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阅读平凡的世界心得体会实用

时间:2023-06-28 17:36:32 作者:曹czj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阅读平凡的世界心得体会实用篇一

《平凡的世界》作为一部百万字的巨著,给我的带来的震撼和触动太多也太深。由于我和作品中的孙少平的经历所具有的太多的相似性,使我在一开始读起它时,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并且对他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同样出生于农村,同样出生于一个贫困且多事的家庭,同样不甘于沉沦而在生活的大潮流中奋勇挣扎,同样由于内心的不屈而去外地打工,同样对于苦难的渴望,同样对于人生意义的不懈追求??正是这一个又一个“同样”,使我对他的言行和思想可以有更加深切的理解和体会。

孙少平毕业之际曾对田晓霞说:“你不知道,我心里很痛苦。不知道为什么,我现在特别想到一个更艰苦的地方去。越远越好。哪怕是在北极的冰天雪地里;或者像杰克·伦敦小说中描写的严酷的阿拉斯加??”。曾几何时,我也有过这样的感受。出于对苦难的向往,对磨练自己的渴望,在高考结束之际,我选择了去工地打工。所以当我看到孙少平不顾父亲孙玉厚和哥哥孙少安的反对,坚持出门独自打拼时。我理解他的心情。当我看到他用他那没有做过重活的身体背起一百多斤重的石头一步步往上爬时,一个陌生而又熟悉、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缩影呈现再来我的脑海里,这一刻,我的思想似乎已融入他的身体里,随他一起经受这生活的考验!

完《平凡的世界》也有一段时间了,现在重新审视一下这部作品,又有一些新的认识。如果说上面的内容是从感性角度出发的话,那么下面我将从理性的角度来谈一下我的理解和体会。

在这部作品中,孙少安和孙少平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两个人物。孙少安身上具有传统文化所赋予农民的坚韧品格和令人荡气回肠的道德情操,但又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农民阶级所固有的狭隘意识。而孙少平身上则别具一番思想价值和未来意义。而这应该也正是作者竭力想表达的主题。

如果说孙少安是全书的精神基石,孙少平则为全书的思想之魂。其实从这里也可以发现在作者的思想深处,一方面,在情感上,他尊敬并推崇农业文化中的宽厚、温情和淳朴,农民身上的坚韧和刻苦;另一方面,在意识上,他对世世代代农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又持否定的态度,期待农民母体诞生新的分子,创造另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价值。希望其可以超越农民的精神藩篱,希望现代文明之光能够普照黄土高原。于是便产生了这两个人物:孙少安和孙少平。

除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之外,小说细腻的情节描写也给了我很大触动。正如作者在《早晨从中午开始》所说的:“真正有力的长篇小说不依靠情节取胜,惊心动魄的情节未必能写成惊心动魄的小说。作家最大的才智是能够在日常细碎的生活演绎出让人心灵震颤的巨大内容。”而《平凡的世界》则很好的体现了作者的这一美学追求。在作品中,一幕又一幕感人至深的生活场景不断上演。里面不知蕴含了多少爱和多少泪,不知给了读者多少酸楚和激奋。而作者也正是在这一幕幕场景中把人间的至情至爱表现的淋漓尽致。

比如当孙玉厚一家因王满银劳改处于一片慌乱之际,小女儿兰香不经大人指点,自己便悄悄地去喂猪,而后又去捡柴,尽自己所能来为父母分忧。正是兰香这种在贫困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懂事的心性和对自己亲人的情和爱,更具一番催人泪下的力量和感人至深的心灵触动;而当兰香考上大学,孙少平为妹妹准备各种生活用品时的细节描写,也着实让人为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而感动。作者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日常琐碎生活,把人间至善至美的真情和人与人之间的情爱张扬到了极致。

对啊,读者永远是上帝。而《平凡的世界》自问世起,在读者中间产生的巨大反响则很好地印证了作者的这一理念。正如一位读者所说:“路遥能在平凡中揭示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所忽视的东西,能有一种感人至深的震撼。在平凡中告诉我的却是不平凡。”《平凡的世界》以其不平凡的力量深深影响了我。我相信在它的陪伴下,我一定会以昂扬的姿态去面对生活,去追求属于我的未来。《平凡的世界》不平凡!

阅读平凡的世界心得体会实用篇二

平凡的世界里从生存到生活,不同的是在大环境下,因为你的经历不同,人生的结局也大有不同,当然,我所说的这结局也不是生命的终结,只是故事中人物命运的一个段落,如果时光继续行走,如果故事还在继续,或许一些人的人生航向也在随之转变,或精彩,或平淡,任由我们去推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阅读平凡的世界后的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一百多万字的作品,竟也很快地读完了,只是因为一份真实吧。若干个家庭,若干个场景,若干个人物的命运,若干个结局,都被浓缩到那一个时代背景中。

故事终于1985年,算来我也才几岁,再向前追溯几十年,似乎离我的生活就更远了,但我不得不承认,我依然在这部作品找到了一种阅读的快感,尽管时间跨越了我所生活的时代,但总有一些人物的经历似乎可以找到我们自己生活的影子,无非是物质和精神相比丰富了些而已。所以,无论时代怎样的巨变,人的生命历程总还是有些许相似的地方。

世界本就是一本丰富的书,这书里也自然有着许许多多的人物,正是这些人物情感与命运的交织,才让这个世界变得丰富,变得精彩,当然也变幻莫测,原来谁都无法左右自己的生活,但你的学识,你的阅历,你的人生观,价值观无疑会改变人生这艘船行驶的方向的。我无法评说这《平凡的世界》中谁的生活更完美,谁的人生更精彩,我亦不想去做无味的评说,路原本就是靠自己走出来的,任何人,都不过是你生命中的匆匆过客,而你的执着,而你的追求才是最终成就你生命斑驳的主导。

回味这故事,我想有一份真实,当是来自作者路遥的生活经历的,黄土高原的贫瘠,人们曾经生活的困窘,煤矿工人的艰辛,从合作制到生产责任制,划时代的改革荡起的决不仅仅是涟漪,而是为不同的人带来了不同的人生变化与抉择。

孙玉厚一家,这个双水村最贫困的家庭,是那个背景下人们生活的一个缩影,孙玉厚这个一家之主厚道,老实,却因贫穷而变得胆怯,在他的世界里,照顾好庄稼,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生活就足以,以他的年纪,自然是少了冒险与挑战的,但是他的孩子们却让他最终成为双水村最自豪的人。

大儿子少安,家境的贫困让只读了初中的他无奈地选择了回家务农,政策的变化,对命运的不屈却让他最终成为了一个切切实实的农民企业家,他为父亲箍起的体面的窑洞,成为了这个家族摆脱贫困的里程碑,穷则生志,有志者事竟成吧。

兰香是少安和少平的妹妹,家庭的贫困让她从小就学会了承担和为别人分担,兄长的厚爱让她最终考取了全国最好的重点大学,天体物理这个在常人看来颇为尖端的理论却是她与朋友探讨和交流的主题,她的出色赢得了身为省委书记的儿子的深深的爱,她亦成为父亲的骄傲,知识改变命运在她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验证。

这一部史诗般的故事,展现了不同的人的命运,每个人的生活都看似平凡,但不是因为平凡就要少了斗志和追求,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就是渺若尘埃的,即便你有再高的权位,终有一天也将成为平民,在那一群谈天的老者中湮没了自己,我所谓的收获当是重新认识了生命的意义吧。

无论你的起点是什么,都不要被暂时的低谷抹去生活的热情,上帝本没有一双慧眼,也不要寄情于他去执掌公平,命运总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的,多了一份追求,多了一份执着,多了一份热爱,生活总会有属于每个人的精彩,平凡的生活亦值得敬畏,生命不朽,只因追求不朽。

《平凡的世界》中使用最频繁的一个词语是:亲爱的。亲爱的大地,亲爱的双水村,亲爱的父亲,亲爱的弟弟,亲爱的朋友,总之,所有人世间的真情都在这里一一的展现。

这部小说给我最大的教育意义则是一种对农民的深刻理解。现代城市年轻人可能很难真正理解农民。农民的生活,农民的想法,农民曾经过的日子,农民的现在和未来。但是间接知识也能够带给我们启示和触动。这就是《平凡的世界》。

小说能够深刻的反映农民的生活和喜怒哀乐,读完这些小说从某个意义上说我们也经历过了那个时代,也曾在田中挥汗如雨。这些书的现实意义在于对中国的现状,在于对历史的延续,在于对未来的展望和我们年轻人自身的提高:对人性的理解,对中国的理解,对构成中国大地那一片片生命陆地的人们的理解。

近几年来,每年我都要读一两遍。每次读后。掩卷深思,心中浮浮沉沉。可以说,正是因为这本书,让我对人生有了最初的理解。从这本书里,我看到的是世间的真情,平凡但是真挚,我们的生活就是如此。如果说,大多数人是平凡的,但每一个平凡者的背后都有一段不平凡的故事。从书中主人公孙少平、孙少安的成长历程来看:人,最难战胜的是自我。然而,如果超越了自我的束缚,克服人性中最懦弱的本性,那么自卑也会变为坚强。

这里面的事情真的很平凡,平凡得让我感觉到他们都好像是发生在我的身边。本书以一个名叫双水村的陕北山村为对象,以孙少平、孙少安兄弟两人的命运为主线,以孙家及村子周围的人群的生活为半径,深刻的反映了我国1975年到1985年之间农村社会的发展变迁;深刻勾勒出了社会大环境下农村青年的成长轨迹。书中涉及的一个个人物:经验丰富的村支书田福堂、鞠躬尽瘁的县革委会主任田福军、善良淳朴的部田润叶、活泼激情田晓霞、敢爱敢恨的金波等,其中任何一个人物都是有血有肉,性格形象极为饱满,细细品味,仿佛景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一个个熟悉的身影。他们是有性格的,身上也有瑕疵,但他们通过对命运的抗争,但是却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即使是书中那个不务正业的王满银,也是可爱的,我们也能从他身上看到社会中的另一类人群。

纵观《平凡的世界》全书,字里行间流淌的全是浓浓的情意。对土地、对父老乡亲的深厚情意,有亲情、友情、爱情、激情。少安与润叶的爱情,少平与晓霞的爱情,润生与红梅的爱情,少平与少安的亲情,少平与兰香的亲情,少平与师傅的友情,…《平凡的世界》中使用最频繁的一个词语是:亲爱的。亲爱的大地,亲爱的双水村,亲爱的父亲,亲爱的弟弟,亲爱的朋友,总之,所有人世间的真情都在这里一一的展现。

《平凡的世界》三卷,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可以毫不客夸张的说,这部小说已经成为记录中国农村的史书。作者路遥在类似于创作手记的《早晨从中午开始》中记述了这一艰难的过程。《平凡的世界》创作于《人生》发表之后,当时有一种论断,即《人生》是路遥文学创作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度。然而,正如路遥所说的"作家的劳动绝不仅是为了取悦于当代,而更重要的是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待。如果为微小的收获而沾沾自喜,本身就是一种无价值的表现。

最微小的作家常关注着成绩和荣耀,最伟大的作家常沉浸于创造和劳动,劳动自身就是人生的目标。人类史和文学史表明,伟大劳动和创造精神即使产生一些生活和艺术的断章残句,也是至为宝贵的。"是的,路遥通过《平凡的世界》证明的这一点,与其说《平凡的世界》是作者路遥历尽千辛万苦创作出的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不如说这是一部作者通过长期的社会底层小人物命运的关注、以一个优秀作家的强烈社会责任感,用心血泣成的一部可歌可泣的社会历史的反映。尽管这部作品也有一些文学评论家所批评的地方。但这,也正如书中田福军对于老作家黑白反映合作化的小说《太阳正当头》所作出的评论:"黑老,有一点是肯定的,以后的人们绝对不会怀疑你当年的讴歌完全出于真诚。至于你当时的认识判断,那不可能超越时代的局限性。这种现象古今中外的大作家也不乏其例。我好象记得列宁在评价列夫?托尔斯泰时,也指出了他在这方面的局限性。但列宁并没有因此而否定托尔斯泰,反而称赞他的作品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我是外行,胡说八道!不过,你的《太阳正当头》的确细致地描写了当时农村的社会生活,这一点就足以使以后的读者仍然要读这本书。我认为,不能因作家对当时的生活做出不准确的认识和结论,就连他所描写的生活本身也丧失了价值。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托尔斯泰…",此话虽出自于书中人物之品,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路遥的文学观。《平凡的世界》展示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给后人关于一个时代的如实记录。即仅仅只有这一点,已经注定了这部作品的伟大。 书中展示的时代距今已经过去近三十多年了。

也许,正如有的人所说,现在是一个充满浮躁的社会。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不正是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多元化呈现出的一种状态吗!作为一个步入工作和走向社会时间不长的年轻人,这部作品中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回味的地方。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抖擞精神,总有一种力量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正义、爱心、良知"。这是信念的力量,善良隐忍的中国人,总是有一种信念的力量在支撑。我想,作为年轻人来讲,只有脚踏实地工作、以饱满的热情生活、以感恩的心态回馈社会,才是书写我们这个平凡或不平凡人生应有的态度。也许,我们对于平凡与不平凡的理解多种多样,但是我也坚信,我们面对苦难,却总是能团结一致,同舟共济。这也相信,没有一种力量能阻止我们前行的脚步,也总有一种力量能让我们不断前进。

今后,《平凡的世界》将继续伴随我,不管是失意落魄,还是辉煌兴奋。

阅读平凡的世界心得体会实用篇三

从3月到5月,短暂又漫长的3个月内,我把《平凡的世界》读完了。老公老是让我读,说读了之后就能理解他。唉,我真是硬着头皮读这本巨着。

读着读着,我觉得真的有个叫孙少平,真的有个孙少安,故事完了,我还在想着他们怎么样了。少安是不是和惠英嫂还在那个大牙弯煤矿,少安的砖厂怎么样了。

读了《平》才更能体会中国式的苦难,什么是真正的生活。人应该怎么面对苦难。也知道如何地去体会苦难中的人。更加了解农民,工人尤其是煤矿工人的心境。这样的苦难塑造我们,是我们更加热爱生活,而不是无聊的度过。

我生长在一个普通工人的家庭。爸爸是曾经是煤矿工人,听说他下井有20年的时间。从我记事开始,爸爸很少跟我提煤矿的事情,井下的情形。我也很少去想这样的事情。爸爸是很苦的。爷爷在他10几岁就去世了,奶奶拉扯着5个孩子,家庭的窘境常常让爸爸抬不起头来。

他插队回来后,就被分配到了龙凤矿去采煤,那时候爸爸常常倒班,真的就像书里面的少安的生活一样。他人又瘦又高没什么力气,灰心绝望中的他,只是简单的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不要承受这些苦难。所以爸爸从来不开口跟我讲他的痛苦,黑暗的处境。

他也对我非常的宠爱,想要什么,他都给我。因为他知道缺衣少食的滋味。也许这样,才使我越来越不懂事。身上完全看不出是煤矿工人的后代。常常骄纵自己,予取予求。真的惭愧。

我喜欢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生活,认识自己。

阅读平凡的世界心得体会实用篇四

如果有谁看过“平凡的世界”的话,你是否会对生活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对于不太懂生活的我们,是否应当重新认识一下我们周围的世界。

生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那么平凡的生活就不值得去赞颂吗?也许对自我命运的负责才是重于泰山我们还不能完全诠释生命的意义,迷茫萦绕其中,我们几时清醒也不可知。

对生活的觉悟很重要,在我们对孙少平与田晓霞之间的感情惋惜之余,我们是否应当珍惜自我正在延续的故事,生命诚可贵,感情价更高。我们并不奢望自由形影不离,我们但求生活丰富多彩。

同时,我们也对润叶那段残缺无奈的感情深感痛心,孙少安不是个铮铮男儿,士为知己者死,而他却选择了逃避,也许我们应当退一步想想,人生自古多磨难,就是这磨难让我们彼此错过。

对财富的渴望,对地位的追求,生存的目标如此简单。在追逐于忙碌中,我们不知不觉失去了很多东西,比如属于我们自我的时间和感情。问世间情是何物,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短暂而难忘。如果说生之平凡而死之平凡是一种伟大,那么,他的伟大在于,不随波逐流,不心高气傲,不胡作非为……而在于活出自我。

平凡也要精彩,我们生来就带着诸多使命,家庭的担子,事业的职责,死亡带走了我们,而把这些留给了下一代,我们仅有在奋斗中寻找自我,保证我们随时都有活下去的勇气。

阅读平凡的世界心得体会实用篇五

《平凡的世界》里有一群不平凡的人,是这群不平凡的人组成了这平凡的世界,读完这本书后你现在的很多想法都会改变。

我佩服他,佩服他可以蜷缩在破旧的被褥里,就着昏暗的光亮读书,心中却依旧为可以读书感到崇高和兴奋。

我欣赏他,欣赏他可以这边脱掉肮脏的工作服,那边就可以和田晓霞谈论文学,和顾养民探讨人生。

我敬佩他,敬佩他可以放下读书人的架子,为了生计去做最底层的工作。

他像不倒翁,像弹簧,不管你怎么推他,怎么压迫他,都不能真正的打败他.他是一个真正伟大的人!

他经得起磨难,受得住苦.而我呢?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吃着鱼肉海鲜,穿着名牌衣服,而我每天依旧抱怨,抱怨他人,抱怨生活.比起孙少平,我实在是太幸福了,我应该感到知足。

《平凡的世界》让我知道了平凡中也有伟大.同时也告诉了我,我很幸福,我应该学会知足常乐。

《平凡的世界》能够让我在今后的日子里,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能够保持一颗平凡的心。

阅读平凡的世界心得体会实用篇六

《平凡的世界》这本书的名字,有一种洗尽铅华,尘埃落尽的感觉,不花哨,不浮夸,是一个有着丰富经历的人,在经受了各种苦难的折磨后,回望来时的路,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宽容。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才是生活。舞台上的情节是浓缩的,天上一天,地上一年,所以才有那么紧凑的悲欢离合,跌宕起伏。琐碎的生活纠葛,互相牵绊,剪不断,理还乱,这才是生活。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固然存在,但普通人遇到的几率又有多大呢?最终所有的一切,生活真谛的浓缩,不过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平凡。

从孙少平到孙少安,以及田晓霞、田润叶……还有那个山村里面所有人的人际关系,世故也淳朴的农村特有的风情和地域色彩。书里包含了路遥太多的心血,他对农村的热爱,对传统美德的赞扬,都在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歌颂我们的祖辈普通中国农民那份质朴、敢于拼搏、敢于吃苦的精神。

书中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只是一个平凡人的奋斗历程,一个平凡家庭的奋斗历程。没有太过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戏剧化的情节,更没有传奇性的故事,让人初读觉得平淡无奇却也真实,随着故事的深入展开才会得到激励和震撼,直至人的灵魂深处。生活本就是无数庸常琐事堆砌而成。所以,世界本就是平凡的世界。平凡没有什么不好,不接受平凡一味逃避才不好。路遥就是用这样的生活平凡,教会了我们许多的不平凡。

路遥教会我们要有独立的人格。尽管你可能遭遇孤独,但孤独是人生自我证明的必经之路。只要你认定自己的理想,坦然面对孤独。那么胜固欣然,败也从容。

路遥教会我们不必用尽生命做一个完美的人,但应用尽生命去做一件让你觉得值得的事。前者只是说明你做事圆滑,后者却能见证你精彩的一生。所以不必遗憾,若是美好,叫做精彩;若是糟糕,叫做经历。

路遥教会我们无私,生命只是一条单程路,永远无法回头。与其纠结于无法改变的过去,不如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人生容不得太多的自私,自私最终只会毁了自己。一生总要为别人做些事,否则终究只是无谓的变为一抔黄土。

我想每个人读完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感触,或轻或重。去倾听那些久远的声音,去感受生命的平凡与不凡,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做那个成长路上最好的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