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论语今读读书心得(实用18篇)

时间:2023-12-24 06:02:28 作者:HT书生

读书心得是对读完一本书后个人对书中内容、主题、人物和故事的思考和感悟的总结和概括,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书中的思想,我觉得读书后写读书心得是很有必要的。读书心得是读书心得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记录下来的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书心得需要先进行仔细的阅读和理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书心得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写作的启发和参考。

论语读书心得

于丹教授在讲论语时,谈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友直就是说要为人正直,要坦荡要刚正不阿,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他可以在你犹豫不决的时候给你一种果断,这是一种好朋友。友谅,也就是宽容的朋友,宽容是这个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不小心犯了过错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时候,有时候过分的苛责还有一种批评,都不如宽容的力量来得恒久。所以有一个宽容的好朋友,他会给我们内心增加一种自省的力量。友多闻,就是见多识广,学识渊博的朋友,当你在这个社会上感到犹豫彷徨有所踌躇的时候,到朋友那里以他的广见博识为你做一个参考,来帮助自己作出选择。

知道了三种好朋友,同时,还有三种坏朋友,叫做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这是三种什么人呢?《论语》告诉我们,第一种坏朋友,友偏辟,就是指性情暴躁的朋友。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情况,当你还需要理智判断的时候,你的朋友却先自盲目下定了结论,这种暴躁的朋友往往因为盲目的激情影响你的判断,让你做出可能永远无法挽回的后果。第二种叫做友善柔。跟第一种相反,是说那种脾气特别优柔寡断的朋友。要知道,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竞争激烈,很多时候,机遇在我们面前只是一晃而过,你必须果断地去把握它,而善柔的朋友往往干扰了你的思维,使你犹豫不决,这种朋友总是让你错失良机。第三种,也是最坏的一种朋友,友便妄,就是那种不择手段来牟取个人利益的小人。他们往往会打扮出来一副善良的面孔,来博取你的信任,直到你发现被他利用,而这时往往你已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其实,交什么样的朋友,怎样与朋友相处,考验的是我们的眼光和智慧,我们读《论语》,听于丹讲《论语》,从中学习到的是一种审视、明辨的能力,是宽容的态度。《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它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朋友,它是一个映射着我们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多一份艺术和智慧,多一份清醒与闲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馈赠的心情。

《论语今读》读书心得范文

我们在高中和大学的时候都学过《论语》,但当时也只是应付考试,虽然在添鸭式的教育中我背会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等朗朗上口的句子,可自问心里对这些话的理解却是肤浅和随意的。今年寒假,我收到学校的礼物是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拿到这本厚厚的书,我心里一阵窃喜,因为这正是我想读的书!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平凡的我虽然从不需要考虑“治天下”的大事,但是对《论语》的魅力却十分向往,而且书中讲自身的修养的名言警句比比皆是,所以闲暇之余,我总爱背几则论语,慢慢咀嚼其中蕴涵的道理。李泽厚先生的这本《论语今读》视点独特,是自已心中所理解的孔子思想,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翻开书,第一章“学而第一”熟悉的句子映入了我的眼帘。但是李泽厚先生的解读远远比我的理解深刻的多。对我熟悉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作者谈到与西方“罪感文化”、日本“耻感文化”相比较,以儒学为骨干的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乐感文化””。(“乐感文化”的关键在于它的“一个世界”(即此世间)的设定,即不谈论、不构想超越此世间的形上世界(哲学)或天堂地狱(宗教)。它具体呈现为“实用理性”(思维方式或理论习惯)和“情感本体”(以此为生活真谛或人生归宿,或日天地境界,即道德之上的准宗教体验)。“乐感文化”“实用理性”乃华夏传统的精神核心。为讲明这“乐”,李先生还引申了陶渊明思念朋友的诗,以体现真正友谊情感的快乐。

读《论语今读》对于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有很大的启发。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说:“不刺激便不能启发,不疑虑便没有发现。指出桌子一个角,不知道还有另外三个角,我也就不再说了。”)。

孔子的启发诱导教学方法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实施启发诱导教学方法必须抓住合适的时机、把握好“度”;二是实施启发诱导教学方法必须明确要求、触类旁通。

《论语今读》读书心得

我们在高中和大学的时候都学过《论语》,但当时也只是应付考试,虽然在添鸭式的教育中我背会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等朗朗上口的句子,可自问心里对这些话的理解却是肤浅和随意的。今年寒假,我收到学校的礼物是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拿到这本厚厚的书,我心里一阵窃喜,因为这正是我想读的书!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平凡的我虽然从不需要考虑“治天下”的大事,但是对《论语》的魅力却十分向往,而且书中讲自身的修养的名言警句比比皆是,所以闲暇之余,我总爱背几则论语,慢慢咀嚼其中蕴涵的道理。李泽厚先生的这本《论语今读》视点独特,是自已心中所理解的孔子思想,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翻开书,第一章“学而第一”熟悉的句子映入了我的眼帘。但是李泽厚先生的解读远远比我的理解深刻的多。对我熟悉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作者谈到与西方“罪感文化”、日本“耻感文化”相比较,以儒学为骨干的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乐感文化””。)“乐感文化”的关键在于它的“一个世界”(即此世间)的设定,即不谈论、不构想超越此世间的形上世界(哲学)或天堂地狱(宗教)。它具体呈现为“实用理性”(思维方式或理论习惯)和“情感本体”(以此为生活真谛或人生归宿,或日天地境界,即道德之上的准宗教体验)。“乐感文化”“实用理性”乃华夏传统的精神核心。为讲明这“乐”,李先生还引申了陶渊明思念朋友的诗,以体现真正友谊情感的快乐。

读《论语今读》对于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有很大的启发。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说:“不刺激便不能启发,不疑虑便没有发现。指出桌子一个角,不知道还有另外三个角,我也就不再说了。”)。

论语读书心得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位伟大的教育家,论语是孔子和他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字字句句,片片断断记录下来的,后来《论语》成了举世闻名的古代经典文化,曾经有朝廷宰相仅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他把论语中富有哲理的话讲给昏君听,昏君听了孔子的话后,终于也变成明君了,从此他热心治理国家,国家就强大起来了。

《论语》中有许多哲理名言,对我们的`教育起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因此学习论语是十分有意义的。例如:子有四教,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授学生。刚毅木,讷近人,焚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从这些论语中,我懂得了许多道理:我们做事要谨慎,待人要忠诚,要懂得怎样尊重别人。这都是我们做人的准则。

以后我在为人处世也要这么做,并且每时每刻都提醒自己的伙伴。让大家在学论语的过程中健康成长。

《论语今读》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说来也巧,6月中旬开始读这本书之后,南方人物周刊最新一期的封面人物刚好是李泽厚,标题是:八十李泽厚,寂寞的先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论语今读》读书。

欢迎借鉴参考。

他也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二十几岁即因与美学名家朱光潜论战而成名,八十年代他的学术性的美学书籍居然在社会上风靡一时,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读了整整一个月,终于将这本500多页的书读完,非常、相当有成就感,毕竟是第一次全部读完这本书(也为自己汗颜,毕竟这也是系里的必修啊!)。

此前最接近孔子的一次,就是读钱穆的《孔子传》,比起他的《论语新解》,这本书相对简单易读,而且呈现出的孔子形象,也比较可爱。

的开头,就明确指出,这本书在于还原一个真实的孔子,一个在原始氏族制度瓦解的社会里奔走救赎礼崩乐坏的时代的孔子。

黑格尔曾经嘲笑论语就是一本人生箴言,根本没有哲学思辨的成分。当我们从前三三两两读着《论语》里的篇章时,得出的结论可能也正是如此。

而李泽厚则否定了这种看法。《论语》不是散漫的无体系的。

格言。

相反,通篇读完,孔子的思想已经浮出水面书中阐述了他的哲学、教育及政治思想。

但中国人确实不善于思辨哲学,《论语》所体现的哲学为“实用理性”,即一切思想均可应用于政治和生活。因此与西方的哲学体系分发为两种不同的体系,这种体系的分别也正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别所在。

孔子的贡献之一,在于对氏族社会形成的一些典礼,礼仪,重新进行解释,内化为中国人心中的情感,即“仁”。比如守孝三年的制度,古已有之。而在孔子这里,就解释成了,婴儿从出生到脱离父母的怀抱有3年的时间,因此孝子要用3年的时间来报答父母,已寄哀思。"礼"经情感化而变成“仁”(所谓“情本体”),内化为中国人的文化积淀,团结了整个民族。

以上所述的“情本体”“两种道德”等等,只是《今读》所阐述的基本的理论基础。《论语》各章,从一些细节方面对这些理论进行解释、补充及说明。

当然,《今读》的目的之一是还原真实的孔子。如果在读《论语》之前,读者不去接触其他各家的阐释,则各章中所显现出来的孔子形象,也绝不是后世所看到的在神坛之上受人膜拜的圣人。

比如,孔子的“经”与“权”,即原则性与灵活性。理论上三年守孝,那如果守孝一年之后,你觉得自己可以接受锦衣玉食,孔子也认为可以,因为守孝是为了寄托哀思,时间只是一种表达方式。比如,如何报怨?以德么?不是,孔子说,要“以直报怨”,公正对待,这就是报答别人怨仇的方式,犯不着人家打你左脸,你右脸也伸过去给人家打......

孔子的弟子中,除了颜回最为人熟知之外,《论语》中所刻画的其他的人物,也各有特性,栩栩如生,如勇猛的子路,好辩的宰我,迟钝的樊迟,修身养性的曾子,一心从政的子张等等。对待不同的学生,孔子的教育方法也不同,可谓因材施教也......

松下幸之助创办的旨在培养青年政治力量的松下政经塾,将《论语》列为学员必读科目,且必须熟练背诵。《论语》的魅力,跨越时代与国家。如果有时间,还是可以多读几遍滴!

治学是仁信的基础。三、为人之道汉初,大儒叔孙通向刘邦说“夫儒者,难于变革,可与守成”。斯言一出,遂使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成为两千多年来各朝代长治久安的“守成”之学。建国已五十多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岁月,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守成期”,顺理成章的天命。其实,儒学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仅可与守成,亦可催人进取,儒家文化中蕴含的对现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仅是为某个阶级服务的政治哲学,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学,儒学在历史发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运悬于一线之际却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因为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那是超乎政治伦理之上,鲜活在平常日用之间,本于生命,积极进取,追求成功的永恒精神。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义,礼,自,信”的伦理教育,从孔融三岁让梨的尊礼,守礼,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患意识,无不显示着儒家学说对国民成长过程中千丝万缕的渗透。几千年来世人仍愿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话作为。

座右铭。

作为修身养性的准则我想这与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人生就要有积极的心态明确的目标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行动来获取成功这是天地自然社会赋予人类亘古不变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终极目标整体主题。而这些却是孔子给我们的启示。

吃完晚饭,拿起寒假学习书目《论语今读》翻阅起来。初步浏览了前言,对李泽厚先生的观点和想法甚是认同。翻至第一章《学而第一》跃入眼帘的是所有老师都很熟悉的孔子名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再看译文,不禁傻了眼,李泽厚先生是这样解释的:“学习而经常实践,不是很快乐吗?”这里的习是做“实践”解吗?以前教科书上都说“习”是“温习”的意思,每次我们也是这样解释给学生们听:“学习并经常去温习他,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难道一直以来我们都错了吗?带着这样深深地疑问,我继续读下去,直至恍然。

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中有解: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学习就像鸟学飞一样,是要亲自去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本领的。读到这里,似乎已经能理解一些了。再往下读,深刻地理解到儒家的学,主要指现实的实践行为,而非书面的诵读研究。因此,“学”在《论语》以及儒学中有广义和狭义两义。狭义是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学”,即学习文献知识,相当于今天的学。但整个来讲,孔门更强调广义的学,即德行优于知识,行为优于语言。这样的观点在论语中随处可见。如:“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夏说:“重视德行替代重视容貌,侍奉父母能尽其力,侍奉国君能献出自身,结交朋友能信守诺言。他虽说没学过,我说他已经学过了。”

我又想起了教材中的《水》一课。孔子的课堂就在泗水河畔,在赏春、论水、言志中,与弟子们探讨;我又想起了《最大的麦穗》一课,伟大的苏格拉底的课堂在麦地里,通过找最大的麦穗的实践,使弟子们深深懂得抓住眼前的机遇是最重要的。

论语读书心得

《论语·学而》另一种理解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李泽厚说:"学"者,学为人也,论语读书心得。

学为人而悦者,因人类即本体所在,认同本体,悦也。

友朋来而乐,可以本体乃群居而作个体独存也。

"人不知而不愠",则虽群却不失个体之尊严,实在与价值也。

此三层愈转愈深,乃"仁"说之根本,乐感文化,实用理性之枢纽。

一切文字,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其意义才能清晰地浮现出来。

《论语》,这本子夏留给后世的学习笔记,记录却是如此简单!(子夏在孔子的门徒也确算不得是最好的学生)以这则文字而言,它缺少了具体的语言背景:在什么情况下,对谁,就什么问题而言,等等,这些都不清楚。

从文字表面看并不深奥奇僻,似乎确实是谈"悦"、"乐"二字,如李泽厚所言:"…以儒学为骨干的中国文化的特征或精神是乐感文化。

"倘以知人论世的方式以理解这则语录,就一定作如是解么?

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孔子的这段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语意重点并不在"学"字上,而在"习"字上。

习,实践。

这句话的意思可以这样理解:学习如果能经常实践它,那不也是很快乐的么?"学"固然是快乐的,但实践所学更能让人快乐。

以孔子而言,"夫子以行道救世为心",是一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哲人,在殷商的废墟上,这位生于"野合"的父母,起于贫贱的处境的殷宋公孙嫡系,成了"儒"的复兴者。

他说:"吾其为东周乎?""吾从周!""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他想建立一个东方的"周帝国",他以几百年来商周文化的混合物--《周礼》作为支柱来建构一个理想的家园。

所以他认自己是这种文化的代言人:"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然而初不见用于鲁,十四年周游列国,栖栖惶惶一如丧家之犬,喟然长叹,"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在如水流年中白了双鬓畴昔之夜,梦里在空寂神殿的两楹之间,抚柱哀哀哭泣:"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学何为?习也!学而无所用,才是一种真正的痛苦。

学而致用,那只是孔子理想的快乐而已!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九万里的风等待扬起东海的波涛,托举鹏翼扶摇碧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同门曰朋,来当然是切磋修养,研讨学问的;又自远方,山高水长,路途迢迢,交通不便,平素难得一见,这实在是可以快乐的事。

"何时共把盏,重与细论文",这多少古人所临风怀想的美景。

然而细细想来,我们可以有另一种理解:难道朋友都在远方?近处无友?"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不也是孔子所欣赏、所向往的么?只是"微斯人,吾谁与归?"现实生活的周围却往往没有这样志同道合者!

圣人可以光耀千秋,可以光照四海,却照不亮附近凡人们的双眸!凡人们会告诉你:太阳再鲜艳,它也有黑子,像女人脸上的雀斑;西施是美,可是她有心脏病,娶不得!所以圣人是孤独的。

所以他期待远方有一双慧眼,能够看到他的光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寂寂的柴门,等待远来的寻芳者扣响,打开一个尘封的春天。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伟大的人,他的痛苦在于,他是清醒的,他比平凡的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他超越了他的时代;还在于他有更远大的抱负。

而这一切都是世俗所不需要的,因而他也是不合时宜的,也是不被理解的。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奈何这世上,谓我何求的人远比谓我心忧的人多!更有甚者,人们总是习惯用石块、鸡蛋来迎接启蒙者、先知者。

胆怯一点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而谁以易之,于是避人且避世。

勇敢一点的人,毁誉无动乎中,荣辱在所不计。

即使是举身赴清流,也不肖于同流合污。

孔子说:我不生气!因为我是君子,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君子怎么好和小人计较?也罢,也只好如此了!否则,还有什么能让我宽慰自己呢?

可是当一个君子,真的好难啊!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声无奈的叹息,袅袅了千古!

我读论语的时间不长,也没有通篇详细的读,但是却在字里行间已经被孔子深深的感动,为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大家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但是请想一想:纵观世界历史,有哪一位思想家象孔子这样两千多年还被后人这样敬仰和传诵?孔子一生甚至都没有一部自己的著作,仅凭着学生们记录他言行的这部论语就能让我们如此受用终生。

汉初,大儒叔孙通向刘邦说“夫儒者,难于变革,可与守成”。

斯言一出,遂使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成为两千多年来各朝代长治久安的“守成”之学。

建国已五十多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岁月,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守成期”,顺理成章的天命。

其实,儒学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仅可与守成,亦可催人进取,儒家文化中蕴含的对现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仅是为某个阶级服务的政治哲学,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学,儒学在历史发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运悬于一线之际却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因为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那是超乎政治伦理之上,鲜活在平常日用之间,本于生命,积极进取,追求成功的永恒精神。

人生,就要有积极的心态,明确的目标,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行动来获取成功,这是天地自然社会赋予人类亘古不变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终极目标,整体主题。

而这些,却是孔子给我们的启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士”什么意思?“士,事也。

也就是说,一个人被推举出来为大家做事,就是士。

既然出来为大家做事,他在社会上就有了一定的地位,有了一个位置,故而《汉书食货志》说“学以居位曰士。

后来选士用科举的办法。

科就是一个方面的才能,举就是推举。

就是通过考试看谁有能力,有能力者为士。

从乡试开始,一级一级的考上去,乡试考的好的叫中举,就是你可以向上推举的意思。

在全国举行的会试中,考的最好的叫贡生,贡生就是等着向皇帝进贡人才的意思。

皇帝殿试以后,第一名就是“进士”。

通俗的说,就是进级为士。

这就是“学而优则仕”这句话的来历。

既然被选上了,就有了升迁,就有了官职的大小,“是以为大夫卿士。

”[2]后来把出来做官,叫做出仕。

按今天的说法就是当公务员吧。

做公务员首先是为老百姓办事的。

那么古人对于士有什么要求吗?有。

在这里曾子为出来作士的人提出了最起码的要求。

他说,出来为大家做事的人,不可以不洪毅,“弘”就是弘大,胸襟大,气度大,眼光大。

“毅”就是坚毅、坚韧、有百折不回的气概和毅力。

一个知识分子,走上了仕途,首先要志向远大,即所谓弘大,立大志向,办大事,办好事,坚定不移地向前走。

为了老百姓,目标再远,困难再大,也绝不动摇。

而且要把自己担负的责任看作是天职。

这里的标准是什么?当然是仁,以推行仁政为己任,这是最最重要的。

为了推行仁政死而后已!

所以当官的不要怕担负责任,你不愿意担负责任就不要当官。

当官的就要推行仁政,施仁政,爱人民,用仁德来管理百姓,用仁德来要求自己,用仁德来作为自己为官的原则和检查衡量能力的标准。

在曾子看来,要享福别做官,要发财别做官,不能任重道远,不能吃苦耐劳,不能一丝不苟地为国家办事,为老百姓办事,不能实行仁政的人,真的不如回家卖红薯。

人都是要死的,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死,,一心一意地为老百姓办事的人,死了才没有什么后悔和遗憾,才能做到死而后已,否则就是行尸走肉,不配士这个称呼。

论语读书心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着句话的意思是说:“学的知识要时常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单单这句话就不仅教会了我一个道理,还教会了我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从前,老师教过的知识,我从来都不懂得复习,总以为自己后会把这些知识记住。可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到了即将大考的前几天,妈妈一检查,才发现自己记住的东西并不多,在离大考的前几天里,总是在很辛苦地记知识点。即使是这样,还是不能把知识点都记全。在考试上吃亏的总是自己。可是当我读完《论语》之后,我开开始对老师当天教的知识进行复习,知识果然记得牢了,成绩自然而然就上去了。《论语》教会了我一个学习方法,使我学习更轻松了,学得更高兴了!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张威威。”意思是说:“君子心地光明磊落,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小时候,妈妈买来了牛奶,我却把牛奶藏起来,不让姐姐知道。上学时,我经常担心:姐姐会不会找到我藏起来的牛奶呢?妈妈会不会发现呢?当我读完《论语》之后,我主动地把牛奶拿了出来,妈妈也表扬了我。《论语》教会了我做人的方法,就是不能有小人之心。这样使我再也不会担心牛奶被姐姐找到或被妈妈发现我把牛奶藏起来了。

《论语》读书心得

《论语》是一部记载圣人孔子言行的著作。读了之后,你可以感受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负,他的许多高尚的美德是今天很少人有的。他不仅教会人们如何看待世事无常,而且非常严格地约束自己,以身作则。

后人之所以称他为圣人就是因为他在平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累积成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给我们的思想带来了无穷的宝藏。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而篇第一》了。“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是的,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理解,每个人都想被理解。人们把理解看作是沟通感情的纽带和连接心灵的桥梁。我们都希望人们宽容和尊重,容忍和理解。

如果一味地寻求理解,如何捍卫真理?他们最初不被理解,因为他们的追求走在时代的前列。他们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他们敢于在不明就里的人眼前昂起头来。

理解不仅仅仅只是你需要别人来理解你,根本就不是同路人为什么要逼迫别人理解你,难道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同情和怜悯?这样作难道不会太悲哀了吗?于是,终日沉浸在观察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之中,优柔寡断,碌碌无为。

不再努力改造自己的生活,不再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却只是追求理解。理解不是牵强的,是需要别人有和你相同的东西然后互相共鸣而产生的。就算不被理解,又有什么关系,只要我们能在某些方面理解了别人,想必别人也同样会理解你吧。

孔子很早就这么说过了,不担心别人呢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不光为理解而活!

“理解万岁”?

不被理解又有何妨。

《论语》读书心得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人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写成于战国初期(公元前475年前后)。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论语》读书心得,供大家参阅!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现在有一些人办事,无论事大事小,总是要把前因后果,种种可能都考虑清楚。反反复复,举棋不定。用当今主流的眼光看来,这种人都是可以统领大事的,因为他们是那么的谨慎,精打细算。由此看来,“三思而后行”是夸赞人谨言慎行的。

但是,在孔子的这段话里,却并不赞成以季文子为例的“三思而后行”。“三”在古文中多作虚词,当“多次”讲。季文子是鲁国大夫,非常计较个人得失。这人考虑事情反复不定,办事过于谨慎。孔子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为什么是两次而不是多次考虑呢?我想,这就牵扯到前面孔子所云:“敏于事而讷于言。”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提倡君子之道。何谓君子?君子也是血肉之躯,但是办事讲究迅速敏捷,说话谨小慎微。这就是季文子的谨慎之所以不为孔子所称赞的缘故。

孔子所说的“敏于行”,并不是说毫不考虑后果地草草了事。孔子是要人们斟酌计划两次。因为有“敏于行”作为基础,所以第一次思考便应该定下了大致脉络,第二次思考只不过是锦上添花,查漏补缺罢了。由此看来,第三、第四次的的思量便纯数多余了。这种情况和我在考场上的境况大致相同。第一遍填完答卷,整个试卷就明白了打半。这时候的胜负其实几乎成了定局,只不过还应该检查一遍,以防有小节有亏。但是别说时间无多,就算有时间一遍又一遍地检查下去,我也不会做。为什么?因为这时候第三次视察考卷,虽然更加细致谨慎,但是不免患得患失,特别是在一些改动过的大题目上,往往疑心大盛,先前的果断全都抛诸九霄云外了,当真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反倒坏了事。

谨慎是人沉稳的表现,但是过于谨慎了,却是小器,拘泥于琐屑之中了。所谓“物极必反”,如此“三思而后行”,就只有坐失良机,自己吃自己种下的苦果了。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人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写成于战国初期(公元前475年前后)。《论语》记述了孔子的社会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面,甚至记载了他的生活习惯和细节。《论语》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之际,最后的编定者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汉代以后,被奉为儒家经典,后来成为历代文人必读的教科书。全书大体是孔子弟子及其后人所记,是研究孔子的基本资料。

历代研究《论语》的书籍很多,现存的主要有三国何晏的《论语集解》,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是儒家学派对《论语》的代表作。

《论语》在西汉时有三种不同的本子,即《鲁论语》、《齐论语》和《古论语》。今本《论语》,系东汉郑玄混合各本而成,共二十篇。全书记录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多方面表现了孔子的思想和学说,故《论语》成为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中国最古的。

散文。

小品,应可远溯自《论语》。普通把《论语》作经书看,认为是圣人之言,不以文学论。但以文学眼光看来,《论语》一书的文学价值很高。

读论语,感到收获颇多,让我汲取思想的火花、感悟智慧的光芒。

其一:学,然后知不足。

学,然后知不足,由此,我要进一步端正态度,持之以恒,在通读的基础上再加以精读,并学会结合实际进行研读,提升自我。

其二:思,然后明目标。

一部《论语》,清晰地表明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人,应当成为君子。“君子”,作为理想人格,孔子把它界定为“内圣外王”,如:“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等等,强调了作为君子既要有学问学识,还要有气魄修养,学问加修养——所谓“内圣”才是君子。用今天的语言来表达,我把它理解为德才兼备。

又如:“天行渐,君子当自强不息”,“禹,吾无间然矣!……”这里可以看到孔子极为推崇大禹,挑不出他任何缺点,禹把黄河长江水利治好,把土地开发出来。中华民族奠定了农业社会的基础,发展成就了后来几千年农业国的民族精神,是从禹开始的。禹之所以在孔子的心目中是真君子,就在于他做到了“外王”,即君子要不断努力开拓,去建功立业,个人的存在要对社会有所贡献。

思,然后明目标,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今天我们重温《论语》,应思考立身和处世的原则。“内圣外王”的君子,是我们做人做事的目标和准则,也许也是需要用毕生努力不断去接近的一个目标。

《论语》读书心得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摇头晃脑地背诵着《论语》。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论语》是两千五百年前的经典语录,集中了孔子的人生感悟和思想精华,影响中国社会两千多年。“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句话看上去十分平常,我却认为它就是一条真理,因为我有着深刻的体会呢!

有一天夜晚,我在家里做奥数班的预习作业,我的人在书桌旁,可心早已飞到电脑桌旁去了;嘴里虽然念着:“5x+3y=34,x+y=10……”脑子里其实是想着等一会儿怎么把游戏打通关。都怪妈妈,游戏玩到一半就不让我玩了,非逼着我预习奥数班的作业。我不停地抖动着手中的笔。书桌摸起来十分不舒服,凉凉的、滑滑的。我的心不在焉地盯着窗户,窗外黑黑的,平时皎洁明亮的月亮在今天也显得特别无趣。

我已经没有心思再做题目了,便与爸爸说:“爸!我做好预习作业了,去玩会儿电脑!ok?”

“都懂了吗?”卧房里传来老爸粗重的声音,“一定要认真预习,有些题目老师可能一带而过,不会仔细讲的。你只有理解了考试才能考好。

“哦,知道了。”我不耐烦地回答道,心里却嘀咕着:怎么那么烦的,真是。

“2x+3y=50,3y+3z=54,那么x、y各是几?”老师枯燥地讲着方程式,我却一点不懂。窗外吹来一阵清风,感觉很凉快。耳边想起一阵嗡嗡嗡的声音,像蜜蜂一样。我迷迷糊糊的上完了课。

爸爸知道后,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不懂就是不懂,不能因为想做别的事而违心说:‘我明白了’、‘我知道了’在学习上如此以后在工作上也如此。”“哦。”我似懂非懂地说。爸爸笑着说:“这次考试对你来说,就是这个道理的最好验证。”

随着年龄的增长,《论语》中许多的精髓都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当中,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校的校本课程里编辑了《论语》的经典语句,让我们诵读。二零零八奥运会开幕式上出现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也出自《论语》。

《论语》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现在,我时刻提醒着自己做一个人格修养完备的人。让我们共同把这传承了两千多年的思想精华继续发扬光大吧!

《论语》读书心得

司马牛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尽管这段话不是出自孔子之口,但也代表了《论语》所倡导的一种价值观念:

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的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痛苦。

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的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遗憾。

一种遗憾其实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来自一个报刊的记载,写的是英国著名网球明星吉姆·吉尔伯特的故事。

这个女孩子小的时候经历过一次意外:

一天,她跟着妈妈去看牙医,这本来十分很小的事情,她 以为一会就可以跟妈妈回家了。但是我们知道,牙病是会引发心脏病的,可能他的妈妈之前没有检查出来存在这种隐忧,结果让小女孩看到的事惊人的一幕:他的妈妈竟然死在了雅克的手术椅上。

这个阴影在他的心中一直存在着。也许他没有想到要看心理一道横,也许他从没有想过应该根治这个伤痛,它能够做的就是回避、回避、永远回避。在牙痛的时候从来不敢去看牙医。

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正当牙医在一旁整理手术器械、准备手术的时候,一回头,吉姆·吉尔伯特已经死去。

当时伦敦的报纸,技术这件事情是用来玩这样一句话评价:吉姆·吉尔伯特是被四十年来的一个念头杀死的。

这就是心理暗示的力量。一个人的遗憾能被放大到多大?它可以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阴影,影响到你的生命质量。

当然很多人不见得会面临上述这种极端的例子,但你们一定听过这样的说法,一个人在愤怒或忧虑时,如果用一个测量仪检测你呼出来的 空气,它是灰色的,其中的二氧化碳会特别多,所以,长期困扰于人生的遗憾中而不能自拔,对一个人的生命质量是会有所损害的。

既然生活中的缺憾不能避免,那么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这种缺憾就非常重要了。心态不同,也许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生活质量。

《论语》读书心得

最近读了《于丹论语心得》,于丹的讲评着实让我佩服,但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是大家孔老夫子的这一句话,它让我想了很多。

孔子很看重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朋友的作用,他主张我们交正直、诚实、知识面广的朋友,而不赞同我们跟那些性情暴躁、优柔寡断、心怀鬼胎的人做朋友。那些好的朋友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在你犹豫不前的时候给你果决,在自己疑惑时帮助自己做出选择。

其实交什么样的朋友,怎样与朋友相处,考验的是我们的眼光和智慧,我们读论语,听于丹讲论语,从中学习到的是一种明辨的能力,是宽容的态度。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而能够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先要看自己配交什么样的朋友,自己站在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坐标上,只有明确自己的目标才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朋友就好比一面明镜,可以看出自己的得失,也可以反映出自己的道德品行。当自己因为方向而迷茫时,又可以及时为你指明方向。

在书中看到这样一个苏轼与佛印交往的故事:苏轼是一个大才子,而佛印是一高僧,俩人经常在一起参襌,打坐。有一天俩人又在一起打坐。苏轼问:你看我像什么佛印答:我看你像尊佛。苏轼听后大笑,说:"我看你像摊牛粪。"表面上,似乎佛印又吃了亏。回到家,苏小妹对苏轼说:"参襌的人最讲究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你像尊佛,说明他心中有尊佛,而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中有什么吧!"

生活中会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许凭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但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和态度。《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我想:遇上开心的事,就尽情享受,与人分享,因为你的快乐也会让别人快乐;遇上难过的事,一时的悲伤难过人之常情,但长时间沉迷于此,你的生活质量就会大大下降。希望大家都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快乐地生活!

以前总说门当户对是封建毒害的残余,但真的没有更现实的意义吗?就我看来,它是为婚姻做一些必要的、经常被忽略的、精神层次上的铺垫。当然,我并不是说要把其当成一种铁定律例来执行,而是认为应该作为必要的参考来对待。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好的朋友是良师,他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思想、行动,令你觉得快乐幸福,生活处处充满阳光;好的朋友不见得时时刻刻陪伴在身边,却可以在你需要的时候默默地站在你身边,也许仅仅是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种态度、一份默契。

但是再好的朋友,也是需要距离的。否则就是非爱行为,就是事君数,思辱矣;朋友数,思疏矣。

那么如何可以结交到好的朋友?最根本的,让自己成为善良的、乐观的、幸福的人,使自己与这些美好的品德相贴近,那么至少可以在与这样美好的人相遇时共品一杯茶。

论语读书心得

《论语》每个人肯定多少都读过一些,一开始我也觉得很无聊,一些读不懂的古文放在谁面前都会觉得无聊,但有一次,我又从书柜里发现了我那本陈旧的《论语》,闲来无事就坐在沙发上看了起来,谁知一看就是两个小时,里面的内容好像无师自通,一看就懂,也许是读过好几遍的`缘故吧,这已经是我第四次读《论语》了,从中我不仅体会到了孔子渊博的知识,更体会到了孔子流传千古的儒家思想。

孔子是个自强不息的人,他生在世风日下的乱世,但孔子却从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来殉人生的理想。孔子又是个品德高尚的贤人,他不因为自己地位卑微而随波逐流,正像曾子所说的,他吾日三省吾身。不停地反省自己,去伪存真,终生提醒自己除恶向善。孔子还是一位充满睿智的圣人,这绝不是个人的小聪明,而是扎根于民族文化又立足于个人创造的大智慧,无论是历代权贵、士子文人还是普通百姓,都从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中汲取精神的乳汁,培育心灵的花朵。

《论语》读书心得

我觉得(论语)在今天最重要的的是给了我们现代人一双眼睛,一双看心灵的眼睛,让我们在这个物化的时代,了解到在我们的内心其实还有一片广阔的天空。我们的快乐其实来自于这片还未开垦的土地。教我们自己为自己营造一片精神的乐土,让我们把目光由只向外看转为向内看,完满自己的内心,做一个心胸开阔,心境敞亮,心态坦然的人。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

孔夫子的这个形象身上,凝聚着他内心传导出来的一种饱和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后来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

(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人对自然万物,有一种敬畏,有一种顺应,有一种默契。

(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

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学习(论语),学习任何经典,所有古圣先贤的经验最终只有一个真谛,就是使我们的生命在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提升效率,缩短历程,使我们尽早建立一个君子仁爱情怀,能够符合社会道义标准,不论是对自己的心还是对于社会岗位,都有一种无愧的交待。

一、天地人之道

二、心灵之道

三、处世之道

四、君子之道

五、交友之道

六、理想之道

七、人生之道

我想我们不应该在怨天尤人了,因为这个社会是要发展的,在发展中与我们个人的利益出现冲突是必然的。在面对这种冲突的时候我们怎样让自己的工作、生活变的快乐?读了这本书我觉得我们既然无法改变自己周围的环境,只能去适应环境,无法阻止社会的发展,只能加快脚步适应社会的发展。把自己周围环境、自己生存的社会给予的压力变成一种生命的张力,做到从心所欲。

《论语》读书心得

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在一定意义上说,他也是全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孔子首创平民教育,继承、发展和传播了古代文化,相传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足见孔子对当时教育的贡献。孔子在一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一套极有价值的教学理论,在许多方面反映了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观点。他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治学态度,以及所倡导的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孔子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言论,他主张“有教无类”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从治学的角度看,他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必须认真学习并进行思考;他提倡“温故而知新”,认为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旧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更深的新知识。特别是“学思结合”和“温故知新”已成为人们长期遵循的学习规律。新的课改确立了鲜明的课改理念的最高宗旨,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我们知道教师的一切都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学生,要发展首要任务是学习,这其中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文化知识,这就离不开“学思结合”;二是学习如何获得文化知识,这就离不开“温故知新”。只有这样,才能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我个人认为今天课改新理念其实是对《论语》中有价值的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孔子进行教学活动的特点,是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智力的高下不同而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培养弟子学习兴趣的方法,是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动的事例,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去诱导,如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喻指节操,教导学生要有忍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意在勉励弟子们珍惜时间、发奋图强。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弟子们的称赞,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我们通过“校本培训”,已经确立了新的教育观。新的教育观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个性化教育,让全体学生都在原先水平上得到发展。这里提到的个性化教育是与“因材施教”有着密切联系的。新的教育观还要求教师要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要善待学生的错误,要用优点融化学生的缺点。现在学生厌学辍学现象严重,部分学生存在灰心失望、悲观消极的心态,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循循善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燃起希望之火,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我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心灵王国,都有一片自己的情感乐园。所以,作为教师就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扶持它,呵护它,使它成为学生的成长起点。

孔子特别强调把握时机,进行启发式教育,实际上“启发”一词就来自《论语》。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只有对求知欲强却百思不得其解的人加以点拨,对竭力想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却无从表达的人加以引导,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孔子的这一论点是非常高明的,他要求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善于推论,闻一知二,举一反三。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今天新课改的过程中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知道科学在飞速发展,很多知识都会迅速被淘汰而变得一钱不值。因此,知识本身的获得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去获得知识,如何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所以说,现代教学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学知识。教师“举一隅”是教给学生知识,学生能“以三隅反”才算教会学生学知识。要想教会学生学知识,使学生真正把知识学活,就得在举一反三上下功夫,从而收到以一当十、触类旁通的效果。

孔子在教学法上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以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论语·学而》记载子贡听了孔子的教导后,领会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道理,孔子非常高兴。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之间互相讨论的问答情况。孔子的教学是民主的。他乐于接受来自学生的批评,对于不肯提意见的学生反而要责怪。颜回是孔子最赞赏的弟子,但颜回对孔子的话句句顺从,从来不提意见。因此,孔子责怪说::“回也,非助我也,于吾言无所不说。”意指颜回从来不向他提出不同的意见,这就不能使师生之间收到教学相长的好处,所以说“颜回不是能帮助我的人”。可见,孔子是开明、民主的教育家。今天,我们提倡师生互动,与孔子的教学相长是一脉相承的。教师不仅教,也要在互动中学;学生不仅学,同时也要在互动中教。

师生共同对自己和对方的发展成长负责。我们大家都教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课,写的是孔子与四个学生的一次课堂活动。当年孔子在课堂操作上“以问题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收获,以情趣为动力”,为我们今天的课改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只有师生互动,才能让师生的创造精神在课堂上得到有效地发挥,课堂也才会有真正的欢乐时光。

孔子评价过的人很多,上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伯夷、叔齐,下至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等各类名人,以及他自己的弟子。孔子通过对人的评价,教育学生辨别善恶是非,为弟子们修身养性树立了理想人格的典范。孔子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社会新闻很多,作为一个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密切注视和关心时事,随时表明自己的态度,宣传自己的主张。孔子在自己的一生中评论过很多人和事。从这些评语中可以看出他审时度势的胸怀和抱负,并且也反映了他通过实例教育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的一条根本原则。今天,联系实际,评人评事,也是各科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既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学到的基础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次课改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总之,《论语》是一部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书,值得我们认真阅读、仔细品味。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论语》中最精华的部分,是一份珍贵的遗产。读后受益无穷。

《论语》读书心得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论语有感于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句,我们真正能理解能做到的有多少呢?很多时候我们会思考,疑惑甚至苦闷,会用各种方式去排解这些苦恼烦闷,但往往适得其反,却不知学才是真正解决各种问题的正确方法。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学习他方的经验,了解人世间不同人的经历,慢慢的你就会感到你突破了一层层迷雾,发现一个新自我的诞生,人们总是在不断突破自我中成长的!而学习就是我们从此岸渡到彼岸的桥梁。

《论语》读书心得

《论语今读》是儒家原典思想的现代阐释,李泽厚先生提倡古为今用。一方面,李泽厚先生让孔子复活,仍然以其生命力向人们言说;另一方面,他又凭其独特的方式针对孔子的问题给予回答。通过阅读《论语今读》,值得我们思考的不仅是孔子自身的思想,而且是李泽厚所阐释的孔子的思想,是现代的孔子思想。粗略的阅读了一遍之后,最为令我印象深刻的要数李泽厚先生对论语中孝道,读书,以及为人修身养性之道所做的阐述。

《论语》作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作,有着包罗万象的价值观念,如“孔颜”一样的的人格,自古以来都有着独特的感召力,其积极进取的入世精神,始中激励着人们不要碌碌无为的虚度人生。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孔子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在“论语”中有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观念,品德修养诸多环节,孔子以自己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

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汉初,大儒叔孙通向刘邦说“夫儒者,难于变革,可与守成”。斯言一出,遂使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成为两千多年来各朝代长治久安的“守成”之学。建国已五十多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岁月,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守成期”,顺理成章的天命。其实,儒学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仅可与守成,亦可催人进取,儒家文化中蕴含的对现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仅是为某个阶级服务的政治哲学,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学,儒学在历史发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运悬于一线之际却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因为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那是超乎政治伦理之上,鲜活在平常日用之间,本于生命,积极进取,追求成功的永恒精神。

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义,礼,自,信”的伦理教育,从孔融三岁让梨的尊礼,守礼,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患意识,无不显示着儒家学说对国民成长过程中千丝万缕的渗透。几千年来世人仍愿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话作为座右铭,作为修身养性的准则,我想这与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人生,就要有积极的心态,明确的目标,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行动来获取成功,这是天地自然社会赋予人类亘古不变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终极目标,整体主题。而这些,却是孔子给我们的启示。

《论语》所创导的道德修养理论与方法是:自省、克己、慎独、忠恕、中庸和力行。自省是在思想意识、情感态度、言论行动等各个方面去深刻认识自己、剖析自己;克己仍是指自我克制、自我约束能力的影响,使自己的言行举动都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促进社会的和谐;忠恕便是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而深度则是在自省和克己基础上,使自我修养达到更高境界的一种修养方式;中庸就是宽容和接纳异己,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聆听别人的心声,和谐人际关系。这些丰富的思想就是在现代的中小学政治思想教本中也有不少引入。它对青少年健康道德观与世界观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论语》读书心得

我觉得,君子不仅是体现于外在,而是一种自然的心境。而成为一位君子最重要的一点,我想在这里谈谈宽容。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我们可以想像听到老禅师此话后,他的徒弟的心情。徒弟不是被他的错误惩罚了,而是被教育了。这是一种多么宽容的无声的教育,却可使他受益终生。

有时候我们就该以一种宽容的,温和的态度去对待他人。我想这是一种君子的态度。当别人伤害到你的时候,也许你会悲哀,会愤怒。但过后转念一想,这对你的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也许对方只是无心之失,何必又整日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呢?这只会让我们承担更多的痛苦而不堪重负,最终无力地倒下。

有个失恋的女孩在公园里伤心地哭泣。一位老者知道原因后不但没有安慰她,还取笑她。女孩很生气。老者说:“你不过损失了一个不爱你的人,而他损失的是一个爱他的人。他的损失比你大,你伤心做什么,应该伤心的人是他呀。”

永远以一种乐观的角度去看待事情。相信总有一天能够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让自己的心境变得平静,祥和。这样你就能够包容和理解那些冒犯过自己的人了。

当你能够真正拥有“不怨天,不尤人”的广阔胸襟的时候,才能成为一个正直敦厚的真君子。而那些被你宽恕的人,也会从心底里敬佩和感激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