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最优行政管理论文答辩(通用17篇)

时间:2023-10-27 05:43:10 作者:雁落霞 最优行政管理论文答辩(通用17篇)

行政工作是保证各部门协调运作,确保组织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小编希望这些总结范文能够为大家提供参考和指导,使大家的总结工作更加出色和完善。

行政管理论文答辩开场白参考

自我介绍作为答辩的开场白,包括姓名、学号、专业。介绍时要举止大方、态度从容、面带微笑,礼貌得体的介绍自己,争取给答辩小组一个良好的印象。好的开端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2.答辩人陈述。

收到成效的自我介绍只是这场答辩的开始,接下来的自我陈述才进入正轨。自述的主要内容归纳如下:

(1)论文标题。向答辩小组报告论文的题目,标志着答辩的正式开始。

(2)简要介绍课题背景、选择此课题的原因及课题现阶段的发展情况。

(3)详细描述有关课题的具体内容,其中包括答辩人所持的观点看法、研究过程、实验数据、结果。

(4)重点讲述答辩人在此课题中的研究模块、承担的具体工作、解决方案、研究结果。(5)侧重创新的部分。这部分要作为重中之重,这是答辩教师比较感兴趣的地方。(6)结论、价值和展望。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新成果的理论价值、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展望本课题的发展前景。

(7)自我评价。答辩人对自己的研究工作进行评价,要求客观,实事求是,态度谦虚。经过参加毕业设计与论文的撰写,专业水平上有哪些提高、取得了哪些进步,研究的局限性、不足之处、心得体会。

3.提问与答辩。

答辩教师的提问安排在答辩人自述之后,是答辩中相对灵活的环节,有问有答,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一般为3个问题,采用由浅入深的顺序提问,采取答辩人当场作答的方式。答辩教师提问的范围在论文所涉及的领域内,一般不会出现离题的情况。提问的重点放在论文的核心部分,通常会让答辩人对关键问题作详细、展开性论述,深入阐明。答辩教师也会让答辩人解释清楚自述中未讲明白的地方。论文中没有提到的漏洞,也是答辩小组经常会问到的部分。再有就是论文中明显的错误,这可能是由于答辩人比较紧张而导致口误,也可能是答辩人从未意识到,如果遇到这种状况,不要紧张,保持镇静,认真考虑后再回答。还有一种判断类的题目,即答辩教师故意以错误的观点提问,这就需要答辩人头脑始终保持清醒,精神高度集中,正确作答。

仔细聆听答辩教师的问题,然后经过缜密的思考,组织好语言。回答问题时要求条理清晰、符合逻辑、完整全面、重点突出。如果没有听清楚问题,请答辩教师再重复一遍,态度诚恳,有礼貌。

当有问题确实不会回答时,也不要着急,可以请答辩教师给予提示。答辩教师会对答辩人改。

变提问策略,采用启发式的引导式的问题,降低问题难度。

出现可能有争议的观点,答辩人可以与答辩教师展开讨论,但要特别注意礼貌。答辩本身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切不可与答辩教师争吵,辩论应以文明的方式进行。

4.总结。

上述程序一一完毕,代表答辩也即将结束。答辩人最后纵观答辩全过程,做总结陈述,包括两方面的总结: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的体会;参加答辩的收获。答辩教师也会对答辩人的表现做出点评:成绩、不足、建议。

5.致谢。

感谢在毕业设计论文方面给予帮助的人们并且要礼貌地感谢答辩教师。

答辩注意事项。

(1)克服紧张、不安、焦躁的情绪,自信自己一定可以顺利通过答辩。

(2)注意自身修养,有礼有节。无论是听答辩教师提出问题,还是回答问题都要做到礼貌应对。

(3)听明白题意,抓住问题的主旨,弄清答辩教师出题的目的和意图,充分理解问题的根本所在,再作答,以免答非所问的现象。

(4)若对某一个问题确实没有搞清楚,要谦虚向教师请教。尽量争取教师的提示,巧妙应对。用积极的态度面对遇到的困难,努力思考做答,不应自暴自弃。

(5)答辩时语速要快慢适中,不能过快或过慢。过快会让答辩小组成员难以听清楚,过慢会让答辩教师感觉答辩人对这个问题不熟悉。

(6)对没有把握的观点和看法,不要在答辩中提及。

(7)不论是自述,还是回答问题,都要注意掌握分寸。强调重点,略述枝节;研究深入的地方多讲,研究不够深入的地方最好避开不讲或少讲。

(8)通常提问会依据先浅后深、先易后难的顺序。

(9)答辩人的答题时间一般会限制在一定的时间内,除非答辩教师特别强调要求展开论述,都不必要展开过细。直接回答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去掉旁枝细节,简单干脆,切中要害。

答辩常见问题。

在答辩时,一般是几位相关专业的老师根据学生的设计实体和论文提出一些问题,同时听取学生个人阐述,以了解学生毕业设计的真实性和对设计的熟悉性;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知识面的宽窄;听取学生对课题发展前景的认识。

常见问题的分类如下:

(1)辨别论文真伪,检查是否为答辩人独立撰写的问题;。

(2)测试答辩人掌握知识深度和广度的问题;。

(3)论文中没有叙述清楚,但对于本课题来讲尤为重要的问题;。

(4)关于论文中出现的错误观点的问题;。

(5)课题有关背景和发展现状的问题;。

(6)课题的前景和发展问题;。

(7)有关论文中独特的创造性观点的问题;。

(8)与课题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问题;。

(9)与课题相关的扩展性问题。

行政管理学论文答辩开场白

本篇,作者的专业是行政管理,从三个方面介绍,以下是全文:

各位老师好!我叫,来自,我的论文题目是“行政系统中的非正式组织评估”。在这里,请允许我向xx老师的悉心指导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劳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将从论文的思想内容、结构框架、遣词造句三个方面向各位老师作一大概介绍,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在思想内容上,本文以行政管理学的一个遗漏点,即行政系统中的非正式组织为切入点进行探索。通过对图书馆近百本著作进行调查,我发现其中仅有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行政学原理、公共行政学涉及到了行政系统中的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作为官场中的“第二种友谊”,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论题本身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作为矛盾的统一体,任何行政组织内都会产生一定的非正式组织结构。行政组织或多或少受到非正式组织的影响,纵观非正式组织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它可能成为正式组织发展的助力,也可能成为正式组织发展的阻力。因此,组织管理者应对其加以正确认识并积极引导,把握其概念、和特点和作用,正确运用其正向功能,克服其负向功能,从而使非正式组织朝着更有利于组织发展和目标实现的方向迈进。

其次,在结构框架上,本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行政系统中非正式组织概述,包括行政系统中非正式组织的概念、特点及其沟通。

第二部分从正反两方面对行政系统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进行剖析。

第三部分介绍了行政系统中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对策。

最后,在遣词造句上,虽然我对全文做了细致修改,但个别语句语序凌乱、语句僵硬、口语化的问题依然不可避免。另外,全文仅是对行政系统中非正式组织的一次初探,对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领导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涉及较少,期盼今后加以完善。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知道了。

毕业论文。

怎么写。通过此次毕业论文写作,我愈发感觉到自己知识的匮乏和视野的狭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小小拙作,敬请各位老师雅正。

再一次谢谢各位老师。

一文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本文三个方面介绍,可以参考这个思路。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答辩开场白

各位老师好!我叫xxx,来自xxx,我的论文题目是"行政系统中的非正式组织评估"。在这里,请允许我向xx老师的悉心指导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劳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将从论文的思想内容、结构框架、遣词造句三个方面向各位老师作一大概介绍,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在思想内容上,本文以行政管理学的一个遗漏点,即行政系统中的非正式组织为切入点进行探索。通过对图书馆近百本著作进行调查,我发现其中仅有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行政学原理、公共行政学涉及到了行政系统中的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作为官场中的"第二种友谊",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论题本身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作为矛盾的统一体,任何行政组织内都会产生一定的非正式组织结构。行政组织或多或少受到非正式组织的影响,纵观非正式组织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它可能成为正式组织发展的助力,也可能成为正式组织发展的阻力。因此,组织管理者应对其加以正确认识并积极引导,把握其概念、和特点和作用,正确运用其正向功能,克服其负向功能,从而使非正式组织朝着更有利于组织发展和目标实现的方向迈进。

其次,在结构框架上,本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行政系统中非正式组织概述,包括行政系统中非正式组织的概念、特点及其沟通。

第二部分从正反两方面对行政系统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进行剖析。

第三部分介绍了行政系统中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对策。

最后,在遣词造句上,虽然我对全文做了细致修改,但个别语句语序凌乱、语句僵硬、口语化的问题依然不可避免。另外,全文仅是对行政系统中非正式组织的一次初探,对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领导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涉及较少,期盼今后加以完善。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知道了毕业论文怎么写。通过此次毕业论文写作,我愈发感觉到自己知识的匮乏和视野的狭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小小拙作,敬请各位老师雅正。

再一次谢谢各位老师。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答辩范文

各位老师,下午好!

我叫殷竹茹,是x班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政府信息公开视角下的阳光政府建设研究》,论文是在汪雷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三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信息作为一种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其发展态势越来越猛,传统的工业文明将逐步被信息文明所取代。在我国,绝大部分信息都由政府部门所掌握,据统计,政府掌握着约80%的社会信息。由此可见,实行政府信息公开势在必行。中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是从20世纪8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自十二大提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国家和社会保障公民政党的自由和权利”开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扩大公民权利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由此,政府作为最大的社会信息的产生者和掌握者,就有必要通过主动及依申请的方式,将政府信息与公民共享,实行政府信息公开,这样才能确保公民的知情权得到保障,公民才能知道政府在做什么、是怎样做的、做的效果如何,如此一来,公民才能真正地参政议政,才能对政府监督到位。党的十七大提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目标,这不仅使各级政府越来越注重打造阳光政府,学界也加强了对阳光政府的建设研究。联系政府信息公开与建设阳光政府,不难感觉得出,这两者之间是存在一定联系的,大体说来,阳光政府建设离不开政府信息公幵,政府信息公幵有利于切实保障公民知情权,让公民将其监督职能发挥到实处,权力才会有所约束,政府才会变得阳光。

近些年,学术界对于政府信息公开和阳光政府的研究十分活跃,不仅引起了不同学科,如行政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而且这对政府信息公开和阳光政府的学术著作及研究论文等也如雨后春第一般不断涌现。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我国的阳光政府建设却屡屡碰壁,公民的知情权无法得到充分保障,参政议政无法落到实处,权力滥用现象依然屡禁不止,官员腐败也依旧娼厥。有鉴于此,本文认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切实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有利于不断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这刚好契合了阳光政府的内在理念。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政府信息公开对于建设阳光政府具有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尤其是在当前我国阳光政府建设路径尚不明晰的情况下,应该以也只能以政府信息公幵为切入点,将政府信息公开作为推进阳光政府建设的突破口和重要路径。当前,在我国政府治理模式转型的背景下,以政府信息公开为突破口,通过健全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为公民的各项民主权利如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提供切实保障,从而实现政民互动和协作,这对阳光政府的建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信息公开作为建设阳光政府的突破口和重要路径,巳受到不同学科领域的关注,其受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因此,本文以政府信息公开为视角,探究我国阳光政府建设的可行之处。

本文的框架是这样架构的: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这章分别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成果、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框架、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可行性以及文章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介绍了政府信息公开与阳光政府的理论框架。先分别介绍政府信息公开、阳光政府的相关概念,然后论述政府信息公开、阳光政府的理论依据,包括:人民政府理论、知情权理论及治理理论,最后分析了政府信息公幵和阳光政府的内在契合之处,如政府信息公开不仅契合了透明行政、服务行政、民主行政还与保障公民权利以及政府的合法性、公信力等相契合。

第三章主要分析国外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主要选取两个国家,即美国和马来西亚,以它们为例进行说明。美国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是最具代表性、信息公开机制是最为完善的国家,它的许多做法和经验都值得我。

国学。

习和借鉴。而马来西亚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则让其本国民众及其他国家不敢苟同,特别是马来西亚政府对马航事件的处理更是暴露了其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诸多不足,这也给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幵工作敲响警钟,提醒中国政府引以为戒。

第四章分析了我国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幵,打造阳光政府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当前我国的透明行政、防腐治腐、公民参与等都还不够成熟与完善,须通过强化政府信息公开来加以改善。可能性包括:我国政府信息公幵基本制度框架已经初步形成;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渠道得以扩宽;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为我国提供了经验教训。以上这些都为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幵的扩大、阳光政府的建设创造了巨大的可能性。

行政管理论文答辩开场白参考

各位校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行政管理专业xx班级的xxx。(虽然都知道,但是也有必要说!)我的研究课题是基于xxxxx的现状(具体看你研究什么,其实就是把你的论文题目转化下语序说一下),在xxx教授的带领指导下研究完成的。在此,我由衷的感谢xxx教授对我的帮助……(客套话多说几句)。我的论文题目是《行政管理xxxx》。

1,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

2,你的研究过程。

3,你得到什么结论。

4,你对该问题的解决方案(1234就是把你的论文简略的说一下,重点放在1,4上,因为教授提问会主要问你研究过程和为什么得到这个结论。)。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答辩稿自述稿

各位老师好!我叫,来自行政管理专业xx班级,我的论文题目是“行政系统中的非正式组织评估”。在这里,请允许我向xx老师的悉心指导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劳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将从论文的思想内容、结构框架、遣词造句三个方面向各位老师作一大概介绍,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在思想内容上,本文以行政管理学的一个遗漏点,即行政系统中的非正式组织为切入点进行探索。通过对图书馆近百本著作进行调查,我发现其中仅有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行政学原理、公共行政学涉及到了行政系统中的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作为官场中的“第二种友谊”,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论题本身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作为矛盾的统一体,任何行政组织内都会产生一定的非正式组织结构。行政组织或多或少受到非正式组织的影响,纵观非正式组织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它可能成为正式组织发展的助力,也可能成为正式组织发展的阻力。因此,组织管理者应对其加以正确认识并积极引导,把握其概念、和特点和作用,正确运用其正向功能,克服其负向功能,从而使非正式组织朝着更有利于组织发展和目标实现的方向迈进。

其次,在结构框架上,本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行政系统中非正式组织概述,包括行政系统中非正式组织的概念、特点及其沟通。

第二部分从正反两方面对行政系统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进行剖析。

第三部分介绍了行政系统中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对策。

最后,在遣词造句上,虽然我对全文做了细致修改,但个别语句语序凌乱、语句僵硬、口语化的问题依然不可避免。另外,全文仅是对行政系统中非正式组织的一次初探,对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领导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涉及较少,期盼今后加以完善。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知道了。

毕业论文。

怎么写。通过此次毕业论文写作,我愈发感觉到自己知识的匮乏和视野的狭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小小拙作,敬请各位老师雅正。

再一次谢谢各位老师。

行政管理论文

教育行政管理制度在学校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实质上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已经渗透到了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对教育、教学成效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高效、良好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必然会促进教育事业的长足、稳定发展,促进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从当下世界各国的教育行政管理实践情况来看,为了实现教育行政管理的制度化、法制化,协调政府与教育部门之间的关系,法律是实现教育管理的主要保障,然后才是一些具体的行政命令与市场调节方式等。因此,近年来世界各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也都是集中在通过教育立法的形式来构建法制路径。其中由美国联邦教育部设置的政府间关系教育顾问委员会的成员就包括一些民众代表、民选地方官员代表、公私立中小学代表、公私立大专院校代表、教育部官员代表等。英国创办的中央教育审议会,其参与的成员包括一些中小学教师、企业界人士、科学界和宗教界代表;法國的国家教育最高审议会中包括一些国立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教师代表、教育行政部门的代表以及其他各阶层代表;日本的中央教育审议会中其成员包括学校(大学和中小学)教育人员、新闻界和企业界人员。总的来说,世界各国创立教育行政管理审议或者咨询机构的目的,就是集思广益,扩大信息源,以防止因为教育决策过于专断而出现重大失误的情况,通过这样的审议与咨询会议来进一步监督教育行政机构的工作,避免其在工作和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上存在偏差。

二、优化教育管理体系,进而不断完善办学体制。

目前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实施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共同点就是尽可能地减少在教育管理和教育行政管理中的国家干预或者政府干预,通过扩大地方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自主权的形式来实现教育行政的民主化,通过实施教育管理民主化的方式促进教育决策和立法的民主化,进而实现人们意识上的真正转变。

目前教育与教育行政管理的民主化已经成为教育行政管理发展的基本趋势。这样的管理体制可强化中央政府在教育行政管理中的宏观指导作用,在这样的宏观政策指导下需要不断加强学校和地方政府的教育行政管理权限的合理分配,进而使得管理体制从纵向垂直向横向扁平模式转变。在这样的模式下,政府从对教育机构实行全过程、全方位控制转变为通过政府的行政立法、资源支持、政策支持、教育质量的督导和信息服务等举措来进行教育领域的宏观调控,政府对教育的行政管理从原有的命令式转变为现在的提供指导、建议。

2.实现权力的下放。

为了进一步减少政府对教育行政管理的过度干预,世界各国将教育行政管理权下放成为一种趋势。所谓权力下放,就是指将教育管理的权力下放或者进行授权和分权。具体措施可以是将一部分学校的管理权从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下放到学校,这样一来,学校就从原来的制度执行机构变成了制度的制定和决策机构,在制定和决策过程中享有更多的权力和责任。目前权力下放的办学体制已经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很多国家也都意识到,要想彻底改变教育管理缺乏活力、效率低下的现状,仅仅依靠中央和地方政府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时候还需要给学校更大、更多自主决策的空间。

在实现权力的下放和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调整的过程中,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做法是将诸多原属于教育行政部门的权力直接下放到学校,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推动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高校应建立一套更加科学、完善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与组织制度,因此,研究国外教育行政管理的体制及其改革趋势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2]陈登福.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xx.

行政管理论文

第二,从暴力政治向规劝政治变迁。战争或以战争相威胁,革命及各种规模的国内骚乱等等是暴力政治形式。个体或国家之所以发动战争或以战争相威胁,其目的总是在于改变或控制对手的行为。虽然只要暴力或暴力威胁仍被人们用于实现政治目的,那么人们就不能否认暴力在政治中的地位,但是这种地位应当是有限的。相反,规劝政治应该是公共政治活动中的基本形式。规劝政治一般是指伦理的、道德的、合作的和相互依存的和交易性的政治,比如谈判、协商、立法、集体讨价还价,经济、社会、文化和科学合作或激烈的竞争。当然,前提是这种竞争是普遍接受的,并且在预先规定其法则的基础上进行。

第三,从等级政治向复合政治变迁。等级政治是权力和权能的增殖以金子塔结构为前提的,由等级政治所决定的政治关系表现为下级单位从属于上级单位,每个等级社会当中的顶峰都是最高权威,但这一权威并不一定总是合法的,权威的下属是各级权力层次,每一下属权力层次又控制着更多的下级次层次,这一系统最后通到普通公民,最后为塔基部分决大多数的人民无所抗辩地承认。与之相反,复合政治是指平等或接近平等的行为者们之间的政治关系,在这种关系当中,社会由信息畅通的、积极的和自治的政治单位组成,这些政治单位对维护自身的独立和幸福往往采取十分戒备的态度,然而它们也承认相互合作和秩序井然的共存既对自身利益有利,同时也是整个社会的利益所在。复合政治只有在具备充分的商品和服务以满足其成员需求的社会中才能付诸实践。进一步推断,复合政治应有一套自由的和竞争性的教育和信息系统,该系统无需依赖于对大众传媒介实行垄断性控制,而等级政治的目的是通过发动具有强烈倾向性的宣传运动来造成一种虚假的社会一致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行政管理论文

激励机制指的是在组织系统当中,激励的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各种激励因素相互作用的一种方式。

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要想充分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挖掘员工的工作潜能,需要正确运用激励机制,最大限度的满足员工的需求。

本文就对当前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措施。

从当前管理模式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其经营管理方面依旧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制约,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也并没有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这样就很难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具体来讲,行政管理中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激励措施并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当前很多单位和部门在实行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并没有对职工的具体需求深入分析,而是一刀切式的对所有人采取同样的激励措施,这样对部分人的工作积极性会起到一定的调动作用,但是对于大多数职工来讲适得其反。

这种没有根据具体情况而实行的`激励机制,会影响到事业的良性发展。

其次,单位内员工的报酬并未真正拉开。

目前,我国大多数单位的工资制度都是采用分级制的形式,这种体制并没有将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拉开。

领导岗位的工作比普通职工复杂程度多,并且承担的风险也大,但是在工资报酬方面反应的差距并不大,这样就是的很多单位的领导缺乏工作的积极性,而是想方设法谋求灰色收入。

专业技术人员在不科学的激励机制下,也会降低工作的热情,这些都是单位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最后,奖励评估并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在行政管理中,评估体系是激励机制的基础,有了科学的评估机制才能够有针对的进行激励,才能够取得最佳的激励效果。

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激励制度需要和评估体系完美的结合,达到最佳的效果。

行政管理中,激励机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上文中从三个主要方面分析了当前面临的问题,下面本文就提出几点激励机制构建的具体措施。

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明确的奖惩机制。

奖惩机制是激励机制中的重要内容,要想更好的实现奖惩机制的效果,就需要建立起明确的奖惩制度。

这样员工为了确保自身利益,就会降低错误的发生几率,进而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对于行政管理工作来讲,要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机制中的奖惩制度需要以奖励为主,将惩罚作为辅助工具或者是保障工具,这样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奖励制度来讲,在制定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好奖励的目的和结构,根据职工的实际情况和单位经营发展的状态制定科学的奖励策略,同时还需要调查并决定基准的植物奖酬,确定奖酬的等级。

其次,实现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结合。

物质激励在行政管理中是最为有效的激励方式,也是最为直接的激励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收入分配机制的科学与否是决定物质激励成败的关键。

为此,需要改变当前单位内员工薪酬差距较小的现状,根据实际情况和员工的等级建立起科学的薪酬机制,并配合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严格考核流程的管理,并将考核的结果纳入到员工的工资收入中,实现全员同工同酬,真正的做到按劳分配,这样能够更好的利用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精神激励则可以通过文化的力量体现出来。

文化是事业发展的灵魂,优秀的文化是一双无形的手,推动者事业朝着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并且激励着员工不懈的努力奋斗。

良好的精神激励举措能够使员工形成积极的价值观,进一步推动事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因此说行政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建设,一定要实现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完美结合,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

最后,激励机制的建设要充分让员工积极参与其中。

在激励机制建设的过程中,让员工充分的参与,能够使其感受到企业主人公的地位,这样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且使其能够对遇到的问题积极主动的思考,寻找更加有效的解决办法。

在参与的过程中,员工集思广益,能够产生出有利于事业发展创新性思想,进而确保决策的正确执行。

同时,员工的参与使得普通员工能够和上级领导直接接触,增强了员工的被重视和被信任的感觉,进而自身形成了对于管理模式更高的认同感,会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这样就发挥了激励机制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的突出以人为本的激励理念,真正的做到以员工为核心,从员工的实际需求出发,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

在选人用人机制上要符合本单位的实际,要满足事业未来的发展战略需求。

在育人和活才机制上,需要有利于人才的循序发展,根据人才培养政策和相关原则,结合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培训方案,并重点注重高层技术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其凝聚和带头作用,更好的推动事业发展进步。

事业的发展需要人才,而要想留住人才,并充分的发挥人才的作用,就需要采取科学的方式满足人才的需求,激励机制是较为可行的方式。

本文以此为中心,对行政管理中激励机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对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更好的推动事业的向前发展。

行政管理论文

我国医院行政管理人员队伍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其一是由多年从事临床工作的医生、护士以及医技科室的人员转岗而来的,大都具有较高的学历、职称,所学的专业大多是医学、护理、医技等,其中有的人还一直兼顾着临床工作。有管理学、行政学、公共管理专业背景的比较少,无法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行政管理工作中。其二是刚刚走出校门、直接进入医院行政管理岗位的大学生,他们都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年纪轻、工作热情高而且具有一定管理理论知识,但是由于他们刚刚步入社会,对医院工作流程、岗位性质并不了解,在短期内还难以独当一面,灵活自如地处理日常事务。其三是从部队转业到医院的干部,由于他们长期在部队工作、生活,军地情况不尽相同,因此尚需适应较长时间后才能逐渐进入角色。其四是从其他科室抑或是医院后勤服务中心等部门临时借调帮助工作的人员。

2.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长板”与“短板”。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医院管理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行政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知识结构不平衡,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公关危机管理、统筹学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偏少,无法以创新思维、创新手段去积极开展工作,大多处于按领导的指示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凭借经验、行政手段处理日常事务的状态。再加上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很少有学习、提高抑或是外出接受再教育、培训的机会,鲜有学习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技能、方法的机会,对日益增加的新状况、新事物、突发事件等疲于应对。

3.一些行政管理人员安于现状,缺乏创新精神与主动学习态度。

由于许多医院奖金激励机制明显向一线科室倾斜,行政管理人员奖金、加班费等低于一线科室,存在着“干多干少都一样”的状况,因此,个别管理人员心存“能不干就不干”的想法,只要不出问题就可以了。

4.行政管理人员不同于医务人员,职称评定、职务提升通道不畅,管理部门职责不清晰,有交叉重叠现象。

在医院行政部门设置、职责划分、权力归属等问题上,相关制度长期存在着不清晰、不明确,相互交叉、重叠的问题。岗位设置不尽合理,加班多,责任大,不能正常休息,节假日值班非常多;不出问题还好,出现问题就会挨“板子”。凡此种种,给他们思想上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往往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每天光是处理各种日常工作、突发事件、领导交办事宜、迎来送往等等,都忙得不可开交,无法抽出时间来进行科研工作和创新机制的研究。

二、我国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一家医院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切实打造医院的软实力,真正拥有一支其他医院所没有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这支人才队伍中除了闻名遐迩的医学专家、具有真才实学的医护人员外,还必须拥有一支能够将医院的各种资源、力量凝聚在一起,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指挥与协调各方面的医疗力量,确保医院的各个部门都能够有效运转的行政管理人员队伍。无论是三级甲等医院,还是二级乙等医院,都离不开行政管理人员,他们就像自行车上链接链条的“销子”,只能通过这些“销子”才能将链子的每一个环节连接起来,并通过外力,将整个自行车飞快地运转起来。管理人员如同医院管理层、各科室广大的医务人员与中层干部之间的“销子”,通过他们的作用,才能将医院这部“自行车”快速、健康地运转,将整个医院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才能在挽救人民群众生命的关键时刻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有鉴于此,行政管理人员的作用不可小觑。

三、美国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资质与相关情况。

在美国,大型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卫生服务专业硕士学位抑或是公共管理、企业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才能有资格进入这个岗位。要想拿到卫生服务专业硕士学位,必须先具备学士学位,之后需要在一个卫生保健中心工作一年的时间,才能再去拿硕士学位。小型私人医院的管理者需要被“州私人医院管理委员会”认证,并且要在卫生保健场所为老年人服务一段时间。卫生服务管理者通常是开始在大医院担任管理员助手,或者是在中小医疗机构、服务场所做助理。日常工作时间之外,他们要进行医学管理研究、开展广泛的创新机制建设,承担更多的责任才能适应岗位的要求并有所进步。另外,卫生管理部门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级医疗机构的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考试,考核他们对处理各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医疗事故的处理和公关能力。

四、如何提高我国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1.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要深刻认识“科技引领发展,统筹推进改革”的道理。

认识到在当今时代,只有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提升自己的内涵,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因此,要在完成本职工作、处理好日常事务之余,静下心来潜心研究与自己工作范畴抑或是相近的领域,深入基层,调查和掌握一手信息,摸清运动规律,针对医院的功能定位、人员结构、发展规划、重大投资决策、财务资产监管、绩效考核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撰写出真知灼见并具有一定前瞻性的科研论文和研究成果。

2.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要“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

与时俱进,自我增压,从平凡的工作中找到科研创新的亮点。有人认为自己每天都在平凡琐事中忙忙碌碌地度过,找不到能够引发自己科研、创新乃至写出科研论文的思路。还有人认为,我国是论文大国,数以千万计的前人将所能看到和想到的课题都选完了。实际并非如此,只要我们深刻认识到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中自己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深刻体会有效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重要性,就一定能够从平凡的点滴小事中捕捉到闪光点,拓展创新思维,写出高质量的科研论文来。

3.医院高层要重视行政管理人员的作用,在岗位设置、收入分配、职称评定、管理使用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在鼓励行政人员参加科研政策方面,要与一线医务人员同等对待,积极支持管理人员参加各种类型的再教育、专业培训、外出交流、研讨会,支持他们利用工作之余对医院的各项工作、重大决策、相关信息进行专题调研,在科研课题立项、展开、深入剖析过程中,医院主管领导要从资金、时间、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持;课题完成之后,要帮助寻找发表和交流的机会,为行政管理人员的科研成果提供实质性的支持,使之尽快转化为促进医院发展的动力。

4.医院科研部门要在医院党委、院长的领导下,协调财务、人力资源。

对外宣传、图书资料等部门,对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撰写论文的行政管理人员提供“孵化器”,针对他们在写作、科研、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与困惑,聘请有关专家进行“会诊”,提供图书、资料、宣传方面的支持;同时,还要建立科研平台和信息大数据,对全院临床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以及其他各类人员的科研状况进行调查摸底,互通信息,提供帮助;同时要增加创新研发投入,促进创新链、科研链与临床服务链的有机衔接,使每一位医院干部职工都争当创新驱动的先行军。

五、结语。

“建立一个新机制,构建一个新格局,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是今后我国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广大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肩负着非同寻常的重任。因此,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要以全新的思维,坚持探索创新原则,勇于担当、开拓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内涵,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潜心研究,开展科研工作,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医院决策者提供更多的新思想、新方法、新亮点,从而为医务人员增添动力、为医院发展增添后劲。

作者:陈少波崔森余静单位:十堰市太和医院。

行政管理论文

浙江大学党委组织部、党校组织了“浙江大学高校行政事务专题考察团”赴台湾考察调研,就高校行政管理事务专题向台湾兄弟高校学习取经。

考察团一行15人,由来自学校机关各部门、基层院系和附属医院的行政人员组成。

考察团走访了岛内的成功大学、东海大学、清华大学、政治大学、台湾大学和文化大学6所高校,以及新竹科学工业园区,通过听取专题报告、座谈、参观等形式,围绕高校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行政人员管理以及继续教育等主题与兄弟高校同仁开展了学习和交流。

考察团还重点参观了各高校的校史馆、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等场馆,台湾地区高校浓厚的文化氛围、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教职员工真诚、热情、负责的工作态度让考察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将调研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与企业紧密合作,推进“产、学、研”深度结合,构建全方位的教学平台,是台湾高校的很有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考察的多数高校均结合自身特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依托学科特点和优势,与企业紧密合作,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例如,在访问成功大学的行程中,恰逢成功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兰花研究中心与兰花生技产学联盟主办的“兰与禅生活”展览,不管是其展出的精品蝴蝶兰、兰科养生产品、书法作品等有形展品,还是会场设计、产品包装设计、展会文化底蕴营造等无形观感,均体现出学校“产、学、研”深度结合,全方位教学培养学生的丰硕办学成果。

博雅教育是在台湾大学教育的基础组成部分。

博雅教育的目的不是给学生一种职业训练或专业训练,而是通过几种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一种身心全面发展的理想的人格,或者说发展一种丰富的健康的人性。

台湾系统的现代博雅教育开始于台湾大学,考察团所访问的东海大学推行的博雅书院很有特色。

例如,东海大学博雅教育课程分为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时事、社会分析及道德推理、科学与科技、外国文化与语言五个大类,博雅书院还定期举办“博雅夜谈”,通过多种基本知识、技能和意识的教育,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丰富的人生。

台湾高校组织架构精简,在管理上注重科学化、程序化、信息化,不论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后勤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均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形成了既平稳运行又竞争向上的运行机制。

例如,台湾大学进修推广部总共4个部门12个工作人员,以平衡计分卡为基本管理工具,通过绩效考核、业务电脑化、工作简化、机制创新等途径,使其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台湾高校教职人员责任心强,服务意识卓越。

他们有思想,有能力,知识面宽、素质高,责任心强,做事务实,以学校利益为重,处处体现了为学校着想的主人翁意识。

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做事情都会做认真充分的准备,追求卓越。

还开玩笑的把考察团的突然到访称作是一次上级的突击检查,给全体团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短短6天在台湾的学习交流考察已经结束,在台湾的交流学习,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自身服务意识和主人翁意识的提升。

浙江大学虽然在办学规模、硬件设施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行政机关的工作与台湾兄弟高校相比,很多地方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

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

全校教职员工更要秉承“求实创新”的校训,将台湾兄弟高校的先进经验用于工作中去,为学校世界一流发展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行政管理论文

在当前职业院校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时候,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也不断受到考验。院校的行政管理是确保教育教学中最基础的保证,但是眼下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普遍出现诸多问题,现状不容乐观。对此本文针对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简单提出行政管理改革的几个重要思路。

行政管理对每一所学校而言,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础环节。学校通过行政管理的手段,对学校内发生的一些相关的问题进行解决和管理,并且可以对职校的未来发展进行大趋势的方向掌控,让管理者能够对职校的现状进行了解,以及对发展方向进行调整,从而有效的提高院校管理水平。

学校对校方行政管理体系的实验和不断改善,是对人类办学的积极探索的实践,高效的行政管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人才,因此行政管理对院校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体系。对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大,人们也比往日更加关注职业院校的发展,因此职业院校需要对学校的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改善,如何对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进行改善工作,是每个院校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关于行政管理手段的改革,能够帮助职业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好的解决存在问题。职业院校在以后发展中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环境和更加严峻的问题,更加需要对行政管理现状进行调整从而改善教学质量和管理工作,保证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并促进院校自身的发展。

当前,院校的行政管理在各个地方都存在着权力象征,提高了教育者的职权,却相对弱化了教师们以教学为本的学术地位。在教学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进行职权的竞争,才是可行的。从目前大部分的职业院校的发展可以看出,职校的发展中,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没有过多的联系,这是由于行政部门并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对学校行政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上,以及人员分工上都没能作出比较细致的管理,这使学校的行政管理的效率大大的降低,甚至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二)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较低。

职业院校的管理机构的运行,基本上是参照政府的行政模式,很大程度上对政府的行政管理和运行进行模仿和对比,这样做虽然能够达到职业院校行政管理的目的,却不能完全符合职业院校发展的现状,并且会出现拉低了学校行政效率的现象。对于任何部门的行政管理来说,行政人员的组成都是最基础最主要的部分,行政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决定了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职能。在这一点上,虽然很多职业院校都加强了对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却忽视了行政管理人员的考察和筛选。致使一些并不适合,或者并没有相对能力的人来进行行政管理工作。不仅降低了效率,还对学校的行政管理部门的形象造成了影响。

行政管理当中促进发展、提高管理效率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对行政管理信息的采集和管理。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职业院校的发展也离不开信息化的发展,职业院校行政管理能够达到现代化信息管理,对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职业院校对学校各部门职能者的工作进行分工,将每一份工作的责任落实到个人,来保障责任管理体系的健全。而很多学校都疏忽了责任分配的工作,导致行政管理工作出现延后、拖沓的现象,学校仍然没有意识到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改革职校传统管理行政管理模式。

职业院校对行政管理模式的创新,在一个发展迅速的新时代的大背景下进行,迎合新时代,首先就需要对传统的旧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应该注重行政信息的管理,实际运用到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中去,促进职业院校“信息化”的先进发展,并且还要辅助以各种方法、手段,对院校的行政管理模式进行全新的设计管理,从理念开始改革,加强员工的行政水平,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

(二)加强完善职校行政管理体系。

在进行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体系建设中,不能忽视当前院校个部门的结构、相互之间的联系,需要充分了解当前的行政结构和部门,制定好大的发展趋势,确保职业院校对学校整体的管理机制的改革完善,从行政各部门之间的联系着手,加强完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工作。融合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协作,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从院校内部,行政管理人员开始完善,确保责任制度的正常运行,将行政责任落实到个人,强化每个员工在各个职位上的职能作用,并对行政部门的工作能力进行实时考核,实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实行科学化、现在化管理。

要实现职业院校行政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管理,必须加大对行政部门管理的力度,跟进时代的脚步,尽快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同时,努力改善行政环境,引进先进的管理手段,为学校的科学化管理提供实力基础。全面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在摈弃旧的管理理念的同时,依然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建立以此理念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体系。加快开展校园信息网的建设,为学校行政部门提供更加科学和现代的管理方式。

快速经济发展的现代背景下,国家和社会都开始重视起职业院校的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并寄以厚望。职业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在强化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同时,也在进行行政管理的改革和发展。行政管理系统的改革和发展,将影响着职业院校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的革新,任重道远。希望结合高校的行政管理系统,提高职校对社会人才的培养。

[1]曾玉洁.浅谈高等职业院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5(20):224+226.

行政管理论文

总结。

规划审批的监督效应。然后分析目前规划审批监督机制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行政管理;改革;规划审批;优化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不断改革,行政体制的改革逐渐变成学界、政界等领域的焦点,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依据,提出“大部门”制改革、加快职能转变、政府与社会创新管理和社会建设等相关内容。文章主要阐述了目前分级规划审批制度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将当前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背景,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规划审批制度,并提出一些使规划监督能有效运行的建议。

1国内理论研究。

1.1城乡规划管理集权和下放问题我国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国家,权利的分配、执行、归属等问题都是制度研究过程中涉及的问题。管理权限的分散、集中问题和城乡规划管理紧密相关。规划管理权限的内容不断丰富,其中主要有规划组织、规划研究、规划实施、监督等方面。

1.2规划审批制度的监督效应研究我国当前在规划审批制度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以规划审批固有的监督价值为基础,各个学者对改革规划审批制度提出了诸多相关的建议。部分学者认为专家的评审制度对决策的整体智慧有提高的作用,并对决策主体的判断做出分析,使审批监督发挥效应。为了使规划审批制度的监督效应充分的发挥出来,学者对规划审批制度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

2规划审批制度监督效应。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对行政管理的长期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调节手段逐渐变成行政调节。在进行规划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监督效是分级审批最集中的体现;对城乡规划进行审批,既能对城市和国家发展的命脉资源进行控制,又能监管城市开发强度,对城市的文化和物质环境有良好的提升作用,极大的保护市民的整体利益。

3西方的规划审批监督机制分析。

3.1改革带来的规划审批权下放目前大力推行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简政放权。自20xx年以来,国务院下放和取消的行政审批权高达两千八百多项。国务院对审批权的下放并没有对城市原有的规划审批体系产生本质的影响,由市向各区县下放是行政审批权的主要体现,其下放的范围广、速度快。我国许多地级以上的城市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规划审批权的下放。由于部分城市的监督机制尚未成熟,使得在规划审批权力下放过程中有一系列的问题出现。

3.2弱化规划审批的监督效应就地级市以上对的城市而言,下放规划审批权对明确区、市两级的城乡规划事权有利,将实际规划部门的主要精力有效地集中到城乡规划的科学制定、监督检查以及宏观统筹上,依法依规实施城乡规划的问题将由区县级规划管理部门进行管理。但对于目前具有规划审批放权操作的城乡,其外部监督机制存在层级间有效性、监督机制有效性确定等问题,尚未成熟,从而导致地方规划管理部门对规划审批的不规范操作。在进行详细层面的规划层修建时,当地政府自己审批、审查的局面,使监督的效力大大降低。不仅如此,在实际进行决策时,审批会议的过程、通知以及成员,大多采取内部封闭式的讨论和投票,并且投票的结果也是内部封闭式的,因此,审批会议缺乏透明的、可监督的操作机制。

3.3变事前监督为事后监督在原有的规监督机制中,规划审批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审批权下放后,尽管对企业投资地方建设项目的效率有所提高,但不合理建设的可能性也有所增加。在规划审批前就发现的问题所带来的社会和经济的损失远远小于在开始执行规划后发现的问题。

4完善规划审批监督机制的建议。

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背景,分权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尽管如此也必须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4.1慎重下放规划审批权在进行规划审批权的下放过程中要逐步推进,对于类似影响居民生活和环境的因素,相关部门应适当保留部分审批权。根据地方发展的实际特征,对审批权进行不同程度的下放,强化管理水平落后、发展基础差的地区的审批权,并进行统一管理,防止下放后产生操作违规、管理混乱的现象;而在管理基础较好的地方,应考虑下放更多地审批权。

4.2强化权利下放后的后续监管工作权利下放给监管工作增添了诸多工作,依据现有的规划监督手段,对适合地方的监督管理机制进行讨论。比如,严格对下级规划审批部门的规划公示进行监督;明确其责权,将问责机制建立完善;对规划委员会制度规划督查员制度进行完善。

4.3提高外部监督机制的有效性我国城乡规划发展主要的方向将转变为城乡规划的社会化,城乡规划的基本保障是公众的参与。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形成的行政层级制度是政治统治、社会治理以及政府经济管理等多项职能统一的体制,是政府决策、执行、执行和监督的内循环封闭体制,除此之外,根本原因是外部监督机制的不良发育。若想解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带来的挑战,则需要对外部监督机制进行有效的培育,并且不断打破对规划审批权的路径依赖。

4.4分权于民对行政管理体制下的行政审批权下放的根本目的进行明确,权利应该下放到普通民众中间,公众是分权的最终对象,而不是将权利下放到个别领导的手中。现有的规划审批监督机制是规划审批权限下放的目的,上级部门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对下级审批的监督管理和组织公众参与,而不是开设地方投资建设的后门。可以通过地方ngo的组织能力,完善当地的公众参与机制,并且制定跟地方相关的公众参与的法律条例,引导当地居民有组织的参与到规划审批的过程中去。培育好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是规划审批放权的前提,不能打着建设服务政府的旗号,却做着“经济主导型政府”的事。

5结束语。

行政管理体制相关的改革目前已经步入瓶颈期,要有效的监督从而实现最大化的效率,且不能对效率过于重视,忽略监督。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发展的大背景,下放规划审批权是必然的趋势,尽管如此,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也不能将权利下放得过于随意,应对其下方的时机进行慎重的考虑。权利下放后要打破对单一监督的依赖,对权利运作的监管效率进行提高,从而使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更好的结合,与此同时加强公共的参与度,以达到分权于民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洋.土地规划管理与安全城市的构建:美国的经验[j].国际城市规划,20xx,(4):3-9.

行政管理论文

随着国际化进程加快,国内很多高校开始强调学校行政管理国际化的推进和建设,开拓视野,加强国内外院校的交流,吸收和引进国外优秀的教育管理资源,推动高校发展,但是很多高校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国际化办学下,高校行政管理能力决定了学校国际化道路上的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

首先,在国家化办学下要求行政人员有很高的外语水平能力,我国更多的高等院校开始聘请国外教师承担着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外聘教师和行政人员工作联系紧密,基于学校的发展,从长远来看会有更多的外籍教师参与到国内高校的教学生活中,使中国高等教育面向世界,实现人类优秀科研成果和教育资源共享。另外,中国经济、科技、文化的快速发展促使了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交流,这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能力和工作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其次,在国际化办学下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国际化建设中,随着行政工作中教学和科研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关于行政管理的研究课题在高校中展开,因此,高校行政管理团队在科研方面的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在国外很多一流的大学行政管理部门都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相关工作能力,熟悉国际教育与人才交流管理,推动高校国际化进程。

此外,还有很多管理工作为行政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具有一定管理知识基础上,还要了解其他相关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国际规则、法律法规等,因此行政管理能力的提升对高校国家化建设至关重要,只有不断根据社会和国际环境不断提升管理能力,才能够更好的推动教育的改革与进步。

二、高校管理能力提升的有效措施。

目前由于高等教育国家化进程的加快,高校国际化包括教学活动、学术科研、学校管理等方面因素的全方位立体式的国际交流。行政管理团队的建设和能力的提升是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要求下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行政管理能力,准确并高效完成学校管理中的各项工作和任务,推动学校国际化进程和教育的发展。

首先,树立科学的、正确的国际化管理观念。国家化教育进程的不断推进要求行政管理者不再以传统的管理思想作为指导,而是在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实际的学校情况,结合自身特点,研究适合学校发展的工作决策和思想指导。我国传统的管理模式一般是領导结合成功经验进行指导,但在国际化办学下行政管理者需要发散思维,借鉴国外管理思想和模式,结合学校和国家的实际情况,管理者相互交流讨论并研究出一套适合学校发展的管理方案。另外相关管理领导人应该与时俱进,转变管理观念,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和方法,树立教育发展全球化和国际竞争国际化的观念,密切关注国际上教育事业发展进程,积极引导管理工作者提高教育发展意识。

管理人员外出学习,开阔视野,改善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学习国外优秀的管理理论思想、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等,实现我国行政管理内容与国际接轨,实现教育管理国际化。目前由于我国正处于发展阶段,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在高校行政管理上还需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学校发展情况,吸收借鉴适合我国高校发展的经验成果,而不是盲目的照搬。

最后,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管理团队能力的高低取决于每一位管理者的能力,因此,每一位管理者都需要较强的国际化素养和能力,提高管理者能力水平至关重要。其一,管理者通过学位进修提高水平,行政管理不仅是一种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是一门学科,通过更高层次和更深入的学习,将更多更好的管理知识和方法运用到工作中,能有效提高行政工作的效率。其二通过出国访学、留学,学习国外优秀的、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方法,了解国际惯例,才能在工作中了解外籍教师和留学生切身的需求和帮助,做好各项行政工作。其三,提高计算机运用能力和外语能力,在国际化和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下,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要求管理者需要不断学习,与外籍教师和留学生的交流等各项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外语和计算机,因此,通过技能培训提高行政能力也是有效措施之一。

在国际化办学下要求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得到关注和重视,并配合学校各项教学活动的完成。管理者在行政工作中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保持认真和热情的工作态度,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行政管理团队而努力,推动高校教育的发展。

行政管理论文

在当前职业院校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时候,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也不断受到考验。院校的行政管理是确保教育教学中最基础的保证,但是眼下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普遍出现诸多问题,现状不容乐观。对此本文针对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简单提出行政管理改革的几个重要思路。

一、引言。

行政管理对每一所学校而言,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础环节。学校通过行政管理的手段,对学校内发生的一些相关的问题进行解决和管理,并且可以对职校的未来发展进行大趋势的方向掌控,让管理者能够对职校的现状进行了解,以及对发展方向进行调整,从而有效的提高院校管理水平。

学校对校方行政管理体系的实验和不断改善,是对人类办学的积极探索的实践,高效的行政管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人才,因此行政管理对院校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体系。对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大,人们也比往日更加关注职业院校的发展,因此职业院校需要对学校的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改善,如何对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进行改善工作,是每个院校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关于行政管理手段的改革,能够帮助职业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好的解决存在问题。职业院校在以后发展中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环境和更加严峻的问题,更加需要对行政管理现状进行调整从而改善教学质量和管理工作,保证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并促进院校自身的发展。

三、当前职业院校行政管理面临的问题。

当前,院校的行政管理在各个地方都存在着权力象征,提高了教育者的职权,却相对弱化了教师们以教学为本的学术地位。在教学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进行职权的竞争,才是可行的。从目前大部分的职业院校的发展可以看出,职校的发展中,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没有过多的联系,这是由于行政部门并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对学校行政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上,以及人员分工上都没能作出比较细致的管理,这使学校的行政管理的效率大大的降低,甚至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二)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较低。

职业院校的管理机构的运行,基本上是参照政府的行政模式,很大程度上对政府的行政管理和运行进行模仿和对比,这样做虽然能够达到职业院校行政管理的目的,却不能完全符合职业院校发展的现状,并且会出现拉低了学校行政效率的现象。对于任何部门的行政管理来说,行政人员的组成都是最基础最主要的部分,行政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决定了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职能。在这一点上,虽然很多职业院校都加强了对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却忽视了行政管理人员的考察和筛选。致使一些并不适合,或者并没有相对能力的人来进行行政管理工作。不仅降低了效率,还对学校的行政管理部门的形象造成了影响。

行政管理当中促进发展、提高管理效率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对行政管理信息的采集和管理。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职业院校的发展也离不开信息化的发展,职业院校行政管理能够达到现代化信息管理,对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职业院校对学校各部门职能者的工作进行分工,将每一份工作的责任落实到个人,来保障责任管理体系的健全。而很多学校都疏忽了责任分配的工作,导致行政管理工作出现延后、拖沓的现象,学校仍然没有意识到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改革职校传统管理行政管理模式。

职业院校对行政管理模式的创新,在一个发展迅速的新时代的大背景下进行,迎合新时代,首先就需要对传统的旧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应该注重行政信息的管理,实际运用到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中去,促进职业院校“信息化”的先进发展,并且还要辅助以各种方法、手段,对院校的行政管理模式进行全新的设计管理,从理念开始改革,加强员工的行政水平,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

(二)加强完善职校行政管理体系。

在进行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体系建设中,不能忽视当前院校个部门的结构、相互之间的联系,需要充分了解当前的行政结构和部门,制定好大的发展趋势,确保职业院校对学校整体的管理机制的改革完善,从行政各部门之间的联系着手,加强完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工作。融合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协作,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从院校内部,行政管理人员开始完善,确保责任制度的正常运行,将行政责任落实到个人,强化每个员工在各个职位上的职能作用,并对行政部门的工作能力进行实时考核,实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实行科学化、现在化管理。

要实现职业院校行政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管理,必须加大对行政部门管理的力度,跟进时代的脚步,尽快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同时,努力改善行政环境,引进先进的管理手段,为学校的科学化管理提供实力基础。全面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在摈弃旧的管理理念的同时,依然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建立以此理念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体系。加快开展校园信息网的建设,为学校行政部门提供更加科学和现代的管理方式。

五、结束语。

快速经济发展的现代背景下,国家和社会都开始重视起职业院校的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并寄以厚望。职业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在强化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同时,也在进行行政管理的改革和发展。行政管理系统的改革和发展,将影响着职业院校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的革新,任重道远。希望结合高校的行政管理系统,提高职校对社会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曾玉洁.浅谈高等职业院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5(20):224+226.

文档为doc格式。

行政管理论文

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中“法学导论”课的。

教学。

由于还没有一本非常适用于该专业的教材,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教师的教学和该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中笔者结合了自己的教学从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两个角度作了一些探讨。

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中包括“法学导论”这门课。该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我国行政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然而笔者在教学中感觉到目前还没有一本比较适合该专业“法学导论”的教材,这在一定程度上既影响到了教师的教学,同时也影响到了学生对该门课的课后学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主要从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两个方面谈谈个人的观点。

相关信息。

与范畴的教材体系,这类教材一般都叫做“法学导论”,较有代表性的如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卓泽渊教授的《法学导论(第四版)》。这类教材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它不涉及具体的部门法内容而只涉及法学的理论内容。另一类是为非法学专业的学生编著的教材,这类一般教材名称都为“法学概论”,其版本非常之多,但教材的内容和体系差别不大,基本是几部分,即法的一般原理、实体法学、程序法学和国际法学。而目前专门为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编写的“法学导论”教材笔者尚未见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教师的教学效果。那么,作为行政管理专业“法学导论”课的教材应包括哪些内容及这些内容又是如何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呢?笔者以为:。

1、该教材的内容和体系应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第一,应体现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行政管理专业是一个研究国家行政机关、企业单位、非政府组织的行政管理活动及其规律和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培养的应用性强、适应性广的应用型专业。它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通晓中外行政管理理论与实务,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业务知识面宽,具备行政管理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了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该专业的要求之一是通过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我国行政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程序。因此,教材的内容和体系就应符合上述的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第二,区别并借鉴于法学专业和非法学专业相类似教材的内容和体系,并以目前基本形成共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七个部门法为依据。这七个部门法分别是: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第三,有利于学生课后自学。从该角度出发,在教材每一章或节的编排上可于该章或节的开头编排“重点提示”和“背景知识”内容介绍。特别是背景知识内容的介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在每一章的最后可设置“本章小结”、“本章知识网络”、“阅读与思考”。这样的编排既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有利于学生自学。

第四,考虑到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的需要,应对国际法的内容做必要的安排,但不应占太多的篇幅。

2、行政管理专业“法学导论”课的教材内容和体系。

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要求,笔者以为行政管理专业“法学导论”课的教材内容和体系如下:。

绪论:内容包括:法学导论的性质、任务;法学导论的主要内容;法学导论的学习意义和学习方法。

第一章——法的一般原理。内容主要包括:法律概述;社会主义法;社会主义法制现代化。

第二章——宪法。内容主要包括:宪法概述;我国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宪法监督。

第三章——行政法。内容主要包括:行政法概述;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行政程序法;监督法;行政救济法。

第四章——民法。内容主要包括:民法概述;物权;债权;知识产权;人身权;诉讼时效与民事责任;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律制度;商事法律制度。

第五章——经济法。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法概述;宏观调控法;市场规制法。

第六章——社会法。内容主要包括:社会法概述;社会保障法。

第七章——刑法。内容主要包括:刑法概述;犯罪;刑罚;刑罚的具体运用;犯罪的种类。

第八章——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内容主要包括:诉讼法概述;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仲裁法;人民调解法。

第九章——国际法。内容主要包括:国际法概述;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wto法律规则。

要想达到某一门课的教学目的,除了有合适的教材之外,教师还应将教材融会贯通,根据具体情况通过教学将教材内容输送给学生。因此,教学应以教材体系作为依据,但又不应局限于教材体系,而是应合理地突破教材体系。笔者以为在“法学导论”课的教学中主要牵涉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相互关联的。

1、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基于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以及课时数的有限,决定了该课程的课堂授课内容应当要精选。尽管从宏观上看,该门课的主要内容是四部分,即法的一般原理、实体法学、程序法学、国际法学,但笔者以为课堂授课内容应以法的一般原理和公法作为重点。法的一般原理是法学的入门,尽管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学习中已经有所了解,但毕竟两者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体系是不同的,而且学生学的也是很浅显的。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向学生把法的一般原理讲透、讲清楚,注重一定的深度,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而公法(主要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等)则侧重于从国家角度和社会公益的角度入手,特别是行政法学,在授课过程中应作为重点内容介绍,有利于培养学生依法行政的理念。

2、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想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调动呢?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增强师生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不能搞一言堂。因此,有些内容可以采取老师先布置任务,学生课后去查阅资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讲,最后由老师做点评,如宪法内容就较合适。一是因为学生对宪法内容要熟悉一些,二是因为宪法内容较抽象。通过发动学生自己查资料、自己讲课的方式,极大地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无形中化解了内容的单调。二是案例教学的运用。案例教学可以说是法学教学中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但是,案例运用是否得当,效果差别是较大的。笔者以为案例不仅要精选,而且要根据不同的章节内容作不同目的的运用。有些案例应用在某一内容未讲述之前,用以引起该内容;有些案例应用在授课中间用以加强对某一内容的说明;而有些案例则应用在内容结束过后用以对该内容加以总结。只有灵活地运用案例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3、实践环节的认真落实。法学的学习方法之一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环节的落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操作:一是尽可能地组织学生到法院去旁听一些典型的案例;二是充分利用学生社团资源。一般高校的团委都有法学会,可以联合法学会开展一些法律咨询、法律沙龙、法学讲座等活动;三是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由学生自己查找典型案例与教师提供典型案例相结合。一般可以选取两个案例,一个是民法方面的,另一个是行政法方面的。老师做一些原则性的指导,最后给学生现场点评。

总之,通过上述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探讨,我们期待适用于行政管理专业的“法学导论”教材面世。作为授课教师则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我们一定能够培养出质量更高的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

行政管理论文

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农村乡(镇)村管理体制进行了大的调整。由过去的”政社合一”的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高度集中的垂直管理体制改变为“政社分设”的乡、村、组的相对独立和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了过去政企不分的状况、自治权力在基层政权体系中的比重日益增加,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也得到了加强。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村经济一体化要求日益突出。但目前我国实行的条块分割、相互封闭的乡(镇)村管理体制,客观上制约了农村大市场的统一管理和规划,人国地阻碍了区域之间、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的横向联系和紧密协作,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协调、健康、迅速发展。因此,探讨我国目前乡(镇)村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改革和完善乡(镇)村管理体制,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国家政权建设乡镇体制改革乡镇自治基层政府建设。

村民自治。

一、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1、乡镇一级“条条”与“块块”互相分割,政府利益与部门利益的冲突日益加剧。条块分割的乡镇管理体制与乡镇政府行政效率的要求不相适应。乡镇政府、作为国家在农村最基层的一级政权,承担着管理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各项事务等繁重任务。繁重的任务客观上要求行政的高效率运转。但由于现行条块分割的乡镇管理体制。乡镇政权的职能受到了严重的削弱。行政管理很难实现高效运作。

2、乡镇一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严重失衡。人民公社解体后。乡村两级组织仍然承担着旧体制遗留下来的公共服务职能。如兴办农村教育、修建乡村公路、优待军烈属、供养五保老人、兴办农林水基础设施等等。此外,还有落实计划生育国策、征收农业税费和“三提五统”。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治安、调节民事纠纷、组织防洪救灾、实施移风易俗、举办民间文化娱乐活动等项工作。乡镇一级“小政府”与“大服务”“强政府”与“弱财政”长期并存的格局。造成乡镇主要领导想方设法增加乡镇财政收入,必然成为乡镇政府的第一要务。

3、乡镇一级“党政企不分”与“村民自治”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利益摩擦愈演愈烈。主要是党、政、企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有些地方党政不分、政企不分的现象依然存在、少数地方乡政府还没有完全起到一级政权的作用。总的来看、乡镇作为国家政权结构中最低的一级政权组织、仍未摆脱人民公社体制的影响,实际是党政混合运作的一体性机构、具体表现在上下组织之间习惯于采取行政措施处理关系、习惯于直接指挥和控制,不善于运用各种杠杆和利益导向实行间接、弹性控制,而且“村民自治也始终处于行政和财政双重压力下的‘紧约束’运行状态。”这是我国新时期的农民负担不断加重、社会秩序混乱、党群干群关系日趋紧张的政治根源所在。

4、乡镇行政机构缺少监督系统。行政监督是权力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减少政府行政失误,确保政府管理畅达,高效运行的必要环节。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我国农村乡镇政权建设中,却缺少有效的行政监督系统。一是国家行政监督体系延伸到乡镇出现了“断层”。中央、省、地(市)、县都设有政府的监察机关,负责对同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到乡镇基层政府,却没有设置监察机构。二是缺乏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机制。乡镇政府的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指令和任务。但贯彻执行的情况如何。必须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人民是主人,干部是公仆,公仆必须接受主人的监督。但由于耳前乡镇管理体制中缺乏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使主人对公仆的监督难以落到实处。

二、如何建构21世纪的现代乡镇行政管理体制。

1、应当充分认识乡镇基层政府在国家行政体系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在中国乡镇既是国家最基层的政治权力中心,又是满足农民各种需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当前我国乡镇政府改革的实质是把它所拥有的行政权力规范到合理的空间,逐步形成一种“国家、社会、农民”三者良性互动、密切合作的关系。而其核心是解决过去在传统计划体制下所形成的“政党政治”与“政府政治”互相交叉、“国家行政权”与“村民自治”互相渗透。“条条”与“块块”互相分割,“事权”与“财权”互相脱节等等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无论怎么改革,“乡镇”作为一种地方基层行政建制、应当保持其行政地域的完整性,人口规模的适度性。管理层级的有序性,职能定位的科学性,机构设置的合理性,人员编制的法律约束性,政权名称的固定性和运行程序的规范性。只有这样,才能使之逐渐成为直接面向9亿农民的法制型、公共服务型政府。

2、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多年来,我国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尤其是乡镇政府体制改革遇到的最棘手问题是如何处理党政关系。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不断巩固和完善党在农村的组织体系,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不能轻易改变的。乡镇党委是农村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是作好农村各项工作的“前沿指挥部”,与乡镇其他各种组织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同时,实行村民自治,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也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改善乡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重塑乡镇一级的”政府形象“,使之逐渐形成一种整合的、协调互动的社会政治力量,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

3、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精干高效的乡镇基层政府。我国下一步的乡镇政府改革重点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制度和现代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及运行机制。同时,要按照在合理区分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的塾础上、整合现有的乡镇事业站所,强化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功能、其经费主要由县级财政保障:逐步增强经营性事业单位的自我发展能力。使其走向市场化经营的轨道总之、我国建构21世纪的现代乡镇行政管理新体制,光靠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突破:光是乡镇一级改而竖立其上的政府机构不改革、也难有实质性的进展、还需要启动市、县政府体制改革。如果仅仅寄希望于”撤并乡镇、精简机构、裁减人员”这样的低层次改革,那么很可能陷入“循环改革的陷阱”。

4、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在我国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中有两种相对独立的权力:乡、镇人民政府的行政管理权和村民自治权、这两种权利构成了现阶段农村社会“乡政村治”的格局。虽然两种权力的运作法律作了清楚、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二者又经常发生矛盾。大多数乡、镇人民政府仍把村民委员会当作自己直接的下属行政组织,以各种方式影响和控制村民委员会的活动,沿用传统的领导方法进行指挥管理、或继续控制村民委员会的人事权:或对属于村民委员会自治范围内的生产、经营等村务活动横加干涉,随意发号施令,从而压缩村民自治的空问,使村民自治在一定程度上名存实亡。为此,村民自治的成长必须依赖于政府的行政放权、而政府是否放权又取决于整个国家治理体制和政策选择。村民委员会与乡、镇人民政府之间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或者说是一种交换关系,双方在交换过程中的地位是应该平等的,村民委员会需要乡、镇人民政府的资源,乡、镇人民政府也需要村民委员会所提供的服务。因此,用法律来约束乡、镇人民政府的行为、减弱其对村民自治的束缚是极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