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综合实践活动培训结束语 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培训会有感(精选5篇)

时间:2023-09-24 01:26:11 作者:QJ墨客 综合实践活动培训结束语 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培训会有感(精选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培训会有感

满怀期待地迎来了哈尔滨市综合实践基地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本次培训的好多专业都是我向往已久的,然而时间的关系,只能选择其中几项学习,九天的培训其实就是沉醉在各种艺术之中,无法自拔。其中受益最大的是陶艺建筑群制作和皮具制作两项。陶艺在原有基础上技法和教法都得到了提升,皮具制作零起点学起,可谓是包教包会。俗话说:“家有千金,不如薄技随身”,培训会让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本次培训在以下几方面让我颇有感触。

一、领导的重视与鼓励

无论是市教育局还是各个基地学校,领导都非常重视这次培训,从培训的实施方案到实施过程,再到官科长与各位校长不定时到各专业走访,及时了解培训情况,部分领导还和学员一起学习制作,我校万校长正在外学习,即便时间紧迫,她每天也一定会抽出时间赶到培训教室看看。这些无一不体现出领导们对此次培训的重视,让我感到很受触动。

二、培训教师具有专业化的水平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为期三天的陶艺建筑群制作请来了我仰慕已久的上海市陶艺协会秘书长邵建明老师。之前曾听过邵老师的几次讲座,在周庄和邵老师也有过短暂的交流,这一次终于可以向邵老师学习他多年来积累的陶艺制作和教学的经验,内心还是很激动的。邵老师真的是一位值得敬佩的教育者,培训的三天时间里,他每天都提前很长时间来到教室,放弃午休时间和大家一起制作作品,晚上等学员都离开了他才离开。试课件、讲授课程内容、讲评作品、现场演示……每一项工作都做的一丝不苟,对于大家提出的问题也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或许正是这样一种敬业的精神,这种对陶艺教育的坚持,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跟邵老师学习三天的时间,胜过自己摸索三年。有了老师的理论基础,我们才有信心制作一件大型的建筑作品。一直想把哈尔滨独具文化特色的欧式风格建筑用陶艺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总是问题多多,这一次终于实现了。

四天的皮具制作开启了新技能的大门,开始时并没觉得怎样,却是越学越有趣,越做越放不下。80后的美女闫妍老师虽然不是专家型教师,但是在皮具制作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制作经验,技法非常娴熟,在这一领域堪称专家。画版、切割、打磨、缝合……顾不上喝水,顾不上说话,甚至顾不上抬头,只是一心想要把包做好。闫老师每天早来晚走陪着学员们一起制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热心地为大家提供各种资源和帮助,不烦不燥,耐心指导。带领我们享受制作皮具的乐趣。

三、团队研讨,合作创新

陶艺建筑群的创作是一件大型作品创作,这是在以往培训中前所未有的,所以采取的是合作制作。以学校为单位,人数少的分一组,人数多可根据情况多分几组。我校参加陶艺学习的成员比较多,这其中大部分都不是陶艺专业教师,有的老师基本没怎么接触过陶艺,于是我们分成两个小组,由专业陶艺老师带队任组长,根据其他老师的特长均与分配,两个小组各自按要求完成一件江南风格建筑作品和一件哈尔滨特色建筑作品。而我们的两个小组分别完成的作品在选材上风格统一,完成后可以组合成一件大型作品。三天的时间里,大家相互讨论,分工合作,用各自擅长的领域来配合整体制作的规划。三天我们共完成了一个庭园建筑群和两个欧式风格建筑的创作。过程虽然很累很辛苦,但是更多的收获是大家一起研究探讨、合作创造过程中收获的成功与快乐。

综合实践课程既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也是对现代技术的发扬,我们要守住这一份厚重与宁静,更要让更多的学生把技艺与科技发扬光大。技艺始于匠人,源于生活,精于态度,才得匠心,方能传承。愿我们可以在综合实践的道路上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培训会有感

各县(市、区)教育局(文教体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是一种以学生体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为进一步提高我市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课程教学质量。市教育局联合河北教育出版社,于9月11日组织开展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课教师培训,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学科

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

二、培训对象

1.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小学、初中综合实践教研员。

2.各县(区)的教研室主任,中小学校长,小学、初中学科教研员。

3.使用冀教版《综合实践》教材的各县(区)小学和初中骨干教师。

三、培训时间及地点

报到:209月11日上午8:30—8:50

培训:上午9:00—12:00

培训地点:邯郸市育华中学(滏东北大街与油漆厂路交叉口西南角)。

四、培训内容

1.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综合实践的意义。

2.综合实践实施主体、管理与评价。

五、其他事项

1.各县(市、区)要安排专人带队,参加培训的教师按时参加,遵守纪律,不得无故缺席。

2.本次培训不收取培训费,免费提供午餐,往返交通费由所在单位报销。

邯郸市教育局

年9月4日

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培训会有感

2月24日星期一晴

今天,我们东风西路小学的整个五年级都要去四会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太好了,终于可以不用听妈妈的唠叨了,就这样我怀着既激动又愉悦的心情踏上了去往四会的旅途。

啊!终于到综合实践活动***了。刚下车,映入眼帘的便是满山遍野的翠绿。明朗的天空、清鲜的空气、高耸的.大山,这些美丽的景色都使我满心愉快。

我们来到培正楼208宿舍,推开门,我们都惊呆了:宽敞的宿舍、一个洗手间、两个浴室、还有一个阳台、七张上下床。我们飞快地选好我们的床铺,我就和蔡碧桦睡在上铺。然后我们便开始铺床单、入被子等内务。

然后,我们进行了开营大会,大会上说星期二和星期三将会陆续有各班进行野炊、挑粪和插秧等活动,一听到这个消息我立刻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要知道我可从来都没弄过这些东西,肯定很好玩。

我们去饭堂吃过饭,就回到宿舍午休。我们都睡不着,就只好在一起聊天。

晚上六点到七点是我们培正楼的洗澡时间,可是那个水龙头不是没水就是冷水,根本就没热水,等了差不多半个小时才来。

晚上,我们十点熄灯。关灯后,还在聊天,我在不停地学鬼叫,说那些半夜鬼敲门之类的话,有好几个人都害怕。我一直兴奋得睡不着,一点多才睡。

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培训会有感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

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卓有成效,如《公益广告》、《诵古诗品古诗》、《走近屈原》、《我们的班级》等,学生通过协作、考察、搜集、访问、社会调查、分析研究、写课题小报告等实践活动,走进社会大课堂,了解学校、社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锻炼自己勇于参与、大胆实践的品质,并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社会综合实践、与他人共同工作和从事集体工作、解决问题等能力。活动中我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注重过程,强调开放,重视师生互动。注意做到以下几方面:

1、基于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构一个更贴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全新课程领域。

2、回归生活世界。

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

3、立足实践。

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4、着眼创新。

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我在在教学中着眼创新,以培养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生活为己任,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主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具备初步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培训的心得体会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要符合其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和综合性等基本特点。

(1)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和实施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体现学生活动的自主性、实践性,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实践,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自觉地把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

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实践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社会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操作性学习等多种实践性学习活动,对课堂教学空间和教材加以拓展,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把学生的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社区服务以及劳动和技术实践等作为重要的发展性教育活动。

与各门学科课程相比较,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学习活动方式不是以掌握系统化的书本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以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在学科课程中,练习、操作,甚至实践,都难以真正超越特定的学科固有的知识体系,都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学科课程的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学习是为了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本身。

(2)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的课程领域,它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考虑中小学生的现实生活的需要和社会需要,立足于时代对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的挑战和需要,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总的目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它针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针对于中小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他们融入整个社会生活领域的综合实践能力需要。

在内容上,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尽管新课程标准规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三大领域,但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和不同的学生而言,其具体的活动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活动的具体主题是开放的,它因中小学生所处的社区背景、自然资源,以及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和问题的不同而不同。只要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关联,只要是学生自主地提出或自主选择的活动主题,都可以作为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这种在内容上的开放性特点,是其它任何课程的内容所不具备的。

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在学习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上,学生可以根据现有的课程资源、自身已有的经验,采取不同的方式。课题研究性学习、社会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学习方式,而调查、访问、考察、实验、制作、劳动、服务等都是综合实践活动中基本的活动。这些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也是因人而异,因情境而异,因任务而异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并不强求学生固定地采取哪种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通过这种开放的活动过程,鼓励学生亲身体验,发展创新精神。

(3)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成性。这是由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和该课程的开发所决定的。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并获得实际的发展性的体验,因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就是在该课程的实施过程之中。学生参与了活动过程本身,也就在过程中获得逐步的发展,并且学生通过对过程中的体验进行反思,有利于觉醒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能力。如果学生游离于活动过程,那么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综合实践能力是难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发展起来的。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就在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不断地建构自我的整个精神世界,发展实践能力;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生成的过程,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动态体现的过程。如果说在学科课程中某些知识与技能、情感和态度,以及价值观还可以通过告诉的方式传递给学生,那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是不能以“告诉”的方式来传递的,它必须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亲历和体验,才能不断地生成。重视实际的过程,也就是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的自我生成和建构。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发挥的独特价值。

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来看,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一种对学生发展具有价值的课程,本身就是不断生成的,是教师和学生一道创生的课程。该课程的形成过程是动态生成的。每一个班级、每一所学校都有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每一个活动开始之前都有对活动的周密设计,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性的一面。但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却是生成性,这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模式的机械装配过程。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活动方式、活动过程,都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他们的现实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的主题,从而自主确定或选择的。在活动的展开过程中,学生又从他所能接触的情境和资源中收集解决问题的资料,并自主地制定活动方案或活动计划。正是在自主制定活动方案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发展。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兴趣盎然的过程,学生在其中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认识不断深化,体验不断丰富,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因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动态生成和发展。

(4)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他们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及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方案和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开放的活动领域或活动内容、开放的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为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了条件。

(5)综合性

校本课程的开设目标及内容和形式之间应有机结合,以求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因此将学生臵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调动学生多种器官协同参与,促进各种素质的和谐发展。首先活动目标的综合,不仅有社会意识、科学精神等情感目标,也有搜集信息、处理问题等能力目标,还有各种知识性目标;其次,活动内容综合,围绕活动主题,包含社会、环境、自然、农业、科技等各种知识;再次,活动方式也是综合的。根据主题需要,采用参观、调查、讨论、设计等多种活动形式,自主探究,积极建构。

2、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内容整合的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内容整合的方式是多样的。大致可采取下列几种基本方式:

(1)跨领域的综合主题,全员参与教师可引导全班学生提出并设计跨领域的综合活动主题,全班学生共同参与该活动主题的学习。要求学生把该活动主题分解为研究性学习环节、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环节、劳动与技术实践环节,并将信息技术贯穿全过程。这种多领域的综合主题的实施,要求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活动方式进行合理设计,分布实施,有序展开。

3、教师的指导任务

教师有效的指导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此次校本科成建构与实践的保证。我校主要采取“教师小队”的形式构成教师指导组,即所谓的“t-t(teacher-team)”制。“t-t”制要求学校不同学科背景或课程背景的教师组建成若干个教师指导小组,以教师指导小组面对各自班级的学生。

教师的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

(1)在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的确定阶段,教师应针对中小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及其兴趣和爱好、学生所处的特定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

在学生初次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下,教师可提供若干有益的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供学生选择。随着学生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确定活动项目、活动主题或课题。在学生初步选择或自主提出活动项目、主题或课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进行论证,以便确定合理可行的活动项目、主题或课题。

当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确定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合理可行的活动方案,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规划和设计活动方案,也是学生发展的过程。

(2)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可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如索引、文摘、百科全书等)、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对有特殊困难的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或创设必要条件,或帮助调整研究计划。教师要在实施过程中实现从知识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组织、指导、参与者的角色转换。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还应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发生。

(3)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撰写活动报告,并进行不同方式的表达和交流。在总结时,要引导学生着重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

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中,我们将以此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