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2023年卫生院抗击疫情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高质量抗击疫情先进人物事迹材料(模板5篇)

时间:2023-10-02 19:43:48 作者:雨中梧 2023年卫生院抗击疫情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高质量抗击疫情先进人物事迹材料(模板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质量抗击疫情先进人物事迹材料

利用腾讯视频、微信公众号、亲子家庭微信群等平台,每天发送权威疫情资讯和应对疫情的心理健康知识(信息发布43条,覆盖8235人次)。另外,安排专员负责24小时专线服务——妇联维权专线服务和司法社工热线,以及白沙街道舒心驿站心理热线服务,服务874人次,其中深度跟进个案3人。

高质量抗击疫情先进人物事迹材料

黄晓艳,女,民建会员,四川省、资阳市两级人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资阳市尤特薯公司总经理、安岳县鸿安红薯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因种植有机红薯,被当地人亲切称为“红薯妹妹”。

一个小个子四川妹子,无私奉献,多方奔走,倾尽库存红薯物资,只为驰援武汉;

充当一线“排查兵”,战斗在家乡安岳县周礼镇的女企业家;做好村民代购员,夫妻齐上场。安岳红薯妹妹黄晓艳,用娇小的力量扛起一份大责任担当,奏响了新时代巾帼企业家无私奉献的大爱之歌!

满腔热血,家底红薯悉数驰援,谱写大写的奉献之歌

“大家加把劲,争取上午把红薯装上车。”2月18日上午,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周礼镇囤某仓库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数十名工人正忙着将一袋袋红薯往车上搬。黄晓艳边吆喝边介绍:“疫情发生后,武汉物资很紧缺,我们紧急筹集了25吨有机红薯,马上发往武汉。”

黄晓艳在家乡安岳周礼镇承包了1560亩土地,主要种植有机红薯,开发和创新红薯优良品种30余个,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进入了人民大会堂,走向了港澳台、北上广。1月26日上午,黄晓艳从新闻上得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这个消息揪紧了她的心。汶川特大地震,全国人民都热情支援四川,现在武汉物资可能紧缺,我是民建会员,我们企业界人士应该献上自己的爱心。”黄晓艳说,她所在公司的基地有库存红薯,眼下正好派上用场,打算向武汉捐赠。

“最开始我没有渠道,根本不知道如何将红薯运过去,运给哪个部门。”黄晓艳很是着急。1月29日晚,黄晓艳向民建资阳市委办公室表达了捐赠愿望。在民建四川省委、民建资阳市委的协调下,新浪扬帆公益基金湖北站同意接收捐助物资,传真了通行函等证明文件,并定向捐赠给武汉60多家敬老院。因当时疫情严重,很少有长途货车司机愿意冒险跑这一趟。几经周折联系到成都的货运师傅,愿意送红薯去武汉。

2月18日下午,凝聚着资阳民建人深情厚谊的25吨有机红薯(价值26.6万元)运往武汉。爱心红薯顺利捐赠到武汉帮助到需要的人,黄晓艳很是欣慰,如释重负,终于舒了口气。

“未来如果武汉人民有需要,我还会竭尽全力地给予帮助,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疫情会很快结束。”黄晓艳表示。

您守护大家,我来守您的小家,爱心大礼包向援鄂医务人员家属致敬

“感谢有您的支持,战斗在疫情一线的医务战士们的家属!白衣天使们到武汉去守护大家,今天我来守护他们的小家。”2月16日下午,资阳民建会员、尤特薯公司总经理黄晓艳向资阳市安岳县援鄂家属送来爱心大礼包,含着泪花动情地说道。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任务艰巨。随着疫情发展,2月9日,由20名医务人员组成的资阳首批援鄂医疗队出征武汉,其中,安岳县就有7名队员。医务人员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更是深深打动了黄晓艳。在着手准备物资驰援武汉后,黄晓艳又马上辗转多处挑选上好的农家新鲜土鸡蛋(2.5元/个),第一时间送至安岳县7名援鄂医务人员家属手中,希望能给他们增加点营养,感谢家属的大力支持,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感谢!

“他们守护大家,换我来守护他们的小家,让他们在武汉一线安心救死扶伤,没有后顾之忧。这也是作为民建会员应尽的一份心意和一份担当。”黄晓艳如是说道。

黄晓艳除了送个鸡蛋,还准备了粉条、红薯,每周不定期,黄晓艳还会携蔬菜水果看望慰问这些战士家属。此外,黄晓艳还向安岳县人民医院赠送3000个鸡蛋和2000斤蔬菜,以实际行动支持一线医务人员。

“感谢社会各界对我们医务人员的关爱。黄总此刻特意送来的爱心鸡蛋和蔬菜,我代表医院的所有医务人员对黄总及企业的爱心表示衷心的感谢,土鸡蛋能够给一线医务人员及家属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这对我们是很好的鼓舞。有你们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医务人员和援鄂的战士们都更有信心打赢疫情阻击战。”安岳县人民医院负责人很是感动。

“冯大爷,最近是疫情高发期,尽量少出门”“曾婆婆,去菜市买菜要戴好口罩,回来要洗手”......连日来,黄晓艳都会协助安岳县周礼镇开展摸排、劝导等具体防控工作,为筑牢一线疫情群防群治“防火墙”贡献力量。

安岳县周礼镇是个辖3万余人的大镇,镇防控工作人手明显吃紧。针对疫情防控工作力量薄弱的实际,黄晓艳主动申当志愿者,到岗后马上进入角色,协助乡镇共同做好疫情排查登记工作,积极宣传引导、排查摸底、张贴宣传告示。持续一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周礼镇场镇的超市、路口、农贸市场,都有黄晓艳的身影。黄晓艳与乡镇工作人员一道展开疫情排查、卫生保洁、消毒等工作,挨家挨户上门发放防控知识宣传资料,叮嘱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防护,减少非必要外出,不去人多的地方凑热闹,出行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及时引导居民辨识网络信息,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

“作为一名民建会员,一名企业人士,应该积极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黄晓艳说。

“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我们乡镇人手不足,工作压力不小,黄晓艳作为一名老总主动参加协助,对我们的人员力量是很大的补充,对我们在第一线防控也有很大帮助。我们很感动。”乡镇相关负责人说起黄晓艳赞不绝口。

“阿姨你好,请告诉你的家人,最近不要走亲戚、聚餐、办酒席,出门要记得戴口罩……。”“好的,黄总。”2月10日,黄晓艳协助乡镇逐户发放防疫宣传资料,对住户进行培训并办理小区出入证。

村民代购员,夫妻齐上场助力战“疫”

“张大娘,李大姐,快出来拿您的菜......”每天下午1点,清脆的声音都会在安岳县周礼镇洗星村的村头社尾响起。这时,一个个翘首以盼的村民都会在欢喜中接过代购员代购的菜。

这代购员就是黄晓艳和她丈夫。疫情爆发以来,洗星村按照县镇统一要求,实行村社物理隔断,要求村民除非紧急事不串门、不出门、不出村。一些村民原本打算春节后外出打工,面对持续多日的新冠肺炎疫情,没有准备充足的生活物资应对。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生活必需品需要上街采购。如果允许村民上街,势必会造成交叉感染新冠肺炎。

得知这两难情况后,黄晓艳主动站出来:“我是民建会员,我又是本地走出去创业的,我愿意为村民代购物资。”此举得到了其丈夫的大力支持,夫妻二人组成志愿服务队。两人包四个社200余户村民的物资。每天下午,送菜时就统计好所需采购用品,问一句需求,保证村民需求全知晓。

“这是帮你买的菜种子,你看下对不对?”2月15日下午,黄晓艳上门,给村民送去急需的蔬菜种子。

夫妻二人共同采购,搞好配送。镇上有超市,大部分日常用品可以买到。2月15日-22日,黄晓艳的脚步走遍了四个社的每一个地方。黄晓艳夫妻的善举有力保障洗星村疫情期间的正常生活和健康安全。

另悉,3月11日,黄晓艳向安岳县安岳中学捐赠了4500只口罩,为即将复学师生健康保驾护航。

“疫情发生以来,一直想为防疫防控工作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作为一名民建会员,为疫情防控出份力,这是我和我的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相信在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打赢打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黄晓艳说道。

疾风知劲草,危难见坚贞,黄晓艳用自己的行动支持着这场抗疫战斗,用无声的大爱,凝聚起一股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疫病无情但人间有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资阳民建会员、尤特薯公司总经理黄晓艳和她的企业积极担当作为,继续守初心、担使命、抗肺炎、战疫情。在众志成城共同迎战新冠病毒感染的疫情大考前,民建会员企业家充分展示了新时代企业家的责任和担当,这就是真正的企业家精神。

高质量抗击疫情先进人物事迹材料

“春节假期延长了,可公司却让我们请年假,年假用完再请事假,这期间都不发工资,我该怎么办啊?”正月初五,打工者小吴拨通12348热线求助。

“您好,对于企业这种做法,劳动者可以表示拒绝。如企业以此为由克扣员工工资或解除劳动合同,则属于违法行为。”律师回答说,小吴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保留证据通过合法渠道维权。

疫情来势汹汹,法律服务始终在线。为给存在“法律刚需”的群众提供兜底服务,湖北12348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主动适应防疫新要求,开启移动坐席模式。通过技术手段,把群众在疫情期间打进热线的来电转到值班客服和律师手机上,以不受特定空间和地点限制的“云值班”方式,为群众提供7x24小时不间断的免费法律咨询。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全省司法行政人都在各自岗位上履职尽责,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武汉市司法局临危授命,两天内起草完成《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暂行办法》,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湖北省公益律师服务团编制《湖北省企业疫情防控法律服务指引》(第一期),免费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法律咨询解答和相关司法指引。

湖北省6家公证处与全国百余家公证处共同发布打击哄抬物价公证公益行动联合倡议书,帮助消费者对哄抬物价等行为进行自助取证,免费提供电子公证书办理服务。

广大律师志愿者积极奉献,累计捐款捐物达300余万元。他们说,作为法治工作者,在这场战“疫”中同样要挺身而出、主动作为,人人多尽一分努力,就能早一日战胜病毒。

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

“急难险重,党员先上!”前,在“非典”一线鏖战时,高攀是突击队的青年骨干。新婚第二天返岗,一走就是两个月。如今,身为沙洋陈家山监狱九监区党支部书记、监区长,他再次投身到疫情防控最前线。在他的带领下,该监区11名党员全部积极参与封闭执勤,挑起了最重的担子。

大年三十晚上,沙洋范家台监狱民警谢平和襄州强戒所民警谢飞匆匆吃过年夜饭后,父子二人各自赶回单位坚守。

2月2日,谢平给儿子写了一封信。

“飞儿,你是人民警察,认真履职是根本。虽然你刚加入戒毒警察这个行列,但我知道你正在成为爸爸期待的那样。在此特殊时期,爸爸和你一起封闭轮值在监内,不能常常联系你,只能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对你的牵挂,希望你能做好防护。”

坚守在一线的,不仅有“父子兵”,还有“夫妻档”。

老党员代超是汉阳强戒所一级警长兼工会主席,大年初一晚上,他提前到所值班备勤,采购场所食品物资、检修水电管道……事事亲力亲为。

作为汉阳强戒所医务室的外聘护师,代超的妻子谢英也参与进来,和他并肩作战。谢英每天要三次为患病戒毒人员配药、送药、分发,6个小时连轴转不停。

“这个强度不算什么。”谈起工作,30多年党龄的谢英笑着说:“我可参加过支援广州抗击‘非典’的武汉医疗组呢!”

疫情发生后,省司法厅党委下发通知,要求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厅机关率先成立党员先锋队并向系统党员、团员发出争当先锋的倡议。全省监狱戒毒系统1200多个基层党支部迅速行动起来,1.6万余名民警全员进入值班备勤模式,近4300名民警大年夜进入监所内实行封闭式管理。

实打实为基层群众服务

“谭姐,家里没菜了,能不能帮我买点青菜?”

“谭姐,老人药吃完了,能不能帮忙买盒药?”

这个春节,枝江市格林春天小区的居民们,都认识了一位热心肠的“谭姐”,家里有什么生活需要,找她帮忙准没错。

“谭姐”是枝江市司法局工作人员谭锲。

为减少居民外出,枝江司法局组织党员干部在责任片区为居民提供“代买服务”。但由于订单众多,超市人手不够,送货时间难以保证,双方都很焦虑。

“疫情当前,绝不能乱成一锅粥,我能为大家做好后盾!”谭锲认为,不能完全依靠超市送货。她叮嘱居民不要出门,要买什么就告诉她,自己则一早去超市排队,直接帮居民购物。不急用的物品两天一送,急用的当天就送,每一份都亲手交到居民手中。

截至目前,枝江司法局共完成175个社区订单,为居民们购买了药品、肉蛋果蔬、生活用品等价值1.7万余元的物资。

“有谭姐在,非常放心。”她的付出,赢得了大家的交口称赞,小区物业还专门送来了感谢信。

急民所急、解民所困,越是艰苦越向前。团结战“疫”的非常时期,广大司法行政干部职工主动担当作为、下沉基层村居,争做服务群众的保安员、宣传员、运输员、清洁员。

“疫情不散,我们不退!”这是湖北司法行政人践行的承诺。

高质量抗击疫情先进人物事迹材料

xx同志,中共党员,是县房产科的一名维修人员,同志工作几十年来,他时时刻刻不忘了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的要求自我,做事不声张,勤勉工作,是同志的工作特点,这些年来,同志以他出色的工作潜力、心系群众的高尚情操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追求着自我的人生理想,践行着自我的入党誓词,赢得了领导、同事和广大居民群众的交口称赞。由于他出色的工作成绩,同志多次被评为出席本系统的先进工作者,并被市政府授予“市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

一、勤奋好学,钻研工作业务

1976年,年轻的同志参加了工作,成为县房产管理所的一名维修工。工作中,憨厚、朴实的他一方面用心向老同志虚心请教,一方面利用休息间隙对拆换下来的零件进行研究、维修,将自我的满腔热情完全投入到了忘我的工作之中。艰苦的努力,务实的工作,不仅仅很快使梁士忠成为了单位业务骨干,也极大的降低了单位的维修费用和购置成本,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高度评价。

“一个人能够没有文凭,但决不能够没有知识”,这是他十分欣赏的一句话,为此,同志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光都用在了钻研业务上,努力将自我的工作吃透,干好。

随着单位维修量的增加,工作难度也在加大,原先作为设备维修主力的卧式管道疏通机,常因施工中进水而造成电源短路,既影响施工进度又是事故隐患,同志暗自下定决心,必须要对原有机器进行技术改造,啃下这块硬骨头。

同志明白自我的文化水平不高,因此,他一方面虚心向老师傅请教,一方面自我刻苦钻研,认真研究卧式管道疏通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其间,有的同志开玩笑的说:“咱就是一个维修工,操那份闲心干啥呀”?每逢这时,他总是淡淡一笑,心里说:“因为我是党员,就得要钻研业务”。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次的反复实践,同志最后解决了将卧式管道疏通机改成立式的技术难题,机器投入使用后,不仅仅增加了施工的安全系数,提高了工作效率,延长了机器使用寿命,还为单位节省设备购置和维修费用万元以上。

近年来,城镇居民区下水道井盖丢失问题严重,这不仅仅加大了维修的工作量,更危及到群众的出行安全。经过同志的几经调研,提出了利用单位废旧钢材自制水泥井盖代替原先铸铁井盖的思路,这一想法立刻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推广,如今的水泥井盖不仅仅避免了丢失,而且还为单位节约了超多维修资金。

同志的钻劲不仅仅表此刻技术革新上,还表此刻实际工作中认真总结经验,由表及里,触类旁通。如今,他炼就了一身硬功夫:只要听听户主的简单介绍,就大体明白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干一行,钻一行。如今,凭着这股钻劲,使原本木工出身的,成为了集木工、瓦工、管道工、水暖工、油漆工为一身的全能人才。

二、时时刻刻心系人民群众

作为一名房产管理所的维修工,最大的特点就是总在与广大居民群众打交道,谁家的屋子漏了,谁家的下水道堵了,哪片的居民区污水外溢了,都离不开梁士忠和他的同事们,每当这时,不管时光早晚,梁士忠总是毫无怨言,随叫随到,满腔热情的投入工作。

2月26日,建华楼1号楼1单元202的于师傅因家中下水道被堵而急匆匆来到房管所请求帮忙。原先,于师傅家里的下水道因为种种原因18年没有疏通了,此刻找了几个维修队,要么人家嫌活太脏,要么觉得技术但是关都没有承揽,万般无奈之下,于师傅找到了房管所。同志听说状况后,二话没说和两个同事就来到于师傅家开始工作,寒冷的天气,加之下水道刺鼻的屎、尿、洗衣粉等味道混合在一齐,熏的人抬不起头,但是他没有任何抱怨,率先跳入下水道开始工作,机器处理不了的地方,他就把手探进去清理,清理过程中,污水不时的喷到脸上、身上,但是这些都没有阻挡住同志的工作,最后,同志凭着过硬的技术和顽强的毅力,最后将管道疏通了。当时,于师傅激动的说:“我儿子18岁,这个下水道就整整18年没有疏透过,这天,你们但是了去了我一块心病!”

房管所维修工的工作特点是天气越热,活越多;雨越大,活越忙;逢年过节,更是不得闲着,为此,有的朋友也劝他:“这么大岁数的人了,还那么认真干啥,该歇就歇了!”每逢这时,他只是淡然一笑,说道:“因为我是共产党员,就得要为群众着想。”因此,每当群众有了困难,他显得比户主还着急,总是想方设法满足群众的需求。

11月26日,星期六,同志正在亲戚家忙碌着丧事,接到报修电话,说沿河路街85岁孤老户唐淑珍家的坐便器漏水急需修理。他二话没说,和亲戚打了个招呼就会同同事赶到了唐淑珍家。由于坐便器老化,第一次维修后还是往外渗水,虽然这样,唐大娘还是一个劲的说:“大礼拜天也不让你们休息,行了,行了,这就挺好的,挺好的!”但是,梁士忠思考到老人年纪大了,身边又没有人照顾,毅然又把坐便器拆了下来进行了补救,彻底解除了老人的后顾之忧。

同志不善言辞,但是他的心里总是这样想,任何家庭成员都代表着自我家庭的形象,同样,自我是党员,也就代表着党的形象,因此,梁士忠在工作中总是从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努力将群众因维修而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

排千家忧,解百家愁。同志解决的虽然都是些烦琐的小事,但是他以自我那凡事都要多为群众着想的朴素感情,书写着新时期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炽热情怀。

三、共产党员,时刻无私奉献

同志上有年近七旬的老母亲,下有在外上学的儿子,妻子没有工作,全家的收入只靠他一个人的工资维持,同时,他自我也患有血压高和轻微的甲亢,如果工作累了,身子就会发酸,出虚汗。但是,这一切并没有丝毫影响他的工作热情,相反,在出色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30年来,他奉献了多少个公休日已经不能用数字来计算了。

今年年初的一个星期日,楼居民区下水管道因过往车辆碾压而破裂跑水,污水又很快溢到地面结成冰层,如不及时抢修就可能造成人员、车辆事故。这天,在家休息的同志接到报修通知后,迅速和三名维修队员赶到现场。施工中,因天气寒冷,冻土层深达几米,每一钢镐砸下去,镐柄震的手掌都发麻,手都打起了血泡,但是同志全然不顾,毅然脱下外衣继续工作,在他的带动下,全体维修队员仅用了半天时光就在主管线位置挖出了一个2平米的作业坑,然后马不停蹄的拆碎管、安新管,很快使下水管道恢复了正常,临近施工地点的饭店老板主动邀请他们吃饭,都被他带头谢绝了。

有朋友不解的问他:“凭你的技术自我干必须比在单位干强多了,何必在那瞎守着甘奉献呢?”每逢此时,他总是淡淡一笑,说道:“因为我是党员,就得要无私奉献。”就这样,义务奉献也就成了他的家常便饭。

奉献源于职责。多年的维修工作中,总是以高度的职责感投入工作,很少想哪些是自我的本职工作,哪些是无私奉献的,他心想:只要群众对自我的工作满意了,自我也就知足了,也就无愧于党员的光荣称号了。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无私奉献,不能图名图利,只有在工作中尽自我的努力为大家干点事,心里才会踏实。不善言辞的梁同志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同志,一个普普通通的维修工人,既没有多高的文化,又没有超人的智慧,但他以不甘平庸的钻劲,心系群众的情怀和默默奉献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自我的人生价值,同时,也以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期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

高质量抗击疫情先进人物事迹材料

1月25日,农历大年初一,微信朋友圈里满满都是祝福或拜年的信息,某街道机关党员、某社区驻村工作组组长某却发了一条特殊的信息给亲朋好友:原定于201月29日(正月初五)的婚礼答谢宴将延迟举行,婚期另择良日,敬请谅解,祝各位新年好!

延期婚礼主动请缨

这个春节,某原本计划着要去妻子老家过节,顺便举行婚礼答谢宴。突发的疫情,打破了他的计划,他主动延期原本定在春节期间的婚礼,主动向街道办事处请缨要求参与社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农历大年初一,一大早某就来到某街道某社区,与社区干部一同投入到疫情防控的宣传防控工作中。“我不怕,因为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防疫战。面对疫情,我选择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兑现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某说道。

冲在一线沉在社区

此后每天,某随同某社区工作人员一同走访排查社区重点人员,逐一在每栋楼、每个单元张贴《温馨提示》、《致武汉返夹亲人们的一封信》,力争做到社区全覆盖无盲区,最大限度宣传防控工作,提高居民知晓率和对防控工作重视。他不畏寒冷与病毒传播,坚守社区防控工作最前沿,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担当。短短6个多小时,某和社区工作人员走访排查重点人员和张贴宣传《温馨提示》、《致武汉返夹亲人们的一封信》覆盖辖区内70余个小区,300多栋楼,真正实现了辖区“全覆盖、无盲区”,得到居民的热烈称赞。

小喇叭大温情

“各位业主,大家新年好!我们是某街道办事处、某社区的工作人员,最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形势严峻,请各位业主尽量不要出门......”某每天出门都会带上昨晚充满电的高音小喇叭,每到一个小区都要用喇叭宣传一次。

“小伙子,听说我们夹江超市里吃的遭买完了哦?”一位大爷从4楼窗口伸出头来问。“大爷,你听哪个说的哦?没得那回事,超市里头的东西充足得很,菜市场里的菜还多得很,放心,卖不完。”某用标准的家乡话回答着大爷的提问。

“小伙子,你们还有没有口罩嘛,送点给我们嘛。”另一栋楼3楼的阿姨在窗口问。“嬢嬢,我们还是在外头买不到了,我们出来工作,每天也只能领一个。没得口罩就尽量不要出门哈,生活必需品用完了的,给我们打电话,给你送来。”“谢谢你,小伙子,你们太对了,辛苦了。”这样的对话此起彼伏的在各小区里回荡,温暖人心。

众志成城,在不经意的细节中展现,大爱无疆,是职业品格。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某坚守岗位、恪尽职守,冲到了防控疫情工作的第一线,将辖区居民群众的健康放在首位、护在身后,他是疫情来袭时最美的“逆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