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好媳妇事迹材料(9篇)

时间:2023-06-27 14:45:08 作者:曹czj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好媳妇事迹材料(9篇)篇一

周xx是红安县国土资源局财务股副股长兼会计,1971年2月出生,1986年参加工作,一直从事国土资源管理事业。23年来,她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勤奋学习,生活中更是处处关心他人,家庭关系也处理得和谐美满,始终坚持女性应有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在单位,她是领导和同志们认可的好同志,在家中,她是公公、婆婆和丈夫认可的好媳妇。

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她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由于丈夫工作忙,老人又无力帮助照看,孩子上学的接送、生活照料管理的工作,基本上全由周xx一个人承担。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周xx不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她的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经常鼓励她勤奋刻苦学习,同时,还要养成团结同学、礼貌待人的好习惯。并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孩子的学习成绩始终在班里名列前矛,连年被评为优秀生。

她和丈夫之所以能和睦相处,最大的秘诀是她们二人之间的沟通非常到位,她们经常彼此向对方敞开心扉地聊天。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夫妻能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舒畅。她们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工资收入,从不铺张浪费。添置家居用品,培养子女上学以及其它生活琐事,都由周xx独自承担,从不让丈夫操心。在生活中,她自觉做到不插手丈夫的日常工作,不干涉丈夫手中权力的正确行使,不利用丈夫的职权和影响办私事,搞特殊化。

别人的星期天一般是调养精神,吃喝玩乐的'一天。而周xx的星期天却是七天中最“忙火”的一天。尽管平时她也不着闲地干,可一个星期全家的衣服,还有两三个星期要给老人拆洗一次被褥,这些她就要洗上大半天。在生活上,她对老人精心照料,在精神上给老人以最大的安慰。她婆婆患了胃病,有时烦燥不安,哭闹不休,吵骂不止。遇到这种情况,她丈夫不免也要发一通脾气。这时,她总是安慰老人,同时劝丈夫:“我们要是老了,孩子们这样对待我们,你心里能好受吗?”一句话,丈夫的火消了,老人也不闹了。每个周未再忙,她都要随夫携子看望公婆,一起吃顿饭,陪老人聊聊天。她丈夫曾深有感触地说:“是媳子给了他家人的温暖和幸福,为家里付出的实在太多了!”而周xx总是乐呵呵的,深感知足和欣慰,她总是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在家作为一个主妇、长媳,家兴、人旺、工作顺就是自已最大的幸福。

在这次“十佳好媳妇”评选中,虽然全局干部职工都推荐周xx参加全县“十佳好媳妇”评选,但她本人却认为自己在很多地方也存在不足,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她会更加努力地去做一名“好媳妇”,做一名“好国土干部”。

好媳妇事迹材料(9篇)篇二

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没有表白,不求回报。丈夫工作十分繁忙,有时候很难避免把工作中烦闷的心境及暴躁的心态带回家去。而她总是以一个女性宽广的胸怀去抚平丈夫的情绪,春风化雨般的温暖也使丈夫能以心平气和的情绪、稳健的心态再次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时她从来不因为丈夫工作繁忙,照顾不了家而拖丈夫的后腿,影响丈夫的工作。他们婚后相敬如宾,她和丈夫之所以能和睦相处,最大的秘诀就是她们二人之间十分坦诚,推心置腹,沟通十分到位,她们经常彼此向对方敞开心扉。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夫妻能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境舒畅。她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工资收入,从不铺张浪费。添置家居用品,培养儿子上学以及家中的其它生活琐事,都由她独自承担,从不让丈夫操心。

照看,孩子上学的接送、生活照料管理的`工作,基本上全由她一个人承担。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十分艰辛的事情。她不仅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儿子独立生活、学习的本事。经常鼓励他勤奋刻苦学习,同时,还要养成团结同学、礼貌待人的好品性,她经常主动与学校教师联系,询问了解孩子的学习情景,积极配合教师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习方向。儿子的学习成绩始终在班里名列前矛,连年被评为优秀生,孩子的每一点提高,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和汗水。人常说:‘婆媳关系最难处’。是啊,做人难,做好人难,做好媳妇更难。“好媳妇”说起来简便,可是做起来,做好那是相当的难,是要付出很多、很多甚至委屈。做儿子的总是有些粗心,自我的母亲有个头疼脑热往往视而不见,甚至司空见惯。但她就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时时提醒要加衣服要吃药,有时还亲自领着去看病吊针。一年四季婆婆穿的衣服鞋袜都有她置办。家中的柴米油盐如有欠缺她都及时购买回来,从不让别人操心。

她是学生心中的好教师。和学生关系融洽,对同学一视同仁。有时她也会说某某同学成绩差,但这些同学也是她经常照顾的对象。她利用闲暇给他们辅导功课,询问他们的饮食起居,和他们的家长交流管理教育孩子的方法。

异常是

那些寄宿生,吃穿用度观察异常仔细,有时就把自我孩子的衣服鞋袜给他们穿,自我孩子的好吃给他们吃。这些同学和她的关系也格外亲密。

在实际工作中,她始终实践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条,“求实、创新”、“严谨、扎实”地开展教学工作,她的数学课堂,生动、形象、平等、和谐、活跃而有序。常常是欢声笑语不断,教学效果极佳。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认真总结教学心得。她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意本事的培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由于她不懈的努力,她的工作得到学校领导同事的赞许,家长的好评,社会的认可。她所带班级的成绩一向居各班前列,她也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她走到哪里就把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精神带到哪里。凡和她共过事的领导、同事一提起她就会伸出大拇指佩服地说:“勤奋敬业,踏实能干,工作上巾帼从不让须眉”。

人到中年,事业和家庭的担子是最重的时期,每一个人都渴望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令人欣慰的是,她和丈夫彼此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生活得幸福和谐。正所谓“时刻坚持平常心,知足常乐一身轻”。教师工资本就不高,平时生活中,她不慕新潮,不摆阔气,从不浪费,提倡节俭,精打细算,用之有度。在她的辛勤努力下,家里的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都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他们的幸福家庭是一家人共同缔造的,有待人宽厚的丈夫,有善解人意,吃苦耐劳的妻子,还有乖巧孝顺的儿子。和谐家庭的创造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相互尊重。

好媳妇事迹材料(9篇)篇三

是居住在xx市xx区xx街道xx社区荷花庄的一个普通居民。她1961年师专毕业后,在当时的xx县一所小学从教。在执教为师的同时也收获了“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媳”的天伦之乐。然天有不测风云,1979年,家庭“顶梁柱”的丈夫因病撒手西归,只留下老迈的婆婆、年幼的孩子和孤苦无依的妻子,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压在身上,让她饱尝了“上有老下有小”的艰难滋味,但困境没有让退却,却激发起她掌舵家庭之船在风雨中前进,和命运抗争的勇气和力量。三十年来,她辛苦持家,抚育儿女长大成人;三十年来,她侍奉婆婆,端水送羹,洗脚擦身,无微不至;三十年来,她对婆婆和言细语,依顺细腻,体贴入微。她的事迹就象小巷里的更声,平淡而悠深,诉说的是绵绵延延的亲情历经岁月锤炼后的厚朴和甘醇。

在婆婆的眼里,是“贴心棉袄”;

在儿女们的眼里,是“了不起的妈妈”;

在邻居们的眼里,是“翘大拇指的好媳妇”;

在社区居民的眼里,是“孝心献给长辈”的模范;

在许多人眼里,是“我身边的文明之星”……

说,侍奉婆婆,抚育儿女,是我该做的份内事,这世上没有趟不过去的关,有苦才有甜,现在我每天都是好日子。

一点一滴凝往昔

一声霹雳起晴天

47年前,家住鄞县章水镇大皎村的周美英为独子娶了一房媳妇,名叫,时年22岁的在乡里乡亲的眼里可谓喝过墨水的人,李家坑小学(后更名为下严小学)任教。婚后,婆婆和小夫妇俩住在一起,一块儿过居家日子,婆婆体恤儿媳,烧菜、操持家务、帮带孙辈;媳妇教书育人,和丈夫相敬如宾,勤俭持家,一家人生活俭朴,和和美美。天有不测风云,病魔夺走了相濡以沫的丈夫,家中栋梁尽失。当时**39岁,上有63岁的婆婆,下有四个未成年的孩子,繁重的家务,拮据的经济,一下压在身上。

一副弱肩挑重担

擦干眼泪,挑起家庭的重担,掌舵家庭之船在风雨中前进,一路上,婆婆就是她的“大副”,给她力量,帮她分担,下课回到家,饭桌上已有热菜热饭,婆婆和孩子们等着她一块儿吃饭。四个年龄相差无几的孩子,同同上学,家里负担更重,为了帮补家里,婆婆组织孩子们在课余的时候编织凉帽,孩子们是“小工匠”,婆婆是“贩子”,每当集市,婆婆挑着几十顶叠摞得象小山一样的凉帽换成现钱,补贴家用,而这钱,婆婆从来是放在抽屉里,谁用谁取。美娣在铺导孩子功课的时候,婆婆虽然不识字,但默默地坐在一旁,满心喜欢地听着美娣教育孩子,虽然手上忙着活,但脸上挂着笑,笑中带着一种自豪的味道。渐渐地,孩子们出息了,老大考上了大学,老二、老三也工作了,小女儿也考上了大专,接下来,一个个成家立业了,在各自的工作和生活中独当一面了,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一生一世相厮守

从望春小学退休后,和婆婆一辈子没分家的把家从鄞州望春搬到了xx社区,方便年迈的婆婆在市中心就医和出行。已做婆婆的在她的婆婆周美英眼里永远是那个知冷知热的好媳妇。已是花甲老人的经常搀扶着满头白发的耄耋婆婆在里弄、公园散步,让老人行健、开怀;一日三餐,为婆婆做适合口味的饭菜,每逢初一十五,老人要吃观音素,美娣就切切心记,专门为她买素菜做素斋;冬天天临的时候,婆婆腰酸,端来热水,侍奉旁边,焐在婆婆的腰处,减其疼痛;婆婆爱看电视剧,但因视觉衰退,看不大清楚,又因记忆力、理解力退化,常常搞不清楚剧情,她总是陪在身旁,细心解说;有一次婆婆感冒,也应腿伤在床上休养,她坚持认为高龄老人耽误不得,支撑着拄着拐杖下床,摸到电话机旁,叫来儿子开车把奶奶送到医院治疗,自己才放下一颗心;有时候,到儿子女儿家去住上几天,总要带上婆婆同行,以免其孤单寂寥……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们也对祖母十分孝顺,不但经常带着礼物上门探望,还时时要求祖母到他们家里去住上一阵。前段日子,老人家刚刚在二孙女家住了二十多天,这二十多天里,这边,一天三个电话,早晚问安,吁寒问暖。那边,孙女一家把祖母当成“镇家之宝“,烧好饭菜,铺新被褥,听戏曲演唱,读报纸新闻,一心一意要祖母高兴,连16岁的曾玄外孙都抢着倒痰孟,老人家在孙女家才住了一阵,惦念着婆婆的就把老人接回了家,亲为侍奉。

在和话家常的时候,老婆婆用完了早餐,脚上套着专门用毛线为她编织的厚绒鞋,坐在媳妇为她铺就厚绵垫的太师椅上,闭目养神,时不时对我们的讲话表上两句,足可见她的耳聪心明,整理老人的话语,发现她的话完全出自肺腑,她说:“我是贫苦农民出身,老伴早亡,又失去儿子,不知是哪辈子修来的福,碰上这么一个好媳妇和好孙辈,真是晚福非浅”。听了此翻出自内心的话语,我们真的为之感动和赞叹。是的,家是一个传统美德之家,遵循的是“敬老爱幼、勤俭自强、孝行天下、淡泊从容”的人生品格。这传统美德给她们一家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让她们获得了精神的力量源泉,在最困难的时候,她们相持相扶,彼此关爱,淌过生活的难关;在漫长的生活长河里,她们宽容以对,互为慰籍,共享人生的平实和精彩,这细水长流般的爱,将会感染更多的人在平平淡淡中体味真、弘扬善、享受美。

好媳妇事迹材料(9篇)篇四

唐xx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她是一个上孝敬公公婆婆,下相夫教子的好媳妇,多年以来,她一如既往,无微不至,从不言弃,无怨无悔,她的孝心感染着周边群众,她的事迹传遍周边村,她就是xx村大塥组29号的唐xx。她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炎炎的夏日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每一个路过树下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没有表白,不求回报。

唐xx原1984年8月出生于xx乡xx村老十五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里出了父母之外还有一个姐姐跟弟弟,父母老实淳朴、厚道正直,唐xx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亲的教育熏陶下,她自幼就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爱幼、和蔼可亲的女孩。20xx年嫁入xx村大塥组方国俭为夫妻,夫妻非常恩爱。公公婆婆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淳朴热情。在跟公公婆婆相处几个月以后,公公婆婆评价唐xx是个聪明智慧的好媳妇。一家人生活其乐融融。农村生活虽然不是很富裕,但是一家人相处的非常的好,婆媳关系也是非常的融洽。

在这样好的媳妇的悉心照顾之下,婆婆终于战胜了病魔,平安出院了。回到家里媳妇还是一如既往的照顾婆婆,婆婆逢人便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每次只要一提到自己的媳妇都是笑的合不拢嘴的。20xx年9月25号对于这一大家子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唐xx生下了第一个孩子,她的女儿,女儿也很乖巧可爱。虽然婆婆的病住院使得家里更加的困难,但是看到这样乖巧的女儿之后唐xx什么也不计较了,穷一点没有关系,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开开心心的就行了。之后一家人生活也是非常幸福的。

幸福的生活是非常短暂的,20xx年10月份婆婆的病不幸又复发了,这一次上天没有留住婆婆,在婆婆的丧礼上唐xx哭的死去活来,非常的伤心,别人怎么劝都劝不住。婆婆虽然离开了,但是家里还有一个公公,唐xx对待公公也是非常孝顺的,跟公公相处的也是非常融洽的。

照顾年幼的女儿跟年迈的公共,唐xx没有一句怨言,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因为她知道言传身教,她要用自己的行动教育自己的孩子。一大家子在这个明事理,聪慧的儿媳的经营下也是生活的非常幸福的。人家说好事多磨,现在的唐xx是好人遇事多,20xx年又一起不幸得事情发生在这位善良的女人身上,公公出车祸住院了。在市医院就诊,她并没有抱怨为什么自己会遇到这么多不幸的事情,而是以自己的行动告诉别人她是多么的坚强。像当年照顾婆婆一样,她每天都做好饭跟汤去照顾公公,公公每每说到媳妇的时候都说在这个时代很难找到这样的好媳妇了。在她的悉心照顾之下,公公很快就出院了。

唐xx不仅是在亲人生病的时候照顾他们,在平时她也是一样的照顾的老人,家里的亲戚朋友都很尊敬她。每次家里来亲戚了她都会主动的去买菜做饭,热情招待,从来不会叫公公说一声,虽然家庭很困难,但是对待他人她从来没有因为这个而烧出一份力。在邻组有一个相对比较年轻的家庭丈夫不幸去世了,只留下妻子跟孩子,她看见那么可怜的一家,自己虽然也不富裕但还是送上了自己的一份心意,送了200元钱给那家。这就是唐xx,有着一颗善良的心。

她不仅跟公公婆婆关系相处的很好,跟自己孩子的2个姑姑(丈夫只有2个姐姐)关系也是很好的,每次姑姑们来的时候她总是热情招待,从来不去计较什么。有一次,自己的妈妈看女儿每天辛苦就抓了自家的一只鸡跟一只鸭给女儿,让女儿给自己补补,可是女儿就将2只全杀了。别人看到就问,你杀那么多哪吃的完啊,她回答说:“打电话叫了2个姑娘回来吃饭,大家一起吃啊。” 这就是唐xx,一个不会自私的农村妇女。

作为一个好媳妇,唐xx没有感天动地的事迹,没有震耳发聩的表白,不发豪言壮语,不要宣传报道。她以一个典型的东方女性的心态埋头做着她认为该做的事情,把“孝”字深深刻在自己的字典里,抒写着“孝”的朴实无华。

好媳妇事迹材料(9篇)篇五

吴xx出生于1982年,2019年中专毕业后,与丈夫高晖相识、相爱到结婚,户籍随夫迁入到农林村新河组。婚后,丈夫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四处漂流打工,家庭条件很差,吴红英无从埋怨,相夫教子,他俩感情甚好。2019年3月底,厄运又降临到他们家,婆婆因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直肠癌,吴红英得知这晴天霹雳的事实,当天夜里就带着不到一岁的女儿从黄山市搬到婆婆身边。

婆婆得知自己患了绝症,整天以泪洗面,情绪很不稳定,心烦意乱,拒绝治疗。吴红英寸步不离的坐在婆婆身边,耐心的劝导婆婆,跟她聊天,讲解现代先进的科技医术能治好此病,让婆婆思想放松,接受治疗。婆婆得知手术费用很高,而且需要多次手术,还是不愿意住院。吴红英就像哄小孩一样,几乎是哀求婆婆早点手术。在吴红英的悉心照料下,婆婆第一次手术很成功,恢复的也很好,经过精心调养,状况甚佳。接着婆婆就是进行每月一次的化疗。之前婆婆强壮的身躯被化疗折腾的逐渐消瘦,媳妇红英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四处打听能不能有其他方法代替化疗,在网上搜索,得知福建有位老中医对治疗癌症很有方法,她便把婆婆的资料寄过去,老中医看后说已经错过了最佳治愈时间,只能抱着试试看的方子为婆婆医治。此消息她不让婆婆知道。婆婆从此由西医改为中医治疗,大大减小了婆婆化疗的痛苦。吴红英天天陪婆婆讲新鲜故事,帮她按摩。只要婆婆想吃的东西,她竭尽所能尽量满足。尽管这样,婆婆的病情在2019年7月还是恶化了,市人民医院无法再次手术,可吴红英夫妇不愿意放弃给母亲治疗,希望能延长母亲最后的生命。经朋友、亲戚介绍,吴红英又带着婆婆去南京治疗,她把幼小的女儿送回娘家。此时吴红英夫妇已是山穷水尽,没办法,她只能从同学、朋友那里借钱,为婆婆做了第二次手术,尽管这样也只能延长婆婆几个月的生命,吴红英是伤心欲绝,可她假装若无其事的样子,告诉婆婆手术很成功,并且更加细心的护理,白天照顾婆婆吃喝,晚上帮她擦洗身子,日夜和丈夫轮流值班,病房里的病友都认为是她女儿这样的孝心,可她婆婆会心的笑着说:“这是我儿媳妇呀!我真有福气,遇上这么个好媳妇。”吴红英在照顾婆婆期间,每天只能睡2-3个小时,又担心不在身边的女儿,内外焦急,吴红英一下子消瘦了许多,婆婆也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让她多休息。婆媳相濡以沫,比母女还亲啊。由于婆婆的心情状态良好,调养及精心照料,医生说婆婆只有三个月的生命,竟然延长了一年多,吴红英的孝心没有让婆婆留下一点遗憾。婆婆去世后,公公因思念和伤心过度,又患了精神分裂症。吴红英又把公公接到自己的身边,像照顾婆婆一样孝心。经过几个月的调理,公公身体逐渐健康,也有精神了。

吴红英同志不仅是一名好媳妇,更是一名好妻子、好母亲,为周边的群众树立了好榜样!

好媳妇事迹材料(9篇)篇六

赵淑珍,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她是一个上孝敬公公婆婆,下相夫教子的好媳妇,多年以来,她一如既往,无微不至,从不言弃,无怨无悔,她的孝心感染着周边群众,她的事迹传遍周边村,她就是秦岭乡董集寨村赵淑珍同志。

赵淑珍,1975年出生在秦岭乡麻山头一个地道的农民家庭,父母老实淳朴、厚道正直,赵淑珍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亲的教育熏陶下,自幼就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爱幼、和蔼可亲的女孩。1994年嫁入秦岭乡董集寨村,与现任村支部书记的有志青年董晓明结为夫妻,公公婆婆也是地道的农民。纯朴热情。婆婆性格开朗随和,婆媳关系融洽。婚后尽管家境贫寒,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谐,一家人也就其乐融融。然而,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近年来婆婆因病卧床不起,不仅家里花费了大笔的医药费,而且婆婆从此由一个健康人变成生活难以自理的残废。婆婆是个急性子,一时难以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常耍性子,发脾气。赵淑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婆婆想不开,寻短见。于是日夜陪伴婆婆,苦口劝导,耐心疏导,对她说“瘫子也要过日子,何况你能行走,我会服侍你。”在儿媳的鼓励劝导下,婆婆慢慢摆脱了阴影,树立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走上了生活的正规。

赵淑珍作为长嫂,她是恨铁不成钢,对婆婆赡养服侍他们夫妇一概扛起,从不奢求弟弟负担,赵淑珍用博大的胸怀包容着家庭成员的不足,用孝心敬奉长辈,用爱心呵护晚辈,把一个清贫残缺的家勉强经营得和和美美。

自婆婆患病后,赵淑珍一直待在婆婆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从不言弃。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婆婆老人却是久病床前有孝媳。当初。赵淑珍既要服侍婆婆,又要参加集体劳动,她不得不天未亮就起床,做好饭菜送到婆婆手上,然后出早工,晚上要收拾家务到深夜才入睡,她起早贪黑,披星戴月,任劳任怨,毫无怨言。婆婆大小便不方便,便放了一个便桶在墙角,每天清洗一次;婆婆洗澡要备好衣物、洗澡水;吃喝拉撒无一不安排得妥妥当当。十年来,赵淑珍虽然离娘家很近,但她缺很少回娘家,到天水市办事,都要赶回家侍奉婆婆,否则心里不踏实。有次内侄婚庆,要到娘家帮几天忙,她硬是把婆婆带到了娘家。改革开放后,两个儿女相继成家,家境日渐宽裕,赵淑珍为了让婆婆过得舒心,她买了一台微型电视机放在婆婆床头,替她清寂解闷。

这些年,丈夫董晓明由于家庭劳动力少,又要忙农活,又要为村上的发展谋出路,谋计划。丈夫董晓明有时情绪不好语言冲撞了老娘,赵淑珍劝他“家有一老就是活宝,我们也要老呀!”丈夫哭笑不得,心里暗暗敬佩自己的妻子真是耐得烦呀!雷锋同志曾说: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赵淑珍同志用十年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孝道,印证了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尊老爱幼、纯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媳妇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

在王爱的精心照料下,赵淑珍有两个儿子,在她的感染下,他们都十分尊重孝敬奶奶。尊老爱幼成了这个家的家风,代代相传,根深蒂固。她孝敬婆婆,敬重婆婆的举动,深受周边群众的好评,也深深感染了周边村民,她的事迹在周边村广为传颂,大家在传颂中受教育,在传颂中受感动,在传颂中升华思想,在传颂中学习榜样。有力地倡导了尊老爱老,敬老养老的优秀传统美德,为创建和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

好媳妇事迹材料(9篇)篇七

在习文乡马辛庄村,有一位好媳妇名叫李xx,多年来,她孝敬公婆,体贴丈夫,照顾儿女,得到了村民的普遍赞扬。

一、明事理、识大体,处理好家庭关系

多年以来,她将婆媳关系处理的极为融洽。从没有与公公、婆婆高声说过话,没有跟他们红过脸。他们逢人便说:“我家的媳妇知书达理,是个好媳妇,我们知足了”。

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她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

她与丈夫和睦相处,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夫妻能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商量,做到办每件事双方都心情舒畅,从来没有闹过别扭。

二、柔弱的身体,挑起家庭的重担

为了让丈夫全心全意的在外打工,她义不容辞地担起了家庭重担。除了忙完地里的活,回到家里忙家务,始终把家务做得井井有条,整洁舒适,创造了一个舒心安逸的生活环境。

三、孝敬公婆,体贴入微

她始终认为:“要想家庭和睦,媳妇一定要孝敬公婆”。

好媳妇事迹材料(9篇)篇八

我叫xx,出生于村的一个小姑娘,自幼在父母的万般宠爱下无忧无虑的成长。

在我初中毕业以后,我去遵化城里打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我的老公,由于性格相投,在相处了半年多得时间后,我们确定了恋爱关系。

随着我们在一齐的时间越久,我对他家的情景了解的越来越多,同时,也明白了她父母的一切一切,他告诉我,他妈妈是地震砸得截瘫,终身不能下地,爸爸也有哮喘,身体状况不好,常年于药陪伴。有个哥哥因为年龄大了,娶不上媳妇,到外村做了上门女婿。

当时明白这一切的时候,我也犹豫了好久,我父母更是坚决不一样意。说我是瞪着眼睛往火坑里跳。此刻谁家的媳妇不是老人准备好一切,不用年轻人操心就能过的好,这个家只能让你一进门就操劳。我第一次反抗了父母的决定,还是依然地和他在一齐。既然爱了,就理解他的一切、一切吧。

父母实在是拗可是我,最终选择默认,祝福了我们。

2007年9月16日,我们在他父母无比殷切的企盼中,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公公婆婆身体都不好,但靠平时省吃俭用和向亲戚借来的钱,为我们准备了三间新房。

看着公公为我们忙前忙后的,虽疲惫的脸上却依然洋溢这笑容。那一刻,我明白他们二老心里高兴地欣慰,笑容是发自内心的。当时,我在心里就默默地发誓:我必须要好好的孝敬他们,他们二老苦了半辈子,这回是该好好享福的时候了。

婚后,我们换沉浸在新婚的喜悦中,在我还不及尽孝心的时候,公公得了脑出血,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只剩下婆婆自我,公公的去世,无疑是对她本来就不好的身体是雪上加霜,毕竟他们二老在一齐生活了三十多了,婆婆一度失控,生活也无依无靠。

那时候,婆婆在老房住,我们住得新房,婆婆不能离开人照顾,所以我和老公说:把妈接来,咱们一齐生活,也方便照顾,直到此刻,我们也是生活在一齐。

2008年,儿子的出生,给我们家带来了欢笑,妈妈是真的异常高兴,都明白长辈人对隔辈人的期盼和爱是真挚的。她脸上的笑容也随着儿子的到来越来越多。

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兮旦福”。

2012年,婆婆突然发烧,一向高烧不退,当地的大夫给输了十多天的液也不见好转,我们就带她到林西医院检查,医生告诉我们说:情景不乐观,有可能转尿毒症,当时我特备难受,理解不了,好怕婆婆真的。

当时陪我们去的,婆婆的妹妹明白不能根治,也很贵,怕我们筹钱发愁,说小玉:要是不能治的话,咱们就回家,你们俩过日子也挺紧张的,我们也不会怪你的。我当时就说,这地方不行,咱们就去大医院,只要有一线期望,我就会给妈治好的。

连夜我们就去了工人医院,到了那挂的急诊,医院及时给我婆婆做了手术,我记的当时大夫告诉说,我婆婆的一个肾已经没有功能了,一个是肾积水严重,当时院方研究到她的身体状况,只做了肾积水手术,只能这样维持着,直到维持不了了的时候,再研究。

好媳妇事迹材料(9篇)篇九

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没有表白,不求回报。 丈夫工作非常繁忙,有时候很难避免把工作中烦闷的心情及暴躁的心态带回家去。而她总是以一个女性宽广的胸怀去抚平丈夫的情绪,春风化雨般的温暖也使丈夫能以心平气和的情绪、稳健的心态再次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时她从来不因为丈夫工作繁忙,照顾不了家而拖丈夫的后腿,影响丈夫的工作。他们婚后相敬如宾,她和丈夫之所以能和睦相处,最大的秘诀就是她们二人之间非常坦诚,推心置腹,沟通非常到位,她们经常彼此向对方敞开心扉。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夫妻能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舒畅。她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工资收入,从不铺张浪费。添置家居用品,培养儿子上学以及家中的其它生活琐事,都由她独自承担,从不让丈夫操心。

照看,孩子上学的接送、生活照料管理的工作,基本上全由她一个人承担。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她不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儿子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经常鼓励他勤奋刻苦学习,同时,还要养成团结同学、礼貌待人的好品性,她经常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询问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积极配合老师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习方向。儿子的学习成绩始终在班里名列前茅,连年被评为优秀生,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和汗水。 人常说:‘婆媳关系最难处’。是啊,做人难,做好人难,做好媳妇更难。“好媳妇”说起来轻松,可是做起来,做好那是相当的难,是要付出很多、很多??甚至委屈。做儿子的总是有些粗心,自己的母亲有个头疼脑热往往视而不见,甚至司空见惯。但她就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时时提醒要加衣服要吃药,有时还亲自领着去看病吊针。一年四季婆婆穿的衣服鞋袜都有她置办。家中的柴米油盐如有欠缺她都及时购买回来,从不让别人操心。

她是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和学生关系融洽,对同学一视同仁。有时她也会说某某同学成绩差,但这些同学也是她经常照顾的对象。她利用闲暇给他们辅导功课,询问他们的饮食起居,和他们的家长交流管理教育孩子的方法。特别是那些寄宿生,吃穿用度观察特别仔细,有时就把自己孩子的衣服鞋袜给他们穿,自己孩子的.好吃给他们吃。这些同学和她的关系也格外亲密。

在实际工作中,她始终实践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条,“求实、创新”、“严谨、扎实”地开展教学工作,她的数学课堂,生动、形象、平等、和谐、活跃而有序。常常是欢声笑语不断,教学效果极佳。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认真总结教学心得。她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意能力的培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由于她不懈的努力,她的工作得到学校领导同事的赞许,家长的好评,社会的认可。她所带班级的成绩一直居各班前列,她也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她走到哪里就把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精神带到哪里。凡和她共过事的领导、同事一提起她就会伸出大拇指佩服地说:“勤奋敬业,踏实能干,工作上巾帼从不让须眉”。

人到中年,事业和家庭的担子是最重的时期,每一个人都渴望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令人欣慰的是,她和丈夫彼此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生活得幸福和谐。正所谓“时刻保持平常心,知足常乐一身轻”。教师工资本就不高,平时生活中,她不慕新潮,不摆阔气,从不浪费,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在她的辛勤努力下,家里的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都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他们的幸福家庭是一家人共同缔造的,有待人宽厚的丈夫,有善解人意,吃苦耐劳的妻子,还有乖巧孝顺的儿子。和谐家庭的创造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相互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