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故乡的土地初二(优秀15篇)

时间:2024-01-14 15:24:21 作者:紫薇儿

优秀作文能够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精确的语言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阅读感受。这些优秀作文范文展示了不同年龄段和背景下的写作思维和表达能力。

故乡的土地初二作文

走近故乡,走近黔南,走近油菜花开的世界。

就可以走近那些,根植于乡间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丝乡愁。

又是一年谷雨时节。

清静的故乡被唤醒。挖地声,赶马声,吆喝声。

酣睡的土地被惊醒。雨声,风声,草儿破土声。

祖辈开垦下来的土地,还在继承。

在这一片土地上,不知。

多少辈人走过,换了多少的.锄头、镰刀。

沧桑浇灌的双眼,凹陷,再凹陷。

凹陷得深邃,再深邃。

日光灯照在那张四月某日剪辑的图片上。

我无法确切的知道。

这片异乡的土地还愿收留我多久。

这座城市还能容忍我多少的无知。

为什么我总是对着。

油菜花下的那片土地爱得深沉。

那锄头下的土地遐想,我的祖祖辈辈,我的未来。

走近故乡,走近黔南,走近根植于乡间的每一寸土地。

就可以深深地,深深地。

走近漂泊异乡的游子的心。

故乡的土地初二作文

没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注:形容万分思念,]的土地。岁月流逝,但那片土地是不会流逝的,它见证了我的人生的起程;它也永远留在我的心中,在这风尘禄禄的人生中,蓦然回首时,也许还能抹平些岁月的沧桑吧!。

--er:/p。

故乡的土地初二作文

另一个春季福利。我还记得家乡的水滴总是从绿叶上跳下来,轻快的春风总是偷偷吹口哨。在国外,我只能和高楼作伴。应该是绝对胜烟柳满的故乡。

我家乡的春天五颜六色。是传说中的彩云倒影,是画师们用袖子精心描绘的油画,就像一个淘气的孩子偷走了颜料罐,随意泼溅。在黄绿色的山坡上,迎风招展的青苗参差不齐地被拔起。他们被绿色的大树包围着。不时能看到片片新绿从叶隙尖端挤出来,光滑的书页反射着明媚的阳光。绿色中到处散落着彩色的星星。或者是一簇簇紫色的五边花,或者是一束小小的粉红色、皇家蓝色、淡紫色的角,悬挂在细长的夕阳藤蔓上,在微风吹拂的风中摇曳,仿佛一首乐曲从那些小嘴中滑落,像是灵泉。

家乡的春天悠闲自在。小时候爱挑个暖和的日子,偷偷拿奶奶的渔网,找两个体格健壮的大树,把渔网缠在肌肉发达的腰上。头上的叶子以绿色遮住阳光,叶子上缠绕着柔和的摇篮曲,叶子上满是阳光。躺在自制的吊床上,太阳慢慢地在我脸上跳动,春风暖暖地跳着。不时有一两只蝴蝶飞进吊床,拨弄着触角,展开翅膀,在琴弦间翩翩起舞。树枝上艳丽的花朵是他们表演的背景。

家乡的春天,每一棵草每一棵树,一米阳光,一缕清风,都能托住游子的心。家乡的春天可以温暖家乡,高楼的棱角也渐渐被围了起来。

故乡的土地作文

我爱故乡的土地,我爱这生我养我的土地,我爱这土地的一切,是这土地养育了我们,我们就是这片土地的孩子,这片土地就是我们的母亲,她为我们做了无数的事情,她用她的汗水换来我们的甘甜。

我爱这土地的森林,是森林养育了我,假如没有森林,狂风洪水来临,我们毫无躲处,但有了森林我们就安全了,它能降低风速,它扎根固壤,是森林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了灾难,保护了我们,森林是多么伟大呀!

我爱这土地的田地,是田地养育了我。假如没有田地,我们都会被饿死的,是田地里长出可吃的食物,使我们生活下去,是田地维持了我们的`生命,田地是多么神奇啊!每当我们看到近代史上中华民族遭受的强烈欺凌的史面,我们就会感到强烈的欺辱感与辛酸,每当我们倾听自己国家取得一个个举世瞩目的新成就时,我们都会感到无比的开心与自豪,国为我们深爱着这土地。是祖国的爱凝聚了我们,是这中国的土地赋予的爱奉献了我们。

我爱这土地的山水,是山水丰富了我,假如我们看不到山水,我们的生活就会没有色彩,生活就单调无味,有了山水,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山财源滚滚的风光让我明白美的含义。

我爱故乡的土地。假如我是一位诗人,我会用优美的诗句来赞颂,曾经肥沃的土地,为华夏儿女费尽心机,这永远藏着爱的中国,也曾让多少爱国儿女恋恋依依。

我爱这生我养我的土地,我爱这土地的一切!

故乡的土地初二作文

树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品种繁多,无一例外都是蓝色的。无论雨后还是暴晒,大部分树木在秋天重生,冬天蛰伏时都是绿色的。

每次回老家,如果爷爷不在店里,我几乎都是待在小院子里给他家小树浇水施肥。几年前,没有我高的小树已经比我高了。爷爷说:“养植物可以培养人的耐心和性格,暴力的人不行。”看到爷爷略带忧伤的脸。我想:幸福的老爷爷只有在这一刻才会难过。这些小树给了我爷爷多少爱!

如今,植物园甚至路边都有大绿树。我一直以为是园丁移植的,远不如爷爷种的树,浇了爷爷的心血,但是那些树离那里很远。他们受伤了,也许没人关心,但是爷爷的树是可以关心的,他们的绿色源于爷爷对他们的“爱”!

这几天一直在下大雨。小树们,你们没事吧?

故乡的土地初二作文

我的家乡在安徽,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有许多著名的景点,比如黄山.但是我不喜欢。我的中国人民喜欢那个美丽而神奇的领域。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经常和我的祖父和我的朋友一起去田野。我和朋友们玩的时候,我爷爷在工作。

我还记得小时候,被田野里的一条小蛇吓死;瑞克和他的朋友在田里打滚,给我带来了无限的田里欢乐。我和爷爷一样热爱这片土地。

田野里的狗。田野里有狗。我很喜欢他们,但是不知道爷爷为什么这么讨厌他们。爷爷经常让我把那些狗赶走,我却把它们带走和它们一起玩,我就踩着别人的庄稼被赶了。

爷爷经常号召家人去田里拔草。拔草其实很难。需要在不伤害土壤或庄稼的情况下将其连根拔起.我不懂,就乱拔。最后发现杂草拔的少,庄稼拔的多,然后就训练了。

田里的.运河以前是清澈的,后来因为我和朋友调皮捣蛋,就把枪和炸鱼扔进了运河,把垃圾倒进了运河,方便了……运河变浑浊了。所以,我又被打了。

田野里的爷爷非常热爱土地。他整天在田里工作。时间久了,爷爷成了地里的一幅画。

虽然田野给我带来了很多“磨难”。但我会永远爱他。

故乡的土地初二作文

我向往浩淼无边的大海,我赞美波涛汹涌的长江,但我更留恋故乡的小河。

故乡的小河灌溉了一亩又一亩丰收的良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纯朴的乡民,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可她却从未向我们索求过什么。

这条从高高的山上流下来的小河,虽然没有漓江静;没有索溪野;没有长江汹涌;没有黄河博大,但她却无私地奉献自己,奉献自己那清清的河水,奉献自己那悦耳的歌声!她虽然没有名字,也不引人注目,但她对我的故乡的贡献多么大呀,没有了她,就没有了那河边青青的草地,没有了她,就没有了那河边孩子的嬉戏,甚至没有了她,就没有了那锅中香喷喷的米饭,没有了我们身上那干干净净的衣裳!

每年的暑假,我都要回一趟故乡,今年也不例外,我回到了往日嬉闹过的.小河边,故乡的小河她还是那样欢快地流淌:哗啦,哗啦……,看着她熟悉的身影,我在心中感叹:故乡的小河,谢谢你!你歌唱着我美丽的家乡,记录着我快乐的童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故乡的土地初二作文

一直向往着一个安静的世界,小桥流水,人的家园。我一直在想象什么时候能去一个风景如此美丽的旅游胜地,但我忘记了我在山里的家乡。

这里是最阳光的地方,伴随着阳光,孤独渐渐沉淀在我微笑的眼中。城市里没有高楼大厦,阳光就毫不犹豫地停留在这片土地上,亲吻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生物,包括这里的每一栋建筑。

这里也有大群大树,没有大兴安岭那么茂盛,但足以带来一片绿荫。当我走进山林时,每一根树枝都伸向天空,吸收阳光。郁郁葱葱的树木遮住了阳光,阳光只能通过树叶上的小缝隙射进森林。风一吹,立刻洒下一大块细碎的阳光。

短发在阳光下狂跳,被太阳染成淡金色,河水反射着阳光里的每一丝光彩。

快步走到小桥边,古老的青石板上,布满了老人的脚印,桥边茂盛的杂草。桥下是一条银带般的小溪。它在阳光下心满意足地笑着,卷起袖子,拍打着清澈明亮的湍急的溪流。虽然和长江黄河比起来是那么的苍茫,却没有流露出一丝不甘,却依然带着希望活着。

风吹过,云动了,爱变了,恨变了,笑变了,泪变了,时间变了,岁月变了。唯一不变的是永恒的怀念。

故乡的土地初二作文

对于生我育我的阿尔山,我心里怀着热烈而深沉的爱。

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的时候,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清澈透明的五里泉,潺潺的泉水在大地母亲的身上低吟;我看见白云似的羊群,深哞着的大黄牛;我听见蒙古牧民在丘陵上高歌;我想起紫红色的“花脸”,乌黑的木耳,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鬼斧神工的山峰,惟妙惟肖的冰雕,带有乡土气息的黄蘑,带有日式风格的火车站;我想起农夫的叫卖声,腾格里在天上俯视着芸芸众生;这时,我听见故乡有种声音在召唤着我。是的,不论我走到哪里,我的根永远都在故乡。我们彼此的心是相连的!

故乡的心和我的心跳跃是一样的。它们从来没有停息,它们的热血一直在流,在热情的默契里彼此呼唤着,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

我愿躺在故乡的土地上,嗅着泥土的气息,享受泥土的芬芳。啊!我的故乡,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

故乡的土地

是我最熟悉的,每一粒沙、每一把泥土都孕育着我一个个的故事,一丝丝的眷恋。

是“甜”的。在那里,它伴随我度过十几个春秋。童年的竹林,门前的小河,青青的小草,还有我那群“虾兵蟹将”……为我带来了欢乐动听的乐曲,陪我度过了金色的童年。我感谢它们,是它们让我知道了原来是“甜”的。

是“酸”的。记得儿时的我,总喜欢跟爸妈下田,跑到田地里玩,在田野边采摘那那零星的小花。爸妈告诉我,要想收获,就一定要辛勤劳作,于是我举起那笨重的锄头,一下一下地翻松土地,汗水流到我脸上、背上,酸酸的感觉真难受。我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是他们让我懂得是“酸”的。

是“苦”的。因为在这片土地上,有一个人陪伴了我13年就走了,他就是我的爷爷。在这片深沉的土地上,曾有过爷爷的足迹,他辛勤劳作的身影,更有他的欢声笑语。虽然现在他走了,但土地上曾发生过的一切永远都不会改变。每年的3月18日,就会召唤我回去,让我看看爷爷,看看这片充满了无数苦泪的土地。我感谢我爷爷,是他让我知道了生离死别,懂得了这片土地的“苦味”。

是一首欢乐、辛酸、痛苦的交响曲它让我懂得了做人的真谛。

故乡初二作文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二十年的光阴一下就过去了。一天夜里,我望着天空的明月,不禁思念起故乡来。故乡,那一幢幢小小的平房还在吗?那一片片翠绿的水田还有吗?于是,我怀着一颗激动的心,回到了故乡------四川雅安。

坐上时光穿梭机,一转眼就到了雅安。我第一眼看到了家乡后,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辆辆我叫不出名字的高科技汽车飞驰而过,路旁的新型树木我更是见都没见过。这时的我就像刘佬佬进了大观园,让我目不睱接。

一天的时间转眼过去了,告别了大伯之后,我来到了乡下,三娘就出来迎接我了。走过了那段小桥,三娘笑着领着我到了一个立方形的建筑前,我奇怪地问三娘:“三娘,这是什么怪东西啊?”三娘笑着说:“你进去看看就知道了。”我满怀好奇心去看了看,呀!原来是个大型的温室。三娘对我说:“这个温室可是最新的控温温室呢!它不但可以调节菜园的温度,还能根据天气,调节湿度呢!”我惊讶地点了点头。没想到家乡连乡村都这么科技化了!这时,我又看到了菜地里那五颜六色的土,便问到:“三娘,这是什么土啊?怎么是这样怪异的颜色?”三娘答到:“这是最新的特制的生物机能土。”“生物机能土?”“对啊,它可以让农作物的产量达到顶峰!”我看了看,啊?这里的玉米一个个有棒球棒那么大,南瓜个个硕大如牛,就连小小的土豆也有篮球那么大。看着这些巨大的蔬菜,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最后,我告别了三娘,回到了深圳。心里不住地感叹:家乡的变化真是日新月异啊!

亲近土地初二作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亲近土地初二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富贵病”倒是越来越多了,这不,我们一家三口先是爸爸有脚气,后来妈妈也有了,再后来我也是难逃噩运。星期一爸爸带我去看医生,一位在金坛很有名气的.皮肤科专家戴医生一语道破天机:一天到晚穿个皮鞋、塑料凉鞋,就唯恐让脚与泥土亲近,素不知这是预防脚气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呀!”回来的路上,爸爸颇有感慨,我却很纳闷,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微笑着向我娓娓道来。

原来,爸爸小时侯,在老家的稻田里,微湿的土地上,光着脚和他的表哥表弟一起玩耍,湿润的土从脚趾间钻出,痒痒的。每到插秧季节,爸爸总要帮爷爷、奶奶拔秧,秧苗床一趟一趟的,没在齐脚踝的水中,光脚踩在秧苗床上,软绵绵的,时不时有小蝌蚪从脚背滑过,那感觉真好!爸爸那一辈的人小时候光脚丫是不足为奇的,尤其是夏天,又有几个人穿上鞋子?从没听见有脚气之说。“大概正如戴医生所说是因为与土地亲近的缘故吧!”爸爸叹了口气又说,“我虽然在城里工作,但我并不喜欢城市。千篇一律的水泥地,我所能感觉到的没有‘土’,只有‘地’,水泥做的,没有一丝味道的地。浮华的喧嚣,污浊的空气……让人窒息。”

也许是受爸爸的影响吧,我对乡间土地也很有好感。其实我也已经很久没有亲近过真正的土地了。小时候我一直生活在爷爷、奶奶身边,爷爷家在山区,背靠山,门前一条小河,四周是竹林和菜地,每日里鸟鸣声清脆悦耳,空气清新。草儿青青的那么鲜嫩那么明丽。清晨,草叶上滚动着晶莹透亮的小露珠,煞是可爱。春天,小路旁、田埂上、房前屋后开满了小花:有名字的,没名字,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若是下一场春雨,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芳香,令人心旷神怡。最让我感动的是,邀上几个小伙伴在在泥地上追逐嬉戏,跌打滚爬,顶多身上粘些泥土,不至于像跌在水泥地上鼻青脸肿。再后来我上学了,爸妈工作忙也不常带我下乡。

还有一个月又到插秧的季节了,尽管听奶奶说现在都下旱秧,拔秧时也只是拿小凳子坐着,根本不可能再亲自体验小蝌蚪或小鱼儿滑过脚背的感觉了,但我还是说服爸妈插秧季节一定乘星期天带我下乡,我要亲近土地,拥抱土地妈妈!

故乡的土地

在三条河的****里耗尽春天的热情。

我祈求高山将我抱起。

带我回到最原始的巢穴。

我在落满谷粒的光阴里掩面而泣。

黄昏的马匹驮着贫瘠远离。

哪一条河水可以给我深刻的抚慰。

我的高山静如处子。

就容纳我全部的绽放和凋零。

故乡的土地

贫困的命运安放在泥土的肢体。

生殖繁衍死亡一茬一茬轮回。

三条大河从雪山来。

牛羊和谷物在这里疯狂生长。

女儿在这里生长母亲在这里衰老。

祖先在地下化为尘土。

埋葬着永远未知的疼痛和危险。

太阳燃烧我起伏的血液。

我以控诉的方式吟唱故乡。

故乡土地

小的时候在农村,非常向往过年。如今,身在城市,还不忘孩提的俚谣:“红萝卜、蜜蜜甜。见着见着就过年。”多么耳熟能详的童谣,勾起了我对往昔过年的回忆:热闹的村庄、吵吵闹闹的人群都沉浸在幸福的喜悦中,大家一同辞旧迎新,用心里的那份激动和感慨默默的感受着年的味道。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几十年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孩童变成了老叟,乡村变成了荒芜,什么都变了,但唯一不变的是我心里那寸净土、那颗永不磨灭的童心和故乡。

小时候向往过年,那是因为只有过年才能享用一年中最丰盛的年夜饭。

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家里很穷,母亲精打细算,非常节约,她把积攒一年到头的美味佳肴,只有过年才能让我解馋。

那时候农村过年,不像现在城里过年时兴下馆子。乡下过年,都选择在中午,有的美食,头天晚上就得开始煮,如猪头猪脚和萝卜海带就是头天晚上开始炖,且要炖满满一大锅。灶头里烧块子柴,睡前备火,备火就是把未烧尽的块子柴团在灶中央,然后用灰将其覆盖,这样火种不灭,灶里彻夜通红。这是家乡的一种习俗,既有微火炖猪脚之效,又有预示来年红红火火之意。第二天早上,母亲一大早就起床了,她首先将锅里的猪脚海带再次舀进鼎锅,然后将猪头腊肉香肠萝卜一锅煮,煮熟之后,她得把肉食捞出来放在筲箕里凉着待切,再将萝卜与汤舀到缸砵里,目的在于腾锅它用。鼎锅里的猪脚海带,还得与炸酥肉、炒小菜、箜(kong)干饭等一系列烹饪一起炖着。我家人多,兄弟姊妹四个,个个喜欢吃酥肉,每逢过年,酥肉必炸,过年以后,往往要剩满满一筲箕,足足有四斤之重。端上桌子的菜肴,荤菜居多,主要有坨子肉、猪头肉、干酥肉、糖糯米、香肠、猪脚海带汤、不少年份还要杀个鸡炖起,唯一缺少的是年年有余(鱼)这道菜,那是因为家里穷,买不起鱼的缘故。团年饭桌上的菜,最有特色的是肥大块。肥大块多用很肥的宝肋腊肉切割而成,切好的肉在锅里爆出油后,加入圆白菜炒几下就做成了。肥大块大的有巴掌大,最上面的肉横过碗口两边还悬着。重的一块接近一两重,一般很难吃下三、四块的。因为是腊肉,略显黄色,拈起对着光看,晶莹剔透,色香味俱佳,直叫人垂涎欲滴。我常常放筷子前还想吃,但怕吃不完而不敢夹。为此,不知道多少次怨母亲切的肉太大,免不了事后要问母亲:“过年的肉为什么要切那么大?”母亲每次的`回答都是:“是为了让你们少吃点才切那么大块的!”实际上,那是一种纯朴民俗的体现,是待客热情大方的方式,是彰显富余的表现手法。猪头的拱嘴、耳朵会留下过客时做下酒菜,其余的切好就端上桌,每片肉的大小要比肥大块小些。猪脚和鸡肉,熟透得已经骨肉分离,偶有肉附着在骨头上,只需用筷子夹着骨头一吸便可以把肉吸进嘴里。团年后剩下的猪脚海带汤,初一吃包面(馄饨),就是绝美佳肴。其他美食还有油炸红苕爪子,新鲜瘦肉炒莴笋等,素菜每桌一般有三四个。吃团年饭所请的客人,有外爷外婆,爷爷奶奶和父母的兄弟姐妹等,后来姐姐出嫁了,也要请回来过年。我家团年最少一两桌,坐席是有讲究的,最高长辈长者坐上席,上席坐齐后,最高长辈次者和次高长辈坐下席,我们小字辈只有分坐左右两边的份。有时候,父亲还要把要饮酒的客人尽量安排在一桌,以便招待。

向往过年,那是因为过年盼望有人给压岁钱,可以穿新衣。

小的时候,压岁钱年年过年年年盼,但我的记忆中,很少有收到压岁钱。只有一次远方的舅爷爷给了我两毛钱,这个舅爷爷是我所有亲戚中最穷的,但印象深刻,终生难忘,由于工作的缘故,他老人家离世时,可惜我也没有在家。成为我一生的愧疚。穿新衣,更不敢奢望,十六岁那年,大姐出嫁,我有了人生第一套新衣服。

向往过年,那是因为大年初一可以走亲戚,可以荡秋千,可以不打猪草,可以不放牛,可以尽情的玩。

大年初一村子里很热闹,新郎官拜年的、耍灯的、放鞭炮的、打川牌的.....打牌的居多。农村新郎官拜年就是走人户,从正月初二开始,到小年(元宵节)才结束。

所谓新郎官走人户,农村和城里的差别是很大的。农村的新郎官,就是前一年结婚的亲戚,这对新人,新年初一下午拜媒人,初二起开始拜新年,走到那家就是那家的新年客,新年客拜新年的礼物,一般是两把面、两瓶酒、两斤糖之类的礼物。同时,新年客拜到那家,那家还要打发,打发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红包。给钱必须是双数,两块、四块、六块......新年客走到那家,那家就遍请亲戚朋友,摆上一两桌乃至更多,是屡见不鲜的事。招待客人的下酒菜,十分丰盛,什么猪耳朵、肚条、舌头,心子、肝子,瓜子花生糖果等一应俱全,家家户户,桌上摆的下酒菜的干蝶子,少则三五个,多则七八个,还有十大碗。丰富极了。酒席之上,推杯换盏,你来我往,非常热闹。我小的时候,虽然喝酒没门,但是好吃的菜可以管够。

我的过年情结,虽说不是与生俱来,但在我脑海里,已经根深蒂固,昔日农村过年的丰盛美食和热闹场面,至今历历在目。前几年回老家过年,所见景况,远不如前,不少优秀传统,有的濒临失传,有的销声匿迹,如拜新年之俗和恭请长者坐上席之礼就是如此。每每想到此处,总有怅然若失之感。

时光流转,我们终将老去,但心中永远藏着那片净土,那里充斥着新年的内涵,盛满了我的乡愁。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