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心得体会大全(16篇)

时间:2024-01-06 12:06:27 作者:BW笔侠

通过总结经验和感悟,我们可以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从而取得更好的发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参考。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3.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4.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5.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6.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8.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9.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10.父不慈则子不孝。——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11.贫溅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列传》。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注释: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2.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3.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注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4.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注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

5.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6.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7.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8.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9.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4、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5、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6、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7、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8、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9、轻诺必寡信。——《老子》第63章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14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14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49、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15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15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广博地学习以坚定自己的意志,恳切的提问并且联系实际进行思考。

152、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15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54、学至乎没而后止。——《荀子·劝学》: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

15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5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15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5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59、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16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61、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德行由于深思而有所成就,因随声附和而毁掉。

162、圣人无常师。——韩愈《师说》。

163、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

16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16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写怀》。

167、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

168、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1、装饰也与美德相对立,因为美德是灵魂和愤怒的力量。

2、人而不仁,如礼?如果一个人不友善,快乐是什么?——《论语》。

3、为我的父母哀恸,求你们领我出来。——《诗经》。

4、精神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力,竖起了它的旗帜,使我们的爱国热情和现实的正义感得以发挥它的力量和作用。

5、坏脾气是人性中比较卑劣的一种,如果人们失去了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

7、不这样做的人不会有智慧。

8、喜欢别人就是喜欢自己;别人担心的事,别人也会担心。白居易的《字林》。

9、礼貌往往代替了最高尚的感情。

10、一个好的学者,一个笨蛋的力量弥补了他的弱点。鲁氏的春秋使用。

11、在哪里建立成就,就在哪里开始生产产品。凡是有学问的人,凡是有能力做大事的人,必须先立身于行。

12、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强良性散文。

14、希望是依附于存在的,有希望,就有希望,就有光明。

15、拿学位和学位段来说,经常是足够的。“历史是一面镜子”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3、业精于勤,荒于嬉。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7、志不强者智不达。

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9、志当存高远。

10、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11、有志者事竟成。

1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4、夫人必知礼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

15、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1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7、凡人之所以贵兽者,以有礼也。

19、贫而无诌,富而无骄。

2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21、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22、富贵不能淫,贫奸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3、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

24、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

25、出淤泥而染,濯清连而不妖。

2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27、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28、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2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30、责人之心责已,恕已之心恕人。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一书,告诉了我许多人生道路上的道理,教会了我怎样做人。特别是《增广贤文》中的一句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让我深有感触。

面对时间的奔流不息,古往今来,珍惜并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是大有人在。古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把“五更鸡鸣”之时,当作“男儿读书之时”;鲁迅先生则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学习上”。他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有个重要的秘决,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少时家道中落,父亲重病卧床,他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避免影响学业,他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后来回忆此事,他说:“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所以在他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

我的同学在学习中,利用课余时间通读了四大名著。问他有何经验,他说:“我是把玩耍、上厕所的时间都挤出来看书的。”

时间老人无时无刻不悄悄从人们身边溜过,谁也没有力量阻止他悄然逝去的步伐。就像一首诗所写的“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但是,事实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愿意,时间是可以支配的。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一样:“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相反,那些终日无所事事、随随便便浪费时间的人,时间老人留给他的只能是“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时间是最公正的',时间就是生命,我们一定要爱惜时间。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1、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2、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3、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

4、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5、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6、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

7、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8、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9、记己有耻。——《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3、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4、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5、闻説梅花早,何如北地春。——孟浩然。

6、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

7、不以爱之而苟善,不以恶之而而苟非》——稽康。

9、任理则公,任情则私。——唐伯虎。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2、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1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15、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7、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18、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19、贪进者,必取辱;过侈者,必招非。——弘一大师。

21、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3、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8、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9、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10、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4.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5.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8.不为穷变节,不为*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9.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10.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1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2.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13.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14.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今天,我在家里看《》,其中一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吸引了我,因为这首诗小时候爸爸教过,我就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格言的大意是:谁说小草的心意,能够报答得了春天的阳光呢?这两句诗既表现了母爱的温暖与伟大,又表达了子女对母亲的无限感激之情。

想想我们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对孩子都很呵护,宠爱得不得了,真是要星星不敢给月亮。但是许多孩子却把太多的关心与关爱当成了一种理所当然,一些孩子往往目中无人、自私、霸道,不知道关心父母和别人。

和许多孩子一样,我在家里是很受长辈们疼爱的:我要什么,他们就给什么,没有的马上去买;我想去哪里玩,他们就带我去哪里玩;我要吃什么,他们就给我吃什么。总之,他们是非常疼爱我的,数不清他们对我的好、对我的爱。可是我却不懂得珍惜,经常发脾气,嫌这个不好,哪个不满意,对他们不仅没有感激之心,而且还认为本身就应该这样。

记得有一次,外婆辛辛苦苦地煮好饺子,满怀希望的招呼我吃,我却不想吃,反而对外婆大声嚷嚷:“我不要吃水饺,你给我煮饭。”“好,好,我马上去煮。”外婆连忙答道。妈妈在旁边沉着脸,一言不发,好像要打我的样子,我似乎感觉到了什么,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吃饺子。

想想好羞愧啊!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父母、老师的教育下,我慢慢懂事了,逐渐懂得要尊重他人、关心父母、孝敬长辈。

我把《》里的“重亲情,礼为先。”的文章都读了一遍,它教育我们学会感激,从小要心存一份真与善,爱每一位善良的人们,为他们一点一滴的付出,用我们微薄的力量去感激他们。正如我们以前学过的一篇课文《老师的手》最后一句话所说的:要感谢他人对自己的付出。无论这种付出是多么的微小。

在这里,我想对爸爸、妈妈说:我爱你们!感谢你们对我无微不至的付出,我会珍惜你们给我这美好的一切!

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具有不朽的历史地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华美德集中体现在儒学伦理道德上。儒学是经典,美德是国粹,抛弃它社会就动乱,弘扬它社会就稳定发展。因此,弘扬儒学文化,承传中华美德,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对于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应该有一种紧迫感。国家对此十分重视,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这个神圣的使命自然由我们新一代去发扬光大。

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校园诗教读本》这本书后,使我收益匪浅,深深得认识到了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我们责任的重要性。读本中的《三字经》细细品味,其味无穷。“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让我对先人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对作者广博的学识、高深的概括能力和宏观把握能力肃然起敬,为古代教育者独特的教育方法深深折服。《三字经》中有一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传诵名句。就是说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育孩子做学问不要中途而废。是啊!我们的学习就像织布,靠的是一丝一线长期的积累呀!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才能成才,不可半途而废。逃学就如同断机,线断了,布就织不成了,常常逃学,必然学无所成。孟子的成材离不开伟大的母亲。

想想我们的父母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他们既当父母又当老师,辛辛苦苦养育我们、培养我们,使我们懂得做人要有爱心;做事要有责任感;学习要勇于创新。读了孟母的故事,想想我的母亲,她也是非常操心的。每天上学前总给我添上几句“用心学习啊”“要多向老师问问题”“做事情要积极”等的话,但我却嫌她唠叨,总会不耐烦地敷衍妈妈。妈妈问我几句学习上的东西,我就觉得烦。还常常为了一点芝麻绿豆的小事,跟父母赌气,甚至向父母发脾气,却丝毫没有考虑过父母的感受,真是太不应该了。父母对我们问长问短,唠叨,那是因为她尽到了一位母亲的责任,她应当照看好我们的责任。看,现在又有多少人想得到父母的关爱,而又得不到呀,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所以我们从小就应该要树立起一颗强烈的责任心,不辜负父母、老师、祖国的期望。

读诗诵经。老师把这些仁爱思想透渗到了教学中,让我们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精神营养。使我们在校园内感受到了仁爱教育的浓浓氛围。学校举办的“八荣八耻”活动,给了我们深刻的体会和了解,知道了该以什么为荣,什么为耻。校园里书声朗朗;同学们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师生之间的尊敬和关心。

只要我们人人要肩负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责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点点滴滴做起,我们会把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和传统文化永远继承发扬下去。

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

7、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8、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9、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论第九》

10、人必自侮,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3、百闻不如一见。——《后汉书》。

4、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5、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6、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8、视死如归。——《管子·小匡》。

9、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10、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11、大义灭亲。——《左传·隐公四年》。

12、改过不吝。——《尚书·仲虺之诰》。

13、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1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15、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16、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17、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18、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1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20、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21、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

22、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23、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24、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25、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2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27、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28、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29、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30、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31、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32、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33、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5、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36、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37、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38、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3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40、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一天到晚谨慎做事,自强不息,和日月一起运转,永不停止。

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才是大德。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担心)——《宋史·王安石列传》。

德贵日新。——康有为《论语注》卷九。

惟进取也故日新。——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为学须觉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长进。——朱熹《朱子语类》卷八。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鸛鹊楼》。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8、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