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日积月累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设计(通用5篇)

时间:2023-10-04 07:20:56 作者:HT书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日积月累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设计(通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设计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

重点: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难点:书信格式的.掌握。

:课件及信件

:1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收到了江阴包老师和五(6)班同学寄给我们的短信。大家由此感到,写信是一种很不错的交流方式。

二、指导自学

1、学生自主阅读张国强给柯岩的信,思考:张国强同学遇到了什么麻烦?

2、讨论:如果你收到了这封信,会想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畅谈个人见解)

过渡:柯岩阿姨又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的呢?我们来读读她给张国强的回信。

3、学生默读,适当批注:柯岩阿姨建议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4、指名汇报,指导朗读。

5、结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本意和引申义的理解,重点感悟最后一个自然段。

6、拓展延伸:张国强的问题还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三、学习书信格式

1、以两封信为例,归纳书信的格式。

2、投影真实信件,强调注意事项,板书关键词:

称呼

正文

结尾

署名

日期

四、布置作业

阅读园地七的写信内容,看看王虹遇到了什么问题,思考该怎样给她写回信。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设计

1、认读8个生字,以及“冒昧、疏远、采访、寂寞、分析、飘飘然、行只影单、和睦相处、患难与共、受益匪浅、年少气盛、年逾古稀”等词语。

2、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3、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课前准备

调查本班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根据实际问题搜集辩论资料。

教学过程

结合生活,理解课题

1、教师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引出课题: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学生体会,模仿举例,理解课题。

自读课文,学习字词,感知内容

1、学生轻声试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读不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读生字词:柯岩冒昧寂寞和睦分析患者告诫受益匪浅年逾古稀

1、  再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用什么形式,主要介绍了什么事。

深读课文,质疑归纳

1、读读议议。

a、信中主要提出了什么问题?你对这些问题有什么看法和体会。

b、国强的问题还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展开想象,合情推理。

2、读读悟悟。

a.朗读课文。

b.感悟柯老师信中语气的特点:真诚、耐心。

3、读读想想。

a、自己归纳书信的格式,发现去信与回信的异同。

b.合作交流,教师小结。

课后延伸,拓展训练

辩论会:结合本班主要问题由师生共同商定论题,自由组成正反方,展开辩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反思总结

在课文的教学中,我由“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为什么不由得脸红了?”为突破口,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对话,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走进林园园的内心世界,林园园最终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同学有困难应当热情帮助。她因为羞愧而脸红,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课后我进行了拓展练习,为了防止孩子们一味的批判林园园,我将文中的泡泡语“我想对林园园说……”换成了“如果你是林园园,看到李丽没带绿铅笔,你会怎样做?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认识到同学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本课的教学,我感觉识字教学比较到位,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如:小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同桌互读、齐读等,学生掌握的比较扎实,书写美观、格式正确。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1、在引导学生读好对话时,引导还要细致一点。在学生读书感情不到位的情况下,要注意分析其中的原因。如“小声的说”“吞吞吐吐”等词,是训练低年级学生通过语言揣摩人物心理的好机会,可以先让学生议一议,然后再读。通过教师范读或读得好的学生的朗读,很容易就能读得准确。

2、在设计“读读说说”这一环节有些脱节,如课后练习的“读读说说”我若是放到学生在理解了人物对话后直接引出“读读说说”效果会更好一些,也顺理成章的进行了语言提升这一训练。

3、有些环节我忽略了课堂的生成,流于形式。如在处理人物对话时,没有及时抓住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

4、在读人物对话时,教师虽然注重了提示语的指导,但学生读的并不是很到位,教师应进行必要的范读,才能让学生掌握方法、技巧。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难点:书信格式的掌握。

教学准备:课件及信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收到了江阴包老师和五(6)班同学寄给我们的短信。大家由此感到,写信是一种很不错的交流方式。

二、指导自学

1、学生自主阅读张国强给柯岩的信,思考:张国强同学遇到了什么麻烦?

2、讨论:如果你收到了这封信,会想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畅谈个人见解)

过渡:柯岩阿姨又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的呢?我们来读读她给张国强的回信。

3、学生默读,适当批注:柯岩阿姨建议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4、指名汇报,指导朗读。

5、结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本意和引申义的理解,重点感悟最后一个自然段。

6、拓展延伸:张国强的问题还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三、学习书信格式

1、以两封信为例,归纳书信的格式。

2、投影真实信件,强调注意事项,板书关键词:

称呼

正文

结尾

署名

日期

四、布置作业

阅读园地七的写信内容,看看王虹遇到了什么问题,思考该怎样给她写回信。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信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发思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阅读提示,带着问题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说说这两封信的有什么不同之处。

3、读第二封信,说说柯岩的回信中哪几段话对国强帮助最大。

4、指名朗读6、7两段话,说说柯岩是怎样帮国强找到朋友与他疏远的原因的。划出能帮助国强解决烦恼的句子。

5、读句子,谈感受。

“班主任曾找我谈过话,给我讲过‘人上有人,天外有天’的故事,也说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话。”

“我学着发现人家的长处,一点一滴地改正自己的不足,我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好朋友,彼此知心交心,患难与共。”

“一个人如果总是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那么他不但会停止前进,还会形单影只,十分寂寞;如果他能不断找出自己的短处,不断发现与学习别人的长处,他就会飞快地进步,越来越奋发乐观。”

6、讨论:当自己取得些荣誉,朋友和你疏远时,该如何处理?

7、将柯岩的回信中对你有帮助的句子背下来,或写下来做为勉励自己的话。

三、联系实际,明白道理

1、读了这两封信,从国强的事与柯岩小时候的经历中,你又有什么收获?

2、出示句子:

《楚辞.卜居》云:“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齐读,谈谈自己的理解。

3、你还从哪些故事或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感受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吗?

四、了解信的格式,学习写回信。

1、读课后的泡泡,说说有什么发现。

2、自己去读信,再去寻找写信在格式上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做上记号。

3、全班交流,并归纳出信的一般格式。说说回信在写法上要注意什么?

4、拓展阅读

马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中学生,有个难题想请教您。

敬祝

身体健康

李萍

9月10日

5、尝试着给李萍写回信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反思

推荐上完了这篇课文后之后,我觉得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可以有所改善:

1.在教学时,建议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课文主要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中悟出些什么”展开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柯岩在回信劝告国强时是非常真诚、耐心的,这样才可能令国强信服。然后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推想:国强的问题还有可能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对此有何看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畅所欲言,还要注意倾听,相机指导,形成互动。

还应根据文后的提示,引导学生共同讨论从课文中发现的书信的格式、写法。

2.对要求认读的词语,应让学生多读几遍,并结合上下文理解大意。

3.本文的课题富有哲理,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举例的方法说说自己的理解。

4.课后,可以建议学生之间互通书信,内容可以是互相沟通、消除误解,也可以是交流彼此对成长中遇到问题的一些看法,在实践中学习用书信进行书面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