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最新身边好人好事事迹材料优秀

时间:2023-06-25 11:07:18 作者:曹czj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身边好人好事事迹材料优秀篇一

杨德品,男,汉族,家住施甸县老麦乡杨柳村寺后组。一个没有上过一天学的52岁盲人,眼睛里只有黑色,面对重重困境,他却依然昂首阔步,微笑着面对生活,勇敢地肩负着家庭的重担,在黑暗中用超出血缘的孝爱亲情书写着人性光辉。

1963年4月,杨德品出生在由旺镇木兰村的一户普通人家,12月的一天,家里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正是老麦乡杨柳村寺后组杨水荣、余正英夫妇,由于夫妇俩先前生过几个孩子没到一岁就都夭折了,所以这次来目的是领养杨德品。就这样,八个月大的杨德品被养父养母带到了新家。

一转眼,杨德品来到新家已有八年,虽然当时的家庭生活是苦了些,但是杨德品八年的童年生活还算开心。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天,杨德品对父母说他眼睛痛,父母当时就急了,连忙把他送到大队联合诊所找医生看,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太差,医生看了之后也没说出导致眼痛的具体原因,父母只好带着杨德品回家了。回到家后,杨德品整整睡了五天,第五天的一个早晨,睁开眼睛,突然眼前一片黑暗,父母这才发现,这个可怜的孩子双目失明了。虽然到了上学年龄,可是由于双目失明,当同龄人都开心上学时,杨德品就只能在家里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杨德品一天天长大,到了婚嫁年龄,可是像这样一位盲人且家庭困难,又有谁家的姑娘愿意嫁给他呢?所以,至今杨德品还是孤身一人。他总说,上天还是对他好的,虽然眼睛瞎了,却让他健康地活着。

,父亲突然病逝,无疑给这个本来就困苦不堪的家庭雪上加霜。自父亲去世后,杨德品就肩负起了家庭的重担,家里、家外、照顾母亲都由他一个人打理。

提起干农活,父亲去世了,去地里只能靠自己,所以杨德品只能在去地里的路边或是地边放个石头做记号,以防走错。每逢雨水季节去地里干活,是最让母亲心疼的事。常常在地里干着活,突然就下起大雨,杨德品就只能站在地里任雨淋,他也想找个避雨的地方,但是由于眼盲,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哪里可以避雨。

11月份,家里没做饭的柴火了,杨德品就到离家1公里的地里去砍长在地边3米多高的核桃树。连爬了好多次都没爬上去,杨德品就在树干上砍了好多阶梯,最后才爬了上去。他一边摸索着一边砍,突然一不小心砍到了左脚的大拇指,由于眼睛看不到,他自己以为伤的不严重,所以还是坚持继续砍余下的树枝。后来,有村民去地里干活,看到他在树上,而且树干上和地上有好多血,就告诉他脚趾伤的很严重,他这才从树上下来,去村卫生室包扎。在他脚受伤疼得厉害的时候,他也从未喊过一声,在家里,他依然像往常一样,把每顿饭做好,端到母亲床前。

村民们都很感动,经常替他到地里干农活,他也懂得知恩图报,经常帮助邻居做些轻巧的活,比如掰玉米、剥核桃。

由于家里太困难了,杨德品母子俩一年到头舍不得吃一次肉,他在家边的菜地里种了些蔬菜,他说自己种的蔬菜就够他们母子吃了。他在地里种的两亩玉米收成还不错,打算养上几只鸡,自己用石磨把玉米磨成面,等母鸡下了蛋,再孵出些小鸡。这样,母亲就能够吃上鸡蛋和鸡肉了。

邻居们都说杨德品喜欢笑,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从来不会对生活失去信心,始终保持微笑。

这个目不识丁的盲人,因为自强不息的精神,让生命有了内涵;因为善良,让岁月温暖而绵长。孝,或许就是面对困境微笑前行的依靠!

最新身边好人好事事迹材料优秀篇二

“好人就在身边,也许是老张小李,好人就在身边,也许是大叔阿姨,好人就在身边,也许是同事邻里……”这首歌使我久久难忘,也让我想起了我亲眼所见的一位好人,一件好事。

一天中午,我正如往常一样走在放学的路上,只是因为有事耽搁而没有和好朋友们走在一起。

忽然,一位拄着拐杖的老爷爷走近了我的视线。他戴着一副墨镜,手里握着两个铁球,发出“当,当,当”的声音。

显而易见,这是一位盲人。他慢悠悠地走在人行道上,不时迷茫地向四周张望。

“这位老爷爷一定孤身一人住在常山,子女们在外地打工,闲着无聊,在街上散步……”我正出神地编织着这位老爷爷的可怜身世。

这时,人行道前方有一个下水道由于维修盖子没盖上,盲人即将走近它。此时的我正处于街道的另一侧,想冲上去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盲人的旁边有许多路人,可他们却装作没看见。我在心里不停地责骂他们的见死不救,也在默默地为盲人祈祷。

盲人眼看就要踏入下水道口时,突然,一位年轻力壮的青年冲上前去,扶住了老爷爷。“老伯伯,您没事吧?”“什么事?”老爷爷还什么也不知道。“您刚才差点掉进洞里,是这个小伙子救了您!”旁边的路人插嘴了。

老爷爷一听说是这位“活雷锋”救了他,非得说要叫他儿子给青年的校长写感谢信,问这位青年是哪个学校的,叫什么名字。“这您就不用多问了!”青年转身走了。

是啊!“好人就在身边,”只需举手之劳,好人“也许就是自己!”

最新身边好人好事事迹材料优秀篇三

是谁在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是谁在别人有困难时伸出援手?又是谁顶着烈日指挥着交通?是的,他们是不留名的好人。每个人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你会发现有许许多多不留名的好人。

在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我叔叔来我家做客。吃饭总是要喝点酒,爸爸拿出二十元放在我手里,对我说:“宝贝,你去小卖部买三瓶啤酒,再买一瓶果汁吧!”“好啊!”一听到有果汁喝的我爽快的答应了。

我拿着二十元飞奔小卖部。小卖部到了,我走了进去。小卖部里一位陌生的阿姨迎接了我:“小朋友,你想买点什么?”阿姨的声音亲切和蔼,我心里不禁暖和起来。我对阿姨说:“阿姨,我买三瓶啤酒和一瓶果汁!”阿姨笑了笑,把我要的的东西从冰箱拿了出来,轻轻的放入袋子里。我把二十元给了阿姨,刚好二十元。

我看着这两袋东西,犯起愁来,心想:这虽然只有两袋东西,但里面的饮料却很重啊!我可怎么拿回家呢?阿姨看着我,好像知道我的心事,她笑着说:“小朋友,你家住哪啊?”“在那!”我指着前面的楼“我家就在那,在五楼。”阿姨听后,叫了一个人帮她看店,便挽起袖子对我说:“小朋友,我帮你提回家吧!”我还没回答,阿姨便提着两袋饮料往前走。我紧随其后。走了一会,便到了楼下。

“哒哒哒”我们上楼的脚步声在幽静的的楼梯间显得格外清晰。虽然只有五楼,但我却觉得走到非常漫长。三楼到了,只见阿姨气喘吁吁,我心里过意不去,便对阿姨说:“阿姨,我来吧!”“就快到了。”阿姨提起东西继续上楼。

望着阿姨离去的身影,我心里不禁想到:阿姨这种乐于助人,帮人帮到底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生活中,不缺少美,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身边的好人好事不胜枚举。

最新身边好人好事事迹材料优秀篇四

他既是一位优秀的数学老师,又担任咱们学校的校长,他就是校长,年龄是29岁,在咱们学校担任五年级的数学老师。他工作认真负责、办事周到,具有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得到了我校所有学生和老师的一致好评,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都很值得大家学习。

他是我学校最近两年刚上任的校长,这两年来没少为学校出力做事。例如:他为了持续学校的清洁,为了让学校的每一个人能在这个舒舒服服的大家庭里生活,为了能给学生带给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为了大家能够在学校里愉悦的生活、愉悦的成长。他每一天都在校园里坚持打扫卫生,学校里哪里有学生丢的碎纸屑,哪里有学生丢的营养餐盒,哪里有学生丢的垃圾食品袋,哪里有学生掉的食品碎渣,你都能看到雷锋般的的身影在校园里打扫卫生,他就是咱们学校的袁校长,他就是为咱们卖劳卖力、精神可贵、值得所有人学习的袁校长。期望咱们都要像他学习,学习他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品德高尚的思想品德和雷锋一样的精神品质。

他是一个既认真而又勤劳的人,每一天咱们都能看到他那忙碌的身影。例如:他不但每一天都坚持上课,而且每一天都整理资料、批改作业等加班到深夜才回家,学校里里外外的事情基本上都是由他来做,为了我学校发展和进步,他时时刻刻都在不断地拼搏,不断地发奋,不断地奋斗。咱们都深深地感受到,他是在准备用自我的双手去创造一个更加灿烂而又完美的未来。

他也是一个乐于助人、品德高尚和对工作职责心很强的人。例如:他经常帮忙学生补习功课,对于成绩下降的学生,他都耐心辅导等等,这些都值得大家学习的。

因此,大家要像咱们的校长看齐,学习他那种高尚的思想品德。袁凤龙校长就是咱们的榜样。

最新身边好人好事事迹材料优秀篇五

蔺xx是一名退休老教师,已年近70了,她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那就是对工作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对学生真情实感,富有爱心;对社会真诚奉献不计名利。本该是安享天伦之乐的老人,却整日为社区的繁杂事物忙碌。正是拥有这个信念,蔺老师凭借着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的投入到社区共建,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把爱心带到了社区,带进了楼门。

20xx年玉桥街道工委在辖区内开展楼门文化建设。蔺老师觉得这是改善楼门环境促进邻里和谐的好机会。于是主动承担起了景馨家园1号楼1单元楼门长的工作。环境建设是楼门文化建设的基础。楼门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居民的正常出行,而且影响到居民的心情,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居民的文明素质。所以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动楼内的居民进行卫生大扫除。并且根据楼门里的情况每月有组织的开展净化楼门环境的活动。组成清理小组,分别对楼门小广告、楼道堆放的杂物进行清理整治。楼里的环境好了居民的心情也愉快了,不仅方便了别人更是方便了自己。

蔺老师现在正在老年大学书画班学习,通过不断学习,使思想能够与时俱进,视野开阔,头脑更丰实。由于书画功底较高,所以楼门的制作任务也较重。根据楼门的空间,需要一个两米见方的福字和一幅4尺长的牡丹画来装饰布置,字画太大,又没有那么大的写画板,为了绘制出的效果符合制作要求她就将纸铺在地上,自己光着脚坐在地上,一会站起身,一会蹲下,一会左边一会右边,有时还将身体趴在地上,不停的变化绘画角度。当时天气炎热,工作一会儿就满头大汗,就这样足足干了两天,终于完成了这幅福字和牡丹画。在这次的楼门制作中,蔺老师共制作了30多幅作品。还发动自己的外孙女和孙女参加到此项活动中,楼门中的千纸鹤、和谐楼门的人物画、剪接和拼接剪纸,就是她们共同制作的。蔺老师事事以身作则,带动更多的居民参与到楼门文化建设中。

在刚开始搞楼门文化建设时,大家都不知该从哪里下手,对开展楼门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更是知之甚少。经过亲身实践,现已积累了较丰富的开展楼门文化建设工作的经验,对开展楼门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有了较深刻的理解。由社区党总支牵头,蔺老师和其它党员志愿者成立了“楼门文化建设小组”。力争打造特色亮点的精品楼门。作为小组中的骨干,蔺老师积极为楼门的创新建言献策。并在楼门文化建设中取得了突出成绩。景馨家园共悬挂作品108幅。她们紧紧扣住通州国际化新城的主题,精心建成了3个共悬挂36幅精美作品的楼门—“古运通州”楼门、“运河宜滨”楼门和“魅力新城”楼门。38号楼文化楼门建设已全面竣工。此楼5个楼门的每一层都悬挂上了精致的作品。全楼共悬挂作品近130件。她们创建的“祖国60年大庆”楼门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表彰1000个优秀文化楼门、庭院中获奖,蔺再清上台领奖并作发言。

提起蔺老师楼门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是楼里“热心人”,经常为居民服务,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有时二楼李奶奶要外出没人照看小孩,她就主动帮忙照看。九层薛奶奶对门老俩口,身体都不太好,老太太有病,她主动给做饭,买礼品看望老人。老人到医院拿药不方便,她让儿媳主动把药买回来,送给她老人家。正是她无私的奉献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与尊重。

她不辞辛苦,毫无保留地发挥自身的特长,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中。一幅人物形象近百个的《漕运码头》粘贴画,融入低碳生活的理念,搜集一次性筷子,修成细杆,买来熟西瓜籽,把瓜子皮剥好,从家中拿来废旧凉席,剪成小块等,全部粘到了粘贴画上。蔺老师和她的制作团队一起整整用了两个月时间才完成了绘画与粘贴任务。前来参观的人站在《漕运码头》贴画前,无不拍手叫绝。形成了玉桥南里南社区文化楼门建设的又一个创新亮点。

除了每天辛勤设计、制作作品,蔺老师有时还要和居委会同志一起到楼门中装饰墙壁悬挂作品。悬挂楼门文化作品是体力活,但是蔺老师不叫苦,不喊累。努力做到按时完成任务。蔺老师不仅是楼门文化建设的主力军,而且是本社区创建国家级卫生“示范区”、社会治安巡逻、人口普查、计划生育宣传等各项工作的骨干力量。

通过楼门文化建设,蔺老师带动她们的楼门更加和谐,打破了以前“擦肩而过不说话”的尴尬现象,居民们从不了解不认同到主动关心、积极参与楼门建设,并把楼门塑造成为齐乐融融的大家庭。在参与楼门文化建设过程中增加相互间的接触,拉近彼此关系,培养邻里亲情。做到了互相帮助,相互关心,人与人、户与户之间的和谐。家庭更加和睦,邻里关系更加亲密,处处洋溢着和谐的景象。看着楼门文化的蓬勃发展相信蔺老师奉献着,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