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热门通信的毕业论文(汇总16篇)

时间:2023-11-01 08:49:59 作者:GZ才子 热门通信的毕业论文(汇总16篇)

毕业论文是对四年学习成果的集中展示,不仅要展现自己的学术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价值。以下是一些毕业论文发表的指南和要求,对大家的论文发表和评审过程有所帮助。

毕业论文范文: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全球的数据网络在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信息在交流过程中也因为飞速发展的数据网络变得更加方便,同时数据网络在发展过程中呈逐渐扩大的趋势。而电力自动化数据在提高传输效率过程中充分利用了inter网和无线网,调度数据网和软交换技术在电网的大量应用,让开发和维护过程中的工作量得到减少的同时,也出现了更多新的问题,内部的信息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泄漏和损失的情况,有时候还存在信息被人为入侵破坏的情况,使得电网存在失控、误控的风险。因此加强信息安全防范工作,在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任务。

二、电力通信防护体系的概述。

电网安全防护整个过程就相当复杂,且极具系统化特点,其整个防护过程中将防护流程和管理技术通过先进的防护技术结合为一个整体。一般情况下,此工程在模型建立的过程中都参照信息安全工程学创造模型的基本方法,安全工程在试验中实施项目的全过程都能够得到信息安全工程模型,只是在实际防护过程中存在一系列差异,信息安全工程模型仅仅针对一些单一设备的安全设置,而电力通信防护体系的考虑更加系统化、复杂化。将这些因素归结为一个整体,安全侧略、安全管理、技术管理这三个方面是整体中包含的主要因素,也是信息安全模型构成的主要部分。

三、系统中的常见的漏洞和风险。

(一)系统中心站。

内部通信站的数据都会在中心站的节点集中,系统在收发外界数据的过程中都要通过此接口。若该节点被攻击者攻击,整个系统相对于入侵者就毫无隐私可言。若中心站一旦有故障出现,整个系统便不能工作,导致系统瞬间瘫痪。关于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因为中心站是系统的核心,在安全防御工作中应该将中心站列为重点保护对象。

一般对中心站的保护都采取强化防火墙技术进行,即加强中心站与外部网络互联环节的隔离防护措施。电力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大量的运用了防火墙技术,防火墙自身就可以作为一个信息的出入口存在于各个网络和网络之间的连接中,能够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对信息流就进行实时控制,防火墙对于各种攻击都有较强的抗性。网络服务和信息要想能够尽可能的安全,企业就必须要加强防火墙的建设。从逻辑层面来看,可以将防火墙当成分离器,也可以看成监控器,因为防火墙对网络和网络之间流动的数据由实时监控的作用,内部网络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都由防火墙进行安全保护工作。通常防火墙都有限制他人进入网络的作用,并将危险服务和危险用户和内部网络相互隔离,同时防火墙还能够有效防止他们接近内部网络自身的防御,用户在访问的站点的过程中也能够通过防火墙对特殊站点的访问进行限制,并且internet在监控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加方便。在入侵者对防火墙造成威胁之后防火墙会通过报警系统及时报警,以此能够将重要信息迅速存档并转移,很大程度保证了网络的安全。

(二)无线终端存在的漏洞和风险。

无线终端是在所有无线网络中都存在的,而却存在的数量极多,整个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都是由无线终端组成的。无线终端自身就有种类多、信号开放的特点,因此往往在终端会存在诸多的系统漏洞。系统保护工作中,对系统信息的保护和对系统业务安全的保护重要程度一样。信息自身的访问安全是系统信息保护的基础,在查看信息的过程中,对于没有权限的人一定要禁止查看,没有操作信息权利的人一定不能对信息进行操作。

对于无线终端漏洞的处理。系统在对各种信息的保护工作中要对权利和身份进行明确的划分,在访问信息的过程中为信息库加密,对于有访问权限的人而言没有丝毫的影响,这种方式仅仅只针对于没有访问权限的网络用户。另外通过信息访问模型能够对信息的访问拟定一个访问范围。在访问过程中会使用到信息访问安全技术,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便是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这两项技术。

(三)信息加密的漏洞。

在信息安全保护工作中一般都会使用到信息算法加密保护法对信息进行保护。在数据将要发送之前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加密的过程中会运用一种只有内部才知晓的算法;在接收方将文件接收到之后,再通过算法将文件进行转化,从而能够使信息和数据在传播的过程中更具安全性。在对数据进行保护的过程中主要运用到如下两种加密方式,一种是标准加密算法,另一种算法是公开密匙算法。公钥加密算法也称非对称密钥算法,用两对密钥:一个公共密钥和一个专用密钥。用户要保障专用密钥的安全;公共密钥则可以发布出去。公共密钥与专用密钥是有紧密关系的,公共密钥加密信息只能用专用密钥解密,反之亦然。加密信息策略与管理不当都会引发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

现今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中的信息传输一般都采用明文传输方式进行传输,在传输的过程中信息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经常会被恶意的监听、修改,系统也会因此受到严重的攻击。若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加密处理,电力自动化通信系统无论采取何种查杀木马软件对系统进行监控都无济于事,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漏洞依然得不到修复,采用明文方式传输数据会使各种信息安全风险出现,对系统造成很大程度的破坏,甚至有可能直接导致系统瘫痪。

(一)使用多层次加密码发加密无线通信系统。

现今链路加密和端口到端口加密以及混合加密方式是对网络信息加密运用最为普遍的三种加密方式。对网络中存在与相邻位置的节点出书数据加密便是链路加密,在所有节点和与自身相邻的节点之间都的数据传输都必须进行加密处理,一般在节点与节点之间都有相应的密码机对节点传输的信息进行保护,各个节点之间的密码机和密匙都存在一定的差异。端口到端口的加密主要是针对数据连续过程中对数据的加密。在对所有客户数据传输加密过程中都要求采用同样的密匙。而两者结合成同一个加密方式之后便成了混合加密,对传输的文件和信息进行两次或者多次加密。

(二)选择适当的加密算法方式。

在网络层和应用层之间引入ssl层,进行数据流的完全加密。加密的内容只包括应用数据,还包括传输协议内容。该过程将数据流分割成数据段进行加密,加密后数据由明文变成密文。

通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简历编号:

更新日期:

姓名:

国籍:

中国。

目前所在地:

广州。

民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广东省。

身材:

172cm57kg。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34岁。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计算机类:电脑工程师、

工作年限:

12。

职称:

中级。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随时。

3500--50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个人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

广州市三益实业有限公司起止年月:-11~。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it工程师。

工作描述:

管理整个公司的网络,erp物流系统,用友财务系统,金蝶人事系统,voip系统。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工程师。

工作描述:

安装与维护程控交换机,擅长维修大型电话设备。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技术员。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华南理工大学。

最高学历:

本科获得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毕业日期:

电子技术、c。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受教育培训经历:

学校(机构)。

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广州市电子信息学校。

电子技术。

--。

-09。

-07。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

电子通信。

大专。

-09。

华南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一般。

国语水平:

优秀。

粤语水平:

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1.精通各操作系统(windows2000/、linux)的安装,配置及维护。

2.擅长各类局域网(有,无盘网络)的`设计、组建、维护和管理,熟悉wan、lan、vlan、vpn等网络技术,能独立解决常见网络故障,熟练操作常用微软办公软件。

3.对数模电路熟悉。

4.英语能力较好,获得大学英语四级证书。

5.熟悉数据库的应用和开发。

详细个人自传。

本人具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善于发现和解决各类技术等问题,积极进取,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工作能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富强烈的责任心。

生活积极乐观,性格诚实开朗,爱好广泛,喜交朋友。

期望薪金:4000元或以上。

个人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家庭电话:

手机:

qq号码:

电子邮件:

个人主页:

写计算机通信毕业论文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原有基础之上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而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成为提高网络发展质量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智能化、高效化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而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身的优势性条件也推动着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然应用于信息系统、教育科研以及网络系统等各个领域,切实影响及带动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当然,为了保证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效果的实现与提升,仍需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把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特点并结合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与探索.

新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然应用于信息系统、教育科研以及网络系统等各个领域,切实影响及带动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与此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也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中,从应用层面探讨与研究计算机网络技术,其中带有明显应用特征的同时,也围绕着实际性应用需求这一中心点而进行,是计算机网络技术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当然,在对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的研究,除了要结合其应用领域的实际性需求之外,还需充分结合与有效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性条件,进而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得以全面应用、有效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形成巨大影响,成为信息系统构建与发展的有力支持.具体来讲,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信息系统构建提供技术支持。

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信息系统的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持,具体表现为:第一、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制定与提供新的传输协议,使信息系统传输效率得以保证;第二、计算机网络技术当中的数据库技术,能够满足信息系统的数据存储需求;第三、计算机网络技术当中的传输技术,可有效的实现信息传输.

(二)、提升了信息系统的建设质量。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当中,为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的同时,提高了其建设的质量.具体来讲,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系统的传输性能、信息存储性能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显着提升,使信息系统构建的预期目标得以实现.

(三)、促进了信息系统的发展。

自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到信息系统当中,信息系统本身的整体性能得以全面而有效的提升.与此同时,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在逐步应用于信息系统的`过程当中,也实现了信息系统不断向前发展.

(一)、ethernet(以太网)。

从ethernet(以太网)结构来看,包括为同轴电缆、双绞线以及同轴电缆与双绞线合成这三种主要的结构形式.结合目前网络发展而言,以太网是局域网当中的重要结构形式,为局域网提供有力支持的同时也提升了局域网的构建质量.

(二)、token-ring(令牌环网)。

从token-ring(令牌环网)的发展历史来看,其最早出现于美国,由美国ibm与ti共同研制.现阶段,令牌环网已然成为局域网的主要发展形式之一,其对网络提供的支持比较突出.令牌环网以其优先控制权机制,在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既可以满足网络需求,还能够提升网络传输的质量.

(三)、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近年来,光纤技术更是得以全面发展与普及.其中在城域网当中,以光纤技术为主的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是其中的主要传输方式.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当中,通过以分组交换和令牌方式来实现光纤容量共享.具体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以其100mps的高效率传输与100km远距离传输逐渐走向市场并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当然,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本身造价较高,直到后来如双绞线等产品的出现有效的弥补了这一价格劣势.

总体上来讲,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科研从中获得了先进的技术,对自身整个科研水平的提升产生巨大作用.具体来讲,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实现远程教育网络的构建。

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所搭建的远程教育网络平台,起到了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拓宽教育范围、提高教育整体效果等作用.从未来发展的长远角度来讲,远程网络教育必将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形式.而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也为远程网络教育的兴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为教育与科研提供虚拟分析技术。

在教育与科研领域当中,经常性的需要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而传统技术条件下并不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当中的虚拟分析技术,可实现对数据的形象分析、准确分析,提高分析效果的同时,促进教育与科研的进步与发展.

(三)、为教育与科研提供了计算机辅助技术。

如cad、cai等计算机辅助技术以其独有的直观、形象、便捷等优势性特征,在教育与科研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成效,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持.

对于公共服务体系而言,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收集、分析与处理,这关于公共服务体系的管理效率与工作效率.在传统公共服务体系当中,全由人工完成,导致公共服务效率低下,服务水平较低.然而,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公共服务体系引进先进工作方式,效率与水平得以大幅提升.

(一)、改进传统公共服务体系管理模式与质量传统公共服务体系管理模式依赖于人工操作,导致公共服务成本较高的同时效率不佳且水平较差.新时期,公共服务体系当中的办公管理系统已实现网络化.对此,在信息调用、便民服务以及咨询投诉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更好地满足了公共服务体系的实际性需求.

(二)、促进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发展新时期,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仅仅赋予公共服务体系较强的技术特征,而且还为其提供了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技术支持,保证了公共服务体系在实际运行过程当中具备可靠的技术手段,促进了公共服务体系的全面发展.

基于本文的分析可知,新时期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就实际情况来看,计算机网络技术已应用于信息系统、网络系统、教通信育科研、公共服务体系等重要领域中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此,我们应进一步深入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认知,从横向应用推广与纵向质量提升方面入手,促进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与应用.

[1]陈家迁.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及设计原理分析.信息安全与技术[j].2011(01).

[2]杨怀森.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及其防护策略.才智[j].2011(33).

毕业论文范文:通信工程的发展前景

1.通信工程建设及其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信工程建设人员安全意识较低,从管理者到施工人员安全意识都较低,最终使得通信建设安全事故频发。安全意识较低主要体现在通信建设中人员及材料等各方面的使用上,存在安全漏洞不能够及时发现和清理现场,导致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较多安全问题。

1.2施工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通信工程建设对于人员有很高的要求,不管是专业技术方面,还是素质上都需要有专业的人才。目前,在通信工程建设队伍中缺乏专业的人才建设,就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各种专业问题,最终影响通信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专业的人才队伍培养是通信建设单位的弱点,同时给工程建设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问题。

1.3通信工程建设忽略材料质量。

通信工程建设材料质量是安全管理的保障,一旦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材料质量问题,就会造成通信工程建设停滞。通信工程建设需要专业的队伍及高质量的材料设施作为基本保障,相反,不好的材料设施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及安全管理问题。因此,作为通信工程建设单位应该注重材料的使用及安全保护,尽可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出现。

1.4通信工程建设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

通信工程建设需要有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做综合的管理分析,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进行及时的额修复。而事实上很多通信工程建设过程中都缺乏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都是在出现安全事故时做临时的安全检查,都于事无补。由此可见,在今后的通信工程建设及安全管理中需要有专业的管理队伍,对安全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

2.通信工程建设及其安全管理问题探析。

2.1提高施工队伍建设。

施工队伍建设指的是专业素质及其工程质量方面,施工队伍专业性对于工程建设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提高施工队伍建设,凝聚团队力量,让通信工程建设更加专业化,并且不断的提高安全管理能力建设。

2.2严把材料质量关。

通信工程建设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施工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最终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通信工程建设对于材料有严格的要求,一旦材料出现问题就会造成较大的建设负担,因此,在材料的选取和购买过程中都应该注重质量问题,出现问题时能够进行及时的发现和总结。

2.3培养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通信工程建设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只有不断的提高施工人员安全管理意识,才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通信工程建设人员定期进行安全管理培训,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总结,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出现。人员安全管理意识是通信工程建设中的有效保障,也能有效的降低施工单位及人员方面的损失。人员安全意识是通信工程建设的基础,能够不断的提高安全质量保障,同时也保障了施工队伍的安全。

2.4使用专业的管理人员。

听信工程建设需要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同时也需要专业的管理团队,针对于施工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通信工程建设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对于人才使用方面也更应该注重能力的培养。通信工程建设需要较强的理论知识管理,同时也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管理,以此来降低通信施工安全管理事故。专业的通信工程建设管理人员需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对于一些安全管理方面有全新的认识,并且能够不断的发展创新建设方法。

2.5建立有效安全管理监督机制。

在通信施工过程中应该注重内部监督,对于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及时的监督处理。通信建设是需要有效的监督机制进行监管,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安全管理事故,同时也是对通信工程建设及其安全管理问题的有效保障。对于通信工程建设施工单位应该在内部建立监督机制,才能不断的进行创新发展,安全管理上的创新发展管理,能够更好的促进工程建设。

2.6建立畅通的设计项目质量检测和通报网络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信工程的质量管理应该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统一的沟通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信息的实时传递与发展,并且要实行抽检制度,在建设的过程中,以成产管理的检测体系为基础,完善检验,建立检验结果公示制度,建立质量安全信息专栏,保证质量管理的顺利进行。

3.1自动交换光网络技术的使用。

自动交换光网络技术(ason)是在光传送网(otn)以及同步数字序列(sdh)的基础上自动交换传送而形成的。该技术的提出主要是为了适应数据业务的快速增长。它在城域网和本地骨干网都有很强的应用性。自动交换光网技术自身的优越性很强,能有效结合波分复用系统技术容量大的特点和数字同步体系的保护性能,以达到网络本身搜索资源和自我发现的功能。该技术在通信工程传输技术上有很大的潜力,能提高网络通信的质量,是通信工程传输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3.2一体化发展。

实现一体化发展是目前通信工程传输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主要是将原始速率不宜的单机版相互结合,以形成不同通信领域设备的一体化,这对开展通信管理、监督以及维护通信设备有很重要的作用,能有效确保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转。一体化发展的实现,还有一个重要的优点是降低了通信成本。传输技术一体化能合理配置通信过程中的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并给未来完善通信工程传输技术留下了一定的发展空间。

3.3设备和产品的小型化发展。

设备和产品的小型化发展不仅是未来通信工程传输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也是未来社会研究高科技的一个重要方向。小型化发展最大优点就是降低了设备和产品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成本。将其应用于通信工程中,可以大大减少城市的占地面积,降低通信材料和运输设备的成本。它将通信传输技术的使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是比较符合社会大众生活需求的一个发展方向。

3.4多功能化发展。

多功能化发展是现代通信工程传输技术的又一重要发展趋势,是建立在设备和产品小型化发展基础上的。一般而言,多功能化和设备、产品小型化是相辅相成的,多功能化的主要优点是把传统的单一传送信号设备替换成有直接导入功能的新设备,提高设备增值业务的能力,有效增加传输设备的功能和用途。同时,多功能化发展能提高网络信号的传送速度、增强综合设备之间的功能,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对不同设备的需求。在成本节约上,多功能化发展趋势主要是通过集成独立设备的功能,降低设备对光缆芯数的要求来实现的。此外,多功能化发展还能提高信息传输线路容量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高丽,刘慧东,井绪源.无线通信工程的特点,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j].科技信息,2017,09:51.

[2]田萌.对通信工程发展前景的探析[j].电子制作,2017,05:133+135.

通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中国的通信工程建设起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邮电部门形成之后,并且伴随通信构建的区域扩展之后,并且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全国各地逐渐构建了邮电类型的研究所以及高校。并且其他领域的设计部门中也包含通信策划模块,主要进行和该专业相关的通信策划运转模式。并且伴随中国的通信领域的迅速进展,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通讯行业极速扩展,并且在设计企业的数目上实现了迅速增长。此外,该行业的职业者的素养也极大提升。在两千年初,整个国家实现通讯设计的企业高达几百个,从事该领域的职业技术人员在两万人左右,其中国家一级的设计职业单位大约在四十个左右,国家二级的设计职业单位在七十个左右。

伴随国家的经济制度的深化改革,各类邮电事业单位渐渐趋于市场化模式,并且达到行业化的监管模式。邮电设计领域为国家的邮电领域早先建立的探察策划企业,并且成为国家的通讯领域的进展表率。

2通信工程中的通信设计主要地位。

通信设计概述。

毕业论文《GIS在移动通信网本地网管中的应用》开题报告

模具是机械制造业中技术先进、影响深远的重要工艺装备,具有生产效率高、材料利用率高、制件质量优良、工艺适应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航天、航空、轻工、电子、电器、仪表等行业。中国模具工业产值达到610亿元,增长率保持在25%的高水平,行业的生产能力约占世界总量的10%,仅次于日本、美国而位列世界第三。我国冲压模具产品的质量和生产工艺水平,总体上比国际先进水平低许多,而模具生产周期却要比国际先进水平长许多[1].

冷冲压是在常温下,利用冲模在压力机上对板料或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零件所需的形状、尺寸的一种压力加工的方法[2].利用冲压模具生产可以保证产品的尺寸精度,使产品质量稳定,而且在加工中不破坏产品表面。用模具生产零部件可以采用冶金厂大量生产的廉价的轧制港胞或钢带为配料,且在生产中不需要加热,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好、重量轻、成本低且节约能源和材料等一系列优点[3].而模具则是大批量生产同形产品的工具,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目前,工业生产中普遍采用模具成形工艺方法,以提高产品的生产率和质量。冷冲压技术的发展和模具技术的发展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应该说,冷冲模具的研究和创新对于现代工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产品对模具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模具设计方法已无法适应产品更新换代和质量提高的要求。三维cad/cam系统的成功应用,使得计算机不再仅仅是设计过程中的绘图工具,也是设计者进行空间思维的辅助工具。三维设计,已成为产品开发、模具设计及产品加工中这些薄弱环节的最有效的途经。

本课题以xxx厂产品的生产过程为案例,以solidworks为工具,进行冲裁模、弯曲模和成形模的设计研究工作。以冷冲压技术结合先进的cad/cam技术,进而提高提高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和缩短模具的设计制造周期,进行压力容器冲压模具设计。具备了如下优点:

(1)冷冲压技术与其他加工方法相比具有:冷冲压操作工艺方便,便于组织生产,是一种高效低耗的加工方法,适合大批量生产。而且冲压出的零件制品一般不需要进一步机械加工,互换性好,在耗费不大的情况下能获得强度高、刚度大而重量轻的零件。

(2)课题结合模具cad/cam技术,产品的设计过程中直接由三维模型转为二维图,可大大缩短设计时间,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且能够较好地完成研制设计任务。同传统的'模具设计相比,它在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还是在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等方面,都具有很大优越性。

(3)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不再仅仅是设计过程中的绘图工具,也是设计者进行空间思维的辅助工具。课题结合三维技术并且使计算机运用到了生产设计的实践中,有一定的创新性。

二、相关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计算机逐渐进入了模具生产的设计、制造、管理等各个领域;辅助进行零件图形输入、毛胚展开、调料排样、确定模具尺寸和标准、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输出nc程序等工作,使得模具设计、加工精度与复杂性不断提高,模具制造周期不断缩短。当前国际上计算机(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的发展趋势是:继续发展几何图形系统以满足复杂零件和模具的要求;在cad和cam的基础上建立生产集成系统(cims);开展塑性成形模拟技术的研究,以提高工艺分析和模具cad的理论水平和实用性;开发智能数据库和分布式数据库,开发专家系统和智能cad等[4].随着工业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快速适应工业产品更新换代和提高质量的要求,发达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模具cad/cam技术的研究。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将cad/cam技术应用于汽车覆盖件的设计与制造;20世纪70年代日本机械工程实验室和日本旭光学工业公司分别开发了连续模设计系统mel和冲空弯曲模系统pentax;1982年,日立公司研制了冲裁模cad系统。到20世纪80年代,模具cad/cam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冷冲模具的设计与制造[5].

冷冲压的加工工艺在我国的具有悠久的历史。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冷冲压工艺和其他生产工艺一样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冷冲压加工的工艺和设备正在不断的发展(包括冲压模具技术的发展),把冷冲压技术提高到了新的水平。为适应冷冲压工艺水平的提高,我国对冲模的研制也在不断加强。但是总体上说,我国模具工业起步较晚、基础差,就总量来看,大型、精密、浮渣、长寿名命模具产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虽然在模具的制造方法、手段方面达到了国际水平,模具结构、功能方面也接近国际水平,但是在制造的质量、精度、制造周期和成本方面和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模具cad/cam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才起步,长期处于低水平重复开发阶段,许多软件依赖于进口,对许多引进的cad/cam系统缺乏二次开发。以下是我国近年来模具产值模具进出口情况表[6]:。

从表一我们可以看出模具行业的发展是迅速的,其产值正在一年比一年提高。从表二看出我国模具的进出口重量保持上升势头,由于在大型、精密、浮渣、长寿命模具缺乏的情况下,高技术的模具依赖于进口。所以研究和提高冷冲压模具,并把cad/cam技术运用于模具设计的实际中去对于我国模具发展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冲压技术的发展方向[7]:。

(1)精密冲裁:普通冲裁件断面粗糙、精度低,而精密冲裁可以使零件有光洁的断面和高的精度。目前已有的相当一部分过去用切割加工的零件改为精密冲裁,精密冲裁工件的厚度可达到2mm.因此,精密冲裁以无切屑加工代替了大量切削加工,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2)应用先进工艺:气体、液体、橡胶、超塑性成型等先进工艺,对某些复杂零件的成型有明显的效果,要深入研究其变形机理,确定合理工艺参数,提高成型效能和实用性。

(3)冲压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研制自动送、退料装置,多工位自动压力机,自动生产线,带自动保护的监视和检测装置等,这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和保证操作安全的有效措施。

(4)模具标准化:不仅要有各种规格和精度的模架标准,还要发展典型模具结构和零部件的标准化工作,降低模具设计复杂程度,降低模具制造技术,缩短生产准备周期。

(5)发展模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就是用电子计算机作为信息处理手段,进行最佳判断、计算,实现综合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就是生产人员借助计算机对模具制造实行监督、控制和管理。将模具设计与制造联成一个统一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是向自动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对提高模具设计与制造质量、简化模具设计和生产管理将起巨大的作用。

三、设计内容与方法、研究难点及预期目标。

课题主要内容是研究冷冲压模具的设计,根据xxx厂产品va―80型和cw―25/0.8型的制造及工艺设计其冷冲压模具。首先应该深入学习机械设计、机械cad/cam、冷冲压技术等相关在课题研究中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理论的掌握是实践的基础。同时应该对所设计的冷冲模具的对象va―80型和cw―25/0.8型压力容器的结构和生产制造工艺进行全面的了解。再运用solidworks对所涉及的压力容器进行三维实体的绘制,并利用solidworks的工程图生成功能输出二维视图。这样利用三维软件就可以加速产品开发的进程,缩短了设计的周期,也确保了产品的质量[9].把计算机辅助设计运用到了压力容器设计的实际之中,这也是本课题的创新点之一。

冷冲模具是模具类别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通过模具对金属的直接加压使其产生塑性变形,金属材料分离,以获得一定尺寸和性能的金属零件[10].模具的设计过程是和生产实际分不开的。所以设计的方法是要在深入学习机械设计、机械cad/cam、冷冲压技术等相关在课题研究中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发挥solidworks这一三维设计软件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作用同时,并且与xxx厂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工艺相结合,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推动理论的研究方法进行有效方法进行压力容器的冲裁模、弯曲模和成形模的设计工作。模具设计者进行模具设计时,首先应该根据所收集到的设计资料,经过充分理解、研究、确定模具结构设想后,在允许的情况下调查使用单位和制造单位,征求其意见,摸清设备状况及技术情况以及加工能力,作出初步方案开始进行模具设计。冷冲模具的一般设计路线为[11]:。

(1)分析整理技术资料,确定设计依据。

(2)确定工艺方案,决定模具结构形式。

(3)绘制模具草图,进行零部件设计及必要的工艺计算。

(4)进行冲模的总体设计。

(5)模具主要零件结构设计。

(6)选定冲压设备。

(7)绘制模具总图。

(8)绘制各非标准零件图。

(9)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xxx产品图样到其冲压模具的设计过程如下:

四、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

20xx.12.20―20xx.2.24文献检索,外文文献翻译,写出开题报告。

20xx.2.25―20xx.5.10冲压成形工艺分析,模具设计。

20xx.5.11―20xx.5.20整理图纸,写出毕业论文。

20xx.5.21―20xx.5.31毕业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李名尧。模具cad/cam[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

[2]徐炜炯。冷冲压技术问答(上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1。

[5]李名尧。模具cad/cam[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3。

[6]表格来自中国轻工模具网。

[7]徐炜炯。冷冲压技术问答(上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1。

[8]文群。提高冷冲压模具寿命的措施[n].中国化工报。-4-4.

通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简历编号:

更新日期:

无照片。

姓名:

大学生个人简历。

国籍:

中国。

目前所在地:

广州。

民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福建。

身材:

160cm?kg。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22岁。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

电子/邮电/通讯类:电子、通信、邮电、

工作年限:

职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随时。

--35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个人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

广东省广州市昊翔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起止年月:-08~。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广东省广州市星宇公司起止年月:-08~。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广东省广州市新凌峰公司起止年月:-08~。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最高学历:

本科。

毕业日期:

通信工程。

受教育培训经历:

学校(机构)。

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09。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通信工程。

本科。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良好。

国语水平:

一般。

粤语水平:

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奖励情况:

2005-第一学期获得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三等奖学金。

2006-第一学期获得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三等奖学金。

2007-第一学期获得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三等奖学金。

6月,获得2009届优秀本科生毕业设计。

详细个人自传。

为人正直,谦虚谨慎,性格温和,乐观自信,积极上进,严格律己,责任感强,有崇高的`敬业精神;生活简朴,吃苦耐劳,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团结关心他人,有很好的人际关系,有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乐于与他人沟通,善于了解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长处;做事原则性,并从中不断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希望贵公司给我一个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机会。

个人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130xxxxxxxxx。

家庭电话:

手机:

130xxxxxxxxx。

qq号码:

电子邮件:

个人主页:

通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教育部发布了新的高职专业目录专业铁路通信信号一分为二通讯和信息技术为铁路维护和铁路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和其他企业把握铁路通信专业知识从事铁路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管理、建设、技术改造和工作能力。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专业的核心是课程沟通技术课程在这个专业中扮演基石的角色有基本的和介绍性的[1]。

目前,铁路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在通信专业知识更新速度,现有教材的内容难以理解的最新发展的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结合实际的工程应用有不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不完全由,虽然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逐渐发展,课程的对接和位置仍在探索。因此,迫切需要探索通信技术课程的集成。

(1)改变固有观念。教师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重点,教学理念,企业需要人才,学校是什么样的人才培养,人才培养适应企业的需要。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没有完全实现。

(2)课程设置、教材选材未能反映“专业”,是本科课程的使用,教科书的一个小版本采用的是简化版的本科教学材料,轻量级理论实践。

(3)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也是一种循规蹈矩,不符合现代通信工程人才的行业。

(4)教学评价机制未能体现“实用性和实用性”。

2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客观分析就业岗位铁路的通信技术可以分为两类,分别是操作类(铁路、城市轨道等)和施工企业中国铁路通信工程的工作类型;操作类从事铁路通信设备(通讯、传输、访问、数据通信、调度通信、集成视频监控、会议电视、电源和环境监测,等等),日常维护和维修领域的铁路建设类通信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此外,还需要注重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文化在专业文化中。整体设计与高职院校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的方式评估单独招生考试的一般基本录取完成每年4月,大学的5个月时间成为关键时期从高中到大学的学生。首先,我们将利用通信技术网络资源共享课程,引导学生提前学习专业课程。

第二段,我们将了解铁路交通专业的特点和企业文化,并通过教师来确定利益切入点。

第三段,使用专业实践,深入企业,熟悉沟通工作人员的工作(包括建设和经营)。教学过程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把教室带到教室进行教学、教学和案例教学,作为一个核心课程,将是“教学、学习、成为一体”。注重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实践和实践、锻炼和培养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方面发挥作用。课程考试的评估是基于学习、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能力。评估的多样化、评估应内容多向度,充分体现了企业工会的课堂评价和评价、教师的自我评价、过程和考核结果。学生们将参加两个班级的活动,参加国家、省、医院的比赛活动来得分,评分原则基于学生手册。

3基于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导向的课程改革。

技能竞争是由于与生产实践相关的技能竞争项目设置,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而促进职业教育人员培训模式的变化发挥着重要作用。每年的竞争都吸纳了行业的前沿技术,这也给专业教学带来了新的意义。与国家铁路交通专业比赛“华为杯”数据通信规程、“计算机网络”事件以及“4g技术导向的网络建设技术”等进行了相应的通信技术竞赛。学科分析“华为杯”数据通信学科的主机国家铁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学科设置的参考铁路公司20“数据通信”竞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主要设备和竞争环境、竞争环境来模拟整个铁路数据通信网络的物理环境。国家游戏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涵盖了企业交换路由的所有内容,并考虑了云计算和集成布线技术。国家“4g全网络建设技术”项目紧密整合了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和铁路移动通信发展规划的发展方向,充分利用了对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竞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与此同时,它也吸引了制造商积极参与。竞争作用:

(1)竞争不仅促进学生对通信技术,尤其是铁路通信技术的'深入理解,加强铁路通信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

(2)铁路通信技术课程建立了铁路的能力目标和技能方向。通过企业的参与来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融合,同时加强教师专业商务交流类院校之间的铁路通信,形成一个高标准的铁路通信教学方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教学行业整合教学行业的能力是技能人才需要具备的核心素质,课程是培养专业行动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实践教学实践中,专业行为的能力可以体现在三个指标上: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上,方法注重实践能力,社会能力集中于专业经验,三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上的对接。对于铁路特殊类型的工作,建立外部培训实践基地和与人才培养模式紧密结合的铁路通信和信息技术尤为重要。

(3)以专业的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基础,与操作单位和施工企业紧密合作,建立一个稳定的实践基地,以确保正常的通信技术课程。选择道路局的培训基地,建设项目作为培训基地。

(4)企业共同建立实践基地,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相应的协议,包括培训基地可以接受培训项目数量,内容,时间,接受学生,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截止日期,等。其所在单位根据实际培训基地管理有关规定和措施的执行,但必须建立质量,确保教学任务,提高系统和措施。学生在实践基础上应根据本单位的规定和对需求管理的措施实施,教师将负责统一管理,将单位与相关兼职教授负责分配学生的实践内容。培训后,考试小组对学生和教师进行综合评价。

(5)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培训团队。企业有一个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或技能的工程师、技术员及以上资格作为兼职教师,专业技术人员,熟练的工匠结合双重结构的教学队伍,努力增加兼职培训、实践指导教师的培训,使其明确的专业教学要求,良好的专业教育教学方法。

4实践教育改革。

(1)基本实验。通过对炎性行为的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提高实践能力。

(2)综合设计实验。以集成电路和可编程设备为主,由学生自己设计、装配、调试、培训学生工程设计能力、激发学生创新设计理念、提高创新能力。

(3)设计研究实验。突破课程线、综合性、研究性的学习设计,主要是为了深入学生的理论进行研究性实践,提高综合能力。

(4)根据通信技术专业工作的需要“学徒”校企合作领域工作,每个老师带着几个学生在多个实际的实习工作实践,逐渐熟悉的职业能力需求,专业,同时在实习完成毕业设计,打破传统课堂完成毕业设计模式。

5结束语。

从铁路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为基础,从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方案入手,提出了对通信技术的深入思考。指导和对接后整合教学技能的竞争,使学生“学习”在“使用”期间,真正成为企业沟通的工作,毕业后“使用”来留住新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唐笑林,董武.项目驱动、赛练结合理念下“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j].宿州学院学报,(5):116~119.

[2]冷雪锋,任爱珍,蒋正炎.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4):18~23.

[3]杨建良.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19~24.

大专通信毕业论文题目

2.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

3.产妇的心理状态与护理。

4.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

5.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的原因分析和对策。

6.护理质量与护士长职责。

7.浅谈晚期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护理体会。

8.如何增强护士法律与服务意识避免护理纠纷。

9.高危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10.临床心理护理与护士心理品质浅析。

11.浅谈门诊健康教育的对策、形式。

12.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13.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外科护理。

14.早产儿窒息复苏后的观察与护理。

15.临床护士如何避免护患纠纷。

16.158例脑部疾患健康教育接受能力普查及对策。

17.浅谈护士长综合素质的影响力。

18.两种心理干预方法对胆囊切除病人术前焦虑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19.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护理。

20.护理文书书写中潜在的医疗纠纷。

21.学龄前患儿的心理护理。

22.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难点分析及对策。

23.全髋置换围手术期护理。

24.维生素k缺乏症的护理及预防。

25.浅谈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及营养支持。

26.自杀精神病人的心理性特征及护理对策。

27.精神疾病的康复教育及护理指导。

28.对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常见的问题实施循证护理的实践。

29.护患沟通技巧及对病人康复的重要性。

30.护患沟通技巧对病人康复的重要性。

31.继续护理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32.护理记录书写探讨。

33.急诊科护生实习带教方法的探讨。

34.糖尿病足患者的高危因素和护理干预。

35.加强急诊护理工作防范护患纠纷。

36.浅谈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37.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

38.住院病人文化休克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

39.开胸行食管癌切除术加食管胃吻合术护理。

40.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

41.陪护人员对肿瘤患者的影响。

42.老年冠心病的健康教育。

43.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导开展护理查房。

44.护患纠纷分析及防范。

45.护患沟通的技巧及对病人康复的重要性。

46.208例tvp治疗bph术后护理体会。

47.浅谈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

48.鳞纹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术后护理体会。

49.浅谈护士长素质与护理管理。

50.眼球穿通伤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51.乳腺癌病人的手术护理。

52.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自我防护及自我保健。

53.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体会。

54.心理行为疾病的心理护理。

55.开展健康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6.加强护患沟通预防护理纠纷。

57.骨盆骨折护理术探讨。

58.化疗药物的防护。

59.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配合。

60.临床护士心理品质浅析。

61.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撤离呼吸机的护理对策。

62.老年病人健康教育的探讨。

63.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的体会。

64.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0例围手术期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65.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

66.烧伤患者的休克期临床护理。

67.麻醉后留置导尿的临床观察。

68.手术室护士压力源分析与对策。

69.重症胰腺炎35例术后护理体会。

70.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71.循证护理在孕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72.性传播疾病患者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

73.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剖析及护理。

74.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

75.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76.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护理。

77.脑肿瘤高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78.骨伤科病人功能锻炼的护理与指导。

79.儿科护士如何避免护患纠纷。

80.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81.浅谈健康教育中的沟通技巧。

82.临床护士压力源分析及对策。

83.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84.机械通气病人的气管插管护理。

85.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86.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87.成人留置胃管测量方法的探讨。

88.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治疗新方法的临床应用及相关机理。

89.临床护士心理品质浅析。

90.直肠癌根治术28例护理体会。

91.有关早产儿护理与治疗中的某些问题探讨。

92.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

93.乳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94.产妇产后实施健康教育程序的效果与体会。

95.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血肿的护理体会。

96.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个体化康复护理。

97.肠造口康复期病人的心理护理。

98.急诊护士压力源分析及对策。

99.预防老年糖尿病足的社区健康教育。

100.临床护士压力源分析及干预对策。

101.学龄前住院患儿行为特征原因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

102.浅谈基础护理在控制院内感染中的作用。

103.多发性创伤的急救护理。

104.哮喘持续状态的观察护理。

106.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肺癌的配合及护理。

107.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穿孔的原因分析和护理体会。

108.健康教育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109.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

110.健康教育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111.胰岛素泵的临床护理。

112.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

113.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114.临床护士如何避免护患纠纷。

115.护理工作中安全护理与自我防范措施。

116.健康教育中的沟通技巧。

117.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18.护士在病人健康教育中的沟通技巧。

119.谈创伤急救术中护理道德。

120.甘露醇在妇科手术前清洁肠道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121.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

122.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123.护患沟通技巧及对病人康复的重要性。

通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无线通信发展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过程中,产生了不少新的技术的同时,又在不断地与其他技术进行综合,从而不断地涌现出一系列的通信方式,在适应不断提高的社会需求同时,自身也得到完善和发展。

从无线电通信发展全过程来看,不难看出,无线通信大致可分为3个重要发展阶段:代~30年代的短波通信,50年代~70年代的微波接力通信(含卫星通信),80年代~现在的移动通信。

现仅就当今发展最为迅速,系统最为复杂,而又是热门话题的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叙述。

截止20xx年7月,全世界的移动用户数量已经突破50亿户,预计今年该数字将突破60亿。

移动通信之所以得到快速发展主要是其不受任何时间、地点限制地实现了对象之间的通信。

从设备组网的角度看,移动通信网络可以看成是有线通信网的延伸,它由无线和有线两部分组成。

无线部分提供移动用户终端的接入,其包括数据交换、用户管理、漫游、鉴权等大部分网络功能的实现还是通过固定网络来实现的。

1.移动通信发展史。

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

这是移动通信蓬勃发展时期。

1978年底,美国贝尔试验室研制成功移动电话系统(amps),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

根据移动通信的发展史,其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

1)第一代——模拟蜂窝通信系统。

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是移动通信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

1978年底,美国贝尔试验室研制成功高级移动电话系统(amps)并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也即是第一代移动电话网,采用的是蜂窝组网技术。

美国第一个蜂窝系统amp在1979年成为现实。

因为传输技术条件的等的限制,第一代可移动电话用户不能实现长途漫游,也就是说移动电话用户只能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实现移动通信,除此之外,该系统还存在着诸如系统容量不足、系统间互不兼容、通信质量不好、保密性不强、不能提供数据传送业务等致命的弱点,因此,第一代模拟蜂窝移动通信最终被第二代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所替代。

但在该组网技术仍在下一代系统中得以应用。

2)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为了克服第一代模拟蜂窝通信系统的各种缺点,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其代表技术是欧洲的gsm和美国的cdma,也就是通常所说的2g(即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主要采用的是时分多址技术tdma(timedivisionmultipleaccess)或者是窄带码分多址cdma(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技术。

tdma系列最有代表的是泛欧gsm、美国d-amps和日本pdc;窄带码分多址(n-cdma)系列主要是以高通公司为首研制的基于is-95的n-cdma(窄带cdma),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技术,它的应用技术标准叫做is-95,是美国在1993年发布的n-cdma标准,现在已成为常用的国际标准。

2.移动通信的特点。

移动通信是基于终端用户处于移动状态的通信方式。

它具有如下有别于有线通信的特点:

1)由于用户位置的不确定性,它跟通信中的基站必须使用无线电波来传输信息。

由于电波是沿直线传播的,受移动台不断移动、障碍物遮挡、地形和地物的影响会使电波多径传播而造成多径衰落和阴影效应等影响,严重干扰了移动通信的质量。

3)通信容量有限。

4)通信系统比固定网复杂得多。

因为用户随时移动位置等原因,通信系统需要具备根据信号的强弱来进行通信信道的切换、频率和功率控制、地址登记、越区切换及漫游存取等跟踪技术。

这就使得移动通信系统的信令的设计要比固定网要复杂得多。

在入网和计费方式上也有特殊的要求;。

5)对移动台的要求高。

移动台长期处于不固定位置,外界的影响很难预料,这要求移动台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此外,还要求性能稳定可靠、携带方便、小型、低功耗及能耐高、低温等。

同时,要尽量使用户操作方便,适应新业务、新技术的发展,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

这给移动台的设计和制造带来很大的困难。

3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技术的创新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移动通信无论是技术上还是业务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些变化也正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如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等等,人们对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将提出更多更高的需求。

尽管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也在不断的得到完善,但随着用户数量和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可以预见的是,在这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下,频率资源已经成为瓶颈,通话质量不尽人意,传输速率不高,达不到真正意义上满足移动多媒体和物联网的需求。

5)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提高,视频移动业务将越来越普及,高速率、高质量和低费用是下一步市场对移动业务提出的更高要求。

目前世界上大多还在沿用着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也在逐步推广当中,但源于更多的需求,人们早已提出了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的设想。

4g标准比要比上一代具有更强的功能。

3.1第三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第三代移动数字通信系统(3g)是在第二代的基础上进一步演变的以宽带cdma技术为主移动通信技术,能同时提供语音数据综合服务和移动多媒体服务的移动通信系统,是一代有能力彻底解决第一、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弊端的先进的移动通信系统。

为了在移动通信领域适应高速数据和图像电信业务的发展,并企望在第三代系统中统一标准,国际电联(itu)进行了多方面努力。

于5月确定w-cdma、cdma和td-scdma三大3g标准,并写入3g技术指导性文件《20国际移动电信计划》(简称imt-2000),10月19日,在国际电信联盟在日内瓦举行的无线通信全体会议上,经过多数国家投票通过,wimax正式被批准成为继wcdma、cdma2000和td-scdma之后的第四个全球3g标准[2]。

与前两代移动通信相比,第三代数字移动通信是一种能够覆盖全球的多媒体移动通信。

它具有别于上两代移动通信的两个主要特点是:

1)可实现全球漫游,使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任意人之间的交流成为可能。

2)能够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宽带多媒体服务。

也就是说,用第三代手机除了可以进行普通的寻呼和通话外,还可以上网读报纸,查信息、下载文件和图片;由于带宽的提高,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还可以传输图像,提供可视电话业务。

从这两年的情况来看,随着终端手机设备的智能化发展,使得3g业务越来越多的在人们的生活中体现,如wap业务,多媒体消息业务,定位服务业务,ota下载业务等新兴业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3g牌照已经花落三家,分别是:td—scdma中国移动(中国技术)、wcdma中国联通(欧洲技术)、cdma2000中国电信(美国技术)。

随着运营商竞争压力的加剧,可以预见的是我们消费者将享受到更好的新兴3g业务服务和更多的资费优惠。

3.2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尽管历经多年的研究开发,第三代移动通信在实际应用中还是碰到了很多问题,因此人们又开始把希望寄托到了提前出现的第四代的研究。

到目前为止,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技术还只是较多地停留于概念性的`设想上,人们可以称之为广带(broadband)接入和分布网络,也可无线互联网技术或后3g技术,在4g的定义上,人们还无法就其技术参数、国际标准、网络结构、乃至业务内容给出一个标准。

但其大致的轮廓已经得到了业界的共识。

展望未来,我们可以大致看到4g通信将具有如下的特征:

1)信息传输速率更快。

人们研究4g的初衷是为了解决移动终端快速访问互联网的问题,变为现实的4g在应用上应具备更快的无线通信速度。

从目前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4g最大的数据传输速率超过100mbps,而3g网络只有2mbps。

2)网络频谱更宽。

要想提高信息的传输速度,4g网络中所需要带宽要比3g网络高出许多,估计达每个信道的带宽会达100mhz,是3g20倍。

3)容量更大。

据估计,后,人们每天所获取的信息量要比今天至少高3-4个数量级,而3g的容量将远无法满足这种增长的业务量需求,所以,在4g里将采用新的网络技术来极大地提高系统的容量,如sdma(空分多址)技术等,来满足未来大信息量的需求。

4)兼容性强。

要使4g通信尽快地被人们接受,4g应考虑在投资最少的情况下轻易地过渡到。

因此4g将采用大区域覆盖、多种网络相互兼容、终端及网络升级过渡容易等特点。

实现真正意义的全球漫游。

5)智能性更高。

4g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更高。

在网络系统功能方面,能够做到自适应地进行资源分配、处理变化的业务流和适应不同的信道环境;在其用户终端的设计和操作也将更具智能化,它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手机,它可以被当成手提电视,能够综合各方面因素来提醒它的主人此刻该做什么或者不该做什么。

它将能够实现许多现在人们无法想象的功能。

6)能实现更高质量的多媒体通信。

4g通信将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现有3g多媒体通信存在的品质不良,数据传输速率不高的不足,为各种多媒体流的高速高质量传送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7)通信资费更加便宜。

由于兼容性问题的解决和平滑性过渡的实现,4g的通信部署相比其他技术将显得容易和迅速得多。

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降低运营成本,竞争的白日化将让人们享受到更加便宜通信资费。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未来的4g通信的确显得很神秘,但技术的发展将使4g通信变成现实。

实现3g未能实现的功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通信。

4结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依靠移动通信带来的便利。

可以设想不需要多少年,我们将会迎来一个真正的综合性的、宽带域、多功能、可以随时随地满足人们多角度、全方位需求的通信方式。

参考文献。

[1]王文博.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常永宏.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与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3]谢显忠,等.基于tdd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m].电子工业出版社,.

计算机通信毕业论文

论文摘要:介绍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采用“发现式”互动教学方法,引进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重视实践环节,以网络技术构建网络课程教与学的互动平台,理论与工程应用并重。

一、教学目标定位。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等专业的核心专业技术基础课之一,也是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智能科学等专业的专业限选课或任选课之一,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懂得网络的总体框架结构,能建立网络的概念,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网络基本原理和核心协议,并熟悉最常用的网络服务和网络工具,了解网络技术的新发展。

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是教学改革行之有效的前提和保障,即明确教学是为培养什么类型人才而服务。

计算机网络的教学目标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网络基本应用、网络管理员或网络工程师、网络相关科学研究。其中,网络基本应用目标要求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可熟练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如浏览新闻、收发电子邮件和查找资料等,适合于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智能科学等非计算机专业;网络管理员或网络工程师目标要求掌握网络集成、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编程等知识和技能,并对其中一项或若干项有所专长,可以胜任如网络规划设计、网络管理与维护、架设各种服务器和网络软硬件产品的开发等工作,适合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等专业;网络相关科学研究要求具备深厚的网络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今后主要从事科研和深层次开发工作,适合网络相关的研究生。

本文主要研究第二层次的改革与实践。

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新形势下的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主要问题表现在几个方面。

1、教材知识结构理论性偏强,教学内容偏离实际应用。

目前国内的大多数计算机网络教材都是以osi/rm为索引,分层次展开,全方位介绍各个网络层次的工作原理、相关协议、运行机制等,知识点较多且内容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难以提高学习兴趣。

osi体系结构是一个较为全面的网络层次结构,但是在实际中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实际中的网络案例又不完全符合osi体系结构,这往往会使学生对网络结构感到困惑。

2、教学模式落后。

最初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通过黑板板书和语言描述向学生传授网络知识。这种方式有利于教师组织和监控整个教学过程,便于系统地传授知识,但不利于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网络协议这类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单纯的板书和描述难以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理解。

3、实践环节薄弱。

一方面,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建设相对薄弱,实验设备落后,与实际应用的网络设备具有较大差距,且数量不足,无法保证每名学生具有较好的实验环境。

另一方面,实验课程的内容过于流程化和简单化,没有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忽视工程应用。

课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缺乏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的内容,与之相适应的软件建设滞后,难以将工程应用融入到课堂。

三、“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针对以上不足,我们主要在五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实践。

1、教材选用与内容优化。

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必须选择相对应的教材。

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等专业而言,“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专业技术基础课之一,除了要掌握一定的基本网络理论和核心协议,还要求掌握更高一等的技术和技能。

经过课题组成员比较,选择谢希仁教授主编的《计算机网络》;在外文教材和双语授课时选择andrews.t.的《computernetwork》英文教材。对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智能科学等专业而言,“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专业限选课或任选课之一,侧重于网络基本理论与应用。

经过课题组成员比较,拟选择乔正洪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针对教材内容太多、偏重于介绍理论、欠缺实践环节、与工程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在讲授的时候略去了部分内容,比如安全方面的内容(另外一门课讲授),增加了一些实践相关的内容,如winsock编程、路由器基本操作等。

在教学内容上力求推陈出新,引进和精选当代网络技术新发展及新应用作为网络基础的指向,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的同时优化课程体系,将基础知识与现代技术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展意愿。

2、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

(1)贯彻基础课的教学必须和科学技术同步发展的教学观念,建立终身教育的观念。

科学发展与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相结合,以学科建设推动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又支撑新型专业建设与学科的发展,推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更新教学内容的同时优化课程体系,将基础知识与现代通信技术紧密结合,将专业基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融为一体,实施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

(2)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

改进课堂的教学方法,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

教师努力研究课程的基本知识点以及这些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处理好信号、数据、信息之间的关系和传输特点;研究重点理论和实践知识点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采用“发现式”互动教学方法,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用“提出问题+要求解决方法”、“引导思考+适当提示”、“找出学生思路正确部分引申”、“扩充认识解决问题的条件”等方式,把握课程的进度,活跃课堂气氛,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从应用的角度思考网络通信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

3、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1)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使理论和协议架构分析变得生动、形象、具体,同时解决了传统教学中课堂画图既费时效率又低的问题。再辅以现场概要线图等,让学生在学习具体知识时心中有网络体系大框架,便于知识定位。

(2)建立网络教学环境。

目前为部分优秀学生开放思科培训网站,让学生参与全球交流,直接接触最新网络技术;教师ftp:作为系统冗余,从教师ftp中学生也可以下载课件等。

4、加大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计算机网络是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一门课程。目前国内外计算机网络相关教材一般都偏重于理论的讲授,而忽视了动手实践方面的引导,为此应实验单独设课,独立考试。

实验课学时占总学时的25%,并要求课外1∶1配套。实验内容根据学生的层次、学生的兴趣分为基础层、提高层、综合应用层三个层次。同时,补充了教材上没有的相关内容,如利用套接字进行网络通信编程,培养实践动手能力。而且把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实验教学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开展开放性实验,延长实验室开放时间,增加大量的设计性或综合性实验,为学生近一步提高动手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理论和实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贯彻教学理念,引用网络发展历史背景故事和实际应用具体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专业素养。教学采用理论结合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验课程开设、实际网络系统参观和课程设计三个渠道将相关网络技术的应用充分融合到课程教学之中,使同学们接触到真实的网络世界,提高实践运用能力,理论与工程应用并重。

实验课程通过综合设计性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是使学生获得对网络的工作原理与操作方法的感性认识,加深理解、验证、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最佳途径。实际网络系统参观是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安排并带领学生参观校园网、学院局域网和企业的网络系统,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感性认识。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独立设计一个网络应用系统或者分析企业已有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为企业设计满足实际需求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四、结束语。

本课程已建立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和工程应用交叉融合的教学结构,各教学环节相辅相成、互相交融,实现“加强基础,注重实践,因材施教,促进创新”的目标,形成了立体化的教学模式。

通过这样的互动平台,使教与学进入互动沟通的最佳状态。不仅使教师实现了教懂、教准、教活,学生达到了乐学、善学、活学,而且增强了学生日常使用网络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王绍强,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8):16—18.

李津蓉,蔡伟建.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网络”教学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21):72—73.

蒋天发,晏轲.教学与科研的互动促进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高[j].计算机教育,2008,(5):65—67.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通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原有基础之上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而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成为提高网络发展质量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智能化、高效化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而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身的优势性条件也推动着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然应用于信息系统、教育科研以及网络系统等各个领域,切实影响及带动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当然,为了保证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效果的实现与提升,仍需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把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特点并结合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应用。

新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然应用于信息系统、教育科研以及网络系统等各个领域,切实影响及带动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与此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也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中,从应用层面探讨与研究计算机网络技术,其中带有明显应用特征的同时,也围绕着实际性应用需求这一中心点而进行,是计算机网络技术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当然,在对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的研究,除了要结合其应用领域的实际性需求之外,还需充分结合与有效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性条件,进而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得以全面应用、有效应用.

一、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形成巨大影响,成为信息系统构建与发展的有力支持.具体来讲,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信息系统构建提供技术支持。

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信息系统的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持,具体表现为:第一、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制定与提供新的传输协议,使信息系统传输效率得以保证;第二、计算机网络技术当中的数据库技术,能够满足信息系统的数据存储需求;第三、计算机网络技术当中的传输技术,可有效的实现信息传输.

(二)、提升了信息系统的建设质量。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当中,为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的同时,提高了其建设的质量.具体来讲,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系统的传输性能、信息存储性能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显着提升,使信息系统构建的预期目标得以实现.

(三)、促进了信息系统的发展。

自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到信息系统当中,信息系统本身的整体性能得以全面而有效的提升.与此同时,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在逐步应用于信息系统的过程当中,也实现了信息系统不断向前发展.

二、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在网络系统中的'应用。

(一)、ethernet(以太网)。

从ethernet(以太网)结构来看,包括为同轴电缆、双绞线以及同轴电缆与双绞线合成这三种主要的结构形式.结合目前网络发展而言,以太网是局域网当中的重要结构形式,为局域网提供有力支持的同时也提升了局域网的构建质量.

(二)、token-ring(令牌环网)。

从token-ring(令牌环网)的发展历史来看,其最早出现于美国,由美国ibm与ti共同研制.现阶段,令牌环网已然成为局域网的主要发展形式之一,其对网络提供的支持比较突出.令牌环网以其优先控制权机制,在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既可以满足网络需求,还能够提升网络传输的质量.

(三)、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近年来,光纤技术更是得以全面发展与普及.其中在城域网当中,以光纤技术为主的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是其中的主要传输方式.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当中,通过以分组交换和令牌方式来实现光纤容量共享.具体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以其100mps的高效率传输与100km远距离传输逐渐走向市场并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当然,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本身造价较高,直到后来如双绞线等产品的出现有效的弥补了这一价格劣势.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科研中的应用。

总体上来讲,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科研从中获得了先进的技术,对自身整个科研水平的提升产生巨大作用.具体来讲,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实现远程教育网络的构建。

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所搭建的远程教育网络平台,起到了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拓宽教育范围、提高教育整体效果等作用.从未来发展的长远角度来讲,远程网络教育必将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形式.而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也为远程网络教育的兴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为教育与科研提供虚拟分析技术。

在教育与科研领域当中,经常性的需要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而传统技术条件下并不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当中的虚拟分析技术,可实现对数据的形象分析、准确分析,提高分析效果的同时,促进教育与科研的进步与发展.

(三)、为教育与科研提供了计算机辅助技术。

如cad、cai等计算机辅助技术以其独有的直观、形象、便捷等优势性特征,在教育与科研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成效,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持.

四、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在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应用。

对于公共服务体系而言,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收集、分析与处理,这关于公共服务体系的管理效率与工作效率.在传统公共服务体系当中,全由人工完成,导致公共服务效率低下,服务水平较低.然而,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公共服务体系引进先进工作方式,效率与水平得以大幅提升.

(一)、改进传统公共服务体系管理模式与质量传统公共服务体系管理模式依赖于人工操作,导致公共服务成本较高的同时效率不佳且水平较差.新时期,公共服务体系当中的办公管理系统已实现网络化.对此,在信息调用、便民服务以及咨询投诉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更好地满足了公共服务体系的实际性需求.

(二)、促进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发展新时期,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仅仅赋予公共服务体系较强的技术特征,而且还为其提供了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技术支持,保证了公共服务体系在实际运行过程当中具备可靠的技术手段,促进了公共服务体系的全面发展.

五、结论。

基于本文的分析可知,新时期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就实际情况来看,计算机网络技术已应用于信息系统、网络系统、教通信育科研、公共服务体系等重要领域中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此,我们应进一步深入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认知,从横向应用推广与纵向质量提升方面入手,促进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家迁.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及设计原理分析.信息安全与技术[j].(01).

[2]杨怀森.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及其防护策略.才智[j].2011(33).

计算机通信毕业论文

在我国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现阶段我国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开设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计算机专业水平,从而使它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教学任务。

教育的应用性是中职院校教育的特色之一,让学生将所学专业技术真正运用到工作岗位,教学任务的目的是培育出大批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社会需要。计算机人才的缺乏,已经是现阶段不得不重视的问题。标准合格的计算机人才必须对工作严谨负责,并且具备较好职业道德素质,对我国计算机相关法律法规较为熟悉,最重要的是可以熟练操作计算机和编制软件,以及深入了解网络在平时生活中有哪些应用。[1]计算机专业就业市场在近年来遭遇了较为尴尬的.境地,很多企业招聘不到优异的计算机人才,而从学校毕业的学生难于寻找一份好工作。这很明显可以看出,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在目前尚未实现其教学目标,造成了社会人才需求上的脱节。

二、教学现状。

1、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条件现存问题。

在教学条件和教学水平方面,中职院校教师还存在一定不足。第一,在给学生上课时,教师无法及时更新知识,教学的技巧和方法缺乏正确方向的探索。大多中职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只是将课本上知识照本宣科而已,并没有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其中意义,之后再布置一点作业,做几个课本上的实验。整体教学方法和过程无法满足熟练操作计算机并学会编制程序的需要,与实际的应用脱节,难以培育出优异的计算机人才。[2]并且中职院校的计算机设备相对落后,满足不了教师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实践需求。

2、学生学习方法和态度的基本情况。

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掌握的知识大多属于理论知识,对于实践方面的操作还缺少相关经验,导致其专业的综合能力总的来说还有待提升。只有自己动手试过了,哪怕失败,也是为了下一次的成功做铺垫。何况有些同学对于计算机的内部节构都尚未交接清楚,虽然公式了解,也知道计算机编程的方法,但是对于计算机出现的一些小故障也束手无策。这就说明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能力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部分学生对于学习没有兴趣,课堂上需要老师逼迫去学,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负面情绪。[3]有的同学知识一昧的死板学习,也缺少独立思考的时间,无法有效学习。

三、解决策略。

1、注重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效果就可能事半功倍。在日常的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安排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在学习理论知识时要培养理论兴趣,学习实操则是应注重操作兴趣。操作兴趣是指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对计算机的操作技巧产生兴趣,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例如,在学习操作知识中的认识键盘时,老师要求所有同学同时开始手打一篇稿件,看谁打得又快又好,排名前列的学生可以得到一定奖励。这样一来,学生们都摩拳擦掌的开始键盘打字游戏了,其实是因为学生都有好奇心和取胜心。[4]理论兴趣是在传授理论知识时,使学生通过分析和辩论,体验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期间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使学生更加清晰了解到是什么理论,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也就更加清晰。

2、保证课堂秩序。

想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保持课堂秩序良好,给学生创建一个适合学习的环境。第一,先防止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做一些和课堂内容无关的事。在日常计算机教学工作中,应该尽量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需求,然后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其对学习计算机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集中全部注意力于课堂之中。第二,可以将一个班的所有学生平均分配成各个学习小组,在上课回答问题时可以一起讨论,以互相合作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增加学生的团结凝聚力。

3、完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师来说是很重要的,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进度。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奖励制度,采取个人竞赛的方式,准备一些小礼品,一个阶段的前十可以获得一点奖励,激发个人学习兴趣。安排课程内容时,应与现实生活贴近,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方向考虑,删减与意义价值的内容。在设计教学大纲时,就应该注重实践和精神的结合,将每个知识点联系到实践上来,使学生学以致用,每一堂课都有所收获。除此之外,实时更新教学知识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计算机是发展速度很快的学科,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好奇心的引导下,实现教育目标,培养更多优秀的计算机人才。

4、增加设备投资。

计算机硬件设备决定着中职院校学生能否学好计算机专业技术,只有增加对设备的投资,给学生创建出更好的学习条件。中职院校在平时应注意器材设备的维护工作,从根本上减少资金损失。投资设备的资金来源可以是校方自己,也可以促进校企合作,用企业的赞助资金来购买计算机设备,为学生创建一个合适的实操环境。另外,让学生在优秀企业实习进行实践操作,也可以让学生加强实践操作能力方面的锻炼,为学生以后就业找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5、增加课堂互动。

课堂上老师一对多的单一授课模式容易使学生感到学习的枯燥与乏味,无法将注意力长期集中于学习上,也容易固定学生的创新思维。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质量水平,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也是组织者,教师应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与学生互动,形成良好和谐师生关系,为营造学习氛围奠定扎实基础。[6]6、增加课后交流教师还可以通过微信、qq等大型社交软件,增加与学生在课后的交流沟通。方便学生有什么意见可以随时提出,也更加方便教室布置课堂作业,即时告知学生学校相关通知,在课后和学生真正打成一片,减少师生距离感。

四、结束语。

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育工作现阶段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我们需要做的是正视这些问题并想办法加以改正,教室需要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慢慢总结出一种属于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努力提高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有效性,为培育更多优秀的计算机人才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龚千军.翻转课堂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12(15)151.153.

[4]刘维忠.微课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16.32(7)175.84.

大专通信毕业论文题目

3.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情景模拟教学病例的效果评价。

4.糖尿病护理团队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5.案例分析法在低年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6.护理实习学生学习动机和师生关系的研究。

7.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8.护生在校学习期间积极心理品质的现状调查。

9.专科护理小组管理的实践与成效。

10.本科学历护士临床护理实践的内心感受及职业发展需求。

11.护理本科生实习中期压力的现象学研究。

12.急重症护理实践课情景模拟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13.临床护理教师胜任力模型的研究。

14.176名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15.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整体胜任力标准框架模型的构建。

16.我国本科护理学专业教育标准构建的研究。

17.情景模拟训练在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培训中的应用。

18.护患合作型质量控制小组活动在提高头面颈部烧伤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中的作用。

19.护理本科生时间管理倾向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及焦虑的相关性研究。

20.静脉输液护理技术分层次准入管理研究。

21.护理专业大专女生情绪智力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分析。

22.护理人员分级管理中护理组长的设立与管理。

23.护理大专生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对其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24.护理案例论坛对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作用。

25.国外叙事医学教育发展及其对护理学的启示。

26.从文献回顾分析我国标准化病人教学的发展。

27.本科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

28.中国护理教育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29.体验式教学在急危重症护理学中的应用。

30.护理本科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调查及改革实践。

31.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特征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32.picc专项技术规范管理的实践。

33.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作用。

34.护理实习生自主学习准备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35.临床护士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36.护理胜任力本位教育——概念及实践。

37.临床专科护士胜任力的研究现状。

38.护理本科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临床实践能力的相关因素研究。

39.专科护士在护理专业中的'角色和地位。

40.实习护生职业态度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41.护理综合性实验教学中模拟临床情境演练的实践。

42.中国与日本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比较。

43.中美护理教育比较与思考。

44.应用自我导向学习方法提高护理本科实习生的循证能力。

45.临床学习环境对护理本科生专业能力发展的影响。

46.高等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态度及相关因素的调查。

47.中美部分护理院校本科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48.采用行动学习法提升护生灾害应对能力的应用实践。

49.美国疼痛治疗护士的职责与认证。

50.强化知识培训提高基层医院护士对患者疼痛的管理能力。

51.护理人员应对家属要求不告知癌症患者病情的伦理思考及策略。

52.中医医院初级职称护理人员中医护理培训大纲的构建。

53.校院合作模式下急救护理校内实训教学改革的效果评价。

54.糖尿病教育小组的设立及效果探讨。

55.仿真模拟教学在内科护理综合实验中的应用。

56.高职护理专业护生评判性思维的测量及相关因素分析。

57.实习护生专业态度与临床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58.护理专业毕业生择业意向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59.我国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进展及未来趋势。

60.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测。

61.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分析。

62.我院60名本科实习男护生压力源和压力水平的调查分析。

63.专业生涯规划与专业成长。

64.同辈支持小组缓解护理本科生实习压力的效果分析。

65.网络探究式学习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66.中文版护理实习生自主学习准备度量表信效度研究。

67.我国本科护理教育发展的概况、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68.不同学历护生对职业认知和情感态度的分析。

69.对临床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调查。

70.临床实习护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71.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与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策略的探讨。

72.护理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和构成研究。

73.护理青年专职教师双路径导师制临床实践模式的研究。

74.高职护理专业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方式的实践。

75.产科病房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76.目标设置理论在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77.格林模式促进高职护生职业防护知信行的效果研究。

78.灾难护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

79.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专业实习学生医护合作态度的调查研究。

80.护理本科生实习前校内仿真实训的研究。

81.“双师型”护理教师资格考评体系的研究进展。

82.理论与实践交叉的培训模式用于icu专科护士培训。

83.反思性学习对本科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影响的研究。

84.护理综合实验教学的实践。

85.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护理教学特色及启示。

86.我院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系统性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87.对不同学习阶段护理本科生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需求的调查。

88.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

89.护理本科生对临床学习环境认知与其实习表现相关分析。

90.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基于问题的学习法体验评价。

91.临床服务活动对护生沟通能力和专业认同感的影响。

92.我国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

93.运用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对实习护生进行患者安全教育的实践。

大专通信毕业论文题目

3、财务的本质、职能研究。

4、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5、对我国现行财务报告的评价。

6、对建立会计报表体系的探讨。

7、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

8、关于成本核算若干问题的探讨。

9、对降低产品成本途径问题的研究。

10、关于标准成本与定额成本的探讨。

11、间接费用分配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研究。

12、对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认识和研究。

13、试论成本的计算原则。

14、对成本开支范围的再认识。

20、实行成本控制,努力降低成本。

21、对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的探讨。

22、如何确定资产价值的研究。

23、论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摊销。

24、原始凭证失真及解决办法。

25、对商品购进和销售入账时间的研究。

26、关于企业的或有负债。

27、对商品销售成本结转方法的探讨。

28、关于股份制企业的账务处理。

29、谈谈加速折旧的原理及其方法。

30、浅谈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31、企业集团合并报表主体界定及其方法探讨。

32、股票股利及其会计处理。

33、债务重组会计研究。

34、非货币性交易会计研究。

35、租赁会计研究。

36、投资会计研究。

37、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38、期货会计探讨。

39、减值会计研究。

40、试论成本决策在产品开发中的作用。

41、经济订货批量分析在工业企业中的运用。

42、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问题的研究。

43、成本—销售量—利润相关分析。

44、责任会计与经济责任制。

45、对责任成本的认识。

46、论制造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和联系。

47、浅谈目标成本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48、加强成本项目变动分析,降低产品成本。

49、试述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50、论本、量、利分析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51、试论责任会计制度的内容及其建立的必要性。

52、浅谈差量分析法在生产决策中的应用。

53、试论安全边际率分析法的`应用。

54、机会成本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作用。

55、试论现代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56、如何加强非商品流动资金的管理。

57、企业财务结构比较分析。

58、论资金利用效果的分析与考核。

59、关于商业企业流动资金周转率计算。

60、试论企业亏损的内因分析与治理对策。

61、对无形资产管理的探讨。

62、试论货币时间价值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意义。

63、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64、加速企业资金周转的途径与措施。

65、遵循资金运动规律,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66、试论利润预测与计划。

67、论筹资风险与对策。

68、论无形资产投资预测与计划。

69、财务管理的目标取向。

70、财务管理的模式选择。

71、加速流动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72、谈企业的风险投资管理。

73、论企业资金紧缺问题。

74、网络会计研究。

75、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6、普及和推广会计电算化策略。

77、强化内部控制系统审计,提高审计质量。

78、论审计风险与审计责任。

79、试论应收账款审计的要点与方法。

80、降低注册会计师法律风险诌议。

81、浅谈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82、关于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

83、新会计法实施后企业内部审计。

101企业负债筹资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102企业长期投资决策中现金流量的识别。

103成本管理观念的更新与成本控制新思路。

104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对策。

105财务目标的滚动控制和弹性控制。

106浅谈企业筹资风险产生的根源。

107浅论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重叠关系。

108约束机制形成的理论探讨。

109企业直接融资效率分析。

110企业投资经营定位研究。

111出资人与企业财务监控。

112浅析折算风险对企业损益的影响。

113债务重组中财务分析的应用。

114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无形资产管理。

115浅谈财务杠杆的应用。

116试论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

117出资者和经营者的投资风险比较分析。

118浅析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

119浅析上市公司的财务欺诈。

120浅谈财务管理中如何体现谨慎性原则。

121期权原理及其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122企业失败的财务理由探索。

123浅谈现金流量表如何反映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24财务管理的经营风险分析。

125浅谈互连网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126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

127浅谈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目标。

128人力培训的成本分析。

129净利润与现金流量差异原因分析。

130论电子商务时代的财务管理。

131中小企业项目投资的决策分析。

132对知识经济时代投资融资管理问题的思考。

133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探讨。

134营销财务分析。

135浅议会计报表附注对于财务分析的影响。

136企业兼并中的财务协同效应。

137电子商务冲击企业现金管理。

138电子商务对财务管理方式的影响。

139集团公司的投资控制策略。

140谈流动比率的局限性及其改进。

141浅淡股票股利与股票分割。

142浅淡企业股利政策。

143浅议价值评估体系。

144价值评估体系计算思考。

145价值评估体系指标评价。

146价值评估体系运用浅析。

147负债结构的优化之道。

148“市盈率”在投资中的价值分析。

149风险投资价值评估的柔性分析。

150企业购并的成本效应分析。

151企业资产潜力分析。

152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特点分析。

153论作业成本管理的核心价值。

154应用权变法则处理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155建立预算资金行业财务管理中心及其模式探索。

156浅论财务管理在提高投资效益中的作用。

157浅析上市改组企业的并账与分账。

158试论负债经营风险控制策略。

159论控制的内涵、形式与会计学价值。

160试论年金。

161试析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法律性限制。

162企业投资评价探索。

三、审计部分。

163探讨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发展过程的弊端。

164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165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现状与审计对策浅析。

166探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

168论网络审计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69试析我国国家审计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170浅谈审计风险的综合控制。

171政府审计机关如何应对挑战的探讨。

172当前财政审计制度的缺陷及策略分析。

173浅析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及其对策。

174浅议审计人员辨别财务报表的不实。

175浅谈审计判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

176谈期后事项审核。

177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及制度基础审计的测试与评价浅析。

178我国民间审计的现状与对策的分析。

179如何进行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

180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系统研究。

181审计风险及其控制研究。

182独立审计责任研究。

183独立审计民事责任研究。

184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研究。

185国有企业经营者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和评价方法研究。

186审计风险的研究。

187民间审计法律责任问题研究。

188关于经济责任审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189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研究。

190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191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及独立审计研究。

192审计专业判断研究。

193会计报表审计风险分析及防范研究。

194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问题研究。

195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工作。

196舞弊性财务报告及其审计研究。

197审计职业判断业绩评价。

198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低透明度的独立审计研究。

199论电子商务时代的网络审计。

200审计风险管理模式及其分析。

201合并会计报表审计初探。

202证券市场上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责任探讨。

四、会计电算化部分。

203浅谈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

204会计电算化报表子系统的现状及问题。

205普及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6中小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原则研究。

207会计电算化犯罪的防治研究。

208解决网络会计电算化安全问题的对策。

209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质量控制研究。

210会计信息系统的成本控制初探。

211协调会计信息系统中各模块之间关系的研究。

212如何实现存货系统中数量控制与成本控制的协调。

213关于账套初始化的研究。

214硬件发展对会计电算化的促进研究。

215企业规模与会计电算化研究。

216erp与会计电算化。

217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研究。

218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分析。

219浅谈知识经济与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

220企业会计电算化验收程序研究。

221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制度分析。

222谈会计电算化培训目标和效果的统一。

223浅议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制度。

224会计核算电算化与会计管理电算化之比较。

225科技发展对会计电算化促进探索。

226浅谈商业性会计软件。

227手工会计与会计信息系统之比较。

228企业会计电算化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

229制约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原因及对策。

230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员岗位设置问题分析。

231浅析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践的影响。

232试论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

233会计电算化系统中设置常用摘要研究。

234浅谈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的风险与对策。

通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步伐的逐渐加快,国内众多高校和研究院所越来越重视有关信息、网络、通信方面的学科建设。信息与通信工程作为其中最主要的分支,被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现在,全国招收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院校有160多所,其中既有以信息与通信专业为主的专门院校,也有综合实力强劲、信息与通信专业实力也不俗的综合性大学,还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实力不错但容易被考生忽视的院校。在名专业和名校的分岔路口,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是考生必须面对的问题。

向左走:专精研究造就传统强势。

全国以信息与通信专业为主的专门院校有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西安邮电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其中除了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外,其他院校的综合实力排名并不靠前,但不能因此低估这些院校在信息与通信工程方面的实力。毕竟这些院校在成立之初大多专攻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悠久的历史成就了它们在专业领域的传统强势。

北京邮电大学。

光纤通信、宽带通信、移动通信以及信号处理都是北邮的强势专业。学校拥有一个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智能网就是其研究成果,这也是中国互联网研究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成果之一。学校还与许多知名通信类企业如华为、中兴、思科(cisco)、ibm、朗讯等有项目合作。

报考指南:北邮每年招生人数较多,约有一半以上是外校学生。除了某些实力特别强的实验室或特别有名的导师录取分数较高外,分数线一般都在各院的院线左右。需要强调的是,北邮的初试专业课参考书《通信原理》是由本校教师编写的,不同于大部分学校选用的樊昌兴教授主编的《通信原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因而其开设的某些专业具有特殊的军事背景,如密码学、军事通信和信息安全,其中军事通信专业全国领先。在通信网方面拥有一个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是该校的特色学科之一。

报考指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近两年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总体录取人数与报考人数之比为1∶2左右,相对而言竞争不是很激烈。该校的理论研究气息很浓,对有志于从事信息与通信工程方面研究的考生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南京邮电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和光电工程学院均开设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的相关专业,在信号处理和通信工程上具有相当实力。信号处理专业有图像处理与图像通信部级、省级重点实验室,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有实验通信网、移动通信和个人通信两个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有无线通信与电磁场兼容和光通信两个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

招生信息:招生专业有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光学工程、信息网络、信息安全。

报考指南:由于南邮的综合排名不是很靠前,所以很容易被考生忽视。近两年该方向录取人数和报考人数比例在1∶1.5左右,竞争不是很激烈。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下设的两个二级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均为信-息-产-业-部和重庆市重点学科。在通信网理论与技术、无线及移动通信、通信信号理论及处理技术、光通信技术等方面较有优势,尤其是在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方面科研实力雄厚,影响较大。

报考指南:近几年,重邮都会接受一些北邮、南邮的调剂生。如果想尽量降低考研风险,又想上一个信息与通信专业实力不错的学校,重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信息与通信学院在信息与通信工程方向有两个信-息-产-业-部重点学科――信号与信息处理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在超宽带通信、移动通信、无线接入技术、无线光通信等方面的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招生信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招生专业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光通信技术与网络、网络信息安全、信息安全与应用密码学。

报考指南: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类学科优势突出,同时又是广西重点建设的5所高校之一,其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实力不容小觑。由于受地理因素的限制,竞争不那么激烈,且分数线属于三区,考取难度没那么大,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向右走:盛名之下,竞争激烈。

综合实力强劲、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实力也不俗的综合性大学有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这些院校声名显赫而且专业实力强劲,是众多考生竞相追逐的对象,录取分数往往偏高,竞争非常激烈。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的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由电子工程系开设,且清华的微电子和计算机专业是国内同类院校中的佼佼者,因而其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与电子工程、计算机联系更加紧密,主要体现在通信电子工程、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方面。清华拥有信息光电子研究所、通信与微波研究所、高速信号处理和网络传输研究所,并成立了清华阳光、清华华环、吉兆、紫光文通等校办企业。

报考指南:清华大学招生人数较少,录取分数线又较高,该方向录取分数线一般在350分左右,在全国数一数二,其报考难度可见一斑。而且清华大学每年的专业课试题难度较大,想报考清华大学的考生首先必须过专业课这关。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其中,通信与信息系统在cdma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和系统设计上成绩不俗,拥有的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了东大通信高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开发实用化的移动通信设备和手机专用芯片。信号与信息处理在自适应信号处理、海洋信号处理与分析、神经网络信息处理、图像与视频信息处理、通信信号处理等方面都处于国内前列。

报考指南:东南大学该专业的报考难度也不校另需注意的是,东南大学该专业的初试专业课不是通信原理,而是信号与系统以及数字电路。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在通信与网络、机器视觉与导航、数字视频与图像信号处理、水声通信与信号处理等方面均有较强的实力,拥有一个科研实力雄厚的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所和一个浙江省综合信息网技术重点实验室。

报考指南:浙江大学报考总人数位居全国第六,通信与信息系统也是其热门方向之一。该专业录取比例相对较低,连续几年的录取分数线也在340分左右,竞争非常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