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总结与反思(汇总16篇)

时间:2024-01-07 15:55:14 作者:笔舞

通过活动总结,我们可以记录下活动的亮点和经验,为今后的活动提供借鉴和指导。随后是一些精心整理的活动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总结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正确处理同其他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少先队活动之间的关系,加强校内的横向联系;注意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增进校内外横向联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自我教育能力,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在课堂教学之前,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1、课前让学生收集与主题活动有关的图片、文字、音像、数据等资料,建立学生的多维认知表象,既有助于加强感性体验,又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及探究学习等能力。我引导学生通过请教父母、查阅书报、上网等多种途径收集有关的资料,鼓励学生与人合作获取信息。学生们都能积极参与,收集了各种图片及文字资料。在查阅收集的过程中,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地认识,为课堂上同学之间的交流展示、资源共享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课前让学生深入生活,接触社会,对所关注的问题进行调查,通过采访、调查、参观、听报告等形式亲身体验,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知,获得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初步认识,帮助他们领会有关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认知。课堂教学中教师再联系这些材料进行点拨,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对“远离危险,珍爱生命”就有了深切的体验和理解,容易变成自觉行为。

3、课前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校内的公益劳动,打扫学校公共场所,清洗拖把池,冲洗厕所等。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上街跟清洁工人一起打扫马路,捡垃圾,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道理,明白劳动能够为他人,为社会带来幸福,爱劳动的人才是真正的心灵美。通过课前活动,学生在实践中自己教育自己,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逐步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打下了一定的思想基础,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品德与社会课后,根据课堂教学效果,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少先队活动、道德实践活动,组织模拟活动,搜集各方、谚语或组织收看有教育意义的电视、电影等。通过这些活动既可以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又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1、社会调查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有关的思想观点、知识和行为要求。

2、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特点和少先队活动的特点,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围绕品德与社会课某个方面的教育内容,组织有关的主题中队活动,进行道德行为训练,以巩固课堂教学的学习效果。

3、知行统一,开展道德实践活动,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品德与社会课后要根据行为要求指导学生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促使学生把认知和行为有机统一起来。

4、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标,在课后组织模拟活动,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受到教育,得到熏陶。

5、品德与社会课后进行其它的有益活动,达到教育学生,加深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开拓学生思维的目的。如要求学生在课后根据教材的有关内容搜集谚语、格言、名言,举办报告会;组织收看有教育意义的电视、电影等。

总之,通过品德与社会课外活动课的开展,充分发挥了德育的整体功能,巩固和发展了课堂教学的成果,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质。

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总结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正确处理同其他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少先队活动之间的关系,加强校内的横向联系;注意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增进校内外横向联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自我教育能力,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一、课前做好准备活动。

在课堂教学之前,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1、课前让学生收集与主题活动有关的图片、文字、音像、数据等资料,建立学生的多维认知表象,既有助于加强感性体验,又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及探究学习等能力。我引导学生通过请教父母、查阅书报、上网等多种途径收集有关的资料,鼓励学生与人合作获取信息。学生们都能积极参与,收集了各种图片及文字资料。在查阅收集的过程中,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地认识,为课堂上同学之间的交流展示、资源共享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课前让学生深入生活,接触社会,对所关注的问题进行调查,通过采访、调查、参观、听报告等形式亲身体验,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知,获得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初步认识,帮助他们领会有关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认知。课堂教学中教师再联系这些材料进行点拨,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对“远离危险,珍爱生命”就有了深切的体验和理解,容易变成自觉行为。

3、课前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校内的公益劳动,打扫学校公共场所,清洗拖把池,冲洗厕所等。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上街跟清洁工人一起打扫马路,捡垃圾,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道理,明白劳动能够为他人,为社会带来幸福,爱劳动的人才是真正的心灵美。通过课前活动,学生在实践中自己教育自己,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逐步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打下了一定的思想基础,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后开展自主实践。

在品德与社会课后,根据课堂教学效果,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少先队活动、道德实践活动,组织模拟活动,搜集各方、谚语或组织收看有教育意义的电视、电影等。通过这些活动既可以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又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1、社会调查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有关的思想观点、知识和行为要求。

2、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特点和少先队活动的特点,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围绕品德与社会课某个方面的教育内容,组织有关的主题中队活动,进行道德行为训练,以巩固课堂教学的学习效果。

3、知行统一,开展道德实践活动,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品德与社会课后要根据行为要求指导学生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促使学生把认知和行为有机统一起来。

4、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标,在课后组织模拟活动,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受到教育,得到熏陶。

5、品德与社会课后进行其它的有益活动,达到教育学生,加深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开拓学生思维的目的。如要求学生在课后根据教材的有关内容搜集谚语、格言、名言,举办报告会;组织收看有教育意义的电视、电影等。

总之,通过品德与社会课外活动课的开展,充分发挥了德育的整体功能,巩固和发展了课堂教学的成果,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质。我的几点思考:

一、品德课程也要有“作业”。品德课程也要有“作业”吗?实际上,学生在课外生活中完成适量的品德作业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将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连成一体”,可以“把课程带出课堂,使课程延伸、扩展到课堂之外,让课堂教育的作用辐射于整个生活,而不是仅仅满足于课堂上的效果。”

二、让家校联系制度化。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教育的根本,学校教育如果不能与家庭教育结合是无法奏效的。

三、加强品德课程的横向联系。将品德课程向课外延伸,就是要把德育看成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过程,不仅要依托家庭的力量,依托社会力量,为学生铺设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的途径。

小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总结【】

10月30日我们全班去了海底世界秋游,活动开展得非常成功,现在想想还有点意犹未尽哦!好好的天气、好好的家长、好可爱的小朋友呀!

因为天气的原因,活动在去与不去之间徘徊着,但周日的天气没有让这些期待已久的小不点们失望。瞧!一支快乐的队伍出发了……看到家长和孩子们都积极的参与活动。由此感言:“十二班的老师拥有一群超级支持的家长哦”!十二班的老师很幸福……….

来到海底世界门口,孩子们内心的快乐无法用言语表达,看得出他们很期待这样的活动,很期待在海底世界里面能获得属于他们的小天地,我们也期待着这样的活动能在他们童年的回忆中留下美好的一笔。

进入海底世界里面,每一位小朋友都是小明星,都忙着摆pose拍照了,臭美中…..难道是和班上的老师一样吗?呵呵…….看!这就是我们大家臭美的摸样哦!

大学生三走课外实践活动总结

首日参加活动的同学们还获得了一份“小惊喜”,xx大学学生会的工作人员们向参与者送上一组免费早餐券,作为坚持参加早锻炼的鼓励,让早起锻炼和丰盛早餐开启充满活力的一天。早餐券组由两张2元面值及一张1元面值的早餐券组成,可以在北区、西区食堂通用,有效期为一周,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使用不同面额的早餐券。这样的活动开展不仅满足了同学们的健身要求,最重要的是还解决了“温饱”问题。得到了校领导的大大赞赏。

开“团”日虽然结束了,但“三走”早起锻炼活动仍在继续,活动中大家都十分积极踊跃。这类的活动必能增强我们互相合作、支持的意识,拉进了彼此的距离。各个同学也在此次活动中感受到了这个大家庭的温馨,每个人都是我的兄弟姐妹。在同学们灿烂的笑容、激动的呐喊声中,我院所有成员欣慰的笑了,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成功了!在身体上受到了锤炼,在思想上得到了启发和升华,使大家多了一份生活体验,“三走”的策划、参与过程和组织活动能力对我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将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综合实践课外活动反思

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由“理想课程”转化为“文件课程”,形成了国家的课程计划和课程开发指南的整体框架。鉴于全国有许多地方已全面启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们对该课程实施者和部分学校管理者进行了访谈,以此分析目前的实施情况,并为后阶段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反思之一:课程价值的追求与现实取向的偏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价值在于弥补单一学科课程的不足,通过它全新的教学方式的辐射,带动学科课程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然而,学校和教师在实施该课程时的价值取向却发生了根本的偏移。一是某些学校受市场利益的驱动导致课程实施中出现许多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如以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提升学校品牌为惟一价值追求,当有上级检查时开出一些课来做样子;二是在经济体制转换的复杂环境中,部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变化,从传统的集体主义向利己主义偏移,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决定对工作的取舍和投入精力的程度。调查发现,有大部分教师在课程伊始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逐渐失去了热情。因为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复杂、琐碎的指导工作和相当广泛的指导空间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精力,而经济收入却不如中考考试科目。

反思之二:课程执行的难度与教师素质的薄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具体体现在:教师要设计整体的活动方案,在活动方案中要对学习内容、目标要求、组织方式和时间分配等做出安排;在组织实施活动课程过程中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条件;这门课程的特点又决定了没有现成的适合所有学校和班级的教材和传统意义上的教案。因此,该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但是,追溯教师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和毕业后作为教师所受到指导的过程,主要是在分科教学的环境中,受学科教材、教法的影响发展起来的。多年来所受到的影响以及所从事的教学活动,使他们更适应传统的学科教学形式。在完成教育转型的过程中,教师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观念上的滞后,对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和目的不明,对其本质不了解。一些教师认为让学生玩玩、说说、动手制作即为活动课。在活动中学生、教师的地位、任务不清,教师不知道使用什么方法指导学生去活动,离不开教材的束缚,摆脱不开“教”的方式,在头脑中缺乏学生自主活动的概念,面对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往往是束手无策。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的改变更是受简单的分数评价的影响,教师更是感到不知所措,有的学校甚至干脆忽略评价这一环节。

反思之三:课程概念的混乱与理解操作的困惑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半左右的教师不清楚综合实践活动与课外活动的`内容、学科兴趣小组内容、学科课程中实践活动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原因之一是这些概念是专家学者的研究术语,基层教师很难分清其中差异;加上许多活动课教师兼任学科教学工作,这样的状况可能使两类课程混淆不清。原因之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规定本身具有很多的模糊性。教育部的文件虽然规范了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的主要内容为: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及信息技术教育四大块,但仔细研究这些规定,发现四部分内容的划分有很大的模糊性,使操作者感到困惑。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可存在于任何课程领域中,在综合实践活动其抽取出来与其它三块内容并列,概念上有叠加重复之嫌,更令许多老师难以理解,在实践中也难以单独操作。因为研究性学习的成功开展常常与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劳技、信息技术教育发生联系,它作为通适的学习方式比单独列为课程内容更利于课程实施。另外,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有较大不同,而且在实际操作中,部分信息技术教育的任务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完成,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多以信息技术为探究手段,或作为获取信息和资料的途径。再者,劳动技术教育作为单独的课程领域更为合适,因为它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性质有很大差距。据有关专家解释,综合实践活动四大课程内容之所以使用一些原有的名称,如劳动技术教育,只是怕取消后对课程改革会带来阻力,延用原名是为了便于教师接受新课程。但实际上在新的课程理念的规范下,原有劳技课程与内涵现在已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反而带来了对新课程认识把握上的困难。

反思之五:课程支持的需求与现实地位的缺失课程改革的意义和难度,不亚于上一个世纪之交的“废科举、兴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又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难点。因为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形态,是所有课程领域中综合程度最高、开放性最强、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的关联性最强的,实施时涉及的课程资源最为宽泛复杂的一种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地方课程改革需求和支持、学校校长的重视程度、学校教师的特点、政府和相应机构的协助都有密切关系。然而调查发现,综合实践活动在绝大部分学校中被作为一门还不够成熟的新“副科”地位存在,缺少应有的关注,课程支持严重不足。实施的难度与课程相关支持程度不成正比。对于我国长期形成的自上而下的课程管理机制,对于一贯采用分科教学的学校教育(包括师范教育),对于一贯重视考分的社会现实背景而言,这种情况都有其存在的现实必然性。实施过程中种种偏差的出现归根到底是实施过程中缺少相关的支持。

调整措施: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偏差与不足,应作以下调整。

1.教育行政职能机构应建立专门的部门对活动实施进行专门管理,加大督导力度,坚决纠正不规范的操作行为。

2.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室也应有专人负责(因为其它学科课程都有专门的教研人员)。这样便于经常开展常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撰写经验论文、分析活动方案、编制活动案例,提高自身认识,组织教师相互交流,传播先进做法和经验,给一线教师多创造锻炼机会。另外,要集中市、区教研力量对教师在掌握活动课基本规律、活动方式、指导方法、评价措施和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操作层面的指导。

3.学校要建立相应的组织(因其它课程领域均有“科组”负责),并形成倾斜的管理评价机制,营造课程改革的氛围,把学校建设成为培养创新人才和传播精神文明的坚强阵地。

4.大学或师范学院应进一步增强对教师研究专业性问题的支持。专家、学者要为教师进行理论层面的辅导,包括国内外教育形势与知识经济的需要,现代教育理论与素质教育的实施,课程体系的发展、沿革等内容。

5.地方政府要形成配套的教育政策和氛围,以拓展实践活动基地。

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反思

对教师来说课最好不用“上课”或“教”这样的字眼,而是用“做”“实施”或“开展”更合适。因为综合实践课不是“上出来”的,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在这个空间里,我让学生尽情地观赏一切,分析一切,这一切原本对他们来说,确实是陌生的,但正因为陌生,恰恰给了他们以新奇的感觉,学生透过疑云看本质,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开展广泛的交流,并对获得的种种信息和现象进行充分的,毫无拘束的争辩,在争论中认识,在争辩中深化。这对于我们也提出了一个严厉的挑战,因为通过活动可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探究性,学生带着问题来研究,带着准备来探索,一切也都是新的,这样一来,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可得到提高,也有利于拓展文化结构和自身素质。在活动中,一些学习并不是很好的学生,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激-情和能力,让人欣喜而欣慰。他们那种敏锐的洞察力,那种高超的探究能力,那种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都充分展示出了,活动给了他们欣然求知的乐趣,活动教会了他们做人的道理。

二、给学生搭建主动学习的舞台

本学期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施中,我将它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交流阶段。对于我设计的这些主题,一节课完成是不现实的,为此我一周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让学生有足够时间、空间,深度参与实践过程,获得丰富体验。

在准备阶段,在学生对身边的社会、自然现象有了初步观察的基础上,在教室里讨论,由我来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做出活动方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孩子将模糊的问题有效合理地表述出来,并帮助与指导学生准备工具与材料。

在实施阶段,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去经历与体验。因为学生的能力有限,还有安全问题,活动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我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一些指导,对一些必要的专题讲解和方法的介绍,并对学生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做出恰当的评价。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自在的组织活动小组,确定好自己研究的主题及内容,确定研究的目标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我精心设计过程,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学习过程进行严格的调控。在综合实践中,研究方式的选择,学习小组的组成,活动过程中的计划、活动成果的构想,都完全在学生自己手上。

一、在现有的条件下相信自己行,相信学生行。

四年级学生“小”,而综合实践活动课却是个“大”课。这个问题曾经一直困扰着我。一学期的实验表明,以前的理解太狭隘了。综合实践课无所谓大小,关键是要找到适合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路子,意识是培养出来的`,能力是锻炼出来的,要对自己的学生有信心!

二、要改善课堂中的“收与放”

综合实践活动不能“教”,但综合实践活动课却离不开必要的“教”。这后一个 “教” 就是指导。尤其是课程启动才短短几年,学生处于一种不知所然的状况,一上来就放由学生所谓“自主选题”,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经过实践的摸索,我指定了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教师的具体指导,制订计划,学会合作,均需要教师的点拨,甚至是训练。要“放”就必须先“扶”,否则学生无所适从。但老是“扶”而不敢“放”,学生永远学不会自己走路。我一开始就布置他们写方案,由于有生活中的基础,很快方案就出来了。但是在方案的实施阶段,一开始担心他们第一次在校外自己活动,安全问题是我比较担心的,还有一点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还是不够的。但是实践下来,现在的小学生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应在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

三、要改变旧的观念,增强新的血液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要有新的师生观、新的教学观。而以前自己以教学主宰者自居惯了却浑然不觉,依赖讲授法多了却秉性难移。课程实验刚开始,我还是不知不觉地老用讲授法,介绍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和作用,结果两节课下来,学生就兴趣全无了。这时,我才发觉:不对劲!活动课不能这么上!活动活动,必须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受益,在活动中体验成长,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旧的单一的讲授法必须淡去,必须采用新的“活动教育法”来“活动育人”。

四、“单兵作战”与“集体协作” 教师只是个召集人。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决不是一个教师就能全部包下的。综合实践课是集体课!怎么不叫学生去请其他指导老师呢?后来的实践证明,只有教师间的集体协作才能高质量地教好综合实践活动课。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反思。

课外活动反思总结

时间过得很快,恍惚间的顶岗实习已经三个多月。

我教学的对象是初中生,初中生正处于发育阶段,他们精力充沛,活泼好动,应该给他们更多活动的机会。初中生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基本上也都是按照课程规划规定的科目上课,每天都被上课,做作业所包围着。生活很是枯燥无味,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如果想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仅靠通常为完成教学进度而设置的课堂教学是不够的,所以为了促进学生思维水准的发展,在这短暂的实习生活中,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外,我就积极开展了一些课外活动。

都说课外活动的设置,顺应了素质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大举措,是新的教育教学观,是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新的探索。秉承这一原则,为了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智能,发挥个人特长,增长才干。我举办了几次课外活动。

一、思想教育

来顶岗实习不久,经过一段时间和学生的交流,我就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上很被动,缺乏一种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有的学生学习方法不恰当,不能适应紧张的学习生活,所以从初一就出现了不适应学习的状态,为了培养学生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的精神,并且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我决定组织学生们看一场在奋斗中进取的电影。我先上网查找电影,相关主题的电影又要能够吸引学生。最后我锁定了一个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我跟班主任老师提了这个想法,她很支持,专门帮我安排了时间。时间定在学生放假的前一晚。整个影片非常的励志,讲述的是一位濒临破产、老婆离家的落魄业务员,如何刻苦耐劳的善尽单亲责任,奋发向上成为股市交易员,最后成为知名的金融投资家的励志故事。在放映的整个过程里,学生们都很激动,放映完后,我要求他们写一篇观后感,正好利用放假的时间。回来后我发现孩子们团结奋进,上课回答问题的声音特别响亮,听课也更加认真了。

二、精神教育

阳春三月,送来的不仅仅是春风和煦,夹杂着的还有令我们永远铭记的雷锋精神。今年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0周年。经过50年的传颂,雷锋的名字更加响亮。雷锋这个名字曾一度被群众作为精神标杆。助人为乐、毫不利己的`精神曾经鼓舞了一代中国人。所以为了号召学生向雷锋同志学习,在3月30日,开展了“学雷锋,作有道德的人民”演讲比赛,选手们依次登台演讲,慷慨激昂,形式多样。包括单人组,双人组还有六人组,气势高昂。我们全班学生和老师又一次在国旗下经历了心灵的洗礼,重温了雷锋精神的点滴。雷锋精神在我们心头激荡。我们每个人都沉浸在温暖可人的氛围当中。

三、体育锻炼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凝聚力很差,如果一个班级,没有了凝聚力就像一盘散沙,这个班级也就没有了它本身的意义。所以为了提高班级凝聚力,我开展了拔河比赛。既能进一步提高班级凝聚力,又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精神生活使学生得到锻炼。在竞赛中,孩子们好胜心、运动的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以及班级凝聚力都大大加强。

在这期间我们举办了很多有利于学生的课外活动,如科技制作比赛、书法比赛、歌咏与朗诵比赛和各种学科竞赛等,这样既可活跃班级气氛,又能吸引更多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以扩大学生视野。

经过实习期间组织课外活动,我觉得在组织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开展活动的指导思想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2)各种活动都应有长计划、短安排、要讲求实效,要有知识性、趣味性,要适合青少年心理上或知识水平上的实际情况。还要注意尽量与当前学生的课内的教学内容有一定联系。

(3)课外活动内容应充实,有系统性,便于学生掌握,同时便于教师检查学习质量,要在学生的实际知识基础和实际接受能力的基础上,以提高能力这个总目标作为选材的依据。

总之,积极组织学生广泛开展课外活动,对于增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和全面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班级管理和集体教育以及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暑假实践活动反思总结报告,暑假实践活动反思总结

我不煽情,不写又不行。

回来的一天里零零散散的睡了几次,每次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的都是那个被称作桃花源的小院,那里中有杂树,厕所鲜美,蚊子缤纷。三轮车,头顶乾坤,脚踩大地,不过三局,三十三个包,冰溜,小龙虾,孩子们,田野,倔强......一个个代名词串成了支教这段时光里的美好记忆,从困难到顺利,从陌生到熟悉。

也许我们的规模不大,也许外界还对支教这一话题存在各种争论,但令人兴慰的是,在交流心得的那个晚上,我发现大家都没有被这些外因影响。如大家所说,确实,我们不能改变这些孩子们的未来,我们能做的,只是给他们有限的陪伴和关爱。如果因为那些不负责任的团队做的不好而要抵制整个支教这一活动,那国足踢成那样中国岂不是要取缔足球这项体育运动了。在我看来,支教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呼吁更多的有能力的社会群体给孩子们带来真正实质上的改变。

对我而言,最最最最重要的是在这些日子里遇到了你们这些神一样的小伙伴,你们特点鲜明又生怀绝技,我们一起为调皮的孩子们感到头疼,备课、游戏到深夜也能在第二天精神饱满地面对孩子们,小插曲不断总能嘻哈玩笑着过去。

这真的是我大学以来最快乐的一段日子,曾经我一直以为我就这样平淡无奇地过完这百无聊赖的大学生活,现在因为有你们,我又爱上了大学。谢谢你们在生活中总能想着我,游戏里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听你们说我给你们的第一映像就是注孤一辈子,有了你们,我现在怎么可能注孤一辈子啊。

愿倔强的歌声永远回荡在心中那片共同的田野上!

暑假实践活动反思总结报告,暑假实践活动反思总结

这个暑假,我参加了由黎明职业大学与晋江龙湖镇镇政府组织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首先,我感到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来到龙湖镇枫林工业区的百宏聚纤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古人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短暂而又难忘的实践旅程就像白驹过隙般,飞速而逝。在每日紧张充实的工作环境中不觉间已走过了三个星期的实践期,回首这三个星期的实践期,内心充满着激动,也让我有着无限的感慨。

就业环境的不容乐观,竞争形式的日趋激烈,面对着忧虑和压力,于是就有了像我一样的在校大学生选择了社会实践工作。在百宏聚纤科技实业有限公司里,我们的实践工作内容主要是按照我们的专业分配到相对应的部门实习。

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们却可以体会到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辛苦,锻炼一下意志品质,同时积累一些社会经验与工作经验。这些经验是身为一位在校大学生所拥有的“无形资产”,真正到了关键时刻,它们的作用也许就会显现出来。

大学生除了学习书本知识,还需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毕竟这样的机会不多。因为很多的大学生都要清楚地知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不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学生要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参加这次的实践性活动巩固所学的理论,增长一些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因为知识要转化成真正的能力要依靠在实践中锻炼、总结。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式和日新月异的社会,我觉得大学生应该转变观念,不要简单地把暑期打工作为挣钱或者是积累社会经验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借机培养自己的创业和社会实践能力。

课外实践活动总结

继续以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针,以《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理论基础,切实开展以培养我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综合实践活动,扎实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推进我校的课改工作,全面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小学综合实践课计划,小学工作计划《小学综合实践课计划》。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等。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判断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表达和沟通能力。通过利用各种符号与工具,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善与他人沟通,并能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与资讯。

1.全面了解学生,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多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在独立观察和思考中培养自我分析能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4 .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要从启发兴趣、激发操作的欲望入手,使学生产生想要亲手实践的欲望,知道怎么去动手操作。

5.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鼓励学生将自己活动后的感想、体会写下来,并且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激发他们大胆想象,创造条件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放开来写,提高写作水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同学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评价应以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为主,注重同学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和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示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的意识。

评价应注意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可自评、生评和师评相结合。本学期学校将在十二月上旬举行综合实践活动评比。

以下是具体活动安排:

第1至第3周有趣的纸世界第4、5周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第

第6、7周校园里的浪费现象第8至第10周生活中的艺术第11至第13周我是学校小主人第14、15周祖国在我心中第16至第18周珍爱生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班级课外活动总结反思

一、活动目的:

1、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热爱读书,学会读书并在读书的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在班级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3、通过读书活动,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知识更新,活跃学生的思维。

三、活动构想:

1、制定切实可。

行的读书计划。

2、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1)要充分利用好班级的黑板报、墙壁等,营造书香氛围。

(2)征集读书名言,可以把从各方面征集一来的名言抄在黑板报上,或是做成书签与同学交换。

3、认真上好“阅读课”。要充分发挥阅读课的作用,学生的大部分课外阅读时间应在平时,学校安排的这节阅读课主要可以做如下几件事:(2)班主任也可以利用这节课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可以给学生阅读优秀读物精彩的片断,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读书评价的方法,评价班级的“读书大王”、“读书小名星”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课外实践活动总结

为提高学生们的训练积极性,也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认识并投入到兴趣小组中来,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方式进行书画作品展示,让学生同其他书画爱好者切磋技法、取长补短。表现突出的同学我们给予表扬,达到表优促劣的目的。正因为如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日俱增。由于学生们的认真学习,知识技能有了进一步地提高。

暑假实践活动反思总结报告,暑假实践活动反思总结

在“学长去哪了”这个暑期社会实践队里我主要负责的工作是后期文字整理。今天就让我来说说这些天学到的东西吧。

相对于学姐们顶着酷暑出去约访,我的工作看起来轻松多了。然而这也是“看起来”的假象罢了,其实文字整理的工作并不好做,我需要把大家每天写好的稿件收齐放在一个文件夹里。文件的归门别类也是一种讲究,我必须在别人需要查阅文件的时候,迅速从众多的文件中筛选出想要的信息。

我的存在更像是“网盘”,大家把做好的东西上传到我这里,待需要这些素材的时候也来我这里下载。或许这个比喻还不够形象,总之我的任务就是信息沟通。当然,单单的收发文件还不够,还要“走出去”。每天我都要精选出大家提交上来的优秀文章发给小微,鉴于中文系的同学们文笔都很好,这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有时候便把所有文章都打包发过去。

现在想想这些天自己做的就是秘书工作,把平时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都得到了应用,心里还是蛮有成就感的。自己在做信息沟通时起的也是队长和组员间“下情上达”和“上情下达”的工作。有时候组员忘了交稿子,也要及时催催。

除了文字整理,我也电话采访过好几个学姐。整理录音资料的时候又让我联系到了秘书工作,听一遍就打出关键字,再听一遍把关键字补成句子,这是一种速记的能力,非常磨练意志,提高耐力,希望如今的锻炼都能让今后的自己更加优秀。

总之,加入这个社会实践队没有后悔,我更加懂得如何利用大学时间来学习,也更加坚定自己的梦想。走一步,算一步,走好每一步,算好每一步。希望若干年后的一天,我也能成为优秀的台院校友。

小组课外实践的活动总结

在前几天的其他公司的采访和街头的随机采访,我们了解到大众对于这些正在兴起的生物公司的了解并不多,包括它们的产品,也有很多人因为可靠性的怀疑放弃去尝试这类生物技术产品,公司方面也表示现在大众对于生物技术产品的态度并不是很友好,让这些产品更好的去面对大众,把它们推向市场也是目前公司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

华大基因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生物公司,这里我们了解了国内生物技术的起源,华大基因最让我吃惊的是他们有自己的一个“小市场”,这里,员工上班都是走楼梯,每个楼梯的转角处有饮料和士力架和其他的一些东西,这里有华大自己的咖啡,自己的一些生活和护肤用品,有自己的华大运动,有代替纸币的华大的,鼓励每一位员工多去运动,重视健康。现在很多人因为工作的原因,没有很多的时间去运动健身,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中,应该是幸福。

这里我们看见了很多不同的岗位,不单是生物实验室,还有化学和物理,每个产品的出现都不是某一个专业的努力,它需要各方面的人才。

参观过这么大这么成熟的一个生物公司,不禁暗下决心,希望可以努力做一个优秀的生物工作者,在健康和梦想中前进!

小学生课外实践活动计划

1、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真切情感。

2、三、四、五、六年级学生通过游玩地质科普公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磨练意志品质。

3、培养学生互帮互助、文明谦让、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的行为礼仪。

二、领导小组。

组长:薛诒胜。

副组长:陈德兴。

组员:陈景全薛水源杨国俊蔡如生邵玉华。

三、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21日(星期日)。

四、活动内容。

湛江湖光岩公园(参观、游园、体验活动)(三、四、五、六年级)。

五、活动安全职责要求。

1、成立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和教师的配备,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2、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专题的秋游活动安全教育、活动目的教育、组织纪律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使活动安全、有意。

六、教育活动要求。

1、安全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人身安全,活动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物品安全及其他安全教育。

2、公德教育:教育学生不能在公共场所拥挤喧哗,爱护公物、珍爱动物,注意公共卫生、不乱扔果皮纸屑。

3、组织纪律教育:教育学生在活动时坚决听从老师指挥,统一行动、不得擅自离开班级、不掉队。

4、活动目的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认真观察、主动体验、记录感受。

七、其它事项。

1、学生到校时间:8:00。

2、各班做好出发前的人数登记及回校后的签到工作。

3、回校时间:5:30左右。

4、活动结束后,各班认真组织同学摄取精彩片断撰写体验文章,与其他同学分享你参观的体会。

课外活动实践总结

小学数学课外兴趣小组是教学活动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数学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组织灵活多样的兴趣小组学科教学是班级授课制,教学目标面对全体学生,教学过程按照统一的大纲和教材进行。但是,实际上,学生由于家庭影响不同,学前教育不同,性格特征不同,个人天赋不同,对数学学习的需要程度和能力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为解决统一要求与实际差异之间的矛盾,在活动课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爱好自主选择兴趣小组。可以参加本年级兴趣小组,也可以自发组织兴趣小组。打破统一的课堂教学要求,选择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习兴趣,提高学习兴趣就是要唤起和保持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好奇心,充分利用外部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选择新奇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中有大大小小不同的长方形,学生需要用头脑中原有的长方形的表征来判断,还要观察每个长方形所处的位置,按照一定的顺序不重不漏地数出长方形的个数。这种看一看,想一想,数一数的学习过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选择活动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

根据"切身性策略",学生如果遇到自己过去经验中熟悉的东西,与自己未来目标相联系的事物或使自己充当主要角色的事情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小组可以应用这一策略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三)选择活动内容应紧密联系课堂教学内容。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基本数量关系,并根据这些关系解答简单的一般应用题和典型应用题。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可以应用基本数量关系,采用灵活的解题方法解答有趣的应用题。小组的活动内容来自课本,高于课本,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选择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应注意新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在"趣"字上下功夫。

四,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方法,组织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要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必须让学生过着丰富的精神生活。学生在学习活动,体育运动,社会交往和其他方面的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情绪体验。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皮亚杰主张组织学生从事各种形式活动,使学生主体与外部环境客体发生积极作用,通过思维过程的同化,顺应,不断丰富认识结构,发展智力。开展活动,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行动起来,如"数学知识调查活动","故事会","数学园地设计"等,人人带着任务参加,从筹备策划到具体实施,从查找资料到总结成果,从头至尾参与,能得到全面锻炼。有一次,趣味小组在年级里举行"有问必答"活动,搜集和编辑趣味题,发信给外班同学请求答复。同时自己也准备回答别人的问题。在有问必答活动中学生学会查资料,学会编题,学会写信和发信。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开展活动,可以使客观事物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感觉形象,并依赖感知觉进行思维,形成抽象概念,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物,同时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自我表现和发展的机会。因此,组织兴趣小组要在"动"字上下功夫。

四,组织兴趣小组要挖掘内部因素,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长久。

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只停留在表面的猎奇,是不能持久的,只有转向内部动力才能长久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