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夏季防暑应急预案 夏季防暑应急预案方案通用

时间:2023-06-25 15:21:05 作者:曹czj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方案能够帮助到我们很多,所以方案到底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方案范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夏季防暑应急预案 夏季防暑应急预案方案通用篇一

为贯彻落实教育局有关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精神,确保我校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学校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本着“防范重于泰山”的思想,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以下防暑降温的应急预案。

1、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防暑降温工作领导小组。

2、认真组织学习关于防暑降温的有关文件,及时通报情况,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

(一)政教处、教务处

(1)做好高温期间的值班安排。

(2)如果出现高温天气需要临时停课的要在第一时间通知各班主任。

(3)做好高温天气因停电,停课时学生的活动安排。

(4)在高温期间做好防暑降温、安全等知识的教育工作。

(二)总务处

(1)在高温来临之前,组织人员对学校所有降温设施进行检查,如有损坏及时报修,确保在高温季节正常使用,并将情况及时通报各部门。

(2)做好防暑降温的细致工作(购买防暑降温的必要物品,如绿豆)。

(3)做好学校用电、用水(饮用水)、冰块等防暑降温必要物品保障工作。

(三)班主任

(1)各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级的饮用水,确保学生饮用水的`质量。

(2)班级的地面要及时洒水,学生要准备一条干净的毛巾,必要时用水浸湿伏在头上或颈上。

(3)在炎热时一定要勤观察学生的身体反映情况。

防暑降温是一项全面性工作,全校各部门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随叫随到。各部门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结合防暑降温工作和本岗位的实际情况,对职责范围工作进行一次检查,随时听候学校防暑降温领导小组的调遣,共同努力,通力协作,把今年的防暑降温工作做好。

一是做好防暑宣传。利用校园广播、主题班会等多种宣传形式向学生宣传防暑降温常识,教育学生积极应对高温天气。积极引导师生在高温天气里保持平和心态,团结和谐,稳定学习工作。

二是加强饮食安全管理。学校加强小卖部卫生检查,必须进行消毒,必须打开门窗,保证通风。保障学生饮水卫生,防止感染胃肠道疾病。

三是减少学生户外运动。取消课间操、体育课等剧烈活动,避免学生长时间在户外暴晒、剧烈运动。

四是保证学生充分休息。加强值班力度,维护安全、安定的休息环境,保证学生的精神状态。

夏季防暑应急预案 夏季防暑应急预案方案通用篇二

1.1安全风险

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以下安全风险,可能会导致发生高温中暑事故。

1.1.1高温场所内作业;

1.1.2日光曝晒环境中作业;

1.1.3工作强度过大;

1.1.4作业人员连续工作时间过长;

1.1.5作业人员睡眠不足或过度疲劳。

1.2发生事故的条件

1.2.1高温场所内通风条件差;

1.2.2日光曝晒下作业且无防暑降温措施;

1.2.3在高湿度环境下作业;

1.2.4作业人员患有相关疾病;

1.2.5作业人员精神紧张或身体状况不良。

2高温中暑防治措施

2.1盛夏期间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室内应开窗使空气流通,地面经常洒水,设遮阳窗帘等,有条件的安装空调。

2.2主动加强与上级气象业务单位的天气会商,及时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预警及相关信息。

2.3改善高温作业条件,加强隔热、通风、遮阳等降温措施。

2.4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开高温作业时间。

2.5加强对高温中暑病例监测、报告,对夏季露天作业工地等重点场所开展主动监测,做好高温中暑病人的救治。

2.6向高温环境作业人群提供预防性给药。

2.7设置休息区域,配置供水点,发放饮水杯。

2.8开展防暑降温知识宣传,增强作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3应急响应

3.1作业人员感觉到头痛、心慌时应立即到阴凉处休息、饮水。

3.2中暑后的症状

3.2.1中暑先兆:在高温环境下活动一段时间后,出现乏力、大量出汗、口渴、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体温正常或略高。

3.2.2轻症中暑,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3.2.3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其中: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

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3.3中暑后的处置方法

3.3.1及时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病人移到阴凉、通风地方,垫高头部,解开衣扣,平卧休息,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

3.3.2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用冰袋置于中暑者头部和大腿根部等部位,或用30%洒精擦身降温,并补充淡盐水、冷西瓜水、绿豆汤等含盐清凉饮料,清醒者也可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

3.3.3对日光照射病者应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等变化,头置冰供暖或冰帽,以冷水洗面及颈部,以降低体表温度,有意识障碍呈昏迷者,要注意防止因呕吐物误吸而引起窒息,将病人的头偏向一侧,保持其呼吸道通畅。

3.3.4对重症中暑者应立即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夏季防暑应急预案 夏季防暑应急预案方案通用篇三

  先兆中暑其症状为: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流汗、口渴、身感无力、注意力不能集中,动作不能协调等症状,一般情况下,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不会超过37.5℃。

  轻度中暑其症状为:除有先兆中暑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头晕乏力、面色潮红、胸闷气短、皮肤灼热而干燥,还有可能出现呼吸循环系统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体温上升37.5度以上。此时如不及时救护,就会发生热晕厥或热虚脱。

  重症中暑:一般是因未及时和未适当处理出现的轻症中暑(病人),导致病情继续严重恶化,随着出现昏迷、痉挛或手脚抽搐。稍作观察会发现,此时中暑病人皮肤往往干燥无汗,体温升至40度以上,若不赶紧急救,很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2)、施救方法

  先兆和轻度中暑:

  (1)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并解开衣扣以助身体降温,适当给予清凉含盐饮料。

  (2)先用人丹、十滴水、解暑片(1-4片),霍香正气丸或涂清凉油,也可用刮痧疗法。

  (3)体温高者可用冷敷或冷水、冰水擦身以助散热。

  重症中暑:

  (1)物理降温:用冷水(冰水或水中加少量酒精)迅速敷擦全身,使皮肤发红并加风扇降温,头部、颈侧、腋下及腹股沟部放水袋或冰袋,头部如能放置冰帽更好。

  (2)立即送医院进行治疗。

  急救中心:120

  火警中心:119

  报警中心:110

  交通事故急救:122

夏季防暑应急预案 夏季防暑应急预案方案通用篇四

为了保证本工程的顺利施工,确保在施工中出现紧急情况时,应急救援工作能迅速有效,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和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共xx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x市处置经济社会紧急情况工作预案〉的通知》[x委发(20xx)17号]精神,特制定本预案。

一、本预案是针对施工中各种不同的紧急情况所制定的,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而且可以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进行,防止因行动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混乱而延误事故应急,从而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施工中的紧急情况是指具有突发性,造成或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较大经济损失的各类建筑工伤事故。

二、成立施工紧急情况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协调工作。领导小组总指挥由项目经理负责落实,若总指挥外出,由项目执行经理担任副总指挥给予落实,当副总指挥不在的情况下,由现场技术负责人进行落实。实施救援工作的展开,具体人员安排详见应急预案组织机构。

三、当在工程及建筑施工中发生高温的各种紧急症状情况时,我司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应立即启动本预案。在第一时间分别向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120”救护中心求助,并向市安全生产监督局、总工会等相关部门通报情况。紧急情况发生后,还应不间断的向有关领导、部门反馈后续情况。

1、防暑降温保障小组。夏季施工过程中,因建筑行业在作业时,露天作业环境较多;人员作业分布区域复杂、多变;劳动强度大等方面的影响,给建筑工程在夏季施工来了诸多不便。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与生命、财产安全,为作业人员营造一个有保障、舒适的环境,在作业人员发生高温不良反应时,由组长立即组织该组成员,对事故人员进行转移、与控制,防止周边施工作业现场事故人员的增加。使应急行动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提高行动的效率。以免造成巨大的事故损失。

2、信息联络小组。由组长负责了解人员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及紧急情况影响范围,每天组织收集天气温度状况,然后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并对已采取的措施和事态发展情况,及时向上级报告及有关部门的联络。

3、安全保障(警戒)小组。对撤离区和安置区内的治安工作,由安全员担任组长并组织队员负责对险情发展状况进行监控,防止影响施工工期,并对各班组人员加强安全教育,以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且组织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以预防恶性事故的发生以及一旦发生事故时如何将事故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4、现场医疗救护小组。当事故发生时,由组长组织组员对伤员进行现场分类和急救处理,负责在第一时间对伤员实施有效救护;并及时向医院转送。救护人员的主要职责是:进入事故发生区抢救伤员;指导危害区内人员进行自救、互救活动;集中、清点、输送、收治伤员。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并组织实施。

5、后勤保障小组。由组长负责组织调集抢险人员、物资设备,督促检查各项抢险救灾措施落实到位。

五、在施工中紧急情况发生后,救援现场指挥部根据具体情况,可就近从附近建筑工地调集救援队伍、人员、物资设备。同时专业救援队伍、物资设备从应急预备救援队伍中调集。

1、人员、物资准备:

项目部物资的购置由材料员负责,主要药品及医疗救护器具如下:

1、药品:感冒药、发烧药、腹泻药、消炎药等治疗药品及仁丹、十滴水、正气水、菊花茶、降火凉茶、绿色保健食品等。

2、救护器具:单架、救护汽车、小型氧气瓶、听筒、病床、毛巾、药用药箱、冷冻柜(冰块)等。

3、项目部内部设置医疗室、配置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的专职医疗救护人员。

七、施救方法:

1、轻度患者现场作业人员出现头昏、乏力、目炫现象时,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防止出现二次事故,其他周边作业人员应将症状人员安排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区域休息,供应其凉水、湿毛巾等。并通知项目部医疗救护人员进行观察、诊治。

2、严重患者(昏倒、休克、身体严重缺水等)当作业现场出现中暑人员时,作业周边人员应立即通知项目部,并及时将事故人员转移至阴凉通风区域,观察其症状,以便于医疗人员来临时掌握第一手医治资料。项目部应根据具体情况,由应急总指挥决定是否启动防暑降温预。并立即组织救护人员亲临现场对事故人员进行救治。症状严重者,在项目部医疗设备无法救治的情况下,应第一时间转移到最近的医院进行观察、治疗。并上报公司。

夏季防暑应急预案 夏季防暑应急预案方案通用篇五

  1、合理安排好高温作业工人的劳动和作息时间,减轻劳动强度,缩短或避开高温环境下的作业时间,并保证高温作业工人有充分的睡眠时间。

  2、对露天和高处作业人员进行预防性体检,凡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严重消化性溃疡病、活动性肺结核、严重肝、肾病、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重病后恢复期的职工均不宜从事高温及高空作业,应及时调离高温或高处作业岗位,另行分配适当工作。

  3、采用各种隔热或减少太阳辐射热措施,如露天作业使用固定或活动凉棚、太阳伞等。

  4、加强个人防护,根据作业需要供给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帽、鞋、防护眼镜和隔热面罩,露天作业除安全帽外再给配予笠帽。

  5、工地后勤部门不间断供应茶水、凉开水、绿豆汤、清凉饮料、含盐饮料等。

  6、妥善安排员工休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如当天温度超过35℃时,可以适当减少工作时间、延长工人中午休息时间。

  8、搞好工地食堂工作,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搞好食堂饭菜卫生,防止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9、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解暑片、霍香正气丸、清凉油等。

  10、与当地医院建立医疗救护协议,作为工区的医疗救护保障,以便及时处理现场突发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