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2023年调查小学生近视眼报告 小学生调查报告(模板6篇)

时间:2023-09-24 00:45:43 作者:LZ文人 2023年调查小学生近视眼报告 小学生调查报告(模板6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小学生调查报告

:某小区附近

:问卷调查

:人们对“低碳节能”的认识和行动。

近年来,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一些如“低碳节能”此类的体也出现了。可人们又对“低碳节能”了解多少?做到了多少呢?8月21日这天,我和我的同学来到了某小区附近,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被调查的人分为四个年龄段,情况如下:18岁以下的约30%,18岁至35岁的约50%,35岁至60岁的约20%,60岁以上的约10%。

我们在调查中,许多人都认为自己对环保问题关注度较高(占100%)。这让我们统计时十分惊讶。当谈起对“低碳”和“低碳生活”含义的了解,约40%的人选择了“听说过,但不知道是什么”,约50%的人选择了“知道含义和大致内容”,约10%的人选择了“熟悉含义和具体内容”。

但是当回答起具体问题时,情况却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么好:比如说对与环保相关的一些重要事件的了解,像全球变暖与全球气候变化这样家喻户晓的事情倒是大多人都知道(了解度各占100%和80%)。了解不多的就像:碳中和.京都议定书和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知道的人只占到了10%不到。

情况也不容乐观的是关于节能减排产品和技术的了解:人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led节能灯.太阳能发电及风力发电各占90%和70%。而不常见的,如地源水泵空调系统.生物燃和节能幕墙都只占到了10%不到。

人们环保知识如此淡薄,让我们为人们的环保行为情况极为担心。还好,结果比较近人意。关于“低碳生活十大准则”调查情况如下:拒绝塑料袋约60%,巧用废旧品约40%,拒绝一次性用品约40%,提倡水循环约40%,办公无纸化约10%,出行少开车约70%,用电节约化约80%,购物需谨慎月30%,争做志愿者约10%,植物常点缀约30%。

有一道题是这样的:“如果某个‘环保节能’产品价格比同类其他产品高,您会购买吗?”让我们欣慰的是,所有人都选择了“支持‘低碳节能’,会购买”。

1.多了解关于“低碳节能”和环境污染的各种知识。

2.多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每个环保的小细节。

3.节能环保,过“低碳生活”。

地球是我们大家的,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这个美丽的地球,美丽的更久一点。

小学生调查报告

街头招牌,广告,作业本

增加对汉的了解,学会规范用

调查原因:前几天我们学习了综合性学习仓颉造。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汉的历史。我们祖国的汉文化源远流长,汉的发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可在生活中,我们身边的人都不太在意汉的规范性,都不会规范用。于是我决定,对身边的错别进行调查,开展一次“规范用”的调查活动,以便更好的了解汉,书写汉,运用汉。

调查过程和内容:首先,我走上街头,统计街上所看到的商店的名称。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每一个招牌,生怕有一个错别从我眼皮子底下溜走。可找了老半天,连一个错别都没有。我心里好高兴呀,大家都很规范的用,可一想我的作文就又失落起来,万一没有一个错别我可怎么写文章呢?!

于是,我更加细致的观察,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忽然,我眼前一亮,一个服装店的招牌出现在我的眼前——“布依布舍”。估计是服装店为了招揽生意,所以才把“不依不舍”写成了“布衣布舍”。意思是对那里的衣服很留恋。

接着,我又发现了一个卖祖传止咳药的小广告,把“刻不容缓”写成了“咳不容缓”,意思是它配置的祖传止咳药很神奇,有药到病除之效。天啊,原来错别真是无处不在呀。

最后,我又回到家翻了翻我的作业本。结果,又看到了许多错别。把“磨蹭”写成了“磨曾”,把“钢琴”的“琴”多写了一点……看着一个个写错的,我心里惭愧极了,羞愧的低下了头。

调查结论:通过这次调查,我发现错别大概有以下几种。

1.同音,形近:如“食不果腹”误写为“食不裹腹”,把“感慨”写成“感概”。

2.意思混淆:如“凑合”写成“凑和”。

3.不明典故:如“墨守成规”误为“默守成规”。原因是不知道其中的“墨”是指战国时期的人物。

1.规范用,正确掌握汉的含义和规范书写。

2.宣传汉的规范使用,纠正身边的错别。

通过这次调查,让我对汉的规范使用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今后,我要检查多翻翻《新华典》,读一读《说文解》,多了解一下中国的汉。以后一定要正确的使用汉,尽量避免在错别在作业中的出现。

小学生调查报告

又到星期六了,我们小学生,有些在做运动,有的在做游戏,有的在玩电脑,有的在看电视,有的在学习还有的在做家务。

我走访了英东中学小学生家,我去他们家的时候,大多是都在看电视,也有一些小学生在玩电脑,玩电脑的时间2。3个小时,其次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学习,还有个别小学生在做家务。

分析

在我走访他们家的过程中,我可以看出大部分小学生喜欢玩而讨厌学习。也有少数小学生虽然喜欢玩,但他们不讨厌学习,他们能够完成作业后才出去玩。

结论

小学生不喜欢学习的情况主要有:

1、他们有一些题目不会做,而且不动脑筋思考和不问爸爸、妈妈,也有一些小学生觉得学习很费劲。

2、有些同学只觉得玩很快乐,而讨厌学习。

3、有些同学喜欢学习,可是他们的作业要等到星期天才做。

建议

针对同学们这些不喜欢学习知识的习惯,我以下有几点建议:

1、制定一个小学生周末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2、学习之余,多运动,比如:打球、踢毽子、跑步、拉双杆……

3、题目不会的可以问爸爸、妈妈或者查电脑。

4、玩电脑最多玩一个小时。

5、要多看课外书,不要只顾着玩。

小学生调查报告

原先我们家小区门口有一条清清的小河,每一天成群结队的鱼儿在那里嬉戏跳舞,清清的.河水,欢快的鱼儿,我们陶醉其中。

但是,最近我却发现小河没有那么清澈了,还有很多小鱼都死了,河里有好多垃圾,我有些怀疑,因此,对小河的污染进行了调查。

我观察了周围的环境,植物生长得很茂密,我排除了自然灾害的可能性,可水中的死鱼十分多,垃圾也不少。这样,就只能是人为造成的。

1、小河附近有一道公路,那里每一天都有很多车辆透过。

2、附近还有很多商贩在卖小吃。

3、还有许多饭馆,小吃店和果汁店。

4、我们看到了两个污水排放管道。

1、有很多人往小河里扔垃圾,吐痰,小鱼吃后,导致食物中毒而死亡。

2、由于有污水排放到河里,有的鱼是直接喝了污水被毒死。

河道是我们大家的,让我们拉起手来,不要为了个人方便而污染小河,我们就应自觉做到保护我们的小河,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加每好与和谐。

小学生调查报告

孩子有攻击性行为怎么办上海杨浦中心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翁晖亮佳佳和莎莎正在画画,佳佳缺一支红色的蜡笔,看见莎莎笔盒里有一支,伸手就去拿,嘴里还说:“这是我的。”莎莎不肯给他,佳佳气得把莎莎画画的东西全扔掉,还用脚去踢莎莎。佳佳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在儿童心理学上称为儿童攻击行为。攻击行为是指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儿童攻击行为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或玩具)等。儿童的攻击行为一般在3-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10-11岁出现第二个高峰。总体来说,男孩以暴力攻击居多,女孩以语言攻击居多。攻击行为会妨碍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如果攻击行为延续至青年和成年,就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社交困难。另外,攻击行为与犯罪有一定关联。心理学研究表明:70%的少年暴力罪犯在儿童期就被认定为有攻击行为。也就是说,从小攻击性强的孩子,如果不注意克服和制止,长大后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因此,如果孩子经常出现攻击性较强的行为时,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及早予以矫治。攻击行为的原因遗传因素有些攻击性强的儿童可能存在某些微小的基因缺陷。家庭因素有些家长惯于用暴力惩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结果孩子也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其他儿童,表现出攻击行为。如有的家长只要孩子做错事,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他一顿。

孩子挨打以后,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情绪一旦“转稼”到别的人身上,就易找别人出气,逐渐形成攻击行为。又如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如果有人欺侮你,你要狠狠地揍他。”在大人的纵容下,孩子容易发生攻击行为。环境因素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攻击是观察学习的结果。由于儿童模仿性强,是非辨别能力差,因此,孩子很容易模仿其周围的人或是影视镜头里人物的攻击行为。有资料表明,经常看暴力影视的儿童,容易出现攻击行为。如果儿童经常看暴力影视片、武打片,玩暴力电子游戏,会使孩子的攻击性心理得到加强。值得指出的是,如果一个孩子在偶然几次的攻击行为后,得到了“便宜”,尝到了“好处”,其攻击行为的欲望会有所增强。若再受到其他孩子的赞许,其攻击行为就会日益加重。

攻击行为的对策:

1.创造不利于攻击行为的环境实践证明,生活在一个有良好家庭气氛、有充裕玩耍时间以及有多种多样玩具环境中的孩子,攻击行为会明显减少。家长应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玩耍时间和玩具,不让孩子看有暴力镜头的电影、电视,不让孩子玩有攻击性倾向的玩具,不在孩子面前讲有攻击色彩的语言。

2.去除攻击行为的奖励物如果孩子打了人家长不制止,打人就成为攻击行为的“奖励物”,使孩子觉得打人并没有什么不对,以后还可以去打别人。所以,当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时,家长要及时处理,使孩子认识到什么行为是错的,应该怎样做才对。

3.教孩子懂得宣泄情感烦恼、挫折、愤怒是容易引起攻击行为的情感,因此要教会孩子懂得宣泄自己的感情,把自己的烦恼、愤怒宣泄出来。

4.培养孩子丰富的情感有些孩子见到小动物,会去虐待它,以发泄内心的愤怒。家长可以让孩子通过饲养小动物来养成孩子的爱怜之心。这种鼓励亲善行为的方法,是纠正孩子攻击行为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5.对孩子的攻击行为“冷处理”所谓“冷处理”,就是在一段时间里不理他,用这种方法来“惩罚”他的攻击行为,如把孩子关在房间里,让他思过、反省,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不会向孩子提供呵斥、打骂的攻击原型。如果把这种方法与鼓励亲善行为的方法配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6.引导孩子进行移情换位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攻击者在看到受害者明显痛苦时,往往会停止攻击。然而,攻击性很强的人则不然,他们会继续攻击受害者。这是因为他们缺乏移情技能,不会同情受害者。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告诉孩子,攻击行为会给别人带来痛苦,导致严重后果。

再让孩子换个位置想想,如果你是受害者,那么,你将会有怎样的感觉和心情呢?让孩子从本质上消除攻击行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7.家长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表率家长必须注意自身修养,不要因自己对某些事情不顺心而在孩子面前毫无顾忌地攻击别人。夫妻之间要避免争吵打骂,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小学生调查报告

我发现我们校门口的那条路非常拥挤,尤其是路口,拥挤的来一个缝都没有。我准备对校门口的那条路的拥挤现象做一次调查。

1、自己在路上看拥挤的情况和问题的原因。

2、走访交警,了解拥挤的情况和问题的原因。

3、问一问经常路过的爸爸妈妈。

1、经过我在路看拥挤哦问题。得知了,有钱的人家,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多走一段路程,就开着车把孩子送到校门口。准备要拐出去,向左拐有孩子挡住了,向右拐也有孩子,跟本拐不出去了。在加上还有其他人家也这样,窄小的街道就挤满了。

2、通过我访问交警,知道有些人占道经营。占着地方,一个卖东西占十几平方米,卖东西多了,路就会慢慢的减少了。

3、又通过我问爸爸妈妈得知,越是刮风下雨,越是越挤。因为:有的人家不想让孩子吃一些沙土,不想让孩子淋着就往前走。慢慢地就拥挤在一快了。而且放学时间都一样,我们又挨着一中,下放学,好几千人就出来了,这也是一个原因。

1、不让人占道经营。

2、不要家长的车近路口。

3、放学时,先让小学的人先放学,在让初中的在放学。这样路口就不会拥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