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最新大班秋天活动设计方案 大班秋天柿子甜了半日活动方案(大全5篇)

时间:2023-09-29 15:10:46 作者:念青松 最新大班秋天活动设计方案 大班秋天柿子甜了半日活动方案(大全5篇)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方案来实现这些目标。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秋天柿子甜了半日活动方案

“收集的桂花可以干什么呢?”这是孩子们一直好奇的问题。于是,他们问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也上网查阅了资料。在幼儿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家长们也积极参与到了活动中。于是,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品味桂花茶、分享桂花糕,感受到了桂花带给人们的欢乐。

1、了解桂花的作用,学习泡制桂花茶,制作桂花糕等。

2、尝试运用揉、搓、团等技能制作桂花糕,注意泡茶时的安全。

3、体验和身边的人一起分享桂花食品的快乐。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1、用糯米粉、桂花、冰糖、色拉油等食材揉成面团;桂花;勺子、托盘等。

2、课件、轻柔的背景音乐。

1、师幼谈话导入活动,了解桂花的作用。

提问:小朋友,桂花可以用来做什么?小结:桂花可以用来泡茶,可以做桂花酒、桂花糖、桂花糕、桂花蜜等。

2、利用桂花调制桂花茶,感受其香味。

(1)师幼讨论。提问:怎样泡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结合视频进行制作,体验制作、品尝桂花糕的.乐趣。

(1)观看课件,了解桂花糕的种类及制作方法。

提问:桂花糕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制作的?

(2)幼儿创造性地设计桂花糕的造型,教师进行指导。

提问:你想做什么样的桂花糕?幼儿尝试制作,教师指导,并在制作完桂花糕后,送到厨房烹饪。

4、品尝桂花糕,体验动手制作及分享的快乐。请幼儿将做好的桂花糕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和工作人员品尝,分享其劳动成果。

大班秋天柿子甜了半日活动方案

到了秋天,柿子树上的柿子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由小变大、由青到黄、由浅黄到红,这没能逃过孩子们的眼睛。尤其是,树上的柿子一片黄澄澄时,孩子们聚在树下讨论的兴趣便更高了。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与探究是主动学习与表达的需要和动机,因此,本活动遵循幼儿本位,通过同伴协商、寻找工具、方法验证、触摸品尝等自主体验的方式,幼儿在自然情境中大胆尝试,自然运用各领域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萌发幼儿观察秋天环境变化的兴趣,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1、了解柿子的生长情况,探讨摘柿子的方法。

2、能独立地或与同伴合作摘到柿子,并与他人分享柿子。

3、感受柿子丰收及收获的喜悦。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1、摘柿子的工具,如:梯子、竹竿、布袋、特制棉垫等。

2、盛放柿子的筐子若干(筐上贴有相应工具标志)。

1、结合幼儿的谈话,引导幼儿观察柿子,了解柿子的特点。

(1)提问:树上结的是些什么?它们长的是什么样子的?

(2)猜想:柿子现在可以摘了吗?你有什么办法知道柿子是不是熟了?

(3)小结:柿子变黄了,就说明柿子已经成熟了,可以摘下来了。

2、引导幼儿沟通协商,讨论能将柿子摘下来的方法。

提问:柿子挂在哪里?摘的时候从哪里入手最好?有什么方法能够摘到柿子?

小结:可以用梯子(爬梯子用手摘柿子);可以用长钩子钩住长有柿子的树杈或柿子,用特制棉垫接着或者由小朋友在树下用布袋接住,以防摔烂;也可以请老师帮助,将小朋友托起摘到高高的柿子。

3、幼儿分组协商、搜集材料,选择适当的方式采摘柿子。

(1)引导幼儿与同伴协商、找成人帮忙,探讨摘柿子的方法。

(2)自主寻找工具,尝试摘柿子。

(3)提示并引导幼儿注意安全:自身安全以及他人安全。

(4)幼儿自主观察摘下来的柿子。4、将柿子带回班级,进行清点总结。

(1)引导各小组清点柿子,比较数量。

(2)引导幼儿评价工具:你们觉得哪种摘柿子的工具最棒?为什么?5、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的方式,感知柿子的基本特征。

(1)看一看:柿子的形状有点圆、有点扁,柿子的颜色有点黄、有点红,柿子顶上有一个小盖子(柿蒂)。

(2)摸一摸:柿子的皮是光滑的。

(3)捏一捏:柿子是硬硬的。

6、引导幼儿品尝柿子,发现柿子的味道。

(1)讨论:柿子可以吃了吗?

冲洗柿子,请幼儿品尝柿子,大胆表达自己品尝后的'感受。(酸酸的、苦苦的)

小结:我们平时吃到的柿子都是经过“捂”这一程序的,捂过的柿子才会变得甜甜的,非常可口。

7、引导幼儿回家查找不同方法,第二天尝试将柿子捂熟。

大班秋天柿子甜了半日活动方案

各种秋天的果实、蔬菜(如:苹果、柿子、狗尾巴草、胡萝卜、土豆等),颜料,各种辅助材料(牙签、胶水、橡皮泥等)。

1、引导幼儿观察各种秋天的果实、蔬菜,与同伴交流各种果蔬的外形,并结合外形说一说自己的想象。

2、启发幼儿根据其形状特点进行创作,如:土豆和狗尾巴草做成小兔子,玉米皮可以做成小姑娘等。

3、鼓励幼儿充分利用各种辅助材料自由创作,完成后进行展示,体验果蔬变身的乐趣。

幼儿自主选择蔬果进行装饰幼儿作品《小刺猬》

幼儿作品《墨镜先生》

(二)果子熟了

黑卡纸、泡泡纸、剪刀、白乳胶、各色颜料。

1、出示拓印材料,引导幼儿探究拓印的方法。

2、引导幼儿根据水果的形状剪出泡泡纸在泡泡纸,用颜料刷色后并在黑卡纸上拓印。

3、指导幼儿大胆添画,并点缀四周丰富画面。

《果子熟了》拓印画

(三)水墨画《柿子》

1、教师和幼儿共同搜集的柿子图片或实物。

2、毛笔、墨汁、柿红色颜料、调色盘、笔洗、毛毡等绘画材料。

1、教师引导幼儿交流柿子的`外形特征,根据柿子的特征探讨运用毛笔绘画柿子的方法。

2、指导幼儿用浓墨中锋画树枝,涮笔后用柿红色中锋左右两笔画出柿子,再用浓墨中锋画柿子蒂,画出柿子的主要特征。

3、幼儿大胆绘画水墨画《柿子》,教师提醒幼儿养成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干净卫生的作画习惯,指导能力强的幼儿添画其他景物,构成有情节的画面。

大班秋天柿子甜了半日活动方案

秋天来了,幼儿园柿子树上接满了一串串的柿子,远远看上去就像一串串的红灯笼,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他们经常驻足在柿子树下,看着一个个的柿子渐渐变黄、变红;细细数着柿子的个数;找到藏在叶子底下的果实。《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艺术感受是指幼儿被周围环境或生活中美的事物所吸引,从感知出发,以想象为主要方式的一种艺术能力。因此,通过观察柿子树,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引导幼儿描绘出自己心中的柿子树。

1、尝试用线描尝试表现柿子树的形态。

2、能表现出柿子在柿子树上的前后遮挡关系。

3、体验写生画活动的趣味性,乐于观察秋天各种植物的变化。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5、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粗细记号笔,纸,画架,水彩笔或油画棒。

1、猜谜引出写生主题:柿子及柿子树,激发幼儿兴趣。

谜语:树上挂着小灯笼,绿色帽子盖住头。身圆底方甜爽口,秋天一到满身红。(打一水果)

1、观察柿子树,感知树枝间的前后遮挡关系和远近关系。

小结:树上的柿子有大有小,离我们近的柿子大,远的柿子小;柿子树的树枝之间有远有近,还有的被别的树枝挡住了。我们在画的时候比例一定要把握好,所以要根据你看到的柿子树的样子画。

(2)幼儿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尝试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注意画出柿子及柿子树的细节,注意柿子与柿子、柿子与树枝的遮挡关系。

3、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进一步感受写生画的快乐。

大班秋天柿子甜了半日活动方案

秋天到了,空气中充满了淡淡的桂花香气,循着香味孩子们找到了桂花树,兴奋地围着桂花树又闻又看。《指南》中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在幼儿自主发现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进行了持续性地探究。通过观察比较、触摸记录及搜集采摘等活动,与桂花树充分接触,感知桂花的形态,发现不同品种桂花的差异,探究桂花的用处,幼儿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认知能力。

1、了解桂花树的外形特征,知道桂花的不同种类。

2、能说出桂花的作用,积极认真的参加桂花采摘。

3、感受桂花浓浓的香气,激发幼儿对秋天的喜爱。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1、幼儿园门口的桂花树。

2、不同种类的桂花。

3、记录纸、笔。

1、结合幼儿发现,引发幼儿对桂花的兴趣。

提问:小朋友你们闻到什么香味了吗?香味是从哪里来的?

2、观察不同的桂花,了解桂花的种类及生活习性等。

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闻一闻,了解花的不同颜色和不同香味。

(2)师幼讨论,进一步了解桂花的不同种类及特征。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花吗?

金桂:花金黄色,香气浓。

银桂:花黄白色,香味次于金桂。丹桂:花橙红色,香味次于银桂。

四季桂:花黄白色,除严冬及酷暑期无花外,其余时间都能开花,但以秋季开花为多。

3、观察桂花树,初步了解桂花树的特征。

(2)结合记录表分享对桂花树的观察。桂花树的结构特征:花――――小小的,一簇簇的,很多,很密集,飘香;叶――――四季常青,叶面光滑,枝繁叶茂,秋季开花;根――――根系发达深长。

4、幼儿采摘桂花,体验采摘的乐趣。

(1)师幼讨论。提问:桂花有什么作用?我们可以用它来干什么?

(2)幼儿进行采摘,将桂花放置到干净的容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