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懂你读后感(汇总8篇)

时间:2023-10-07 11:42:45 作者:曼珠 懂你读后感(汇总8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做你自己读后感

做你自己,做你自己!

森林里有一只乌鸦,它过得很不快乐,因为它每次飞在天空,看到湖畔的天鹅们穿着漂亮的白衣裳,整天悠哉地戏水、抓鱼时,就常感叹:“唉!为什么我的羽毛都是丑陋的黑色呢?”狐狸告诉它:“傻瓜,你看看那些天鹅,整天在水边洗澡,羽毛当然又白又亮啦!”

有一天,乌鸦离开了它原本生活的森林,搬到了湖边居住,但无论它怎么洗,羽毛还是黑色的;更糟的是,在森林里觅食惯了的它,根本不知道如何在湖面上捕鱼吃,不久后,这只可怜的乌鸦就饿死了,

做你自己,做你自己!

而直到闭上眼的那一刹那,它仍然以为天鹅的.白羽毛是被湖水“洗”出来的,仍旧不明白自己到底为何怎么漂也漂不白。

这故事告诉我们:人有必要认清自己的恩赐,更有必要了解别人成功的原因和荣耀的条件,千万不要为了“学某某人”,就把自己推向一个全然陌生,对自己毫无发展空间的领域。舍长取短,只会让自己得不偿失。

在职场上,您是否会不知不觉地成为那只“在湖畔洗羽毛的乌鸦”呢?其实不必羡慕别人,更不要一味地仿效,人所拥有的才华、背景本来就不尽相同,唯有珍惜、善用您个人所拥有、所具备的,并将之发扬光大,才有可能闯出自己的天地!

做你自己读后感

之前并不知道有这本书,是因为想看巴菲特的传记,想通过阅读了解他的生平事迹行为心理,从这位伟大的投资者身上学习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投资者,投资资产,投资自己,投资未来。结果没搜到,搜到了他给他儿子的人生建议。仔细想想,倘若这个儿子是他亲生的,那么他就不至于在教育儿子的时候说一些假话和沽名钓誉的东西,必然会存在他所坚信的东西和认知,并且把他传递给他的儿子,让他去奉行。那些不方便给吃瓜群众说的真正的东西,应该会在这部作品里面体现。所以,我买了。

股神的儿子名叫彼得·巴菲特,远远没有他老爹的名声响亮。而且竟然没有子承父业做一名优秀的金融投资领域的富二代,而是去做了一名音乐家,诧异。

彼得用回忆和平述的方式讲了他的父亲母亲在整个家庭从小对他的影响,言传身教。尤其是思想精神领域的引导和看待方式,不像大多数中国人那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抱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期望,反而更是自由和引导,让他去做真正的自己。其实父母的期望是会潜意识传递给孩子的,即使他们不明说。

孩子会明白父母想要让他作为什么样的一个人,这会导致孩子为了不让父母失望然后委屈自己去做父母期望孩子成为的那种人。他会放弃自己真正的爱好和擅长的东西,去迎合他们父母对他的期望,因为他不想让父母不开心。倘若遇到那种明确的把期望告知给自己的孩子并试图坚决让孩子走上“成功之路”的父母,孩子会面临身体和心灵的.双重矛盾,即身体行为做着父母期待他们走向“成功之路”所必须做的一些事情,内心深处则极度的不愿意和不认可,但又不能去反抗或反抗无效所以屈服。这就会导致孩子很难真正的懂自己内心到底想要什么,他们更多的是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走上社会就更夸张了,因为他们又得屈服于社会现实,从而内心的真正需求得不到满足,无法真正的认识自己。

现在的社会基本上都是金钱结果导向,这就导致了价值导向会被忽略。比如我们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对我们最利的因素,而不是最爱因素。月薪1万对于我们职业发展有利的一个销售岗位和月薪三千但是是自己真正喜欢干的编辑岗位,大多数都会选择前者而忽视掉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你只需要此刻问问自己现在的工作是你最想干的吗?你就不难得出结果。我们大多数人内心深处的真正想法是那样的,我们的行为动作却经常这样做。只有极少数人不如此。后来我们意识到这种现象想要改变的时候已经很难去改变了,所以屈服于现实。

我们为什么要看书?这其实是最快的帮你成长的一种方式。我们用三天读一本的时间就看尽了别人的一生,而且你能看好多本,活好几世,每次都像是一次投胎转世的活法,何其有幸。可惜我们大多数人好像并不珍惜。我们终其一生都在成长。年龄从小到大,身高从低到高,面貌变苍老,体型变茁长,思维变成熟。我们不去阅读不去借鉴,只能自己亲身经历体验,所以我们也只活了一世。走前人走过的路,摔前人摔过的跤,很多明明发生过可以借鉴规避的事情却仍然再次撞上去,加上自己一些与众不同的经历,这一生也就这样过去了,跟别的浪花虽然有差异,但总的来说区别不大。这让我想起了《过秦论》里的著名警句: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何其相似。

认识真正的你,这真的很重要很重要。

做你自己的读后感

这本书不仅适合富二代,更适合穷二代。

之前并不知道有这本书,是因为想看巴菲特的传记,想通过阅读了解他的生平事迹行为心理,从这位伟大的投资者身上学习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投资者,投资资产,投资自己,投资未来。结果没搜到,搜到了他给他儿子的人生建议。仔细想想,倘若这个儿子是他亲生的,那么他就不至于在教育儿子的时候说一些假话和沽名钓誉的东西,必然会存在他所坚信的东西和认知,并且把他传递给他的儿子,让他去奉行。那些不方便给吃瓜群众说的真正的东西,应该会在这部作品里面体现。所以,我买了。

股神的儿子名叫彼得·巴菲特,远远没有他老爹的名声响亮。而且竟然没有子承父业做一名优秀的金融投资领域的富二代,而是去做了一名音乐家,诧异。

彼得用回忆和平述的方式讲了他的父亲母亲在整个家庭从小对他的影响,言传身教。尤其是思想精神领域的引导和看待方式,不像大多数中国人那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抱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期望,反而更是自由和引导,让他去做真正的自己。其实父母的期望是会潜意识传递给孩子的,即使他们不明说。

孩子会明白父母想要让他作为什么样的一个人,这会导致孩子为了不让父母失望然后委屈自己去做父母期望孩子成为的那种人。他会放弃自己真正的爱好和擅长的东西,去迎合他们父母对他的期望,因为他不想让父母不开心。倘若遇到那种明确的把期望告知给自己的孩子并试图坚决让孩子走上“成功之路”的父母,孩子会面临身体和心灵的双重矛盾,即身体行为做着父母期待他们走向“成功之路”所必须做的一些事情,内心深处则极度的不愿意和不认可,但又不能去反抗或反抗无效所以屈服。这就会导致孩子很难真正的懂自己内心到底想要什么,他们更多的是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走上社会就更夸张了,因为他们又得屈服于社会现实,从而内心的真正需求得不到满足,无法真正的认识自己。

现在的社会基本上都是金钱结果导向,这就导致了价值导向会被忽略。比如我们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对我们最利的因素,而不是最爱因素。月薪1万对于我们职业发展有利的一个销售岗位和月薪三千但是是自己真正喜欢干的编辑岗位,大多数都会选择前者而忽视掉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你只需要此刻问问自己现在的工作是你最想干的吗?你就不难得出结果。我们大多数人内心深处的真正想法是那样的`,我们的行为动作却经常这样做。只有极少数人不如此。后来我们意识到这种现象想要改变的时候已经很难去改变了,所以屈服于现实。

我们为什么要看书?这其实是最快的帮你成长的一种方式。我们用三天读一本的时间就看尽了别人的一生,而且你能看好多本,活好几世,每次都像是一次投胎转世的活法,何其有幸。可惜我们大多数人好像并不珍惜。我们终其一生都在成长。年龄从小到大,身高从低到高,面貌变苍老,体型变茁长,思维变成熟。我们不去阅读不去借鉴,只能自己亲身经历体验,所以我们也只活了一世。走前人走过的路,摔前人摔过的跤,很多明明发生过可以借鉴规避的事情却仍然再次撞上去,加上自己一些与众不同的经历,这一生也就这样过去了,跟别的浪花虽然有差异,但总的来说区别不大。这让我想起了《过秦论》里的著名警句: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何其相似。

认识真正的你,这真的很重要很重要。

成为你自己读后感

尼采,作为一个无神论者,喜欢法国文化,而鄙弃德精神他认的最美妙的无神论笑话就是:“上帝的唯一的可原谅之处,就是他并不存在。”他说:迄今为止,什么是对存在着最大异议?上帝。

他不喜欢沉默,认为一切沉默都会导致痛苦;但他乐意接受孤独。他认为所有的理想主义都是谎言。伟大之人坦然接受命运,不想有任何改变,将来不想,过去不想,永远都不想。

他相信所有人的内心都隐藏着一个大花园,我们一直都在其中耕耘着。用另一个比喻来说,我们都是活火山,终有爆发的一刻。

对于知识,最终目的是给予人类尽可能多的快乐和尽可能少的痛苦这一观点表示怀疑。他认为知识可以用来促进这两种目标的实现,但也许我们可能还未发现它也是痛苦的最大制造者。

对于爱,人们所熟知的,真正的名字就是——友谊。志同道合才能催生友谊。即使最无与伦比的爱,那杯中也盛满了苦酒。因此它才激起你对超人的憧憬,因此它才令你产生创造者的饥渴。

他的所有的思想都离不开他对生活的切身体会,都洋溢着辩证的火花,值得我们细细去品读和思考。他是骄傲的,他也是孤独的,他不相信沉默,不相信神论,不走寻常路。他又是睿智的,聪明的,经过几番辩证,反复思考,得出了一系列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东西,他的思想光芒是不可掩饰的,不能不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无神论者。

下面再来看看查啦图斯特拉如是说了些什么?

有朝一日,我要像一阵风一样从他们中间吹起,以我的精神夺走他们精神的呼吸。这是我未来的使命。

是的,查拉图斯特拉是一切低矮地带怒号的狂风。他警告他的敌人和乱吐口水的人:“当心,不要逆风而唾!”

这一句堪称经典,语言形象而有力,给他的敌人和乱吐口水的人以重重一击。这一句句直戳人心的句子足见尼采之狂,尼采之孤傲了。

我的只会也如同帆船被精神的风暴吹袭,颠簸着航行在大海上——我拿狂野的.智慧。

他是了解他自己的,“我那狂野的智慧”,可见他是成为了他自己,不虚伪,不做作。所以他是伟大的聪明的骄傲而不做作的真正的智者,真正的哲学家。有的人说不喜欢尼采,因为他恃才傲物,从不韬光养晦。但我认为这样的人最真实,在任何人面前都表现了真实的自己的一面。正如他所说的,“卓越的人啊,有一天你也会变得美丽,找照镜子欣赏你自己的美。”他也许是孤芳自赏吧,但他至少有闪光,有美丽之处吧,要不然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哪来的自赏呢?他不爱乔装,不爱打扮,坐在乔装戴面具的人们中间,他当然像个异类,但喜欢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不可多得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他这点——成为你自己!做回你自己,就是最难得也最坦诚的面对生活的态度和样子!

成为你自己读后感

这篇读后感,写起来相当费力。

带着很多很多的疑惑和不解,结束了《成为你自己》的阅读历程。

一本在佛教信徒眼里通俗易懂的书,对于我这个没有任何宗教基础的人来讲,那些基础的概念,只能囫囵吞枣的先吞下去。

当硬着头皮读到三分之二的时候,忽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整本书其实都是围绕着开头讲过的“佛就是心,法就是世间万象。”来进行铺陈和讲述的。佛教有四万八千种修行法门,每一种修行法门,最后都是归结到修心。

全都读完,回想整本书的内容的时候,结合原来曾经读的书,忽然生出很多感慨来。

无论《秘密》也好,这本《成为你自己》也好,还是其他的教育书籍也好,其实归根结底,都是在讲我们的精神。孙瑞雪讲“为了孩子,修为自我”,修的是什么呢?是我们的心。《秘密》讲外部世界是内心真实想法的投影,想改变外部世界,首先要改变我们心中所想。《成为你自己》讲“佛就是心,法就是世间万象”,心念转了,世间万象自然就不一样了。

到了最后,所有的教育书籍,灵修书籍,个人成长书籍,包括我看到的这本佛法书,都是在讲用“心”,了解自己心底最深处的想法,了解自己之后,从内心开始改变,然后个人成长才成为可能。因为我们在年幼的时候,基本都是弄丢了我们的自我,所以找到自己心底深处的自我是很困难的事情。加上各种各样已经固化在我们行为和思想里面的各种贪嗔痴,使得我们想要改变自己更加困难。即使我们能认识到自己成长中的总总不足,也知晓能够提升自己的各种方法,真的落实到实际中时,还是需要不断的和自己成长过程中累积的负面经验做斗争。总结起来就是“知易行难”。

不过至少,在成长的道路上,我在不断前行……

成为你自己读后感

只有做真实的自己,才是最多彩的人生!读完《成为你自己》觉得收获甚多,就迫不及待的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在这本书中,你将找回你“走掉”的生命、“四处飘散”的灵魂等。会让你重新用另外一种角度,另一种方式去再次观察、成为自己。在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第5篇——活出真性情。

人生观如果只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活出真性情,便是最出彩。成功并不是我们人生观的最终目标。它只不过是成长路上与财富、名声、成就等一起的风景。所以,人生的终极目标便是活出真性情,不过真性情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它是从:1、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2、对外在功利的看轻,做到这两个方面,你才算活出了真性情。

古往今来,真正能做到活出真性情的人寥寥无几。更多地是表示自己的态度,并没有真正的实践。亚里士多德、布拉图、苏格拉底等伟大的哲学家毕生都在努力活出真性情。

作为学生,我们的真性情便是努力学习。只有学习,才有出路。我们学生的真性情就是好好学习,认真的完成各种学科的作业;上课认真听讲;积极配合老师的活动及遵守纪律规定。

在学生时代,只有重学轻利,看破红尘,不将成功、名声、财富、成就等放在第一位,你才会成功。

成为你自己读后感

我最喜欢读尼采的哲学著作,《成为你自己》这本书,是节选尼采著名的《瞧,这个人》《悲剧的诞生》《快乐的智慧》《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四部著作的最精彩部分,我们可以从这本书中了解尼采的思想学说及尼采的个人情况。尼采的思想令人敬佩,尼采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他的思想学说直到今天,也是指导我们思想的指路明灯,无论是西方到东方,从书籍到网络传播,都是倍受推崇。所以说,尼采的思想,影响了几代人的思想行为。尼采的所有作品都是令人感动著作。

尼采总是引领我们,找到自己思想意识里需要的,是发自自己灵魂深处的东西,去除所有约束的束缚,让我们的精神回归到本来面目。尼采说: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确实如此。我们怎样才能认识自己呢?如果说兔子有七张皮,那么,人即使脱去了七十乘七张皮,仍然不能说:“这就是真正的你了,这不再是外壳了。”所以,要真正认识自己,是最为重要的。作为一个人,应该成为创造者,有独立的`思想认识。就像你要想成功,就要付出努力。你要攀登一座高峰,就要一步一个脚印从山下开始攀登。也就是说,人必须认识到自己,应该如何行动,才能够成为自己。在几千年前,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的德尔斐神殿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将其作为自己哲学原则的宣言,具有深刻的背景和重要的意义。尼采在《知识》中说:你的良知在说什么?——“你要成为你自己”。尼采认为,如果只是“认识自己”——即“理性”,是我们认识自己的第一步,而让我们培养出一切有用的能力,才是成为自己的基础。虽然,尼采说:我最不愿意承诺的事就是改良人类,事实是,他的思想却改变和影响了人类的思想。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总而言之,尼采希望能够成为自己。人要有个性,独立性。尼采的所谓成为你自己,是一种对自我的肯定,这样的肯定是对社会意识形态有着充分重要的作用,对于那些处于思想困境的人来说,是指路的明灯,激励着人们努力进取、奋发图强,为自己活着,实现自己的价值。我没有拜读过尼采更多的作品,但是,我有了这本《成为你自己》,就已经足能成为我将来在思想方面前进的方向,我更愿意以尼采的思想,作为我行为的导师。坚持做最真实的自己,实践成为你自己!

成为你自己读后感

《成为你自己》集合了尼采著作的精华——也可以说是他智慧的精华。通过阅读一位哲学家的思考结晶,我们要承载的信息量很大。因为书中即没有故事性也没有理论性,就是纯粹的思想,虽然尼采很像用现实的角度来解读思想,但文字中体现的仍然是他那些无比丰盈的思考成果。

这就是给阅读和理解都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很多地方也会让人感觉晦涩难懂。估计也正是因为这样,他的思想才被恶意篡改,在一段时间内和纳粹扯上了关系。思想这个东西,实在是太虚无缥缈,要想彻底理解完全不可能。所以这本书的立意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困局——我们不要纠缠在尼采的智慧中,而是要通过这些智慧——成为你自己。

尼采告诉我们,并不是。当很多人纠缠在艰深的理论和课题之中,尼采却和身边的琐事展开了深层“沟通”。他认为那些被我们忽视了的身边的事情,例如营养、地点、气候、修养方式等等恰恰是真理最容易呈现的地方。在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中,他也发现了寻求本我的神来之笔——利己主义。

尼采的'说法是:为了寻找真理,我们宁愿选择偏僻的小路。在认知自我的过程中,他告诉我们从自身周围最简单的事情开始观察,来发现自我的诉求,这种方式比施加了各种其他因素的探索更简单有效。而尼采实现的一个状态是——我展望我的未来,那里没有任何欲望的波澜。

这个境界,我是很难达到了,估计也没几个人能达到。再清心寡欲的人,也不能说自己没有欲望吧,衣食住行,难免有所求。正是出于这个层面,尼采认为从琐事开始认知自己更准确,这个解释从结果反推就更显得合理。

尼采在所有思想的表达中都体现了对所谓权威和权力的不屑一顾,也表达了对艺术的极大推崇。例如他认为学者只懂得肯定和否定,当已经不会自己思考;而创造音乐和文学的大师,则是塑造人本体的根源。在思想的疆域里还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信仰,在西方世界里很多思想源于对上帝的信仰。而尼采对此的不屑也达到了顶点,他很喜欢也很嫉妒(因为被抢先说了)司汤达的话:上帝的唯一可原谅之处,就是他并不存在。

在所有这些思考和批驳的过程中,尼采始终在坚持一个核心——认识自我,成就自我——只有这样做了,结果才是最道德、最纯粹的真理。这既是鼓励,也是鞭策,让我们有信心也有理由,更好的认识自己,同时,也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很多人觉得哲学家思考的问题都高深莫测,很多人的想法疯狂又狂妄,感觉他们都是疯子。而事实上,哲学家里,只有一个人真的疯了,这个人就是尼采。但这并不是因为他的思想疯狂,而是单纯的身体原因(遗传了他的父亲),他的思想恰恰务实而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