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抗美援朝周年心得体会实用

时间:2023-07-11 15:14:01 作者:曹czj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抗美援朝周年心得体会实用篇一

曾记得中学时,学过一篇叫做《谁是最可爱的人》的课文,作者魏巍在文中写到:“请你们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从他的笔中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志愿军条件的艰苦和革命的乐观,还看到了那一辈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时处于青年的我,对于文中提到的“幸福”一知半解。在抗美援朝纪念日到来之际,央视推出了二十集大型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我再次重温这段历史,才真正明白魏巍的文章背后,是此般可歌可泣的烽火岁月。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进行武装干涉,同时派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并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1950年10月,在朝鲜人民处于极端困难、中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根据朝鲜劳动党和政府的请求,以及中国人民的意愿,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决策,组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同朝鲜人民共同作战,抵抗侵略者。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十月份的东北早已是寒风料峭,鸭绿江水拍打着岸边,溅起水花。战士们越过鸭绿江,穿过丛林,翻过山岭。他们不知道自己面对的将是什么,只知道自己的身后就是祖国,就是自己要保卫的家乡。他们不知道这一去就是数载,遥遥数月归无期,只知道为了后辈能安享和平,除了胜利别无选择。

战场上的条件极其艰难困苦,志愿军脚下路河冰冻,身上衣被单薄,而且粮弹缺乏,常常只能“吃一把炒面就一把雪”,然而,志愿军依旧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同高度现代化装备的敌军英勇作战,凭借无坚不摧的勇气,百折不挠的毅力和矢志不渝的决心占领了一个又一个高地,拿下一个又一个堡垒,将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回三八线以南。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953年7月,中朝美三方签订《朝鲜战争停战协定》,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战争终于以志愿军的胜利宣告结束。在装备武器相差悬殊的情况下,我志愿军处于绝对的劣势,仍取得了战争的伟大胜利,由此锻造出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这一宝贵精神财富不仅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而且在新时代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叹盛世家国梦圆,历风雨山河无恙。9月27日,第七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昔日的英雄终能回到故里。_年前,面对装备精良的“联合国军”,他们在枪林弹雨中英勇杀敌,不畏强暴,拼死保卫革命胜利果实,为新中国的建设发展创造了安全的国际环境,在全世界树立了中国人民、中国军队的威严。

抗美援朝战争历时两年零九个月。在异常残酷的战争中,志愿军指战员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创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成为国家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也浸润着我们纪检工作的日常。

抗美援朝周年心得体会实用篇二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2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记忆》栏目摄制的20集大型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整整72年前,一场震惊世界的战争,在朝鲜半岛徐徐拉开。

那一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爆发的一场最大规模的局部战争。

那一次,中国人民志愿军用钢铁般的意志,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

那一次,中国人民用全民族的空前团结,向全世界证明: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出兵朝鲜,为援助朝鲜、保卫中国安全,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生的战争.这场战争,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烈士当中,有抱炸药冲敌阵与敌同归于尽的杨根思,有挺胸膛堵枪眼视死如归的黄继光,有战友伤、自己上、炸死敌军的一级爆破英雄伍先华,有双腿伤、忍痛爬、捐躯开路的许家朋,有子弹打光拉响手榴弹冲向敌人的孙占元,有卧火海忍剧痛、维护潜伏纪律的邱少云,有抢修桥梁保畅通英勇献身的杨连第,有战终日、歼顽敌、屡建战功的杨春增,有冒严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

在朝鲜牺牲的十几万名烈士,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家喻户晓的战斗英雄有:邱少云 黄继光 杨根思 罗盛教 毛岸英等。

无数先烈的鲜血,洗染了胜利的军旗,浩荡的铁流里,我看见了长辈伟岸的身驱,是他们,在为民族争解放,为人民争自由的战斗里,创造了伟大的功勋.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历史,更不能忘记战争中牺牲的先烈,解放军的丰功伟绩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抗美援朝周年心得体会实用篇三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3周年,将以中共中央、国务院、xx名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3周年”纪念章。

这条消息,脑海中忽然涌现出来的,竟是的一句词: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这是一枚来得太迟的纪念章,先后入朝参战的290多万志愿军战士以及无数曾入朝为志愿军服务的各行各业人员,能够亲手领到这枚纪念章的人,已经不多了。

这也是一枚分量太重的纪念章,它并不仅颁给仍然健在的入朝参战人员,也是颁给所有志愿军指战员、所有曾经入朝的工作人员、所有永远留在朝鲜的志愿军烈士的。

颁发纪念章,意味着中国再次确认:这场战争是伟大的战争、光荣的战争、胜利的战争,是永远值得骄傲、值得纪念的战争。

,以无与伦比的胆略和气概,力排众议,做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

美国遭受了其立国以来第一次对外作战的惨重失败,麦克阿瑟也黯然结束了其军事生涯。

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取得了无可争辩的伟大胜利!

也献出了他的儿子!

抗美援朝另一个鲜为人知的地缘政治后果,是苏联交还了旅顺军港和中东铁路,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雅尔塔体系束缚的国家。

那是因为,有人一厢情愿地想融入美国主导的世界体系,所以太在意美国的脸色了。

隆重的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3周年”纪念章,意味着小心翼翼地看着美国脸色过日子时代结束了,我们终于要拨乱反正,光明正大地纪念立国之战了!

让我们为这枚厚重的纪念章欢呼!

让我们为所有牺牲在朝鲜的烈士洒下热泪!

让我们感谢所有荣获这枚纪念章的英雄们!

让我们抬起头、挺起胸,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抗美援朝周年心得体会实用篇四

一位参加抗美援朝、曾立两次一等功却深埋战功数十年的革命老战士宋良友走红网络,受到无数网友点赞。宋良友老战士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担任连里机枪手和尖刀班班长的职务,曾和战友们创造了朝鲜战场上以劣势装备全歼美军一个加强团的范例。从朝鲜战场回国复员后,他强烈要求回乡种地、挖煤,把军功章深藏心底,坚守初心,数十年默默工作、奉献一生。革命老战士宋良友顽强拼搏、淡泊名利、爱国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党员干部学习,我们也应将这份来自老战士的“精神食粮”收藏好,并以实践行动践行在一生的工作、生活中。

他以身躯抗炮弹,彰显革命英雄本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宋良友和战友们与比自己人数多出3倍的美帝联军殊死搏斗,三天三夜,打退敌人数十次进攻,也牺牲了无数人。在最后冲锋时,他被美军炮弹掀翻,肚子被炸出一个血窟窿,肠子涌出半截,他忍着剧痛把肠子塞进肚子,用腰带把伤口缠紧,攀着悬崖壁上的草藤艰难返回部队。他用生命诠释了“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真谛。相比战争时期,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是何其幸运,不需要我们像宋良友老战士一样上战场、抛头颅、洒热血,但革命先辈们身上这种顽强拼搏、冲锋在前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学习和铭记。党员干部要有顽强拼搏的魄力、甘于吃苦的决心、不畏艰险的勇气,敢于在攻坚克难最前方勇挑重担、接受磨炼,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

他守初心敢担当,书写退伍不退色的精彩人生。从朝鲜战场复员后,老战士宋良友觉得自己没资格再享受祖国的特殊待遇,宋良友主动请缨到基层,从农民、砌砖工到煤矿工,他说“我就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宋良友刚到烈山煤矿,对煤矿的机器、原理和运作规则一无所知,一切都需从头学起。在矿上,他脏活累活带头干、抢着干,下班后,勤学苦练,很快成长为一名行家里手。煤矿塌方时,他带领一队人成功脱险,得知还有其他矿友在矿下,毅然重返险境,持续奋战10多个小时,只为救出更多的工友。这就是一位老革命战士的初心和担当,始终以国家人民利益为重,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危急关头敢于挺身而出。党员干部亦是如此,要守住为民服务的初心,在自身岗位积极作为,甘于担当作为,在平凡工作中造就非凡业绩。

他用善行筑大爱,谱写无私奉献的华章。宋良友曾在家门口开过一家简陋的面摊,只卖两毛钱一碗的面条,对生活困难的食客不收钱,虽辛苦不赚钱但他却乐意为之。他用平凡的善行温暖了无数人,用爱和奉献铸就人生的丰碑。党员干部要将宋良友老同志作为学习的榜样,将无私奉献的精神发挥在生活工作中。甘为人民的“勤务兵”,走到群众之中,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把群众的冷暖放心上,时刻想着为群众解忧解愁,把提升人民的幸福度作为事业追求的终极目标。

抗美援朝周年心得体会实用篇五

前几天,我阅读了《朝鲜战争》这部大型战争历史书,读了这本书后,我有许多感悟。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国的领国,“朝鲜”这个不知名的半岛发生了一场令世界震惊的战争“朝鲜战争”,当时,朝鲜半岛在美国佬的挑拨下混乱不堪,美国为了在东亚站住脚,得以与苏联这个超级大国抗衡,便把目光瞄在了朝鲜半岛。

现在经常听老一辈们将朝鲜战争的故事是,总是能听到几个字“北纬三十八度线”,这条线就是分割整个朝鲜半岛的交界线。谁也没有想到,这条关系民族利益的线,竟然是一个美军官随意画的,这条线画的毫无军事作用,这条线穿过了朝鲜4条大江,一百多座高山,横劈十余个村庄,使得美军吃了这条线不少的亏。

朝鲜半岛被分成了金日成统帅的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和由美国傀儡使唤的由李承晚统治的大韩民国。

两国成立后,北朝鲜(就是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人民辛勤劳动,北朝鲜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而南朝鲜就大不相同了,整个国家混乱不堪,经济衰败,整个李承晚政府在美国佬的经济支持下,才勉强维持国家经济秩序。

一天晚上,一场大战争爆发了,朝鲜人民军突破三八线,借助苏制坦克,和胜过韩国的大量枪支快速前进,李承晚政府大楼一片混乱,电话铃声到处响,可见朝鲜人民军对南朝鲜的打击有多大,朝鲜人民军乘胜追击,连续攻下了开城,板门店等军事要塞。韩国国内更是一片鸡飞狗跳,到处都是从前线撤下来的美国大兵,和南朝鲜志愿军的败兵,城内各大街道都挤满了人。这时,美国方面当然也好不了,南朝鲜是他们的走狗,一旦南朝鲜被共产主义北朝鲜攻占,美国的东亚手柄就会失去,失去对东亚仅有的一点控制,使得苏联更加强大。于是,当时美国总统杜鲁门紧急在五角大楼召开会议,最后,打算进行政治调停。然而,战争贩子麦克阿瑟却不乐意了,公开侮辱总统,最后由于某种原因,决定,由麦克阿瑟这位远东总执行官担任将军,统领整个美国远东军,直接干涉朝韩问题。

南朝鲜的土地一大片一大片的被朝鲜人民军吞噬,朝鲜人民军势如破竹。那是一个夜晚,由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个集团军进入了南朝鲜仁川港,登陆了。就在这时,我国向北朝鲜实施无偿援助,当晚大批中国志愿军进入朝鲜领土,由彭德怀直接领导。北朝鲜人民军在美国强大数倍的军队的镇压下,在美国超级武器的攻击下,渐渐衰落了。我国志愿军却整装待发,准备战斗,前方的战士热血横撒,后方的人民众志成城。最后,美帝国主义没有打倒我们伟大马克思主义论,和共产主义国家,只好被迫签订合约,朝鲜半岛被分成了两半。正如周恩来总理说的:“任何国家要与我们共产主义的亚洲六万万人民作斗争,我们亚洲人民必将拿起刀枪,血拼到底,我们一定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让我们记住那些死去的战士们,是他们为我们打下了美好江山,让我们过着幸福的生活!想为保护人民而用作斗争的战士们致敬!

抗美援朝周年心得体会实用篇六

今年是抗美援朝71周年。我看了《致敬抗美援朝》的直播节目。它讲述了从一九五零年十月份开始抗美援朝的战争爆发直至一九五三年九月份签字停战期间所有战争始末。这是又一场充满血泪的战争史。发生了很多的事件,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上甘岭战役中舍生取义的黄继光的英雄事迹。

黄继光是一九五二年,十月上甘岭战役中的一名战士。他所在的部队要在5天时间内夺下959.5高地,不夺取高地部队就不能前进。但是高地上面有敌人设置的集中火力点,火力点火力凶猛,一个又一个的战士倒下了。他坚定的挺身而出,主动接过摧毁火力点的任务。就这样,再无数次进攻后,身负重伤又用光所有武器的黄继光,用自己的身躯挡住剩余的残存火力,用生命为部队开辟出了胜利的道路。

看这个事迹,我数次哽咽。我感受到中国人民是团结的,是不怕牺牲的。他们面对生与死是无惧的,他们用铮铮铁骨为我们换来一片又一片安宁天地。

向英雄致敬!

抗美援朝周年心得体会实用篇七

72年前,解放战争刚刚结束,在硝烟消散不久的中国大地上,一支中国人民志愿军横跨鸭绿江,向着朝鲜方向进发。

1950年11月,刺骨的寒风已经在长津湖肆虐,但突然提前的军令依旧被彻底执行。还穿着夏季单薄衣物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六连抵达战场,他们接到了坚守死鹰岭的任务,而当时朝鲜的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四十摄氏度。为了完美地完成这项任务,连队的士兵在天寒地冻中待了一个晚上,甚至不敢生火取暖,怕引起美军的注意。彼时战况对我军不利,伏击美军已经是当时能施行的最有效的打击方式,连队身上背负的使命十分沉重。战士们意志坚强,但单薄的夏装抵挡不了寒风,即便如此,没有人从战场中撤退。

第二日,正面战场打响了,附近的兄弟部队却奇怪地发现,执行防守任务的六连没有开火。他们派遣参谋打探,迎接他们的,却是战壕中仍旧保持着战斗姿势的一座座冰雕。原来在一夜的坚守中士兵们居然全部冻死,而临死前,所有人依旧没有改变自己的姿势。

时至今日,距离那场战争已经过去了72年,钢铁铸造的伟人们走了,但由伟人铸造的钢铁留了下来,继续庇佑着我们。在即将到来的抗美援朝战争72周年纪念日之际,我谨以那些中国英雄们的事迹,来缅怀那场惨烈而伟大的战争,和战争中牺牲的,最可爱的人们。

现如今炮火早已经离我们远去,这些事迹被轻飘飘的文字记录,没有人能看到这些数字背后的血肉。但我们能在今天吃饱穿暖,走在高速发展富国强民的道路上,是因为脚下踩着的,是先辈用血浇筑的阶梯,头顶上,是没有战火的蓝天。

抗美援朝周年心得体会实用篇八

雨纷纷,那透明如绣花针的细雨斜斜地交织着,给嫩绿的世界笼上一层薄薄的雨露。一切是那么的美丽,生机勃勃,让人燃起生的希望,我们的中国志愿军个个昂首,为友谊而战斗。

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是志愿军们用那坚实身躯挡住了那如雨般的子弹。是朝鲜人民雪中送炭,为了志愿军们和敌人同归于尽……他们都是亲人啊!

当敌人狞笑着,一步一步逼近他们时,那浅浅的绿色却闻风不动,坚守阵地,宁可同归于尽,玉石俱碎也要背水一战!

夜幕降临,四处一片的寂静,志愿军们浑身充满了戒备的味道,“杀————!”响亮的喊声在夜色中远远地传开来,冲破云霄。敌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战争而吓得气势折了半截,领头军痛苦地呻吟一声,倒在地上滚来滚去,身子痛楚地缩成一团...愤怒的朝鲜士兵和志愿军们举着枪拼了命的拼杀,子弹没了,上刺刀,手都麻了眼也红了!有的赤手空拳也能迎战!敌军的叫声凄惨得哪怕老虎听了也掉眼泪!

大家定以为俘虏就是会被虐杀,可是啊,周总理却亲自批示:“要加强战俘的营养,采取急救措施!”于是,高级军医从中国的各地来到了碧潼,还在这里建设起了专门的战俘总医院,救活了数不清的人。

我军有一次俘获了一名美军飞行员,医生发现他受了重伤,急需输血,于是以最快速度把他送到战俘总医院。总医院赶紧从国内调运血浆,有一些中国志愿军还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并且救活了这名美军飞行员。

都不停地感谢着中国军人。看看,这就是中国人的肚量。

立,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伟大又坚强!

雨越下越小,我静静地听着雨的结尾曲,坟前的嫩绿

取代了荒凉,绿色的藤缠络着大理石,路上行人的表情有的

庄严,有的看到了生机而微笑着。

是啊,我真骄傲我是个中国人!

抗美援朝周年心得体会实用篇九

中国政府5月13日通知,9月3日全国放假一天,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并决定将9月3日定为“胜利纪念日”和公共假日。

诚然,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近百年抵抗外来侵略战争的首次胜利,是值得中国人永久纪念的。但是,设立“胜利纪念日”则需要全面权衡中国抵抗外来侵略的历史,做出恰如其分的处理。 这里要说的是,抗日战争不是中国的真正胜利,抗美援朝战争才是中国的真正胜利。

如果真要设立什么“胜利纪念日”之类节日,以抗美援朝战争“停战协定”的签订为标志设立更为合适。为什么呢?

首先,抗日战争中国虽然“胜利”了,而且也是中国共产党自“西安事变”后“领导”了抗日战争,但决定日本投降的毕竟不是中国军队。这不是说在战争结束前的一个月里日军还从中国的主力战场国民党战区净夺取18座县城(虽然中国共产党在这个月里从日军手中净夺取16座县城)(乔良:《鬼子投降前一个月,国共两党各自在干么?》),苏联还出兵150万。关键是,如果没有美国的两颗原子弹,日本人会这样投降么?

第二,中国虽然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到抗日战争结束前,在抵抗外侮的战争中每战必败,没有过胜利记录,哪怕是一个最小的国家派出最小的甚至非常少的军队,都可以打败我们。所以日本人从来不认为他们是被中国军队打败的,世界上也没有谁认为法西斯日本是败于中国军队的。 一个志愿军老战士在文章中讲,抗美援朝战争后,一位日本教授感慨地说:“1949年你们的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在我们日本没有人相信。看看你们中国人,一百多年来,一个失败接一个失败,几千个外国人入侵,一两万外国入侵者,就可以直入你们的首都,杀人放火,你们就得割地赔款,一句话,中国人就站起来了?后来,你们出兵朝鲜,把我吓了一跳,你们把美国人从朝鲜北面压到南面,我觉得中国人和过去不一样了,看来讲得有点道理。” 连解放军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日本人都不相信,难道有谁相信这样的中国能够打败已经占领东南亚、敢于偷袭珍珠港、把美国作为消灭目标、势头正猛的法西斯日本?所以如果客观地讲,实事求是地讲,抗日战争并不是中国的真正胜利。 知人者智,自知则明。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和民族也未尝不是如此。就像中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一方而非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真正战胜国,无法以战胜国身份在巴黎和会上改变自己半殖民地国际地位一样,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抗日战争也不是中国的真正胜利,否则我们会贻笑于世界。

第三,抗美援朝战争,才是中国的真正胜利。正因为抗日战争没有人认为是中国的胜利,二战中战胜日本的美国更不把中国放在眼里。当美军把朝鲜军队赶到中朝边境,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便叫嚷:“鸭绿江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屏障,不能期望联合国军在鸭绿江边停滞不前”,“我要让共产党国家血流成河”!同时对中国边境狂轰滥炸。 同胞们,朝鲜和中国唇齿相依,唇亡则齿寒,当年日本就是通过朝鲜为跳板侵入中国的,中国遭受了多大的灾难!美国现在又要重抄旧路,让中国“血流成河”了! 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后来说:“如果他()不在朝鲜阻拦美国,他或许将在中国领土上和美国交战,他没有理由作出相反的结论。”由此可见美国对中国的态度。

第四,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空军上校戴旭说,朝鲜战争告诉我们,和平不是靠退让得来的。自晚清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连续对世界大大小小的列强退让了一百多年,结果让了琉球丢了台湾,让了东三省丢了北平城,几乎亡国灭种,也没有换来中国人渴望幻想的和平。最后还是拼命一战,才死里逃生。新中国刚刚成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又顺着八国联军的惯性思维,组织十六国联军,气势汹汹地兵临中国门口。但这一次它们遇到的不再是只会点头哈腰订不平等条约的中国人,而是用思想武装起来的新中国人!于是局面完全改观了,和平姗姗来迟。 新加坡《联合早报》说:“朝鲜半岛战争使中国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但所带来的回报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外交上,中国用能力、决心和意志,毫不示弱地向美国宣告了一个强劲对手的存在;在更广泛的层面,中国使全世界刮目相看,甚至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在军事上,美国对中国产生敬畏,发誓再也不与中国发生地面军事对抗。以此为标志,鸦片战争以来世界强国蔑视中国自卫能力、无视中国民族意志的历史,终于走向结束。” 彭德怀的话说得更直白:“美国占领朝鲜与我隔江想望,威胁我东北,又控制我台湾,威胁我上海、华东。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老虎是要吃人的,什么时候吃,决定于它的肠胃,向老虎让步是不行的。它既要来侵略,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国帝国主义见过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这话与美国人的看法不谋而合。 所以说,没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国家尊严和国威就无从建立,旧中国“东亚病夫”的形象就不可能甩掉,谁想欺侮就欺侮的处境就不可能摆脱,也不可能赢得一个和平、稳定的社会主义建设环境。

第五,抗美援朝战争也是新中国对国际共产主义的支援战,是履行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主义义务。金日成建立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样,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美国人把侵朝战争看作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战争,其实是消灭社会主义、消灭国际共产主义的侵略和霸权战争。如果社会主义国家不能互相支援,就难以战胜强大的帝国主义侵略力量。 公正地说,一战后建立的国际联盟和二战后建立的联合国都未能制止战争赢得和平,是主持公平正义的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下用他那气贯长虹的浩然正气和战无不胜的有力行动才制止了战争,赢得了几十年的世界和平,而抗美援朝反侵略战争是这种行动的标志。 因此,相对于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才是中国的真正胜利,才是广大中国人民真正扬眉吐气的事情,把签订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的7月27日设立为中国的胜利纪念日(或称为“抗美援朝反侵略节”)和公共假日,将比把日本“投降”中国作为“胜利纪念日”更具有实际意义。

第六,针对中国抗议日本高官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一网友说,“美国人每年都纪念抗美援朝牺牲的美军呢,我们中国人砸(咋)不抗议啊?!!”抗美援朝本来是对美国侵略的回应,大长中国人民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的志气,大灭欧美帝国主义的威风,但中国现在连提都不提了,美国却在纪念这次战争,说它遏制了共产主义的扩张。中国拍摄的30集电视连续剧《抗美援朝》2001年拍摄完毕至今没有敢播放,在2007年建军80周年的时候,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的“抗美援朝”馆也被撤销了,这都是中国修正主义路线造成的结果。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国的确认,对“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广告,为世界人民反侵略反霸权树立了一面光辉旗帜。如果设立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日,将是对正义与和平的赞美,对侵略与霸权的警告,对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世界人民做出的反侵略榜样的肯定,引导世界人民彻底消灭侵略和霸权行为,建设公平、公正、和谐的世界而努力。


抗美援朝周年心得体会实用篇十

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纪念日。_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赴朝后首战。历经两年零9个月浴血奋战,赢得伟大胜利。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献出宝贵生命。今天,抗美援朝_周年纪念日。铭记伟大胜利,继续奋勇前进!如今的我们,远不能感受到过去的炮火连天,但当时的心境我们依旧能感受到。

晚上19时30分,团中央面向全国团员、队员推出“致敬抗美援朝”主题云团课、队课,此次团课主要突出三个特点:第一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美援朝重要讲话精神“翻译”为具体场景、展品、故事,确保团员、队员容易理解“为什么打,为什么赢,为什么伟大”。二是经特批进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进行拍摄,让更多青少年通过镜头感受震撼人心的展览。三是着力发掘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在抗美援朝运动中的积极贡献,增强团员、队员的先进性、光荣感。看完之后我感受颇深。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过去_年,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深入学习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牢记初心,不负使命,坚定必胜信念,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贡献力量。战争,永远是残酷的。我们的亿万同胞们,经历了多少困难,才能赢得一点点生存的希望,和生命的曙光。我们现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是先烈们用自己的热血换来的,我们应当在现如今的社会环境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中最让我感受深刻的是:罗盛教他是1950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4月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任某部侦察连文书。一天,连观察所附近的山村遭美军飞机轰炸,他冒着浓烟烈火,抢救出一位朝鲜老大娘和一名儿童。1952年1月2日晨,4名朝鲜少年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附近的栎沼河上滑冰,其中一位少年不慎掉入2.7米深的冰窟,另3名少年大声呼救。

罗盛教路经那里,听到喊声,立即向出事地点飞奔。他边跑边脱掉棉衣棉裤,冒着-20℃的严寒,纵身跳入冰窟,潜入水中找寻。他两次把少年托出水面,都因冰窟周围冰层破裂,又跌入水中。几经周折,他冻得全身发紫,浑身打颤,难以支撑,但仍以惊人的毅力再次潜入水中,用尽最后的力气,把少年顶出水面。

这时一名战士赶到,遂将那位少年抢救上岸。他却因力气耗尽,无力浮出水面,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志愿军为朝鲜人民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也证明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之深。朝鲜战争在我国历有着重大的作用,为我国保住边疆,这是我们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大壮举。

未来的生活很是漫长,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汇聚万众一心、齐力同心的民族力量。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在爱国主义旗帜感召下,同仇敌忾、同心协力,让世界见证了蕴含在中国人民之中的磅礴力量,让世界知道了“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