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春节的风俗六年级大全(20篇)

时间:2023-12-28 11:36:14 作者:XY字客

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人们欢聚一堂,共度团圆时刻。今天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有关春节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传统节日。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六年级【】

年年都过除夕,每到除夕,家家挂起了大灯笼,人们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刚出生的婴儿,虽不会说话,但也“哇啦哇啦”乱唱;刚会走路的小孩,也疯了似的窜来窜去;刚上学的小朋友,也向长辈们讨要红包……大人们更是忙得不回开交:买菜的买菜;端菜的端菜;洗菜的洗菜;烧菜的烧菜,都忙着吃年夜饭呢!老人也收了儿女的礼物,开心得合不拢嘴。

家家都要吃年夜饭,我们也不会例外。一大早,我们全家就去买菜,采购零食,比如瓜子花生,还有灯笼什么的。下午,我们全家一起帮忙做菜,连刚上一年级的妹妹都要帮妈妈洗菜呢!

天黑了,放眼望去,农村里家家户户都在放烟花,那声音好像众仙在打鼓,“咚咚咚咚”的,爸爸也搬出他买的烟花点了火,“嘭啪嘭啪”地放了起来。

除夕真是个让人兴奋,快乐,开心的日子,怪不得小孩子这么爱过除夕!

家乡的春节风俗六年级作文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春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在这些节日时,各个地方都进行着自己的风俗习惯。在我的家乡中,我最喜欢的风俗习惯,就是端午节的包粽子。

每当剥开粽叶,晶莹剔透的三角形的粽子映入眼帘,谁见了不咽几口口水?吃粽子大家都会,而包粽子却没有什么人会。我很庆幸,包过一次粽子。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开始包粽子了,我发现包粽子在她们手里十分简单。我站在那看,自认为很懂,在旁边指指点点,说着自己认为的方法:“这个要包松一点,那个少放点米,要不然绑不紧……”

几句下来,妈妈不耐烦了,说:“别吵吵,你来包一包。看你到底包得多好,也体会一下包粽子。”听到这里,我立马翘起了嘴,自以为事地说:“好啊,来就来。这么简单的事,难不到我。”

看着容易,其实做起来很难。拿着粽叶,我还不知道怎么包。偷偷看着妈妈怎么包,将粽叶卷成甜筒样,放调好的米和馅,加一片折的叶子覆盖在上面,捆绑好。我一步一步学着,凭着股聪明劲,我还真做了一个看起来很不错的粽子。

妈妈含沙射影地笑道:“不错,等会儿你就尝尝自己的杰作。”

粽子下锅了,我还特意给自己的粽子做了记号,想着吃自己包的粽子。约摸过了一个小时,奶奶说:“好了,好了。可以吃粽子了。”

我赶紧把自己包的粽子拿出来,咦,怎么像个蛋糕一样,是散开的?

妈妈笑得合不拢嘴,“看你还吹牛啵?做什么事都没那么简单的。”

从此,做什么事,我不再自以为是、指手画脚了。经过这个事,知道了不懂就是不懂,不能装懂,否则就会出丑的。因而,我更喜欢上了端午包粽子这个风俗习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家乡的春节风俗六年级作文

我的家乡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这里朝鲜族的风俗尤为凸显。

们则是一位绅士。

在服饰中最具特色并至今仍为人们所喜欢的要数女装。朝鲜族女装分上下装。上装短衫多用色彩明快花纹漂亮的绸缎或纱缝制。衣襟很短只及胸部。袖口略瘦,不用纽扣,以前衣襟的两个彩色带系成蝴蝶形。夏装为宽松式的彩色高腰长裙,他裹在两三层内衣使之更加合身。

与这种服饰相协调,他们习惯上多穿白色或天蓝色的船型勾鼻胶鞋。这与服饰形成一体,显示出曲线美,显得端庄大方,古朴典雅。这种打扮如今只在各种喜庆节日盛会中所见。

家乡朝鲜族的服饰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宁晗宇。

家乡的春节风俗六年级作文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穿上新衣、贴好对联、准备鞭炮、迎接新年。春节将至,鲜红的装饰与喜庆的歌谣遍布全中国,各地都有着不一样的过节风俗呢。

在广东阳江,祭祖是人们尤其重视的事。在各个村镇里,每户人家需要做的是,选出一两名代表去上香走村。

集结成近百人的队伍之后,再将上香、挑担、拿花篮、举锦旗等工作分配给每个人。

待到初六,大家披上新衣裳,系上标志性的红腰带,就能提上道具物品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一路上鞭炮声连绵不断,各家的祭祖神台摆放在门外,盛满熟食的盘子放在神台两边,留下中间那个“灶台”上香。街坊邻居都站在门外,与队伍中的人们互相招呼拜年。

有些胆大的孩子,还常常跟在队伍后边,揣着几个小鞭炮,一个脚印炸一下,好不热闹。

队伍挨家挨户拜神祭祖,走完村子可还没结束。担子上的供品可不只是走场子用的,它总得提前有个盛大的归处。而这样的地方,无疑是寺庙了。而放供品,也是要再祭拜一轮了。

不同的规矩,不同的风俗,不同的热闹,也有不同的欢欣。

家乡的春节风俗六年级作文

春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我的家乡人们差不多从进入腊月就开始忙了起来。家家户户都要开始买年货,挑新衣,总之有忙不完的准备工作。

腊八这天,我们都要喝腊八粥,粥里放着各种各样的米和豆,各种水果和果脯,特别美味。

到了腊月二十三,就是过小年。天刚黑,就有人放起了鞭炮。这便让人提前尝到了年的味道。就像老舍先生说的小年就是“春节前的彩排”。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是要祭灶神的。

过了二十三大家便又忙了起来,大人们必须把家里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还要把过年时的所需要的东西都准备齐全。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你听,除夕已经大笑着走来了,好像是在跟我们打招呼呢!每家每户门外早已贴上了对联,女主人忙着准备年夜饭,男主人忙着准备纸钱拜祭祖先。到了晚上全家人围着桌子开始吃团圆饭,饭后大家都不睡觉,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瓜子糖果围着电视开始守岁。到了零点,屋外有好多人在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除夕真是热闹极了!

正月初一不比除夕热闹,反而显得有些冷清。昨夜留下的鞭炮碎屑是不允许收拾的,听老人说这会把一年的福气扫没了的。这天早上,全家人都要围坐在一起吃饺子,谁吃到夹着硬币的饺子里,谁就是这新的一年里最有福气。

元宵节来临了,春节的最后一个高潮。这天夜里无论是街道还是家门口都挂满了灯笼。各式各样好看极了。晚上,家家都吃元宵,这又代表全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广场上还有美丽的烟火表演呢!正月十五的确是个好日子。

眨眼的功夫,春节已经开始画上句号。我们要开始上学了,大人们也要开始上班了,而我又开始期待下一个热闹的春节了。

六年级第二单元作文:台州的春节风俗

各地过年的风俗各式各样,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年俗。我的外婆家台州的春节风俗非常隆重和有趣。

在腊月二十三那天,大家就开始忙碌了,家家户户要进行大扫除,连最角落里的一小颗灰尘都不放过。搞好卫生后,接下来的几天大人们就忙着准备过年吃的东西,杀鸡买肉,做冻米糖、做年糕、磨豆腐……到了二十九,就算是正式过年了,在那一天,每人都要吃大圆子,表示团团圆圆。大圆子和包子很像,不过外皮是糯米粉做的,上面还开了一个口子,便于蒸熟得快一点。除夕那天,一吃过中饭,各家各户就忙着祭祀了,先摆好台子,放上猪头、整只的褪好毛的公鸡、年糕、碗筷,酒倒得满满的,两边还点上红蜡烛。首先谢“年”、祭天,感恩能平安健康地过完一年。再烧一大桌菜,祭祀祖先,对他们表示怀念和感谢。吃过晚饭以后,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零食看春节联欢晚会,小孩子还可以拿到压岁钱。

第二天,就是新的一年了,天还没亮,鞭炮声就响得让人睡不着觉。大家先放开门炮,又摆起台子,摆放上清水、米饭、水果,点上香和蜡烛,进行新年祝福、祈祷。小孩子们穿上新衣服,跑来跑去互相串门,热闹极了。

台州的年俗真是隆重有趣!同学们,大家都来说说,你们老家的春节风俗是怎么样的?

葬礼庄严而肃穆在桓仁却成了一副样子,仕人叹惋。大爷爷去世时,我倒是参加了一部分葬礼。

去了以后先系带子,就是白色的布袋,在腰左系一个大扣。接下来,痛苦难熬的葬礼开始了。凡是有与大爷平辈的人来鞠躬祭拜,我们这第三代与妈妈、大姨、这些第二代就不得不叩首还礼。伴着鬼哭狼嚎的丧曲儿,我们那心碎的,捧出来跟饺子馅似的。过一会儿,一个四五十岁的大婶儿就披着一件白色披风闪入了灵堂之中,先说说这灵堂吧。灵堂里黑糊糊的,大爷爷便躺在中间的棺材中。灵堂门口停着一匹白纸马,边上还有三个小人,分别叫“顺手”“童男、童女”还是什么的,灵堂前面是个小院儿,哀乐正来自于此。小院墙上贴着一幅挽联,另一边摆放着子孙几代赠予的花圈,小院外挂着门头纸,有七十来张吧(就是大爷的寿年的数目加上天一张和地一张)。还有一大部分纸在棺材前的火盆中被解决了。棺材中是停尸用的,大爷爷永远的家就在那匹濒死的纸马边上,那个色彩斑斓的小盒子是装骨灰用的,再接着说那个大婶儿,那个大婶问“这有老人的女儿和侄女儿吗?”于是大姨和妈妈就过去了。“跪下,都跪下,女儿和侄女儿烧纸。”于是大家就跪下烧纸,这一跪就跪了十多分钟啊!我猜大姥爷他老人家也会心疼……那大婶拿个小麦克,开始声情并茂地演唱什么“第一关,是blabla关,blabla关,labla关,什么孔雀山,山上是什么blabla关,blabla关,labla关,什么汉,呀的,我也没有听明白……不一会,我的泪水便下来了,不是因为悲痛,而是屋里的烟太大了,呛眼睛。

过了一会,那个大婶唱完了,唱的鼻涕横流啊!装的还真有水平,不愧是干这一行的……这时,主持葬礼的那个老伯拿着麦克,操着一中极度跑偏的东北话讲到:“有儿子没呀!儿媳女婿侄女女婿的,都上来跪下,”于是大舅、小舅、大姨夫、小姨夫、和爸爸都跪下了,烧了几张纸,倒了杯酒,那个老伯在一边叫道:“高老太公啊(大爷爷姓高),你睁开龙眼往前看看,这是你的儿媳女婿侄女女婿、儿子都在这儿呢,堂前摆着山中走兽云中燕,陆上猪羊海底鲜,猴头燕窝,鲨鱼翅,熊掌干贝鹿皮尖(我一看就是一些水果,家禽什么的,没有啥……)跪了几轮后,我以为轮不到我和小哥这孙子辈的了,不想那老伯叫道“孙子辈的上来,没法子我和小哥这孙子辈的上来了,还是跪下,先把香插上,酒倒上,烧了几张纸,老伯还是说了一套话,接着老伯让我们一人抱着一些纸同,绕着棺材转几圈,同时让我们说什么,我也没有听清楚,最后仪式结束时,我才明白,我得喊“大爷爷,我给你们送身缠了……”转完以后,乐队便跟着我们走出了小院,门纸同由大舅抱着,白纸马和元宝啥的都抬了出去,在一个这空地上,在马下支了个凳子,让大爷的灵魂上马,再辙凳子,把马和纸连同小人一同烧掉。其中马尾巴揪下来些给了大姨。这就算完成了。接着,绕马三圈,叫“大姥爷,你别害怕,西南大道,无限光明”之类的。再不回头走回了停尸房。(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作文。

)

今年我跟爸爸妈妈去贵阳外婆家过年了,在那里我知道了很多有趣的风俗。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住在舅舅家,外婆很早就打电话过来祝我一年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中午12点我们到外婆家吃饭,一进厨房我发现所有的垃圾都装在塑料袋里堆在角落边,我就问外婆:“外婆,垃圾那么多,为什么不扔掉?”外婆笑眯眯地说:“垃圾代表财运,今天是初一,如果新年的第一天把垃圾扔了,可能一年都没有财运了。”听了外婆的话我真是觉得太有趣了。

该吃饭了,外婆把昨晚的剩菜剩饭全端上了桌子,因为外婆是不吃剩菜剩饭的人,我又忍不住好奇的问外婆为什么?外婆说:“我已经辛苦一年了,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我不能做很多家务的,不然一年都会很劳累。”

正在这时,爸爸说要开车带我们去泡温泉,外婆制止道:“初一最好别外出,一家人守在一起才符合规矩。”

我们全家终于被外婆逗得哈哈大笑起来。

虽然这些风俗没有科学依据,但我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你们觉得呢?(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

家乡的春节风俗六年级作文

我们这里的春节在腊八就开始了,人人都要熬腊八粥,泡腊八蒜,真称得上色味俱全。

在腊月二十三这天过小年,无论男女老少都早早起了床,大人放鞭炮。俗话说“这天是送灶王老爷上天过年的日子”因此鞭炮声格外响亮。

二十五,一扫帚扫走所有的不吉利,扫走所有的不干净。大人小孩都要赶个年集,买一些糖果,买一些水果,然后买新衣服,买对联。在二十九下午,家家户户都揭下旧对联,贴上新对联,以表示新的一年喜气洋洋。使我想起“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除夕晚上,五点钟就已经夜幕降临了,我们一群小伙伴欢快的玩耍,手里拿着一大把自己喜欢的鞭炮。大人们则聚在一起打打牌,一直到十一点钟,该散伙了。姑娘们跳起了优美的舞蹈,小伙们则在表演摔跤,女人回家煮饺子,男人在家放鞭炮,在天上炸开时,一朵朵七色花钻了出来,像彩虹一样,又像仙女在天上撒花。吃着香喷喷的饺子,沾着腊八蒜,别有一番风味。家家灯火通宵,热闹极了。

初一,我们穿上新衣服,迎接新的一年,我们去给长辈拜年,还给压岁钱呢!

初二那天全家一起逛庙会,烧香拜佛,祈求佛保佑,平平安安。

在十五那一天的元宵节别提有多热闹了,晚上一起吃元宵,还有灯会,一个个漂亮的小姑娘举着灯笼走来走去,非常壮观。

十六便开学了,大人也开始劳动。

家乡的春节风俗六年级作文

新年,是大家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过新年可以让大伙团圆,可以吃年饭,还可以放鞭炮、讨红包。

大家除夕回到了湖北,因为湖北有一个风俗,就是嫁出去的女儿除夕晚上不能回娘家住。所以当天,我和母亲去宾馆住了一天。虽然我觉得这种风俗不好,刚回来又不能回娘家住,还不能和亲朋好友团聚。但是入乡随俗,大家还是在母亲同学开的五星级酒店里住了一晚,也是很好的。

年初中一年级,大家坐舅舅的车来到了乡下。我特别高兴,由于我可以见到姥爷姥姥了。到了姥爷家,只见姥爷姥姥正在厨房里忙着,忙得不可开交。我挤过去一看,呀!是珍珠丸子、红薯丸子,还有可乐姜,都是我的最爱。珍珠丸子是用猪肉剁成碎,做成一个个小丸子,外面裹上一层晶莹剔透的糯米,好似孩子子穿上了一件白棉衣,之后放入蒸笼里蒸熟。红薯丸子是把熟红薯弄成红薯泥,加入糯米粉揉均匀,然后搓成丸子的模样放入油锅里炸。这个时候一股香味飘了过来,把我肚子里的馋虫叫醒了,我忍不住拿起一个刚炸好的红薯丸,不考虑脏手、不考虑烫嘴,直接向嘴里塞。母亲笑着说:“真是个小馋猫。”

年初中三年级,我跟着母亲来到了姑奶奶家拜年,表哥表姐携带我到处玩,我还讨到了几个红包,我打开一看“全是整百的。”我高兴地大叫。我还想:这过新年会让我发财的。

新年那几天,大家几个孩子叫爸爸妈妈帮买鞭炮回来放。弟弟买了一大盒摔炮,哥哥买了两排大鱼雷,我买了五盒蜘蛛炮。弟弟把所有些摔炮都拆开,一包一包地扔。弟弟和哥哥开战了,弟弟扔了一包在哥哥身边,“砰”的一声把哥哥吓一跳,哥哥火了,点燃一个大鱼雷到弟弟身旁,一声巨大的“砰”把弟弟吓得团团转。我点燃两个蜘蛛炮,扔到他们各自的脚边。“砰”地一声,把他们吓进了房屋里,最后的赢家是我。

那几天我特别高兴,我多么期望天天都是新年。

家乡的春节风俗六年级作文

“过大年,蒸饽饽。期盼新的一年蒸蒸日上、红红火火。”每到腊月二十六,一家人围着面板做起了大枣饽饽。揉面团、做面胚、挑枣鼻、插红枣,说笑间,大饽饽就下了锅。我们小朋友用剩下的面揉个“看锅老”、大人们帮忙剪个剩虫、刺猬,寓意来年有剩余。柴火在炉膛里噼啪作响,不多时,饽饽的香气便扑鼻而来。除了枣饽饽还要蒸莲子、米包、豆饽饽,走亲访友时送一送,比比谁家饽饽做得好看,尝尝哪家的吃起来更筋道,好不热闹。

过年少不了贴对联,“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爷爷总会精心挑选一副寓意美好的对联,贴在门口两边。每到三十下午,我就跟爷爷一起贴对联,红彤彤的对联一贴上,瞬间就给节日增添了喜庆的色彩。我们还会跟家里的老人学剪窗花,红红的纸在剪刀间穿梭,转眼一个美丽的窗花就做好了。我们把窗花贴玻璃上,美丽的窗花预示着幸福、吉祥和喜庆,这是我们小朋友特别喜欢的活动。

年夜饭里的重头戏是饺子。奶奶和妈妈会在饺子中包上大枣、花生、硬币,饺子馅也有讲究要是白菜肉的,如果包饺子剩了财就预示来年财运亨通,如果剩了面就预示衣食富足,我们就争抢着吃饺子里包的东西,为自己讨个好彩头。每年年三十的饺子,都会把我的肚子撑成大皮球。一家人吃着饺子聊着家常,幸福又美好。

春节对我们孩子来说,最开心的要数拜年了。因为我们跟着爸爸妈妈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会收到大红包,就是“压岁钱”。每次收到红包,我都很“财迷”,高兴得合不拢嘴。不过我也会把自己的一部分压岁钱捐出来,认领一个微心愿,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帮助小伙伴。

要说养马岛过年独有的习俗,那就是必须喝一碗热腾腾的“龙汤”了。所谓“龙汤”,其实是取“鱼化为龙”的吉祥寓意,取新鲜海鱼为料,加上鲜嫩的豆腐,大锅煮沸至汤色乳白,喝起来鲜美可口。“龙汤”是我们初一饭桌上必备的菜品,我们还会给长辈们表演自己编排的节目,为大家送去快乐和祝福。

当新年的钟声响起,一个美好的明天又将开启。祝愿伟大的祖国再续美好华章,祝愿我们的明天越来越好。

春节的风俗作文六年级【精选】

盼望已久的春节终于来了,我们换上了新衣服,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吃着丰盛的年夜饭,有墨鱼炖猪肚、红烧边鱼、乡里豆腐煮土鸡、芹菜炒猪血粑、小炒菠菜等等……现在想起来我都口水直流。我们以便吃一边看着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大兵和张卫国的相声段子把我们笑得人仰马翻,在不知不觉中20__年的钟声敲响了,密密麻麻的鞭炮声响彻了神州大地,绚丽的烟花像鲜花一样在天空中绽放,把茫茫的黑夜点缀得如同白昼一般。

大年初一早上,我早早起来给爷爷奶奶拜年,爷爷奶奶把早准备好的压岁钱给了我,我拿着压岁钱好高兴,我要把压岁钱存起来,等要用的时候再用。

爸爸还带我到外婆家去拜年了,我见到了四年前的小狗,它长了一身乌黑的毛,我们叫它“黑面”,它如今已长成了一条大黑狗,见到我们来了老远就摇着尾巴来迎接我们。我带着“黑面”到山上去玩了,还用棕树叶做了一把扇子和一把拂尘,“黑面”跟在我的后面像一个忠诚的卫士,当我离开外婆家的时候,它一直送我们上车,我真有点舍不得离开它。

春节我过得好开心啊!

六年级中国春节的风俗作文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全国华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每家每户都欢欢喜喜、喜气洋洋地挂上大红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全家都吃着可口的美餐,欣赏着烟花爆竹给我们带来的喜悦,最令我开心的是当新年的钟声快要响起的时候不仅有饺子吃,还有红包拿!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曰子。以往在这个时候我都在床上睡懒觉,可一想到今天是春节,就争了个第一,顺着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往外走去,只见大人们将一串串鞭炮在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

我站在门口,伸了伸懒腰,问了问妈妈:今天早餐吃什么?妈妈面带笑容地对我说:吃年糕!过年吃年糕是中国人的风俗之一,春节的大年初一的早点人们讲究吃年糕,这是取其年年高之意。

哦!说到这儿,我还真有点饿了,看者妈妈正在下的'年糕,心里又是喜又是馋,连忙说到:好了没有呀?妈妈看着我这股馋劲儿,连忙说到:快好了,快好了!

年糕好喽!随着一阵阵香气,我坠入了大饱口福的店堂。

吃过早餐,我便邀几个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点燃的爆竹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袋里装着父母给的零花钱,甭提多高兴了。今天的小鸟也出来凑热闹,大概它们心里也很高兴吧。

人们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着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烟花大人小孩们载歌载舞,忘情地玩个痛快!真心希望今天我们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没有烦恼,心想事成!

家乡的春节风俗六年级作文

我的家乡在河南,那里过年的习俗很有趣。过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这天,家家都要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青菜、鸡、鱼、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开张。

到了三十千家万户的家庭成员都要出去逛街。尤其是小孩特别喜欢,因为可以得到特有的玩具礼物。

按家乡的习俗,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穿上新衣服,门外贴上红红的对联,屋里装饰上自己喜欢的新年贺典。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一家人团团圆圆围坐在一起享受着中国第一道大餐——看春晚。

正月初一的光景也许与除夕截然不同,门店封闭,大街上人流熙熙攘攘,大多数人在家休息。

正月初二从这天起一至到初七初八,人们开始互相走亲访友,去拜访老人,去探望亲友。整个家乡的春节气氛都包含着和和睦睦,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友谊!

时间如流水一眨眼又到了元宵佳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正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人们三个一簇,两个一堆,个个喜笑颜开,观赏着红红的大灯笼美丽的礼花。

呵!家乡的春节热闹非凡,它是多彩的,是红火的,是温暖的,那里有亲人美好的祝愿,那里有我们深深的留恋!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我的家乡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小村庄。那里的风俗有很多,不过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还是元宵节。

有个关于元宵节的传说:从前,有一只火神鸟闯入了人间,被人类给误杀了,因此激怒了上帝,上帝下令,每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让大火烧遍人间。当上帝施法后,火神鸟十分可怜人类,把上帝的法术给消除了,并告诫人类,每当正月15这一天家家户户挂满红灯笼,好蒙骗上帝。

在正月十五这一天,远在千里之外的子女们,除非万不得已是一定会回来看望家里的长辈的。在那之前,长辈们会在家里亲自做元宵,元宵的种类很多:花生仁馅的、黑芝麻馅的、桂花馅的等等;形状有圆圆的,有大如核桃的汤圆,也有小如花|生的珍珠小汤圆,现在汤圆的种类花样多了不少呢!除了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会选择去商店购买元宵,等到子女们回来,热腾腾,香喷喷的元宵已经恭候多时了。情人们互相寒暄,诉说着最近的不易与幸福。

中午,一大家族的长辈领着亲人们来到寺庙祭拜上帝。需要奉上一鸡一鸭和一碗元宵汤,族人们跪在地上。双手合十面向上帝的雕像开始祈祷,领头的长辈嘴里发出“叽里咕噜”的怪声,像是在念什么咒语似的,不过大致意思是请求上帝保佑人间百姓安康之类的话。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习俗。我要介绍的习俗是家乡新年时的过庙会。

新年,大家都不陌生,但新年的时候家乡都在干什么呢?我们家乡新年的时候会过庙会。

过庙,乡称“赶庙”,“赶会”。在新年的时候,家家都会穿着新衣到庙会上去看一看。小孩子们去了,像撒了欢一样,庙会上有各种稀奇的玩意儿,孩子们走到这,停一停,走到那儿,睁大眼睛瞧一瞧。一切事物在孩子们眼里都变得稀奇古怪。大人们则是互相聊一聊今年的收成怎么样,非常热闹。

河北庙会的习惯由来已久,甚为普遍。以前河北一年就有72次庙会,旧时的庙会很复杂,有的还带着较浓的宗法观念和封建迷信色彩。而现在,人们将庙会当成了一种“旅游”和自我娱乐场所。像高跷、狮子、龙灯、旱船、跑驴、竹马、杂技、武术等绚丽多彩的民间艺术形成,多在庙会期间表演。同时,各地的“过庙”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特点,比如:安国药王庙会,张北骡马大会,涉县娲皇宫奶奶庙会等。

过庙既进行了物资交流,又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宝清,一个坐落于东北的县城。

虽没有高大雄伟的建筑,也没有远近闻名的景色,但在宝清人的心里,这座与世无争的小城,正是我们心中的全部,人们朴素的性格,极具风味的小吃,具有特色的民俗,都是我们留恋它的原因。

东北,冷的代名词,哪怕是立春,也仍旧是一片白茫茫,宝清人爱杀猪菜,就像北京人迷恋北京烤鸭,在冬天,严寒也抵不住我们火热的心,叫上几桌亲戚,在一起喝喝酒,打打牌,唠一唠家常闲话,小孩儿成群结队,到外面拉爬犁,转冰上陀螺,到了饭点,再端出用酸菜,血肠,五花肉做成的杀猪菜,边吃边唠,其乐融融。

不仅杀猪菜,汤子,粘豆包,白瓜子也都是宝清不可缺少的小吃。因为天冷的缘故,这些食品更容易储存,逐渐的成为宝清人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你尝试过在冬天钓鱼吗?对于宝清的钓鱼爱好者,这些都再平常不过,与两三个好友,来到冰厚一米的水边,用专属的工具在水面凿出两个洞,搭上帐篷,摆上炉子,坐等鱼儿上钩,虽然外面寒风刺骨,但炉子温暖的火光,与朋友之间钓鱼的快乐,将这份看似难熬的时间,赋予了别具一格的乐趣。

说到这里,怎能不提到扭秧歌?伴着锣鼓,人们穿着鲜艳的服装,舞着,舞着,期间既有20多岁的小伙子,也有60来岁的大爷阿婆,还有一群玩玩闹闹的孩子,好不热闹!

每个人对于家乡,都有着同样的感觉,宝清,一个坐落于东北的县城,地冷,心不冷!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在很多地区都已经不过这个节日了,只有在南方才能隐隐约约看到它的影子。在很久以前,上巳节的时候,人们会结伴去水边沐浴,还会去郊外春游,这三月三之所以叫上巳,是因为这天是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据说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轩辕黄帝的诞辰,中原地区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而且这一天还得吃荠菜煮蛋,这味菜营养价值极高,美味可口。在疫情间我也总算是再一次回味了这荠菜煮蛋的味道。

三月三那天早上,妈妈正在用碗泡着四个鸡蛋,见我来了,赶忙招呼我:“可可,你帮我把那个芹菜的脑叶给摘掉,等下要吃荠菜煮蛋。”

我没再多想,帮妈妈摘完菜,又洗了洗,便看见妈妈把荠菜放到锅子里去煮,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水也越来越调皮,调皮的都冒泡了。可怜的荠菜也变得黄黄的,原先的绿皮肤都套在水身上了,锅中飘出一种浓浓的荠菜味,飘走了的那是荠菜的魂魄。

折腾了好一会儿,汤汁同没了壳的鸡蛋泡在一起,再加上那红彤彤的枣儿,那样子,看起来十分和谐,好可爱的样子。

等早餐端上桌,都快上课了,看来是没法好好享用了,接着我就是一顿猛吃,真是有一股好新颖的味道,后来上完课,问了妈妈,我才知道,原来这是我们家乡的风俗。

“三月三,荠菜胜过灵丹。”这荠菜据说还能治头痛,不知道我这头痛的毛病是否能治好呢?现在大家都快把这上巳节给忘了,真希望这个节日能永远的传承下去!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我哼着童谣,帮奶奶打扫好屋子,在焕然一新的家里,我们又掀开了春节前备年货的序幕。

腌好的咸物、待宰的甲鱼、五花大绑的毛蟹;喷香的炒货、诱人的糖果、品种齐全的烟酒,逐渐堆满了储物间,年味慢慢升腾了起来。

最让人感到过年气氛的还是包团子。前一天隔壁的奶奶就听说我们家要包团子,今天就特意来帮忙,一人和馅,一人揉面。和馅的用筷子搅动肉糜和青菜,让它们充分融合,产生味道的碰撞;揉面的用掌跟按压面团,使糯米粉的弹性充分展现,面粉染白了袖管,飘上了额头,空气中弥漫着谷物特有的香味。

又有几个人来帮忙了!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包起了团子,只见几双被面粉裹着的手上下翻飞,一个个圆滚滚、软乎乎的大白团子就诞生了。我也忍不住想试一试,学着奶奶的手法,先揪下一个小面团,在掌心搓圆,按平,填馅,然后包好四周,可我怎么也学不好封顶的'技巧,只好胡乱一抹,草草了之,这下邻居们可更有了谈笑的话题,我才不管呢,我喜欢这种热热闹闹聚在一起互帮互助的温馨画面。

隆重的时刻来了!一个个团子被放进了蒸屉,我受不了等待的煎熬,使劲地添柴火,热气从缝隙不停地往外溢,厨房似乎变成了烟雾缭绕的仙境,而我等待的就是这“蟠桃”。终于吉时已到,揭锅,“蘑菇云”瞬间蒸腾,香味扑鼻而来,朦胧中,团子的身影若隐若现,雾气散去,团子闪着晶莹的光,犹如上好的和田美玉,真舍不得咬上一口!一笼笼,一个个,被奶奶整齐地码在桌子上,足足有三百个呢,或许还不止。

这么多团子是要大家分享的,太奶奶一袋,叔叔家一袋,姑姑家一袋……团子不仅代表着团圆、团聚,也是增进亲人情感的纽带。这舌尖上的年味,就这样一代代传承,维系着中国人对年的期待,对家的向往。

这家乡的年俗不仅满足了我的口腹之欲,更让我内心深处体会到了年的本味。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述出了新年万象更新的一派景色。

在家乡的清晨,街上鞭炮的“噼噼啪啪声”响彻云霄,将熟睡的孩童们从美梦中拉了出来。

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眼前的春联、灯笼,增加了节日的味道。

大大家凌晨四五点便起来忙活了,由于他们得为一家人团聚筹备好丰盛的年夜饭。无忧无虑的孩童们则与伙伴推荐自己新年开心的源泉之——各式各样的鞭炮。有仙女棒,冲天炮,擦炮,甩炮,魔术弹等等。

春节使大家孩子儿最欣喜的莫过于能收到压岁钱了。压岁钱一般是长辈给小孩们,母亲从小叮嘱我要懂规矩,收下红包时,需要双手接过,并向长辈道谢。

在大家家,春节时收到的压岁钱都是交予爸爸妈妈保管的。从书上我还要知了关于压岁钱的小故事呢,让我来跟你们一块推荐吧!

因此,大家又将这八枚铜钱叫做“压祟钱”。后来又因“岁”与“祟”谐音,又被叫做了“压岁钱”。

新年是大家中华民族欢乐而又喜庆的节日,家乡的风俗与新年的快乐如一首美妙的乐曲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

六年级春节风俗作文

我的家乡在江门,那里,每年过年,市民们举行的活动可多了!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除夕,江门习俗称“过年”。

除夕前人们就忙碌各式年货了:买鸡、鸭、鹅、鱼肉、衣饰、家具、器皿、画、春联……样样都有。餐桌上摆的大鱼大肉和糖果,让人直流口水。

人们还会买柑桔、青橄榄那些象征吉祥如意的水果。

旧俗过后,男的必新理发,女的必“挽面”。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和“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

过年外出的家人一定要赶回来团聚。家里还会吃团圆饭。

如果是晚农家的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这样才能年年好运气。

农历二十三晚,俗称小年夜,人们为表示灶君一年来保护各家各户灶火不断、饮食平安的谢意,在灶君向玉皇大帝述职时,特地给他贱行。谢灶要摆设贡品,主要有:一碗清水,一碗白米,几棵带尾叶的甘蔗,还有炒米饼、柑桔、红糖和一封利是,以及一份“灶君疏”,大意是向灶君请罪,请他上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就是谢灶。

说了这么多,也该说花市上了。

临近过年,香港人都喜欢按照习俗购买年花,取其“花开富贵”之意。

哎!不说这么多了,喉都干了,喝点水,自己查阅吧!我们江门可是有数不清的习俗哦!

文档为doc格式。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我的家乡特产丰富,最有名的要数宁波汤圆了。

一到春节,每人每家都要吃汤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它寓意团圆,所以每个人家都要吃。

据传说,宋代就已经有人开始做汤圆了,就是用糯米粉裹住芝麻馅,最后再把汤圆搓成一个球形,就做成了一个珍珠般的汤圆,可爱极了。汤圆也有别的名字,比如“浮沉子”,因为汤圆会在水中浮沉不定,所以我们就会称为“浮沉子”,但是后来,就不这么叫了,就叫元宵了。

其实汤圆用水煮起来是最美味的,先装入碗中,再放凉一会儿,用勺子轻轻舀起一个白色的“胖娃娃”,把汤圆吹凉,就用牙齿轻轻咬破一个小口子后,那美味的芝麻糊就像流水一样从破口里流了出来,吃上去美味极了。单吃些芝麻,就变为一股暖流,传到整个身体。

我们宁波的汤圆,只要你吃上一碗,就一定能让你流连忘返,如果你来宁波,千万不要忘了吃一碗宁波汤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