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优秀护理人员抗疫先进事迹材料(汇总15篇)

时间:2023-10-20 16:51:14 作者:紫衣梦 优秀护理人员抗疫先进事迹材料(汇总15篇)

岗位职责是为了使员工清楚地知道自己在组织中扮演的角色和职责,以便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岗位职责的编写应该遵循简洁明了、条理清晰的原则。以下是一些岗位职责范文的案例,供大家参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履行各自的职责。

医护人员抗疫先进事迹材料

己亥末,庚子春,本该是阖家团圆,千家万户欢度佳节的幸福时刻,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席卷而来,如同阴霾笼罩在全国。疫情危急,刻不容缓,全国各地的医护工作者义无反顾站在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他们,无怨无悔全力坚守岗位;他们,面对患者,用爱守护传递温暖和力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是最美“逆行者”。

xx医院急诊科护士长xx便是这千千万万“白衣战士”中的一员,她于2019年12月成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从2009年工作至今坚守在护理工作岗位,她心怀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筑起一道爱的堤坝,构建起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

医护人员抗疫先进事迹材料

面对汹汹而来的疫情,有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背着药箱,每日走家串户,穿梭在乡间小路,用自己的默默付出,守护着父老乡亲的健康;他们冲锋在战“疫”最前线,不知劳苦、不畏疲倦,奋不顾身地担负着基层疫情监测防控的重要职责;他们危急时刻当仁不让,挺身而出,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责任和担当,他们就是“村医”。

防疫战役打响后,高基庙镇的村医们建立线上疫情问诊微信群,在答疑解惑的同时也将防疫知识在群内进行宣传。为了保障村民的用药需求,村医们送医送药上门,尽最大努力为村民服务,肖家岭社区卫生室村医夏常强就是其中的一员。

心中有群众,脚下有行动。夏常强把常用药品一直放在药箱中,只要一个电话,就立即送到村民家中,有时还会免费为困难村民治病。55岁的曾三二是精准扶贫户、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患有智力障碍,丈夫去世后一直独居着,膝下没有子女。她平时来医务室看病,夏常强总是自掏腰包为她免除医药费。在疫情发生后,夏常强放心不下,马上为她送去口罩,教会口罩的正确佩戴和使用方法,并千叮万嘱平时要注意防护,不要外出、不要聚集。肖家岭社区6组的刘希生老人,儿子在三十几岁时因肝癌去世,孙子便一直由他和老伴辛苦照料。夏常强了解到老人患有高血压,需要长期服药,便主动免费送医送药,希望能减轻这个贫困家庭的负担。

使命记在心,责任担在肩。在送医送药的同时,夏常强每天定时上门测量体温、宣传防护知识、进行心理疏导、交代注意事项,为乡亲们拉起健康防线。刚开始上门测量体温的时候,个别武汉返乡人员会有排斥心理,夏常强一户户敲响他们的家门,耐心细致地做着解释工作,安抚着他们的情绪,问询了解身体状况,帮助购买生活必需品。夏常强的主动帮忙、主动关爱,让他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也坚定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开始积极配合镇村两级的疫情防控工作。

在疫情虎视眈眈、众人惧怕万分的当下,正是有着像夏常强这样一群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的村医们,用坚定的脚步与信念,夜以继日地奋战着,为广大村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成为了农村医疗卫生防疫战线的第一道“堡垒”。

医护人员抗疫先进事迹材料

在隔离观察病房里,她身着厚重的防护服,我们无法看清她青春的容颜,但总能见到她忙碌的身影。每天,全程指导隔离病区工作、检查进出隔离区医护人员防护措施是否准确到位、实时掌握隔离患者情况、对隔离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消除被隔离的恐惧和焦虑心理、提供患者的日常生活所需、给予每位护士心理及生活上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抗疫医护人员先进事迹材料

潘星星同志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本科专业,学士学位,已获得护理学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证书。自2009年入职整形医院,通过科室轮转学习,十多年的积累和沉淀使她具备了丰富的临床专业知识和护理经验。

作为东院手麻室的教学组长,她以身作则,用热情严谨的工作态度感染着周边的每一位同事。带教新护士,她会根据其性格特点和对新事物的适应能力,因人而异制定教学方案,正确启发,引导和肯定新护士,创造实践机会,放手不放眼,让年轻护士尽快适应工作。她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其他护士,让他们主动围绕着她向她学习、请教。

作为科室业务骨干,她有很强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可以胜任不同岗位工作:从药品的管理,手术配合到麻醉恢复期的观察护理,无不精通,目前主要负责东院婴幼儿手术的配合,困难输液、困难气管插管的配合等,多次参与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抢救,及大会手术演示。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庚子年初,面对着突然袭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定点隔离医院,县中医院上下全力投入疫情抗击中。她积极响应号召,毅然放弃春节期间与家人相聚的机会,投入隔离病房护理工作,连续在隔离病房和隔离宾馆开展医护工作达一个多月。这期间,虽然工作氛围紧张、护理作业困难,每日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但她坚决克服各种困难,从身边点滴事情做起,耐心对病人开展安抚、疏导和护理工作,最终圆满完成了上级安排的各项任务,得到了病人和领导的充分认可。

呼吸内科主要以老年患者为主,急重症患者较多。虽然临床护理工作繁杂而琐碎,她却甘之如饴,不辞辛劳地奔波在一线,为患者的康复而不停地忙碌着。有次夜班期间,一位支气管扩张稳定期的患者在如厕时突然出现大咯血且意识不清。当时这位患者患有血液传染病,面对这样危重又特殊的患者,她没有丝毫犹豫,全身心地投入到抢救,协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开放静脉通路、吸痰、吸氧……最后患者顺利得到救治。在临床一线,她经常要处理诸如此类的事件,每次看见患者转危为安都感觉幸福感满满。

护理工作是平凡的,没有轰轰烈烈的辉煌,却为患者写满了简单而又平凡的爱。作为一名普通的护士,她始终坚守以奉献为宗旨、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护理工作中用心做好每一件事,认真对待每一天,用满腔的真情感动每一位患者,做一个敬业、无私、合格的护士。

医护人员抗疫先进事迹材料

脱下防护服回到急诊科,她还要面对忙碌繁杂的门诊、急诊工作……事无巨细,大大小小,一样不能拉下。她就像一个临危不惧的女战士,奔忙在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抢救室、隔离观察病房之间,哪里需要她就在那里,没有怨言、没有观望、没有彷徨,有的只是义无反顾的付出和无惧无畏的勇气与担当。

三十五岁的她很年轻,却有着一颗炽热的医者仁心。三十五岁的她很平凡,却蕴藏着无惧无畏的勇气和决心。正是这千千万万个的她,共同护佑着祖国人民的幸福安康。

她,是我们身边最可敬的白衣天使!是人民健康的守护者!是抗疫中最美的逆行者!

致敬!逆风前行中最美的你,感恩有你!

医护人员抗疫先进事迹材料两篇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这在医务人员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在抗疫一线,医务人员是冲锋陷阵的英雄,是他们用大白之躯挡住了病毒的侵袭,回到家,他们是邻居家的孩子,是幼童的父母,是普通不过的丈夫、妻子,但正因为普通,于紧急关头挺身而出,于危难时刻无私奉献,更显得弥足珍贵,当问到为什么要冒险前往疫情区参加抗疫一线工作时,所有医务人员均回答“这就是我的工作”。此时此刻,这话具有震慑人心的力量。

在奔赴丽水的路上,大家微笑着比出胜利的手势,同事们目送大家出征,一幕幕感人瞬间,一个个真切表情,记录着医务人员迎难而上的勇毅担当。

4月10日,我们早早就来到丽水市人民医院待命,随后工作人员就把我们带到了各个采样点位集合,到达时虽是人山人海,但井然有序,此时我心里真的是热血澎湃。“国有难,操戈披甲,人有危,众士争先。”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面前不退缩、在困难面前不低头,这是我们中华儿女的责任,更是我作为医务工作者的义务。采样点长做了简短的表扬和培训,就开始分组行动,我们组第一天要完成6000多人的核酸采样,我们听到后并未退缩,齐声说:“我是疫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一切听从安排”。

记得这天天气格外热,气温达到接近30度,采集点位又都设置在户外,虽然有帐篷的.遮挡,但是穿好防护服的我们仍然就像在蒸桑拿,一会儿功夫衣服就湿透了。我能清楚的感觉到汗水沿着额头,沿着身子流下来,但是厚重的防护服下,是沉甸甸的责任,我们一声不吭有条不紊的忙碌着。核对,张嘴,检测,盖管,手消,辛苦,下一位,这些动作,就像刻在骨子里般。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天我们忙到晚上七点才结束当天任务,回到家后倒头就睡。

4月11日这天,阳光依旧灿烂,我被分配到了某社区点采样,检测依旧继续,人未到,队伍已经排得望不到头了,就在我感叹这又是一场硬仗时,接到街道领导通知,还有20多户老百姓由于身体原因在家里没有来检测点,需要我们深入家庭进行检测,此时已经下午3点,“疫情不止,我们不散”,这是战时命令,于是,我与乡镇联络员组建了一支小队立即赶往这些百姓家中,提供上门检测服务,而这些老百姓基本都是住在无电梯房的3至8层,每次爬楼梯都是一种煎熬,但是每次听到他们说“谢谢你们,辛苦啦”心里又是暖洋洋的。

目前支援的两天时间里我们和同组抗疫工作者,志愿者,街道干部建立了很深的战友感情,这都是一群最美的人,在一起做最美的事情。这是一次最富勇气的奔跑——不是朝着家的方向,不是走向安全的地方,而是去最危险的战场。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和广大英雄们一样做出无怨无悔的选择。

医护人员抗疫先进事迹材料

年三十前夕,隔离观察病房里来了一位从武汉返蓉的女患者,出现发热、咳嗽症状,留观期间情绪表现得尤为焦虑和紧张,状态极差,为缓解患者的孤独恐惧感,她把患者当做家人,嘘寒问暖,耐心沟通疏导,无微不至的精心陪护。

即使再忙、再累,隔离观察病房里的每一个工作流程和细节她都是亲力亲为。1月25日,当患者病情好转,经过医疗专家组对患者进行会诊,且患者血样核酸检测为阴性,确定将该患者排除隔离之后,她还在隔离观察病房指导着终末消毒。

面对肆虐的疫情,虽然暂时完成了这一阶段的工作任务,但她却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战疫一刻不停,她就会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做好迎战准备。她深知这场艰巨的“持久战”需要加倍博弈,方能取胜,她说“:只要病毒一刻不退,我就要时刻坚守好岗位”。

护理人员先进事迹材料

杨学花,女,现年32岁,任职于湖北口回族乡卫生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时光飞逝,回首过去,内心不禁感慨万千。自从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在院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和帮助下,她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宗旨,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熟练的掌握了各项临床操作技能,顺利完成各项临床护理工作。严于律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护理工作是一项琐碎、重复、复杂而又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工作中,她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理念,认真努力完成每一项工作,待病人胜亲人,坚持微笑服务,做到百问不烦。工作之余,她认真阅读专业书籍,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思想素质,与时俱进。她常常感叹自己是一只井底之蛙,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20xx年前往市人民医院进修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勤奋刻苦,得到带教老师的和科室老师的充分肯定。进修期间,认真学习了专业技术知识以及医疗文书的规范书写,回院后积极在本院开展护理规范服务,为该院的护理工作走上一个新台阶做出了很多的`贡献。20xx年他参加了湖北医药学院成人高等教育学习,并于20xx年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使自己的自身素质更上一层楼。尽职尽责、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医德医风学习,把以“病人满意、家属放心”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在病人的生活上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百年不遇的20xx年雪灾的一个冬夜里,一个新的生命在她妈妈的肚子里闹腾了一天后终于顺利诞生,产妇家属及医护人员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但是产妇却是饥肠辘辘,一天都没吃东西,深更半夜的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充饥,她的家属很焦急,看着这一切,杨学花拖着疲惫的身体,不顾自己饿着肚子,回到宿舍为产妇做了营养餐,提了一壶滚烫的开水送到病房,一颗滚烫的心让家属和产妇万分感激。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针对不同的病人她积极提供了不同的健康指导,向患者细心讲解相关的饮食指导和保健,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引导他们健康调理自己。在工作中以护理“三基”为基础,严格要求自己,严格各项护理操作,以优质的服务为每一位患者尽职尽责,在临床操作中做到有条有紊,忙而不乱。团结互助、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她积极主动、尽职尽责、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自觉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技能竞赛和学习讲座,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去年冬天,她和同事积极响应院领导的安排,一起下乡为学生和村民进行健康体检和健康教育知识宣传,由于山高路远,一路上晕车、呕吐不止,仍然坚持到最后圆满完成任务。春节休假期间,由于医院接诊了一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急需要转院,他放下熟睡中的孩子立即护送病人到上一级医院治疗,为病人的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一路上,晕车加上浓重的农药味,熏的她几天吃不下饭,但她毫无怨言,为她的工作感到无比自豪,也赢得了回民们的肯定和厚爱。同时在工作中,她始终注意文明礼貌,尊老爱幼,态度和蔼,从未与病人出现过口舌之争,从未出现一例病人投诉事件。工作之外,团结同事,以礼待人。在20xx年,被评为“巾帼文明岗”,20xx年被市妇联授予“最佳巾帼文明岗”。

社区工作人员抗疫先进事迹材料

疫情当前,__所有的街道和社区都成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平日里普通的市政工作者纷纷变身为防疫一线的“战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他们用自己的身躯奋力守护居民健康,传递爱的温暖,为居民筑牢社区“防疫墙”。

来自城关市政设施养护所的孙凯同志就是__市政下沉社区青年志愿者中的一员,今年30岁。面对疫情,他积极响应市住建局及中心的号召,在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下,以最快的速度加入疫情防控队伍中,按照防疫要求和社区的工作安排,20多天来他辗转几个防疫点位,起早贪黑,默默奉献,履行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10月20日,孙凯同志在南昌路社区开展地毯式电话排查黄码工作,对社区黄码人员进行健康码、核酸检测情况核查与心理疏导等。晚上回到所里值夜班,凌晨12点接到电话通知:21日凌晨5:50到鸿运润园集合,到雁北街道开展疫情防控支援工作。

在雁北路小学核酸检测现场,他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熟练操作各项工作流程,维持现场秩序,认真核对、快速登记居民身份信息,引导市民有序排队进场,耐心解答市民提出的各种问题,一丝不苟,忙前忙后,帮助市民顺利完成采样。这一天,从大清早一直忙到晚上12点半,他才返回家中休息。

10月22日,孙凯同志居住的小区封了一天,刚开始得知小区封闭,自己心头一点准备也没有,手头上还有些单位的工作也没法进行,有点沮丧。“想了想,既然现在人不能出小区,那就电话沟通工作,顺便在小区做点事情。”恰好小区缺少疫情防控志愿者,他就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和其他志愿者一起维护小区的秩序、清洁卫生,劝导在小区里闲逛居民回到家中自行隔离。

10月23日小区解封以后,他又接受组织安排下沉到安宁区孔家崖街道水挂庄社区。为了疫情防控工作更好地开展,社区需要对所属范围内的居民居住情况进行排查,他主动要求入户排查,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和要求。水挂庄社区多为出租的民房,居住人员复杂,流动性较大,排查登记的工作最为繁琐,偶尔还会吃闭门羹,但他没有气馁,通过每天“白+黑”的工作机制,和社区工作者将400多户逐一走访,累计询问登记4500多人。

随着疫情的发展,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社区采取对交通要道进行封堵的措施,以便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硬核封堵之后,有很多居民不理解,甚至言辞激烈,孙凯同志没有却步,他选择迎难而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地劝说让居民静待家中。通过他和其他志愿者的努力,为社区的疫情防控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

自从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来,很多时候,孙凯同志回到家已是半夜,天刚亮就又走了。他的爱人石梨霞是城关区统计局的工作人员,也同样是下沉社区的志愿者,她也是隔三差五的夜间执勤,两人见面、交流的时间都特别少。他们还有个才6个多月大的孩子,因为疫情孩子只能由远在临洮老家的父母看护,他们已经2个月没有见过孩子了。疫情面前,他们没有丝毫畏惧,积极为市民服务,把社区的居民看作是自家人,引导居民做好个人防护,协助核酸检测,对每项工作都尽职尽责。可是面对孩子,他们却只能满心想念和愧疚。

就是这样的一对夫妻,每天在__,每天难见面;昼夜有联系,昼夜不相逢。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有无数夫妻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夫妻志愿者也只是__志愿者中的一个缩影,像他们这样奉献在一线、战斗在一线的志愿者们还有成千上万,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志愿者们是一群默默无闻的守护者,也是生活中平凡的英雄,那一抹志愿“红”成为了城市最坚强的保护色和最亮丽的风景线。

医护人员抗疫先进事迹材料两篇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022年4月10日早上4:30分我们奔赴于各村居的各采集点开始了我们的采集核酸的工作,各点位全体工作人员及医务人员穿防护服,将采集试管、采集器、手消、冷链箱、垃圾袋一一摆放就位,扫码人员登陆系统,一切就绪。在村民工作人员,人民警察及志愿者的有序组织下我们开始了“战斗”。

空闲之余我问身旁一位来自福鼎的医护大白你们是几点钟过来的啊,大白说我们接到调令连夜两点钟从福鼎市医院出发,来到宁德,我们仅仅只睡了2个小时…但我看着大家像打了“鸡血”一样挣着去采,没有一个打退堂鼓,我知道我们大家的心中都有一个共同而又坚定的目标、那就是就是我们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感染者筛查出来,把病毒扼杀在摇篮里,让更多人的健康不要受到威胁。

胜利的曙光即将来临,看着身旁的大白们,此刻穿着防护服的她(他)们在风、雨、炎热中的背影是那么挺拔;那么英姿飒爽,那么可亲可爱......

没有一座城市永远固若金汤,也没有哪具凡人之躯无坚不摧,但总有一群深爱这座城市的人愿意为之奋不顾身!我镇从开始至今,核酸采样工作量之大、时间之长、风险之大,没有一位工作人员喊累、埋怨、泄气,无怨无悔,大家逆行而上,大批量采集完紧跟着入户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乃至居家的红码人员,大家学会了奉献,更懂得了服从!

人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而今,病毒无情,却让我有幸成为:“负重前行”队伍中的一员,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我们终将会迎来曙光,原来人声鼎沸才是真正的岁月静好,原来车水马龙才是真正的国泰民安,愿长安常安,山河无恙,万民皆安!

个人抗疫保障人员先进事迹材料

王xx,中共党员,迁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早教、水疗专科负责人,她积极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率先垂范,扎实工作。“非常时期,我作为一名党员,冲锋在前,防控疫情,誓与大家同心协力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是她在疫情发生第一时间说过的话,也在用实际行动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王xx腿部伤痛未痊愈就重返岗位,充分发挥着党员“排头兵”的作用。返岗第一天,听说预检分诊值班同事的小宝宝生病需要照顾,王xx主动请缨接替预检分诊工作。在疫情防控中始终冲锋在前,对每个来院人员认真做好登记,量体温,办理就诊卡,为患者取血、取药等等工作。原本身体就不太好,担心自己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口袋里面一直准备几颗糖,以便及时补充能量,避免影响工作。

3月6日晚,当王xx抱着不满3周的女儿将要进入梦乡的时候,一阵电话铃声把她惊醒,预感有紧急任务了,瞬间清醒,接到领导通知:“到传染病医院支援,你能不能去!”“没问题,领导,我可以!”一句简单的话,彰显了“战疫”的决心!随即马上起身打电话和同事调整交接班的工作,把两个孩子交给老公。简单收拾行囊,准备出发。

进入传染病医院后,除了正常的护理工作外,王xx还主动承担了病区的消杀工作,同时兼顾为病人送物、送饭。主动为护士长分担重担,成为护士长的得力助手。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每次给病人发放口罩时监督他们正确佩戴,科学处理废弃口罩。每次送饭时监督他们洗手、消毒。王xx有着丰富的儿童早期发展教育和心理疏导教育方面的经验,承担起隔离小患者的日常生活照顾,从专业出发,为他们幼小的心灵植入阳光的雨露,使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

穿戴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很多时候都是一连几小时不吃不喝,奔波在病房中,衣服湿了被体温焐干、干了又湿,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平日里最爱装扮的.人也毫无美丽可言,勒红的耳朵、额头,脸颊上深深的凹痕、干裂的嘴唇……说不累是假的,但大家发誓,一定要让自信而坚定的眼神,化成病区里最靓丽的风景。

在这里,工作虽然忙碌劳累,但心里充满温暖。因为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院领导和同事们的关怀爱护。后勤保障组的同事们每天为大家提供丰富的营养餐,各种水果、牛奶、鸡蛋等营养品人人有份,电热水器、洗发水、香皂、毛巾、纸巾等生活用品样样齐全。领导和同事们用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让医护人员衣食无忧,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大家表示无以为报,一定会百倍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不辜负领导的殷切期望。

不知不觉王xx已在这里度过了半个多月的时光,她说,虽然疫情防控形势渐渐稳定了,患者也在逐渐减少,但我们绝不会放松警惕,越到最后越要坚守阵地,站好最后一班岗。

王xx只是一名普通的护士,只是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中平凡的一员,更只是全国400万护理同胞中渺小的一份子。在这个艰难的时刻,她有一颗坚定的心,她和所有护理同仁挺身而出没有退缩,奉献出自己微小但全部的力量,为战胜疫情尽最大努力,共同迎接春天!

医护人员抗疫先进事迹材料两篇

她是中国感染病学科唯一女院士,73岁,主动请缨驰援武汉。她说,这一次,她来当一个医生,没考虑过什么时候回家。

年夜饭是机场的饺子。

“妈,等你回来。”2月1日,李兰娟的儿子郑杰发了一条朋友圈。同一天,《李兰娟院士带队出发驰援武汉》的新闻被无数人转发。

“深夜送她回去的路上,她又冷又困,从18日开始到28日,她没有一天不是凌晨2点之后睡的。”郑杰文章里的这个“她”,就是李兰娟。

亲人难免挂心,然而为祖国奉献被李兰娟这一代人视作本职,这个时候谁也拦不住她。1月24日除夕当天,李兰娟飞往北京参加疫情有关会议。晚上9时许,她从北京返杭,晚饭是在机场吃的一顿饺子。“今天我轻松了,不用烧年夜饭了。”李兰娟相当豁达。

不分昼夜救治患者。

立春——“不教胡马度阴山”2月4日,立春这天,李兰娟团队在武汉公布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发现,阿比朵尔和达芦那韦两种药物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抑制效果。李兰娟说,“我们这次是来治病救人的,特别是要救治重症病人。”抵达武汉后,李兰娟一刻也没停歇,听汇报、讨论诊疗方案,平均每天只睡三小时。而她却说,“没有问题,我身体蛮好的。”“70多岁的老人,真是不分昼夜,她凌晨4点下的火车,吃过早餐接着就开会,各个医院专家,基层管理者,都要见面,把她对疾病的认识告诉我们。我感觉,这个老太太,真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江应安感慨。

果敢冷静是自我要求。

李兰娟在重大的事件面前,一向果敢冷静。在抗击sars时期,李兰娟对浙江的防治提出并采取了系列创新性措施,实现了该省医务人员零感染率,重症病人得到有效救治。十年后h7n9肆虐中国南方省份,李兰娟创造性将李氏人工肝用于重症h7n9救治,显著降低病死率。“作为感染科医生,控制传染病是我们的责任。”李兰娟说。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李兰娟又一次奔赴战“疫”最前线。作为国家级专家,她提出了对疫情的预判,特别是提出了武汉要采取“不进不出”措施、冠状病毒感染要作为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等重要建议。电视上,李兰娟的一口绍兴普通话让人印象深刻,“希望把危重症病人救回来,让危重症病人的病死率下降,这也是我这次申请去的重要原因”。

也许,对李兰娟来说,无论做教授还是做院士,从披上白大褂的那一刻起,挽救病人生命就已成为她一生的职责。

医护人员抗疫先进事迹材料两篇

武汉疫情出现大爆发的时候,她和钟南山院士星夜驰奔武汉,作为国家卫健委特别专家组的这次武汉之行是非常关键的,钟南山院士作出一系列重大判断以后,她率先提出武汉“封城”,郑杰认为李兰娟在重大的事件面前,一直果敢冷静。作为传染病学专家,这其实是一个基本的自我要求。因为专家学者不做表态,更加没有人说了。她的决策,不是一时之举,一方面是自己的专业,零一方面来源于自己抗“非典”经历。在抗击sars时期,浙江省4月出现第一例sars患者,除了快速对患者所在的小区进行隔离处理外,李兰娟同时进行了病毒的分离和研究。“两者几乎是同时进行的。这使得浙江省中除了3-4个患者,没有其他民众以及医务人员被感染。”

李兰娟深知,一个想要拥有健康的民族,一个想要跻身世界医学之林的国家,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人才优势,必须拥有一大批医学名家大师。于是,5月25日,李兰娟与同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丈夫郑树森一起捐资,联袂社会各界力量成立了“树森-兰娟院士人才基金”,以奖励和提携在医学科研和临床领域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的中国杰出科技人才。

医护人员抗疫先进事迹材料两篇

做为滨州的医护人员,守护滨州人民的身体健康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现在是滨州人民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冲上去,扛起来!党和国家在看着我们,老百姓在盼着我们,我们有战“疫”经验的“老兵”,我们责无旁贷!

这场“战役”来的太突然,没给我们准备的时间,但我们早就准备好了。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为了人民的安居乐业,我们付出任何的代价,都不足惜!什么是抗疫精神?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现在就是我们用行动来诠释誓言的时候!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我们对祖国的忠诚,对党的热爱,胜过一切!我们会像国歌中唱的那样,用血肉筑城新的长城!我们要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社区工作人员抗疫先进事迹材料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连日来,面对突然来袭的疫情,潘小亭同志闻令而动,主动对接下沉社区,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敬业奉献的担当精神,在疫情防控一线书写了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同志您好,请打开健康码,主动配合体温检测,登记相关信息。”这句简单礼貌的话语,潘小亭同志每天都要说很多次。作为下沉干部中的一员,他已在安宁区银滩路街道银滩路社区疫情防控一线持续奋战了二十多天。

社区是疫情防控第一线。根据社区安排,潘小亭同志先后被安排到山水兴城小区、银滩雅苑小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由于所在小区工作人员较少,加之情况比较复杂,主要出现问题有外地人员居多、来回人员复杂、商务活动频繁、出现黄码的人员较多,这给疫情防控带来不小的难度。在面对这种情况,他说:“作为党员,疫情就是命令,我更需要冲锋在前。”他迅速行动,拿起喇叭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每天这样的身影会准时出现在楼宇街道中。“现在是疫情防控关键阶段,请大家主动配合,坚持非必要不出门,居家办公,有商务往来的请采用电话、视频方式进行商务洽谈,主动做好个人防护,敬待疫情结束,谢谢大家配合!”,在像这样的话语,他走到哪里,他就宣传到哪里,遇到有些群众不是太理解配合,他也会耐心劝导解释,争取获得理解,来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面对黄码人员多的特殊情况,他不分昼夜,积极配合社区,挨家挨户进行信息登记,累计摸排登记黄码人员150余人,及时建立人员防疫联络群,并且由他负责黄码人员的核酸检测具体工作。为了确保黄码和绿码人员错开时间段进行核酸检测,在每次做核酸过程当中,他都是及时在群里通知具体时间,做到整体带出,整体带回,不落一人,兢兢业业,高度负责,这样的工作作风也受到社区领导与同行工作人员的一致称赞。

在小区出入口值守过程当中,潘小亭同志要对每天进出人员、车辆进行信息登记、健康码进行查验,本来是一件平常的事情,但是遇到有些老年人对疫情防控政策要求了解不全面、感觉程序麻烦,不愿意配合工作人员,最后导致后边排队人员、车辆增多,给疫情防控不小安全隐患时,潘小亭同志总是第一个站出来,耐心进行劝导,向他们讲解疫情防控政策,争取理解和支持,在之后工作值守中,每次遇到这样这种情况他都是苦口婆心耐心解释,在他的努力下,小区进出入人员、车辆秩序井然,疫情防控获得良好的效果。

他所在小区属于疫情防控重点小区,每两天就要做一次核酸检测,而他每次都会6点30分提前到岗,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做好核酸检测各项准备工作,摆桌子,进行现场消杀,秩序维护,为体弱多病的老年人、行动不便的产妇、骨折手术者提供特殊照顾……这样的工作他一直坚持到核酸采样完毕。

近期,寒潮来袭,气温骤降,置身室外,刺骨的寒风迎面袭来,潘小亭同志虽然身患感冒,但是他克服大风、雨雪天气,在做好自身安全防护的前提下依旧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化身“守夜人”,用责任、担当和奉献,守护身后的万家灯火,照亮疫情防控胜利的黎明。

潘小亭同志表示,疫情还未消褪,他将继续站好“最后一班岗”,为社区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