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最新大班纸的力量大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通用5篇)

时间:2023-09-23 22:46:38 作者:XY字客 最新大班纸的力量大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通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1.理解故事《小熊当老师》的内容,知道上课要专心听讲,才能学到本领。

2.复习9和10的分解与组合及9的加减法。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知道上课要专心听讲,才能学到本领复习9和10的分解与组合及9的加减法。

故事、人手一套1――10数字卡

一、欣赏故事《小熊当老师》

1.听故事《小熊当老师》

2.教师:故事里讲了什么?你觉得这个故事好听吗?

3.教师:刚开始小猴、小兔、小猪分别说1+1等于几?为什么?1+1到底等于几?

二、再看故事,理解加法的意义

1.教师再次欣赏故事。

三、加一加,算一算

1.分一分,根据课件内容请幼儿用手中的数字卡进行9和10的分解和组合。

2.算一算,教师根据课件内容请幼儿用手中的数字卡进行9和10的加减法。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1、在游戏中体会一分钟长短的相对性,了解一分钟有60秒。

2、初步发现时间与生活的关系,知道要珍惜时间。

ppt课件(大钟面、配上声效、幼儿生活场景上厕所、午睡的图片)、汉字(长、短)、幼儿选择情况记录用表、拼板玩具活动流程:

小结:时钟能告诉我们时间,让我们遵守时间。

二、感受一分钟(在此环节进行两个小游戏,感受一分钟时间的长和短,了解一分钟是60秒)讨论:那么一分钟我们能够干些什么?一分钟到底是长还是短?第一次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分别站立在"长、短"两个汉字边,根据幼儿选择情况进行数据的记录。

1、游戏:木头人(感觉一分钟时间很长,忍也忍不住)第二次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分别站立在"长、短"两个汉字边,根据记录的数据,简单地进行比较。

2、游戏:拼图(体会有时一分钟会感觉变得很短,时间不够用)第三次幼儿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选择,并分别站立。

讨论:一分钟时间到底是长还是短呢?(出示两组图片)小结:同样的一分钟,从事不同事情,有着不同的心情,都会产生,长短不同的感觉。

跟着时钟数一数。

小结:一分钟还是一分钟,一分钟就是60秒,专注于一分钟能够完成一些重要的事,但有时一分钟很快就会从身边悄悄溜走。

三、珍惜一分钟(在此环节,播放一分钟短片,让孩子们发现一分钟世界上发生着许多奇妙的事情,同时发现专注于观看短片的一分钟能够有所收获,稍稍分神,一分钟就溜走了。)小结语:可别小看了这一分钟,有时短短的几秒钟都能够做好一件事情呢!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

量的守恒教育应在认识了相应的量的基础上进行,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指南》中,大班数学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有初步的长度守恒、容量守恒的观念”,其内容要求明确指出“提供长度的、容量的各种变式材料,让幼儿观察、判断并验证其长度是否相等或容积是否相等;在户外活动时,引导他们对等长的距离进行判断和验证,在玩沙玩水活动中有意识地提供各种容器让幼儿去思考容量守恒的问题。”大班量的守恒教学中,长度守恒是幼儿最先接触的守恒问题,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正是有关长度守恒的大班数学活动:小兔子回家。

在新《纲要》的科学领域目标中明确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在不断遇到各种新挑战和不断成功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感受到和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了以下的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获得长度守恒的感性经验,在多种变式和干扰因素下做到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而认识到量的不变性。

2、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长度守恒问题。

3、乐意参加讨论和交流,能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并学习应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新《纲要》科学领域目标的表述使我强烈地感到: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与和谐相处。而数学学习更是应该更多地通过真实的问题情境来产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需要,并亲自实践,在探索中发现数学和学习数学。长度守恒的内容如何能够引起幼儿兴趣并激发幼儿动手探究问题从而获得感性认识呢?我设计了“小兔子回家”这样一个游戏活动。首先应用自制多媒体课件《小兔子历险森林魔幻城堡》来吸引幼儿注意力,让幼儿身临其境,活跃思维;然后带领幼儿置身游戏场景,应用各种感官探究解决问题;最后组织幼儿表达交流探究过程与结果,建立长度守恒的感性认识。

在这个活动构思中最重要的就是“森林魔幻城堡”的设计以及为幼儿提供动手探究的材料准备,本活动的重点、难点就溶入其中。

教幼儿学习量的守恒有几种方法:

1、可以运用各种量的多种变式,添入干扰因素,使幼儿做到不受外部因素变化的影响而认识到量的不变性。因此在游戏中我应用了绳子长度变式、纸板长度变式、火柴棍长度变式。

2、用同等量的两份物体作守恒判断。如在第一关的难题中,先出现平行放置的两根等长小棍,在幼儿比较确认它们是一样长后再将其中一根向右或左错开,提出问题:“现在这两根小棍是一样长吗?”

3、用数量表示量的守恒。如在最后一关思考哪条路更长更短的问题时,有的幼儿就会数数两条路各是由几条正方形的边组成。

4、渗透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思想。如在第三关的难题中,5个小正方形纸板的长度连起来是和一个长方形纸板的长度等量的。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1.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答虚拟游戏中的问题。

2.体验“登月”过程中的快乐。

写有5—8数字的星星四颗;模拟的大张登月轨道图,在轨道的七个点上写数字8,幼儿每人一张相同的小图、笔;幼儿每人1—8数卡一套;通行证每人一张。

(一)给星星打电话

1.师:在漆黑的夜晚,月亮和星星为我们照明,星星眨着小眼睛,月亮露着笑脸,我非常想去月球上看看,你们知道月球是什么样的?那你们想看吗?可以怎么去呢?(请幼儿说一说)

2.师:月亮和星星可是最好的朋友,我们先和星星通个电话吧,看它有什么好办法!

3.(出示四颗星星)师:看,星星的身上有什么?(数字)

4.师:我们只要从卡片中找出两个数字,如果两个数字合起来和6或者7或者8一样大,电话就可以拨通了。

5.幼儿自主摆卡片,教师巡回指导。

(幼:我找出了2和4,拨通了6号星星的电话。)

师:为什么能拨通?(因为2和4合起来是6)师:老师来记下来。

师:谁也拨通了6号星星的电话?请把卡片都举起来。

师:还有小朋友拨通了其他星星的电话吗?

师:那7号星星的电话呢?8号星星的电话呢?

小结:小朋友们真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拨通了所有星星的电话。但是除了这些组合号码,肯定还有其他的组合号码也能拨通,所以星星在电话里告诉我们还要闯一关,这一关要经过一个轨道。

(二)解密上月球

1.(出示登月球轨道图)师:在轨道上,你们看见了什么?(数字8)还有吗?有几扇门?谁能一下子就看出来?(那我们一起数数吧!)

2.师:每扇门上都有一个密码,密码是由两个数字组成的,这两个数字合起来都必须等于8,而且每扇门的密码都不能重复。想想,如果我们用最快的速度来解开密码,可以用什么方法?(请幼儿说一说)

4.幼儿在小图上的门上写出8的各种组合数字。

(三)领取通行证

1.师:大家都解开密码了吗?

2.师:(出示一张正确的密码图)看看,他有没有把每扇门的密码都解开?他的密码是什么呢?(引导幼儿一起说出7扇门上的组合数字)我们恭喜他得到了第一张登上月球的通行证。

3. 师:(出示一张错误的密码图)他有没有解开每一扇门的密码?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如果你想得到通行证,就请把它改正过来。

4.师:(出示一张正确的、有规律的密码图)再来看看这张密码图,他能顺利登上月球吗?请仔细观察一下,他解的密码有什么规律?(引导幼儿按顺序说出每扇门的密码,教师在一旁记录)这个密码解得可真棒!他也能得到一张通行证。

5.师:其他的小朋友可以给客人老师们看一下,自己能不能得到通行证。

(四)登上月球

1.师:小朋友们,有没有都拿到通行证啊?

2.师:来,我们一起坐宇宙飞船出发咯!带上头盔,穿上宇航服,系好安全带,出发!

3.教师播放登月课件,引导幼儿边看边说。

4.师:如果大家还想知道更多关于月球,甚至是整个宇宙的奥秘,回去可以到网上查查资料,网络也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

大班数学活动反思

第一、为了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区别和理解10以内的单双数,我以找朋友游戏情景导入。

第二、运用ppt操作,来让幼儿知道一组物体假如两个两个数,数到最后正好数完的是双数,数到最后还剩一个的是单数。

第三、让幼儿通过寻找感知、利用学具独立操作、游戏活动认识区别10以内的单双数。

第四、让幼儿了解单双数之间的关系,延伸到超10数的单双,拓宽知识面,发展幼儿思维能力。

1、利用直观教具引导幼儿理解单双数概念,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认识10以内单双数。

2、了解单双数之间的关系。

3、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1、重点; 认识10以内单双数

2、难点;理解单数和双数的含义

1、在教室里放置一些成单成双的物体。

2、小动物、小圆点、数字宝宝的家一张,小圆点1一10卡片人手一份,数字卡若干。

1、游戏找朋友导入。师:小朋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我们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好吗?通过找朋友游戏知道2个2个找到朋友的是双数,没找到朋友的数是单数。

2、引出单双数概念,运用直观教具操作活动来引导幼儿认识区分单双数技能。

a、师:今天还有许多的小动物也想来玩游戏了,看看都有谁?幼:小猴子。师:小猴有几只呢?幼:4只。师:那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师:小鸡有几只呢?幼:5只。师:那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师:现在天上又飞来几只小乌?幼:6只。师:那可以数字几来表示?6来表示,那谁是单数?谁是双数?来看看,这里小猴可以两个两个圈在一起,能找到好朋友的就是双数。像小鸡两个两个圈到一起后,还多出一只小鸡找不到朋友的叫单数。

师:小动物也来参加我们的游戏啦,有哪些小动物呢?单数的小动物找到单数的家,双数的小动物找到双数的'家。师上前操作。

b、师小结:我们两个两个找朋友小动物都找到家了。

c、数字宝宝也想来参加我们的游戏,也请你帮数字宝宝送回家,好吗?

请小朋友帮数字宝宝送回家。

3、通过幼儿实际操作更深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a、师:小朋友们,你们每个人椅子边都有一合卡片宝宝,小耳朵听,快快快,快快拿出单数来。小朋友听数拿出卡片来,师:快快快,请你找出双数一,让幼儿再次领会单双数的含义。

4、引导幼儿实际操作

师:今天我们又有一些新的游戏等着大家了,新的游戏都放在后面,请小朋友们有序地操作哦。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总结上面所学区分单双数技能,进一步巩固如何区分单双数。

师:老师现在为小朋友展示最后一个游戏,请小朋友向前操作,幼儿在机前引导幼儿,为单双数数字宝宝打钩。

师:小朋友们认识单双数还能用我们的歌声来表现对吗,来我们唱起来吧!在歌声中结束活动。

1.本次活动以游戏开始,在游戏中结尾,整个活动贯穿于一系列动静交替的游戏中,并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比较好的掌握了单双数,丰富多样的形式使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形象,让幼儿更容易接受,更喜欢学习。

2.整个活动条例还是比较清晰。结合幼儿日常生活经验来学习单双数,并运用了观察法,操作法,游戏发,归纳法,特别是操作法的运用,是突破教学重点的一个有效方法,幼儿可以通过自己亲手操作,再加上老师的合理引导。达到了帮助幼儿整理经验,明确概念的目的。

3.幼儿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教具的运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基本能独立完成,在操作中,幼儿能自己动脑筋探索,获得经验,多种智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4.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达成很不理想,第四个大环节,只有极少数幼儿能根据归纳出的单双数规律,准确说出20以内的数字是单数还是双数。直接运用卡片来判断很抽象,幼儿不易掌握。应该还是先要投放学具让幼儿操作。怎样才能让幼儿准确的掌握任意一个数字是单数还是双数?是我下一步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