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最新钟南山的思想汇报(大全6篇)

时间:2023-09-11 19:19:13 作者:ZS文王 最新钟南山的思想汇报(大全6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最新钟南山的思想汇报大全篇一

毕业季,各大高校开启校长毕业典礼致辞模式。作为校友的院士们也常被邀请参加,为即将走上社会的学弟学妹们助攻。

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

志远,德厚,才盛,应是知识分子追求的三大品性

所谓大知识分子,其内心本质是以无我为自我。现在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就是把那点“聪明才智”太用在自己身上,考虑自己的利弊得失、争取个人利益用情用智过多。

志远、德厚、才盛,是成就知识分子的三大品性。志远,不是志大,志大和才疏如果加在一块,那是人生与社会之害。志远是指的价值取向,是能够穿越世俗、穿透“红尘”、引导终生的价值观。德厚,有其厚才得其稳固,才积其高。才盛,知识分子无其能者无以济世,而协和的校训就是:“科学济人道”。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

如果说独立是成功的前提,那么合作就是成功的催化剂

“群居不倚,独立不惧”。这是我喜欢的苏轼以竹喻人的句子:丛生时自主自立,独自时无所畏惧。实际上,小到个体,大到国家,没有独立的品格,必将随波逐流,失去方向。

独立不迁的品格能让你们在纷繁复杂的时代和社会中,正直敬业,“得志,遂茂而不骄,不得志,瘁瘠而不辱”。

当代世界的大事业、大项目、大工程,都需要凝结团队成员的智慧和力量。协作与合作需要优势互补,也需要求同存异。如果说独立是成功的前提,那么合作就是成功的催化剂。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

不断追寻意义和终身坚守价值,就是求解命运之谜的最好方法

面对人生的不确定性,你们要学会选择,把握住命运的方向。命运虽然充满变数,但实际上是有迹可寻的。对意义的不断追寻和对价值的终身坚守,就是求解命运之谜的最好方法。在面对选择时,要追寻意义,不因名利熙攘而困扰;要坚守价值,不因境遇改变而动摇。不同的选择会将人们引向不同的人生。

要消除命运的不确定性给人生带来的迷失,就必须超越当下和自我的局限,以长远而坚毅的目光审视自己的内心和未来,在起伏难测、激荡不停的命运之海中,在一次又一次的人生选择中,把握住前行的方向。

杭州师范大学校长尚永丰:

没有高比例的考研率,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杭师大

没有一流的校友就没有一流的学校,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逻辑关系。

一流的大学呼唤一流的学生、一流的毕业生、一流的老师、一流的管理服务。杭师大的学生要不甘平庸,努力到高水平大学去深造,没有高比例的考研率,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杭师大。

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

世界越是复杂多变,就越需要尽快打开视野和开拓眼界

在变局甚至乱局中更加需要我们既审时度势、又顺势而为,更加考验我们的系统思维和意志品质,更加需要我们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角度重新认识世界。

有三点是我特别想强调的:一是越是形势复杂打开视野就越是紧迫,二是越是事情复杂追求卓越就越是重要,三是越是情况复杂就越需要简单地表达出来。

世界越是复杂多变,就越需要尽快打开视野和开拓眼界;事情越是千头万绪,就越需要保持专注和追求卓越;情况越是盘根错节,就越需要三言两语能把事物的本质规律给总结出来。

刘忠范(中国科学院院士):

希望你们做一个思想者、实践者和担当者

刘忠范作为教师代表在北京大学2020年毕业典礼上表示,借此机会,愿提三点希望与你们共勉。

希望你们做一个思想者。今天的我们,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更加需要冷静地思考、理性地行动,去应对复杂多变的挑战。

希望你们做一个实践者。因为没有实践的思考是苍白的。

希望你们做一个担当者。丘吉尔曾说过,责任与担当是通向伟大的代价。我一直认为,兴趣可以带你走得很远,而担当则会带你飞得更高。

在结束我的发言之际,我愿意把我坚守的一个理念分享给你们,“永远不要给自己设置天花板”。每个人都有着巨大的潜力,关键在于你去挖掘,不要轻易地说自己不行。只要积极思考,勇于实践,敢于担当,你就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李儒新(中国科学院院士):

敢于好高骛远,善于实事求是

李儒新作为天津大学校友代表,在该校2020年毕业典礼上表示,我高中时就把“敢于好高骛远,善于实事求是”贴在家里的墙上。这句话源自于著名的教育家、我国现代物理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严济慈先生。

学习工作一定要设立高的标准、大的目标,如果定100分的目标,努力后可能能得90分,如果定60分的目标,最后可能也就是50几分。

只有高远的目标是不够的,母校的校训“实事求是”要时刻放在心上,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就是要能够顺势而为,能够因陋就简,就是要埋头苦干,就是要多干少说。这里“因陋就简”说的是,做一件事,如果等条件都具备了再动手,也许就错过时机了。

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的时间不多了,但我还是有目标

钟南山在广州医科大学毕业典礼上表示,我希望同学们在工作里头要学会不满足现状,要学会创新。不但对自己有要求,而且还要有追求;不但要有志气,而且还要争气;不但要有热情,还要有激情。

我的时间不多了,但是我还是有目标,要往前走。大家要记住,你们有这个心态,你们会活得长点。

丘成桐(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若到国外普通高校留学,清华的水准和氛围比它们好很多

丘成桐在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毕业典礼上表示,今日的毕业生要面对第一个现实是:华裔学者在美国高校生存的能力将比从前差很多。因为美国的高校除了经济困难以外,现在还遇到种族平等的问题。

对于今年毕业的学生,若要到国外去留学,我赞成,但请你们不要忽视上述的现实。假如你们要去的是第一流的学校,像 harvard、mit、princeton、stanford 等,我觉得还是很值得去的,因为那里有很好的老师和环境;但如果是去普通的高校,清华大学的水准和氛围其实比它们好得多。

朱邦芬(中国科学院院士):

拒绝狭隘民族主义,更加坚定地面向世界

朱邦芬在寄语2020清华学堂毕业生时表示,比较4个庚子年,我们祖国虽然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毕竟是大大前进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是:风物长宜放眼量。

基础科学的重大突破,很少是一蹴而就的,风物长宜放眼量这是我给大家第一句临别赠言。

第二句临别赠言是,拒绝狭隘民族主义,更加坚定地面向世界。

我们一部分同学将出国留学,我们也有一部分留在国内继续学习工作。可以肯定,许多人将面临新的局面,遇到许多新的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是,我想中国对世界开放这个基本决策不会改变,我们依旧要具有国际视野,孤立主义是没有前途的。

你的毕业典礼上,哪些致辞曾打动并影响了你?欢迎分享。

(文中图片均来自各高校官网)

最新钟南山的思想汇报大全篇二

钟南山院士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医生,他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在海外也颇有名气。

他哭了

2月14日,钟南山院士受记者采访时,忍不住哭了。他热泪盈眶,眼圈有一点儿泛红,虽然在哭,但也能看出,平日里他的刚强。他为什么哭呢?他在为他的病人而心疼,他说:“我实在没有想过,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性会这么强!这让我十分的意外。”从他颤抖的声音可以听出他很悲痛。他继续说着:“所以我推测,这种病毒应该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只是一种没有被他人注意的新病毒。”说着他抹了抹眼泪,不想让他人看见,接着抿了抿嘴唇,觉得非常不甘心。

他笑了

2月18日,广东省新型冠肺炎疫情发布会上,钟南山院士终于笑了!他正在通报,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研究的最新发展。他很欣慰,他很高兴,所以他笑了!这是他投入“抗疫”以来,第一次面露出笑容。我觉得这是最治愈的笑容,没有之一。这笑容让人心中一暖,让人十分的快活。

钟南山院士,也敢于讲实话。就算全世界的人都反对他,他也会一无反顾地站在正确的那一边。他十分的公正,并且,总是全心全意的为自己的病人着想。把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去爱护、关照。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奉献无止境。——钟南山”我觉得钟南山院士写的这一句话正好可以用来形容,他自己……一个八十四岁还奔波在与疫情拼杀的第一道壕堑的人,一个年逾古稀还勇敢地升起注定在巨浪中颠簸的风帆。

钟南山院士,我向您敬致!

最新钟南山的思想汇报大全篇三

近段时间,我们通过电视、手机,一遍遍和一个人的名字相遇。他,就是我国84岁的工程院院士、的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

钟南山现在已经是国民偶像了,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子,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这个疫情蔓延的特殊时期,钟南山院士就是那个“定海神针”,已经成为老百姓最为信赖的人了。一个工程院院士,一个医学专家,却神奇地拥有了100%的可信度。因为在大家的眼里,他代表正直,代表科学,代表。

2020年这个春节,他不顾年事已高,在广州、北京、武汉三地奔波,连续奋战。他一边提醒公众“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一边自己却义无反顾地登上了去武汉的高铁,赶往防疫最前线!

当前的疫情,是病毒变异的结果。细菌性的病人,一般都有特效药抗菌治疗。但是这次的冠状病毒因为是新型的,第一次发现,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当然了,没有特效药,也不是不能治,这就需要临床医生很硬的医学基本功。当疫情来临的时候,他们要用自己的知识、医术去战胜它。

钟南山曾说,他永远忘不了他中学老师说的一句话:人不该单纯生活在现实中,还应生活在理想中。人如果没有理想,会将身边的事看得很大,耿耿于怀;但如果有理想,身边即使有不愉快,与自己的抱负相比,也会变得很小。这句话,钟南山牢记了一辈子,也践行了一辈子。

我们要学好科学知识,不仅对个人有利,更对我们的国家有利。以后,不管将来干什么职业,做什么事情,要想走得远,都必须拥有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学习。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好好学习是一种责任!我要谨记在心,创造并拥有更好的中国。

最新钟南山的思想汇报大全篇四

2003年早春,广州。迎春花还未及绽放,一个被称为“非典”的怪病,就如梦魇般扑面而来:传染性极强、病死率高、病原体不清楚,疫情无法控制……要控制病情,首先要查清病原体。当时,有权威观点认为,“非典”是由衣原体细菌导致的。人皆景从,唯有时任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下简称呼研所)所长的钟南山及其同事表达了不同看法:“‘非典’是一种病毒性疾病。”除了病原之争,钟南山还经历了治疗方法、疫情研判两次争论。事实证明钟南山在这三个“岔路口”上的选择是正确的。若非如此,也许当年广东乃至全国的抗击“非典”工作会走更多弯路。

虽然屡获殊荣,但钟南山始终认为,“我不过就是一个大夫”。出身医生世家的钟南山,融入血脉的医者仁心,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在钟南山看来,医生不是“治病”,而是“治病人”。多年来,钟南山对病人的好,很多患者都曾经历过:不分年龄,不分贫富,即便对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的患者,钟南山都一视同仁。

“非典”患者梁合东深情回忆道,他当初患病时非常狂躁,五六个人都制不住他,但钟南山来后没费太大力气就把他压住了,“钟院士让我屏住呼吸,张开喉咙让他看,我一下子就安静了”。

直至现在,在繁重的科研之外,钟南山仍坚持每周三大查房,每周四下午出半天门诊。

“我不是通才,面对疑难杂症,也有无解的时候,但我知道应该请谁来会诊,共同为病人解决问题。”钟南山说,他借助网络和国内400多个医疗点建立联系,最多的时候有8000多人共同参与查房。在网络上,他们还和加拿大、英国、美国等国的专家就一些典型病例联合查房,交流诊治经验。

父亲曾告诫钟南山,无论在何种境遇之下,都要诚实、鲜明地亮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这句话对钟南山影响至深。

“真话不是真理,它不一定是对的,但能启发大家思考就很好。当然讲真话一定要以事实为依据。”这是钟南山一直秉承的原则。从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到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的身份虽然变了,但直言敢谏的风格一直未变。

2013年两会,他提出了“到底是gdp第一,还是健康第一”的质疑,呼吁在全国开展pm2.5监测,防治可先在重点区域进行。2014年两会,他和凌峰等院士、专家联名上书,要求严惩暴力伤医行为,直接推动了人民法院等多部门出台《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

2020年,他在给出“不要前往武汉”的建议后,以84的高龄毅然前往武汉,调研和指导防控疫情的工作。

母亲给了儿子两次生命。

钟南山的母亲廖月琴是鼓浪屿名门廖家的后裔。鼓浪屿是一个令人惊奇的小岛,在并不算大的岛屿上,拥有许多风格迥异的建筑。位于漳州路的廖家曾经是鼓浪屿上最有名的家族之一,从廖宅的巷子中出来,往右大约30米,一幢红白相间别致的西式别墅映入眼帘,这幢二层别墅就是钟南山外公的祖宅。在这里,钟南山的母亲度过了她美好的少年时光,直到嫁给钟南山的父亲钟世藩,才跟随丈夫到南京工作。

1936年10月20日,对于儿科医生钟世藩以及他的爱妻来说,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这一天,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在南京中央医院出生了。

看着孩子可爱的模样,夫妇俩便按照出生地的位置,给孩子取了一个颇有气势的名字——南山。因为南京中央医院刚好坐落于钟山南面。这个意义单纯的名字,日后却印证了这孩子攀越高山、跨越巅峰、不断自我超越的形象。

1937年7月7日,钟南山还未满周岁。这一年的冬天,在南京沦陷前夕,父亲带领一家老小随国民党政府西迁的20余万人离开南京,前往贵阳。行程十分辛苦,颠沛流离,风餐露宿。

最新钟南山的思想汇报大全篇五

我双手合十,在2020年1月,湖北武汉遭遇了“新型冠状病毒”的狠毒袭击。在众多正在为击灭病毒而奋勇救人的白衣天使中,我特别留意到了一位八十四岁高龄的、头发花白的老者,他就是我最敬佩的人——钟南山院士。

“新型冠状病毒”有着极强的传染性,染上这种病毒轻则疾病缠身,重则有生命危险。您临危受命,被国家任命为这场“战疫”的统帅。在前往武汉时,您接受记者采访时恳切地告诫全国百姓:“没什么事,别去武汉。”说完就义无反顾地登上高铁。您在高铁上靠椅稍作休息的照片让全国人民动容、泪目。到了武汉后,您多次通过媒体呼吁大家要注意安全,要隔离,自己却不顾个人的安危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去。

如今,被确诊的感染人数和一天比一天增多,这对参与这场战斗的白衣天使们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和威胁。但您没有退缩,而是拿出了自己的本领和胆魄担当起保家卫国的重任。您用行动表现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英雄气概。您身上的白袍就是您的战衣,您的智慧就是您的宝剑。您夜以继日地工作,带领白衣天使们攻坚克难,为人类的健康而鞠躬尽瘁。在近日的采访,您眼中泛着英雄的泪光说:“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能够过关的。”您悬壶济世的情怀又一次让国人泪奔。

钟南山院士,我敬佩您!您不辱使命,带领着浩浩荡荡的医护队伍,一起向祸害人类的“新型冠状病毒”亮出早已磨得锋利的宝剑,为武汉、为祖国、为人类无怨无悔地挥洒着自己的满腔热血。

向钟爷爷致敬,这是我写给您的一封信,一封您收不到的信,因为我已经把它永远地存封在了我的时间胶囊里,时刻的读一读,时刻的看一看,我今天所写下的文字。

于是,在日记里写道,2020年2月7日,晴,张家口万里无云。

最新钟南山的思想汇报大全篇六

2020年1月,湖北武汉遭遇了“新型冠状病毒”的狠毒袭击。在众多正在为击灭病毒而奋勇救人的白衣天使中,我特别留意到了一位八十四岁高龄的、头发花白的老者,他就是我最敬佩的人——钟南山院士。

“新型冠状病毒”有着极强的传染性,染上这种病毒轻则疾病缠身,重则有生命危险。您临危受命,被国家任命为这场“战疫”的统帅。在前往武汉时,您接受记者采访时恳切地告诫全国百姓:“没什么事,别去武汉。”说完就义无反顾地登上高铁。您在高铁上靠椅稍作休息的照片让全国人民动容、泪目。到了武汉后,您多次通过媒体呼吁大家要注意安全,要隔离,自己却不顾个人的安危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去。

如今,被确诊的感染人数和一天比一天增多,这对参与这场战斗的白衣天使们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和威胁。但您没有退缩,而是拿出了自己的本领和胆魄担当起保家卫国的重任。您用行动表现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英雄气概。您身上的白袍就是您的战衣,您的智慧就是您的宝剑。您夜以继日地工作,带领白衣天使们攻坚克难,为人类的健康而鞠躬尽瘁。在近日的采访,您眼中泛着英雄的泪光说:“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能够过关的。”您悬壶济世的情怀又一次让国人泪奔。

钟南山院士,我敬佩您!您不辱使命,带领着浩浩荡荡的医护队伍,一起向祸害人类的“新型冠状病毒”亮出早已磨得锋利的宝剑,为武汉、为祖国、为人类无怨无悔地挥洒着自己的满腔热血。

钟南山院士,我敬佩您!不仅是您,还有像您一样参与“战疫”而逆行奔向最危险战场的千千万万个白衣天使。您们都是最美的中国人,感恩有您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