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北大教授开学典礼致辞(模板22篇)

时间:2023-11-16 06:28:52 作者:影墨 北大教授开学典礼致辞(模板22篇)

在开学典礼上,学校领导和老师们会对学生们提出新的期望和要求。在开学典礼上,我看到了学校和老师们对我们的期望和鼓励。他们相信我们的潜能和能力,我也相信自己能够超越自我,取得优异的成绩。

北大教授开学典礼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全体教职员工,亲爱的同学们:

新学期又开学了。在此,让我们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来欢呼我们的开学,来预祝同学们新学期的新进步!

走进新的学期,面临新的任务,就应该有新的构思和行动。每一位师生都需要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去提高新水平,去创造新成绩,去追求新境界;都需要发展内涵、丰富人格、促进自我的和谐和持续发展。

不知大家有没有看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晚会上有一个一个女孩弹吉他唱《想家》的节目,这个女孩就是西单女孩__。__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中学毕业后没有继续求学,想帮助家里只身来到北京闯荡。由于文凭不高、又没有特殊的技能和关系,所以工作也难找。但__喜欢音乐喜欢唱歌,于是她就弹着她的旧吉他在北京西单一带的过街天桥、地下隧道、路边为路人唱歌,以此换得路人扔下的一元两元、三毛五毛钱作为自己的生活费用,这其中的酸甜苦辣是别人无法感受的到的。从20__年__一直这样坚持下来,她相信她在音乐上会走出一条成功的路,要闯出自己的路她才回家。终于在20__年下半年,__的歌在网络上广为传播,之后她被中央电视台发现并请上了中央电视台《我要上春晚》栏目唱歌,在众多的竞争者中她又脱颖而出,最后被推上了除夕夜的春节联欢晚会。我们可以想象,__今后的道路就宽广了,__成功了,__可以回家了。__是一个极端困难身处逆境的人,但是在这里我们却看到了一种人的尊严和高贵,一种人性的光辉的闪烁。她身上这种直面困境永不放弃的坚毅品格、面对艰难相信自己会成功的精神、自己的.未来要靠自己去创造的自强精神,应该都是我们追求的品格。我们许多人的条件都比__好,但是我们缺乏就是她的这些精神。

同学们,年轻的我们怀抱着理想,承载着父辈的期望,凝聚着师长的心血,维系着民族的未来。不管你家里是贫困还是富裕、是平民还是做官的,我们的路都要靠我们自己走,我们未来的生活都要靠我们自己去创造。所以,我们需要用优秀的才华、丰富的知识去开创幸福的生活,我们更需要用永不放弃的坚毅品格去激励自己,用自强自立精神去撑起自己灵魂的天空!

老师们同学们,天际已飞升彩霞万道,大地已涌出红日高照,新的一天已经开始。逝者如斯,时不我待,让我们以心血和汗水来耕耘这个春天的每一寸光阴。让我们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做一个素质高的英华人;让我们刻苦学习全面发展,做一个能力强的英华人;让我们发展内涵丰富人格,做一个文明的英华人。让我们站在这初春的早晨去迎候每一个人新的春天!

北大教授开学典礼致辞

各位同学、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许校长给我这么崇高的荣誉,谈一谈我在北大的体会。

可以说,北大是改变了我一生的地方,是提升了我自己的地方,使我从一个农村孩子最后走向了世界的地方。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北大,肯定就没有我的今天。北大给我留下了一连串美好的回忆,大概也留下了一连串的痛苦。正是在美好和痛苦中间,在挫折、挣扎和进步中间,最后找到了自我,开始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能做一点事情。

学生生活是非常美好的,有很多美好的回忆。我还记得我们班有一个男生,每天都在女生的宿舍楼下拉小提琴,希望能够引起女生的注意,结果后来被女生扔了水瓶子。我还记得我自己为了吸引女生的注意,每到寒假和暑假都帮着女生扛包。后来我发现那个女生有男朋友,我就问她为什么还要让我扛包,她说为了让男朋友休息一下。我也记得刚进北大的时候我不会讲普通话,全班同学第一次开班会的时候互相介绍,我站起来自我介绍了一番,结果我们的班长站起来跟我说:“俞敏洪你能不能不讲日语?”我后来用了整整一年时间,拿着收音机在北大的树林中模仿广播台的播音,但是到今天普通话还依然讲得不好。

人的进步可能是一辈子的事情。在北大是我们生活的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有很多事情特别让人感动。在他最后的日子里,是我们班的同学每天轮流推着轮椅在北大里陪他一起散步。每当我推着轮椅的时候,我心中就充满了对朱光潜教授的崇拜,一种神圣感油然而生。所以,我在大学看书最多的领域是美学。因为他写了一本《西方美学史》,是我进大学以后读的第二本书。

北大教授开学典礼致辞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秋高气爽时节,我们——务学院————级——专业迎来了第一个学期。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局长和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亲自来参加我们的开学典礼,我们的内心无比激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市局各位领导特别是田局长的光临!

在市局党组的关怀下,我们——名同学从税收岗位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课堂,重新接受系统的税收知识培训。这对我们来说,是机遇,更是考验;是嘱托,更是希望!

为应对新世纪的挑战,市局党组从高处着眼,实处着手,先后出台了《关于开展“二次创业”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科学文化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地方税务局“十五”计划纲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走多渠道办学、培训之路,提高人员素质。这一宏伟的蓝图绘出了———地税美好的明天,必将为———地税的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石。他是市局党组瞄准国际国内大趋势、谋求地税事业更大发展的目标,是———地税事业高起点、高标准的发展要求,对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对我们每个地税人的严峻考验。

吃水不忘挖井人。市局党组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我们决不能抱有“小进则满”的心态。

北大教授开学典礼致辞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铭记和珍藏的日子。大家即将从北大出发,走上新的人生旅程。

今年是北大建校121周年。121年前,在救亡图存的维新浪潮中,京师大学堂应运而生。从那以后,每当国家和民族遇到挫折和危难,北大和北大青年,总是以一股向上的力量,去振奋一个时代,点燃一份希望。

今年还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一百年前,北大青年发起了五四爱国运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成为一代代北大青年毕生追求和践行的信念。四十年前,北大青年学子喊响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为改革开放注入了青春与活力。

去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大考察,向学校师生员工祝贺建校120周年,“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再次响彻校园。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国家需要青年,青年也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鲁迅先生在《我观北大》一文中说,“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他设计的北大校徽,有一种很形象的比喻是,一个人用双肩奋力向上托举着两个人,三人为众,众志成城。

今天的北大青年,依然需要承担奋力向上托举的重任。所以,临别之际,我想送给大家的话,就是“做永远向上的青年”。“永远向上”是一种奋斗者的姿态,是执着追求的境界与持续努力的方向,更是一种价值观。

做永远向上的青年要坚守立身处世的定力。

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对国家和民族怀有赤子之心、报国之志,是实现我们人生价值的最大定力。只有具备这样的定力,才能为国家和民族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贡献一份力量。

西南联大时期,办学条件非常艰苦,学校缺少教材,著名物理学家、北大前校长周培源先生就亲自刻钢板,印制讲义。今天北大校史馆还保留着老校长当年亲自刻印的教材。

北大人对祖国的热爱,流淌在一百二十一年的精神传承之中,是去不掉、断不了的血脉,是我们最强大的精神追求和永远向上的精神定力。

做永远向上的青年要积蓄久久为功的动力。

有人说,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浮躁,让有的人不再相信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可以有所成就。但是在这里,我想和各位同学说的是,要相信“始终坚持”的力量,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老校友屠呦呦是我国第一位在本土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她成功的背后充满着艰辛。

我们的老教务长王义遒教授,在50年代各方面条件都比较艰苦的情况下,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刻苦攻关,于1965年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批原子钟。他几十年不懈努力,为我国正在建设的独立自主的、国际先进水平的时间频率体系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你们在未来的事业中,都会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只有耐得住平凡,才能收获不平凡。只有在挫折面前坚强、坚持和坚守,才能积蓄久久为功的动力。

做永远向上的青年要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助力。

当今世界,如同一个五彩斑斓的拼图,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一起构成了多元的人类文明。人类社会形成了越来越紧密的命运共同体,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困难、挑战与不确定性。

2013至2015年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7届大会主席的经历,让我对这些问题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因为每一种文明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不同文明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共同进步。

2018年,北大学生中共有84人次到国际组织实习或任职,4600多人次通过各级各类项目出国学习交流,我们还有长短期留学生7000多人。大学已经成为推动各国教育合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在北大相互交融,新科技、新思想、新知识在交流切磋中不断迸发。

希望你们树立广阔的国际视野,开放包容、交流协作,和而不同,保护文明的多样性,勇于面对人类社会共同的难题,培养与增强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做永远向上的青年还要保持不断探索新知的学习力。

当前,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给这个时代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信息和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大大加快。几年来,你们在北大收获了很多学科领域的知识,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收获,是持续学习、终身学习和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学无止境。人类对于世界以至宇宙的探索和认知才刚刚开始。现代科学诞生不过几百年,探索航天技术不过几十年,这和地球年龄的46亿年、银河系年龄的100多亿年相比,何异于沧海一粟。

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始终保持对新领域、新事物的求知欲和探索心,站在更高的高度、用整体和更广阔的视角,认识我们所处的这个星球,思考我们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心怀敬畏,勇于探索,只争朝夕。

一百年前,李大钊先生对青年讲:“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两个月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你们即将从北京大学毕业,拥抱伟大时代、走向广阔天地。今天,国家发展,正当其时,希望你们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梦人和奋斗者。

北大教授开学典礼致辞

亲爱的孩子,欢迎你们回家!

新学期,园长妈妈建议你们每天都要带着五个好朋友一起来幼儿园,它们是谁呢?

第一个好朋友叫“快乐”。快乐非常重要,每天把微笑送给爸爸妈妈和老师,他们很快乐,你自己也会非常的快乐。放学回家,多跟爸爸妈妈说说在幼儿园发生的一些好玩的事情,爸爸妈妈也会更开心,你也就更快乐了。

第二个好朋友叫“礼貌”。有礼貌的孩子人人爱,来到幼儿园主动向老师问好,回家时也别忘了和老师说再见哦。当然,在家里也要礼貌地问候父母长辈,这样,大家就会更喜欢你了!

第三个好朋友叫“勤奋”。每个小朋友天生就有一对有力的小脚和一双灵巧的小手,所以,要坚持自己走进幼儿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你就会成为最能干的孩子!

第四个好朋友叫“懂事”。学习和活动的时候要认真听清老师的要求,有问题举手问,和小伙伴团结互助,懂事的孩子往往能够成为聪明的孩子。

最后一个好朋友叫“安全”。我们在学习和活动的时候要注意自我保护,同时也要提醒其他小朋友自我保护,有困难可以互相帮助,不能解决的一定要请老师帮忙。在安全的保护下,我们才能健康、活泼地成长。

孩子们,五个好朋友现在有没有装进你的心里呢?现在就带上它们,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个快乐、礼貌、勤奋、懂事的小天使!

北大教授开学典礼致辞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非常荣幸作为教师代表,在今天这样一个热烈、庄重、喜庆的开学典礼上,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燕园,开启新的生活篇章。

北大一直是中国最优秀学者成长的沃土,是莘莘学子心中的学术殿堂,是无数校友的精神家园。你们凭借自己的聪慧和勤奋,通过大考,来到北大,从这里眺望世界、走向未来。我和我的同事们,要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同学们,从幼儿园到小学;从中学到大学;从大学到研究生,你们“按部就班”地走到了今天,应当说非常幸运。要知道,我这一代人在我曾经历过的那个青年时代,没有你们的这份幸运,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青年人没有你们的这份幸运,所以,你们应当对你们得到的这份幸运格外珍惜。作为一名年龄比你们长,阅历也比你们更加丰富一些的人,今天,我想就“珍惜”给你们一些建议:

请珍惜当下。

做好每天的事情,而不要给自己太多懈怠、拖延的理由。“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人生真的就是一场马拉松,每一个到达终点的人,都是从第一步开始、从每一步积累的。

我希望你们能珍惜当下、认真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情,并且,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量做到极致和卓越。养成这样的习惯,将会让你终身受益。

请珍惜他人。

在大千世界里,在芸芸众生中,我们能走到一起,真的就是一种缘分。因此,要学会珍惜彼此:珍惜师生情;珍惜同学情;珍惜朋友情,不要把从别人,甚至你的父母那里得到的一切看做“理所当然”,而要心存感激,常思回报。

当然,这种珍惜是对真的、美的、善的情感的尊重和顾惜,是在无关重大是非原则问题时表现出来的宽厚和宽容。而如果触了底线,绝对不要迁就和纵容。

请珍惜自己,特别是你的健康。

不要因为年轻就肆意透支你的身体。

我特别赞同瑞士心理学家亚美路对健康的洞见:“健康是一种自由——在一切自由中首屈一指”。你可以像“潇洒走一回”那首歌中唱到的那样“我用青春赌明天”,但同学们,千万不要“用健康赌明天”。我希望你们一定平衡好学习和锻炼身体的关系,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青年人。

请珍惜你内心的渴望,而不要忽视它、压抑它、甚至掐灭它。

做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事情,而不要人云亦云、心浮气躁;不要去跟别人攀比,做最好的自己足矣。当然,选择自己心之所属并坚守,有时可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你将会有更多的淡定和从容,更多的积淀和突破,更多的喜悦和快乐。

最后,请珍惜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40多年前,当我还是一名上山下乡知青的时候,我绝对想不到,有一天自己能够进入大学读书,更别说攻读博士学位、出国学习、当上北京大学的教授。我常常想,我是幸运的,因为,我赶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这个时代给予了我们每个人以机会。

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让中国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我们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来越近。但是,任何一个美好的时代,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万千建设者们,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创造出来的。

同学们,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个伟大的时代,而最好的珍惜,就是为这个时代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在今年7月份经济学院举行的毕业典礼上,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在致辞中引用一位战斗机飞行员的话:“我最大的遗憾就是只能为祖国牺牲一次”,让所有在场的人热泪盈眶。这种摄人心魄的爱国主义宣言,也正是百余年来,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我们北大人的情怀!

最后,再次祝贺你们!欢迎你们!

各位同学、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许校长给我这么崇高的荣誉,谈一谈我在北大的体会。

可以说,北大是改变了我一生的地方,是我提升了自己的地方,是让我从一个农村孩子最后走向了世界的地方。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北大,肯定就没有我的今天。北大给我留下了一连串美好的回忆,大概也留下了一连串的痛苦。正是在美好和痛苦中间,在挫折、挣扎和进步中间,我最后找到了自我,开始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做一点事情。

学生生活是非常美好的,有很多美好的回忆。我还记得我们班有一个男生,每天都在女生的宿舍楼下拉小提琴,希望能够引起女生的注意,结果后来被女生扔了水瓶子。我还记得我自己为了吸引女生的注意,每到寒假和暑假都帮着女生扛包。后来我发现那个女生有男朋友,我就问她为什么还要让我扛包,她说为了让男朋友休息一下。

我也记得刚进北大的时候我不会讲普通话,全班同学第一次开班会的时候互相介绍,我站起来自我介绍了一番,结果我们的班长站起来跟我说:“俞敏洪,你能不能不讲日语?”我后来用了整整一年时间,拿着收音机在北大的树林中模仿广播台的播音,但是到今天普通话还依然讲得不好。

人的进步可能是一辈子的事情。在北大也许是我们生活的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有很多事情特别让人感动。

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平庸。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我希望所有的同学能把自己每天平凡的日子堆砌成伟大的人生。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各位新同学从五洲四海汇聚到这里,与未名湖、博雅塔结缘,为古老的燕园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既是同学们人生新的起点,也是北大120x年校史上崭新的一页。作为校长和老师,看到大家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我由衷感受到“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快乐。在此,我代表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员工,祝贺同学们,欢迎同学们!

各位新同学,我们身处的这个园子,被几代中国知识分子视为精神的家园,甚至被称为“圣地”。从今以后,你们将无数次地听到这些口号的召唤:“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它们绝不是一些空洞的口号,而是120x年来一代又一代北大人实实在在的人生实践。北大是一部厚重的书。无论初入燕园还是已经在这里磨砺过几年,同学们都应该读一读我们的校史,了解自己所在院系和学科的历史,认真思考我们的前辈所走过的道路。所谓“守正”,就是要铭记历史、坚守传统,始终扞卫我们北大的精神。回顾历史,不仅仅是为了缅怀过往,更是为了开拓未来。从今天起,百年北大所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学风将在你们身上传承下去,并被赋予新的内涵。

当你四顾茫然时,请不要急躁,路永远都在自己的脚下。对于很多年轻的北大人来说,缺少的往往不是雄心壮志,而是“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精神。在今天这堂开学第一课上,我想送给各位新同学的,也正是这八个字。

守正,就要有主心骨。做人不能没有主心骨。没有挺拔的脊梁,再光鲜亮丽的外表也只是浮华,一个人没有精气神,没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这个人是立不起来的。1920x年7月,北大教授胡适在“少年中国学会”演讲时,提到三种人生观是“少年中国”的“仇敌”:“第一种是醉生梦死的无意识生活,第二种是退缩的人生观,第三种是野心的投机主义。”虽然时代已经改变,但这三种错误的人生观并没有完全失去市场,仍然值得我们警惕。希望同学们把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扣好,传承和发扬北大精神,积攒和激发正能量,铸就守正、刚毅的主心骨,再来观察社会万象、制订人生规划,那时对一切疑惑和彷徨就会洞若观火、清澈明了,也自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大校长时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希望同学们“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今天的北大,学科齐全,大师云集,文理医工交融并蓄,学术资源得天独厚。大学阶段是学习的黄金时期,请同学们务必珍惜。北大提倡博雅教育,希望同学们不要囿于一隅,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抓住可以利用的时间广泛涉猎,研习古今中外的经典。未来几年是大家打基础的阶段,既是打学问的基础,也是打人生的基础,这个基础要宽一点、厚一点、深一点才好。比如,近年来,学校专门开设了“才斋讲堂”,邀请各学科的名师大家举办讲座,就是希望帮助同学们打开视野,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

有的同学说,北大重视基础学科,强调基本功的训练,这固然是好,可在将来就业的时候用处恐怕不大。其实,看似“没用”的知识可能是最“有用”的,基础扎实、博采众长的人才有无穷的后劲。前不久,有一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很火,题目叫《一只海绵的自我修养》。作者是我校数学学院的毕业生,经过十年数学竞赛训练和四年数院学习的她,毕业之后直接选择了就业,她喜欢文化创意,所以到了一家着名的国际广告公司工作。不到一年,她成为同批入职的同事中第一个升职的。这个“跨界”的过程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文章中说“我不是没有质疑过自己,但意志力无非就是两件事:别回头,别低头。应该做一只小海绵,别管自己有理没理,你就去吸收,吸进去,不好的吐出来,吸进去,再吐出来。”在经常被问到“学数学对工作有什么用”时,作者以实际经历告诉师弟师妹——“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读到这名毕业生初入职场的心得感悟,我很感动,也很欣慰。北大培养人才,重在“道”而不在“术”,重在“打通”而不在“隔断”,这就是博雅教育的精髓。同时,这位校友的故事也说明,人生选择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坚信自己的选择,笃实、苦干,条条大路都能通向罗马。

久久为功,就是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难免遇到荆棘坎坷。不能见风就是雨,不能当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如果这样,就做不了大学问、大事业。各位要想获得成功,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希望各位同学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不要目光短浅,为急功近利所驱动。

这里,我还想跟同学们分享1958级校友、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的人生故事。1963年,作为一个柔弱的女生,樊锦诗从北大考古专业毕业,她放弃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选择到千里之外的敦煌。她的父亲不同意这样的选择,还专门给学校写了一封信,但这封信最后还是被樊锦诗扣了下来。初到敦煌之时,她也有过犹豫动摇,因为“和北京相比,那里简直就不是同一个世界,到处是苍凉的黄沙。”但她坚持了下来,在敦煌已经坚守了51年。她说,“当年决定来敦煌并没有想到过干一辈子,只是觉得要找到一样自己喜欢干的事儿。干着干着就爱上了,就离不开了。现在,别说离开哪怕出差时间长点,就会想敦煌,想尽快回到敦煌。”

像樊锦诗这样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北大人还有很多,比如坚守在人迹罕至的西北边陲十余年如一日的邓稼先校友,比如潜心数学研究最终赢得世界尊敬的张益唐校友,比如不久前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劳累过度,牺牲在岗位上的甘肃临洮县长柴生芳校友,还有刚刚去世的汤一介先生,他们从不随波逐流,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宠辱不惊,处之泰然。

他们的事业之所以成功,人生之所以有意义,还因为他们志存高远,将个人选择同国家需要、人民利益和人类文明进步结合在一起。我们北大人,与生俱来就被赋予了“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历史使命感和理想主义情怀。正如中文系谢冕教授在《永远的校园》中所写:“北大人具有一种外界人很难把握的共同气质,他们为一种深沉的使命感所笼罩。今日的精英与明日的栋梁,今日的思考与明日的奉献,被无形的力量维系在一起”。

暑假期间,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x》受到观众追捧。看过这部戏的同学应该知道,剧中有许多以北大为背景的情节。其中有这样一个场景:结束恢复高考后,在北京大学经济系的开学典礼上,老校长马寅初勉励新生们说:“你们来到这里,不仅为自己开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未来,同时还肩负着开创伟大祖国未来的使命。我衷心地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在你们当中看到共和国的部长、世界银行的行长、经济学的大师。”这段剧情经过了艺术的加工,但反映的情感却是真挚的,讲的这番话,振聋发聩,令人心潮澎湃。我自己也是1977年高考的亲历者,当时我们这批学生都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而事实上,许多77级、78级学生日后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成为了国家改革发展的中流砥柱。

当然,胸怀大志的同时,也要着眼于小事情,从“扫一屋”做起,方能“扫天下”。中秋节当天,我看到了学生会发起的倡议,号召大家把自己的自行车规范停放。这几天我在学校里看到,在图书馆前,在宿舍旁,自行车都摆放得整整齐齐。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很有感触,这是一件小事,但大家都做到了,不仅收获了整洁、安全和便捷,更从中汲取了正能量。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北大人,才是永远立得住、打不败的北大人!

同学们,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今天,也是在开学典礼上,我和所有的老师都对大家寄予厚望。希望你们珍惜韶华,发愤图强,希望你们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希望你们不仅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还要勇于担当,实现梦想,致力于造福他人、造福社会、造福世界。

亲爱的同学们,北大欢迎你们!谢谢大家!

北大教授开学典礼致辞

北大,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教师代表的这一份致辞,堪称中国最高学府的最短毕业典礼致辞!535字,3分56秒。

4分钟9次掌声!送给即将踏出校门的同学们。

做自己尊重的人。

演讲:饶毅(教师代表、科学家)。

在祝福裹着告诫呼啸而来的毕业季,请原谅我不敢祝愿每一位毕业生都成功、都幸福;因为历史不幸地记载着:有人的成功代价是丧失良知;有人的幸福代价是损害他人。

从物理学来说,无机的原子逆热力学第二定律出现生物是奇迹;从生物学来说,按进化规律产生遗传信息指导组装人类是奇迹。

超越化学反应结果的每一位毕业生都是值得珍惜的奇迹;超越动物欲望总和的每一位毕业生都应做自己尊重的人。

过去、现在、将来,能够完全知道个人行为和思想的只有自己;世界上很多文化借助宗教信仰来指导人们生活的信念和世俗行为;而对于无神论者——也就是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自我尊重是重要的'正道。

在你们加入社会后看到各种离奇现象,知道自己更多弱点和缺陷,可能还遇到小难大灾后,如何在诱惑和艰难中保持人性的尊严、赢得自己的尊重并非易事,却很值得。

这不是:自恋、自大、自负、自夸、自欺、自闭、自怜,而是:自信、自豪、自量、自知、自省、自赎、自勉、自强。

自尊支撑自由的精神、自主的工作、自在的生活。

我祝愿:退休之日,你觉得职业中的自己值得尊重;迟暮之年,你感到生活中的自己值得尊重。

不要问我如何做到,50年后返校时告诉母校你如何做到:在你所含全部原子再度按热力学第二定律回归自然之前,它们既经历过物性的神奇,也产生过人性的可爱。

北大教授开学典礼致辞

人类已迈入以信息社会为特征的新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科技及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终身教育及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迅速增长的学习需求与匮乏的高等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传统的教育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采用现代技术和教育模式把具有较高科研水平和丰富教育资源的重点高等学校与分散于各地的科研、生产及管理岗位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联系起来,建立起可满足他们各种学习需求的“虚拟大学”,使天各一方的师生跨越时空的限制进行学习和交流,是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实现学习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依托××大学的师资队伍、雄厚的科研实力、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和合作关系,借助于现代技术手段,面向社会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教学内容,重在促进“人”的知识更新和素质全面提升,为中国的继续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教授。

北大教授开学典礼致辞

演讲:xxx(教师代表、科学家)。

在祝福裹着告诫呼啸而来的毕业季,请原谅我不敢祝愿每一位毕业生都成功、都幸福;因为历史不幸地记载着:有人的成功代价是丧失良知;有人的幸福代价是损害他人。从物理学来说,无机的原子逆热力学第二定律出现生物是奇迹;从生物学来说,按进化规律产生遗传信息指导组装人类是奇迹。超越化学反应结果的'每一位毕业生都是值得珍惜的奇迹;超越动物欲望总和的每一位毕业生都应做自己尊重的人。

过去、现在、将来,能够完全知道个人行为和思想的只有自己;世界上很多文化借助宗教信仰来指导人们生活的信念和世俗行为;而对于无神论者——也就是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自我尊重是重要的正道。在你们加入社会后看到各种离奇现象,知道自己更多弱点和缺陷,可能还遇到小难大灾后,如何在诱惑和艰难中保持人性的尊严、赢得自己的尊重并非易事,却很值得。这不是:自恋、自大、自负、自夸、自欺、自闭、自怜,而是:自信、自豪、自量、自知、自省、自赎、自勉、自强。自尊支撑自由的精神、自主的工作、自在的生活。我祝愿:退休之日,你觉得职业中的自己值得尊重;迟暮之年,你感到生活中的自己值得尊重。不要问我如何做到,50年后返校时告诉母校你如何做到:在你所含全部原子再度按热力学第二定律回归自然之前,它们既经历过物性的神奇,也产生过人性的可爱。

北大教授开学典礼致辞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非常荣幸作为教师代表,在今天这样一个热烈、庄重、喜庆的开学典礼上,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燕园,开启新的生活篇章。

北大一直是中国最优秀学者成长的沃土,是莘莘学子心中的学术殿堂,是无数校友的精神家园。你们凭借自己的聪慧和勤奋,通过大考,来到北大,从这里眺望世界、走向未来。我和我的同事们,要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同学们,从幼儿园到小学;从中学到大学;从大学到研究生,你们“按部就班”地走到了今天,应当说非常幸运。要知道,我这一代人在我曾经历过的那个青年时代,没有你们的这份幸运,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青年人没有你们的这份幸运,所以,你们应当对你们得到的这份幸运格外珍惜。作为一名年龄比你们长,阅历也比你们更加丰富一些的人,今天,我想就“珍惜”给你们一些建议:

请珍惜当下。

做好每天的事情,而不要给自己太多懈怠、拖延的理由。“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人生真的就是一场马拉松,每一个到达终点的人,都是从第一步开始、从每一步积累的。

我希望你们能珍惜当下、认真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情,并且,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量做到极致和卓越。养成这样的习惯,将会让你终身受益。

请珍惜他人。

在大千世界里,在芸芸众生中,我们能走到一起,真的就是一种缘分。因此,要学会珍惜彼此:珍惜师生情;珍惜同学情;珍惜朋友情,不要把从别人,甚至你的父母那里得到的一切看做“理所当然”,而要心存感激,常思回报。

当然,这种珍惜是对真的、美的、善的情感的尊重和顾惜,是在无关重大是非原则问题时表现出来的宽厚和宽容。而如果触了底线,绝对不要迁就和纵容。

请珍惜自己,特别是你的健康。

不要因为年轻就肆意透支你的身体。

我特别赞同瑞士心理学家亚美路对健康的洞见:“健康是一种自由——在一切自由中首屈一指”。你可以像“潇洒走一回”那首歌中唱到的那样“我用青春赌明天”,但同学们,千万不要“用健康赌明天”。我希望你们一定平衡好学习和锻炼身体的关系,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青年人。

请珍惜你内心的渴望,而不要忽视它、压抑它、甚至掐灭它。

做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事情,而不要人云亦云、心浮气躁;不要去跟别人攀比,做最好的自己足矣。当然,选择自己心之所属并坚守,有时可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你将会有更多的淡定和从容,更多的积淀和突破,更多的喜悦和快乐。

最后,请珍惜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40多年前,当我还是一名上山下乡知青的时候,我绝对想不到,有一天自己能够进入大学读书,更别说攻读博士学位、出国学习、当上北京大学的教授。我常常想,我是幸运的,因为,我赶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这个时代给予了我们每个人以机会。

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让中国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我们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来越近。但是,任何一个美好的时代,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万千建设者们,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创造出来的。

同学们,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个伟大的时代,而最好的珍惜,就是为这个时代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在今年7月份经济学院举行的毕业典礼上,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在致辞中引用一位战斗机飞行员的话:“我最大的遗憾就是只能为祖国牺牲一次”,让所有在场的人热泪盈眶。这种摄人心魄的爱国主义宣言,也正是百余年来,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我们北大人的情怀!

最后,再次祝贺你们!欢迎你们!

各位同学、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许校长给我这么崇高的荣誉,谈一谈我在北大的体会。

可以说,北大是改变了我一生的地方,是我提升了自己的地方,是让我从一个农村孩子最后走向了世界的地方。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北大,肯定就没有我的今天。北大给我留下了一连串美好的回忆,大概也留下了一连串的痛苦。正是在美好和痛苦中间,在挫折、挣扎和进步中间,我最后找到了自我,开始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做一点事情。

学生生活是非常美好的,有很多美好的回忆。我还记得我们班有一个男生,每天都在女生的宿舍楼下拉小提琴,希望能够引起女生的注意,结果后来被女生扔了水瓶子。我还记得我自己为了吸引女生的注意,每到寒假和暑假都帮着女生扛包。后来我发现那个女生有男朋友,我就问她为什么还要让我扛包,她说为了让男朋友休息一下。

我也记得刚进北大的时候我不会讲普通话,全班同学第一次开班会的时候互相介绍,我站起来自我介绍了一番,结果我们的班长站起来跟我说:“俞敏洪,你能不能不讲日语?”我后来用了整整一年时间,拿着收音机在北大的树林中模仿广播台的播音,但是到今天普通话还依然讲得不好。

人的进步可能是一辈子的事情。在北大也许是我们生活的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有很多事情特别让人感动。

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平庸。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我希望所有的同学能把自己每天平凡的日子堆砌成伟大的人生。

北大教授开学典礼致辞

有一部正在热映的国产影片叫做《小时代》。这部成本仅为4500万、拍了不到80天的影片,公映一周,票房就已超过3.5亿人民币;在我看来,这部电影虽然没有“四迷”们鼓吹的那么优秀和有趣,但也没有精英们批判的那么堕落和不堪。相反,我还非常喜欢片尾彩蛋载歌载舞的设计,尽管模仿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但歌词应该不是抄袭的。

歌词写道:世界漫漫尘埃,歌者当歌不管好时代坏时代;有人瞩目就好,别管大时代小时代;快说你想要,让每一颗星火都为你闪耀。快来拥抱我,趁我时间还早,爱上你爱上你上你,爱上我爱上我上我。

很羡慕这一群毕业了走出校园的男女,他们的青春是以肆无忌惮的'“想要”的方式来表达的。这当然也是一种梦想,尽管在滚滚红尘中,人生的梦想更多会幻化为物质的欲望。

作为一个职业的电影研究者,我也会在欲望和梦想之间反复游移,还经常被撕裂得体无完肤。就在看完《小时代》的那一天,我竟然又看了一遍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的重点影片《可爱的中国》。影片结尾,革命烈士方志敏已为他的理想而从容赴死。画面上叠印的几行字选自方志敏的散文,再一次让我无法自持:“中国一定有个可爱的光明前途,到那时,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病,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恨,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忧伤,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暗淡的荒地!”

在我看来,因信仰而殉道才是真正的梦想。但这些梦想的表达者和践行者们,一个一个地先我们而去,或者默默地等待着我们回过头来。方志敏已经牺牲了78年;《可爱的中国》公映3年来,票房总计也不过1300万,仅及《小时代》一周的1/30。可以肯定地说,在欲望面前,梦想已经溃败。

毕业啦,我们当然有权力说我想要;但我想要说的是,不要把这种想要的欲望当成梦想。无论你去到哪里,也无论你志在何方,都要想起你是一个北大人;在你的身上,浓缩着无数的期待,凝聚着太多的目光。世界动荡不安,许多人欲壑难填,就让我们尽量坚持,为了几代人欢歌笑脸、富裕康健、智慧友爱的中国梦,保有内心深处珍藏着的那一份理想和信念。

正因为如此,毕业就只是一个开始。从今天起,更加深广而又无比复杂的社会敞开在我们面前。我们不一定会像钢铁侠和超人一样拯救地球,但也不会像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样放弃义务和责任。我们有各种欲望,但也不会远离梦想。就像四年前我在迎接各位入学的大会上所说的,若干年后,你们中的一部分必将成为政坛领袖、学术翘楚或业界巨子;但不管怎样,都要珍惜梦想的高度,做一个有用的人。无论何时何地,一定要自食其力,用辛勤的劳动换取应得的收获;把杰出的才华贡献给这个生生不息的民族与多灾多难的国家,还有这个**频仍、兵戈不止而又渴望美好与和平的地球。从今以后,你的梦想就是我们的梦想,你的幸福就是我们的幸福,你的成就也就是我们的成就!

北大教授开学典礼致辞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在北京最美丽的时节,北大迎来了级的新同学,青春的活力让美丽的校园充满了喜庆。我们常把大学比作一个大家庭,学生、教师、员工和校友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

无论你是初入北大,还是在这里继续深造,从此我们心心相印、质朴纯真、努力向前。欢迎你们!欢迎加入北京大学这个大家庭!

看着大家青春洋溢的笑脸,我想起第一次来北大时的情景,距今已经整整四十载了。过去的四十年,就像是一部现实版的穿越剧,变化之大让人无法想象。

中关村大街当时叫白颐路,是一条乡村道路,两侧粗大高耸的白毛杨和稻田充满了乡间情趣。当时进城还是一件很大的事儿,只有一条332路公交车,或者就要借用还是奢侈品的自行车了。

四十载岁月如白驹过隙,一切都在变化,但有一点却始终如一,不曾改变,那就是北大人的家国情怀、敢为天下先的无畏精神和不懈的学术追求。

未来会怎样?你们将会面对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这可能是很多青年人心中的疑惑。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中国的迅速崛起改变着传统的世界政治格局。这些事情听起来很大也很遥远,但已经发生在我们身边了。

使同学们成为能够引领未来的人,是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是对教育观念和教育传统的挑战。学校正在进行本科教育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目的就是要为你们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成长体验。

大家很快就会进入一年级的课程学习。一些同学会很在意分数,但千万不要因此而禁锢了好奇心。实际上,每一门课程、每一个课题都会给你一个探索自然和人类自身奥秘的机会。

大学是一个师生共同探索、发现和创造的旅程,追随好奇心,以创新和批判的眼光,探求知识背后的思维方式,你一定会斩获更多。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部内自由转专业、全校自由选课和跨学科的培养计划,会为你们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

我想提醒大家,不要太功利、太短视,不要随波逐流;要追随你的内心,找到自己的兴趣。实际上,每一个专业背后都隐含着专业精神。知识可以过时,但感悟到的思维方式、社会责任和探求精神,会像血液一样,流淌在你的心中,伴随你的一生。

大家知道,alphago击败了人类最顶尖的围棋手,基因编辑技术有了重大突破。这使一些人开始担心,担心科学技术会动摇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基石。我并不这么看。

苹果公司ceo库克的一句话讲的很好,他说:“我并不担心人工智能赋予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问题的能力,我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那样思考问题——摒弃同情心和价值观并且不计后果。”

我们的教育不是要把人变成工具和机器,而是要“学以成人”。

明年在北大有一个重要的国际会议——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全球将有近五千位哲学家参会,这将是一次东西方文明碰撞交融的盛会。大会的主题就是“学以成人”(learningtobehuman)。

长期以来,西方的理性人文主义一直占据主导地位。面对全球化和资源环境的挑战,我相信,中国传统文化中“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理念,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表达的仁爱之道,将会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更加坚实的伦理基础。

“学以成人”是一个伴随我们一生的命题。哲学从理论层面思考“学以成人”,教育则是“学以成人”的实践。

学习绝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囫囵吞枣、人云亦云,而是要通过对比、思辨、争论和实践,形成自己的心得见解,这样才能真正把握规律、求得真谛,树立起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习总书记讲过:“思想活跃是高校的重要特征,各种思想观点在这里交汇,各种价值观念在这里碰撞。‘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我们要秉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态度,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定方向,让一切有益思想文化的涓涓细流汇入主流意识形态的浩瀚大海。”

“学以成人”也是一个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古希腊有个哲学家“悖论之父”芝诺,学生曾问他,“老师,您的知识渊博,为什么总是质疑自己的结论呢?”芝诺画了大小两个圆圈说道:“大圆是我,小圆是你。如果圆的面积是我们掌握的知识,圆外是未知,圆周就是我们能够接触到的未知,可见知识越多,接触的未知就越多。”

勇于发现和承认自己无知是真正自信的表现。你们都非常优秀,我希望大家不怕问题和困难、不教条僵化,不固步自封,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质疑、虚心学习。

德国哲学家加尔夫曾说:“良知的声音是寂静的,它在尘嚣之中难以被听到。”学问也是一样,它需要我们忘却世间的凡俗,在寂静中探求、思考和倾听。

祝大家在北大的时光里,能够静下心来,倾听学问的声音,体验成长与创造的乐趣。

谢谢大家!

北大教授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尊敬的钱院长、马云先生,亲爱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叫冯明,是今年毕业的博士研究生。非常荣幸有机会在这里代表博士毕业生发言,表达我们心中的激动与喜悦,感恩与留恋。

毕业的时刻是庆祝的时刻:我们欢聚在一起,为成长而庆祝,为收获知识而庆祝,为共同经历和见证的美好岁月而庆祝。毕业的时刻也是诉说感恩的时刻:感恩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感恩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感恩同窗的鼓励与陪伴。毕业的时刻还是离别和互道珍重的时刻:大学时光,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同学少年,同窗相伴。我们一起学习生活,一起奋斗成长,一起走过了青葱岁月和美丽年华。兄弟姐妹们,让我们一起祝愿青春不朽,友谊地久天长!

而今天,我最想说的是,毕业的时刻更是开始的时刻、出发的时刻,是踏上新征程的时刻。在英文里,毕业典礼对应的单词叫做“commencement”,本意就是出发、开始的意思。对我们博士生而言,这次出发集中地体现为实现由学生向青年研究者的转变。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完成这一转变呢?孔子说,需要三种美德:智、仁、勇。翻译成现代的话,我认为:“智”大概可以理解为科学精神,“仁”大概可以理解为人文情怀,而“勇”大概可以理解为直面问题的勇气。

早在开学典礼的时候,钱颖一院长就曾送给我们四个字——“科学精神”。他说,科学精神讲求求真务实,从事实和数据出发,而不是先入为主、想当然;科学精神讲求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而不人云亦云。科学精神将是我们未来从事经济研究和分析工作最有力的武器。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序言中曾特别倡导:读历史的人应当对本国历史饱含“温情与敬意”。我想,我们从事经济管理类工作或者研究的人,也应当对经济现实饱含一种温情与敬意。现实经济不是干巴巴的数字和模型,而是一个个真实生动的故事。可能是年轻的小夫妻淘宝开店攒钱买房的故事,也可能是身处北京的农民工给留守在贵州老家的小女儿寄钱交学费的故事;可能是中国工人远赴非洲修建铁路的故事,也可能是浙江商人到智利秘鲁边境集贸市场贩卖小商品的故事。每个故事的背后都有一个梦想,个人的梦想,家庭的梦想,国家和民族的梦想。这种感知故事和故事背后梦想的“人文情怀”将是我们学术研究和贡献社会的出发点。

同学们,120xx年前,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祖国的命运和国人的心情跌落到了历史低谷;救亡图存、变法图强的百年抗争开始了。60年前,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如火如荼的热潮中,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通过;中华民族迈进了新的历史起点。20xx年,又是一个甲午年。按照世界银行最新的购买力平价核算,到今年底,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而“改革”,也再一次成为中国的关键词,时代再一次将我们置身于改革和发展的大潮中。我们无意于赋予数字太多神圣的意义,也不会被一两个点“赞”而盲目捧杀。但在重要的时刻回顾历史,能够让我们更加有位置感;在成绩面前的冷静反思,能够让我们更有直面现实、解决问题的勇气。

毕业前夕,我在清华同学中做了一个小调研——“你认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调研结果显示,清华同学们认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恶化,二是经济增长效率低下,三是收入分配不均,四诗平正义和道德感欠缺,五是创新与社会活力不足,六是周边外交和参与国际治理面临困境。这些问题或许为我们的前行明确了目标。

同学们,毕业的时刻,是开始和再出发的时刻。让我们恪守科学精神,秉承人文情怀,鼓起勇气,努力为经济发展和经济学的进步贡献新知。

谢谢大家。

北大教授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非常荣幸接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邀请,等候这个邀请很久了。一直希望有这样一个机会回到母系,向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向我的老师们表示感谢。今天在座的,只有张静老师参加过我的硕士论文答辩,记得那一天是大雨,您是拎着靴子进的答辩教室。周飞舟老师答辩的时候天气好得多,但是到了答辩的时间,没办法打开门,是我从隔壁办公室跳窗户打开了门。今天看到这么庄严隆重的毕业典礼,我非常激动,今天社会学系是北京大学最受同学欢迎的院系,我想这是我们老师和同学这么多年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为我个人,如果我没有机会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就读,我也会努力成为一个学者,追求自己喜爱的学术事业,但是可能我没机会了解,学者首先是一个老师,把学术一代代的努力传递给学生。我有机会知道这一点,来源于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经历。

我们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读书的时候,系里那时候还是王思斌老师、杨善华老师、孙立平老师、程为敏老师、谢立中老师、刚刚回来的张静老师,他们都刚刚开始带学生。还有王汉生老师,我希望您能听见,感谢您对我的帮助。我们今天努力想做一个好的老师,只是想努力做到社会学系当年教我们的那些老师曾经做到的,传承学术的精神,对生活的理解,像当年他们传达给我们一样,传达给在座的各位同学。

今天有机会在这里分享我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经历。究竟是什么能够使这些老师、北京大学的学术传统能够在我们身上发挥作用。可能是非常简单,也许是偶然的一个原因。我想谈到我住过的那间宿舍,46号楼1074。1993级,因为北京大学没有应届毕业生,全班15位学生,招来了全国各高校的对社会学感兴趣的学生。我们四位研究生同学在这间宿舍中度过了非常美好的时光。北京大学的传统和老师的教诲是通过我们宿舍的生活这个小小的棱镜折射到我们身上,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经历。

我第一个结识的是李康。在来北京大学读书之前,他就给我写了一封充满理想主义的信。信里边大部分内容现在我都忘了,因为非常的长,我只记得结尾的时候李康说,“让我貌同在清贫中坚守对学术的理想”,我记得我的回答比较无趣,我希望能够坚守学术的理想,但是学术生活不一定就是清贫的。事实证明,我是比李康更好的社会学家(笑)。今天我们的学术机构,或者是我们的大学,或许有别的困难,各种严苛的制度考评和项目管理等等,但是它已经很难说是“清贫”的。但我对李康的这句话仍然有很深的印象,现在的同学可能不太了解当时的教师生活状况。曾在社会学系任教的孙立平老师曾经在那个时候写过一篇文章,用社会学系的一位老师的工资单来描述大学老师的收入。一位老师辛勤工作一个月,他的收入相当于五千张复印纸。

那时候的大学和现在非常不同。今天大学有很多的资源,但是回想起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读书的三年,虽然谈不上清贫,但是却比较简单。我们宿舍有一位朋友,他毕业之后直接进了公司,每个周末的时候来我们宿舍玩。有一次一起逛书店,他说了一句令我们震惊的话,他说我现在买书已经不看价钱了,当时我们都非常景仰的看着他(笑)。要知道我们每年的一个大的节日,就是琉璃厂书市的时候。所有人都看谁能在那里淘到最好最便宜的书,李康往往是第一个背包启程的人。买到好书没什么了不起,关键要买得便宜,能买到统一书号的书,那才是本事。这些最简单的快乐就是研究生生活留下很深印象的事情。研究生的生活或许十分忙乱,但也足够简单。可能学术界非常的复杂,但是学术还是最简单的事情。在这一点上,我从李康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没想到周飞舟会是我一生最好的朋友,因为好像我们各方面都差别很大。我印象里他的社会学方法水平很高。方法是所有报考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学生的噩梦,周飞舟老师应该是我们那一届的第一名。我和他在分数上很接近,但是一入学就发现差距非常大。我记得我们上的课是卢淑华老师的高级社会统计,没有周飞舟同学的帮助,大概我们中有许多人很难通过这门课程的考试。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差异。那时候周飞舟老师比较喜欢奥斯汀,当时我觉得奥斯汀太无聊了,都是家长里短的东西,我喜欢《堂吉诃德》这样有趣的作品。事实证明,周飞舟老师的兴趣指引了我后来的读书和学习。但或许影响我最大的是周老师的为人。我们是从那一年起一起参与《研究生学刊》的工作,这份不起眼的杂志培养了北大许多重要学者。这份杂志当时是著名北大学生贺照田主办的,但是主要干活的是周飞舟老师和另外一位朋友,后来他到了三联书店工作。当时,他们两个人的工作效率都非常低,每次都是慢慢悠悠走一个小时,再谈一小时,才开始工作,但杂志琐琐碎碎的所有事情,都是他们以这种低下的效率完成。那时候我们这些学生,每个人都有一大堆了不起的理念,但主要工作都是谈理念。我从周飞舟那里学到的是,如何将这些理念通过做事变成现实,这一点,直到今天对我自己来说,仍是要学习的。

我们宿舍的第四个人是大哥,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的王俊敏老师。不光是我叫他大哥,我的导师杨善华老师也管他叫大哥,“大哥”已经变成了一个专有名词。我经常想,他和我们年龄差别比较大,46号楼1074是一个非常热闹而混乱的地方,几乎每天都有不少人,随时可能走进这个宿舍,吃饭的时候,晚上聊天的时候。但是大哥往往在旁边非常安静地听着。他的正直、善良和勇气一直是我对研究生生活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我与李康和周飞舟老师后来有许多学术上的合作,一起翻译过西方社会学的著作,共同写过社会学的文章,今天仍在和这些老师一起办跨学科的项目。但今天在回忆的时候,和这间宿舍,和我的研究生生活连在的一起的,印象最深的仍然是大哥。他的领域或许不是我们经常谈到的,但是他非常宽容地听我们深夜聊天到很晚。大哥和李康睡眠不是很好。每次我们聊完了就呼呼大睡,李康的暴力解决方法是去未名湖溜一圈回来再睡,或者不睡,大哥就是静静等着我们声音消失以后才慢慢找到入睡的节奏。我们在社会学,在哲学学了很多的道理,我们对人生有太多的理解,但是这些道理却很少真地决定我们怎么做,只会给我们这么做找到更多的理由。所以社会学家很少做错事,因为当他做错事了,他总能找到错误的道理来支持他(笑)。我跟大哥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所有的道理应该帮助改变我们自己,敢于承认我们的错误,然后使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刚才看同学们做的田野日记的话剧,非常感动。我个人以研究理论为主,我也曾经去做过田野,田野对我是一个非常震撼的经历。就像46楼的宿舍一样,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历。如果没有这间宿舍中的经历,我们每个人也都可能会成为一个孤独的学者,但在这个宿舍里,我们挑战了彼此的见识,伤害了彼此的自尊,甚至最终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计划,改变了我们对人生的理解。就像你们的田野一样,生活并不只是一些道理,还有一些我们必须担当和直面的责任。我想我和大家一样,我今天穿的衣服和毕业的学生不一样,我已经毕业太久了,也不像在座的老师。我在这里永远是社会学的学生,我学到的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一个孤独的学者,而首先是一个教师,是一个丈夫,是一个父亲,也是一个公民。如何能够担负这样的一个责任,不仅仅有学术中的无形的学院,还有一个个寝室,未来大家将会组建的家庭,即将进入的单位,这样的有形的学院。人生和田野的巨大差别,就在于人生不是一个实验,人生没有你旁观的地方,我们希望把我们从田野中学到的,把我们从书本中学到的,投入到我们唯一的人生当中。这是我从北大社会学学到的东西。

谢谢各位!

北大开学典礼致辞

各位同学、各位领导:

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许校长给我这么崇高的荣誉,谈一谈我在北大的体会。

俞敏洪在北京大学开学典礼上的演讲

可以说,北大是改变了我一生的地方,是提升了我自己的地方,使我从一个农村孩子最后走向了世界的地方。没有北大,肯定就没有我的今天。一连串美好的回忆,大概也留下了一连串的痛苦。正是在美好和痛苦中间,在挫折、挣扎和进步中间,最后找到了自我,开始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能做一点事情。

学生生活是非常美好的,有很多美好的回忆。我还记得我们班有一个男生,每天都在女生的宿舍楼下拉小提琴,希望能够引起女生的注意,结果后来被女生扔了水瓶子。我还记得我自己为了吸引女生的注意,每到寒假和暑假都帮着女生扛包。

后来我发现那个女生有男朋友,我就问她为什么还要让我扛包,她说为了让男朋友休息一下。我还记得刚进北大的时候我不会讲普通话,全班同学第一次开班会的时候互相介绍,我站起来自我介绍了一番。

结果我们的班长站起来跟我说:“俞敏洪你能不能不讲日语?”我后来用了整整一年时间,拿着收音机在北大的树林中间模仿了广播台的播音,还依然讲得不好。人的进步可能是一辈子的事情。

在北大也许是我们生活的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有很多事情特别让人感动。比如说,我们很有幸见过朱光潜教授。在他最后的日子里,是我们班的同学每天轮流推着轮椅在北大里跟他一起散步。

每当我推着轮椅的时候,我心中就充满了对朱光潜教授的崇拜,一种神圣感油然而生。所以,我在大学看书最多的领域也是美学。因为他写了一本《西方美学史》,是我进大学以后读的第二本书。

为什么是第二本呢?因为第一本是这样来的,我进北大以后走进宿舍,我有个同学已经在宿舍。那个同学躺在床上看一本书,叫做《第三帝国的兴亡》。

我进北大,一个农村孩子进北大嘛,想当然的说就是来学英语的,怎么会看别的书呢。所以我就问了他一句话,我说:“在大学还要读这种书吗?”他把书从眼睛上拿开,看了我一眼,没理我,继续读他的书。这一眼一直留在我心中,留到今天。

我知道进了北大不仅仅是来学专业的,要读大量大量的书。你才能够有资格把自己叫做北大的学生。所以我在北大读的第一本书就是《第三帝国的兴亡》,而且读了三遍。后来我就找这个同学去,我说:“咱们聊聊《第三帝国的兴亡》”,后来他说:“我已经忘了。”

我也记得我的导师李赋宁教授,原来是北大英语系的主任,他给我们上《新概念》第四册的时候,每次都把板书写得非常的完整,非常的美丽。每次都是从黑板的左上角写起,等到下课铃响起的时候,刚好写到右下角结束。

我还记得我的英国文学史的教授罗经国教授,我在北大最后一年由于心情特别不好,所以考试不及格。我找到罗教授说:“这门课如果我不及格就毕不了业。”罗教授说:“我可以给你一个及格的分数,但是请你记住了,未来你一定要做出我值得给你分数的更大的事业。”

所以,北大老师的宽容、学识、奔放、自由,让我们真正能够成为北大的学生,真正能够得到北大的精神。就像大家现在听说许智宏校长在唱《隐形的翅膀》的时候,我打开这个新闻,打开这个视频,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因为我觉得北大的校长就应该是这样的。

我记得自己在北大的时候有很多的苦闷。因为,刚才我说了一是普通话不好,第二呢英语水平一塌糊涂。尽管我高考,经过三年的努力考到了北大——因为我落榜了两次,最后一次很意外地考进了北大。因为我从来没有想过北大是我能够上学的地方。

她应该是我心中一块永远够不着的地方。但是那一年,第三年考试我的高考分数超过了北大录取分数线七分,咬牙切齿填下了“北京大学”四个字。因为我知道一定会有很多人比我的分数还要高,我认为我是不会被录取的。

没想到北大的招生老师非常富有眼光,料到了三十年后我的今天。但是实际上我的英语水平很差,因为在农村既不会听也不会说,只会背语法和单词。所以在我们班分班的时候,五十个同学分成三个班,我就被分到了a班,因为我的英语分数接近满分。但是一个月以后,这个班就我一个人被调到了c班。c班叫做“语音语调及听力障碍班”。

我就记得自己进北大以前连《红楼梦》都没有读过,所以看到同学一本一本书在读,我拼命地追赶。结果我在大学差不多又读了八百多本书,用了五年时间。但是,依然没有赶超上我那些同学。

我记得我的班长王强是一个书癖,现在还在新东方,是新东方教育研究院的院长。他每次去买书我就跟着他去,当时北大给我们每个月发二十二块钱生活费,王强有个癖好就是把生活费一分为二,一半用来买书,一半用来买饭菜票。买书的钱绝不动用来买饭票。

如果他没有饭菜票了就到处借,借不到就到处偷。后来我发现他这个习惯很好,我也把我的生活费一份为二,一半用来买书,一半用来买饭菜票。

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班的同学当时在北大,真是属于读书最多的班之一。而且我们班呢,当时活动非常地活跃,光诗人就出了好几个。后来挺有名的一个诗人叫西川,真名叫刘军,就是我们班的。

我还记得我们班开风气之先,当时是北大的优秀集体,但是有一个晚上大家玩得高兴了,结果跳起了贴面舞,结果第二个礼拜被教育部通报批评了。那个时候跳舞是必须跳得很正规的,稍微男女生靠近一点就认为违反风纪。

所以你们现在比我们当初要更加幸福一点。不光可以跳舞,而且可以手拉手地在校园里面走,我们如果当时男女生手拉手在校园里面走,一般都会被校长处罚。所以一般都是晚上十二点以后再在校园里面走。

我也记得我们班五十个同学,刚好是二十五个男生二十五个女生,我听到这个数据以后当时非常的兴奋,我觉得大家就应该是一个配一个。没想到女生们都去配上了那些外表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男生。像我这样的外表不怎么样,内心充满丰富感情、未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女生一般都看不上。

我记得我奋斗了整整两年希望能在成绩上打败我的同学,但是就像刚才李老师说的,你尽管在中学高考可能会考得很好,但是北大精英人才太多了,你的前后左右可能都是智商极高的同学,也是各个省的状元或者说第一第二名。

所以,追赶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尽管我每天几乎都要比别的同学多学一两个小时,但是到了大学二年级结束的时候我的成绩依然排在班内最后几名。非常勤奋,非常郁闷。也没有女生爱我。

这导致的结果是,我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得了一场重病,这个病叫做传染性侵润肺结核。当时我就晕了,因为当时我知道《红楼梦》,当时读到林黛玉因为肺结核死掉的那一章,我还以为我的生命从此结束,后来北大医院的医生告诉我说现在这种病能够治好,但是需要在医院里住一年。

我在医院里住了一年,苦闷了一年,也写了六百多首诗歌。从此以后就跟写诗结上了缘,但是我这个人有丰富的情感,但是没有美好的文笔,所以尽管后来也发表过几首诗歌,终于没有成为诗人。后来我感到非常的庆幸,因为后来我发现真正成为诗人的人都出事了。

我们跟当时还不太出名的诗人海子在一起写过诗。后来他写过一首优美的诗歌,叫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每一个同学大概都能背。后来当我听说他卧轨自杀的时候,嚎啕大哭了整整一天。从此以后,我放下笔,再也不写诗。

记得我在北大的时候,到大学四年级毕业的时候,我的成绩依然排在全班最后几名。但是,当时我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心态。我知道我在聪明上比不过我的同学,但是我知道我有一种能力,就是持续不断的努力。所以在我们班的毕业典礼上我说了这么一段话,到现在我的同学还能记得,“大家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是我们班的落后同学。

但是我想让同学们放心,我决不放弃。你们五年干成的事情我干十年,你们十年干成的我干二十年,你们二十年干成的我干四十年”。我对他们说:“如果实在不行,我会保持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到八十岁以后把你们送走了我再走。”

有一个故事说,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是雄鹰,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了上去。我们这儿有很多雄鹰似的人物,很多同学学习不需要太努力就能达到最高峰。很多同学后来可能很轻松地就能在北大毕业以后进入哈佛、耶鲁、牛津、剑桥这样的名牌大学继续深造。有很多同学身上充满了天赋,不需要学习就有这样的才能,比如说我刚才提到的我的班长王强。

他的模仿能力是超群的,到任何一个地方,听任何一句话,听一遍模仿出来的绝对不会两样。所以他在北大广播站当播音员当了整整四年。我每天听着他的声音,心头咬牙切齿充满仇恨。后来到了美国,竟然还到美国广播电台又去做了一段时间的事情。所以,人有天赋,他们是雄鹰。

但是,大家也都知道,有另外一种动物,也到了金字塔的顶端。那就是蜗牛。蜗牛肯定只能是爬上去。从低下爬到上面可能要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年、两年,但是在金字塔顶端,人们确实找到了蜗牛的痕迹。

我相信蜗牛绝对不会一帆风顺地能够爬上去,一定是会掉下来、再爬、掉下来、再爬。但是,同学们所要知道的是,蜗牛只要爬到金字塔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它收获的成就,跟雄鹰是一模一样的。

所以,也许我们在座的同学有的是雄鹰,有的是蜗牛。我在北大的时候,包括到今天为止,我一直认为我是一只蜗牛。但是我一直在爬,也许还没有爬到金字塔的顶端。但是只要你在爬,就足以给自己留下令自己感动的日子。我常常跟同学们说,如果我们的生命不为自己留下一些让自己热泪盈眶的日子,你的生命就是白过的。

我们很多同学凭着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北大,但是北大绝不是你们的学习的终点,而是你们生命的起点。在一岁到十八岁这个岁月中间,你都听老师的话、听父母的话,现在你真正开始了自己的独立的生活。

那我们必须为自己创造一些让自己感动的日子,你才能够感动别人。我们这儿有富裕家庭来的,也有贫困家庭来的,我们生命的起点由不得你选择出生在富裕家庭还是贫困家庭,你没法说,生在贫困家庭说老爸给我收回去,我不想在这里待着。

但是我们生命的终点是由我们选择的。我们所有在座的同学都走得很好,已经在十八岁的年龄走到了很多中国孩子的前面去,因为北大是中国的骄傲,也可以说是世界的骄傲。但是,到北大并不意味着你从此大功告成,后面的五十年、六十年,甚至一百年你该怎么走,成为了每一个同学都要自己思考的问题。就本人而言,我觉得只要有两样东西在心中,我们就能成就自己的人生。

第一样叫做理想。我从小就有一种感觉,我希望穿越地平线,走向远方,我把它叫做“穿越地平线的渴望”。也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渴望,使我有勇气不断地高考。当然,我生命中也有榜样。

比如说我有一个邻居,非常的有名,是我终生的榜样,他的名字叫徐霞客。当然,是五百年前的邻居。但是他确实是我的邻居,江苏江阴的,我也是江苏江阴的。因为徐霞客的.那种给我带来的那种感动或者说是羡慕,直接导致我在高考的时候地理成绩一百分考了九十七分。也是徐霞客给我带来了穿越地平线的这种感觉,所以我也下定决心,进入北大以后,如果徐霞客走遍了中国,我要走遍世界。

而我现在正在实现自己这一梦想。只要你心中有理想,有志向,同学们,你终将走向成功。你所要做到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间要有艰苦奋斗、要有忍受挫折和失败的能力,要不断地把自己的心胸扩大,才能够把事情做得更好。

另外,第二叫要有良心。什么叫良心呢?就是要做好事,要做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别人的事情。有良心有的时候会从你具体的生活中间体现出来。我来讲两个小故事,讲完我就结束我的讲话,已经用了很长的时间。

第一个小故事。我们有一个同学,家庭比较富有,每礼拜天晚上来北大的时候都要带很多的苹果。我们刚开始非常的高兴,以为是一人一个,结果他是自己一天吃一个。而且连续吃了好几年,我们难得能吃到他的苹果。尽管苹果是他的我们不能抢,但是我从此对他留下一个印象,就是这个孩子太自私。后来我们班很多同学成功了,他还没有取得成功。后来他来找我们说,我能不能加入你们。

我们几个同学讨论了一下这个事,不能让他加入。原因很简单,我们没法肯定他跟我们一起做成事情以后,是不是会独吞他所拥有的东西。因为在大学的时候他从来没有过分享精神。所以,对同学们来说在大学时代的第一个要点,你得跟同学分享你所拥有的东西,感情、思想、灵魂、财富,哪怕是一个苹果也可以分成六半大家一起吃。因为你要知道,这样做你将来能得到更多,你的付出永远不会是白白付出的。

我来讲我自己的故事。在北大整整五年,但我在北大待了十一年,后来又当了六年半的老师。在北大当学生的五年,我从小就热爱劳动,我这个人呢成绩一直不怎么样,但是呢我却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我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就一直打扫卫生,希望老师可以不骂我。

到了北大以后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每天都为宿舍同学打扫卫生,一打扫就打扫了四年,从来没有过怨言。所以我们宿舍从来没排过卫生值日表。每天我都拎着六个水壶,给宿舍同学打水,把它当作是一种体育锻炼。

整整四年过去了,最后还产生这样一种情况,有的时候我难得忘了打水,我宿舍同学说“俞敏洪怎么还不去打水”。可是他们已经很久没打水了。但是我觉得对我来说这就是我应该做的。因为大家都是一起同学,大家互相帮助是理所当然。很多人都认为我这件事情是白做了。

又过了十年,到了九五年年底的时候新东方做到了一定规模,我希望找合作者,结果就跑到了美国和加拿大去寻找我的这些同学,寻找到的他们都是我生命中的榜样,包括我刚才讲到的王强老师等。最后,我为了诱惑他们回来还带了一大把美元,每天非常大方地花钱,想让他们知道在中国也能赚钱。

我想大概这样就能让他们回来。但是后来他们回来给了我一个理由让我大吃一惊。他们说:“俞敏洪,我们回去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水。”他们说:“我们知道,你有这样的一种精神,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所以让我们一起回中国,共同干新东方吧。”才有了新东方的今天。

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人的一生分成琐碎和伟大。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我们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所以在这儿,我希望我们所有的同学能把自己每天平凡的日子堆砌成伟大的人生。

那么最后,我代表全体老校友向在座的三千多位新生表一个心意,我代表全体老校友把两百万人民币捐给许校长。

北大开学典礼致辞

北大教授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老师们,同学们,亲友们,大家下午好,我是社会学系20xx级硕士生张恒,非常荣幸作为毕业生代表在这里发言。

过去的六年里,我曾以不同的身份参与到我们系的毕业典礼当中,但从未对毕业这件事本身有过什么深刻的思考和体会,而更多地是在思索如何办好这场仪式,留给所有毕业生们一段更美好的回忆。如今,我自己也来到了这个关口,当面对离别时,我意识到除了依恋与不舍,感恩与惭愧,还有着些许的收获和感想,所以,在毕业典礼这个充满仪式感的节点上,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八年来在北大社会学的收获。

首先,八年的时光教会了我去正视失败。失败固然苦涩,但对这种苦涩的体悟却也标明了每件事物对于自己的分量,从而知道了哪些应当果断放弃,哪些值得更加坚定的追寻。

刚进入北大的我们有一点什通的,身披天之骄子光环的同时对未来充满了迷茫。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在来到这里之前,走着家人为自己殚精竭虑铺好的路,顺风顺水。因为早已有人为自己安排好了一切,所以从不必去探寻心之所向,也未曾尝过失败的滋味。这种荣耀固然激励了我们不断前进,却也让我们在选择中迷失了方向。我们背负的很多,想要的很多,在负重前行时,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在这种冲突中,我们不得不停下脚步,因为前方每条路的尽头都殊明,早已习惯了获得的我们哪条都不愿意放弃。而失败恰恰成为了此时的良药。对一样东西求而不得,很疼,但正是在对这种疼痛的体悟中我们知道了自己该放弃什么,该坚持什么。失败因此帮我们找到了自己最为珍重的那个部分,让我们在人生路上轻装上阵,不再迷茫。所以,失败带来成长这句话虽然看起来鸡汤满满,但当我们回首往事,会发现自己的每次成长与蜕变都确实是在品尝失败中完成的。八年里,有无数的师长、同窗帮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挫折,很感激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有你们的帮助和见证。

其次,我学会了接纳自己。我们都有着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接受自己的优点很容易,承认自己不行却很难。所谓接纳自己,便是将自己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待,既不沾沾自喜于一时的成绩,也不在同他人的比较中迷失自我,一蹶不振。

在北大,我们会遇到很多牛人,他们有的是学术精英,论文发表捷报频传;有的创意满满且执行力强,年纪轻轻便实现了人生的财务自由;有的精通人情世故,求职路上一片坦途,收割offer直到手软。在与他们的比较中,貌似平凡的大部分人难免会陷入自我怀疑,甚至失去信心,自怨自艾。但我们始终应当记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地与世界,他人所谓的成功并不意味着自己的失败,我们自身的缺点也并不妨碍我们去追求幸福和理想。北大多年来的教育告诉我们,一位年入百万的商界精英对社会、对自己的价值未必比一位清贫的乡村教师来得更高,貌似光鲜亮丽的外壳也不是社会学所推崇的追求对象。因此,我们就更没有理由去怀疑自己的生活的价值与意义。每个人所拥有、所遭遇的一切都是由自己独特的经历和境遇所造就的,无法复制的同时更加无可取代。所以,不必抬高别人,也无需贬低自己,我们只需要毫不怀疑,充满信心。

第三,理解他人。每个人无法作为孤岛存在于现代社会中,作为高度社会化的动物,我们不可能完全沉醉在自我的世界里。在必然与他人产生联系的前提下,如何去理解他们就显得格外重要。

理解他人梳穿社会学始终的问题,它之所以如此重要和困难,我认为是因为一己之力与世界的复杂性相比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太过不值一提。正如旧寨村的村民理解不了为什么来自北京的大学生解决不了他们的问题,我们也一样难以理解他们的坚持和追求。当我们用自己固有的逻辑与价值观去解读其他人的行为,未免会让这个世界显得千篇一律,用社会学的话说这是用理论裁剪现实。所以,在与他人的联系中,用以自我为中心的视角得出的永远是自己所希望看到的结果。我很庆幸,几年来所经历的光怪陆离和社会学的教导让我远离了由狭隘的偏见所带来的傲慢,在不断试图理解他人的过程中,我渐渐学会了保持敬畏和好奇。

正视失败、接纳自己、理解他人这三个收获,究其根本讨论的无非是反思二字,反思自己,反思他人,反思世界。在求职过程中,社会学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我们的优势,然而它却给予了我们一种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时时思考,处处警醒,这又何尝不是一生的收获和优势。人生中会有很多容易失去自我的时刻,这些时候要保持头脑的清醒颇为不易。八年北大社会学的经历无疑给予了我平静地面对这些时刻的勇气——尽管最终决定人生高度的大概还是能力和意志,但至少反思能让我们对此生了无遗憾。在此,我也祝愿我们大家,出走半生,仍是少年。

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全体硕士毕业生向北大、向社会学系的培养表示感谢,对北大而言,我们只是匆匆的过客,但对我们而言,在这里的几年时光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未来的人生,社会学系将永远与我们相伴。最后,祝大家毕业快乐!愿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谢谢!

北大开学典礼致辞

北大是很多学子梦寐以求的学校,下面一起去阅读北大开学典礼致辞吧,希望大家喜欢!

各位同学、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掌声)。

非常高兴许校长给我这么崇高的荣誉,谈一谈我在北大的体会。(掌声)。

可以说,北大是改变了我一生的地方,是提升了我自己的地方,使我从一个农村孩子最后走向了世界的地方。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北大,肯定就没有我的今天。北大给我留下了一连串美好的回忆,大概也留下了一连串的痛苦。正是在美好和痛苦中间,在挫折、挣扎和进步中间,最后找到了自我,开始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能做一点事情。

学生生活是非常美好的,有很多美好的回忆。我还记得我们班有一个男生,每天都在女生的宿舍楼下拉小提琴,(笑声)希望能够引起女生的注意,结果后来被女生扔了水瓶子。我还记得我自己为了吸引女生的注意,每到寒假和暑假都帮着女生扛包。(笑声、掌声)后来我发现那个女生有男朋友,(笑声)我就问她为什么还要让我扛包,她说为了让男朋友休息一下(笑声、掌声)。我也记得刚进北大的时候我不会讲普通话,全班同学第一次开班会的时候互相介绍,我站起来。

自我介绍。

了一番,结果我们的班长站起来跟我说:“俞敏洪你能不能不讲日语?”(笑声)我后来用了整整一年时间,拿着收音机在北大的树林中模仿广播台的播音,但是到今天普通话还依然讲得不好。

人的进步可能是一辈子的事情。在北大是我们生活的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有很多事情特别让人感动。比如说,我们很有幸见过朱光潜教授。在他最后的日子里,是我们班的同学每天轮流推着轮椅在北大里陪他一起散步。(掌声)每当我推着轮椅的时候,我心中就充满了对朱光潜教授的崇拜,一种神圣感油然而生。所以,我在大学看书最多的领域是美学。因为他写了一本《西方美学史》,是我进大学以后读的第二本书。

为什么是第二本呢?因为第一本是这样来的,我进北大以后走进宿舍,我有个同学已经在宿舍。那个同学躺在床上看一本书,叫做《第三帝国的兴亡》。所以我就问了他一句话,我说:“在大学还要读这种书吗?”他把书从眼睛上拿开,看了我一眼,没理我,继续读他的书。这一眼一直留在我心中。我知道进了北大不仅仅是来学专业的,要读大量大量的书。你才能够有资格把自己叫做北大的学生。(掌声)所以我在北大读的第一本书就是《第三帝国的兴亡》,而且读了三遍。后来我就去找这个同学,我说:“咱们聊聊《第三帝国的兴亡》”,他说:“我已经忘了。”(笑声)。

我也记得我的导师李赋宁教授,原来是北大英语系的主任,他给我们上《新概念英语》第四册的时候,每次都把板书写得非常的完整,非常的美丽。永远都是从黑板的左上角写起,等到下课铃响起的时候,刚好写到右下角结束。(掌声)我还记得我的英国文学史的老师罗经国教授,我在北大最后一年由于心情不好,导致考试不及格。我找到罗教授说:“这门课如果我不及格就毕不了业。”,罗教授说:“我可以给你一个及格的分数,但是请你记住了,未来你一定要做出值得我给你分数的事业。”(掌声)所以,北大老师的宽容、学识、奔放、自由,让我们真正能够成为北大的学生,真正能够得到北大的精神。当我听说许智宏校长对学生唱《隐形的翅膀》的时候,我打开视频,感动得热泪盈眶。因为我觉得北大的校长就应该是这样的。(掌声)。

我记得自己在北大的时候有很多的苦闷。一是普通话不好,第二英语水平一塌糊涂。尽管我高考经过三年的努力考到了北大——因为我落榜了两次,最后一次很意外地考进了北大。我从来没有想过北大是我能够上学的地方,她是我心中一块圣地,觉得永远够不着。但是那一年,第三年考试时我的高考分数超过了北大录取分数线七分,我终于下定决心咬牙切齿填了“北京大学”四个字。我知道一定会有很多人比我分数高,我认为自己是不会被录取的。没想到北大的招生老师非常富有眼光,料到了三十年后我的今天。(掌声)但是实际上我的英语水平很差,在农村既不会听也不会说,只会背语法和单词。我们班分班的时候,五十个同学分成三个班,因为我的英语考试分数不错,就被分到了a班,但是一个月以后,我就被调到了c班。c班叫做“语音语调及听力障碍班”。(笑声)。

我也记得自己进北大以前连《红楼梦》都没有读过,所以看到同学们一本一本书在读,我拼命地追赶。结果我在大学差不多读了八百多本书,用了五年时间(掌声)。但是依然没有赶超上我那些同学。我记得我的班长王强是一个书癖,现在他也在新东方,是新东方教育研究院的院长。他每次买书我就跟着他去,当时北大给我们每个月发二十多块钱生活费,王强有个癖好就是把生活费一分为二,一半用来买书,一半用来买饭菜票。买书的钱绝不动用来买饭票。如果他没有饭菜票了就到处借,借不到就到处偷。(笑声)后来我发现他这个习惯很好,我也把我的生活费一份为二,一半用来买书,一半用来买饭菜票,饭票吃完了我就偷他的。(笑声掌声)。

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班的同学当时在北大,真是属于读书最多的班之一。而且我们班当时非常地活跃,光诗人就出了好几个。后来挺有名的一个诗人叫西川,真名叫刘军,就是我们班的。(掌声)我还记得我们班开风气之先,当时是北大的优秀集体,但是有一个晚上大家玩得高兴了,结果跳起了贴面舞,第二个礼拜被教育部通报批评了。那个时候跳舞是必须跳得很正规的,男女生稍微靠近一点就认为违反风纪。所以你们现在比我们当初要更加幸福一点。不光可以跳舞,而且可以手拉手地在校园里面走,我们如果当时男女生手拉手在校园里面走,一定会被扔到未名湖里,所以一般都是晚上十二点以后再在校园里面走。(笑声掌声)。

我也记得我们班五十个同学,刚好是二十五个男生二十五个女生,我听到这个比例以后当时就非常的兴奋(笑声),我觉得大家就应该是一个配一个。没想到女生们都看上了那些外表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男生。像我这样外表不怎么样,内心充满丰富感情、未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女生一般都看不上。(笑声掌声)。

我记得我奋斗了整整两年希望能在成绩上赶上我的同学,但是就像刚才吕植老师说的,你尽管在中学高考可能考得很好,是第一名,但是北大精英人才太多了,你的前后左右可能都是智商极高的同学,也是各个省的状元或者说第二名。所以,在北大追赶同学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尽管我每天几乎都要比别的同学多学一两个小时,但是到了大学二年级结束的时候我的成绩依然排在班内最后几名。非常勤奋又非常郁闷,也没有女生来爱我安慰我。(笑声)这导致的结果是,我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得了一场重病,这个病叫做传染性侵润肺结核。当时我就晕了,因为当时我正在读《红楼梦》,正好读到林黛玉因为肺结核吐血而亡的那一章,(笑声)我还以为我的生命从此结束,后来北大医院的医生告诉我现在这种病能够治好,但是需要在医院里住一年。我在医院里住了一年,苦闷了一年,读了很多书,也写了六百多首诗歌,可惜一首诗歌都没有出版过。从此以后我就跟写诗结上了缘,但是我这个人有丰富的情感,但是没有优美的文笔,所以终于没有成为诗人。后来我感到非常的庆幸,因为我发现真正成为诗人的人后来都出事了。我们跟当时还不太出名的诗人海子在一起写过诗。后来他写过一首优美的诗歌,叫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每一个同学大概都能背。后来当我听说他卧轨自杀的时候,嚎啕大哭了整整一天。从此以后,我放下笔,再也不写诗了。(掌声)。

记得我在北大的时候,到大学四年级毕业时,我的成绩依然排在全班最后几名。但是,当时我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心态。我知道我在聪明上比不过我的同学,但是我有一种能力,就是持续不断的努力。所以在我们班的毕业典礼上我说了这么一段话,到现在我的同学还能记得,我说:“大家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是我们班的落后同学。但是我想让同学们放心,我决不放弃。你们五年干成的事情我干十年,你们十年干成的我干二十年,你们二十年干成的我干四十年”。(掌声)我对他们说:“如果实在不行,我会保持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到八十岁以后把你们送走了我再走。”(笑声掌声)。

有一个故事说,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是雄鹰,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了上去。我们这儿有很多雄鹰式的人物,很多同学学习不需要太努力就能达到高峰。很多同学后来可能很轻松地就能在北大毕业以后进入哈佛、耶鲁、牛津、剑桥这样的名牌大学继续深造。有很多同学身上充满了天赋,不需要学习就有这样的才能,比如说我刚才提到的我的班长王强,他的模仿能力就是超群的,到任何一个地方,听任何一句话,听一遍模仿出来的绝对不会两样。所以他在北大广播站当播音员当了整整四年。我每天听着他的声音,心头咬牙切齿充满仇恨。(笑声)所以,有天赋的人就像雄鹰。但是,大家也都知道,有另外一种动物,也到了金字塔的顶端。那就是蜗牛。蜗牛肯定只能是爬上去。从低下爬到上面可能要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年、两年。在金字塔顶端,人们确实找到了蜗牛的痕迹。我相信蜗牛绝对不会一帆风顺地爬上去,一定会掉下来、再爬、掉下来、再爬。但是,同学们所要知道的是,蜗牛只要爬到金字塔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它收获的成就,跟雄鹰是一模一样的。(掌声)所以,也许我们在座的同学有的是雄鹰,有的是蜗牛。我在北大的时候,包括到今天为止,我一直认为我是一只蜗牛。但是我一直在爬,也许还没有爬到金字塔的顶端。但是只要你在爬,就足以给自己留下令生命感动的日子。(掌声)。

我常常跟同学们说,如果我们的生命不为自己留下一些让自己热泪盈眶的日子,你的生命就是白过的。我们很多同学凭着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北大,但是北大绝不是你们学习的终点,而是你们生命的起点。在一岁到十八岁的岁月中间,你听老师的话、听父母的话,现在你真正开始了自己的独立生活。我们必须为自己创造一些让自己感动的日子,你才能够感动别人。我们这儿有富裕家庭来的,也有贫困家庭来的,我们生命的起点由不得你选择出生在富裕家庭还是贫困家庭,如果你生在贫困家庭,你不能说老爸给我收回去,我不想在这里待着。但是我们生命的终点是由我们自己选择的。我们所有在座的同学过去都走得很好,已经在十八岁的年龄走到了很多中国孩子的前面去,因为北大是中国的骄傲,也可以说是世界的骄傲。但是,到北大并不意味着你从此大功告成,并不意味着你未来的路也能走好,后面的五十年、六十年,甚至一百年你该怎么走,成为了每一个同学都要思考的问题。就本人而言,我觉得只要有两样东西在心中,我们就能成就自己的人生。

第一样叫做理想。我从小就有一种感觉,希望穿越地平线走向远方,我把它叫做“穿越地平线的渴望”。也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渴望,使我有勇气不断地高考。当然,我生命中也有榜样。比如我有一个邻居,非常的有名,是我终生的榜样,他的名字叫徐霞客。当然,是五百年前的邻居。但是他确实是我的邻居,江苏江阴的,我也是江苏江阴的。因为崇拜徐霞客,直接导致我在高考的时候地理成绩考了九十七分。(掌声)也是徐霞客给我带来了穿越地平线的这种感觉,所以我也下定决心,如果徐霞客走遍了中国,我就要走遍世界。而我现在正在实现自己这一梦想。所以,只要你心中有理想,有志向,同学们,你终将走向成功。你所要做到的就是在这个过程要有艰苦奋斗、忍受挫折和失败的能力,要不断地把自己的心胸扩大,才能够把事情做得更好。

第二样东西叫良心。什么叫良心呢?就是要做好事,要做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别人的事情,要有和别人分享的姿态,要有愿意为别人服务的精神。有良心的人会从你具体的生活中间做的事情体现出来,而且你所做的事情一定对你未来的生命产生影响。我来讲两个小故事,讲完我就结束我的讲话,已经占用了很长的时间。

第一个小故事。有一个企业家和我讲起他大学时候的一个故事,他们班有一个同学,家庭比较富有,每个礼拜都会带六个苹果到学校来。宿舍里的同学以为是一人一个,结果他是自己一天吃一个。尽管苹果是他的,不给你也不能抢,但是从此同学留下一个印象,就是这个孩子太自私。后来这个企业家做成功了事情,而那个吃苹果的同学还没有取得成功,就希望加入到这个企业家的队伍里来。但后来大家一商量,说不能让他加盟,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大学的时候他从来没有体现过分享精神。所以,对同学们来说在大学时代的第一个要点,你得跟同学们分享你所拥有的东西,感情、思想、财富,哪怕是一个苹果也可以分成六瓣大家一起吃。(掌声)因为你要知道,这样做你将来能得到更多,你的付出永远不会是白白付出的。

我再来讲一下我自己的故事。在北大当学生的时候,我一直比较具备为同学服务的精神。我这个人成绩一直不怎么样,但我从小就热爱劳动,我希望通过勤奋的劳动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的注意,所以我从小学一年级就一直打扫教室卫生。到了北大以后我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每天为宿舍打扫卫生,这一打扫就打扫了四年。所以我们宿舍从来没排过卫生值日表。另外,我每天都拎着宿舍的水壶去给同学打水,把它当作一种体育锻炼。大家看我打水习惯了,最后还产生这样一种情况,有的时候我忘了打水,同学就说“俞敏洪怎么还不去打水”。(笑声)。但是我并不觉得打水是一件多么吃亏的事情。因为大家都是一起同学,互相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同学们一定认为我这件事情白做了。又过了十年,到了xx年年底的时候新东方做到了一定规模,我希望找合作者,结果就跑到了美国和加拿大去寻找我的那些同学,他们在大学的时候都是我生命的榜样,包括刚才讲到的王强老师等。我为了诱惑他们回来还带了一大把美元,每天在美国非常大方地花钱,想让他们知道在中国也能赚钱。我想大概这样就能让他们回来。后来他们回来了,但是给了我一个十分意外的理由。他们说:“俞敏洪,我们回去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水。”(掌声)他们说:“我们知道,你有这样的一种精神,所以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所以让我们一起回中国,共同干新东方吧。”才有了新东方的今天。(掌声)。

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所以,我希望所有的同学能把自己每天平凡的日子堆砌成伟大的人生。(掌声)。

最后,我代表全体老校友向在座的三千多位新生表一个心意,我代表全体老校友和新东方把两百万人民币捐给许校长,为在座同学们的学习、活动和成长提供一点帮助。(掌声)。

今天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各位新同学从五洲四海汇聚到这里,与未名湖、博雅塔结缘,为古老的燕园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既是同学们人生新的起点,也是北大12019年校史上崭新的一页。作为校长和老师,看到大家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我由衷感受到“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快乐。

在此,我代表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员工,祝贺同学们,欢迎同学们!

各位新同学,我们身处的这个园子,被几代中国知识分子视为精神的家园,甚至被称为“圣地”。从今以后,你们将无数次地听到这些。

口号。

的召唤:“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它们绝不是一些空洞的口号,而是12019年来一代又一代北大人实实在在的人生实践。

北大是一部厚重的书。无论初入燕园还是已经在这里磨砺过几年,同学们都应该读一读我们的校史,了解自己所在院系和学科的历史,认真思考我们的前辈所走过的道路。所谓“守正”,就是要铭记历史、坚守传统,始终捍卫我们北大的精神。回顾历史,不仅仅是为了缅怀过往,更是为了开拓未来。

从今天起,百年北大所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学风将在你们身上传承下去,并被赋予新的内涵。

北大是各位同学曾经的梦想。来到这里,你们又站在了一个实现更大梦想的起点上。进入北大,意味着进入了一个更宽广的舞台,从这里眺望世界,会让你豁然开朗。

这里的机会很多,资源也很多,再加上北大崇尚自由、张扬个性的传统是如此深厚,有时难免会让人目迷五色、眼花缭乱。这是北大的优势所在,也可能给你们带来许多“幸福的烦恼”,因为你将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

当你四顾茫然时,请不要急躁,路永远都在自己的脚下。对于很多年轻的北大人来说,缺少的往往不是雄心壮志,而是“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精神。在今天这堂。

上,我想送给各位新同学的,也正是这八个字。

守正,就要有主心骨。做人不能没有主心骨。没有挺拔的脊梁,再光鲜亮丽的外表也只是浮华,一个人没有精气神,没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这个人是立不起来的。

1919年7月,北大教授胡适在“少年中。

国学。

会”演讲时,提到三种人生观是“少年中国”的“仇敌”:“第一种是醉生梦死的无意识生活,第二种是退缩的人生观,第三种是野心的投机主义。”

虽然时代已经改变,但这三种错误的人生观并没有完全失去市场,仍然值得我们警惕。希望同学们把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扣好,传承和发扬北大精神,积攒和激发正能量,铸就守正、刚毅的主心骨,再来观察社会万象、制订人生规划,那时对一切疑惑和彷徨就会洞若观火、清澈明了,也自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笃实,就是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主题。现在同学们来到北大,未来几年的主题毫无疑问应当是“求学”,研究学问最要紧的是踏实、勤奋,是老老实实、一丝不苟的态度和苦学、苦干、苦熬的工夫。

蔡元培先生192019年就任北大校长时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希望同学们“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今天的北大,学科齐全,大师云集,文理医工交融并蓄,学术资源得天独厚。大学阶段是学习的黄金时期,请同学们务必珍惜。

北大提倡博雅教育,希望同学们不要囿于一隅,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抓住可以利用的时间广泛涉猎,研习古今中外的经典。未来几年是大家打基础的阶段,既是打学问的基础,也是打人生的基础,这个基础要宽一点、厚一点、深一点才好。比如,近年来,学校专门开设了“才斋讲堂”,邀请各学科的名师大家举办讲座,就是希望帮助同学们打开视野,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

有的同学说,北大重视基础学科,强调基本功的训练,这固然是好,可在将来就业的时候用处恐怕不大。其实,看似“没用”的知识可能是最“有用”的,基础扎实、博采众长的人才有无穷的后劲。

前不久,有一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很火,题目叫《一只海绵的自我修养》。作者是我校数学学院的毕业生,经过十年数学竞赛训练和四年数院学习的她,毕业之后直接选择了就业,她喜欢文化创意,所以到了一家著名的国际广告公司工作。

不到一年,她成为同批入职的同事中第一个升职的。这个“跨界”的过程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文章中说“我不是没有质疑过自己,但意志力无非就是两件事:别回头,别低头。应该做一只小海绵,别管自己有理没理,你就去吸收,吸进去,不好的吐出来,吸进去,再吐出来。”在经常被问到“学数学对工作有什么用”时,作者以实际经历告诉师弟师妹——“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读到这名毕业生初入职场的心得感悟,我很感动,也很欣慰。北大培养人才,重在“道”而不在“术”,重在“打通”而不在“隔断”,这就是博雅教育的精髓。同时,这位校友的故事也说明,人生选择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坚信自己的选择,笃实、苦干,条条大路都能通向罗马。

久久为功,就是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难免遇到荆棘坎坷。不能见风就是雨,不能当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如果这样,就做不了大学问、大事业。各位要想获得成功,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希望各位同学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不要目光短浅,为急功近利所驱动。

这里,我还想跟同学们分享1958级校友、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的人生故事。

1963年,作为一个柔弱的女生,樊锦诗从北大考古专业毕业,她放弃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选择到千里之外的敦煌。她的父亲不同意这样的选择,还专门给学校写了一封信,但这封信最后还是被樊锦诗扣了下来。初到敦煌之时,她也有过犹豫动摇,因为“和北京相比,那里简直就不是同一个世界,到处是苍凉的黄沙。”

但她坚持了下来,在敦煌已经坚守了51年。她说,“当年决定来敦煌并没有想到过干一辈子,只是觉得要找到一样自己喜欢干的事儿。干着干着就爱上了,就离不开了。现在,别说离开哪怕出差时间长点,就会想敦煌,想尽快回到敦煌。”

像樊锦诗这样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北大人还有很多,比如坚守在人迹罕至的西北边陲十余年如一日的邓稼先校友,比如潜心数学研究最终赢得世界尊敬的张益唐校友,比如不久前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劳累过度,牺牲在岗位上的甘肃临洮县长柴生芳校友,还有刚刚去世的汤一介先生,他们从不随波逐流,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宠辱不惊,处之泰然。

他们的事业之所以成功,人生之所以有意义,还因为他们志存高远,将个人选择同国家需要、人民利益和人类文明进步结合在一起。我们北大人,与生俱来就被赋予了“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历史使命感和理想主义情怀。正如中文系谢冕教授在《永远的校园》中所写:“北大人具有一种外界人很难把握的共同气质,他们为一种深沉的使命感所笼罩。今日的精英与明日的栋梁,今日的思考与明日的奉献,被无形的力量维系在一起”。

暑假期间,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受到观众追捧。看过这部戏的同学应该知道,剧中有许多以北大为背景的情节。

其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在北京大学经济系的开学典礼上,老校长马寅初勉励新生们说:“你们来到这里,不仅为自己开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未来,同时还肩负着开创伟大祖国未来的使命。我衷心地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在你们当中看到共和国的部长、世界银行的行长、经济学的大师。”

这段剧情经过了艺术的加工,但反映的情感却是真挚的,讲的这番话,振聋发聩,令人心潮澎湃。我自己也是1977年高考的亲历者,当时我们这批学生都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而事实上,许多77级、78级学生日后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成为了国家改革发展的中流砥柱。

当然,胸怀大志的同时,也要着眼于小事情,从“扫一屋”做起,方能“扫天下”。中秋节当天,我看到了学生会发起的倡议,号召大家把自己的自行车规范停放。这几天我在学校里看到,在图书馆前,在宿舍旁,自行车都摆放得整整齐齐。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很有感触,这是一件小事,但大家都做到了,不仅收获了整洁、安全和便捷,更从中汲取了正能量。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北大人,才是永远立得住、打不败的北大人!

同学们,“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今天,也是在开学典礼上,我和所有的老师都对大家寄予厚望。希望你们珍惜韶华,发愤图强,希望你们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希望你们不仅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还要勇于担当,实现梦想,致力于造福他人、造福社会、造福世界。

亲爱的同学们,北大欢迎你们!谢谢大家!

北大教授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大家上午好!

几年前,你们踌躇满志、带着忐忑和喜悦来到这里。今天,你们将满怀梦想和期待离开燕园,步入激动人心和充满挑战的未来。作为校长,我要向同学们表示祝贺,也希望借这个机会,向为你们的成长付出辛勤汗水的老师、员工和家长们,送上最美好的祝福和敬意!

几天前,有位同学给我写信,希望我讲讲自己的生活体会。今年的毕业致辞,我就与大家分享两个自己的小故事。

我的母亲像那个年代的大多数人一样,并没有读过很多书,更没有上过学。从小,我常常听到她讲一句话,“吃亏就是占便宜”,这句话影响了我大半辈子。这不是说为了占便宜而去吃亏,也不是说吃了亏就一定能占便宜,这是一种人生哲学和价值观。小的时候,我把它作为懦弱的借口,尽量避免冲突。再大一些的时候,我把它当作面对失败的理由,少了懊悔与内疚。成年以后,我把它作为远离名利的信念,保持内心的安宁。

中学毕业之后,我曾在一个农场工作了五年。一次,场里推荐工农兵大学生去一个师范学院读书。农场里的很多人都推荐了我,当时的我可以说是信心满满。但不久我便得知农场领导决定的是另一个人,虽据理力争,但最终还是没能改变农场领导的决定。大家可以想象我当时的心情。用了很久,我才使自己慢慢地平静下来。很多年以后,当读到《尼布尔的祈祷文》中的一段话时,我还想起了那些不眠之夜。文中说“请给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请给我勇气,去改变我能够改变的;请给我智慧,去分辨这两者”。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内心难以接受的事情,如何使自己始终保持健康与平和的心态,这真的需要很大勇气和智慧,需要我们去体验、去感悟、去历练。世间的事情有时是很奇妙的,当我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现实,继续保持自己的乐观向上,生命中竟获得了意外的惊喜。我没有能够到那所师范学院学习,却幸运地赶上了第二年恢复高考,进入了北京大学。

价值观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却随时随地在影响我们的行为。特别是当你要做出重要抉择的时候,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就会被唤起。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根据人们的行为和抉择,了解他的价值观。我再讲一件在美国留学的事情。有一天,导师把一个工具箱带到实验室交给我,并告诉我这是用他自己钱买的。我当时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不用研究经费?他解释说,这些工具在实验室和家里都能用,用科研经费购买的话,需要写报告说明情况,很麻烦,还不如自己花钱买方便,反正也不贵。他吃亏了吗?也许是的。但是,在制度的灰色地带,他避免了可能的猜疑,也使大家更加了解了他的为人和价值观,这是一个靠谱的人,值得信赖。

我们也常常会遇到另外一种人,见利忘义,投机钻营,甚至不惜违规枉法。他们或许能得到所追逐的利益、占到便宜,但这些都不可能长久。在利益面前,人们都难免怦然心动。追求个人发展、保护个人利益和追逐个人成功,都是很正常的,无可厚非。但我们一定要按制度和规矩做人做事,在正当权益与唯利是图的界限比较模糊的地方,宁可自己吃些亏,也不要为了一时的便宜,丧失了对原则和底线的坚守。

人生就像是一场没有裁判的马拉松,自我约束和耐久性远比一时的速度更重要,就像歌词里的:每一步,都算数!

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法律制度健全,社会风气好,犯错成本就比较高,人们遵纪守法的意识就比较强。当社会风气不健康时,人们的心态就会受到很大影响。一些人看见别人做坏事,不但没受惩罚,反而得到利益,也就跟着随波逐流。久而久之,不良社会风气就会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近年来,中央提出从严治党的方针,从小事抓起,正党风,树正气,社会风气和政治生态正在逐步转变。从另一方面看,从根本上改善社会环境,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不懈坚守和坦然淡定,因为善恶的分界线不在社会、也不在他人,而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

同学们,有人讲,现在的大学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并不认同。但是,任何言语上的反驳都是苍白无力的,赢得信赖要靠实际行动。一百多年来,无论是在国家危亡之际,还是在民族伟大复兴之时,北大人始终站在第一线,以自己绵薄的力量,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而奋斗、抗争。蔡元培、李大钊、胡适、马寅初、郭永怀、王选、徐光宪、孟二冬等,代表了不懈奋斗的一代代北大人。新一代的北大人也是一样,我们深深笃信并践行着“守正创新、引领未来”的理念,矢志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我希望,从这里走出去的北大人,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够坚守价值判断,守住底线。希望大家能够风轻云淡地面对成功与失败,温和平静地面对误解与质疑,忍耐克制地面对不公甚至挑衅。

面对成绩,希望大家能谦逊感恩、归功团队;面对问题,希望大家不离不弃、敢于担当。

我们内心永远不能忘记:一个人,品格是最宝贵的财富;一所大学,精神文化是最宝贵的财富;一个国家,年轻人的价值观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都是北大这所伟大学校的过客,我们都感恩北大,一定要无愧于北大;我们都感恩这个时代,一定要无愧于未来。我深深相信,总有一天,北大会因有你们而感到自豪!

同学们,大家在校期间,我们的工作有很多不足之处,我要向大家表示歉意。请相信,学校的领导和教职员工一定会不断努力,承担起自己的使命与责任,把北大建设得更好。

朝夕数载、临别匆匆,任何语言都难以表达此时的心境。今天,你们将离开学校,踏上征程。我想用巴金先生《做一个战士》中的几句话作为结束语,与大家共勉。“在这个时代,战士是最需要的。但是这样的战士并不一定要持上战场。他的武器也不一定是弹。他的武器还可以是知识、信仰和坚强的意志。在战斗中,给战士指路的是‘未来’,‘未来’给人以希望和鼓舞。战士永远不会失去青春的活力。”

祝大家永远青春飞扬!

北大教授毕业典礼致辞

有一部正在热映的国产影片叫做《小时代》。这部成本仅为4500万、拍了不到80天的影片,公映一周,票房就已超过3.5亿人民币;在我看来,这部电影虽然没有“四迷”们鼓吹的那么优秀和有趣,但也没有精英们批判的那么堕落和不堪。相反,我还非常喜欢片尾彩蛋载歌载舞的设计,尽管模仿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但歌词应该不是抄袭的。

歌词写道:世界漫漫尘埃,歌者当歌不管好时代坏时代;有人瞩目就好,别管大时代小时代;快说你想要,让每一颗星火都为你闪耀。快来拥抱我,趁我时间还早,爱上你爱上你上你,爱上我爱上我上我。

很羡慕这一群毕业了走出校园的男女,他们的青春是以肆无忌惮的“想要”的方式来表达的。这当然也是一种梦想,尽管在滚滚红尘中,人生的梦想更多会幻化为物质的欲望。

作为一个职业的电影研究者,我也会在欲望和梦想之间反复游移,还经常被撕裂得体无完肤。就在看完《小时代》的那一天,我竟然又看了一遍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的重点影片《可爱的中国》。影片结尾,革命烈士方志敏已为他的理想而从容赴死。画面上叠印的几行字选自方志敏的散文,再一次让我无法自持:“中国一定有个可爱的光明前途,到那时,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病,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恨,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忧伤,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暗淡的荒地!”

在我看来,因信仰而殉道才是真正的梦想。但这些梦想的表达者和践行者们,一个一个地先我们而去,或者默默地等待着我们回过头来。方志敏已经牺牲了78年;《可爱的中国》公映3年来,票房总计也不过1300万,仅及《小时代》一周的1/30。可以肯定地说,在欲望面前,梦想已经溃败。

毕业啦,我们当然有权力说我想要;但我想要说的是,不要把这种想要的欲望当成梦想。无论你去到哪里,也无论你志在何方,都要想起你是一个北大人;在你的身上,浓缩着无数的期待,凝聚着太多的目光。世界动荡不安,许多人欲壑难填,就让我们尽量坚持,为了几代人欢歌笑脸、富裕康健、智慧友爱的中国梦,保有内心深处珍藏着的那一份理想和信念。

正因为如此,毕业就只是一个开始。从今天起,更加深广而又无比复杂的社会敞开在我们面前。我们不一定会像钢铁侠和超人一样拯救地球,但也不会像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样放弃义务和责任。我们有各种欲望,但也不会远离梦想。就像四年前我在迎接各位入学的大会上所说的,若干年后,你们中的一部分必将成为政坛领袖、学术翘楚或业界巨子;但不管怎样,都要珍惜梦想的高度,做一个有用的人。无论何时何地,一定要自食其力,用辛勤的劳动换取应得的收获;把杰出的才华贡献给这个生生不息的民族与多灾多难的国家,还有这个动乱频仍、兵戈不止而又渴望美好与和平的地球。从今以后,你的梦想就是我们的梦想,你的幸福就是我们的幸福,你的成就也就是我们的成就!

北大教授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铭记和珍藏的日子。大家即将从北大出发,走上新的人生旅程。

今年是北大建校121周年。120xx年前,在救亡图存的维新浪潮中,京师大学堂应运而生。从那以后,每当国家和民族遇到挫折和危难,北大和北大青年,总是以一股向上的力量,去振奋一个时代,点燃一份希望。

今年还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一百年前,北大青年发起了五四爱国运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成为一代代北大青年毕生追求和践行的信念。四十年前,北大青年学子喊响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为改革开放注入了青春与活力。

去年5月2日,到北大考察,向学校师生员工祝贺建校120周年,“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再次响彻校园。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国家需要青年,青年也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鲁迅先生在《我观北大》一文中说,“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他设计的北大校徽,有一种很形象的比喻是,一个人用双肩奋力向上托举着两个人,三人为众,众志成城。

今天的北大青年,依然需要承担奋力向上托举的重任。所以,临别之际,我想送给大家的话,就是“做永远向上的青年”。“永远向上”是一种奋斗者的姿态,是执着追求的境界与持续努力的方向,更是一种价值观。

做永远向上的青年要坚守立身处世的定力。

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对国家和民族怀有赤子之心、报国之志,是实现我们人生价值的最大定力。只有具备这样的定力,才能为国家和民族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贡献一份力量。

西南联大时期,办学条件非常艰苦,学校缺少教材,著名物理学家、北大前校长周培源先生就亲自刻钢板,印制讲义。今天北大校史馆还保留着老校长当年亲自刻印的教材。

北大人对祖国的热爱,流淌在一百二十一年的精神传承之中,是去不掉、断不了的血脉,是我们最强大的精神追求和永远向上的精神定力。

做永远向上的青年要积蓄久久为功的动力。

有人说,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浮躁,让有的人不再相信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可以有所成就。但是在这里,我想和各位同学说的是,要相信“始终坚持”的力量,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老校友屠呦呦是我国第一位在本土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她成功的背后充满着艰辛。

我们的老教务长王义遒教授,在50年代各方面条件都比较艰苦的情况下,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刻苦攻关,于1965年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批原子钟。他几十年不懈努力,为我国正在建设的独立自主的、国际先进水平的时间频率体系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你们在未来的事业中,都会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只有耐得住平凡,才能收获不平凡。只有在挫折面前坚强、坚持和坚守,才能积蓄久久为功的动力。

做永远向上的青年要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助力。

当今世界,如同一个五彩斑斓的拼图,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一起构成了多元的人类文明。人类社会形成了越来越紧密的命运共同体,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困难、挑战与不确定性。

20xx至20xx年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7届大会主席的经历,让我对这些问题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因为每一种文明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不同文明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共同进步。

20xx年,北大学生中共有84人次到国际组织实习或任职,4600多人次通过各级各类项目出国学习交流,我们还有长短期留学生7000多人。大学已经成为推动各国教育合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在北大相互交融,新科技、新思想、新知识在交流切磋中不断迸发。

希望你们树立广阔的国际视野,开放包容、交流协作,和而不同,保护文明的多样性,勇于面对人类社会共同的难题,培养与增强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做永远向上的青年还要保持不断探索新知的学习力。

当前,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给这个时代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信息和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大大加快。几年来,你们在北大收获了很多学科领域的知识,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收获,是持续学习、终身学习和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学无止境。人类对于世界以至宇宙的探索和认知才刚刚开始。现代科学诞生不过几百年,探索航天技术不过几十年,这和地球年龄的46亿年、银河系年龄的100多亿年相比,何异于沧海一粟。

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始终保持对新领域、新事物的求知欲和探索心,站在更高的高度、用整体和更广阔的视角,认识我们所处的这个星球,思考我们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心怀敬畏,勇于探索,只争朝夕。

一百年前,李大钊先生对青年讲:“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两个月前,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你们即将从北京大学毕业,拥抱伟大时代、走向广阔天地。今天,国家发展,正当其时,希望你们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梦人和奋斗者。

北大教授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各位老师、家长和来宾,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我是社会学系20xx级本科生袁琳。非常荣幸能够在这个特别的时刻代表20xx级本科生分享我们的毕业感言。

相信不只是我,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曾经被追问过“社会学是什么”这个问题。我曾以为自己能够在四年的学习中找到确切的答案,然而今天站在这里,我发现自己的脑海里交织着自我与他人、乡土与城市、传统与现代......若想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全部囊括,这势必是一份“大而无当”的粗糙答卷。所以在今天,我想仅仅是从个体的角度,谈一谈这四年里的感触与收获。回首短暂的四年光阴,我想,社会学系带给我的可以用“为学做人”四个字来概括。

首先是“为学”。四年的学习使我们掌握了收集和分析数据与经验事实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赋予了我们“从实求知”的行动原则。文字和数值本没有生命,而社会学人的“田野”赋予他们血:去观察、去体验、去倾听多方言说,既要时刻保持清醒的思路,又要懂得换位思考,理解他人;去回溯、去梳理、去考证事实脉络,既要看到阳光下的故事,又要发掘地下繁杂交错的根。在研究的过程中,设想与现实总有差距,而自我与世界也在不断地达成和解,我们就像是拼拼图的孩子,每多找到一块,对社会的审视和理解就更深一分。社会学赋予我们洞察力,也要求我们“知行合一”。四年的时间里,我们从“愤世嫉俗”到“不只是愤世嫉俗”,我们的关注点从“发现问题”转移到“剖析和解决问题”,从“结果”转移到“原因”和“动机”,社会学是一门实用的、实在的学问,它教会我们的从来不是干瘪的方法,而是成熟的思考方式与处事原则。

再者是“做人”。四年最为纯粹的为学生涯告一段落,在这场仪式结束后,我们不再仅仅是一名学生,首先是儿女、公民,未来还会成为妻子、丈夫和父母,肩上会有更重的责任,人生会成为更加广阔的田野。我们在社会学系学到的理论和方法将不仅用于武装头脑,那些我们所崇尚的价值、信念与理想都将熔铸在血脉中,拓宽我们的眼界、锤炼我们的品格,使我们成长为更好的人。在信息和意见被筹谋裹挟的时代,谦卑务实是一种本领:不妄谈、不虚言,不偏狭、不盲从。社会学教会我们探寻规律,也向我们原本地呈现出研究的局限;它赋予我们宏大的胸怀气度,也教会我们甘于朴素和坦然。未来无法预测,但无论我们是否达到他人口中“成功”的标准,做好手边的每一件事情,保持终身学习和时刻反思的习惯都将会是社会学带给我们的财富。在个体日益“原子化”的时代,推己及人是一种美德: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差序格局,尤其是在中国社会,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我们是教育体系顶层资源的受益者,这同样意味着我们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拥有“同理心”,对他人的苦痛感同身受,将有助于帮我们排除自身的限制和盲点,永不放弃对公平和正义的追求。

总而言之,社会学系的教育从不局限于书本和体制,它赋予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不断试错的勇气;它使我们学会消化焦虑、直面失败,始终保持挑战者的姿态;它使我们永葆热情与好奇心,拥有充满乐趣的鲜活生命......我想这些就是社会学的魅力所在吧。

四年的本科时光短暂而奢侈,为读书报告奋战至黎明、一·二九排练摸黑洗漱、寝室里彻夜长谈的情形仍历历在目,这些都会成为回忆中最深刻的烙印,是我们一生中宝贵的财富。最后,我想代表全体毕业生感谢老师们的教诲,家人们的支持。也祝愿无论是继续在学术田野上坚守,还是在职场中拼搏的每一位毕业生,在走出象牙塔摸爬滚打多年后,还能保有一份社会学人的纯粹,为好学,做好人。愿我们都拥有光明的前程!

北大教授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今天我貌聚一起,分享大家的喜悦,祝贺155位同学顺利毕业,欢送他们迈向人生的新旅程。

去年,也是在这里,我代表社会学系给大家的毕业寄语,是保持终生学习。但我深知,这个旅程能够走得怎么样,并不完全取决于所知,更重要的是所行。

大家知道,对北大人社会上有个评价:醒的早,起的晚,这暗喻我们知的很多,但行的太少。行的少不一定因为懒,可能是因为难。

有不少青年人浅尝工作之后,即再回大学,他们拿到人生第一份工资的时候,也深受工作艰难的困扰。为了避免这份困扰,有的学生不愿意毕业,尽可能推迟走上社会的时间。她们中的不少人学习优秀,但对工作环境很不适应:一些同学认为自己名校毕业,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敬,在同事中无法说了算,还面临各种人际关系障碍;一些同学在学校领导着整个班级,但是在工作场合,抱怨自己不过是一个工具,不得不接受他人的指派;一些同学进入职场后很快发现,自己的崇高理想受到忽视,整天被大量无意义的小事所消耗。

一旦开始行,这些问题就会出现。现实社会不同于想象,它不会重视你已经知道什么,但是却有n多眼睛看着你在做什么,在没有证明出能力时,没有人关心你在想什么。

这正是社会和大学的一个重要不同。大学丰富所知使人充满理想和憧憬,大家竞赛的是学习成绩和考上更高学位,但在社会中不一样,行的是否顺利取决于很多不确定因素。在学习获知中,越是个体走得也许越快,但进入社会以后,个人马上成为分工体系中的一员。社会是由多个高度竞争的个体及合作体组成,人们在伦理道德、意识形态、利益和目标方面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形下,大家不愿意承认的一个事实是,知的多,未必一定会行的好。这实在令人沮丧。

行比知更难,是因为行需要更多的东西。知虽然能够影响行的方向,但完全可能对行的结果无能为力。

举个例子。我有时在课堂上就某一问题发起辩论,以帮助大家不仅学习如何知——比如阐述理由和寻找证据,还学习如何在竞争中与他人合作——比如倾听不同意见、说理、支持、反驳、妥协、认错、甚至吸收别人的长处改进自己。

辩论中大家都希望赢,但我的观察是,有时所知很多不一定能赢:原因在于,虽然知识掌握不错,但却可能输在尊重——比如聆听他人陈述不随意打断,可能输在平等意识——比如给对方留出对等的时间,可能输在态度——比如讲述理由而不是讽刺教训或指责对方,可能输在立场——比如建设性吸收容纳而不是排斥,可能输在目标——比如探寻解答问题而不是扳倒对方,可能输在拙朴——比如正面阐述而不是依靠技巧,可能输在可信——比如真实呈现而不是表演。在这些可能的例子里,之所以输的比赢的多,不是因为所知少,而是因为不善行。

行需要品行。品行是一项重要的实践能力。知主要依靠认知能力即可,但行则需要多种能力,而且不是靠油腻的鸡汤技巧,相反需要干净又纯粹的内心追求。知可以使用言辞包装使之美艳,但行则暴露在所有眼光中无法伪装,所以更真实。仅靠书本无法学会如何行。道理很简单,善知是你自己的事,只和阅读与观察有关,但善行一定是在社会中,必和他人发生关系。这样,对与错就不在于个人评断,而必须诗共认受的标准。因此在公共关系中,行更能够全面展示一个人的品德。

合作性与建设性是善行的关键。这些品德并非与生俱来,只能通过实践学习,就像一个球员只有进入球场,才能真正习得竞赛规则。是把球传给位置最佳的队友,还是试图自己进球当明星?这不是足球技术决定的,而是依赖整体观、建设性及合作性做出的选择。

社会学是一门高度重视行的学科,因为我们深知,真知不仅来自书本,更重要的是来自实践。唯有品行才能使人走得更远,这样的人令社会学系骄傲。

在你们即将踏入社会之际,让我重提社会学系网首页的一句话:

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与各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