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最新大国扶贫 心得体会800字 清华扶贫培训心得体会(模板7篇)

时间:2023-09-18 05:15:59 作者:文锋 最新大国扶贫 心得体会800字 清华扶贫培训心得体会(模板7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大国扶贫 心得体会800字篇一

省长李锦斌轻车简从,赴金寨县油坊店乡面冲村蹲村住户,走访农户,深入了解革命老区扶贫情况,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要以党的xx届五中全会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准确把握扶贫开发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精准发力突破重点难点,以精准施策促进脱贫致富,确保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扶贫开发攻坚战。

油坊店乡面冲村位于响洪甸水库西岸,属库区一线村,全村605户村民中有100户贫困户,脱贫攻坚任务较重。李锦斌这次走访住在村民卢本英家。77岁的卢本英老人一家四代同堂,子女们靠经营茶园和外出务工勤劳致富。李锦斌与一家人拉起家常,得知老人的子女在外地掌握一技之长,很想回乡创业就业,李锦斌十分高兴,鼓励他们在家乡施展才华,争当致富带头人。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李锦斌对贫困户生活十分关心。在走访的20多户村民中,贫困户占到一半以上。每到一户,李锦斌都详细询问他们的难处,了解保障政策的落实情况。新庄组村民黄尊俊是因为患病、子女就学以及缺乏劳动力等综合因素致贫的农户,李锦斌十分关心他的生活,与他结成了帮扶对子,并与当地干部一起,研究此类因复杂因素致贫对象的帮扶问题。他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奋进征程上,不能让一户贫困户掉队。要统筹运用产业扶贫、易地搬迁、就业培训、教育扶贫及社保托底等综合措施,解决好他们的生产生活问题,让他们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

培育龙头企业、增强主导产业竞争力是产业扶贫的重中之重。李锦斌调研了该村的龙头企业露雨春茶叶公司,鼓励公司创办人黄守山立足特色优势,进一步改良品种、保证品质、打造品牌、提升品位,不断做大做强,带动更多茶农致富。返乡创业带头人马启军创办的金海马服装厂,吸纳本村60多人就业,李锦斌希望他用好“双创”扶持政策,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带动更多乡亲就业增收。茶叶生产大户王国成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李锦斌与他一起修剪茶树,了解合作社经营情况。他要求当地干部群众顺应市场规律,集中资源优势,创新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努力依托茶资源,走出一条一二三产融合的产业发展新路子。

发展村级公益事业,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是扶贫攻坚的重要内容。面冲村集体光伏电站每年发电收入可达7万元,为发展村级公益事业和扶持贫困户提供了重要经济来源。李锦斌考察了电站运行情况,要求当地总结经验,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提升贫困户收益的光伏扶贫新模式。李锦斌还调研了面冲村幼儿园、村卫生室、村小学、村文化乐园等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强调要积极顺应群众新需求,更新观念,拓宽思路,广泛调动政府、社会和村民各方力量,不断提升农村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

走访过程中,李锦斌利用晚上时间与多位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座谈交流,对他们提出的发展生产融资难、村组通道路建设难、饮水安全难保障、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滞后、文化娱乐设施缺乏等问题,一一认真记录,与大家共商解决方案,安排落实措施。他鼓励面冲村干部群众把脱贫致富的信心鼓得更足、把精准扶贫的路子走得更准、把村支部建得更强,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驻村走访结束后,李锦斌在金寨县召开了扶贫攻坚工作及规划情况调研座谈会。他指出,“十三五”时期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推进脱贫攻坚工程的决胜阶段。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xx届五中全会精神,充分认清扶贫开发进入了新阶段、面临的新目标、担负着新要求,进一步强化发展、精准、统筹、改革、共享的理念,把目标任务设定好,把方法路径选择准,把政策措施研究透,以硬碰硬的决心、实打实的办法、超常规的努力,把脱贫攻坚工程这一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抓紧抓实抓好。要紧盯扶贫攻坚决胜目标,突出精准扶贫脱贫的着力重点,着力提升产业扶贫精准度、智力扶贫精准度、金融扶贫精准度、基础设施扶贫精准度、保障扶贫精准度、社会扶贫精准度。要强化扶贫工作责任保障、项目保障、政策保障、机制保障,确保扶贫开发扎实推进,奋力夺取扶贫攻坚的新胜利。

大国扶贫 心得体会800字篇二

自古以来,扶贫攻坚一直是各个国家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扶贫视为衡量国家治理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将扶贫工作置于优先位置。在这方面,中国的探索和实践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第二段:政策全面

中国在扶贫工作中一贯秉持全面发展的原则。不仅仅是为贫困人口提供最基本的物质需求,还注重提高其生产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中国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教育和医疗资源,并鼓励贫困地区发展产业,努力帮助贫困人口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活,从而实现了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的目标。

第三段:产业扶贫

中国在扶贫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特别注重发展产业扶贫。通过引导和支持贫困地区发展适宜的产业,提供技术培训和市场渠道,帮助贫困人口走上致富之路。例如,中国在农村地区推广了电商扶贫模式,通过网络销售农产品,打破了贫困地区的信息壁垒,扩大了贫困家庭的收入来源。此外,中国还鼓励企业、机构和个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通过投资和捐赠等方式支持扶贫项目,为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更多资源。

第四段:精准扶贫

中国在扶贫工作中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概念,准确把握贫困人口的特点和问题,制定相应的救助政策和措施。中国通过数据分析和综合评估,建立了详细的贫困人口数据库,实现了从全面性到准确性的转变。同时,中国在精准扶贫方面注重分类施策,根据不同的贫困原因和困难程度,采取相应的帮助和扶持措施,确保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五段:国际合作

中国在扶贫工作中还重视加强国际合作,通过经验分享和技术援助等方式,共同致力于全球减贫目标的实现。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的减贫行动,与亚洲、非洲等地区的国家共同探索有效的扶贫模式和路径。例如,中国发起了“中国减贫国际合作研讨会”,邀请了许多国家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来分享经验并提出建议,推动了国际减贫事业的发展。

结论

在大国扶贫中,中国以其全面发展、产业扶贫、精准扶贫和国际合作等经验成就了显著的成绩。这些经验和成果为其他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在未来的扶贫工作中,我们应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创新,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更加广泛的合作,为实现全球减贫目标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才能建设一个更加公正、平等和繁荣的世界。

大国扶贫 心得体会800字篇三

县是一个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的贫困山区,如何把中央的大政方针与××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走出一条贫困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子,是我们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xx年以来,××县以整村推进的形式,分批组织实施了47个整村推进脱贫奔小康及温饱示范村项目。这些项目的建成,已经成为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载体。今年5月,我县又在马白镇坝尾、南捞乡塘房和都龙镇茅坪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就此问题,我们先后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在执行中存在着一些不恰当的做法,主要根源还在认识和方法上,这些问题不解决,新农村建设就有走偏方向的危险。由此,对于我县这样的贫困山区,在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国家的良好政策机遇,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长期从事扶贫工作的我,下面谈谈个人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科学合理规划,做到规划先行

当前我县农村发展的一大突出问题是:村庄布局散、建设乱、规模小,村镇规划滞后于建设;农村交通、通讯、人畜饮水、农田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产业发展层次明显偏低,农民增收难度偏大。这些问题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必须尽快加以解决。为避免走弯路、造成浪费,规划先行应当文秘杂烩网成为一个重要原则。从过去的实践情况看,一个好的规划应当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具有前瞻性。规划要充分考虑到今后发展的长远趋势和村镇布局的长远变化。今后要撤并的边远村庄和人口稀少的居民点,现在不必要花很大代价搞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具有和谐性。要从村镇的山形地势出发,依山顺水,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村落、田园农庄、农村社区,防止千村一面。三是以人为本。要考虑农村生产生活特点,便利农民生产生活。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居民不一样,不能雷同于城镇,不能简单地抄袭城市,搞“小区化”,防止“贴瓷砖、住洋楼、扛着粮食上高楼”的现象出现。但也要注意改变传统的陋习和不文明、不卫生的习惯,与改水、改厕、改圈、改院结合起来,使民居上一个层次。要考虑群众经济实力,新的村庄规划建设搞到什么程度,实际上是由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和城市对农村的支持程度决定的。城郊村、公路沿线村的实力强,可以搞得好一些、快一点;偏僻村、薄弱村实力差,不要大拆大建,可在规划一次到位的基础上,量力而行,逐步实施到位。在农村村庄和人口比较分散的情况下,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到今后发展的长远趋势、村镇布局的长远变化以及其他因素,防止选址不准、预留不足或“空壳化”。总之,要坚持规划先行,基础设施先行,优惠政策先行,试点先行,从农民最积极、干部最主动、条件最成熟的村实施起。

二、新村庄建设不等于新农村建设

新村庄建设主要是村容村貌建设;新农村不只是新在村容村貌,它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党建五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具有综合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但是,从目前全州各县组织参观的重点和经验介绍看,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都把目光放在村容村貌上,其实这只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方面。从整体和长远看,经济建设是基础,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实现这五句话提出的要求,就是农村各方面实现协调、全面发展的过程。

三、要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只有生产发展了,才有能力建设新村镇,才有条件过上新生活。只有富民产业才能支撑起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农民在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承受能力的条件下,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才有可靠的基础。过去把主要精力用在对现有房屋、道路改造和建设上,忽视产业发展,忽视生产发展这一根本性问题的做法必须纠正。就我县的实际情况来看,新农村建设要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和产业化经营,培育龙头企业,组织起更多的分散经营的农户开发优质粮、茶、林果、畜禽等资源,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竭力拉长育种、育苗、肥料、种植、收获、加工、养殖、制沼、沼气液化等产业链,通过构建流通链、结成利益链、培植要素链,力争在全县形成以草果、八角、板栗、核桃、碰柑、杨梅、樱桃、大枣、梨、药材、瓜菜等集中连片的优质农产品产业带。

四、积极探索建设模式,努力创新建设方式

我县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充分考虑到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重、资金筹措难等实际,努力探索一条适合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第一,必须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首先选择经济和民意基础好的自然村入手,在示范点取得切切实实、具有说服力的成效之后,再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推广。第二,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权。一是要坚持农民“自主申报”。确定示范点不下硬性指标,不搞人为指定。二是坚持农民“自主建设”。新农村建设具体怎么搞,如采取哪种建设模式、确定哪些建设项目等由农民自己说了算,建设资金由农民自己投入为主,建设施工也由农民自己投工投劳。三是坚持农民“自主管理”。引导各地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由理事会全权负责发动群众、资金筹集、组织建设、质量监督、后续管理等工作。第四,建立起农民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责任目标约束机制。要制定一些简单实用、便于操作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章程》、《村规民约》、“门前三包”责任制以及村道养护、公厕管理、庭院保洁等制度,并将相关的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逐一落实到户甚至到人。二是建立日常管理投入机制。应采取“村集体解决一点,向农户收取一点,市场化运作筹措一点”的办法,筹措解决理事会成员工资和部分公共设施、环境卫生维护管理费用问题,保证有人管事、有钱办事。

五、必须始终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

目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一种错误的做法,对新农村建设下任务、定时间,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甚至出现包办代替、强迫命令等现象,这种倾向是违背中央精神的。农村落后状况是历史形成的,改变农村面貌,缩小城乡差距,决非朝夕之功。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但不是一项阶段性工作,更不是一般性工作部署,而是一个必须长期实践和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新农村建设的预期目标虽然从性上可以确定,但在量上并不是一个可以完全量化的东西,即使可以量化也要随时间的推进,不断完善和提高,因而是一个可以充实的变量,并不能说到什么时候新农村就建成了,完成了,不再前进了。因此,我们不要在时间上过于细化,过于急于求成,而应当稳扎稳打,脚踏实地,逐步推进,要反对那种定指标、定时间、机械、僵化和教条式的考核验收,反对用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考核细则形成“千村一面”,否则,结果只能是基层忙于应付达标考核,导致形式主义泛滥。

大国扶贫 心得体会800字篇四

在当前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时代,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肩负着更为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如今贫困问题的根源已经从传统的欠发达地区深入到了城市中心的贫困家庭,贫困化难度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难解决。因此,脱贫扶贫成为了当前国家其中一个重要的政策任务。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建设共同富裕的社会,需要每一个人关注,每一个人的努力。在这个过程当中,一个大国的力量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探讨“大国扶贫”,并分享我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大国扶贫初探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于扶贫工作的投入也越来越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加强了对贫困地区开展精准扶贫的力度。 “精准扶贫”是指要以联合国推广的“人均纳入可支配收入低于国家扶贫线的人口,并根据不同贫困程度,实施有针对性、输送性的政策措施,提高他们的发展能力,帮助他们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脱贫致富”的标准,发挥特别贫困地区管控作用和“三区三州”持续发展的重大作用。

第三段:大国扶贫花费

“大国扶贫”的重要性体现在国家不遗余力的财力和物力的支持下,让贫困地区得以快速发展。对于中国而言,当前脱贫带来的直接财政支出和间接经济增长,都成为了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扩大内需、增加居民收入的直接动力。据中国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国家财政投入扶贫资金超过1.1万亿元,这也是中国在脱贫致富方面投入最大的一年。同时,中国的帮扶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引入了民营企业、公益慈善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等多方力量,加大了扶贫力度和效率。

第四段:大国扶贫效果

过去几年,“大国扶贫”的成果是显著的。截止2020年底,中国已经从1978年起的7500万农村贫困人口中解决了9900万,剩余760万也进入了帮扶范围,目前已实现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在扶贫工作中,中国也为世界提供了有力度的帮助,打各类援助时更注重“脱贫”的实效性,力求帮助受援国家摆脱贫困,促进其经济、社会发展。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扶贫事业的重要贡献者。

第五段:个人心得

其实,作为一名小年轻,并不能直接参与到大国扶贫的工作当中。但是,我们作为普通人,也可以在自己的小范围内做出一些贡献。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帮助更多的人脱贫致富。每天少买一杯奶茶,意义可能并不大,但如果每个人都去执行,相信会有不同的效果。更加重要的是,去关注扶贫单位的宣传,认真了解扶贫政策。在生活中,我们能够抽出一点时间,去关注社会和身边贫困人群的需求,走近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从小事做起,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总而言之,用爱心撑起慈善,关注扶贫,点滴积累,才会在不久的将来真正实现国家共同富裕的目标。

结尾:

总体来说,“大国扶贫”的推进不仅是国家政策的需要,也是体现国家力量和社会责任的表现。这一政策不仅在国内带来了社会的发展,也给国际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借鉴的经验,让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快速崛起。希望国家在“精准扶贫”的基础上,注重贫困人群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提升,为更多的困难群众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我们也应该更多关注贫困问题,用自己的力量去支持扶贫工作。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创一个更富裕的社会。

大国扶贫 心得体会800字篇五

20xx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党和政府决心在20xx年让全国人民全部脱贫。作为在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村官,我对未来信心百倍,每天的工作充满着激情。同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能为群众做点事情,助力群众脱贫致富,在感到无上光荣的同时有觉得责任十分重大。

村官彭振正在与当地村民交流

扶贫先扶志

在当今社会,每一个健康的人都能靠自己的能力养自己。当自己处于贫困时,首先要想如何靠自己的能力脱离贫困,而不是等待别人的救助。可是现在有些身处贫困状态的人,并没有想着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劳动来努力脱离贫困,而是在等待:等待政府、社会的救助。当我走村入户调研贫困户时,很多人都在极力的展示,他们是如何如何贫困,欠了多少外债,或者家里有多少病人。农民是朴实的,他们在用最简单的方法,让你相信他是贫困户,希望得到政府或者任何一个源自他人的救助。对于因学、因残、因病贫困,我认真的记录,生怕因为我的疏忽而漏掉他们对未来的希望。扶贫首先要扶志,那些健健康康,却甘于贫困,甚至享受贫困,拿贫困户身份洋洋自得的人,是可气,更是可悲:想坐享其成,不劳而获,这是可气;身处贫困,却甘于贫困,彻头彻尾的“乞丐”,丢失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是使他丢失了做人的尊严,是可悲。对于扶贫,首先要做到精准识别,类似于这样的“贫困户”,应该予以剔除,甘愿贫志,不可救,亦不必救。

扶贫不是给钱

在走访过程中,很多人提到五保和低保,他们简单的认为,扶贫就是给他们纳入低保或者五保,每个月给他们几百元钱,而有几百元的收入足以。古话说的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扶贫不是简单的给钱,更加应该是给与有脱贫意愿的人创造财富的路子和帮组。贫困户的贫困的原因千差万别,精准扶贫就要首先找到贫困的根源,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假如,缺技术的给钱,钱花光了,他还是会返贫。党和政府举全国之力扶贫,是为了从根本上车底消灭贫困,让老百姓都有致富的额能力,从而迈入小康的生活。诚然,贫困户贫困的具体表现是缺钱,但是他们更缺少的是“对症下药的方子”。简单的给钱不仅不能达到扶贫的效果,甚至可能会被质疑社会公平。

贫困户对脱贫方法不认同

在与贫困户们交谈中发现,我感到他们对脱贫的方法认同度不高。比如:土地流转,这是一个相对实际又便捷的脱贫方法。把自家的土地流转出去,每年从承包商那里获得租金,而自己有时间去打工赚钱。可是很多的贫困户不愿意这样做,当然可能这源于他们对土地的感情,在他们的骨子里,认为失去了土地,就像战场上的士兵失去了武器。土地是他们的命,只有自己耕种时,才觉得安心,但事实上,抛除种子、农药、肥料和最贵重的时间成本,分散种植往往都是亏本的买卖。然而,即使种地不能让他们致富,他们也愿意每年顶着骄阳烈日或者风霜雨雪,在田间地头挥洒辛勤。此外,对地方政府根据市场变化和因地制宜提出的种养殖推荐方案不认同,这就与干群关系疏远有关。个别村干部,故意保持一种威严的状态,不与群众交谈,不与群众沟通。对于村里的事情,不开村民代表大会,不向村民公开。这就拉远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是党员干部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该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认真调研,实事求是,想群众之所想,急群总之所急,发展集体经济,摘掉贫困的帽子。

对于这几个月的工作,有辛苦、有快乐、有感动、有崇敬。我佩服那些不甘于贫困的人,会永远记得与他们热情的交谈的时光,记得背着旧书包依然满脸天真笑容孩子们,记得躺在病床上的也期待美好明天的面孔……这会是我工作的不竭动力,也是我坚定信心走下去的梦想。

大国扶贫 心得体会800字篇六

贫困是一个困扰人类社会的痼疾,贫困不仅会影响人们的基本生存需求,更是会阻碍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大国必须要有大国的担当,扶贫是体现大国担当的具体行动。扶贫并不是简单的发放救济物资,而是要实现贫苦地区的脱贫致富,让民众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本篇文章主要探讨大国扶贫的体会与心得。

第二段:政策支持的实质

扶贫必须要有政策支持,只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扶贫政策,才能让贫苦地区的民众得到真正的实惠。大国扶贫政策相对于一般的扶贫政策来说更为完善,这种完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策思路上的完善。包括依法治国、创新驱动、人民为中心等方面的考虑;二是支持手段上的完善。包括资金、职业培训、信息技术等多种形式,以便打造更为完善的扶贫政策体系。

第三段:技术支持的理性探析

技术扶贫是中国在扶贫领域的重要实践,这是一种以科技手段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提升贫困地区生产力的方式。技术扶贫不仅涉及到技术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在长远的时间周期内对贫困地区的产业建设给予全方位的支持。技术扶贫通过对产业链的完整掌握和掌控,使得贫困地区的农村居民能够在自身的产业领域中有所斩获,同时也能够从技术和经验上不断向全国经济发展的高地挺进。

第四段:人才驱动的突破口

扶贫需要有真正有实际的人才才能够得以顺利开展,而且需要有大量的人才持续的为扶贫事业做出贡献。人才驱动的方式就是通过对人才的培养、选拔和调动等方面,让能够执着、勇敢和有远见的人才走进贫困地区,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而且,在扶贫人才的培养上,需要有软、硬手段的结合,即在教育、培训、交流等多个方面展开扶贫人才的培养工作。

第五段: 扶贫桥梁的建立和巩固

共建共享是大国扶贫的基本思路和行动方向,扶贫离不开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搭建一个扶贫的社会合力,建立起联结政府、企业,合作社及农民等多方面资源的机制。这就需要在推行大国扶贫的同时,建立有效的扶贫桥梁,接通资源下沉的渠道,帮助贫困地区逐渐实现自给自足,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广而告之大国扶贫,通过各种形式,加强社会公众的关注和支持,一同助力大国扶贫脱贫事业。

大国扶贫 心得体会800字篇七

xx县是一个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的贫困山区,如何把中央的大政方针与xx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走出一条贫困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子,是我们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xx年以来,xx县以整村推进的形式,分批组织实施了47个整村推进脱贫奔小康及温饱示范村项目。这些项目的建成,已经成为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载体。今年5月,我县又在马白镇坝尾、南捞乡塘房和都龙镇茅坪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就此问题,我们先后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在执行中存在着一些不恰当的做法,主要根源还在认识和方法上,这些问题不解决,新农村建设就有走偏方向的危险。由此,对于我县这样的贫困山区,在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国家的良好政策机遇,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长期从事扶贫工作的我,下面谈谈个人的几点心得体会。

当前我县农村发展的一大突出问题是:村庄布局散、建设乱、规模小,村镇规划滞后于建设;农村交通、通讯、人畜饮水、农田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产业发展层次明显偏低,农民增收难度偏大。这些问题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必须尽快加以解决。为避免走弯路、造成浪费,规划先行应当查字典本站成为一个重要原则。从过去的实践情况看,一个好的规划应当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具有前瞻性。规划要充分考虑到今后发展的长远趋势和村镇布局的长远变化。今后要撤并的边远村庄和人口稀少的居民点,现在不必要花很大代价搞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具有和谐性。要从村镇的山形地势出发,依山顺水,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村落、田园农庄、农村社区,防止千村一面。

三是以人为本。要考虑农村生产生活特点,便利农民生产生活。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居民不一样,不能雷同于城镇,不能简单地抄袭城市,搞“小区化”,防止“贴瓷砖、住洋楼、扛着粮食上高楼”的现象出现。但也要注意改变传统的陋习和不文明、不卫生的习惯,与改水、改厕、改圈、改院结合起来,使民居上一个层次,要考虑群众经济实力,新的村庄规划建设搞到什么程度,实际上是由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和城市对农村的支持程度决定的。城郊村、公路沿线村的实力强,可以搞得好一些、快一点;偏僻村、薄弱村实力差,不要大拆大建,可在规划一次到位的基础上,量力而行,逐步实施到位。在农村村庄和人口比较分散的情况下,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到今后发展的长远趋势、村镇布局的长远变化以及其他因素,防止选址不准、预留不足或“空壳化”。总之,要坚持规划先行,基础设施先行,优惠政策先行,试点先行,从农民最积极、干部最主动、条件最成熟的村实施起。

新村庄建设主要是村容村貌建设;新农村不只是新在村容村貌,它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党建五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具有综合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但是,从目前全州各县组织参观的重点和经验介绍看,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都把目光放在村容村貌上,其实这只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方面。从整体和长远看,经济建设是基础,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实现这五句话提出的要求,就是农村各方面实现协调、全面发展的过程。

只有生产发展了,才有能力建设新村镇,才有条件过上新生活。只有富民产业才能支撑起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农民在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承受能力的条件下,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才有可靠的基础。过去把主要精力用在对现有房屋、道路改造和建设上,忽视产业发展,忽视生产发展这一根本性问题的做法必须纠正。就我县的实际情况来看,新农村建设要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和产业化经营,培育龙头企业,组织起更多的分散经营的农户开发优质粮、茶、林果、畜禽等资源,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竭力拉长育种、育苗、肥料、种植、收获、加工、养殖、制沼、沼气液化等产业链,通过构建流通链、结成利益链、培植要素链,力争在全县形成以草果、八角、板栗、核桃、碰柑、杨梅、樱桃、大枣、梨、药材、瓜菜等集中连片的优质农产品产业带。

我县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充分考虑到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重、资金筹措难等实际,努力探索一条适合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

第一,必须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首先选择经济和民意基础好的自然村入手,在示范点取得切切实实、具有说服力的成效之后,再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推广。第二,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权。一是要坚持农民“自主申报”。确定示范点不下硬性指标,不搞人为指定。

二是坚持农民“自主建设”。新农村建设具体怎么搞,如采取哪种建设模式、确定哪些建设项目等由农民自己说了算,建设资金由农民自己投入为主,建设施工也由农民自己投工投劳。

三是坚持农民“自主管理”。引导各地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由理事会全权负责发动群众、资金筹集、组织建设、质量监督、后续管理等工作。

第四,建立起农民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责任目标约束机制。要制定一些简单实用、便于操作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章程》、《村规民约》、“门前三包”责任制以及村道养护、公厕管理、庭院保洁等制度,并将相关的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逐一落实到户甚至到人。二是建立日常管理投入机制。应采取“村集体解决一点,向农户收取一点,市场化运作筹措一点”的办法,筹措解决理事会成员工资和部分公共设施、环境卫生维护管理费用问题,保证有人管事、有钱办事。

目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一种错误的做法,对新农村建设下任务、定时间,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甚至出现包办代替、强迫命令等现象,这种倾向是违背中央精神的。农村落后状况是历史形成的,改变农村面貌,缩小城乡差距,决非朝夕之功。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但不是一项阶段性工作,更不是一般性工作部署,而是一个必须长期实践和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新农村建设的预期目标虽然从性上可以确定,但在量上并不是一个可以完全量化的东西,即使可以量化也要随时间的推进,不断完善和提高,因而是一个可以充实的变量,并不能说到什么时候新农村就建成了,完成了,不再前进了。因此,我们不要在时间上过于细化,过于急于求成,而应当稳扎稳打,脚踏实地,逐步推进,要反对那种定指标、定时间、机械、僵化和教条式的考核验收,反对用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考核细则形成“千村一面”,否则,结果只能是基层忙于应付达标考核,导致形式主义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