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中班语言活动简单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精选7篇)

时间:2023-09-26 14:25:23 作者:BW笔侠 中班语言活动简单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精选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1、知道狼是食肉动物,初步理解浪的行为习性和有关生态平衡的粗浅知识。

2、对动物保护有兴趣,能用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挂图。《大灰狼该不该救》

活动重点:理解浪的行为习性和有关生态平衡的粗浅知识。

1、情境导入:

出示图:(模拟狼的叫声)“这是什么地方?”“听这是什么声音?猜猜发生了什么事?”

2、听故事:

“原来老狼掉进了陷阱在呼救,你们说怎么办?”

3、问题讨论:

(1)围绕问题谈说想法:“要不要救大灰狼,为什么?”

(2)幼儿分成救和不救两组,在小组内摆开自己的观点。

(3)教师参与两组之间,了解幼儿的想法。

4、阐述观点:

(1)幼儿分别发表自己的想法。

(2)教师谈自己的想法:狼是食肉动物,但我们不能因为狼吃小动物而随便乱捕杀,这样会造成自然界生物链的断裂和生态的不平衡,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应该和它们和平共处。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1、 通过观察角色表情,理解各角色的心理活动。

2、 观察画面细节进行合理的预测和推理。

3、体验阅读的乐趣

独木桥、《过独木桥》的图片

一、 创设情景引入,让幼儿体验过独木桥

1、 师:小朋友,在河的对面准备要播放电影了,你们想去看吗?我们怎么样过河呢?

2、 分享过独木桥时的心情。

二、 学习读本

封面:

1、 会有多少动物来看电影?

2、 会有哪些动物来看电影呢?

第一页:

1、 小鸟拿着喇叭会对小动物们说什么?

2、 谁会第一个走过去,为什么?

第二页:

1、 小蛇现在在想什么?

2、 小鸟会对小蛇说什么?

3、 小蛇过桥后会坐到在哪个凳子上?

第三页:

1、 小鹿为什么是这样的表情?

2、 你觉得小鹿会安全过桥吗?为什么?

3、 下一个过桥的会是谁?

第四页:

1、 青蛙是怎样过桥呢?他这样过桥会发生什么事?

2、 青蛙能安全过桥吗?

3、 下一个过桥的又会是谁?

第五页:

1、 青蛙去哪里了?

2、 大象过桥了吗?

3、 他过桥的时候是轻松的还是紧张的?

4、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5、 大象会坐在哪个位置上?

6、 接下来是谁过桥?

第六页:

1、 袋鼠妈妈过桥的时候害怕吗?袋鼠宝宝怕不怕?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 袋鼠妈妈过了桥应该坐在哪个地方?

3、 青蛙现在在哪里?他还能回来看电影吗?

第七页:

1、 犀牛为什么是这样的表情?他在想什么?

2、 袋鼠妈妈坐到哪里去了?她的小凳子刚才是在这个地方吗?她为什么要换位置?

3、 小青蛙还能回来吗?

第八页:

1、 青蛙为什么不坐着看电影?

2、 小鸟也来看电影,你帮他们找个位置吧。

三、 为读本起名字

四、 幼儿过独木桥离场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1、熟悉幼儿园的生活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幼儿园生活的热爱。

2。能用简短的语言讲述画面内容。

幼儿用书、音乐我爱我的幼儿园、大挂图。

一、导入:师生问候

1、幼儿跟随音乐拍手或自由舞蹈。

2、教书发书。

二、过程:

1、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幼儿园吗?鼓励幼儿说出理由。

2、有个丁丁小朋友刚开始不愿意上幼儿园,后来非常喜欢上幼儿园,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看看他的故事吧。

3、幼儿自主阅读,看故事画面,感知猜测故事内容自己说出故事内容,并与同伴交流。

4、教师要提醒幼儿轻轻翻书、爱惜图书

5、幼儿一边看光盘一边听一遍故事。

6、引导幼儿读图讲述故事。看第一幅图,丁丁和妈妈在干什么?他们再说什么话?把丁丁说的我不鼓励幼儿补充完整。当妈妈离开幼儿园的时候,丁丁的表情是怎样的?他在说什么,把丁丁说的我不补充完整。丁丁和伙伴在幼儿园干什么呢?丁丁高兴吗?他们可能在说什么?放学了妈妈来接丁丁,丁丁的表情怎样,他是怎么说的。把我不补充完整。

教师总结:丁丁一共说了几次我不,每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再次引导幼儿感受丁丁从不愿意去幼儿园到愿意去幼儿园的情感变化。

三、结束:

播放音乐,幼儿整理自己的物品。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1.能积极地参与文学阅读活动。

2.知道小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特别在朋友最需要的时候。

ppt课件

一、出示故事第一幅图:

提问:画面上有谁?它们在干什么?(学一学小动物的动作)

小动物们用这么多的木头是想做什么呢?(幼儿猜测)

二、出示第二幅图:看看小动物们用木头做了什么?

讲述:船终于造好了,大家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朋友船。

三、出示四幅画面,幼儿自主观察。

1.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看懂了吗?

3.有什么地方没看懂?

4.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5.小海豚会对小狗说什么?(重点学习对话)

6.小动物们为什么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朋友呢?

7.如果你在船上,你会怎么办?

8.你的好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你在平时帮助过谁?

六、完整欣赏故事。师生共同讲述。

七、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故事《朋友船》,在朋友船上的小动物遇到困难的时候

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特别在朋友最需要的时候。

让小朋友讲讲平时里谁帮助过你。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1、基于线索,展开想象,大胆清楚的用语言表达对好朋友的想念之情。

2、在倾听和交流中体会小兔和朋友间互相想念和关爱的情感。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1、课件“有朋友真好”。

2、人手一封小动物的信。

3、背景音乐。

1、结合故事第一段,初步理解故事。

(1)兔子搬家到城里。

(2)观察情节图片。

师:到了城市里面,兔子想起了很多好朋友,你觉得兔子会看到什么?会想起来什么呢?

2、结合故事第三段,大胆表达对朋友的想念。

(1)读长颈鹿寄给小兔的信。

(2)读大象寄给小兔的信。

(3)自主读小动物们寄给小兔的信。

第一轮:幼儿自主读物。

第二轮:好朋友交换信件阅读。

第三轮:读信给小兔听。

3、欣赏故事。

(1)完整欣赏故事《有朋友真好》。

(2)结束语:今天虽然是张老师第一次认识你们,但我们已经是朋友了,也许马上就要和你们分开了,我会想你们的,那你们呢?|那我们彼此想念的时候可以怎么办?等一下,我们彼此交换一下电话号码,等我们彼此想念的时候就可以打电话、写信。

有朋友真好

小兔要离开森林,搬到城市里面去。森林里的朋友都舍不得她都来送她,他们送给小兔一串风铃,说:“你把风铃挂在窗前,每当风铃响起来的时候,就是我们在想你。”

小兔看到了高楼想起了长颈鹿,小兔看见了白云想起了小羊,看见了斑马线想起了斑马,看见了喷泉想起了大象,看到了青草想起了小牛。其实就在小兔想念朋友的时候,朋友们也在想念小兔。长颈鹿说:“花儿有多美我就有多想你”。大象说:“大树有多高,我就有多想你”。小羊说:“星星有多亮,我就有多想你”,斑马说:“太阳有多高,我就有多想你”。就这样,小兔带着朋友们的想念静静的进入了梦香,一边睡一边轻轻地说:“我在想你们,你们也在想我”。

中班幼儿正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阶段,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对朋友间相互喜爱与想念有了一些体坛,但还不能很好的表达。今天的活动主要以小兔与朋友间的友谊、想念为主线,用思念的风铃来传递想念,使活动融入了很多温馨、感人的情感因素,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去感受“睹物思人“、托物寄情”。

在活动中我也创设了情境又结合了实际生活经验,来启发幼儿的想象,“小兔看到了城市里的什么东西会想到她的哪位好朋友?”在师幼创设的情景中进行对话与互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朋友间相互想念和关爱的.美好情感。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1、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尝试仿编儿歌。

2、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各种圆形的图片及实物;玩具若干(圆形或某个部位是圆形的物品);课件

(一)、游戏情境,调动经验。

1、观察玩具,说出名称。

师:今天“圆圆王国”给小朋友们送来了很多玩具宝宝,你们看看都有些什么?

【直观呈现各种玩具,请幼儿观察,说出这些玩具的名称。】

2、幼儿“玩”玩具,体验“玩”的感觉。

师:现在小朋友们就和玩具宝宝们一起做游戏吧!你玩的玩具是什么?你是怎样玩的?

3、集体讨论,交流经验。

师:a、刚才小朋友玩的玩具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某个部位是圆形的。

b、你刚才玩了什么?这个玩具哪里是圆形的?

c、你是怎样玩的?

(二)、欣赏学习,理解内容

1、欣赏儿歌,体验儿歌的韵律美。

师:圆圆王国不光送来了好玩的玩具,还带来了好听的儿歌《圆圆歌》,我们一起听一听。

【教师朗诵儿歌,幼儿欣赏儿歌】

2、学习儿歌,加深对儿歌的感受和理解。

师提问:a、儿歌里说到了什么形状?说了几样圆的东西?

b、他是怎样动起来的?

3、有表情的朗诵儿歌,并用肢体语言表现儿歌。

(三)、观察图谱,尝试仿编。

1、根据图谱朗读儿歌,初步掌握儿歌的结构。

师:我们一起看着图谱朗诵儿歌。

2、用圆形玩具编儿歌,体验仿编的快乐。

师:刚才我们玩了许多圆形玩具,你能把玩过的玩具编进这首儿歌里吗?

【请个别幼儿看着图谱进行续编,再集体完整地朗诵续编的儿歌,】

(四)、拓展思路,自由仿编

1、观察身体圆形的地方,仿编儿歌。

师:小朋友们看看自己小身体的什么地方是圆形的?他会做什么?试着把它也编进儿歌里。

【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身体,发现身体的什么地方是圆形的,并将其编进儿歌。】

2、观察环境中圆形的物品,仿编儿歌。

师:小朋友们看看周围什么地方是圆形的?试着把它也编进儿歌里。

【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创设,发现什么物品是圆形的?并将其编进儿歌。】

(五)、活动延伸:

师:在我们周围除了有圆圆的东西,还有什么形状的东西?

【鼓励幼儿将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方形等物品编进儿歌中。】

《指南》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中班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比小班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们对一些短小精炼的儿歌很感兴趣,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能根据一些简单的结构运用自己的创造、想象来仿编儿歌。本活动旨在通过图谱的运用来揭示儿歌的结构,帮助幼儿理解仿编儿歌。本节活动的选材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活动的教具准备得很充分,学具选择了贴近幼儿生活的玩具,能利用环境创设开阔幼儿的视野,为幼儿创设了宽松的说话环境,调动了幼儿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并让幼儿动静结合,使语言活动趣味化游戏化、生活化。活动中幼儿的倾听习惯很好,并能积极发言,能大胆地表现自己。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1.感受多种运动姿势,会用简笔画表现一些运动的姿势,并能有节奏地念儿歌。

2.能根据儿歌的格式,替换中间部分的短句进行仿编。

3.体验仿编的成功感,培养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1.幼儿谈论过奥运会、全运会或自己参加的多种运动项目及相关姿势、动作。

2.幼儿初步会念儿歌《拼小人》。

3.塑料圆片、拼小人用的火柴棒、纸、笔、黑板、诗歌图标等。

4.《健康歌》磁带、录音机。

1. 在《健康歌》伴奏下,幼儿边唱边跳进场。

2.引导幼儿说说:我们做了哪些运动?

1.引导幼儿边看图标边复习儿歌。

2.幼儿朗诵儿歌2-- 3遍。

1.谈谈我们喜爱的运动项目。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运动项目?你最喜欢的运动项口是什么?

2.教师以调皮的小人还会做哪些运动为题,引发幼儿的仿编兴趣。

3.教师用简笔画画出运动项目,启发有困难的幼儿先用火柴棒和圆片拼摆小人的运动姿势,再照样子画。

4.幼儿之间相互欣赏作品。

1.鼓励幼儿开动脑筋仿编儿歌,提示幼儿注意动词的运用。

2.集体朗诵仿编儿歌,体验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