感知形象。

(二)、汇报交流。

1、检查生字词。

(1)屏幕出示第一组词语:精神抖擞  破绽 扳不动 咕咚一声。

划线的字是本课的生字,引导学生用找近义词、表演动作、模仿声音等方法进行理解。

重点指导读好儿化音和方言。

2、交流读书感受:读了课文,嘎子和胖墩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极具北方方言特色的文章,文中一些语言表达习惯与南方截然不同,因此,在初读过程中,扫清这些难读词语的障碍,帮助学生更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人物形象,为进一步感悟人物个性特点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品悟形象  领悟表达。

同学们,带着刚才的收获,让我们走进课文,进一步感受嘎子和胖墩儿这两个孩子的不同特点。

(一)感受赛前阵势,体会“比喻”表达之巧妙。

出示句子1。

“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鵮架似的对起阵起来。”

1、指名读。

3、体会比喻修辞的巧妙:这样的表达好在哪里?(随机板书:比喻)。

4、再读,读出赛前的紧张气氛。

5、小结:这个形象的比喻让我们感受到这两个孩子像两只好斗的公鸡已经摆好了阵势,一场激烈的比赛马上就要上演了。

(设计意图:通过读、想、悟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赛前紧张阵势,引起阅读下文的兴趣。)。

(二)感受鲜明的人物个性,体会“特写”、“对比”表达之巧妙。

1、出示句子2。

“起初,小嘎子抖擞精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地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1)自由读,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嘎子怎样的性格特点?

(2)生答,师总结板书:灵活机敏。

(3)哪个词让你感受到这一点?

随机板书:猴儿似的。

(4)指名读,其他同学想象小嘎子像猴儿似的蹦来蹦去的场景,感受嘎子的机灵。

(5)总结写法。

在这里作者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嘎子机灵的动作像电视中的特写镜头一样凸显在我们眼前,这种写法在写作中叫特写法。(板书:特写)这种写法能把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表达的栩栩如生,让读者读了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那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运用了这样的写法?请同学们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

2、出示句子3。

“可是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踏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漏一点儿破绽。”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你觉得胖墩儿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总结板书:沉稳老练。

(3)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板书:塌  合 鼓 转。

(4)齐读。

3、同时出示句子2、3,引导感受“对比描写”的巧妙。

小嘎子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所表现出来的机灵与胖墩儿不漏一点儿破绽的沉稳老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把这两个具有不同的鲜明个性特点的孩子刻画的淋漓尽致,这种写法叫对比法。这也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写作方法。

板书:对比。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感受两个孩子鲜明的个性特点,体会对比写法对刻画人物特点的重要性)。

(三)感受比赛的激烈,体会“连贯”描写之巧妙。

比赛已到了白热化阶段,小嘎子在比赛中又使出了那些招儿?结果怎样?

出示句子4。

“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自由读,用不同符号标画出描写嘎子和胖墩儿的动作的词。体会着比划比划这些动作。

2、指名读。

3、老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4、看视频,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精彩文字背后的语言魅力。

5、学生上台表演,进一步感受这些动词的精妙。

6、从嘎子与胖墩儿这一串连贯的动作中,你感受到什么?

小结:动作是无声的语言,是人物个性的符号,连贯地写人物一连串的动作,可使人物形象地站立起来。在这段话中,“钩——别——推——摔”这一连串连贯的动作把小嘎子的争强好胜与胖墩儿沉稳老练刻画的淋漓尽致。这种动作描写的写法叫连贯法。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灵活运用。

板书:连贯。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表演等多种形式,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感受人物鲜活形象;真正体会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的重要性。在品读感悟的基础上及时提炼写作方法,为写作打好铺垫,真正做到“读”为“写”服务。)。

四、总结方法  即兴练笔。

(一)总结方法。

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行为,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是习作表达常用的方法之一——动作描写(板书)。动作描写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本课中作者巧妙运用比喻、特写、对比、连贯等方法来刻画人物,正是这些富有特点的动作描写才让这两个顽皮可爱、勇猛机智的人物形象活灵活现的站在我们面前。难怪老舍爷爷会说,“只有描写行为,人物才能站起来。”足可见动作描写的重要性。

(二)即兴练笔。

2、发挥想象力,采用动作描写的方法,把第二次比赛的过程写出来。

3、交流。

(设计意图:练笔,是一种表达的需要,是情感的渲泻。此时孩子们还沉浸在紧张的比赛中,他们正在为嘎子的失败叹息之时,播放一段嘎子和胖墩儿第二局摔跤的片段,而且是没有声音片段,让学生发挥想象,然后用嘎子个性化的语言来写一写第二次比赛的经过。这样的安排,既是对前面动作描写方法的检验与巩固,更深化了学生对人物的动作描写的认识。)。

五、拓展延伸 丰富形象。

课外阅读写人的文章或书籍,如:《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红楼梦》等,并摘抄描写人物动作的精彩语句。

灵活机敏              稳健老练    。

动作描写。

摔                        推     。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教案

上完五年级下册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的第一个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一课,让我感慨万千。下面就我在授课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和大家分享如下:

一、学会什么,教给什么。

本节课的教学我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基点,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贯穿整节课堂。比如:引导学生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对于小嘎子这一人物形象的学习,我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相互交流,教师延伸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等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在学生习得方法后,在让学生运用已会的方法来感知胖墩儿这一人物形象。这一环节,学生对于人物的动作理解的比较的到位,但是透过动作再走近人物内心理解的不是特别深入。我分析原因:一是学生对于摔跤比赛没有切实的生活体验,二是老师引导还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充分做好铺垫,想要学生学会什么,就要先知道教给学生什么?在教的过程中还要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每一环节的设计都要为实现目标做好有效的铺垫。

二、由表入里,领悟表达。

这个小片段主要是抓住人物的动作、心理等来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我们通过抓住重点词语,从文字表面体会到了小嘎子的聪明机灵、富有心计、争强好胜。关键还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是怎样写出来的,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非常注重总结语的铺垫作用。让学生明白我们是抓住人物的动作来体会到他这种特点的,我们是通过走进他的内心来体会到他那种特点的,让学生在老师的总结语上感悟作者的写法。

三、写法迁移,学以致用。

为了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我在学完课文内容之后,安排了“嘎子输了第一局接下来会怎么说,怎么做?”这一环节,然后播放视频,让学生观看并想象第二局的结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运用今天我们学到的方法来续写第二次摔跤。虽然因时间原因,学生没有写完,但是当我巡视时,发现很多同学都已经写出了精彩的开头,都能抓住人物的动作、心理、神态等去体现人物的特点。当时,我真有点难以取舍,不知展示谁的更好,我似乎也能在所有的开头中预感到第二回合的精彩激烈。现在回过头想想,当时我让这节课的时间再延续上五分钟该有多好,这样就能让更多的同学展示自己的习作。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教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嘎子的性格特点,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学习运用。

学习重难点。

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过《小兵张嘎》吗?今天这节课,我就先请大家看一看这部电影中的一个片段。

二、观看录象,感受形象。

嘎子:聪明活泼灵活顽皮。

胖墩:沉稳憨厚城市老实。

2.你是从哪里看出他们的形象来的?

(语言、动作)。

3.学生试写。

是的,影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能够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来,那么,文学作品中,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也能鲜明得体现出人物的形象,现在,请大家拿起纸笔,试着把刚才看到的片段内容写下来,注意突出嘎子和胖墩的形象。

4交流评议。

三、出示课文,再现形象。

1.出示课文,学生自读。

2.作者用他那生花的妙笔,塑造了两个特点鲜明、天真可爱的人物。小嘎子活泼,调皮,小胖墩儿沉稳,憨厚,只要读过这段文字,相信对这两个人物就会过目不忘。那么,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刻画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呢?(动作描写)。

3.找句子。

请大家找一找能体现人物形象的语句。

(1)“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2)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打架似的对起阵来。

(3)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4)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勾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4.讨论,反馈:作者主要采用动作描写的方法,准确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也兼用语言描写的方法,生动地刻画了两个人物不同的特点。运用这样的方法,就使读者好像看到了人物的动作,听到人物说的话,整个人物形象仿佛就站在我们的眼前,栩栩如生。

七、总结拓展。

我们再来看一遍电影片段,再感受一下嘎子和胖墩的形象特点,然后请大家修改自己的作文。

2.交流评议。

3.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

小嘎子和胖墩摔跤续写作文

自从小嘎子摔跤输给了小胖墩儿后,小胖墩儿,那可真是得意坏了!每次见到一个人,都要炫耀炫耀,而小嘎子,每天都在练习摔跤,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

小嘎子下定决心,要打败小胖墩儿,于是,他选了一个良辰吉日,和小胖墩儿再战了一场。

起初,小嘎子和小胖墩儿还是像上次那样走马灯似的跳来跳去,随后,小嘎子伸出一只胳膊,假装要出击,来迷惑小胖墩儿,小嘎子的腿已经快速地勾住了小胖墩儿的脚,谁知,小胖墩儿好像已经知道了小嘎子要偷袭他,早就做好了准备,并且,得意洋洋的看着小嘎子。没关系,战斗才刚刚开始。小嘎子在心里这样安慰自己。小嘎子又用头去顶小胖墩儿的肚子。小胖墩儿以为小嘎子已经沉不住气了,快要投降了,可是,小胖墩儿没料到趁自己不注意的时候,小嘎子竟然会来顶自己的`肚子,小胖墩儿勃然大怒,便狠狠的推了小嘎子一把,小嘎子差点儿跌了个踉跄,小嘎子在心里想:“这样下去可不行,我就快要没力气了,得想个办法。”小嘎子假装往小胖墩儿的右面攻击,可实际上,他要绊住小胖墩儿,只有把小胖墩儿弄摔倒,自己才可能会赢。当小胖墩的注意力都在右面时,小嘎子用脚勾住了小胖墩儿,又狠狠推了小胖墩儿一把。

小胖墩儿摔了个仰面朝天。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教案

在鲜花盛开的五月,在牛街小学的第九次活动中,我执教了《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结合本次活动的`主题“写读结合”阅读课研讨,结合本组课文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我是这样来构思设计的。

首先课前出示本组课文习作要求,以写促读。让学生明白本组课文习作就是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那么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又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刻画出来的?顺势切入课文。这样以写为驱动的阅读教学就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影响更明显。其次紧扣人物的动作描写进行教学。作家徐光耀在课文中抓住人物二十多个连续性的动作,准确生动的再现了二人摔跤的过程,也把二人不同的性格特点展露出来。教学时,我把二人摔跤的过程分解为四个环节,抓住人物关键性动作,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比如在摔跤赛前的准备,我引导学生品读“嘎子虎势儿一站”,品读出这是一个气势逼人的嘎子;第一回合的较量时,我引导学生品读揣摩“嘎子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明白这是一个机警敏捷、富有心计的嘎子;抓住动作“塌、合、鼓”品出这是一个沉稳老练、憨厚老实的胖墩儿;在第二回合的僵持时,引导学生抓住“推拉拽顶”,理解嘎子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济于事,从而品读嘎子的求胜心切;在决胜局中,抓住“勾”读出嘎子的沉不住气,争强好胜。在品读揣摩中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然后在摔跤过程的精彩回放中总结出本课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连续性动词的准确运用刻画了嘎子、胖墩儿两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但是一堂课上下来,有一些教学环节的处理的还不够恰当,通过认真的课后反思,我觉得以下几点需要努力改进:

1、课前的准备和课中生成的预设还不够充分。课前学生在描叙我时,用到了“魁梧、风度翩翩”这些和我个人特点不符的词,出乎我的预设,就不会相机引导学生观察我的衣着、外貌,使学生明白认真观察才能抓住人物特点。在品读嘎子的富有心计时,把嘎子摔跤凭借手疾眼快这环节忘了,板书也忘了一部分。

2、课堂中引导性的语言不够简练,应该再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借班上课,在师生不熟悉的情况下,怎样在课堂上关注更多的学生,使学生真正的参与进来,在这一方面还需努力。

3、在摔跤过程精彩回放时,为了增加课堂气氛,我让学生模仿,上台表演。这个表演的过程对学生理解动作的准确性和连续性没有多少帮助,甚至是无效。所以今后课中在设计表演环节时要慎用,以免落入表面热闹实则无效的尴尬局面。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教学片段

4月19日,校本教研进入第二轮试教,由廖邦老师执教。给我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是廖邦老师的追问,他追出了精彩。

一、追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在学生品读“虎势儿”一词时,老师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走近小嘎子,用眼睛去发现,去观察,体会到这是一个非常勇猛的嘎子,很有气势的嘎子,威风凛凛的嘎子后,廖老师一个神秘的眼神,启发学生:猜猜,此时此刻,小嘎子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这一问,孩子可有话说了。有的说,他在想:我得出奇制胜;有的说:他在想:我不能跟胖墩来硬的,我得智取;还有的说,他在想:我赢定了!如此深入地体会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特点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追出文章精彩的表达手法。

当学生议到胖墩儿是一个很有实力,难以对付的对手时,廖老师再一次追问:你是从哪里看出胖墩儿毫不逊色的?请将体现胖墩儿是摔跤能手的词画出来。于是,孩子们圈画出了“塌、合、鼓”三个动词并谈了自己的体会。此时,老师小结:从这些具体的动作描写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膀大腰粗”的胖墩儿。寥寥数语,却不露痕迹地指导了写人的技巧。

追问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积极思维、启动创造性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替代的作用。

追问固然重要,但提问更关键。本节课最大的不足,就是提问太零散,有老师牵着学生走的痕迹。提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创设最佳的提问时机,还需要教师敏于捕捉、准于把握。

本组课文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学习目标是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 本组课文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学习目标是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今天我上的《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就是其中的一个片段。

文章只是一个片断,对人物的感知和原著相比,是零碎的,不完整的。所以,课前我就给学生简略介绍了《小兵张嘎》这本书,特别是小嘎子这一人物,只有这样,在学文时学生才能充分感知。针对这一单元的学习目标,课一开始,我就出示了一段简要概括课文内容的话,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这段话的朗读,对课文的结构有一定的把握,从而在习作中加以运用。然后我再让学生学习课文,体会怎样把一件事写具体,怎样使人物的形象更鲜明。这篇课文对人物的动作描写极为细致,所以我在上课时特别注重对动词的讲解,使学生明白动词对反映人物形象的作用。最后让学生写一写小嘎子和胖墩儿的第二次摔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对新学的知识进行了运用、巩固。

可是,在正式执教的时候,还是出现了许多问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1、课开始出示的课文缩写的作用是使学生对课文的结构有一定的把握,从而掌握这类作文的写作方法;把缩写与原文进行对比,使学生能更直观的感受到细节描写的重要性,并认真品读课文中的动作、神态描写。但由于操作问题,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

2、我这堂课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写作,所以课上我时时注意对写作方法的指导,比如在讲到“小胖墩的厉害”时,我就追问“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样一来学生就马上说到了侧面描写,对写作方法进行了巩固。但是,教学时对神态描写的解读有些欠缺。

3、最后学生习作后,我选取比较典型的学生习作进行投影讲评,让学生结合课文自己进行点评,但在操作过程中,我忽略了结合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很多学生在讲评完后还是不知如何修改。

续写《小嘎子和胖墩儿比摔跤》作文

“我赢啰!把枪拿来!”胖墩儿得意地叫道。“不行,一次不能算赢!。”小嘎子急红了眼地叫道“应该比三盘,谁三盘两胜枪就归谁。”小胖墩一听急了叫道:“你耍赖!”“前面又没说比一盘定输赢。”小嘎子辩道,“然道你害怕了?”“谁怕谁,来就来,我准能赢你!”胖墩儿胸有成竹地说,这次不许你再耍赖!”

“怎么会?”

“真的?说好了!”

“要不我们去请裁判。”

“好”

嘎子叫来了村里的孩子,让他们做裁判。

“准备,开始!”比赛开始了,瞧,他们跨开蹆,瞪着眼珠子,把拳头握得紧紧的,一副认真劲。小嘎子与胖墩对视了许久,见胖墩儿就要出击了,小嘎子立刻用头去顶胖墩儿的肚子,军法中常说:敌不动,我不动;敌欲动,我先动。这回,小嘎子可占了上风。胖墩儿也不示弱。他把嘎子的脚别住了,往旁一推,小嘎子赶忙稳住重心差点摔下去。“好!”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如爆开的玉米花一样炸开了锅。小猫和小狗也来看热闹,连一向忙得不可开交的大人也来了。又僵持了好久,准备再交战了,大家都屏住了呼吸。“看来必须用它了。”小嘎子想到了最后一张王牌,受到了上次的教训小嘎子不再心急,他看准了时机,快速出手去挠胖墩儿的肚子。“哈哈!痒,好痒。”小嘎子趁势往旁一推,胖墩儿赶忙抓住嘎子,但来不急了,俩人一起摔了个狗啃泥。

“这次谁赢了?”

“是我!”

“是我!”

俩人争执起来。

“问裁判去!”

“好!”

裁判也没看清怎回事,只是看到俩人一起摔到了地上,他思考了一会儿说:“这次平局。”

“对,平局,再比一盘!”边上的人一起大叫道。

“预备”

“嘎子!”还没等裁判发令,对面就传来大喊声。小嘎子抬头一看,原来是八路队长。队长问到:“嘎子,在干什么呀,这么热闹啊?”“没,没什么。”嘎子低着头说。“我找你有事,嘎子你过来一下。”队长说道。“可是枪”惨了,胖墩儿说漏嘴了,他们只好把事情一五一实地交代清楚。

“这把枪没收!”队长严历地说道。“阿!?”小嘎子和胖墩儿都傻了眼,张大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