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专业农业调查心得体会报告(通用15篇)

时间:2023-11-01 05:55:00 作者:FS文字使者 专业农业调查心得体会报告(通用15篇)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总结经验,发现了很多有用的心得。这些心得体会的范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给我们带来启发和思考。

农业调查心得体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促进农业发展,我们进行了一次农业调查。通过这次调查,我深刻体会到了农业的重要性,并对现代农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在这次调查中,我了解到农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虽然逐渐下降,但农业对于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的稳定和发展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农产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需求,农村经济是城乡差距缩小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因此,国家应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益。

其次,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这次调查,我发现我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在许多地区仍然占主导地位,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产品销售模式仍然比较落后。这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的潜力和效益。要推动农业现代化,必须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和创新的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培育专业化、规模化经营主体,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和供应链体系,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另外,农产品安全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成为了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从这次调查中我了解到,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化肥、农药滥用、兽药残留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因此,要加强农业产供销一体化和质量安全监管,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最后,农业发展需要强化农民的主体地位。通过这次调查,我进一步认识到农业发展不能脱离农民的主体地位,农民是农业现代化和发展的主力军。在农产品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注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强农业技能培训和社会保障,激发农民创业创新的活力,加强农田土地制度改革,使农民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直接受益者。

综上所述,农业调查使我对农业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产品安全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农民的主体地位则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只有通过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保障农产品安全,并强化农民的主体地位,才能够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富强。

(总字数:508字)。

农业调查的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需求的增长,农业调查成为了重要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也是农业科技进步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从今年初开始,我参与了一项农业调查任务,通过走访农户、调查农田和作物情况等方式,深入了解了农业生产的现状和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感受到农业调查的重要性和价值,也对农业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农业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农业生产现状和问题。通过调查农田的土壤肥力、水源利用情况以及作物的栽培技术等方面,可以全面了解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例如,在我进行的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户存在着土壤肥力衰退、灌溉设施老旧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效益和持续发展。通过农业调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农业生产起到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其次,农业调查能够为农业科技进步和技术推广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支撑。在调查中,我了解到一些农户在栽培技术上存在着知识储备不足、科技服务不到位等问题。通过农业调查,可以收集到大量的实地数据和农业生产情况,为科研人员提供参考,以便进一步研发科技创新和技术改进,提供更好的农业技术支持和服务。同时,调查结果也可为技术推广提供依据,将科研成果传递给实际生产者,推广应用新技术,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

再次,农业调查有助于为政府制定农业经济政策和决策提供参考。调查结果反映出的农业生产情况和问题,可以为政府监管农业生产、制定农业经济政策和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通过调查结果,政府能够了解到农业生产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提供相应的经济补贴和支持,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最后,农业调查也给我个人带来了一些思考和收获。通过与农户的交流和调查工作,我深刻认识到农业生产是一项紧张而辛苦的工作,也是一项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福祉的事业。我体会到了农民持续劳作和艰辛付出的付出,也更加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同时,农业调查也增强了我的实地调研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了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的来说,农业调查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不仅有助于了解农业生产现状和问题,为科技进步和技术推广提供依据和支持,还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同时,农业调查也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积极的影响。通过农业调查,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认识到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也体会到了自己在农业发展中的责任和担当。我将以调查结果为基础,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农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农业调查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农业的新型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的不断推广,农田的种植方式、农作物的品种及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了解农业的发展动态,我参加了一次农业调查,并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农作物品种的改进对农民的生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调查中,我发现一些农民已经采用了新品种的农作物,比如抗病虫害的高产水稻品种和抗旱的玉米品种等。这些新品种在病虫害和干旱灾害的情况下,比传统品种更能适应环境,减少农民的损失。同时,这些新品种的产量也大大提高了,为农民带来了更多的收益。通过调查,我认识到了农作物品种的改进对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科技的应用对于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调查中,我了解到许多农民已经开始使用农业机械设备来替代传统的人力劳动,比如收割机、播种机以及喷药机等。这不仅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也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此外,农业科技的应用还包括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使得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更加精准和高效。通过农业调查,我深刻认识到科技的应用对于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再次,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对于农民的收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调查中,我发现一些农民已经开始把农田转为经济作物的种植,比如水果、蔬菜和花卉等。这些经济作物的种植不仅能提供更好的市场销售渠道,也可以带动农村的发展。与此同时,一些农民还开始发展农家乐和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为自己增加了收益来源。通过调查,我认识到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对于提升农民收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产品质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调查中,我了解到一些农民已经开始采用有机种植方式,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并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此外,一些农民还开始采用农田水利的调整,合理利用水资源,降低了灌溉的浪费。通过这次农业调查,我深刻认识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通过参加这次农业调查,我深入了解了农业的发展动态以及农民的实际情况,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农作物品种的改进、科技的应用、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对于提升农民的收益和农业的整体效益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业将更好地发展,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福祉。

调查农业心得体会

农业是一个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和稳定的重要产业。作为学生学习农业的优秀代表,我参加了一次调查农业的实践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了解了许多农业方面的知识,深深地感受到了农业的重要性,并且有了自己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第一段:对农业的重新认识。

在农业调查中,我们了解了很多在日常生活中和我们息息相关的农业知识,比如说,用化肥、杀虫剂等有根本性的农业技术,打开了农业这个浩瀚的未知领域的大门。但是,由于很多人的了解不够,农业的知识和重要性在现实中常常会被忽略。实际上,农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产业,是我们身体健康的保证。这次农业调查让我重新认识和了解了农业,意识到农业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第二段:了解农民种植技巧。

于是,在活动中,我们深入农村中,走进了广大农民的家庭,了解了他们的种植技巧和现有的困境。在和农民的交流中,我对他们的辛劳和勤劳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他们忙碌的场景和劳动的历程,也让我明白了种田的不易和辛苦。比如说,在亲眼见到长势正常、果实饱满的作物后,我对农民种植的的技巧以及对种植的重视有了更加深刻了解。同时,在通过和农民的交流中,我也有了更多的关于现行种植体制的了解,以及对土地流转和农业合作社等相关政策的认识。

第三段:坚守基本农业制度。

更加深入了解到,农业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产业的重构和高质。化是当务之急,而它的基石是农民和农田,因此,保持基本农业制度是保障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农业生产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也决定着整个国家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在此基础上,实现土地的稳定和少年人培植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些都需要不懈努力和坚持,同时,还要大力推进,行得通、可持续的积极措施。所以,我认为在开展农业生产关键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化工研究,以及农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上,以更为积极、创新的姿态和赌博心态,努力探索农业产业的发展之路,为建设富裕、绿色、和谐的现代农业不断进步和创新。

第四段: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

与此同时,在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由于种植环境和气候的变化,同时农民自身对于土地使用等方面意识的变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正在逐渐凸显。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发展农业生产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思想,并积极开展绿色农业生产。同时,应采取科学的农业技术措施,避免过度的侵略性对自然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郑重倡导低碳生活和环保意识,并自身实践,带头做到“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承诺,对农田和种植环境进行生态环境修复和建设,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段:总结体会。

此次农业调查对于我来说是极为珍贵的经历。通过这次活动,我对农业制度和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对我们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有了更强的警醒和认知。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我会继续关注农业领域,并且将所学到的知识和体会付诸实践,支持和积极参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农业调查的心得体会

现如今,农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广大农民生计的重要来源。为了更好地了解农业生产现状及问题,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经常进行农业调查。如我最近参与的一次农业调查,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以下是我对农业调查的心得体会。

首先,农业调查是了解农业生产状况的重要手段。农业调查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农田的面积和分布、作物的种植情况、农民的生产经营状况等。通过调查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准确地了解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益,及时发现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农业的发展。农业是人口众多的基础产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农业调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农业调查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技巧。农业调查不是一种简单的采集信息的过程,而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调查者需要选择科学的调查方法和技巧,比如,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听取专家意见等多种途径来获取信息。同时,调查者需要注意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用科学的手段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力求得出真实、准确的结论。

再次,农业调查需要广泛的参与和协作。农业调查涉及众多领域和部门,单凭政府和专家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广泛动员和协调各个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力量。比如,农业调查可以组织专家团队、学者、农民代表等参与,各方共同对农业生产状况进行考察和分析,共同制定改进方案。这种多方参与和协作的方式,可以为农业调查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建议,有助于提高调查的质量和效果。

最后,农业调查要与现实紧密结合,推动农业发展。农业调查不仅仅是获取信息和数据的过程,更重要的是通过调查结果来分析和解决农业问题,推动农业的发展。调查者需要深入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和问题,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比如,如果调查发现某个地区农民缺乏肥料和农药,政府应及时提供并推广相关技术,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只有将调查结果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农业调查的作用。

总之,农业调查是了解农业现状和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巧,广泛的参与和协作,以及与现实问题的紧密结合,农业调查能够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作为一个参与者,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农业调查的重要性和不易,我也将继续关注和参与农业调查,为促进农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调查农业心得体会

农业是人类社会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重要产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也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我在参加一次调查农业的活动之后,有了许多深刻的收获和体会。这次调查,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农业,并且让我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体会和收获。

第二段:农业的重要性。

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产方式,是农村经济的支柱,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的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福祉。另外,农业对于社会稳定及环境保护也有深远的影响。

第三段:农业包含的方面。

农业不仅仅是简单的种植和养殖,它是涵盖了生产、加工、销售等多个方面的。最初,我们进行了一些种植和养殖业的调查。例如,我们调查了当地的花卉、蔬菜、水果、家禽、牲畜等种类,对于它们在不同的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的生长或营养需要,进行了详尽的了解。我们还学习了一些农业科技知识,包括肥料的使用、病虫害防治和疫病预防等等。除此之外,销售也是农业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探讨了当地的市场销售情况以及相关政策,了解农产品的价格浮动规律和市场需求状况。

第四段:农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农业在现代社会中依然拥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农业生产和销售的信息不对称仍然存在,在市场和资金流动方面存在较多的难题;其次,农业技术的提升与人才需求缺口之间出现的矛盾问题依然较为严重;另外,农村地区的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薄弱,仍然需要加大投入力度。

第五段:个人体会。

通过这次农业调查,我的视野得到了开阔,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农业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同时,我感受到了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有了对于农业技术和政策改革的更深入的理解。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一定能够切实地推动农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目标。

结尾:

在历历在目的调查中,我对于农业的认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农业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生产方式,它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未来,我们应该加强对于农业的研究和创新,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我们应该为改善农村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而奋斗,从而让农民朋友生活更加幸福。

农业调查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引出农业调查的重要性)。

农业是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关系着亿万农民的生活和社会稳定。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推动农业的发展,我校组织了一次农业调查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农业调查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二段:农业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农业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农业生产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之道。通过调查可以获取实际农业生产的数据和信息,了解农民的需求,为制定农业政策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农业调查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农业生产的规模和结构,评估农业资源利用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段:农业调查的过程和方法。

在农业调查中,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详细观察等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农民在种植、育养、农机具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实地走访则让我们与农民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状态和对政府扶持政策的反馈。同时,详细观察让我们对农田、农作物和农机具等进行了细致观察,获得了更具体的信息。

第四段:农业调查的收获与问题。

通过农业调查,我们了解到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农民缺乏现代化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导致生产效益低下;二是农产品销售渠道狭窄,农民收入难以提高;三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农业调查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些亮点和希望:一是农民的种植技术逐渐提高,产量逐年增长;二是政府的农业扶持政策得到了农民的普遍认可,鼓励了农民发展生产。

第五段:农业调查的启示和建议。

农业调查使我明白了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体和农业政策的重要参与者,决策者需要在制定农业政策时深入了解农民的需求和真实情况。同时,农业调查也提示我们,要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服务,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开拓和扶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最后,我们还应加强环境保护,推动农业生产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总结:

通过这次农业调查,我深刻认识到农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农业生产现状对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意义重大。同时,农业调查还揭示了我国农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给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希望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农业调查的数据和建议,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农村社会的进步。

农业报告农业调查报告

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稳定发展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作为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我国脆弱的农业,亟须农业保险的有力保障和支持,以保证农业生产经营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我国农业保险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从1982年开始由民政部门、农业部门、保险公司等陆续开办了一些农业保险业务。1982年到1992年农业保险业务呈上升趋势,到1992年当年农业保险费收入达到8。62亿元。但保费快速上升的同时是居高不下的赔付率,1991年农业保险的赔付率为119%。在政府支持性措施减弱以后,过高的赔付率导致农业保险业务逐步萎缩,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不得不调整农险结构,对一些风险大、亏损多的农险业务进行战略性收缩,而其他保险公司则是退出农业保险的经营。中国人保香港上市后,由于经济效益的原因,不再经营大部分的农险业务。

自以来,专业农险公司开始浮出水面,9个省区市的农业保险试点也已经全面铺开。保监会颁布了发展农业保险的指导性意见,提出农业保险发展的五种模式:一是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险;二是在经营农业险基础较好的上海、黑龙江等地区,设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三是设立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四是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设立由地方财政兜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五是继续引进像法国安盟保险等具有农业保险经营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

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现行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不适应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农业保险的发展面临资源短缺、技术薄弱、人才匮乏等问题。另外,传统风险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一)有效需求不足。

农业生产和经营风险的客观存在,必然形成对农业保险的巨大需求,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明显不足。主要原因在于:超小规模的土地经营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窄小的经营规模使农民产生较低的预期收益,因而不愿意付出保险成本;我国的农业保险主要以商业形式经营,国家支持和补贴较少,相对农民收入而言,保险费率较高,抑制了农民对保险的需求。

(二)缺乏专业性保险从业人员。

长期以来,我国保险业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发展呈现多次起落,保险人才断层,目前我国保险从业人员大多数人是从其他行业转来的,没受过专门保险教育。而农业保险经营的复杂性、艰苦性,更是导致人才奇缺。因此,从业人员现状是经验型多,知识型少;保守型多,开拓型少;单一型多,复合型少;粗放型多,效益型少。数据表明,我国保险市场人才供需比例约为1:4。人才的极度匮乏,特别是核保、核赔、精算等技术型人才和管理、营销、培训等复合型人才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保险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农业保险险种减少,发展滞后。

我国保险业在经历了最初十几年的快速增长后大幅下滑,除了一些外部因素外,保险产品的结构不合理,险种可选性少,不能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产品缺乏创新,一方面产品雷同多,细分度不够,达不到不同人群、不同需求的组合效应。另一方面产品开发能力弱,更新换代慢。由于长年亏损、业务萎缩。

(四)保险中介机构缺位。

规范化的保险中介机构活跃在保险市场上,是现代保险市场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保险的供求双方均能起到重要的媒介和桥梁作用。特别在农村保险市场中,保险中介人可以将保险公司的经营触角延伸到农村的各个角落,节约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也能起到服务于广大农民的作用。然而,以往我国保险公司几乎全部依靠自身的展业队伍承保农业保险,没有充分利用农村保险代理和保险经纪公司这一中介形式。

(五)农民投保意识不高。

农民对农业保险既力不从心,又心有疑虑。首先,由于农业保险风险大、农业保险项目经营经常入不敷出,保险公司对其要求较高保险费率,而高保费又令更多的农民买不起保险。其次,许多农民对保险认识不足,风险管理意识差。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对保险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一是不相信保险的作用,许多农民由于受迷信思想和小农意识的影响,很难相信保险对生产和生活的保障作用;二是依赖保险,许多农民买了保险后,高枕无忧,不积极参与防灾防损,导致损失扩大;三是道德风险严重,由于农业生产分散,保险公司监督力度不够,少数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利用保险进行欺诈活动,把保险当作“摇钱树”,失去了保险的意义,触犯了国家法律。

(六)我国农业保险的再保险机制和再保险市场尚不完善。

我国农业保险由于缺乏适当的再保险安排,使得风险过于集中在保险经营主体自身、难于分散,影响经营主体的经营效果。而国外农业保险经营普遍有再保险机制的支持,特别是避免特大自然灾害对农业和农民的影响。例如,美国联邦政府农作物保险公司负责在中央建立再保险基金,向开展农作物保险的保险人提供超额损失再保险,再保险责任按赔付率分段确定,目的是既向各私营农作物保险公司提供超额损失再保险(不超过115%),又限制农作物保险公司的盈利水平(不高于15%)。而我国,由于再保险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市场主体数量少且不健全,导致我国的再保险市场一方面供给主体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技术与服务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

当前,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着“供给短缺”和“有效需求不足”的双重问题,保险经营和发展的两难困境。结合我国农业保险的特点和国外农业保险发展经验,为了推动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我国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对策:

(一)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市场。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一是完善农业保险供给体系,一方面商业保险公司要改变经营方式,转变经营作风,以增加农业保险的供给;另一方面,要完善和拓展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职能,克服农业保险中的逆向选择。二是提高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水平。要大力开展农业保险的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的风险管理意识,培育农业保险意识,鼓励农业的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以增强农民对农业保险的动机和能力。三是培育农业保险人才。培育具有专业知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农业保险人才,提高农业保险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的多层次需要。

(二)加强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主要包括:一是加强农业保险立法和完善的制度环境,政府应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农业保险的'顺利开展;二是实行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再保险政策,支持保险业的发展;三是建立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很多优惠政策支持农业再保险市场,扩大风险分散面,达到风险分散的目的。

(三)利用资本市场分散巨额风险。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财政拨款或补贴方式建立巨灾专项风险基金;二是发展保险衍生产品。

(四)加强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农业风险的特殊性、复杂性决定了农业保险经营技术的特殊要求。技术是保险经营的重要要素,而发展保险技术的关键又是人才。但长期以来,我国保险业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农业保险更是呈萎缩趋势,导致农业保险人才奇缺。因此,为了农业保险事业的顺利发展,一定要重视和开展对农业保险技术人才的培养,通过代培、委陪、函授等多种方式培养基层农业保险业务骨干,同时,要在大专院校培养具有农业保险系统理论的高级专业人才,确保农业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

调查农业心得体会

调查农业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农业领域的现状和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生活质量。在本次调查中,我们深入了解了农民的生产情况、农业政策的落实情况、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以及热门的农业新产品等。

第二段:农民生产情况。

我们深入了解了当地农民的生产情况,发现很多农民的生产水平较低,存在不合理的种植方式和质量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团队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方案,包括加强农技培训、推广适宜的种植方式和科学施肥等,以提高农民自身的生产技能和生产品质。

第三段:政策落实情况。

我们还了解了农业政策的落实情况,发现一些政策并没有落到实处,或者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不合理和漏洞。我们建议政府加强监管和落实力度,加强宣传和培训,让农民了解政策,保障政策的有效实施。

第四段:农业科技创新成果。

在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许多成绩,例如新品种的引进应用,新技术的研究推广等,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生活质量。我们呼吁政府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和创新推广的支持力度,让科技创新成果落实到生产经营中。

第五段:热门农业新产品。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当地的一些农业新产品,如蔬菜水果的有机种植、野生饮用菌的养殖和小龙虾的种植等,这些产品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这些新产品的扶持和引导,促进农业新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总结:

调查农业的过程让我们更深入了解了农民的生产情况、政策的落实情况、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和热门的农业新产品等。同时也让我们更加认识到农业生产和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希望政府、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和投入,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农业问题调查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100字)。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人口的持续流失,农业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深入了解和分析这些问题,我参与了一项农业问题调查,下面我将分享我的调查心得体会。

第二段:调查农业面临的问题(300字)。

在调查过程中,我首先了解到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和困境。首先,农业确实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大量农地被征地用于城市建设,以及农业化学污染越来越严重。其次,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农产品质量、品牌和附加值不高,导致农民收入普遍较低。此外,农民劳动力短缺,年轻一代逐渐流失到城市工作。

第三段:分析农业问题产生的原因(300字)。

接下来,我对农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行了分析。首先,农业市场体制不完善,价格波动较大,农产品流通成本高。这导致了农民与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生产过程中难以享受到公正的市场定价。其次,农业科技水平相对滞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缺乏高效、节能、环保的农业经营模式。此外,农民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缺乏对市场需求的敏感度和创新意识。

第四段:解决农业问题的策略(300字)。

为了解决农业问题,我提出了几项策略。首先,需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通过引入新的农业技术、培育高效农业经营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其次,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需要完善农业市场体制,建立健全的农产品价格机制,提高农民收入。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农业补贴和扶持政策,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业生产。

第五段:总结(200字)。

通过这次农业问题的调查,我深刻认识到农业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只有通过一系列综合策略的推进,才能够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在未来,我将继续关注农业问题的发展,并积极参与相关行动,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希望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关注农业问题,共同努力,为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幸福而努力。

农业调查报告

为了助推我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及特色效益农业加快发展,按照区人大常委会安排,xx月中旬,区人大调研组分别到区农委、xx、xx、xx以及xx柠檬、xx豆瓣厂、xx食品有限公司、xx生态园露营基地、xx农业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xx农民新村和柠檬、花椒、草莓、花卉苗木、~鳅、观赏鱼等种养殖基地,通过实地查看和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业主意见和相关单位情况汇报,对我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及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如下调查报告:

近年来,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安排部署,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以实施“百村百园”和“三线四项”重点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着力推动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多举措促进农村居民快速增收和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xx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67.82亿元,同比增长4.8%;农业增加值达到47.15亿元,同比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582元,同比增长11.5%.获得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xx市现代农业建设贡献奖等荣誉称号。全国、全市一系列涉农工作会议和重大活动多次在我区召开,有力的提升了xx农业综合影响力。

(一)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渐成规模。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集聚资源,整合项目、资金,加大投入,集中力量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推进国家级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和拓展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综合整治,提档升级土地面积1万余亩,核心区内实施了道路、天然气、自来水、高规格节水灌溉、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韦灌路产业大道、琼江大桥已建成通车,新增人行道路灯100余盏,实施道路景观绿化1万余平米,建成蔬菜博览园和现代农业展览馆,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内现代化生产设施设备不断完善,机械化率达到76%。

二是产业集群优势逐步显现。围绕绿色蔬菜、生态畜禽、优质粮油、观光农业四大产业,以罐坝、渔溅、郭坡、中渡四个村为主的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已基本建成,全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已经基本形成。xx年,核心区内新发展龙头企业34家,新增收入158154万元,带动周边农户就业达7000余户。核心区内,太安镇发展有龙头企业10余家,发展有机蔬菜基地15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万余亩、渔业基地4000亩、苗木基地1500亩和1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

三是产品营销体系提档升级。农村电商有序推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推动“互联网+”工程,大力培育xx电子商务协会及汇达集团等本土企业建设涉农电商平台,以“潼惠网”、“三块石”为基础,搭建xx农产品网上交易市场。目前,朴真、润优、农龙、汇达柠檬、健能等近20家农业企业在京东、阿里巴巴、一亩田、易田、西部电商等知名电商平台进行销售,由各农业企业授权在各电商平台上销售的网店、微店也在逐日增加,农产品交易额突破6亿元,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特色效益农业异彩纷呈。

一是发挥品牌效应,农旅融合度逐步提高。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树立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理念,突出特色抓农业、围绕农业抓旅游,积极打造崇龛油菜花、太安蔬菜博览园、农业展览馆等农业产区,开发阳台盆栽蔬菜,建设农民新村,创建“xx农家”,促进“产区变景区”“产品变礼品”“民房变客房”,大力开展菜博会、菜花节、玫瑰花节、桑椹节、梨花节、柚子节等农业节会,创建无公害农产品179个、绿色食品65个、有机食品42个,乡村旅游发展步伐加快,农旅融合理念不断深化。如xx镇,目前发展有大小规模和接待能力各类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点60多个,从业人员6000余人,年接待游客60万余人次,核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50%.

二是发挥规模效应,农业带动力显著增强。在核心区内着力打造了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绿色、有机、生态、循环”产业集群,引进了帝安、汇达、岩泉豆瓣等柠檬、蔬菜、水果冷藏、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化模式和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的产业链条,现代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成效明显,基本建成中国西部绿色菜都,成为xx主城“大菜园”.目前,全区农业专业大户有3000个,注册家庭农场27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910个,区级以上龙头企业139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4个。全区粮食播种面积90万亩,产量39.05万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36.83万亩,总产4.68万吨,其中油菜面积28.3万亩,总产3.4万吨;蔬菜种植面积100万亩,产量200万吨;特色经果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产量40.9万吨,其中柠檬种植面积13万亩;蔬菜、油菜、柠檬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市第一。渔牧业生产也呈平稳增长态势,生猪年出栏达到100万头,家禽饲养量达到1142万只;生态渔业养殖面积达到20万亩,水产品产量3.8万吨。

三是发挥项目优势,农业多样化特色鲜明。全区实施了“百村百园”工程,围绕蔬菜、粮油、水产、经果、中药材等,培育主导产业,助推“百村百园”工程村产业发展,目前已建成89个专业村和标准园。从我们调研的太安、柏梓、寿桥等镇情况,特色效益农业也各具特色,效果显著。柏梓镇,以“五线”建设为抓手,以“蔬菜、柠檬为主导产业,花卉、苗木共同发展”的产业布局,引进种植大户115户,发展林果经济3.4万亩、苗林花卉亩,种植蔬菜3.5万亩。寿桥镇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11个,发展专业种养殖大户12户,微商电商3户;无公害蔬菜基地种植面积累计达1300余亩,部分蔬菜远销香港、韩国等地,年产值800余万元;新栽植撑绿竹1000亩,产值340余万元;观赏鱼养殖基地规模达到350亩,年产值达700余万元,已发展成西南地区最大的观赏鱼养殖基地。

(三)政府服务务实有效。

一是认真指导土地规范有序流转。职能部门认真指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合同,对流转面积大、涉及农户多的流转项目协助做好资质、经营能力等审查,逐步建立风险预防、控制和处置机制。全区土地流转面积近60万亩。寿桥镇革新农业发展体制,加快规模化发展步伐,采用折资入股、转包、互换、代耕等形式,累计流转土地9880亩,规模经营耕地面积7412亩,分别占耕地面积的80.4%和60.8%.

二是注重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开展新型农民职业培训60期,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002人;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868人,培训农民7070人;开展送科技下乡、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农机安全宣传等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同时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核查力度。

三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惠农政策。积极宣传种粮直补政策,圆满完成种粮直补审核、汇总、兑付各项工作,全区共计兑付种粮直补资金5931.2万元、良种补贴资金1041万元。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监督落实;做好了农机购置补贴,全年推广补贴农机具5882台,下达国家补贴资金700余万元。

四积极探索开展农业保险工作。建立了优质粮油、蔬菜、玉米、高粱、生猪等农业生产保险,水稻保险达到7.2万亩,玉米、高粱保险达到4.3万亩,蔬菜植保保险完成0.5万亩,蔬菜价格保险达到1.2万亩,生猪保险达到33.6万头。

现代农业示区带建设及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还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保障乏力,制约现代农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一是融资困难,缺乏资金保障。农业投入周期相对长、风险又大,加之没有实业抵押融资困难,资金短缺已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硬伤”.在太安龙鳅农业调研中反映,目前企业流转土地1000余亩,投入资金1000余万,除享受30万元的特色效益农业切块补助资金支持外,金融机构基本未融到资。二是用地困难,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需要适度规模经营,流转的农村土地多为基本农田,缺乏农业产业配套设施用地,土地经营面的狭小与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三是缺乏现代农业技术人才,人才支撑乏力。农业企业的发展和工业、商业一样,人才是关键要素之一,现在的年轻一代,愿意投身农业的不多,大学生农业专业毕业的愿意在最基层的也非常少。在家的农村劳动力普遍文化素质低、不懂现代农业技术,加之基层农技干部的缺失,对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带来很大影响。如帝安农业2000多亩的用地规模,日常能用的工人也仅20-30人,根本无法满足正常的.用工需求。

(二)一些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场把控难,部分农业企业经营效益较低。由于农产品现代市场营销体系不够完善,对未来市场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测和研判,加之现阶段我区农产品基本上以初级产品的状态进入消费领域,附加值低,竞争力差,容易导致供求失衡,市场把控难,部分农业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核心区内不少农业企业存在拖欠租金和工资的现象。

(三)农村面源污染问题,亟需解决。一是种植过程中的污染不断发生。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大部分农膜就地丢弃或焚烧,造成大气环境和土壤污染,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养殖业污染较为严重。近年来,我区畜禽、水产养殖业发展较快,部分养殖场虽建有沼气池和简易污水粪便沉淀池,但实际处理能力远远达不到排放要求,畜禽粪便直接排入河道、土壤等,对周边环境及水库、次级河流导致污染.三是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问题仍然突出。镇街垃圾收运设施缺乏,废弃蔬菜随意堆放,任意倾倒,生活垃圾随处乱倒、乱堆放、填埋或焚烧,多数场镇污水管网建设滞后,污水收集处理率低,直接影响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进程。

(四)资源整合力度不够,产业发展不够平衡。一是政府对涉农项目、资金统筹力度还不够,在实施中部门各行其事、各自为阵现象依然存在,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布局,有的涉农项目、资金未能充分发挥效益;二是镇街间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不够平衡,南北差距较大。

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抓住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机遇,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以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及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确保农村农民全面迈入小康社会。

(一)科学布局产业项目,突出特色效益农业加快发展。要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推进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意见》中的“六大产业片”的布局,坚持农旅融合理念,科学规划布局农业产业及项目,兼顾全区均衡发展,因地制宜,狠抓市场前景广阔、带动力强、具有特色效益优势的产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农业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树立农旅融合发展理念,注重生态安全与环境保护,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创新农业生产模式,坚持适度规模经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二)大力推进农旅融合,促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立足农业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培育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带,引导农业向多样化、精品化发展,突出特色、品牌和效益,逐步形成集农业生产、农耕体验、文化娱乐、科普教育、生态环保、产品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进一步加强农民新村建设规划,加大农村危旧房改造力度,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镇街村污水垃圾处理和农村清洁能源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村生态环境,为农民增收致富创建平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强化科技支撑,努力提高现代农业产业化水平。一是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着力办好农业职业教育,扎实做好农民科技知识培训工作,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龙头企业和种养殖带头人,努力打造一批懂技术、善管理、能经营的现代农业经营者,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保障;二是要进一步增强科技意识、现代物流“互联网+”意识、品牌意识,大力推广先进种养殖技术,坚持“标准化生产,科技化种植,专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努力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自主“品牌”产品,积极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推进产品农业向功能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四)狠抓保障体系建设,提升特色效益农业竞争力。一是抓好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积极培育以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多元经营主体共同发展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提高生产效益。二是完善监管服务体系。加强引导,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镇(街)、村两级监管服务机制,形成完善的区、镇(街)、村“三级联动”的监督管理服务体系。三是加强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农产品销售经纪人和中介组织,建立“互联网+”农村电商平台,搭建农产品网上交易市场,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市场需求的农产品营销网络,畅通农产品交易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销售风险。四是继续推进农产品保险业健康发展,进一步拓宽农产品品种及项目保险的范围和领域,有效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

(五)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用地保障。一是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机制。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正确处理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涉及的多方利益关系,积极指导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做到职责明确,手续完备,合同规范,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二是组建土地流转中介组织,通过土地信息收集、资产评估、政策咨询、信用担保等服务,完善土地流转市场体系。三是积极引导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居民新村建设步伐,节约土地资源,积极引导家庭农场或股份制合作企业适度规模流转土地,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从而让土地集中、联营,在更大范围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努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用地保障。

(六)建立和完善农业投融资机制,保障农业产业发展资金需求。一是加大设施投入,按照先建后补的原则,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向有条件、有基础的地方投入,以设施项目撬动集中连片发展、发挥规模效应。二是着力提高对农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水平,组建工作队伍,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联系,搭建银企平台,切实帮助企业的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三是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建立融资担保公司,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探索创新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方便业主、保障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信贷融资模式,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及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七)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严格控制农产品市场准入。不断完善农产品快速检测标准体系,提高检测精准度,对于不达标的产品一律不予进入市场。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经快速检测达标的产品,要求张贴产家标识,并登记,以便于查找和售后跟踪管理。三是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监管。在产品准入、流通、甚至售后各环节严把质量关,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四是加大执法力度,全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净化农业投入品市场,依法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严格依法处置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严把质量关,确保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

(八)综合整治农村面源污染,助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一是强化宣传,提高环保意识。充分运用电视、报刊、网络等载体,广泛宣传法律法规,普及生态环保知识,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业主的环保意识;二是采取措施,加强综合防治。建立安全用药制度,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加强废弃农膜、化肥、农药包装袋的回收利用,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大力推行生态养殖模式,加大投入,建设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开展农村环境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三是完善机制,加大监管力度。积极探索建立适合我区农村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的监测防控体系,构建和完善农业环境安全评估体系、化肥农药投入监测体系、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养殖业环评监测体系等,力求面源污染防治有章可循;四是依法监管,有力防控面源污染。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依法加强对农村面源污染的监管,对养殖环保设施建设、污水处理运行、企业排污情况等进行认真督促检查,严格执法,有力防控农村面源污染,助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进程不断加快。

农业调查报告

近年来,市县立足区位优势,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根据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建设以规模农业、精品农业为特色的农业特色县”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特色资源为基础,以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为目标,围绕特色抓产业,围绕产业强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围绕基地带农户,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一)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1.葡萄成为农民增收重要产业。xx县是全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是广西葡萄之乡,到20xx年底全县葡萄种植面积达12.5万亩,总产量18万吨,产值达12亿元,创建了馨荣现代农业千亩示范园、溶江镇葡萄基地等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葡萄种植示范基地。兴安葡萄在全区优质鲜食葡萄评比15个金奖,兴安葡萄荣获10个。“十二五”期间,xx县将大力发展山地葡萄,计划在稳定现有葡萄的基础上,往山地发展3万亩欧亚系列葡萄品种,其中早熟品种维多利亚、夏黑,晚熟品种温克、红玫瑰等,到2015年全县葡萄种植总面积预计可超过15万亩。

2.柑桔产业得到恢复性发展。

兴安柑桔产业曾受黄龙病的危害,几近崩溃,在县委、政府重振柑桔产业的政策扶持下,“十一五”期间以南丰蜜柑为主共扩(改)种柑桔6万亩,到20xx年柑桔种植面积发展到10.6万亩的规模,并有2个柑桔专业合作社的柑桔生产基地取得了出口注册登记果园资格。

目前已形成10.6万亩的种植规模,年产量11万多吨,年总产值达4.5亿元。有连片100亩以上示范基地6个,其中两个柑桔专业合作社的柑桔生产基地取得了出口注册登记果园资格:兴安镇半冲柑桔专业合作社柑桔园和界首镇兴田村祉福田柑桔园。未来五年内,xx县将以湘江流域为重点,发展种植柑桔12万亩。

亩,完成毛竹低产林改造20万亩。

4.兴安是全国瘦肉型生猪生产基地。生猪规模不断扩大,20xx年生猪饲养量80万头,千头猪场发展到56家。未来五年内,力争建成万头标准化商品猪场3-5个,5000头以上肉猪场8-10个。

5.食用菌、甜玉米两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食用菌种植面积已达到600万平方米,实现了由原来家庭作坊式的季节性零星生产转变成反季节规模性经营生产,形成了食用菌科研、产销一体的产业化生产链,并率先在全区开创从单一食用向食药两用高端方向发展的新局面;甜玉米从20xx年开始发展到现在10.7万亩的规模,并形成了“甜玉米种植+肉牛养殖+食用菌栽培+甜玉米、菇、牛肉深加工”的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在这方面,广西桂果食品有限公司作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龙头”作用极其明显。

6.秋马铃薯成为钱粮双增新渠道。

兴安秋马铃薯起步晚,起点高,发展快。20xx年xx县试种436亩秋马铃薯,获得成功后,20xx年迅速扩大到10730亩,20xx年全县已落实示范点15个,示范面积15000亩,总种植面积约3万亩,主要在兴安镇的五里徘和崔家的高泽和上塘。示范片经专家测产平均亩产达到615.9公斤,比预计产量高出65.9公斤发展速度很快。兴安作为全区4个马铃薯重点示xx县之一,以葡萄间种、柑桔间种和水稻+秋马铃薯三种种植方式的已成为兴安秋冬粮食生产的亮点。

(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

全县的1100多家农业产业化企业主要分为农产品加工和大型养殖两大类。

1.农产品加工方面。一是竹制品加工,全县有竹制品加工企业上百家,主要加工竹签、竹衣架、竹筷、竹针、竹席、竹碳、竹笋等产品,产品远销日本、新加坡、东南亚、美国等地,重点企业有威宇竹木制品公司、全义竹木业公司、白竹竹木工艺厂,并计划在溶江生态产业园布局竹木加工业,促成其产业聚集。20xx年xx县竹制品加工行业总产值达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产值4.5亿元,并保持30%的增长速度和解决了2.5万人的就业问题。全县力争“十二五”末实现竹制品加工企业总产值10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以上。二是农副产品加工,主要包括果蔬加工和米酒酿造。果蔬加工以三大食品罐头加工企业(桂果食品、皇冠食品、日盛食品)为龙头,各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利用当地农业种植优势,主要生产加工甜玉米、桔子、白果、马蹄、荔枝、龙眼、菠萝、葡萄等;米酒酿造集中在溶江产业园,主要以溶江三花酒业、三花宏兴为龙头。20xx年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近20亿元,其中规模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5.2亿元。

2.大型养殖方面。主要有千头母猪场万头肉猪场的桂林荣发畜牧公司和存栏近500头牛的广西桂牛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同时依托参皇公司、桂柳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养鸡、养鸭,带动农户形成规模养禽的产业格局。20xx年1月,广西桂牛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桂林荣发畜牧有限责任公司被评为“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荣誉称号。养殖范围包括生猪、肉牛、能繁母猪等多个产业,标志着全县禽畜标准化养殖水平又上一个新台阶。

到目前为止,全县有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加工企业66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其中:1.莱茵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成为全区首家在中小板成功上市的民营企业;2.桂林日盛食品有限公司为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广西桂果食品有限公司是“xx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自治区第一批农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是自治区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桂牛公司20xx年被评为“广西水产畜牧行业重点龙头企业”,20xx年被评为“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目前是广西大学的“教学实习基地”和中国农业大学的“重点合作基地”。

20xx年全县24家规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28.3698亿元,实交税金3.58亿元,企业净利润达2.8亿元。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同时也带动了农民增产增收,一方面,企业共安置农村劳动力7537人,农民工从企业得到的收入总额达8000万元;另一方面,企业共建有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54个,面积达66000亩,与农户签定农产品生产销售合同13000份,金额达6020万元,实际履行订单成交额达6520万元,占92%。以上两方面农民收入14020万元,全县农民因企业直接带动人均增收409元。此外,企业直接带动农户45750户发展生产,真正发挥了企业在农业产业化当中的“龙头”作用。

(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

xx县到工商局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共88家,有工商登记注册成员1440人,分布在全县10个乡镇的各行各业,其中以葡萄、柑桔、食用菌等种植业为主,有50家。20xx年合作社统一组织销售农产品总量达4.5万吨,统一组织销售农产品产值达14677万元。目前已成功打造“兴田冰糖橙”、“漓江果蔬”、“南源禾花鱼”、“宏旺食用菌”、“漠川三木药材”等品牌,通过品牌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幅射帮助作用进一步加强,如兴田村冰糖橙协会,带动周边群众改造老果园,建设高标准果园示范园2000多亩;宏旺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注册“宏旺”牌商标,包装销售云耳等食用菌,价格好,销路畅,带动6000多户群众发展食用菌,走上了致富路。

20xx年12月9日在xx市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第三届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上,xx县广西桂果食品有限公司、桂林日盛食品有限公司、溶江三花酒有限公司、兴安鸿达食品有限公司、宏旺食用菌合作社、湘漓唐水生禾花鱼合作社以及农业局和林业局参加了交易会展,成交额突破百万大关。

xx县农业产业化工作之所以取得较好的成绩,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工作。一是成立了xx县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xx县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若干意见》,二是每年年初组织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以及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召开农业产业化专题会议,落实订单农业生产。如今年桂果、日盛、皇冠等企业发展了以甜玉米为主的订单农业生产,与农户签订13000多份甜玉米订单合同,面积达6万多亩,实现产值3500万元。

(二)加快土地流转,促进产业发展。20xx年县政府下发了《xx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施办法》,据不完全统计,全县20xx年以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土地总面积33.82万亩,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总面积6.45万亩,占家庭承包土地面积的16.26%,从而涌现了大批规模种养基地。

(三)出台奖励政策,扶持规模基地。20xx年出台了《xx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原料生产示范基地扶持办法》,从财政拨出200万元用于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办原料基地。今年已下发《xx县规模农业开发经营奖励办法》,由县财政拿出500万元对符合产业规划、示范带动效果明显的规模种养基地给予奖励扶持,进一步增强了投资者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信心。

(四)切实帮助农产品加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按照中央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总体要求,及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深入到企业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各企业的经营情况,与企业共同解决生产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一些龙头企业扩张生产规模,提升生产水平,例如:桂果公司在崔家乡长冲村新厂区的果蔬生产线新厂房建设已顺利竣工,年生产能力为30000吨;云峰公司在县工业集中区c区投资500万元的兴桂分公司也已投产,年生产能力为2000吨。桂林荣发公司千头母猪场和万头肉猪场续建工程正在加紧实施。桂牛公司拟投资1500万元建设秸秆养牛和10万头肉牛分割加工项目也已进入实施阶段。

(五)加大科技投入。今年县本级科学技术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例的1.38%,通过农口单位自身业务开展和技术培训,请外向型甜玉米产业技术开发和聘请罗汉果专家大院、葡萄专家大院的首席专家的技术传授,强化了创新科技服务,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20xx年5月19日县农业局在在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cabi)北京代表处的帮助下,引进cabi在全球开办“植物诊所”的经验,并借鉴医院诊断与开方的模式,在溶江镇开办全区第一个“植物诊所”试点,让兴安成为全国第二个植物智慧项目的合作伙伴,为农民提供及时、针对性强、专业化的病虫害诊断及防治处方服务。

20xx年4月12-13日,全国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与补充耕地质量验收评定工作会在xx县召开,农业部种植业司胡元坤副司长,农业厅张明沛厅长对xx县近年来开展的土壤有机质提升工作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4月27日,国家农业部农机化司副司长刘恒新为组长的国家农业部督导组在兴安督查春耕生产时对兴安春耕工作也予以充分肯定;7月22日,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徐世宏站长带领自治区、xx市测产验收专家组来到兴安,对早稻高产创建及超级稻示范片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经测算该示范片干谷平均亩产达到615.9公斤,超过了目标产量65.9公斤/亩,鉴定圆满完成项目建设工作;8月2-3日全区农民增收现场会在灌阳、兴安两县召开,陈章良副主席对兴安依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更是赞口不绝。

(六)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缓解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难题。一是建议增加财政性资金支出,加大对优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规模农业、高新农业、订单农业、循环农业的扶持力度,每年都以贷款贴息的方式扶持企业。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抗灾能力。同时把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贫资金、水利专项资金要与农业产业化企业结合起来,形成各级各部门共抓农业产业化工作的局面。二是制定相关的优惠金融政策。根据企业前三年的经营情况和资产状况以及市场发展前景给予信誉贷款,适当降低抵押贷款门坎和实行三个以上企业联保贷款。对符合贷款条件的重点龙头企业,优先列为贷款对象,加大投放力度,特别要满足企业在农产品收购旺季对资金的季节性需求。三是鼓励农产品龙头企业和民间组织组建形式多样的农业贷款担保机构,探索建立银行、企业、农户风险共担机制。

(七)提高服务水平,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是继续努力打造宽松和谐的投资环境。要切实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特别是要及时抓住当前的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难得机遇,多引资、多招商、多承接项目,在招商引资政策方面特别是税收、企业融资、劳动用工、企业周边社会稳定工作等方面充分给予政策支持,做到更优惠、更宽松、更和谐,力求达到以商招商、以商带商、以商引商的效果,努力促进兴安农业产业化快速、健康发展。二是加大对科技培训的投入力度,发挥科学技术在农业增收中的作用,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二、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xx县农业产业化尽管发展很快,但和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产规模不大,农产品的加工能力还不够强,制约了订单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产增收。订单农业履行困难,在订单合同履行方面既存在公司拒收产品的个别现象,也存在农民朋友把农产品高价走鲜货,造成企业收不够原料的情况。

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数量少、履盖面不广,幅射带动作用不大。有很多合作社都是几个核心成员在操纵合作社的活动,没有发挥民主管理,一般社员没有参与合作社的经济活动,从而大大的降低了合作社的凝聚力。

三是招工困难。农产品加工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且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在企业大生产时期,用工缺口很大,需远赴湖南、贺州等地招工,增加了企业负担,影响了企业的平稳生产。

四是部分农产品产供销各环节有脱节现象,流通服务体系不健全,如今年的葡萄出现了“卖难”的苗头,产品质量下降,农民效益增少。

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调查报告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调查报告

五是缺乏品牌意识,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没有建立,影响到农产品的销售和农民增收。

六是生态保护与建设机制有待完善。环保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生态保护统一协调推进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重经济发展、轻生态保护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干部绩效考核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环境保护投资机制尚未形成,社会公众环保意识有待增强,消费方式需进一步转变,参与生态建设的渠道需进一步拓宽。

七是科技支撑还有待进一步强化。农村科技体制改革进展缓慢,尚未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科技运行机制,计划经济的影响依然存在。农业科技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缺乏高层次科研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技术储备不足,高新技术在农业农村的应用相对滞后。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科研经费少而分散,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三、生态循环农业是xx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第八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生态循环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它不单纯地着眼于当年的产量,当年的经济效益,而是追求一个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在整个农业生产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把人类梦想的“青山、绿水、蓝天、生产出来的都是绿色食品”变为现实。生态循环农业具有综合性、多样性、高效性、持续性的特点。

综合性――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多样性――生态农业针对国情地域辽阔,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高效性――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持续性――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由此可见,生态循环农业是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实现较少废弃物生产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农业生产方式。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由此可见,生态循环农业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升,兴安农业发展走生态循环之路,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四、兴安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规划总体目标及任务

规划总体目标:

通过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建设,全面普及应用节约型农业新技术,循环利用农作物秸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畜禽粪便,明显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有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建立以农产品、畜禽产品、林产品、水产水禽产品生产加工为主导的生态循环农业经济体系,构建具有兴安特色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建立较为完善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和运行管理机制。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农业农村废弃物基本得到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全面提高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农产品质量与效益显著提高#fromhttp://end#;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方向,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拓展农业发展领域,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规划发展任务:

1、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广应用节约型农业技术,改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解决农业生产面源污染,实现清洁生产;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生态家园;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率。

2、拓展延伸农业功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物质产业,开发利用新燃料、新饲料、新肥料、新材料;全面普及农村沼气建设,大力发展以沼气管理和垃圾、污水集中收集处理为主要内容的乡村物业服务;发展乡村旅游、传承乡村文化、增加城乡就业。

3、促进资源持续利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发展冬种绿肥、秸秆还田等增施有机肥,提升土壤有机质,保护和改善耕地质量;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加大石漠化治理力度;加强物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强化外来有害入侵生物的监测预警和防治。

4、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加强循环农业实用技术研究,积极开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能源作物培育、土壤污染修复、节约型农业等技术研究;总结和提升不同经济条件、生态类型的循环农业实用技术和模式,积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循环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发展循环农业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五、兴安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规划重点

1、以优质稻生产加工为主导的循环农业经济链

2、以水果生产为主、“养殖―沼气―种果”三位一体循环农业经济链。积极探索“猪―沼―果”发展新模式,主攻发展适用于大中型养殖场的沼气规模化大循环,建设集中的养殖基地和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用管道将沼气和沼液分别输送到农户家庭和果园。

3、以蔬菜生产加工为主导的循环农业经济链。

利用“十二五”菜篮子工程的年度实施,不断纵深发展全县蔬菜生产,主攻方向是加强特色蔬菜良种繁育和推广,大力发展优质特色蔬菜;强化特色蔬菜产后处理,积极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重点培育名牌产品,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4、以食用菌为重点的“稻―灯―鱼―菇”循环农业经济链。

即在水稻收割后,利用稻草做食用菌的培养基,通过食用菌二次发酵,收菇后菇下脚料还田,可培肥土壤,减少化肥用量。此外,在稻田中安装频振式诱虫灯诱杀害虫,可以减少农药用量;被诱杀的害虫可喂鱼,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兴安发展食用菌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和原材料资源优势,又有稻田养鱼基础,湘漓唐水生禾花鱼合作社在20xx年xx市举办的第三届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上推出的“兴安秦堤禾花鱼”,就是这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代表。“十二五”期主要在食用菌加工、销售环节求突破,抢占市场,实现农民增收。

5、以玉米生产加工为主导的循环农业经济链。

玉米的主要转化途径是加工成饲料,另有少量甜玉米供应市场鲜食。目前广西桂果食品有限公司是兴安甜玉米种植“订单农业”的龙头加工企业,其欲纵深发展的基地(玉米、洋藓)―加工罐头―产生下脚料―养牛―牛粪种蘑菇―加工蘑菇罐头―蘑菇基料(肥料)种植甜玉米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就是其典型的代表。

6、以农作物秸秆为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农业经济链。

大桂林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年产量在30亿公斤以上,目前综合利用率只有30%左右,利用空间很大。同时,农作物秸秆乱堆放,影响村容村貌。因此,抓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有利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一是农作物秸秆通过青贮、氨化或科学加工与调剂,压成块状或颗粒饲料,用来饲养牛、羊等牲畜,发展畜牧业;二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食用菌,废弃料生产有机肥;三是农作物秸秆通过农业机械粉碎后,直接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

同时,在兴安投资落户,正做开工前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的凯迪兴安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1×30mw机组工程,即是以农作物秸秆为生产原料的生物质发电项目,规划年消耗燃料量为24.64万吨,日消耗燃料量约722.70吨。该项目计划设建xx县、xx县麻市、xx县新圩、xx县中锋、xx县三街5个生产原料收储站。本项目建成后预计未来**年内,仅以农作物秸秆为主的生物质燃料的供应,大桂林区域年需农作物秸秆34.89万吨,林木生物质资源生态原料21.92万吨。这无形中也为这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以农业生态旅游为主导的循环农业经济链。

xx县是“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中国最美小城”、广西十佳休闲目的地。近年来吸引中央、区内外媒体来兴拍摄,在中央电视台cctv1早间6:55和cctv4国际频道7:45黄金时段,连续播出兴安旅游形象宣传片,比如有:电影《远山在呼唤》;央视cctv-4《中国古镇》走遍中国20xx年第296期--兴安镇:寻找陡军,cctv-4桂林兴安清凉一夏:远方的家,地理中国:千古一渠;广西卫视的《美在广西》魅力兴安红色之旅、广西公共频道的水荡兴安,综合频道的红旗漫卷八桂第13集突破湘江;以及湖南株洲《湘东地理》第2期山水兴安等等陆继播出,极大地提高了兴安的旅游知名度。据旅游部门统计20xx年预计全县接待旅游人数493.8万人次,同比增长22.6%,实现旅游总收入33.7亿元,同比增长29.6%。

为推广生态旅游业的发展,xx县委托资质单位也陆继编制完成了《xx县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湘江战役遗址公园概念性规划》、《湘江源旅游规划》、《漓江源生态旅游规划》、《马头山、七甲、屯川旅游规划》,协助完成《漓江上游古镇及生态农业旅游概念规划》、《xx市一山五库旅游发展规划》等等。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特色农业发展生态旅游业,积极拓宽农业功能和领域,已初步探索出一条特色农业与农业旅游相结合、地方传统文化与农业旅游相结合、新农村建设与农业旅游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十二五”期间的主攻方向是:整合部门力量,重点建设好农业生态旅游精品线路;以生态农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基础,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漓江、湘江流域生态优势为依托,在编制规划项目的指引下开发或挖掘农业景点、农耕文化资源,确定开发重点和发展项目;建设好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辐射带动周边农业旅游产业开发。

8、建立以畜禽产品加工和粪便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为重点的循环农业经济体系。

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加强“公司+养殖小区+农户”、“公司+农户”等发展模式,加快发展以畜禽为主导产品、粪便综合利用的循环农业经济链。在循环农业示范村(屯),逐步推广畜禽粪便集中处理、统一建池、统一供气模式,既节省能源,又利于清洁卫生,有效改变村屯内畜禽到处养、污水到处流、粪便到处排的.状况。特别是中、大型养殖场兴建大型沼气池,为村屯统一供气,或利用沼气发电,沼液通过管网为果园施肥,既节省了煤电等传统能源,又可以发展其它附属产业,如酿酒、供暖等;沼渣、沼液是无污染、无公害的有机肥,可用于粮食生产、种果、种菜等。

9、建立以林产品为主导的循环农业经济体系。

建立以生态保护为基础、以林产品为主导的循环农业经济体系,主要发展以森林景观为资源的循环农业经济链。配合市委、市人民政府工作,基本形成以猫儿山、资源、龙胜为三角黄金带的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发展以竹木生产加工为主导的循环农业经济链和以木材下脚料为原料的循环农业经济链。充分发挥兴安作为全国毛竹生产基地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提高竹木资源利用率;发展以松脂生产加工为主导的循环农业经济链;发展以“三木药材”(杜仲、黄柏、厚朴)生产加工销售为重点的循环农业经济链。

10、建立以水产与水禽结合的立体生态循环农业经济体系。

重点发展稻田养殖基地、水禽养殖,促使规模迅速扩大,为发展水禽与水产结合的立体养殖创造有利条件。

六、兴安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值得借鉴的企业模板

为加强全县生态循环农业的纵深发展,xx县20xx年计划重点推出广西桂果食品有限公司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提出了“新建10万头优质肉牛生产基地,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项目。项目建设主要内容有两块:一是由企业与农户共同建立10万头优质肉牛生产基地。由企业提供养牛饲料(用罐头食品下脚料加工牛饲料),交给农户分散养殖;二是企业新建优质肉牛加工生产线,对屠宰的牛肉加工成冷却肉销售。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可以达到如下成效。

一是首先通过订单扶持,带动农户大面积种植甜玉米,为企业提供充足原料,延长了农产品加工的产业链,增加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甜玉米等农产品基地建设,为企业罐头加工提供了优质、价廉、稳定的加工原料,利于罐头生产规模扩大和生产成本降低。

二是利用桂果实业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玉米下脚料和鲜秸杆供应桂牛农牧,作为肉牛养殖的原料供应。目前该公司仅罐头加工后所剩下废弃的下脚料就有20万吨,即使不扩大原料生产基地,将下脚料加工成工牛饲料,即可满足饲养1万头肉牛的养殖需要,产生产值近8000万元,利润1600万元。桂果公司自20xx年始与农民签订“订单养殖肉牛”,发展了一批肉牛养殖专业户。据调查现全县规模肉牛养殖专业户只有546户,养殖肉牛6000多头。公司回收牛仔500余头,回收架子牛1800多头,养殖遍及养殖的母牛、肉牛、牛仔平均每头获利都在3000元以上,户均获利万元以上。通过近年来的宣传发动,农户眼见为实,农民养殖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据统计有500余户农民有规模养殖肉牛的意向,要求与公司签订肉牛养殖合同。

如果这些罐头食品加工后的下脚料不加以利用,任其废弃,不仅浪费了宝贵资源(据畜牧部门鉴定,每年废弃的玉米蕊、玉米包叶、菠萝皮、洋蓟渣等下脚料营养十分丰富,是上等的牛饲料),而且堆成垃圾,易糗易繁殖细菌,对厂区及周边村庄产生严重的环境破坏,而将这些罐头产品的下脚料,加工成牛饲料,可以饲养近万头肉牛,实现变废为宝,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目前兴安的农民养殖肉牛之所以发展缓慢。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农民在冬季枯草季节没有饲料给肉牛吃,而喂玉米及精饲料生产成本又太高。第二个原因是没有龙头企业长期收购肉牛进行屠宰加工,活牛市场销售价格波动较大,肉牛价格低时会挫伤农民养牛的积极性。第三个原因是缺乏资金投入。农民养殖肉牛,饲料特别是冬季枯草季节,更需要有稳定的饲料来源,而桂果公司罐头生产规模扩大后有充足的下脚料加工成牛饲料,确保冬季枯草季节饲料供应;三是肉牛养殖规模扩大后,又能产生大量的牛粪,为蘑茹种植和甜玉米种植提供了更多的有机肥。蘑菇生产后的菇肥,又可以为甜玉米等种植提供更多的优质肥料。

三是通过养牛产生的牛粪生产成高效有机肥料,是种植蘑菇、玉米、洋藓等经济农作物的绝好肥料,供应大规模种植优质蘑菇基地,促进企业罐头原料基地产品产量的提高,确保原料的品质。同时每年蘑菇基地种植后生产菌渣达到32万kg,转化有机肥96万kg,供给周边5000农户的果林、田地使用。

上述几个环节互相依存、互相促进,这样“种、养、加工”紧密结合,“公司+基地+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均占。基地(玉米、洋藓)―加工罐头―产生下脚料―养牛―牛粪种蘑菇―加工蘑菇罐头―蘑菇基料(肥料)种植甜玉米的完整产业链模式,环环相扣,互为整体,相得益彰,完全实现了“种、养、加”的立体循环,走出了一条生态循环农业的新路子,这种变废为宝的循环链条环环相扣,首尾相接,不仅为企业和农户产生了最大经济效益,而且实现了种、养、加工过程对环境基本无污染,有效地保护了环境,社会效益明显,是高效农业的一个成功典范,是生态循环经济的优秀标杆。

七、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会议精神的伟大实践,更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农民的社会工程。因此,省(区)、市、县、乡各级人民政府应把这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得力干部和技术人员常抓不懈,每年对此项工作定任务、定项目、定责任、定奖惩,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因此,县、乡(镇)两级政府及县直各式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做好“三农”工作和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不仅做到思想上有位置、工作上有安排,关键是要做到“行动上”有“效果”,身体力行地投身到服务的实践活动中,为兴安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引导多种经济主体的参与。

建议在每年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各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向上级对口部门及时反映利于有利于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积极引求上级部门在资金使用安排的倾斜;银行切实落实好国家生态循环农业信贷优惠政策,对符合信贷条件从事循环农业建设的企业或个人,在贷款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政策,提倡生态富民,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大力引导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建议政府每年从排污费中提取1%设立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基金,用于生态循环农业滚动发展,基金存续期限为2015―2018年。

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的专项资金,充分利用国债、国家专项引导资金、国外政府贷款及各种环境保护专项基金,大力筹措资金,拓宽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融资渠道。

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调查报告各类报告

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示范、引导和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按照本规划所策划的项目,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项目包装,构建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社会参与、多方投入的循环农业投入机制。建立促进技术进步、人才培养、产业体系建设、新技术示范建设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奖励资金,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促成多元化投资新局面。

强化财政转移支付,逐步建全生态农业补偿机制,调动生态农业建设区域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三)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积极引导龙头企业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不断提高管理经验,根据本县的资源、地理优势,引进资金、技术、人才,挖掘潜力,研发高端产品,积极开拓市场,逐步打造自己的品牌,不断发展壮大企业。一是要树立质量意识。从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加强产品的质量管理,以提高产品质量来提升企业诚信度、知名度。二是要树立品牌意识。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培育、提升和保护品牌,积极注册、申报国家驰名商标、省部级名牌产品,申报农产品原产地认证,对获得国家驰名商标、省部级名牌产品的企业要给予一定奖励,对冒牌侵权行为要严厉打击。三是鼓励支持企业参加有关的农展会、博览会、交易会、推介会等经贸活动以及名优农产品评选,塑造产品品牌。四是组建联营式的集团公司,走“小企业、大舰队、集团化”的道路。如联合几十家竹席加工企业,组建联合公司,生产某品牌竹席,确保质量和品质,打统一品牌和包装,做出品牌,做出效益。

(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走规模化、专业化的道路

要根据各地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努力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方面要把原有的特色农产品做强做大,做专业化;另一方面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注重引进、开发一些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使之专业化、规模化,成为农民创收新的增长点。

(五)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桂林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为契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旅游食品等,增强农产品的销售。

(六)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确保农业产业化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的优势服务。根据xx县葡萄今年有“滞销”的苗头,县政府应统筹规划,下决心,花力气建设一个集聚、幅射功能较强的“农产品交易中心”,解决农民葡萄等农产品卖难的困难。

(七)增加科技投入,以科技推动兴安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各级农业、畜牧主管部门及科技普及部门,要把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种植、养殖等方面的科学知识,推广成功种植户、养殖户的经验,让科学种植、科学养殖技术,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法宝。在做好科技普及宣传的同时,各级专业主管部门更应做好种植、养殖等服务工作的跟踪服务工作,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主动到企业、到田头、到养殖场等地做好服务工作。

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积极引导企业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和大中院校合作,逐步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和产业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和协助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加快成果转化,争取在新品种、新原料、新工艺、新设备等方面取得突破。积极扶持民营研发机构和企业的研发活动,加速循环先进技术向产业化、市场化转化。

同时,根据各县(区)自然资源、产业特点、种养习惯等,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以发展外向、特色、绿色、精品农业为重点,大力开展进循环农业试点示范工作,探索发展循环农业的有效模式,形成一批示范企业、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在资源优势明显、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先期启动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工程,稳步推进循环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八)整合支农资金的各项资源,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撑,国家扶持有一定的限度,因此,在积极争取国家扶持资金基础上,还要多渠道、多种方式筹集项目建设资金。

一是国家级、省市级人民政府,每年应安排一定数额的生态循环农业资金,有偿无息借给实施生态循环农业的项目业主,流动发展,使用3年后定期收回,再支持其它好项目使用。

二是对市场前景广阔、科技含量高、资金投入时间短,效益显著的生态循环农业建设项目,开展农民投工、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原料入股和设备入股等形式筹集资金。

二是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发达国家及国际环保机构环保资金的支持,吸引国内外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到循环农业建设领域直接投资。

四是争取金融机构对循环农业建设的信贷支持。

(九)扶持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通过树立典型,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推动全盘。

农业问题调查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农业问题的现状和解决方向,我参与了一项农业问题调查,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农业现代化程度不够,科技缺乏应用。在我调查的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农村仍然采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民依靠传统劳动力和手工操作进行种植和养殖。同时,他们对于新兴的科技设备和农业知识了解甚少,科技应用在农业生产中的意识不强。因此,我认为政府应该加大科技推广和培训力度,提供农民需要的科技设备和培训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其次,农业稳定和持续发展面临风险。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经常面临天气灾害、病虫害等风险因素,这些因素容易影响农作物和养殖动物的生长和发展。同时,农业生产也受到市场行情、政策变化等经济因素的制约,农民面临着价格波动和收益不稳定的问题。因此,我认为政府应该加强农业保险和补贴政策的实施,减轻农民的风险压力,保障农业生产能够持续发展。

再次,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在我调查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地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令人担忧。农产品可能存在使用农药过量、兽药残留等问题,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此外,农产品加工环节中的卫生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因此,我认为政府应该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建立健全的检测体系,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惩处力度,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人民的身体健康。

另外,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我调查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产业结构单一、农村劳动力空闲、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通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我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引导农民发展多元化的农产品和农村特色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最后,农民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在我调查的过程中,我发现农民在农业生产管理方面存在知识和技能的匮乏。许多农民仅仅凭经验和传统的种植方式来进行农业生产,缺乏科学管理和创新意识。因此,我认为政府应该加强农民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推广现代农业管理理念,帮助农民更好地应对农业生产和管理的挑战。

综上所述,在我参与的农业问题调查中,我认识到农业现代化、风险管理、质量安全、经济发展和农民素质等问题是我国农业所面临的重要挑战。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引导农民走上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道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只有这样,我国的农业问题才能得到解决,农业现代化才能取得更大的进展。

农业调查报告

近年来,xx乡镇发展特色农业一直名列全市镇乡的前茅,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首肯。该镇发挥自身优势,创建特色农业,发展蔬菜基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色农业已初具规模。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近几年一直稳定在25000亩左右。今年以来共生产蔬菜15300多吨,其中出口蔬菜8000多吨,供应国内市场蔬菜7300多吨,总产值达1200多万元,为外贸企业提供了广泛的原料,为城乡居民提供了新鲜蔬菜,也使广大菜农增加了收入,从而全镇上下看到了农业希望,于是干部群众搞农业干劲足了,发展规模农业的气氛浓了,抓标准促基地建设的办法多了,镇村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强了,群众自觉接受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明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经济物质基础,该镇在稳定和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做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该镇现有农业龙头企业5家:盈康公司、xx乡蔬菜公司、洪飞油厂、博洋食品公司、翻身腌渍厂。蔬菜公司是一家主要经营出口蔬菜的营销企业,也是xx乡镇出口蔬菜种植的主要支撑企业,蔬菜面积常年稳定在20000亩左右。年销售各类蔬菜60000多吨,产值8000万元。洪飞油厂是一家总投资800万元的股份制企业,主要从事油菜籽加工。博洋食品公司和翻身腌渍厂都是盐渍为主的股份制企业,主要盐渍黄瓜、蒿菜等,年产量20xx多吨,产值150万元,种植面积1500多亩。南通盈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投资20xx万元。这是一个涵及绿色食品种养殖、速冻保鲜和餐饮娱乐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占地面积550亩,今年技改投入1500万元,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农业龙头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极大地推动和发展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对特种经济专业村的创建和提升起到了极大的带动作用。目前xx乡镇特种经济村有9个,占全市20个特种经济村的45%,总耕地面积为25697亩。xx乡镇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趋势呈现以下方面特点:一是龙头企业单体规模不断壮大,新增和扩建的龙头企业单体规模均在500万元以上;二是龙头企业科技含量有所提升,原有的盐渍和简单包装上升到保鲜速冻脱水领域;三是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增强,仅蔬菜公司就带动5000多农户,种植面积为20000多亩,新增的企业预计又将带动20xx多农户。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已经成为xx乡镇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渠道。

该镇紧紧围绕“建设一个农业园区,发展一种主导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建设目标,重点在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创新投资机制上作文章。建设农业示范园区,要求每村至少有一个面积为200亩以上的农业园区,今年xx乡镇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建4个高标准的示范园区:即东清河村循环经济示范园、xx乡镇村500亩设施栽培园区、农民休闲乐园、农业机械化示范园。

农业园区建设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在园区投入量上要有突破。年初市下达xx乡镇农业园区投入任务2300万元,该镇确保3000万元力争3800万元。二是在园区的科技含量上要有突破。围绕提升园区档次,加大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力度,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在机制创新上要有突破。采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兴办园区,加工企业带动园区,乡镇干部领办园区等多种形式,不断创新园区运作机制。

通过农民合作化程度的提高来建立完善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相联结的桥梁和纽带,是农民众多的小舢板建成的联合舰队逐步走向市场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近年来,xx乡镇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有3个:xx乡镇蔬菜协会、东清河村雪菜协会、建丰村扣蟹养殖协会。这些经济合作组织,经过一段时间运作,其作用得到初步显现:一是架起了农民走向市场的桥梁。把分散的家庭经营农户组织起来,共同联合闯市场,避免了分散家庭经营的盲目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促进了支柱产业的发展。专业组织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购销服务和技术服务,促进了专业生产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三是加快了新技术的推广。面对广大分散经营农户对技术和服务的需求,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技术培训、现场观摩等形式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四是培育了一批能人。为一些敢想敢闯敢干的农民经济人搭建了展示自身的平台。

该镇的专业经济组织起步较早,在发展农业产业化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还很不规范,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广大农户对专业合作经济作用的重要地位、作用认识不足,因而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户的向心力不够;二是缺乏经费,合作经济组织基本没有经费,没有固定活动场所和工作人员,服务能力差;三是运作机制不规范,没有建立切实有效“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规章制度,因而存在着好则合,不好则散,有利则合,遇风险就散的问题。

针对以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xx乡镇采取的主要对策:一是帮助健全完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经营管理机制。在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原则下,要求组织形式多元化,经营方式多样化,管理方式民主化,行为方式规范化。通过建立内部管理制约机制,保证在出现经营矛盾时有章可行,有法可依。二是切实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工作的领导。此项工作作为政府重要工作抓,积极引导合作经济组织向健康方面发展。三是制定鼓励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优惠政策。如政府安排专项资金作为扶持资金,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其健康发展。

该镇为创建特种经济专业村,切实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1、组织发动优先。广泛抓好宣传发动,形成强烈的创建氛围,在基地落实和品种落实等关键环节,镇村干部组织专门力量,做好一家一户工作,帮助群众转变观念,积极投身创建。

2、基础设施优先。凡是建设特种经济专业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安排,路桥农田水利绿化电力等设施早落实,早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去年投入的8.4公里农路、200多条泯沟横河疏浚,都在农业园区和专业村中。

3、科学技术培训优先。镇政府成立了农技培训领导组,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对特种经济专业村,农技部门优先把品种特性、种植方法、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传授给农民,让农民早明白,早落实。

4、统一实行标准化质量管理。xx乡镇根据不同蔬菜各个阶段的不同技术要求,实行统一管理,坚持六个统一,即统一种植模式、统一供应种子、统一配方平衡施肥,统一防病治虫,统一采收标准,统一收购销售,建立科学体系,确保产品质量。

5、制定保护价。实行风险基金制,确保农民收入,通过与企业签订协议和提取风险基金办法,制定保护价措施,增强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稳定农民收入。

从调查情况看,xx乡镇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了很大成效,农民收入有了大幅提高,拓展了农民增收的空间。在调查中,我们也听到、看到了一些制约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创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矛盾和问题:

一、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民增收难。20xx年与1997年相比,该镇农民人均收入增加1276元,年均增加182.28元,平均增长率4.6%。这里指出的是,农民收入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靠打工和非农经营收入而增加的。目前该镇还有30%的农户主要靠农业收入。他们没有非农经营收入。所以,近几年的纯农户的收入几乎没有增加,有的甚至是下降。

二、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土地流失多。农民土地权益受到侵害。近二年来,该镇在建设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沿江公路中征用农民土地共960亩。大约有1000多农民失去土地了,有个别村组人均耕地不足0.4亩。这些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务农无地、就业无门、低保无份”三无农民。为此,农村中因土地征用补偿、安置纠纷上访不断,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三、村级债务严重。由于历史原因,村级组织本来负债较多,加至近几年上级大搞农村公益性项目建设,以至造成老债未清,又添新债,村级负债总额居高不下。该镇13个行政村,目前村级债务帐面总72.8万元,未入帐债务额27.2万元,帐外隐性债务128万元,合计债务228万元。沉重债务,影响了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行。

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严重不足,义务教育质量下降,造成农民的文化层次低,认识新技术能力弱,影响农村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农村医疗卫生状况落后,公共卫生体系缺失,农民缺医少药,看不起病的现象非常严重。政府投资补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于报销门槛高,报销比例低,为此,农民因病返贫,无钱看病的现象比较突出。

上述问题严重制约农村工作的开展,为此我们建议:

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到突出位置。重点围绕农民的增收工程为目标,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大力推进项目农业建设,以项目引资金,以项目促调整,以项目创效益,千方百计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二、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绝不能随意收回承包地。加强对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工作的指导。要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明确界定政府土地征用权和征用范围。完善土地征用程度和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改进分配方法,妥善处理失地农民问题,并为他们提供社会保障。

三、兴办公益事业,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教育农村基层领导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稳定推进农村社会公益事业。按照“制止新债,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办法,坚决杜绝新债务。

四、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切实保护农民学习,受教育权利,切实保护农民卫生保健权利。政府要下大力气投巨资,解决目前农村中农民子女上学难,看病难的问题,要尽快化解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滞后的矛盾。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是构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农村的和谐,就谈不上整个社会和谐。构造农村和谐社会,各级党组织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只有这样才算把握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农业调查报告

**村位于**县**镇,距离县城140公里,既不近路,也不靠水,曾是典型的穷山僻壤。然而,今天的**村却展现出令人惊喜的新景象,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新农业。据调查,经过多年发展,烟叶、蔬菜、茶叶已经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总面积达到1400余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90,人均拥有2.5亩。依托新农业,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xx年达到4500元。收入快速增长,农民富家兴村的热情也随之上涨。近年来,他们远离了打牌赌博等陋习,形成了学习新技术、做大新产业的自觉性。分析“**现象”,我们发现:他们的成功就在于把产业当船,把市场当海,置身市场之“海”,齐心协力划“船”。

一个地方的产业发展要在市场之海找到适航之线,必须要有“领航之灯”。在**村新农业建设中,善于分析市场、敢于率先垂范、勤于解民之难的共产党员和村组干部就如一盏盏明亮的“航灯”,给人方向、给人自信、领人前进。他们乐当宣传员。每年冬季农闲时,党员和干部都要分片包干,深入农户宣传新政策、新品种、新技术、新典型;每次集中开会时,党员和干部都要推荐合适人员,给农民讲经济效益、讲成功经验、讲市场形势;平时还安排有党员和干部及时更新《**之窗》宣传内容。他们甘当示范者。为了现身说法,党员和干部带头搞专业。今年,全村26名党员和干部农户,户户都是烟叶、茶叶或蔬菜专业户。其中,22户种植规模在10亩以上。几名村干部表现更为突出,村党支部书记康新春家种了20亩烤烟,村主任康村尧家种了25亩烤烟,村文书康新云家种了15亩青椒。他们勤当帮带人。为了帮助有特殊困难的农户,党员和干部每年都要分别联系3-5名农户,给予技术指导,帮助备耕备肥,联系产品销售,甚至提供资金扶持。

村主任康存尧上任两年以来,一直联系着5个烟叶生产户,既指导技术,又提供烤房,还先后为3个农户借款2万多元。在党员和干部的引领和帮助下,广大农民对新农业建设认识深、热情高、行动快。都已60多岁的李运之老两口,前年还在村主任的数番劝说下才种了1.1亩烤烟,没想到一下获利3500元。今年,他俩非常积极,硬是向村里争取了2.5亩种烟计划。

**人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有深刻的理解,他们高度重视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打造新农业的推进之“桨”。近年来,该村通过与农科部门合作建立了技术上门服务机制,经常邀请专家现场讲课,开通了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开设有农民夜校,增强了全民的科技意识,提高了全村科技兴农的水平。

一是推广了实用技术。该村已经广泛实行了农业生产测土配方技术,特别是随着国家烟叶以成熟度为中心配套生产技术示范项目的落户,项目参建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定期派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研究生现场指导。今年,该村烟叶生产在大田移栽、揭膜培土、抹芽打顶、分级扎把等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又推广了烟叶漂浮育苗、自动排湿控温烤制等最新技术,该村烟叶生产技术和烟叶质量已经达到全国一流水准。

二是推广了优质品种。该村成功推广了天超1号、天椒17号等辣椒新品种,推广了k326、云烟78等烟叶新品种,推广了富顶大白等茶叶新品种。目前,该村辣椒、烟叶、茶叶优质率都达到了70以上,实现了产品产量和产品质量的双提高。

三是引进了先进机械。该村已经拥有单机日量相当于30个劳动力日量的采茶机8台,拥有单机日量相当于20个劳动力日量的耕整机2台,此外还拥有大小动力运输车38台、大型加工机械28台,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四是形成了生态品牌。该村在重视技术兴农的同时,十分注重农产品生态品牌的打造,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全面施用生态肥、有机肥,严禁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该村所产农产品已经达到无公害标准,该村已被列为全省无公害蔬菜、茶叶生产基地。

三、挥桨之人:专业大户。

速发展推动了该村整个产业的做大做强。xx年,该村烟叶面积突破600亩、茶叶面积达到400亩、蔬菜面积达到350亩。

**人相信:有效的激励措施是产业之“船”前进的扬帆之风,它能够广泛凝聚民心民力,充分激发创业热情。

近年来,一方面,他们坚持及时深入地宣传上级惠农政策,动员全民团结一心,真抓实干,积极创造条件,抢抓政策机遇,加快产业发展。20xx年以来,全体村民共同努力、艰苦奋斗,成功实现了烟叶千担村的目标、争取了国家烟叶以成熟度为中心配套生产技术示范项目、蔬菜无公害生产基地等项目,先后获得各级蔬菜基地补贴、公路建设补贴、烟水工程补贴、烟叶苗池和烤房补贴等各种特殊扶持资金40多万元。这些政策的落实,极大地改善了该村产业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条件。

另一方面,他们又能够自我创新,出台一些融入情感的“土政策”,表彰先进,鞭策后劲,努力营造自我加压、相互赶超的创业氛围。20xx年以来,他们每年都安排有产业发展基金,每年初在村级经济会议上对民主评议产生的产业功臣进行集中表彰,给这些功臣奖励一个红包、戴上一朵鲜花、献上一片掌声,对有突出贡献的服务部门和个人还敲锣打鼓、放鞭炮、送锦旗。这些措施看似很小,但足以令每一个在场的人感动不已,得到表彰的人告诫自己“不负众望再努力”,没得到奖励的人告诫自己“瞄准目标快超越”。

市场之海讲究“合作共渡”、“合作共赢”,而合作的纽带是诚信。在新农业建设过程中,**人始终保持了山里人朴实无华的本性,始终做到诚信友善招徕天下客。

一是热情接待。只要你进入该村,你就会发现,他们早就打出了“**村欢迎您”的巨幅标语,他们一定会拿出上好的香烟、酒水和饭菜招待外地客人。特别是几位村干部和几位营销大户,每年都会为相约而聚的蔬菜老板安排最好的房间,且房间布置从清晰的彩电、舒适的布鞋到专用的澡盆一应俱全。

二是周到服务。凡是外来人在本地碰到的矛盾纠纷,他们都优先调处;凡是外来人在本地遇到的特殊困难,他们都尽力帮助;凡是外来人向本地提出的合理要求,他们都尽量满足。比如,对进村运菜运茶的车辆,不论进村多么晚,出村多么早,党员、干部和流通大户都会及时号召村民组织货源,按时装车,及时发车。

三是诚信交易。**人不讲假话,说话算话。客商千里之外打电话形成的口头订货合同都绝对有效。他们出售蔬菜、茶叶等产品从来不搀假,不短斤少量,不欺行霸市、漫天要价。他们付出的是诚信友善,赢得的是丰厚回报。

每年,总有100多人从湖北和周边其他乡村赶来打工,有效地弥补了该村产业发展中劳动力的不足。每年,总有数十名来自常德、益阳、长沙、南京、广州等方向的客商前来购货,为该村农产品提供了广阔的销路。

农业产业建设在市场之海的每一个“航程”都以农产品销售为终点。上“岸”之桥对于实现农产品价值十分重要。在**村新农业建设过程中,由部分村干部、种植大户和流通大户组成的营销协会,就如市海旅船的“上岸之桥”,总能帮助该村不同的农产品找到不同的“搭桥”之法,实现理想的价值。在茶叶销售上,每年冬季,营销协会就会从全镇30多家茶厂中选出几位有实力、讲诚信的老板,然后再组织村民统一与这些老板签订茶叶销售合同,要求这些老板承诺保低收购价格、并支付部分订金,有效保证了茶农来年能够稳稳当当捞收入。

在烟叶销售上,每到销售季节,营销协会就会组织技术人员逐户上门预检,敦促烟农将烟叶分好级、扎好把、打好捆,然后成立几个烟叶销售小组,每组安排有村干部、技术人员、烟叶户主和运输车辆,在规定的时间内分批分次集中销售,有效保证了烟叶收购公平公正、价格合理、秩序井然。在蔬菜销售上,每到上市时期,营销协会就会将各个方面的客商组织起来,协调各方统一收购价格,有效避免了客商之间相互抬压价格;同时,派出协会成员包干负责到地块,组织菜农有序采摘,避免多采乱货、少采错市,有效保护了菜农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