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最新红军长征的故事读后心得体会 红军长征的故事读后感(实用5篇)

时间:2023-09-29 08:12:40 作者:LZ文人 最新红军长征的故事读后心得体会 红军长征的故事读后感(实用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红军长征的故事读后感

《读了红军长征的故事》这本书后我感触很深。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到中国红军非常勇敢。红军为了革命不怕牺牲和坚忍不拔个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

红军是一个被称为天下无敌的队伍,红军是一个能克服一切困难的队伍,红军是一个创造举世无双的壮举: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队伍。在长征途中,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草地上,小红军不骑将军的马,不吃将军的粮食,最后英勇的牺牲了;雪山上,军需部长为了把棉衣发给每一位士兵,自己却冻僵了;沼泽地上,一个士兵快被沼泽吞没时,旁边的'士兵为了救他,自己却永远的埋在了沼泽地里……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里,才知道生命有多么的宝贵啊。爬雪山,过草地,上刀山,下火海。他们都完成了,因为他们只有一个目标:新中国。

长征途中,红军艰辛万苦,而我们现在,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吃东西挑三拣四,这个要吃,那个不爱吃,在家里像个小皇上,和红军对比,真是惭愧极了,我们必须加强努力。我们今天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明天,红军是我们的好榜样,我们要像红军一样勇敢。

红军长征故事心得体会

红军长征故事作为中国革命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被广大人民传颂至今。长征35万里,历时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解放了广大农村,最终胜利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胜利。作为当时中国革命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军长征故事不仅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获得感,更鼓舞了无数革命者的斗志,使革命事业更加坚定。这时,笔者分享一下我对于红军长征故事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理解

红军长征故事的内涵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革命意识和斗争精神。当时的红军士兵们忍饥挨饿,摆脱危险,迂回穿越千山万水,十年浩劫锤炼出红军战士的铁骨铮铮。他们不为饥饿所困,不为苦难所屈服,忠于人民的信仰和复兴的理想。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革命的旗帜,为中国的民族独立与工农权益的解放,奋斗不息。

第三段:影响

作为一个可持续的战斗力,红军长征故事不仅相对于解放军领导,也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理论的创造之一。他们在长征过程中通过自身实践,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人民战争思想的重要体现。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这种影响力愈来愈受到重视。红军长征故事不仅是历史上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当今中国新时代课程的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应该牢记这段历史,铭刻在我们的心中,继承、发扬、创新它带给人民群众的美好。

第四段:启示

红军长征故事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首先,我们要保持积极进取的强烈动力,不怕丑死、失败、困难或光荣。其次,我们要学习适应性思考和决策能力,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坚持的思想。最后,我们要养成乐观向上的想法,并在困难的时候坚持信念,增强自身的毅力和心理素质。

第五段:结论

总之,红军长征故事是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大事件,经过85年的洗礼,其真正的价值愈发凸显。我们应该以红军长征故事为榜样,从中汲取力量和信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勇往直前。我们要继承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以不怕丑死、不怕失败、不怕出丑,不停向前为宗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红军长征的故事读后感

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读了《红军长征的故事》,心中感叹万分。

故事讲的是:红军第五次巢失败后,被迫进行的艰辛的长征,在这段漫漫的长征路上发生许多凄凉悲惨、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故事。

“凌晨3点半,大家便借着残月和星光,踩着刺透草鞋的菱角石,攀登着蜿蜒起伏的山道向前行进。”当我读到这几句话时,心中不禁难过,红军为了革命,无论路程多么艰难,多么坎坷,依然义无反顾,坚定不移,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我怀着几丝忧虑,继续往下读,“张政委久病缠身,剧烈的咳嗽使他喘不过气,身体十分虚弱,但还迎着刺骨的寒风,带领着大家向前行进:“大家……快……向前……行……”,突然,他那沙哑的声音中断,倒在茫茫白雪中读到这里,我的心灵震颤了,声音也哽咽了,多好的政委啊,病了还勉强前进,他这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英勇顽强的精神使我深深地感动了的榜样!顿时,我的视觉模糊了,热血沸腾着一道“雨幕”挡在了我的眼前。

读完这本书后,我思绪万千,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情景仿佛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心中不禁感叹:啊,今朝祖国美如画,是红军因他们那饱经风霜的手艰苦地“绘制”而成。今朝春常在,是红军用鲜血浇灌的。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翻开中华民族千年历史,那悲壮的《红军长征的故事》,它是我们的榜样,我们一定要在学习上顽强拼博,刻苦钻研,以实际行动回报伟大的祖国,也做一个像红军的品质的人!

红军长征故事心得体会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一个不可磨灭的历程,它是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队伍长征中的重大事件。长征的背景是国共两党的争夺和对抗。为了避免被国民党军队歼灭,中国共产党中央决定带领红军进行长征,进而获得新的生命力和发展基础。

第二段:长征途中的艰苦困难

红军长征途中遭遇了各种各样的艰苦困难,包括雪山、草地、沙漠、山路、草地和水深火热等各种各样的自然环境颠簸。而且长途跋涉甚至超过了30000公里,使得红军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得到了极大的威胁。面对敌军的进攻和围剿,红军不得不付出巨大的代价,成千上万的烈士的牺牲成为了永恒的历史印记。

第三段:红军在长征中的胜利和成果

在长征的漫长历程中,红军并非一直处于失败的境地,它们有时候还可以在特定情况下获得胜利,实现了目标并收获了成果。同时,在长征中,红军不仅提高了对游击战争的认识和运用,而且也强化了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和组织,为推进革命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第四段:长征对新中国建立的影响

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的关键因素。长征途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果教育了革命者,使他们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为后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和文化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长征的历史意义超越了红色革命本身,对中国以及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五段:总结

在历史的长河中,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经典案例。它是中国共产党的毅力和坚毅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国革命者勇敢无畏追求理想的具体表现。在这样的历史砥砺下,红军长征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的历史经验。 我们应该珍视这些财富和经验,以努力为实现快速发展的中国做出更多的贡献。

红军长征的故事读后感

我看了《红军长征的故事》中的《飞夺泸定桥》后,对红军战士们有了无比的敬佩。

书中《飞夺泸定桥》里主要讲的是: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长征先头部队在强渡大渡河成功后,敌人急调川军2个旅增援泸定桥。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两路夹河而进,火速夺占泸定桥。27日晨,右路先头部队,由团长王开湘、政治委员杨成武率领从安顺场出发,沿途击破川军的阻击,经2昼夜,29日晨占领了泸定桥西桥头。守城川军在红军抵达前,已将桥上的木板拆除,只剩悬空的铁索。是16时,连长廖大珠等突击队员,在全团火力掩护下冒着川军的密集火力,攀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击,当接近桥头时,川军突然施放火障,突击队勇敢地穿过火墙,冲进泸定城,同川军展开巷战。

看完之后,红军战士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么美好啊!可却有许多的人不珍惜现在的生活,而是在不停的浪费,读后感《读《红军长征的故事》有感450字》。比如有些同学经常浪费粮食,挑食,可你们想过吗?在红军长征时,他们什么也吃不到,为了填饱肚子他们甚至去吃树皮,草根。所以我们应该做到节约粮食,乘了多少饭就要全部吃掉,不能浪费。

红军是我们永远的.骄傲,他们的牺牲换来了我们如此平静和谐的生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