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五年级小数乘整数计算题道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以整数教案(优质5篇)

时间:2023-10-05 19:23:46 作者:LZ文人 五年级小数乘整数计算题道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以整数教案(优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以整数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的例1和“做一做”,练习一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具准备:

将课本的“复习”中的表格写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问: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让两个学生说一说整数乘法的意义)

在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分别叫什么?(被乘数、乘数、积)

还可以叫什么?(因数)

2.复习整数乘法中因数变化引起积变化的规律。

出示小黑板的复习题。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做,其他学生打开教科书,在书上自己独立做。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订正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第2栏与第1栏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

第3栏与第1栏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

第4栏与第1栏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

反过来比较:

第3栏与第4栏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

第2、1栏与第4栏比较呢?

说明:这个规律非常重要,对我们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同学们一定要好好地掌握。

二、新课。

1.教学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例1的前半部分)

教师出示例1。

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怎样解答,该怎样列算式?(多让几名学生回答,教师把学生的列式写在黑板上。)

还表示什么?(求6.5的5倍是多少。)

讲解:过去我们学习的是整数乘以整数,今天我们列的乘法算式是小数乘以整数。同学们想一想,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比较相同不相同?(相同)

让两名学生说一说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教师板书: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教学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例1的后半部分)

先复习一下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让两个学生说一说。

讲解算法:小数乘法可以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进行计算。

板书:

如果把这个式子变成整数乘法,就要去掉小数点,那么这个式子就变成了什么?(65×5)教师在小数乘法的竖式右边写出整数乘法的竖式。

引导学生讨论:

“6.5变成65相当于小数点怎样移动?因数扩大了多少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因数扩大了10倍。)板书:

“另一个因数变化了没有?(没有)

“一个因数扩大了10倍,另一个因数没有变化,那么新的积与原来的积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积比原来扩大了10倍。)

“那么要得到原来的积就要把新的积怎么样?(缩小10倍)。板书:

“要把325缩小10倍,就要把小数点怎样移动?”(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板书:

“所以6.5×5的积应该是多少?(32.5)。

讲解:“买5米花布要用多少元?(32.5元)。在横式上写出得数,注明单位史称,板书答案。

引导学生回顾一下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明确:先把被乘数看作整数,被乘数扩大10倍,这样乘出来的积也扩大1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要把乘出来的积再缩小10倍。

3.基本练习。

做教科书下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全班学生掌握的情况,以及存在问题。

集体订正时,让两名学习好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特别要让学生比较一下这道题与例题的异同。(这道题被乘数有两位小数,都是小数乘以整数。)使学生认识到积的小数位数与被乘数的小数位数应该一样。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一的第1题。

指名学生说一说每个乘法算式的意义。可有意识地让中差生说,并按照下面的问题顺序回答:读算式;说出是什么数乘以什么数;算式的意义是什么。

2.做练习一的第2题。

让学生再说一说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3.做练习一第3题的前两道小题。

学生独立计算,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可让计算有错误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使他们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五年级小数乘整数导学案

1.突出积变化的规律

在教材中积变化的规律是复习,在教学中却将它当新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体验发现的乐趣。充分理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除以)多少,积就会乘以(除以)相同的数这样一个变化规律,引导学生直接运用这个规律计算出1.5×5,同时运用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进行验证,感受规律的正确性。

2.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

有了前面对算理的理解,当遇到用竖式计算0.72×5时,学生不会感到困难,但要他们说出为什么,一些孩子还是不能理解,所以抓住小数点为什么不对齐来引导学生思考,推导出应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最后还有将积缩小相应的倍数。

3.突出小数位数变化

小数位数的变化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因此安排了两个练习,一个是推算小数的位数,另一个是判断小数的位数,通过用两道练习来让学生认识到并不是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都是一样的。

在课的结尾还安排了头脑风暴,填写( )×( )=3.6,让学生体会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扩散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主动思考,激励探究。

4.突出口算

教材中并没有安排小数乘整数的口算,而在实际学习中,口算由于数目比较小,计算结果可以比较快速地反馈,易于检验学生计算的正确与否,同时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计算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思路,所以在计算中增加了口算练习,让学生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用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检验方法的正确性。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还有一些做得不足的地方

学生开始对学习充满兴趣,积极地思考,运用发现发现的规律去解决问题,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整数,而让我困惑的是,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都很流畅,顺利的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扩展,学生掌握情况也良好,但并没有化的去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并没有意识去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没有让学生在质疑,讨论,交流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再去解决问题,真正去经历探究的过程,所以到后面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略显疲态,所以这节课让我意识到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是学生学,师生合作探究,发现的过程。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再质疑的过程,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的课堂。

五年级小数乘整数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依托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转化思想,沟通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理解小数乘正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2.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让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整数,提高计算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

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渗透转化思想,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因数扩大一定倍数,积也会扩大相同倍数,为了使积不变,就要将积缩小相同倍数。

教学关键:正确应用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知识转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0.09米=(   )厘米      3.5元=(   )角

150千克=(   )吨       42米 =(   )千米

2、0.45扩大10倍是(    )   75缩小它的1/10是 (  )

3、0.725去掉小数点,比原来(      )倍

4、13×12=156

13×120= (    )

1300×12=(    )你是怎么想的?

5、竖式计算:46×3=          205×6=

二、自主探索

(一)依托现实情境,初步感悟

1、出示例1情景图,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选择买3个3.5元的风筝要多少钱进行讨论

(估算大约要多少钱)

2、独立思考,汇报交流

预设可能会有下列方法:

方法1:连加 。

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方法3:竖式笔算35角×3=105角。

方法4: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

着重请方法4的同学说说是怎么想的。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之一

4、小结并揭题:刚才我们在解决买风筝一共用多少钱时,想到了不同的方法。我们发现以元作单位的小数乘整数,可以化成以角或分做单位的整数乘法来进行计算。

(二)自主探究,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1、出示0.72×5

现在0.72不再表示钱数,没有了具体的单位,你还能计算出它的得数吗?

2、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小组交流

3、汇报演示。

板演计算过程,呈现思考过程,交流时:

(1)估算,得数是否可能正确

(2)重点引导学生说清是怎样把乘数转化成整数的?积是如何处理的?为什么可以这样转化?(板演)

(3)指出积末尾的0一般的处理方法。

4、反馈练习:(竖式计算)

14.5×8    3.06×5          (注意末尾0的处理)

5、小结

三、巩固联系

1、对比练习:完成做一做1(比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沟通两者联系,理解算理,提高计算能力)

2、完成做一做第2题,巩固积的小数点的位置确定。

3、笔算。7.08×6   9.35×8

四、课堂总结

五、趣味练习

根据45×19=855,直接说出下列算式得

45×190  =         45×1.9=

4.5 ×19 =         4.5×1.9=

0.45×19 =       (  )×(  )=0.855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课后反思 :

这节课是小数乗整数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小数乗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乗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如解决实际问题时,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思考交流解决的方法,在师生的交流学习中,让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计算方法,从而得到许多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然后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思考交流的学习中,给不同的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年级小数乘整数导学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与交流,了解小数和整数相乘的多种计算方法,并感知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

2、通过和整数乘法的比较,理解小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列竖式进行计算。

3、渗透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和化。

教学理念: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本节课,意图让学生主动建构,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算法的多样化,最终达到理解小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等多元化目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发认知冲突

同学们,秋天到了,好多水果都成熟了,你们肯定都很喜欢吃水果吧!让我们一起去大统华的水果超市逛逛吧!(课件出示带标价的水果图)

苹果每千克3元

甘蔗每千克0.9元

现在就请你来买一种你喜欢的水果吧!

学生选择,然后全班交流。

老师先买了2千克苹果,算算老师花了多少钱?

后来又买了3千克甘蔗,你知道老师花了多少钱吗?

请同学们4人一小组,先自己计算,然后和同伴交流,你是怎样算的?

小组发言:

(2)0.9元就是9角,3个9角是27角,就是2元7角,也就是2.7元。

(3)也可以向整数一样列竖式计算

比较:加法和乘法的竖式计算更简单一些。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爱吃水果引入生活情景,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自然连接起来,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2千克苹果的价钱,学生很容易计算,紧接着抛出3千克甘蔗,也就是0.9×3,是学生没有遇见过的,这时就产生了认知上的冲突,而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这个冲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突破,因为它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索与交流,了解可以有多种办法来算出0.9×3的结果。感受到了算法的多样化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化。

二、主动参与,体验过程。

1、同学们,今天超市西瓜特价,每千克只要2.35元,小明的妈妈要买3千克西瓜,她一共要付多少钱?(先用加法计算,再用乘法计算)(课件出示图片)

学生列式,师板书:2.35×3 你能自己计算吗?学生在书上完成。

设计意图:进一步把方法简化成加法和乘法,并通过小数加法的计算和小数乘法的计算,感知小数乘整数它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相同,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那如果我们要购买的不是3千克西瓜,而是32千克西瓜,该付多少钱呢?

学生列式2.35×32 该怎样计算呢?动手试一试,然后把你的计算方法和你的同伴交流。

设计意图:此时,学生的认知再次产生了冲突,用加法来计算,显然不够简便,用乘法竖式显然是的办法。这样,学生就从多种计算方法中体验到乘法的化。

2、试一试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看看积和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

4.72×12 2.8×53 103×0.25

告诉同伴,你发现了什么?

全班交流,揭示小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并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计算器这个计算工具,学生能很快发现积和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新课程中提倡的利用计算工具帮助学生寻找规律的很好体现。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快拳出击

(1)根据148×23=340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学生直接在书上完成,然后交流。

设计意图:这是针对积和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联系而设计的基本练习,通过这组练习,学生能进一步感知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在计算方法上的相通之处,还能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明确因数共有几位小数,它的积就有几位小数,为以后学习小数乘小数做好铺垫。

(2)练一练

同学们,让我们比一比谁的计算本领强。请同学们在书上完成。

校对时,说说是怎样对位的,积的小数位数是怎样确定的。

设计意图:在这组练习中,学生除了要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外,还要能正确的确定积的小数位数,还要能了解小数乘整数的竖式的对位及写法,即按整数乘法的方法对位并计算,最后点上小数点。这对以后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3)同学们,你能自己列竖式计算出下面的结果吗?

请一、二组的同学做第一行,三、四组的同学做第二行,6人板演。

做完以后,同桌的同学交换检查,并检查板演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此项练习是在学生已经明确列竖式计算的要求、书写格式以后进行的,有助于进一步巩固计算法则,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而且相互检查,也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合作意识,以及评价的能力。

2、大挑战

设计意图:学生能根据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自己列出乘法算式,并正确计算出它的结果。在这里加法变的非常困难,而乘法却显示出它独特的优越性,学生从中体验到虽然算法多样化,但我们还要选择的、最适合的方法,这就是多样化基础上的化。而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可以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

3、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同学们,知道世界上什么物体的速度最快吗?

对,是光。它的速度有多快呢?

出示:小华看见远处打闪后,经过3秒听到雷声。已知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0.33千米,打闪的地方离小华有多远?(从打闪起到看见闪电的时间略去不算)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交流。

设计意图:打雷是生活中经常遇见的自然现象,学生对此是非常熟悉的,运用今天所学的小数乘法能计算出闪电离我们有多远,这让学生感到非常的新奇,在不知不觉中又再次巩固了计算方法,并很好的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增进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学生发表意见。

那怎么才能知道高老师到底有没有在路上加油呢?

通过计算就能知道,如果25×6.8大于200说明不用加油,如果小于200就要加油!

学生通过计算证明自己的观点。

设计意图:这同样是一个生活中经常碰见的问题,通过先猜测,再计算,最后验证,学生经历了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这也是我本节课所要体现的理念之一。

(3)我当小管家

同学们,平时都是爸爸妈妈买菜作饭,今天想不想自己来当回小管家?下面是今日菜场的部分菜价:(元/斤)

场的部分菜价:(元/斤)

猪肉

青菜

鲫鱼

虾子

萝卜

鸡肉

卷心菜

7.5

2.5.

8.

15.5

2.8

6.4

1.5

请你和同伴设计一份既经济又营养的菜单,并计算出你们所需要的金额。比一比谁的菜单最合理。然后星期天自己去动手实践,做一个能干的小当家。(如时间来不及,可课后完成)设计理念: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是问题,学生通过选择,计算,既巩固了所学新知,又培养了实践能力,增强数学的实用性。

四、总结全课,课后延伸

同学们,今天有什么收获?

可别忘了回家当一次小管家哦!下次,去买东西,可要自己算一算哦

五年级小数乘整数的教学后记

课前,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担心几点:

1、学生能不能理解例题中1008除以100的原因?

2、学生能不能发现积的小数位数就是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3、下午上新课,效果会不会不如早晨?学生会不会有意见?

例题出示,提出问题,列式、估算,都没问题。提出用竖式计算后,学生埋头计算,自己巡视了一圈,个别学生不知道如何计算,便轻声提醒把算式看作整数进行计算;个别学生面对1008,虽然把小数点点在了两个0之间,却不知道为什么点在这。告诉我看估算结果的;多数学生知道,因为两个因数都乘10,积就乘100,要使原来的积不变,需要将现在的积除以100。几个学生一说整个计算过程,其他学生恍然“哦!原来使这样啊!”于是一通都通。“试一试”自然没问题。计算法则耶使学生自己总结的。因为在小数乘整数的教学中很注意让学生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所以在这里只要在“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中添上“一共”就行了。最后黑板上只有五个字“算、看、数、点、化”。提醒学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检查验算。

今天的例2依旧利用下午第二节课上的,例题出示,说说有关数学信息,提出第一个问题后学生自己列竖式计算,根本不需要我去解就说出了在“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用0来补足”的注意点。后面的“试一试”自然一帆风顺。

从两天的作业看,学生出错不是方法上,都是算错,不进位、看错数,7×7=46等。所以对这部分自己的评判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