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最新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思路 团队建设方案实用

时间:2023-06-01 19:07:04 作者:曹czj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写方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就是小编给大家讲解介绍的相关方案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团队建设方案篇一

为进一步调动全系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推动学科建设发展,经英语系党政联席会议及系务会讨论,决定组建若干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能进行长期合作的学术团队,全面提高我系学术水平,促进青年人才快速成长,加快英语系学科梯队建设,为成功申报高层次科研项目奠定基础。

以语言学、英美文学、跨文化交际、翻译等作为研究方向。

以团队负责人为领航员,团队成员积极参与,秉承开放、合作、分享的精神,互相促进;在团队中形成互相切磋、互相启发、理清思路、发掘资源、共享资源的风气。

1、团队负责人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

2、自愿报名,确定团队。原则上每个团队由3-5人组成,每位成员不得同时申报两个团队。

3、由团队负责人确定并提出科研设想及研究预期成果并填写《英语系学术团队申报表》(见附件)

4、原则上,团队运行期为2年。

英语系根据申报条件和建设标准进行评审,确定团队。

1、项目成果以著作、论文形式公开出版或在团队运行期成功申报省部级项目,其中,论文应在与专业相关的核心刊及以上期刊发表(以北大版为准),所有成果至少由团队的2人共同出版或参与。成果鉴定依据学校华电校人[20xx]15号文件执行。

额的50%。

2、 最终完成团队计划的,一次性支付剩余金额。

认真填写《英语系学术团队项目申请表》。申报人于9 月20 日前将申报材料及电子版报送到科研秘书处。

团队建设方案篇二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2015年1、2号文件精神,实现我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目标,根据《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关于实施教学“质量工程”的意见》和《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质量工程”任务分解表》的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才强校战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理念、教育途径、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发扬传、帮、带的精神,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在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立项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二、建设目标

各教学单位先按专业建设教学团队,进一步建设专业方向、学科基础课程等教学团队,鼓励跨院系组建教学团队。学校从院级教学团队中择优选出2~3个作为校级教学团队进行重点建设,为申请省级教学团队做准备。

三、建设要求

1. 团队及组成。根据各专业的具体情况,以专业、专业方向和课程为建设平台,所有专业必须建设教学团队,鼓励各院系建设专业方向和课程教学团队,精品课程必须建设课程团队。在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及教辅人员组成的教学团队。团队建设要有明确的高层次后备人才培养目标和培训计划,要着眼于团队成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2. 团队带头人。团队带头人应为本专业领域的专家,具有教授职称,具备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和较深的学术造诣及创新性学术思想。致力于课程建设和科学研究,熟悉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和教育改革趋势,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授课。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手段先进,重视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完整、有效、不断改进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教学效果好,团队无重大教学事故。

4. 教学研究。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教学制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教学建设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促进专业、课程建设,巩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 教材建设。重视教材建设和教材研究,教学团队要结合专业自身发展的阶段和特色,积极承担各级教材建设项目,鼓励教师编写新教材,根据需要引进外文原版教材,使高质量教材、新教材和原版教材充实到教学中。

四、申报条件

1. 教学团队项目建设由团队带头人负责。一名专家只能担任一个教学团队的带头人。

2. 教学团队成员不少于5人,有良好的科研工作基础和深厚的学术积累。

3.允许跨院系吸收人员组建教学团队。一名教师最多参加两个教学团队。

五、项目资助与管理

1. 学校每年组织立项申报一次,按照“成熟一个、立项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分期分批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期一般为三年。

2. 每个专业团队资助2万元,专业方向和课程团队资助1万元,其中跨院系的课程团队资助1.5万元。经费分两次拨付,立项后拨付启动经费1万元(专业方向和课程团队拨付0.5万元),结题后,根据项目完成情况拨付其余款项。

3. 项目经费主要用于教学改革与研究、团队建设与教学质量考核奖励等。项目经费使用按学校相关政策执行,由项目负责人支配,院长(主任)审批。跨院系的课程团队经费由项目负责人全权支配。

4. 批准立项的教学团队每年要报送本团队书面总结和自评,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学校组织专家进行年度考核和验收评审,对优秀教学团队给予奖励。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2015年11月

2

一、 建设目标与思路

为大力加强信息工程专业部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快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增强教学团队意识,建立和创新团队合作机制,优化教师整体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二、建设内容和基本要求

根据专业部师资现状,建立老中青搭配合理、教学效果明显、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的教学团队,资助其开展教学研究、编辑出版教材和教研成果、培养青年教师、接受教师进修等工作。

1.“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组成。主要由学校专任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组成,以专业建设作为开展校企合作的工作平台,设计、开发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团队规模适度。

2.专兼结合的制度保障。通过校企双方的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保障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和质量以及学校专任教师企业实践的经常化和有效性;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学校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形成基础性课程及教学设计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3.带头人。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有效的团队管理,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保持专业建设的领先水平;能结合校企实际、针对专业发展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4.人才培养。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团队成为校企合作的纽带,将学校教学管理覆盖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保障学生半年顶岗实习的效果;通过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教学与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的结合,实现高技能人才的校企共育;专业毕业生职业素养好,技能水平高,用人单位欢迎,社会认可度高。

5.社会服务。依托团队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社会服务,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2015年8月

学校一向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师德师风教育,教师业务素养的提升。今年,我校将以“爱岗敬业,铸造师魂”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为契机,在全校教师中形成“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崇高师德风尚,以优良的师风带动教风,促进学风,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作风优良、业务精湛、人民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强管理,精心组织。

学校重视美丽教师和实施魅力团队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落实以党支部为牵头,班子成员共同协作的领导机构。开展全员培训与分条线培训想结合的培训原则。通过隔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青年教师学习会、班子成员学习会、党员学习会等开展理论、业务、技能培训活动。

二、实践活动,注重实效

1. 师德学习,提升教师内涵。

以政治学习、暑期集中师德培训为载体,继续开展法律法规的学习活动。本学期主要安排:(1)开展暑期集中学习,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展开中国梦教育梦大讨论,开展“中国梦——教育梦”主题征文活动。本次学习重点体现师德学习校本化。分团队建设、魅力班级、生本课堂专场,体现学校本学期的三大重点工作。(2)重温学校规章制度,主要有《教工一日工作要求》《教职工请假制度》《师德师风建设意见》《教师教育理论学习制度》《名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教职工年度绩效考核实施办法》《文明办公室评比条件和办法》《天妃小学博客叙事要求》等等。(3)开展师德承诺签名活动。根据教育局要求,每个教师进行师德师风承诺签名活动。全体教师根据师德要求,认真履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师德承诺。(4)邀请平湖市师德报告团成员,作师德报告。(5)观看优秀教育电影,评析教育热点。(6)开展“天小十年——我与天小的故事”主题论坛活动,分享你我的故事,为天小十年献礼。(7)规范青年教师学习会。在团支部的组织下,进一步规范青年教师学习活动,开展教育理论、教育科研学习的同时,加强青年教师基本功训练,本学期对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开展每日练粉笔字活动,并开展阶段性评比,具体团支部负责。

2.业务学习,提升教育能力。

探讨。(1)精心组织校本研训。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精心组织教研大组活动、教研组活动、备课组活动。(2)教育科研继续深入。进一步规范博客、叙事的评选,规范课题管理,加强论文、叙事、个案等的评选,通过学习、培训,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减轻教师职业(3)有效提升教师基本素养。开展会前文化、主题论坛、教学比武、名师展示、听推门课等活动,为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搭建平台,使青年教师站稳讲台、崭露头角,中老年教师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3.体验活动,丰富教师生活。

学校工会配合行政,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职工文体活动,开展减轻教师职业压力,提升教师身心健康水平和职业幸福感。(1)本学期继续开展文明办公室竞赛,以年级办公室为单位开展竞赛,在原有十项竞赛的基础上,本学期重点抓好办公室环境文化建设,以洁净、温馨为重点,开展创建活动。(2)继续开展教工社团活动,规范开展广场舞、篮球、羽毛球社团活动,组织或参加相应的比赛,以赛会友,加强校际之间的联谊活动。

(3)结合教师节、元旦等传统节日,开展教职工体验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小组庆祝活动。

三、考核评价,创建和谐团队。

打造一个优秀的团队,团队中的队员、管理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是关键,人文的管理、考评机制能挖掘各队员的潜能,让1+1>2。开展各类美丽教师、魅力团队考核评估,制定捆-绑式评价方式,先进带后进,促进团队内全体成员的发展。

1.设置多项“美丽教师”评选。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设置以下几个类型:综合类设:名班主任、名师评选;单项类设:优秀辅导员、特色班主任、艺术特长教师、优秀博客、美丽组长。各项美丽教师评选活动有各条线负责,奖励办法按照绩效奖励相关要求执行。

2.年级组魅力团队。

(1)布置舒适温馨的团队环境文化。重视年级组团队文化建设,根据学校感恩、书香、陶艺三大特色,创设富有年级组特色的团队文化,通过团队精神、团队目标等布置,形成年级组教师之间和谐、团结、竞争、合作的良好氛围。本学期对年级组文化的总体要求是,洁净、舒适、温馨。走入办公室,地面、桌面洁净,整体布置舒适、温馨。

(2)打造舒适温馨的教工之家。深化文明办公室评选机制,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职工活动,丰富教职工的业务生活。开设职工社团,健全社团组织,定点、定时开展活动。投入资金,打造温馨舒适的教工之间,为教职工的悠闲提供保障。

来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取得的'成绩,团队内教师的凝聚力等进行评选。分设魅力团队2个,美丽团队4个,学期末进行表彰。

3.教研组魅力团队。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评选。每学年评选一次,根据学科教学研究,学科教学质量,教育课题研究,教师专业素养等方面开展评选。(教学线具体负责)

4.青年教师魅力团队。以青年教师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评选。每学年评选一次,根据小组活动开展、小组成员学习、教学等质量开展评选。

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推进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教育,是平湖教育的中心任务,我校围绕这个中心,要在学校管理、队伍建设、德育、教学、后勤服务上不断创新;教师围绕这个中心,要在提升自身素质、提升教学质量、提升服务能力上狠下功夫。

教育信息化是促进现代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电教团队正是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持续动力。打造一支“素质优秀、技术过硬、肯于奉献、合作创新”的电教服务团队是保持这股持续动力的重要保证。为此,根据我校校情及电教室现状,特制定《佳木斯市第十一中学电教室团队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构建优质信息化学习环境为目标,以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为己任,以“严谨、勤奋、合作、创新”为工作宗旨,加强信息化管理水平,打造优秀的电教服务团队,提升全校师生的信息素养,全面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建设信息化强校。

(二)总体目标

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与支持下,通过正确工作价值观的引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及科学的工作流程、勤奋尚学、精诚合作,多措并举,打造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爱学习、特别肯奉献”的电教服务团队。

(三)工作措施

1、在工作价值观的树立中改变。以“严谨、勤奋、合作、创新”的工作价值观为导向,积极构建电教室团队文化,逐步打造一支“素质优秀、技术过硬、肯于奉献、合作创新”的电教服务团队。

2、在制度流程的完善中规范。用制度来规范人,用流程来规范事。逐步完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人文化的管理制度,制定科学高效的办事流程,并认真执行、严格落实,使每个团队成员充分实现人与事的完美融合。

3、在不懈的学习中提升。努力营造以专业化、知识化为特征的研习氛围,打造学习型团队,提升团队的整体服务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校本培训,不断提升全体教师信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4、在精诚合作中创新。着力培养团队的合作意识,工作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通过合作培养默契,在合作中不断创新。

5、在服务团队的壮大中发展。在教师及学生层面选聘兼职电教员,定期培训,以点带面,多-维度拓展服务范围。让电教服务不仅时时,而且处处。

(四)、实施办法

1、价值观定方向。

定期组织全体团队成员开展电教服务工作核心价值观讨论,反思工作中的得失,深入挖掘电教服务工作内涵,凝练积极向上的团队文化,使“严谨、勤奋、合作、创新”逐步成为电教室团队共同的工作价值取向。

2、建平台促发展。

(1)电教室通过每周一次的全员学习,交流工作经验,学习新的知识技能,不断提升每个团队成员的综合素养与服务能力。

(2)通过校本培训,不断提升全体教师信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3)开通“佳市第十一中学教育信息化”微信公众号,搭建网上交流、培训、服务综合平台。

(4)在学生中组建“青春映像”影视工作室,并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的学习热情,进一步开设更加多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应用校本课程,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信息技能。

3、活动中求创新。

(1)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技能”比赛活动,激发一线教师热情,创新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2)在学生层面通过摄影、平面设计、影视制作、网页制作等比赛活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的关注度,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佳木斯市第十一中学电教室

2015-8-26

为切实做好学校科研团队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学校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顺利实现我校由教学型大学向较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精神和学校关于加强五支团队建设的安排部署,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争做贡献,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争出良策,为学校转型发展争当先锋”主题,围绕学科建设方向,搭建项目研究载体,努力增强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提升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我校的科研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为促进我校由教学型大学向较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而努力。

二、建设目标

(一)总目标

围绕学校转型发展,发挥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分类别分层次建设服务人才培养、服务学科建设、服务社会发展的团队结构优、合作精神好、科研意识强、科研素质高、科研成果丰的科研创新团队。

(二)具体目标

4、在培养一批勇于创新、善于合作、成果突出的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的基础上,建设一批以优秀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科研骨干为中坚,有关教师和研究生、本科生为成员,科研意识浓厚、科研态度严谨、科研方向稳定、科研素质优良、科研成果显著,富有团结合作、创新进取精神,具有相应学术影响力和学术地位的各级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在三年资助周期结束后,三分之一的院级科研创新团队达到校级科研创新团队条件,五分之一的校级科研创新团队达到省级科研创新团队条件,力争实现国家级科研创新团队零的突破。

三、建设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科研团队建设领导组,组长由校领导担任,成员由科技处处长、发展规划处处长、人事处处长、教务处处长、各学院院长和各科研单位负责人组成。负责全校科研团队建设总体工作。

(二)强化科研意识

研贡献奖”和“科研先进集体”,树立好学校的科研标杆;进一步做好“山西经济高峰论坛”、“中青年学术论坛”、“人文大讲坛”、“每周一讲”等学校品牌活动,营造浓郁的科研氛围。

(三)鼓励学术交流

鼓励与支持师生参加高层次、高水平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展示自身科研成果和实力,及时掌握国内外最新学术信息与最新研究动态;鼓励学院与校外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广泛、深入合作,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积极参与决策咨询;鼓励我校教师利用各种媒体宣讲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学术观点,推进文化传播,发展先进文化,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

(四)提升科研能力

进一步采取各种激励措施,激励我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通过攻读博士学位、到国内外知名大学做访问学者或进修、承担科研项目等方式,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通过专家授课、以老带新、团队科研、心得交流等方式,提升全校师生的科研能力。

(五)建设科研平台

完善《山西财经大学科研机构管理办法》,实施科研机构年度考核制度,健全科研机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对已形成明显学术特色和学术优势,并具有中长期发展目标的科研团队,优先批准组建科研机构。对科研任务完成好、科研成果突出的科研团队,学校提供办公场所并予以资助。三年内,增加2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成1个省部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努力实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零的突破,进一步完善我校科研平台。建立专项科研基金,支持以研究基地为重点的科研平台的发展。

(六)完善评价制度

进一步修订科学研究评价制度,逐步改变完全依靠数量、级别考核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强调团队成员科研成果与团队研究方向相一致,科研成果与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相结合;完善个人考核与职称晋升、职务升迁、职级分类、收入分配相挂钩制度,科研团队考核与学院目标责任考核相统一机制;对考核不合格的科研团队,及时进行整改或撤并;对达到省级科研创新团队标准的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和达到校级科研创新团队标准的院级科研创新团队,建立滚动资助机制。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科研团队的建设工作

各学院及研究机构和各类型、各层次科研团队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工作计划,认真总结“十一五”发展成绩与经验,制定以强化科研意识、提升科研能力、提高科研水平为目标的 “十二五”科研团队建设规划,组织好科研团队建设要求的各项工作。

(二)科学制定院级科研团队的管理细则

各学院及研究机构要按照《山西财经大学科研团队管理办法》,制定好本单位科研团队管理细则。对各科研团队的管理要把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确保科研团队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彰显学科科研特色

不同学科的科研团队要根据历史基础、自身优势、发展态势的实际情况,按照学校科研团队建设目标的要求,分别重点开展以创新研究、应用研究、教学研究为重点的科学研究,彰显学科科研特色。

(四)相对稳定科研方向

各科研团队要切实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瞄准学科建设前沿,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与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核心,整合校内外科研资源,凝炼并形成相对稳定的科研方向,促进我校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积极完成科研任务

各职能处室和教辅单位要牢固树立“服务科研”的意识,为科研团队建设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各类科研团队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针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我省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圆满完成学校科研团队建设目标和任务。

一直想说说团队建设方面的问题。提起来团队建设,小时候感觉好像很高深似的,现在想想小时候玩的游戏中,已经是在初步进行团队建设了。那时候在一起玩什么,分工还好分点。为什么现在的团队建设反而难了呢?!我从自己的切身体验浅浅地谈谈科研团队的建设。本人认识不足,仅仅希望能够带来点灵感。

斯蒂芬.罗宾斯(1994)认为,团队是指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后来,又对团队与普通群体的区别作了深入研究,得出四个结论:一是群体强度信息共享,团队则强调集体绩效;二是群体的作用是中性的(有时消极),而团队的作用往往是积极的;三是群体责任个体化,而团队的责任既可能是个体的,也可能是共同的;四是群体的技能是随机的或不同的,而团队的技能是相互补充的。团队管理(team management)指在一个组织中,依成员工作性质、能力组成各种小组,参与组织各项决定和解决问题等事务,以提高组织生产力和达成组织目标。基本上,小组是组织的基本单位,各种小组的形成,若是成员能力具有互补性,形成异质性团队(heterogeneous team),其效果较佳,因为可从不同观点讨论,激发更有创意或独特的问题解决方式。

科研团队一样有共性,也有独特的地方,

科研管理是对知识生产过程中的社会活动的管理。它不同于其他管理,科研活动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科研管理是对以探索性、创造性为主的脑力劳动的管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是难以预测的。针对这些方面,我认为一个良好的团队建设应该注重以下几方面。

1 团队的发展目标:这个一般来说,科研的目标比较明确了。

2 人才的层次:一个团队绝对不仅仅是几名“最优秀”的人的简单集合,不是说都是英雄才好,一个好的科研团队除了有战略眼光的导师和带头人外,实验室技术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是必不可少的。选人尽量不要选错,任人唯贤唯德,选择有能力或潜力的人做同事,录取学生加入实验室也应当如此 。不然一个人搅和的团队都不好。

人才的层次好了,还应该保持人才的稳定性以利于工作的稳定性,采用各种合理、有效的激励措施留住高素质人才,使他们产生自豪感、归属感和认同感。

不过科研团队是知识型的团队,即使是有层次,也要建立在共享、平等、权利淡化的基础上的。此外,还要避免一些先来者以长者自居,变相地侵占后来者的思路。

3 分工合作:为发挥科研团队管理的效果,每位成员须先了解课题组近期和长期的课题目标与研究任务,略微明确团队的使命及个人可能的角色和责任;其次成员亦须了解如何完成小组任务,最后要能积极投入小组目标的达成。这需要定期开会讨论。

4 团队文化建设:如果想持续发展团队的话,我觉得不管团队大小,团队文化是应该有的。即使没有一个体系的团队文化,那么融合团队精神的几条也应该经常提起。假如项目缺乏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项目成员的力量就很难合在一起,大家相互扯皮推诿指责,项目也就不可能成功。团队和谐与合作的基础是凝聚力,团队文化不好的,会出现很多同事之间要对重点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变得很困难,团队中出现“高度的和睦交往,低度的团结一致”的现象。

特别是科研项目中,人为的因素很多,更应该注重团队精神的作用。人是要有精神的,特别的科研中更需要精神的支持。一个良好的团队中特别需要培养牺牲精神、敬业精神、合作精神等等。目前一些高校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的状况实在是不佳。

5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在科研中,会经常出现研究接口问题,往往是导师领进门,师兄师姐带师弟师妹,但是有些科研项目要结题,要审核,还会经常出现对项目研究内容的更改要求等等。在这些时候,没有良好的沟通方式将导致更复杂的问题。建立成员有效沟通技巧,更可使团队管理工作走向良性循环。

6 制度建设:俗话说“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如果要短期的工作,那就人治;但是要是建设个好的团队,长期的公关合作,制度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高效科研团队需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高的治理标准。

1)工作责任制:如果团队分工不清,人员责任不明,互相推诿,什么时候才能搞好工作?明确规定某个人在某个项目中的责任,并且尽量稳定地持续下去; 看看最近的一个小团队:原本只会在科幻片中出现的“水变油”技术变成现实,项目只有4人参与,和一般队伍庞大的科研团队相比,只能算一个“蚊型”团队。“我主管项目研发,研究员oomman varghese负责研发,他的助手研究生thomas la tempa,最后一个成员是擅长纳米管研究的maggie paulose。”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材料工程学教授克雷格·格兰姆斯这样说。

4)实验室制度等等。

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1 可以经常参加一些团队集体活动,提高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意识;

3 多交流,多鼓励:培养和鼓励成员独立作研究,让他们尽量发挥潜力;

4 激励机制,既要在工作中让每个成员承担一定的压力,又要在生活中多关心多照顾项目组成员,让大家都能感受到团队的温暖,这对于导师就显的十分重要了。

团队建设方案篇三

一、 建设目标与思路

为大力加强信息工程专业部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快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增强教学团队意识,建立和创新团队合作机制,优化教师整体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二、建设内容和基本要求

根据专业部师资现状,建立老中青搭配合理、教学效果明显、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的教学团队,资助其开展教学研究、编辑出版教材和教研成果、培养青年教师、接受教师进修等工作。

1.“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组成。主要由学校专任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组成,以专业建设作为开展校企合作的工作平台,设计、开发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团队规模适度。

2.专兼结合的制度保障。通过校企双方的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保障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和质量以及学校专任教师企业实践的经常化和有效性;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学校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形成基础性课程及教学设计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3.带头人。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有效的团队管理,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保持专业建设的领先水平;能结合校企实际、针对专业发展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4.人才培养。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团队成为校企合作的纽带,将学校教学管理覆盖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保障学生半年顶岗实习的效果;通过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教学与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的结合,实现高技能人才的校企共育;专业毕业生职业素养好,技能水平高,用人单位欢迎,社会认可度高。

5.社会服务。依托团队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社会服务,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一、明确科技创新团队定义

团队是指有一定的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科技创新团队是以学科领军人物为核心,以科研骨干为主体,专业人才和科研辅助人员相配套,优势互补、团结协作,稳定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等的紧密型创新研究群体。

二、创新团队的特点

有引领学科发展的领军人才。一个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必然要有一个领军人物,这个领军人物必须具有较强的战略思维能力、学科透视与把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发挥较强的凝聚和领衔作用,并已经取得优秀业绩或具有明显的创新潜力。

有明确稳定的研究目标团队。要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要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转型升级的需要,开展基础、应用和高新技术及产业化研究等。

有较为深厚的学术积累。有良好的科研工作基础和发展潜力,以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已经或能够获得重大科技成果和学术成就。

有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团队内部具有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甚至包括个性结构,能够保持持续的创新活力和发展能力。

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团队精神。团队内部具有和谐的氛围,能够进行知识交流和有效沟通,同时团队成员具有以淡泊个人名利为主的协作精神。

宁波市20**年开始开展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工作。目前,宁波市科技创新团队分为二个层次:第一层次创新团队和第二层次创新团队。从今年评审情况看,第一层次主要是高校研究单位。

1、依托单位(申报单位)

从重点企业中遴选(重点从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及省、宁波市及本市工程技术中心中培育);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合作。依托企业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并能提供持续的经费保障、。

2、团队组成

创新团队人员:首席专家(或带头人)、核心人员、其它人员,创新团队规模:创新团队应具备合理的人才规模和结构。从事研究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应在8人以上,且来自企业的成员不少于二分之一;有合理的专业和年龄结构。

首席专家(职称、学术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年龄):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应具备履职所需的良好素质、在科研一线工作,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有充沛的精力领导团队开展工作;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65周岁。

其它人员:半数以上成员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三分之二以上人员具有大学毕业学历;团队成员学科交叉、专业多样、能力互补,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科研不端行为。

3、创新能力

取得的成果、获得的奖励、专利、编写论文等)

4、研究方向和目标

方向:今后三年主要开展哪个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具体研究的项目,开发的产品)和创新基础和条件(重点是依托单位现有的科研的软硬件条件)方向:应在《市“十二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提出的科技发展重点领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战略性产品开发,对推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目标:团队建设以具体项目为载体,具有明确的技术实现路线和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周期内有明确的阶段性自主知识产权和标志性创新成果目标,以及实现产业化的计划。

5、创新基础和条件

创新团队建设应与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紧密结合。

四、建设要点及条件

1、团队名称:研究方向(领域)+创新团队。

5、团队的规模:团队的规模不宜过大,根据研究方向和内容要求确定,一般在20人以内较为合适。

6、创新团队带头人和核心成员简介:主要是介绍团队带头人及核心成员的学习及工作经历、实施的科技项目、产品开发情况、编写的论文、取得的科技成果(专利)、获得的荣誉等等,真实、详尽。能充分说明团队带动人和核心成员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从另一方面说明,本团队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能保证团队各项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

10、未来研究方向和目标:主要是今后三年的研究方向和目标。这部分主要是二个方面:一是研究方向,二是研究目标。研究方向是指团队今年三年主要从事哪个领域或者是哪个方面的研究,例如智能家电领域、数码音视频技术等(注意产业导向问题)。编写时不仅要阐述团队的研究方向,还应该分析国内外该领域科技发展的趋势和现状,分析在该领域开展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研究目标:主要是今后三年团队要从事的研究项目和开发的产品。这是团队今年几年要做的主要工作,也是创新团队的核心内容。

标需要开展的研究。研究内容应该是围绕项目目标开展,通过具体的研究最终目的是为实现总体目标;关键技术:关键技术也就是该项目技术上需要突破的方面,是项目研究先进性、创新性的体现。关键技术必须是在现在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是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技术路线:是整个项目研究的重要环节,技术路线与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之间是紧密相关的,技术路线其实是说明为了目标和研究内容具体该怎么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方法。

11、研究进度及经费安排:按照项目进行分解,即分个项目的具体开始结束时间及进度目标要求,每个项目一条。经费投入也是按一个项目填报。经费预算是实施项目的经费合计和分类。申请资助金额最多150万元。经费预算要合理、科学,实事求是。

12、人才培养规划要对带动人、核心成员、其它成员三个层次进行阐述,重点阐述对中青年的培养计划。规划要具有可操作性。内容大概应包括:培养对象、培养内容、培养方式(模式)、人才管理(使用)、经费保障等。(三个层次都应该涉及)

各合作方的协作规划:要围绕研究方向和目标各方在今后三年承担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

13、产业化计划:对非基础性研究、前瞻性研究具有实现产业化的需要提供产业化计划。产业化计划根本就是如何把研究的项目、开发的产业推向市场,实现量产,并取得较发的经济效益。

14、项目申报单位在项目经费预算上报的同时,报送单位上年度审计后的财务报表;非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具有实现产业化的计划;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为了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破解中年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现根据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以及《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教师〔20**〕1号)精神,借鉴《温州市中小学骨干教师管理暂行办法》(温教政〔2015〕129号),结合《苍南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规划(20**―20**)》和《苍南中学教师培养培训管理办法》,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坚持“以教师为本,个性化发展,差异性成长,整体性提升”的思路,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目标,以解决教师职业倦怠及专业发展“瓶颈”问题为突破口,采取“学术委员会领导、名师工作室引领、青蓝工程团队引导、教师研训学科基地主导、年轻教师书友会参与”的运行机制和切实有效的措施,探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多元梯级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建设一支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建设省一级特色普通高中奠定基础。

二、实施目标

1、激发自我发展内驱力,实现教师差异性成长。通过设计多元的校本教研活动,创建良好的学习性、研究性、合作性教师发展文化,让教师在团队中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活动,激发教师自我发展愿望和内在发展动力,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实现教师差异性成长。形成一支“团结和谐,合作和睦,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教师团队。

2、搭建智慧共享化平台,促进教师团队化发展。通过建立由校级领导、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蹲点和由市县名师、省教坛新秀、市“三坛”、县专业骨干组成的名师工作室、参与式工作坊、学科研究小组和跨学科合作小组,实施学习共同体扁平化管理,指导、激励学习型团队开展研讨活动,使教师群体更愿意接受和吸纳指导者意见,使团队学习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打造“充满生机活力,各具进取精神,富有创新意识”的多元梯级团队。

为教师成长创建宽松、愉悦、和谐的氛围,提高教师的职业意识、专业技能和自我发展的精神,在实践中探索教师发展的自主性、自觉性以及客观需求,为教师教育及教育管理方面的决策提供宝贵的素材。造就一支拥有“爱岗与责任、爱生与敬业、爱心与感恩、合作与共赢”的教师团队。

4、谋求一种“自主自觉,合作和睦,开拓进取,探究创新”的教师多元梯级团队合作文化。每位教师都能着眼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坚持走“专业自主发展和团队合作共赢”之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追求卓越,超越自我,努力使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对学生产生强烈而持久的人际吸引力、精神感召力和智慧启迪力”作为各自从事教育工作的毕生追求。

三、建设原则

1、学校需要与教师需求相结合原则:根据《苍南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20**20**)》,把教育改革与发展要求、省一级特色普通高中创建需要、教师专业成长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培养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

2、自主修炼与团队集训相结合原则:根据《苍南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规划(20**―20**)》,把教师自主修炼计划、团队集训计划和全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年度计划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培养一支“既有学校特色,又有教师个体发展优势”的教师队伍。

3、个性发展与差异成长相结合原则:根据学校培养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相融合的教师团队要求,把教师的个性化发展与差异性成长相结合,通过聚焦教师教学行为方式改革建立充满人文关怀的新课堂,发挥教师各自的主观能动作用,主动实施“促进有效学习”的课堂变革实验项目方案,努力建设一支具有教师个性特征和差异发展规律的多元梯级团队。

4、梯级培养与整体发展相结合原则:根据《苍南中学教师培养培训管理办法》的要求,把教师梯级培养与整体发展相结合,特别在课堂变革、校本教研、教书育人、课程开发、选修课程执教能力和教师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达到共同要求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和发展,努力打造具有苍本特色和地方文化特征的教师多元梯级团队。

四、强化学习组织系统

1、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根据《苍南中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开展“观课议课、团队研课、全员赛课、探究冷课”的校本教研活动、 构建“先学后教 + 自主合作 + 问题评价”的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努力把教研组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

2、创建市县教师研训学科基地。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推动汪村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师教学手段,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eepo-有效教育理念的落实,为我校中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我校中青年教师的健康、快速发展,为汪村学校的教育、教学事业培养接-班人,借第一课改连联盟校之力,特制定此方案。

二、组织机构

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盛天文

副组长:阮龙剑

成员:祝先锋 谢轶 黄周荣 王瑞土 王剑文 刘小雨 杨昌春

缪庆松 张运林 邓雪琴

组长:指导各团队开展各项活动

副组长:参与各团队活动,指导和带领各团队开展各项活动,为课改提供各项保障。

成员:积极组织,参与团队各项活动。

三、活动阶段

1、各团队成立阶段(9月中旬)

数学学科: 章火梨 (队长)徐云华 罗静 温经鹏 黄丽韵 郑昌磊

郑星华 邱岚

英语学科: 王赢 (队长)叶钰 董柳月 张玲玲 龚婷 邱露

周佩莹

班级团队:汪小五(一)班 、四(二)班 杨小五(一)班

塘小五(一)班

混合团队:盛天文 阮龙剑 张运林 邓雪琴 祝先锋 谢轶

黄周荣 王瑞土 王剑文 刘小雨 缪庆松 杨昌春

各团队成员将由办公室安排统一时间和地点完成建队仪式,颁发聘任书。各学科团队在教务处的安排下,积极认真的参加各项教研活动,班级团队则要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做好学生学习方式的培训和5j 5f的训练。混合团队要积极参与学科团队、班级团队建设及教研活动并给予指导。

2、活动阶段(9月下旬-11月下旬)

活动安排:英语学科(9月中下旬)语文学科(10月中下旬)

数学学科(11月中下旬)

活动形式:讲座 集体备课 上课 听课 评课

活动要求:

(1)、本学期先由教务处确定每次活动的主题并开展针对性的讲座,

下学期则有各学科团队队长确定并进行讲座。

(2)、学科团队成员每人都必须精心准备上一堂课,提前一周采用图文结构式或板块结构式备好课并将教案发送给其他队员以便提出修改意见并改正。每位队员的都要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3)、本学期学科团队队长及一名成员各上一堂课,下学期则其他队员进行授课,每次课堂要契合活动主题。教学内容、时间及秩序由队长及队员自行协商决定。课型方式必须是要素组合式或平台互动式,要使用到板块、约定、单元组等5j要素。

(4)、各学科团队成员要从三性,三动 或者5j 5f 或课型方式等方面做好详细的听课笔记,结合每一次活动的主题进行针对性的点评。每位队员都须积极参与听课、评课活动,不得缺席、迟到 ,如有特殊情况须提前告知队长及教务处,以便教务处对每位队员进行考核。

(5)、各学科团队成员听课完要依次对授课教师课进行评课,混合团队成员将对各学科团队成员的评课给予一定的评价并打分,作为期末考核的依据之一。

3、总结阶段(11月下旬-12月)

由教务处收集整理每次教研活动的过程材料,并将此作为期末优秀课改教师及课改团队的依据之一。对于各次活动进行总结归纳,以备下一学年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