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学仪器分析的意义 仪器分析文献心得体会(优质9篇)

时间:2023-10-02 10:05:38 作者:笔砚 学仪器分析的意义 仪器分析文献心得体会(优质9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仪器分析文献心得体会

仪器分析是分析化学中的重要分支,通过使用各种仪器和设备来实现对样品成分和性质的准确测定。而阅读仪器分析方面的文献,则是我们提高自身能力和了解前沿科技的一种途径。在这次阅读和学习过程中,我深感受益匪浅,收获颇多。下面,我将以连贯的五段式来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通过阅读仪器分析文献,我深刻认识到仪器分析技术是现代化学分析的重要手段。在过去,许多化学分析都是通过人工操作和定性分析来完成的,存在着主观性和不准确性。而仪器分析则能够将实验进行自动化、高通量并且精确地测定样品成分和特性,同时减少人为误差。通过仪器分析技术,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样品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为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其次,在阅读仪器分析文献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当前仪器分析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最新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仪器分析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例如,新型的传感器和探测器的应用,使得仪器分析能够更加高效和灵敏地检测微量物质;纳米技术的发展,为仪器分析提供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光谱学、质谱学等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得仪器分析的分辨率和精度得到了显著提高。通过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前沿科技的动向,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职业发展做出合理规划。

第三,阅读仪器分析文献还让我认识到了仪器分析技术在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等领域的重要应用。如今,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仪器分析技术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例如,通过质谱仪和色谱仪等仪器,可以对空气、水质和土壤中的各种有害物质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而通过密度计、红外光谱仪等仪器,可以对食品的成分和质量指标进行可靠和精确的分析。了解到这些应用实例,让我对仪器分析技术的应用前景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其次,在阅读仪器分析文献的过程中,我还注意到仪器分析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尽管仪器分析技术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依然存在一些难题需要我们去克服。例如,某些新型仪器的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和应用;一些复杂的样品不易与仪器进行兼容,导致分析结果的不准确;仪器的维护和操作方法也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技术支持。了解到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要不断努力去完善和改进仪器分析技术,以满足实际需求和发展要求。

综上所述,通过阅读仪器分析文献,我对仪器分析技术及其应用领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解到了其在现代化学分析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也认识到了仪器分析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最新进展,领略到了仪器分析技术在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应用前景。然而,仪器分析领域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解决。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推动仪器分析技术的发展,为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总结

仪器分析个人简历、本文来源于大学生个人简历网()在阅读本文时请相关阅读这篇仪器分析兼职简历模板仅供模板,为了能让求职者写出一份更好的'求职简历、大学生个人简历网推荐一份微生物学简历范文参考资料。

目前所在:韶关年龄:22

户口所在:云浮国籍:中国

婚姻状况:未婚民族:汉族

培训认证:未参加身高:174cm

诚信徽章:未申请体重:60kg

人才类型:在校学生

应聘职位:渠道/分销专员:,分析化工:,贸易跟单经理:

工作年限:0职称:

求职类型:实习可到职日期:一个月

月薪要求:面议希望工作地区:韶关,广州,佛山

工作经历

公司性质:民营企业所属行业:原材料和加工

担任职位:员工

工作描述:负责成品的包装

毕业院校:韶关学院

专业一:仪器分析专业二:

起始年月终止年月学校(机构)所学专业获得证书证书编号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一般粤语水平:优秀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良好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吃苦耐劳,乐观诚恳,良好的协作精神,适应能力强。会做事,能做事,是一棵好苗子。

详细个人自传

担任学生干部期间组织过学校的大型晚会,负责晚会场地物品的筹备及安排;

任职社团主要负责人期间,负责举行过活动的各种比赛。

文档为doc格式

生物仪器分析心得体会

生物仪器分析是现代科技的一项重要成果,它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医学、工业、环境监测等。近年来,我在实验室中进行了一系列生物仪器分析的实验,过程中我不断体会到了很多东西,接下来我将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分享我的体会与感悟。

第二段:重视实验前准备

在进行生物仪器分析实验之前,充分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例如,仪器设备的检查和清洁、试剂的制备和质检、样品的准备和处理等环节都需要做到位。一次实验的成功与否,往往在于实验前的准备是否充分。这也是一个好的实验者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在实验中要保存好实验记录,准确地记录每次实验的细节,方便在下次实验进行前作为参考。

第三段:保持实验的稳定性

当我们进行生物仪器分析实验的时候,往往需要保持实验的稳定性。因为在实验数据的处理中,稳定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湿度、氧气浓度等环境指标的波动,这有助于保持实验的稳定性,便于得到真实可靠的实验结果。

第四段:仪器操作技巧是关键

在生物仪器分析实验中,仪器操作技巧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仪器操作熟练与否,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因此,在进行实验前,需要掌握好仪器的操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在实验中需要遵循仪器使用说明书,并进行严格的操作步骤和规定,尤其是采样和比色阶段,需要注意操作的细节。只有仪器操作无误,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第五段:总结体会

生物仪器分析实验是一项细致、缜密的工作。除了保持实验的稳定性、掌握好仪器操作技巧之外,还需要做到准确的观察和数据处理,及时的发现并解决实验问题。同时,在生物仪器分析实验中,我们也需要注意合理分配实验时间,规划好实验步骤和实验流程等因素。总之,只有不断积累实践经验,认真总结体会,才能在实验中获得更加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总结

摘要:仪器分析课程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涉及多种大型仪器的结构和应用技术等,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已很难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本文结合仪器分析课程的强实践性特点,根据其实验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效果为导向,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期通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新型工科人才。

关键词:新工科;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

1引言

目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进行,新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新型工科人才支撑,要求培养具有创新创业与跨界整合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相应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与普遍关注[1-2]。,“新工科”概念的提出为工程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提供了新视角,即将国际工程教育改革进行中国本土化[3]。工程教育要求加速工科专业的改造升级;探索建立工科发展新范式;紧跟技术发展,及时更新工程人才知识体系;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培养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新型人才。仪器分析是利用特殊的仪器设备获取物质的组分、含量及化学结构等信息的一类方法。该方法实践性强、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环保、生物、食品等领域[4]。随着科技发展,现代仪器分析的方法和技术不断创新,目前主要趋向提高仪器的灵敏度、准确度、工作效率及对特殊物质或样品的分析适应能力等方面发展。近年来,仪器分析课程在高校化学相关课程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实验课程是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践性很强,许多高校为提升自己培养的人才在新世纪科学技术中的竞争力,已将仪器分析课程列为化学相关专业如应用化学、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等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5-6]。因此,在新工科的大背景下,仪器分析实验课的教学势必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和更新,以适应工程教育的新要求,提高新型工科人才培养质量。

生物仪器分析心得体会

生物仪器分析是现代生命科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深入了解生命现象和科学原理。在我的大学生涯中,我有幸接触到了生物仪器分析,并在实践中获得了许多收获。今天,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在生物仪器分析方面的心得体会。

二、认识生物仪器分析

生物仪器分析是一项高科技技术,需要较长时间的实践来掌握。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首先了解了什么是生物仪器分析,包括它所使用的各种仪器、其对应的技术原理及其运作机制等方面。特别是对于核磁共振、质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常用于生物领域的技术,我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在这个阶段,我对生物仪器分析的认识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为我后续的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实践探究

上过理论课程后,就要实践探究了。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与小组合作完成了许多关于生物仪器分析的实验课程。我们需要了解实验目的和步骤,熟悉实验的仪器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在实验完成后,我们对于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便在下一次实验中能够获得更好的结果。在实践过程中,我逐步熟悉了各种仪器和操作,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以及实验失败的挫折。

四、总结心得

在我的实践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生物仪器分析技术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实践是掌握这一技术的关键,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毅力和耐心,也要有面对挫折时的勇气。在实践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细节操作要求高、实验数据分析困难等等。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应对措施,例如多问问题、多思考、多观察等。

五、未来展望

尽管我的生物仪器分析的学习之路才刚刚开始,但我知道这项技术对于我的未来职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在未来,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我会尝试将所学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比如在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利用生物仪器分析来发掘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不仅如此,我也希望将生物仪器分析带到更多的领域中,例如工业品质检测等等。总之,我相信,学习生物仪器分析技术是一项极有前途和意义的投资。

六、结语

生物仪器分析是一门高科技技术,需要深度掌握,需要耐心和毅力。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深深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是,我相信,只要我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总结经验,那么我将会取得更多的进步和成功。我希望,也希望你们能够和我一起,以开放的心态面对挑战,探索未知的领域,不断提升自己。

生物仪器分析心得体会

作为学习生命科学的学生,我们对于生物仪器分析有着极大的兴趣。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迅速,各种新型生物仪器不断出现。这些仪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以及分子机制。在本文中,我们将分享自己的生物仪器分析心得,希望能够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二段:微型离心机的应用

微型离心机是一种常见的生物仪器。该仪器主要用于离心实验,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分离生物样本中的细胞,蛋白质等物质。在我的实验中,我使用了微型离心机分离了细胞。通过离心操作,我成功地获取到了目标细胞,获得了更准确的实验结果。通过这一实验,我认识到只有充分掌握生物仪器使用方法,才能保持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第三段:荧光显微镜成像分析

荧光显微镜成像分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物仪器,可以用来观测活细胞中特定蛋白质的表达情况。我在实验中使用了荧光显微镜成像分析仪,成功地观察到了感光细胞中促使细胞感光的蛋白质。通过这一实验,我认识到使用荧光显微镜可以更直观地观测生物样本的内部情况,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第四段:质谱仪的分析

质谱仪是一种对样品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主要仪器。在我的实验中,我使用了质谱仪来对获得的蛋白质样品进行鉴定。通过质谱仪的分析,我可以准确地得出样品中蛋白质的分子量,帮助我更好地了解实验结果。在运用质谱仪时需要注意,仪器操作要规范,否则会引起诸多问题。

第五段:总结

生物仪器分析是生命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我的实验实践,我认识到生物仪器可以很好地协助我们进行生命科学研究,有助于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在使用生物仪器时,我们需要熟悉其操作方法,仪器操作规范化,才能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会不断地探索新型的生物仪器,为探索生命科学做出新的贡献。

环境分析与现代仪器分析方法论文

摘要:

在信息爆炸、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不可避免。为维护国家间合作交流的有序进行,各种国际条约和协议也在推陈出新以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在如此背景之下,各国对国际法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对国际法的要求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利益分配的层面,而是进一步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寻求国际法上的公平与正义。本文便从国际法的起源“国家利益”、现代国际法对正义的追求以及国际法目前存在的争议等方面探讨了国际法未来的演进趋势,以求对我国国际法的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

“国家利益”;“正义”;零和博弈

国际法最初是为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而诞生,而在其诞生的原点几乎可以说是赤裸裸的利益分配,在现代国际法发展过程中,使用“国家利益”这一带有国民集体属性的词汇作为起点,来追本溯源可能更为适当。

一、国际法起源的伊始——“国家利益”

作为国际法中最重要的主体——国家,其最基本的三大要素是居民、领土和政府,如何使这三者统一而形成国家,最重要的莫过于国家利益这一纽带。一国遵循国际法的初衷必然是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起源的肇始,条约便是因为国家间利益的博弈而诞生。特别是在西方零和博弈的思维中,一方的获利必然造成对方的受损。条约建立于国家利益之上的特征尤为明显。以往的国际法所做最多的就是从众多的国际条约或协定中抽象概括出一般化通用的规则或原则,以便于条约的当事人——国家或国际组织等国际法上的主体能够更好地制定和履行条约。查尔斯比尔德曾说:“随着国家体系的出现,公众对政治控制的影响的增加,以及经济关系的巨大发展,国家利益这个新提法的界限逐渐被确定下来。”随着封建王朝的覆灭,以往代表着封建君主利益逐渐演变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利益。其中蕴含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也有西方启蒙运动的理性,随着共产主义的提出,共产主义的精神也渗透其中。由此看出“国家利益”既有界限也有演进,并非一成不变。各个国家的国家利益可能不同,但并不意味着没有相同的部分。美国前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曾有这样的观点“每个国家在维护和平这一点上都是有着共同利益的,因此任何企图破坏和平的国家都是非理性和不道德的”。据此他主张在“和平”这一共同利益的基础上进行国际交往。但“和平”这种共同利益显然太过空泛,或者说这种利益粘性不强,这可能也是导致其“国联计划”破产的原因之一。总而言之,国家利益应当是具有一定利益粘性,以整体国民利益为出发点的利益集合。对于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法起源,大多数学者认为应当以《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为起点,虽然这部条约也是建立在国家利益纷争的基础之上,但其正式以实体文本形式确立了现代国际法意义上的规则体系,开创了以自主、和解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为现代国际法奠定了规则基础。虽然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条约多是作为战争中战胜国对战败国利益瓜分的固定形式(表面以条约这种看似“合法”的形式,实质上是为了固定战胜国的`胜利果实、甚至为一些不义之战披上“合法”的外衣),但也正是这种对“固定”、“稳定”的追求,反过来束缚了一些国际法主体的肆意妄为。或迫于舆论和国际压力,同时也是由于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让起源于“利益”的国际法日趋向“正义”靠拢。

二、现代国际法中对正义的追求

如何看待国际法中的正义,正义同自由一样,是任何一个文明社会所应当追求和维护的,但是如果不具体到确切的时空环境之中,不置于真实的事件条件之下,正义便会显得空洞而泛化。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围绕着什么是“正义”叙述了很多,同时他认为法律是一种社会行为准则,是功德与正义的标志。法律需要正义去支撑,离开了正义,法律就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用。法律是正义的具体体现,目的就是要促进正义得到落实。国际法作为法律的一大门类,理应为实现正义服务。有一种观点认为,国际法上的正义便是为了全人类的利益。这种观点虽然为正义划出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范围,但是仍然停留在宏观角度,不具有实际操作性。“全人类的利益”仍然是相当泛化的概念,甚至很有可能被理解成多数人的利益,从而造成“多数人的暴政”。但值得关注的是,正义和利益并非完全对立,获取利益并不代表着非正义,正义也绝不是不能获得应有的利益。国家在正义的前提下维护或取得应有的利益是值得赞赏和推崇的。而国际法的作用和价值便是在这样的路径中得以体现。

(一)国际条约之于国际法国际条约

作为国际法最主要最重要的渊源,甚至几乎可以说国际法就是在众多国际条约上的抽象概括。在最狭义的理解中,甚至可以把国际法看作是”国际条约法”。然而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条约法”。现代国际法中的条约或协定应当基于国与国之间的平等关系而达成,所以国际条约或协定近乎就是平等主体之间订立的合同(抛开违背现代国际法精神的不平等条约)。如果把每一个国际法上的主体近似地看作民法上的个人,国际法中众多的条约就更像是一份份私人之间订立的合同,在这种角度下,条约的自主性自发性尤为凸显。而这种自发性自主性必然导致极大的不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违背法律稳定而权威的要求。

(二)国际法的自主性和自发性

自发性和自主性一方面是国际法的局限,但从另一方面,这未尝不是国际法的闪光点。条约的达成未经一国认可不产生效力,这就为小国弱国建立了一道天然的屏障,防止一些霸权主义的国家利用国际法法律的外衣,将本国意志强加于他国。有部分学者争论,这是否是民法上“意思自治”的延伸?其实,在西方法学发展进程中,的确是以民法为基础而构建法律体系,作为西方“万法之母”的民法中的许多原则理论,不止在国际法中有所体现,在其他诸如经济法、商法中被借鉴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这种基于“意思自治”衍生而出的国际法的自主自发性,很好地诠释了国际法主体,特别是国家之间的平等关系。正是基于这种平等,国际法中的正义才能得以实现。

三、国际法的争议

立足于现实主义之上,过去的国际法更像一种路径,以“合法”形式在窃取他国利益的基础上实现本国的目的,这种工具主义的思想促使相当一部分学者并不认同国际法作为法律的价值。他们并不认同国际法上的正义之说,批判主义者甚至更极端地指责,国际法不过是假借法律的“正义”之名,行谋取本国私利之实的躯壳罢了。很显然这种思维深受西方零和博弈理论的影响。而从理想主义角度出发,正义是应当存在于每一部法律之中的,国际法作为一个部门法当然也不例外。在现代社会之所以如此推崇法律,便是因为人们坚信它能切实地维护公平正义而非其他目的。同理,理想主义者坚信国际法能够发挥其作为法律的效用,协调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实现对正义的保障和维护。国际法的正义虽然争议颇多,但还是可以达成基本的普世价值,比如不欺凌弱小,强国不应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弱国等。这些理论其实放在民法上的平等主体之间也是能够成立的。即使在技术飞速发展,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国家依然是国际法上最重要的主体,并不存在超阶级的凌驾于国家之上的组织。这就决定了国际法“弱法”的性质,其无法像国内法那样获得有效强制力的维护,而要靠每一个国际法主体的自觉遵守。国际条约的履行首先要基于一国之确认和参与。即使是联合国这种最高层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安全理事会作为其中唯一有权采取军事行动的联合国机构,但它日常的活动更多地展现的也是各国利益的博弈和妥协,而不是正义在法律中运行的模样。现有国际法框架对现有国际秩序的维护,对于当下欠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是否是一种非正义还有待商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立的国际新秩序,主要是由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掌握话语权,相当一部分国际习惯和条约也是在欧美发达国家的主导下建立起来的,由于文化和利益的不同,这些既成的法律框架,在很大程度上并非是基于公平正义,更多体现的恰恰是西方利益的考量。如若片面地追求国际法上的正义而损害了一国的国家利益,这是否是对本国国内民众的非正义。同时由于国际法不具有一般法律意义上的强制力,历来为一些学者所诟病,从而质疑国际法是否能够称之为法律。明确的是,法律有很强的国别性,一国之法律往往仅能在本国范围内适用。即使很多国家的法律都存在一些普适通用的规则原则也不例外。每一个国家在运用国际法时是为了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这无可厚非。

四、结语

基于中国目前的国情以及当今世界趋势,虽然贸易保护主义、地区保护主义有愈演愈烈之势,但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仍然是国际社会发展的主流,由于物流、交通与信息技术的进步,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的趋势无法逆转。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中国的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都有良好的依托,为追求更高的国际贸易收益,在对外贸易这一方面可能更加需要学习和融入现有的国际法律体系,但不必太过急切而妥协于现有的某些不公的国际法律秩序,而应在不损正义的基础上切实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中国近代以来屈辱的历史,签订了一系列如《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导致中国人民对国际法有一种抵触情绪。这并不难理解。但中华传统文化中“兼相爱、交相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与现代国际法中对正义的追求在精神层面完全契合,现代国际法发展到今天遭遇的瓶颈或许正需要古老东方哲学思想的注入才能突破。中国创造性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是很好的范例。中国“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思想与西方的“零和博弈”大相径庭。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并不一定需要建立在损害他国利益的基础之上,或许这才是文明社会中国际法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任守景.墨子研究论丛.齐鲁书社.2009.

[2]梁云祥.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何志鹏、孙璐.国际法的中国理论.法律出版社.2017.

综合仪器分析心得体会

综合仪器分析是科学研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通过综合仪器可以检测物质性质、成分等信息,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我的研究生学习中,进行综合仪器分析已成为日常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艰辛和严谨,同时也有了很多收获和体会。

第二段:综合仪器分析的基本知识

在进行综合仪器分析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知识。例如,仪器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需要对不同的仪器进行了解,并熟练掌握使用方法。对于实验中得到的结果,也需要进行准确的解读和分析。同时,还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如化学反应机理等,这些都对于正确地进行实验和得出准确的结果十分重要。

第三段:实验操作中的注意点

在进行综合仪器分析的实验操作中,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首先,需要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步骤进行操作,以避免引入不必要的干扰因素。其次,在进行实验操作时,需要保证仪器的使用环境符合要求,如温度、湿度等。此外,在收集和处理数据分析时也需要十分谨慎,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段: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理解

在进行实验后,需要对结果进行准确的分析和理解。不仅要关注实验结果的具体数值,还要了解数据之间的关系,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解释实验结果并提出相关的结论。同时,还需要针对结果的可行性进行评估,以决定下一步应该如何推进实验研究。

第五段:总结体会

通过进行综合仪器分析,我深深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严谨和艰苦。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一丝不苟、全神贯注,才能取得最准确和可靠的结果。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技术方面的投入,也需要对实验和科学研究的热爱和追求。在进一步的学习中,我将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实验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总结

仪器分析课程内容丰富,涉及学科领域繁多,可应用于分析物质的化学成分和组分含量,也可应用于物质的瞬时追踪、环境在线监测、工艺过程控制等方面。不同的企业所需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不同,同样,不同专业学习的仪器分析也应该是具备专业特色[8]。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选择其专业需要接触到的仪器设备进行授课,尽量满足不同专业领域的学生在仪器分析方面的知识需求。如,根据给排水工程与科学专业《水分析化学》课程实验需求,该专业学生的仪器分析部分实验教学以水质分析仪、离子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原子荧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仪器为主;针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分析仪器主要用于环境污染检测和控制分析方面,故而以环境污染分析常用的toc分析仪、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仪、三维荧光光度计等为主进行实验教学。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仪器分析只是一种获取所需信息的分析手段,并不一定会从事相关工作,但该课程实验技术性很强,学生没有经过严格的实验训练,不可能有效地利用它来获得信息。然而,传统的教学中大多并不重视实验,学生在缺乏动手能力,学习效果差。此外,大学实验室里仪器设备种类繁多,许多学生饶有兴趣,样样都想学,但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掌握所有仪器设备的使用技能,是几乎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在课程安排上,我们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办法,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地调整实验教学内容,根据仪器学习的难易程度调整上课顺序和时长,让学生集中精力,重点学习掌握“一定”的技能。

3.2以分析仪器为中心构建知识体系

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实践性非常强,所涉及知识点多而散,系统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9]。在实验教学中,我们以仪器的基本原理、特点、应用范围等内容为主线构建了分析仪器相关知识体系。让学生系统的学习各种仪器的分析方法基本原理,了解各种仪器的基本结构、特点,学会各种仪器的操作和应用方法。通过仪器分析原理的讲授,引入仪器主要部件的学习;然后利用主要部件“拆分”仪器,让学生了解仪器内部结构;接着连接各部件“组装”仪器,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仪器工作原理及流程;再根据流程使学生学习仪器的具体应用;最后归纳总结不同仪器的共性(共同部件或结构或分析原理)与个性(特殊功能、独特设计或改进之处)特点,并适当利用现实生活中于仪器分析密切相关的应用实例,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从而与课堂教学所学的理论知识相得益彰。

3.3以教学效果为导向改革教学模式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对仪器基本知识的了解-认识-理解,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但是大型仪器的讲解本就比较抽象枯燥,理解难度较大,很多学生完全是被动式的学习,学习兴趣并不高,加之很多老师在上课时担心学生对仪器操作不当而带来损失或增加工作量,不让学生动手,而靠单一的演示实验进行教学,使学生无法对课程加深印象,更不能使学生在实验完成后有多少收获,致使学生对课程缺少热情,甚至出现厌学情绪。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采用与生活相贴切的仪器应用事例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根据实验学时不多的情况,利用翻转课堂,提前将构建的仪器知识体系作为辅助教材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对需要学习的仪器基本情况进行自主学习。由于实验场地有限,为给学生提供跟多的动手机会,一般安排4-5人一组同时学习,在练习过程中,要求所有同学练习到能够独立完成操作方为合格,然后在此基础上自主设计实验,完成一组样品分析。这样提升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有效避免了多人实验中,有学生只看不动手,实验数据应付了事的情况,使学生完成相关操作后能够融会贯通,活学活用。良好的维护和保养是仪器正常运行和降低损耗的保障。为使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在今后的教学和科研中体现其使用价值,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将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作为授课重要内容之一,让学生学习仪器维护保养的知识,培养良好的仪器使用习惯,增加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4科研实践促进教学

新工科背景下的新型人才应是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意的应用型人才。为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我们积极开展仪器相关的科学研究,并将自己的科研成果适时融入到实验教学实践中。同时,我们还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培育计划或是直接让学生参加老师的科研实践等形式,让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利用分析仪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和从事科研工作的信心。

4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仪器分析实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改革和探索,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大多数学生由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新型工科应用人才应是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也是能够顺应时代潮流的人才,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探索更好教学模式,不断改善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03):1-6.

[2]徐雷,胡波,冯辉等.关于综合性高校开展新型工程教育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