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模板14篇)

时间:2024-05-01 06:10:02 作者:ZS文王

教案模板的编写需要考虑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教学活动的创新性。教案模板的设计要注意遵循教学原则和教育规律,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1.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积极讨论、客观分析、认真归纳、注重反思的科学探究的习惯

2.引导学生感悟化学科学的魅力,感悟化学源于生活的真谛

3.引导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生已有分组实验的基础,本节教学可进一步加强实验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对酸有一定的认识,但对碱相对陌生,应从生活中常见物质入手导入新课;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有层次差异,应分别对待。

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这两种酸碱指示剂鉴别酸和碱及其变色规律

一、师生互致问候

二、课题导入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初中化学非常重要的单元----第十单元《酸和碱》的学习之旅,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科学探究中获取更多的化学知识,收获更多的快乐。好,下面我们一起开启全新的学习: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板书课题)

三、概述(第一阶段)

“酸”对同学们来讲一定不陌生。大家还记得在前面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学习中也接触到了叫酸名的两种物质,是什么呢 (稀盐酸、稀硫酸)(板书稀盐酸、稀硫酸)对,它们也是酸。“碱”对大家来说可能没有酸那么熟悉,其实你也遇到过。在我们以前的化学学习也接触了碱,例如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使用的澄清的石灰水中的溶质氢氧化钙(板书氢氧化钙),还有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氢氧化钠(板书氢氧化钠),它们也都是碱。同学们又有谁知道“碱”(板书碱)“酸”和“碱”这两个词是怎么来的吗 ()(阅读一下)

四、重要知识讲授-----酸、碱与指示剂的作用(第二阶段)

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教学科研方面都会经常接触并使用各种酸和碱的,那我们怎么区别它们吗 原来很简单,只要用一种叫酸碱指示剂的物质就能区别开来。板书:酸、碱与指示剂作用,那么酸碱指示剂又是谁发现的呢 先让我们重睹一下300多年前那个不经意发生的真实的故事(播放视频)观看后,你从波义耳身上学到了什么 指定2名学生回答。做一个生活中有心人,细心人,你就会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是那么神奇、那么富有魅力!

接下来,让我们沿着前辈科学家们的足迹,继续更有趣的化学科学探究-------再现波义耳当年的科学实验吧。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

再讲解,然后并指导填表。

五、知识深化归纳(第三阶段)

老师演示实验并作结。

六、练习题巩固(第四阶段)

七、布置课外探究活动----自制酸碱指示剂第五阶段)

八、化学歌曲欣赏

九、课后反思(第六阶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我们努力学好化学,奠定良好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长大以后报效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教案常见的碱

1、握氢氧化钠的物理及化学性质,了解氢氧化钠的用途。

2、掌通过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讨法,加深学生对氢氧化钠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的理解。

2、通过学生共同合作来操作实验,使学生能主动的进行交流和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有趣的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使学生学习从个别到一般认识事物的规律,增强学生比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氢氧化钠与酸、盐及非金属氧化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黑板、小黑板、挂图、实验中用到的'实验仪器及试剂,书本中的图片。

实验探讨法。

【学生】碱就是指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oh-离子的化合物,生活中常见的碱都有naoh.ca(oh)2ba(oh)2等等。

同学想过,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白纸上会出现写有红色字迹的naoh?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想每位同学都会知道老师是如何设计这个趣味实验的。好!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跟老师来学习一下今天的内容—几种常见碱中的氢氧化钠。

《常见的量》教案

1.能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质量单位、时间单位、人民币单位的意义,掌握这些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熟练的进行这些单位之间的换算。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通过系统地回顾总结与反思,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知识的快乐。

情感态度:通过系统地回顾总结与反思,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知识的快乐,在解决问题中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整理学过的质量单位、时间单位、人民币单位的意义。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熟练的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法学法:自主复习法、讨论法、练习法、合作复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

1.出示课本中的信息,让学生自由阅读这些信息。

2.说说这些信息中有哪些量?哪些是质量单位?哪些是时间单位?哪些是人民币单位?(或者让学生把这些量进行分类)。

3.对于这些单位,你还知道哪些知识?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对常见的量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整理。

(1)说说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哪些?

(2)举例说明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克,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1克、1千克、1吨的实际大小。

(3)说说克、千克、吨之间的进率。

(1)说说常见的时间单位有哪些?

(2)说说这些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

3.复习常见的人民币单位。

(1)说说常见的人民币单位有哪些?

(2)说说常见的人民币的进率是多少?

4.让学生根据回答,对这部分知识自己进行系统整理。

5.交流整理的结果。形成下面的知识网络。

(1)常用质量单位:吨(t)千克(g)克(g)。

(2)单位之间的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3)常用时间单位:世纪、年、月、日、时、分、秒。

单位之间的换算:1世纪=100年1年=365天(平年)1年=366天(闰年)(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是大月)(大月有31天)(平年与闰年的判断方法)(四、六、九、十一是小月小月有30天)。

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

1日=24时1时=60分1分=60秒。

常用计时法:12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转化方法)。

(4)常用单位:元角分。

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

常用的量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一部分知识,有部分学生只是死记了一些进率,并没有真正理解感受每个单位的大小,在复习中要让学生用身边具体的东西来表示每个单位的大小,加强理解。

你觉得这部分内容哪点比较难掌握?我们应该怎样克服这一点?

1.分层练习,重点突破。

(1)课本48页第1题。

学生独立填写,集体交流说说自己的方法。使学生知道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2)课本48页第2题。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找出图中每一个钟面上的时间。

先算出小明上午在校的时间,在算出小明下午在校的时间,最后算出小明一天的在校时间。

(3)课本48页第3题。

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填写表格,集体交流时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2.整体延伸,拓展深化。

课本48页实践活动。

1.常用质量单位:吨(t)千克(g)克(g)。

2.单位之间的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1.常用时间单位:世纪、年、月、日、时、分、秒。

2.单位之间的换算:1世纪=100年1年=365天(平年)1年=366天(闰年)。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是大月大月有31天。

四、六、九、十一是小月小月有30天。

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

1日=24时1时=60分1分=60秒。

3.常用计时法:12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

4.常用单位:元角分。

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

本课有以下特点:一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所学过的量及相应的计量单位,加深对知识的巩固。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量的意义的理解,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注重让学生亲自体验这些量及其单位的实际意义,理清各种量所代表的具体含义和它们之间的特殊关系。三在练习中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常见的量》教案

1.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小学数学中学过的计量单位,准确把握每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以及不同量的计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师: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中,经常进行各种量的计量。每种量都有自己的计量单位,我国现在采用的法定计量单位与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是一致的。这节课我们来复习量的计量。(板书课题)。

复习各种量的.计量单位以及各自的进率。

举例说说什么叫相邻单位?

以上三种单位的进率有什么规律?

见教材118页三种量的图示,用尺量一量然后说说各表示什么?(1厘米、1平方厘米、1立方厘米)。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进率。

常用的重单位有哪些?

填写教材118页的表。说说它们的进率关系。

练习:6000千克=()吨2千克=()克。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的时间单位。

分、时、秒、月、日、年、世纪。

填写教材119页的时间单位表。说说各自的进率。

怎样判断某一年是闰年还是平年?

(年份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是平年)。

(整百数年份能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如1900年虽能被4整除,但不是闰年)。

看教材119页“名数”的示意图,举例说说什么叫名数、单名数、复名数。

练习:先填写教材119页例题的空。再结合教材120页说说填空的过程。

完成教材120页的“做一做”

全课总结(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2)了解几种常见的酸及酸的通性。

(3)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

2.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浓硫酸的腐蚀性。

3.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1.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

2.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工具。

【教具准备】白醋、苹果汁、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石蕊溶液、试管(若干)、牵牛花、万寿菊、蝴蝶兰花、玫瑰、月季、紫甘蓝、硫酸、玻璃棒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你听说过、接触过酸和碱吗?

【交流回答】。

接触过的酸有:碳酸、醋酸、盐酸、硫酸;碱有:氨水、石灰水、烧碱。

【提出问题】。

用什么较简单的方法区分酸和碱呢?

【展示交流】。

请同学们做教材p50实验10-1,交流实验结果。

【阅读记忆】。

【阅读回答】。

石蕊试液遇酸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变蓝;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提出问题】。

请同学讨论白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这4种物质中,哪些可能是酸溶液,哪些可能是碱溶液。

【交流回答】。

白醋,盐酸是酸溶液;石灰水,氢氧化钠是碱溶液。

【归纳总结】。

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取少量溶液,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若溶液呈蓝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

【过渡】。

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很多,不只是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在日常生活中指示剂随处可见,同学们可通过后面的活动体验一下。

【活动与探究1】。

请同学们按教材p51“探究”进行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展示交流】。

实验完成后请各组同学展示你们的实验成果。

【提出问题】。

通过上述实验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和想法?

【交流回答】。

有一些花可作指示剂,如牵牛花、蝴蝶兰花、玫瑰、紫甘蓝。

【过渡】。

上面我们学习了酸碱指示剂,并熟悉了几种酸和碱,下面我们重点探讨几种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

【交流展示】。

展示交流实验结果。

【阅读记忆】。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2盐酸与硫酸的用途,并熟记它们的主要用途。

【活动与探究2】。

请同学们完成p53实验10-3并作好实验记录。

【归纳总结】。

浓硫酸有强烈腐蚀性(即脱水性),因此使用浓硫酸时要特别小心,切不可弄到皮肤和衣服上;其次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非碱性气体的干燥剂。

【活动与探究3】。

教师先分步演示,要求学生观察、感知后探究出原因。教师先演示p53实验10-4,第一步:向小烧杯中倾倒20毫升水,再沿烧杯内壁注入10毫升浓硫酸,此时不搅拌;第二步:学生近距离观看无色液体分为两层,分析讨论原因,第三步,边搅拌混合液边让同学们摸烧杯的外壁。教师再按图10-6演示实验,强调稀释浓硫酸方法不当时导致的危害。学生作好记录。

【归纳总结】。

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故烧杯外壁发烫,另外水的密度比浓硫酸小,浮在浓硫酸表面,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向四周飞溅。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后的正确处理方法是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对于严重者应尽快送到医院治疗。

特别提醒:在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浓硫酸具有腐蚀性的原因在于它的脱水性。

课后小结。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酸碱指示剂,熟悉了石蕊试液,酚酞试液在酸碱溶液中的变色规律,并能利用这一点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另外了解了几种常见酸的性质与用途。

常见的酸和碱化学教案

酸和碱是化学中常用的两类物质,同时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类物质。本课将根据学生在生活中对酸和碱的初步认识,从其己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如何确定物质是酸性还是碱性?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认识酸碱指示剂,探讨在生活中检验酸碱的方法,学习自制酸碱指示剂,并用其检验生活中物质的酸碱性。从而使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常见的鞋教案

3、随幼儿的回答,教师出示红、绿灯、禁止通行及注意行人安全标记,每出示一个共同讨论其作用。

4、结合日常生活,组织幼儿分组讨论,扩大对各种标记的认识。

提问: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什么标记?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它表示什么意思吗?用笔画下来。

请每组幼儿介绍自己小组讲述的标记,全班交流小朋友见过的标记。

5、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读一读书上的安全标记,请幼儿在幼儿用书的两个框子中自己设计或见过的两个安全标记。

6、讨论:

生活中,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标记?标记有什么用?

想一想,在我们班上、在我们幼儿园,那些地方也需要有安全标记呢?

7、小组制作标记。

教师:这些标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我们看到标记就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那我们今天也来设计一些标记。

幼儿讨论:你想设计什么标记,这个标记要提醒人们什么事情。

8、展览作品,幼儿讲述、介绍。

每组选择一个标记主题,自由分配任务,合作完成。

《常见的标志》教案

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知道它们的含义与作用。

2.自制课件、各种标志图每组一份(注意安全、人行横道、禁止烟火、当心触电、禁止触摸等)。

(一)观看录像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录像,就其中的交通安全小故事鼓励幼儿探索根据什么标志过马路?

3.小结:交通标志给行人、车辆提供了指引,提醒人们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二)拓展认识标志。

1.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请幼儿说一说在什么地方见过什么标志。

指导语:除了马路上的交通标志,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标志呢?之前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找到了哪些标志呢?(请幼儿说)。

小朋友真是爱观察的孩子,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出示禁止烟火标志。

提问:这是什么标志?标志上有什么图案?你在哪里见过这个标志?它告诉我们什么?

小结:这是禁止烟火标志,它告诉我们附近有容易燃烧的物品,一般在加油站、图书馆、仓库等地方会看到这个标志,禁止人们使用明火,以免引起火灾。

(2)出示当心触电标志。

提问:这是什么标志?你在哪里见过这个标志?它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当心触电标志警告我们要远离电厂、高压电线杆、变压器等有电的地方,在家也不要玩有电的物品,因为电是很危险的。

(3)依次出示“注意安全”

“当心滑跌“紧急通道”“当心中毒”“禁止吸烟”“禁止游泳”“禁止触摸”等常见标志引导幼儿认识。

3.请幼儿讨论标志的用途。

提问:生活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标志?它们对我们有什么用?

小结:标志通常出现在人口较密集的公共场所,它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提醒大家遵守公共秩序。

4.引导幼儿从图案、颜色、形状、意义等方面加以比较,区别三种性质的标志。

小结:一种标志代表一种意思,它的图案简单、易懂;标志通常分为三类,黄色作为底色的标志,是提醒或警告我们要当心注意的,叫做“警告标志”;蓝色或绿色作为底色的标志,提示我们应该怎样做,通常叫做“提示标志”;一般画红色斜杠的标志表示禁止我们做某些事情,叫做“禁止标志”。

5.通过游戏,巩固幼儿对标志的认识,初步学会运用标志。

出示生活中的场景,请幼儿找出这些地方需要的标志。

指导语:小朋友认识了那么多的标志,老师来考考你们吧,一会请小朋友分成六组,每组六个相同的标志,每个小朋友选一个标志拿在手中,当大屏幕上出现画面时,你认为应该出现什么标志,请拿这个标志的小朋友迅速到前面来,哪一组的小朋友反映最快,而且还答对了,就为你们组争得一颗小星星。

小结:每种标志都有自己不同的意义,放在适合的场所,才能起到它们的作用。

活动延伸教师带领幼儿在活动室、幼儿园教学楼内走动观察,请幼儿根据手中标志的意义寻找适当的位置粘贴。

常见的碱的教案

1、了解季节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2、能说出并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5、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1、教学挂图。

1、活动导入:观看教学挂图。

教师出示挂图,并提问: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怎么了?(幼儿观察并描述)。

2、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传染病,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按顺序观察图片,教师提问。

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

(2)师:传染病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传播的?

(3)师:你知道哪些病是传染病吗?昨天老师给你们发了一张调查表,让你们去调查有哪些传染病?它们是怎样传播的?都有哪些症状?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调查表,谁愿意上前来说说你的调查。

(4)除了你们做了调查,戎老师也做了调查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调查到的第一个传染病:手足口病第二个:水痘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两个传染病都是在我们小朋友之间很容易传染的。

还有哪些传染病在春季会传染上的呢?(红眼睛、皮疹、腮腺炎)。

3、活动展开:讨论预防传染疾病的方法。

幼儿讨论、讲述。

(2)教师:看看老师这有一些小朋友,他们是怎样预防传染病的呢?(洗手、多吃水果、充足睡眠、打预防针、戴口罩、不去人多的地方、不朝别人打喷嚏)。

(3)教师小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教师: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勤洗手可以消除病菌;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打喷嚏时要用手或手帕遮起来,避免对着他人打喷嚏;在传染病的多发季节避免去人多的地方;情况严重时需要戴口罩。

小朋友又生活在集体生活中,非常有必要知道如果得了传染病一定要隔离、看医生、定时吃药,多喝水等。这次活动上下来,我觉得自己对教学中的突发事情,有些不知所措,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吸取经验,不断学习,让我的教学机智更加灵活。

文档为doc格式。

常见传染病教案

本节微课传染病常见题是人教版《生物学》初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的内容,对于本节微课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传染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是紧密相关的,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知识,是新课标确定的“健康地生活”这一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生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措施等,这些内容在历年广州市生物会考几乎都涉及,并占有一定分值。

掌握病原体的概念、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激发学生关注健康,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的健康。

本课教学总的设计思想是:主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地提供来自于生活中的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理解名词和概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进而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三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和社会热点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的措施。

这是一道常见的传染病综合性题目,传染病的内容在历年广州市生物会考几乎都涉及,并占有一定的分值。

而第二道题的第一个空也是经常容易出错的,把患病的禽类深埋这一措施看作是切断传播途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判断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其中传染源是指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一般来讲传染病患者和携带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控制传染源主要是对患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对患病动物进行深埋、焚烧处理。保护易感人群方面做到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并预防接种。

图中1对患病的禽类深埋属于控制传染源;禽流感病人也属于传染源,收治禽流感病人后,医院应采取隔离治疗的方法,属于控制传染源;图中5、6人们进行体育锻炼,并预防接种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附题:

今年4月,我国出现h7n9禽流感疫情,请依据图中疫病防控信息回答问题。(1)引起本次禽流感的病原体是,这类生物的结构特点是。(2)图中1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一措施?。收治禽流感病人后,医院应采取的措施是。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有。(用图中序号填空)。

《常见的量》教案

本课时的教学要对学过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进行全面地复习,并结合实例让学生体会这些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关注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自己整理知识的能力。

结合教材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对学过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进行集中、系统地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加深学生的记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关注学生个体对知识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列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对所学的.时间单位有感性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有关“年、月、日”的知识网络图。

整理复习。

1.回顾学过的时间单位。

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学习了哪些时间单位?

预设。

生:时、分、秒、年、月、日。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本学期学习的“年、月、日”的相关知识。

2.课件出示教材92页8题,组织学生整理自己掌握的“年、月、日”的知识。

师:关于年、月、日,你学过哪些知识?整理一下,与同伴说一说。

学生独立整理自己掌握的年、月、日的相关知识后小组交流。

(师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

预设。

生1:我是列表格整理的。

一年有12个月。

大月:1,3,5,7,8,10,12月。

31天。

小月:4,6,9,11月。

30天。

特殊月:2月。

28天(平年)。

29天(闰年)。

生2:我再补充一下,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我们还可以用“左拳”和“歌诀”来记忆大月、小月和特殊月。

生3:我还有补充,一日有24时,我们的生活中通常有两种记时法,分别是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

常见的碱教案

在我们生活中,安全标记可提示和警告人们注意安全,因此认识安全标记可以训练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活动中幼儿表现的很积极主动,也许时因为在中班时曾初步学过安全标记的原因吧,其中幼儿对红绿灯、吸烟、急救电话等认识的最为清楚,总之,通过整个活动全班幼儿基本都认识了常风的交通标记、安全标记,并懂得了其主要作用。整个活动效果较好。

总的来说,对幼儿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幼儿保护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到每个幼儿的安全和健康,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平安。因此,我们每个保教工作者、家长都应该做到防患于未然,打好这个持久战,去除一切可能发生在幼儿身边的危险因素,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切记,时时刻刻都不能松懈安全这根弦。

中考化学常见物质

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淡黄色固体:硫磺。

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黑色固体:

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白色固体:

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常见的碱的教案

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内容,与教材前后紧密联系,初中化学将碱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常见的酸之后,常见的盐之前。对前面学习酸的知识可以进行巩固,对后面学习盐的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有关碱的这部分内容是中考命题的热点。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一定要正确对待!学习好这部分内容,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掌握氢氧化钠的物理及化学性质,了解氢氧化钠的用途。

2、 通过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实验探讨法,加深学生对氢氧化钠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的理解。

2、 通过学生共同合作来操作实验,使学生能主动的进行交流和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通过有趣的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 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 使学生学习从个别到一般认识事物的规律,增强学生比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氢氧化钠与酸、盐及非金属氧化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1、 引导回忆法:我将通过回忆旧知识来引出新的知识,进而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牢固掌握。

2、 演示法:我将通过演示法让学生学习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及一些化学性质。

3、 实验法:我将指导学生分组动手做实验来学习一些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1、 使学生通过观察的方法来记忆掌握。

2、 使学生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动手、动脑及动口能力。使学生学习过程和认知过程为统一整体。

1、 新课导入:我将通过联系旧知识和演示实验的方法导入新课。首先让学生回忆碱的定义,一些常见的碱。然后给学生简单的讲解碱的电离方程式,最后用一个趣味小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新课的兴趣。用时5min.

2、 讲解氢氧化钠的性质:首先我通过一个演示实验为学生讲解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通过两幅图片给学生说明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给学生强调在使用氢氧化钠时要小心,最后运用一个小口诀让学生记住前面所学习的氢氧化钠的知识。用时8min.接下来我从四个方面给学生讲解了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我通过一个演示实验讲解氢氧化钠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学习氢氧化钠与酸、盐及酸碱指示剂的反应。用时15min.

3、 讲解氢氧化钠的用途:我通过阅读资料为学生讲解氢氧化钠的用途。用时3min.

4、 结课:我事先用小黑板写几道与今天所学习的知识有关的练习,为学生讲解进行我的结课。用时5min.

5、 布置作业:p.58 1题〈2〉 2题 p.64 1题〈1〉〈2〉。用时1min.

黑板、小黑板、挂图、实验中用到的实验仪器及试剂,书本中的图片。

1、 本节课运用实验的方法使教学更加有趣,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2、 本节课采用探究活动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注重基础,适当增加加教学内容,又不增加学生太多的负担,使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

3、 本节课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方式,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相统一。

板书设计

本节课讲的比较成功,教态大方,自然!为今后能够成为一名好老师奠定基础,导入很好后面又给学生解释了导入时的实验现象这一点做的很好。内容安排恰当,时间把握的也很好,能与学生积极互动!所设计的习题很好讲解的也很清楚!就是内容上有些地方设计的不是很好,做实验不是很规范,有些内容衔接的不是很好。

通过此次讲课,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对今后即将成为一名化学老师的信念更加坚定,从中我真正的感到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是非常好的。虽然在这次讲课中自己讲的不是很成功,也谈不上精彩,但是给我的收获却是如此之大!从这次讲课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在讲课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在讲课过程中不能慌,要给学生讲明白所讲的内容,给学生说明白本结课的重难点内容,在讲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而不是只教会只是就可以啦!这都是我应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我相信只要我肯努力,在以后的讲课过程中多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多看一些优秀老师的讲课视屏,多向老师及同学请教,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我相信我肯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的化学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