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精选乡村旅游规划设计方案大全(13篇)

时间:2023-10-27 12:16:45 作者:影墨 精选乡村旅游规划设计方案大全(13篇)

计划书的编写需要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以确保其内容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划书范文,希望可以对大家在编写计划书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乡村旅游规划范文简短

实践出真知,为响应国家鼓励青年到实践中去,xx于x年8月5日抵达xx市xx县xx镇进行社会实践。在深入了解当地经济政策以及国家对乡村振兴颁发的政策后,实践队开始了对xx镇的实践活动。

受疫情影响实践活动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践开始,xx成员来到了xx镇政府,在党政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了解到了xx镇近十年所发生的变化,副镇长朱吉文接待了我们实践队成员,通过更深入的了解,实践队成员发现现在的xx镇村民的经济收入不仅仅依靠传统的方式,在农业发展中越来越多的现代科技被运用,食品也会通过电商,网红促销等方式进行更全面的推广。我们更深的感受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以及科技发展的重要性。

下午我们走进了xx镇集市,通过对xx镇当地的地摊,农业以及食品的调研,实践队成员对国家政策在乡村振兴方面有了新的认知,也感受到了在国家的扶持下乡村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实践过程中我们也接触到了一些当地的公司企业,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xx公司,作为一个天然植物有限公司,质量是排在第一位的。该公司生产的即食燕麦原材料就取自xx县黄河小麦,不仅保证了食品的质量,更节省了运费等一系列的花销。同时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直播带货的兴起,xx公司也非常重视电商的发展,经公司经理介绍疫情期间曾与快手网红合作进行直播带货,正因为该公司主动适应网络新环境才使得该公司食品的销售走在当地其它公司之前。只有优质的食品和新科技才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该企业才会办得越来越好。

我们还进行了线上的调研,就xx县本地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展开调研,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都是想要返乡就业但当地的就业机会、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制度成了这些青壮年在家乡就业的一大困扰。在这次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当地的青壮年真的不多,大部分都是带着孩子的老年人,因此要想助力当地的发展就要留住人才,留住那些青壮年。“劳动是财富的源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乡村发展的越来越好。

这次的实践活动短短几天就过去了,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本不熟悉的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变得熟络起来,让我们掌握了多种调查调研的方法,剪辑视频、写新闻的能力,我们也学会了团结一心分工合作将原本繁重的工作在短时间内优质优良的完成。除此之外也让我们在活动过程中真正的看到了社会最真实的一面,也让我们意识到了自己本身应有的责任和使命和进行这次社会实践真正的意义所在。

实践的过程很累但也很快乐很充实,这应该会成为我们整个大学生活中最值得怀念的经历,实践完成后会让自己收获满满的成就感,社会实践就像是在学校和社会之间搭起的一座桥梁,引导我们认识社会接触社会从校园走向社会,当我们真正完成学业走向社会时也不会不知所措。社会实践可以说是一个加油站,能让我们以更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接下来的学习,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身为一名大学生,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就应该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为国家做贡献,为乡村发展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助力乡村发展。乡村富裕,国家强盛!

特色乡村旅游社区策划方案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大力实施村庄规划完善、人居环境提升、富民产业增收、文明乡风培育四大工程,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与具有“xx”特色的美丽乡村。

通过xxxx旅游特色村的建设实施,力争把xx建设成为休闲度假、乡村体验的特色村,打造“xx第一村”。

将毗邻xx景区停车场的县道边原供销社进行改造,配套建设3a级旅游公厕一个。在中心内设有票务销售、旅游咨询、特色农产品展示销售等服务,同时设立“xx”农家乐合作社的接洽区,为合作社社员提供统一调度和餐饮、住宿安排。其外观应与xx村的传统民居样式相适应,可以改造成庭院式接待中心,布局以花草树木、篱笆围墙等,并在庭院中树立一木制版面作为xx村导览图。投资30万元。

发动群众对现有23家民宿进行升级改造,民宿样式可以参照前店后院的格式,民宿内应能够提供住宿、餐饮、休憩、娱乐等多种功能,且内部设施现代化,外观古朴,用灯笼、石磨、盆、盖帘、纱布、木梯、木夹等对其外观进行复古包装,与侠客文化相适应,体验侠客文化的豪迈与胸怀。可提供148间/天住宿。投资50万元。

1、环村步道:规划沿xx至中心桥头,沿河边5公里观光步道。充实道路沿线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景色优美的田园风光、民风淳朴的村民形象,开发自行车道,在适当的间距布置休息长廊、蔬菜销售亭、歇雨亭、水车休闲站等配景建筑,并在架子两边配以四季常开的花卉,形成花飞蝶舞的效果。投资30万元。

2、xx旧址:在xx旧址的基础上,进行历史场景的实景还原,通过对香湖游击队故事的演绎,进一步弘扬创新红色演艺文化,推激发游客的万丈豪情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投资15万元。

3、菌菇乐园:菌菇乐园规划布局于xx公路旁现有蘑菇种植基地及其周边地块。该园建设目标定位为集菌类植物培育、种植、采摘、销售、加工、美食、科普、观光等于一体的菌菇主题乐园,投资15万元。

4、瓜果慢漂:将xx村约2公里宽约6米的溪流,通过上游蓄水保持全年流水流动,利用架设木柱的方式将其打造成水上瓜果长廊,在水岸两边种植上善于攀爬的瓜果品种以及其他欣赏类的爬藤观赏类植物,开展水上瓜果采摘等活动,让游客体验“鱼在水中游,人在瓜中行“的意境。投资60万元。

5、我家菜园:我家菜园规划布局于xx蔬菜大棚,进行绿色蔬菜种植。通过认种体验农作生活,给孩子一个农耕体验的学习计划,给老人一个回归田园的温馨回忆,给自己一个休闲娱乐的田园世界,给全家一年的绿色蔬菜供给,让游客过把“菜农瘾”。规划建设绿色果蔬采摘区、我家菜篮子计划等项目,重点突出自然生态、绿色健康和乡野田园乐趣。

6、七彩灯光秀:在xx村的主街道、游客接待中心、瓜果长漂,环村路等标志性景观建筑安装夜景灯具,利用灯具的不同颜色,形成多彩夜景。鼓励村民在门口悬挂灯笼两个,配合其他建筑景观的灯光,形成互相帮衬的效果,通过灯光效果为夜宿xx的游客提供夜游xx的意境。投资50万元。

7、xx宫:在街北500米处,已经800多年,有一个明代宣德铜香炉传承至今,祭祀唐代古田临水陈靖姑等三夫人,相传陈、林、李三夫人救产、护胎、祈子、保民,神灵显赫,威播四方。xx四村新近已联合筹资百万新建宫庙,规模宏大,金碧辉煌,保护等投资约5万元。

8、田间拾趣:引导农户在田边规划养殖田螺、泥鳅、稻田养鱼等,开展田间抓泥鳅,徒手捉鱼、摸田螺等活动,参与游客互动体验。同时可举办抓泥鳅、田螺的比赛,进行家庭亲子游,配套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一个走进自然,走进田园,体验野趣、农趣和童趣的好去处。投资10万元。

9、墟场游园:将xx街改造后,通过引导,形成特色的墟场集市,将每5天一墟改为每天一墟,集市可销售xx蔬菜瓜果等各种特色农产品和后期发展的旅游商品、纪念品等,集市要合理规划,科学管理,使其后期发展成为特色休闲街区。

10、幸福果林:利用200多亩杨梅、猕猴桃及黄桃为基础,在不同时间开展水果采摘活动,开展果树认养、树下养殖活动。可在果林边搭盖休憩观赏亭,和开展果酒制作坊。在林间配套相应的住宿小屋、餐饮等设施。让游客感受到“春可赏花,夏可避暑,秋可采果,冬可踏雪”的浓郁乡土气息。投资30万元。

xx街起由后xx至董门xx,全长1000米。街道以“xx”为主题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岔路口设置木质指示牌,街道两侧种植百日草等花期较长的花卉进行绿化。在进村前200米处,以xx的碉堡式建筑为参照,利用泥土、碎石垒成左右各一座碉楼的主题大门(左边写“xx欢迎您”、右边写“xx第一村”),并利用传统的夯土技术进行加固,外观以土黄色为宜。沿街统一挑檐、店招,符合古朴、原生态的风格,体现项目地独特的乡土文化内涵。推行垃圾集中处理,开展垃圾“分类分拣、定点投放”,每隔40米放置垃圾箱一个,完善村垃圾收集设施和保洁队伍建设,在人员集中地设置消防设施和消防通道,总投资200万。

结合xx村实际,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乡村旅游特色村创建实施规划和方案,入户宣传乡村旅游特色村创建活动和创建标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创建活动。

严格按照乡村旅游特色村创建实施方案,积极开展、落实好各项创建任务,使乡村旅游特色村的各个项目能够基本建成并开始营业。

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包括排水沟、垃圾池、村屯绿化、景区配套设施、旅游公共服务标识和旅游产品开发等项目建设。 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根据上级领导专家指导意见,完善提升建设内容效果,做到高质量、高标准。

(一)规划设计:聘请xx公司的xx团队对项目内容进行详规设计和指导、培训,总投资25万元。

(二)项目业主:项目由xx村委会作为主体组织实施,xx乡村旅游公司由乡村两级投资成立,做好相关筹资和配合工作,同时,发动群众积极筹资参与民宿、餐饮、农业等乡村旅游项目建设。

(三)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约520万元,xx村委会、xx乡村旅游公司各负责筹措资金50万元,xx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指挥部拨补资金60万元,发动群众筹资参与项目建设110万元,向上争取美丽乡村省级精品示范村补助120万元、乡村旅游特色村补助50万元、水土保持项目补助50万元,同时与有意向投资的乡贤和企业沟通,争取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建设。

特色乡村旅游社区策划方案

今年是我镇全面实施乡村旅游发展的开局之年。根据发展乡村旅游的相关要求,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本地旅游资源,精心制定谋划好一批乡村旅游项目,引导乡村旅游合理布局,促进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

围绕“突出山区特色,培育支柱产业,建设和谐秀美乡村”的工作思路,以“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为主线,牢固树立“特色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大旅游、大发展意识,结合我镇旅游资源丰富、发展乡村旅游市场空间和潜力巨大的特点,以民族文化底蕴、宗教建筑、自然生态和特色种植基地为依托,以促进农民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目的,以新农村建设和景区(点)为发展重点,抓好乡村度假型、依托景区型、农业观光型、产业带动型、民俗风情型等乡村旅游业类型,大力发展农家乐和农家旅馆,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特色鲜明、效益可观、环保一流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乡村旅游规划范围为新村点至上庄村,依托新建乡村旅游门楼、红色景点、绿色生态、宗教寺庙等旅游景点,利用乡村农舍、瓜果园、有机农业基地、苗木种植基地、特色养殖基地、乡土文化、民俗风情,开展以休闲度假、观光娱乐、乡村闲趣为内容的旅游活动,通过整合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交通、农田水利建设、危房改造、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工程建设、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资金,使乡村旅游成为我镇旅游业突出亮点和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力争2020年完成特色养殖基地1000亩,有机农业基地1000亩,瓜果园500亩,休闲度假农庄3家,农家乐10家,农家旅馆8家,年接待能力20万人以上,把镇打造成全县乡村旅游示范点。

为切实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党委副书记、镇长任组长,、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的乡村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生态创建办,生态创建办负责人肖建胜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本镇的乡村旅游发展实施工作。

1、发展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新农村村点建设与乡村旅游景点建设相结合,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建设新农村的有效途径之一,充分把握机遇,加大力度,积极整合项目资金,支持乡村旅游发展,通过多渠道多方式解决乡村旅游资金“瓶颈”。

2、发展乡村旅游与推进现代农业相结合。紧扣镇建设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使发展乡村旅游与镇农业发展的总体布局相协调,并与全镇的旅游发展规划相衔接,充分依托我镇生态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宗教文化等各种资源,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典型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发展。坚持以村为单位发展特色农业,块状发展,形成规模,体现特色,集聚发展,实现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有效结合。

3、发展乡村旅游与建设优质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相结合。我镇以蜂蜜、有机蔬菜、有机草莓、黑山羊为代表的优质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为了使农民手中的农产品转化为商品,有效改变农业粗放型的现状,通过发展多种经营,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增加农产品就地消费份额,实现农产品就地转化升值。

4、发展乡村旅游与农村清洁工程相结合。环境是旅游的基础条件,要帮助农民提升环保意识,充分改善和维护好当地的生态人居环境,坚持做到不脱离农民,不脱离乡土,不脱离当地资源环境条件,帮助农民改善卫生条件和接待条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当地群众的根本利益。

5、发展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保护相结合。着力在提高乡村旅游文化品位上下功夫。对于具备开发潜力的民俗文化,要引导和激发本地农民的认同性与自豪感,重点挖掘和保护原生态民俗风情的文化内涵、生活特色,以“富、学、乐、美”为最终的发展目的。

6、发展乡村旅游与打造乡村品牌相结合。各村、各景点要根据本地的资源特色,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家一特”,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要以城镇居民休闲需求为目标,突出农村生活特点,形成乡土文化氛围。

各村要立足本地特色资源,加大旅游建设投入,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乡村旅游宣传活动,形成以接待服务、农事参与、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为主体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逐步构建乡村旅游网络,促进乡村旅游进入高起点、高效益、快发展的良性轨道,真正发挥乡村旅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乡村旅游规划范文简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下午好!我就是来自x镇的x。

_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关键在于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系统推进。下面我将围绕五个振兴,并结合x镇的工作举措来阐述。

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就是根本保证。只有振兴乡村的产业,才能增加乡村的血液,乡村的发展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产业振兴,一就是要以农业为基础,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二就是要加快推进品牌化,整体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三就是要注重发展第三产业,做好农旅融合,打造靓丽名片。四就是要发展好集体经济,增加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只有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才能把群众重新凝聚起来,打造出一支专业化的职业农民队伍,以带动农业提质增效。

产业振兴方面,我镇积极推进特色种植与特色养殖,发展了猕猴桃、柠檬、脐橙、白芷、小龙虾、青蛙、黑山羊等特色产业。同时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双流村利用集体经济资金,修建了660立方米的冻库1座,购置了两台农机,提供农资统购、农产品统销,技术培训,大型农机社会化租赁等服务,目前盈利已突破20万元。

乡村要振兴,人才振兴就是重要支撑。_要求,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一就是要发掘与培育本土人才。本土人才对故乡感情深厚,愿意反哺乡村,这些人就是乡村振兴战略中较为稳定的人才力量,要加大对她们的培养。二就是要加大力度向外引进技术人才,从经济收入、情感获得等方面建立健全引才机制,让外来人才有获得感与归属感,并通过传帮带模式,达到引进一人,教会一片的效果。三就是要多为基层干部创造外出学习交流机会,同时要在晋升政策上适当向乡村基层干部倾斜,进一步增强她们服务基层热情与扎根基层的信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镇先后接收选调生9名,接收大学生村官7名,招聘大学生本土人才13名,回引种养殖专业人才10余名。这些年轻有为的一代,已经开始进入基层机关事业单位与村支两委班子,一方面给她们交任务、压担子,另一方面给她们搭平台、展能力,让她们在基层大展身手。

乡村要振兴,文化振兴就是内在灵魂。近年来,广大乡村物质上虽然富裕起来了,但精神上却贫乏了。乡村振兴时应该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一就是要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营造良好的农村文化氛围。二就是要培育乡贤文化,引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三就是要加强对乡村文明户的表彰,树立榜样,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在文化振兴方面,我们镇广泛开展道德讲堂,精心组织开展文明模范评选、最美家庭评选等工作,树立杨媚、陈彪、丁廷菊等一批道德模范。开展文艺演出进乡村,组建了吴家镇草根乐队,丰富老人生活,多次组织开展爱老敬老志愿活动。

乡村要振兴,生态振兴就是发展基础。振兴乡村,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底线,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一就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生态保护意识。二就是要倡导绿色发展,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就是生态化,追求可持续发展之路。三就是要加强农村环境问题综合整治,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完善农村地区基本生活设施。

吴家镇扎实推进生态振兴,全面开展污染源排查、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大力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努力改善农村环境。积极开展创森工作,大力植树造林,把树种在老百姓能享受到的地方。

乡村要振兴,组织振兴就是制度保障。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基层党组织,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农村基层党组织强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行不行,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好不好。要想实现组织振兴,一就是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党支部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导地位与主导地位。二就是要壮大农村党员队伍,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如今,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势在必行。青年人在文化程度与接受新事物方面存在明显优势,农村党支部在发展党员时,应尽可能向年纪较轻、文化水平较高的积极分子倾斜,把年轻的优秀人才吸纳进党组织。三就是要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撑,确保基层党组织工作有力量、办事有经费、活动有阵地。四就是要关爱好在外务工的流动党员,充分吸引事业有成的流动党员回村创业,助推乡村振兴。

目前我镇通过邮寄书信,组建微信群的方式来关心流动党员。在村支两委换届时,大胆培养任用年轻村干部,目前,已有多名村官与本土人才进入村支两委队伍,她们年富力强,团结一致,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羊。

乡村振兴规划设计方案

为进一步培养出能团结好群众、落实好政策、发展好产业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依托县委党校组建成立了万安县乡村振兴学院,为充分发挥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优势,形成“三比一争”跨越赶超的浓厚氛围,汇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强大动能,特制订如下方案。

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定位和全面建设“六个江西”、奋力建设“三区”及主攻“五大战略”,争当“五个示范”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坚持“实用、开放、共享、融合”的办学理念,打造引领发展的党建阵地、人才培育的教学园地、成果转化的实践基地、产业项目的孵化宝地、政策理论的研究高地,致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全力绘就万安县乡村振兴新图景。

学院坚持以“推进产业升级、培育乡村人才、提升文化服务、助力生态振兴、完善乡村治理”目标和“实用、开放、共享、融合”的办学理念,实行“1+5+n”的学院建设模式,即1个总院设在县委党校,5个分院为富硒产业分院(主要围绕富硒品种选育、品牌宣传、基础建设、项目策划、经营主体培育、平台构建和市场开拓等内容开课)、文化发展分院(主要围绕意识形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红色名村建设等内容开课)、基层治理分院(主要围绕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综合治理、乡风文明建设等内容开课)、生态旅游分院(主要围绕“两山”转换、环境整治、绿色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保护区开发与建设等内容开课)、乡村干部能力提升分院(主要围绕党性锻炼、政策法规、廉政教育、数字经济、干部学用技术等内容开课),并围绕5个分院主题在全县各乡镇(场)布局n个教学基地。

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目标,建立专家教授、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土专家”、“田秀才”等组成的师资库。各分院要针对党员干部、农业生产经营人才、乡村治理人才等不同群体需求,结合实际研发专业课程,组织分类培训,实现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方式系统化、精准化、实效化。

(一)合理组建师资队伍。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采用“外聘+签约+推荐”方式,组建一支“类别丰富、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一是在江西农大、井冈山大学等高校和党校外聘“知名专家”。二是在省市县相关部门及帮扶单位的领导干部、业务骨干中签约“流动讲师”。三是在优秀村干部、产业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专业技术人员中推荐“乡贤能人”。

(二)科学设定课程体系。学院要围绕“党建+乡村振兴+主题课程”,开发兼具前瞻性、科学性、引领性、实用性的课程体系,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践提供高质量智库成果。一是把党性教育列为“必修课”,把学院建成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的实践基地。二是围绕乡村振兴五大主题,根据学院特色开设专题讲堂,把学院建成探讨振兴理论的新平台,推动全面振兴的大舞台。三是设定特色拓展课堂,根据培训主体需求,开设团队拓展、农耕体验、直播带货、就业创业等课程,拓展学习针对性。四是针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发展短板和现实需求、突出矛盾等组织签约讲师深入调研形成报告和课题成果,组织行业部门和专家学者论证后设立专门课程,及时补齐工作短板。

(三)丰富立体教学方式。建立“课堂+现场”、“理论+实践”、“案例+推广”三大模式,采取课堂讲学、现场教学、外出研学等多形式,开展问答式研讨、洽谈式交流、会诊式座谈,结合“干部学用技术”、“干部夜读”等工作品牌,定期组织开展乡村振兴的技能评价和技能大赛,建立“线上+线下”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开发乡村振兴学院微课堂平台,上传乡村振兴培训微视频,不断丰富培养模式,让学员在沉浸式学习中开拓视野、启发思路,强化知识赋能。针对不同培养对象,量身定制不同类别、不同学时、不同形式的培训套餐,提供菜单式选课服务,满足不同主题、不同层次的学员个性化培训需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县委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的万安县乡村振兴学院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附件1),具体工作由县乡村振兴局牵头负责,整合县委宣传部、县委组织部、县委政法委、县财政局、县委党校、县文广新旅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县乡村振兴局、县人社局等部门职能,用活乡村振兴项目、各地资源、各块资金,构建相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管理体系。同时根据各分院的职能定位,确定分院创办的责任单位(附件2),为分院制定可行的培训计划,组建部门行业领域政治坚定、业绩精湛、实践能力强的师资力量,并加强日常运行监督管理。各涉及学院和分院建设的相关党委(党组)要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精细化打造学院教学基地,合理确定培训计划、维护相关基础设施、落实后勤服务保障等,指导好学院有序运行;各有关村党组织要以“三化三争”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整合特色优势资源,引导党员群众积极参与配合,夯实乡村振兴学院工作基础。

(二)强化要素支持。各地各单位要将乡村振兴学院作为提升农村干部乡村振兴综合能力的主阵地和全县乡村振兴交流学习的大平台,结合工作实际,整合部门单位和地方优势资源,大力支持指导乡村振兴学院运营发展。各乡村振兴分院要聚焦人才服务和技术需求精细制定培训计划,定期举办分类别、分层级、分区域的培训教学(各分院每季度开班至少1期以上),为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提高教学与实训水平,为农业发展、乡村治理、乡村建设提供高效服务。全县各级各部门拟举办的乡村振兴有关培训要优先安排到乡村振兴学(分)院开展。

(三)强化考核激励。县乡村振兴学院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每年根据乡村振兴学(分)院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对运行成效突出的,给予学(分)院创办责任单位或培训基地所在乡镇(场)党委给予不等的资金奖励(具体奖励办法另行制定),用于乡村振兴学(分)院创建和日常维护,进一步激励各地各单位打造符合条件、作用发挥常态、运营正常的乡村振兴学(分)院的工作主动性。

乡村旅游活动的实施方案

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抓住为中国乡村旅游年的契机,贯彻落实我市四届五次会议提出的“十一五”期间**要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业的会议精神,我局决定在全市发展“乡村旅游活动”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景区主体,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乡村风光为旅游吸引物打造**的乡村旅游品牌。

(二)工作目标,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乡村旅游活动,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以旅助农、以旅富农、以旅兴农,推动全市的乡村旅游向规范化、规模化、集团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乡村旅游是指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乡村风光为旅游吸引物而进行的兼有观光休闲、体验性质的旅游活动。**市旅游业刚刚起步,并被确定为“十一五”期间的支柱产业,**人口的85%以上在农村,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工业占地与农民关系问题日益严重而乡村旅游正好能缓解这一矛盾。并且搞乡村旅游有投资就业率高、带动就业率高和就业面宽的特性,因地制宜的搞乡村旅游,农民有职业又有“物业”,男女老少都能动员起来,同时也可以消化农副产品,这本身就是发展现代旅游业的潜力和原动力。

三、工作内容及要求。

依托乡村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景观,以农业生产活动、乡野风光、农村生活习俗为市场经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我市南孟镇历史上就是以农业为主,农民有丰富的农作经验,紧靠106国道,交通便利,且在观赏树木,大棚蔬菜,水果采摘等多个项目上已初具规模,因此,南孟镇作为乡村旅游试点的条件已经十分成熟。

首先,确定2-3户有一定经济基础,农业种植有一定规模,诚信可靠的农户为试点单位发展乡村旅游。

其次,要确定3-4个采摘品种突出优势、发挥特色。

第三,原有果园大棚要进行改造以适应旅游采摘的实际要求,将原民居装修,做到“屋内舒适化,屋外农村化”以此吸引更多的城市游客。

第四,旅游局和镇政府对试点农户进行政策上的支持。

(二)制定我市乡村旅游规范,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加快乡村旅游发展不仅需要加强“硬件”建设也需要不断提升“软件”服务的质量,尽快出台《**市乡村旅游服务规范》,健全乡村旅游的标准体系,规范产品、设施、管理、经营服务。对乡村游实施挂牌经营评定星级等措施,使**乡村旅游从严规范、高档次入手,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三)开展以“新农村,新旅游”为题的乡村旅游大宣传。

宣传推广乡村旅游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办法,推介乡村旅游精品,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多渠道、多方位、高强度开展大宣传。首先,筹集资金在重点路段竖立旅游指示牌,编制现存旅游宣传画册,提供咨询服务,引导游客来霸州消费。其次,与中央、省级主要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合作,推出专题采风等专栏和系列报道。第三,抓好典型宣传,总结经验,大张旗鼓、广泛宣传,发挥典型的示范引路的积极作用。第四,发挥“口碑效应”利用当地城乡居民对乡村旅游的认同,自觉进行“口碑”宣传,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四)突出特色,发展丰富多样的乡村旅游。

旅游资源是旅游产品的'核心吸引力,我市可发掘的乡村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不断发掘资源、突出特色,才能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一是要以茗汤温泉为核心,吸引和指导周边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从而拉动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的销售,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二是充分发挥古村,古乐的文化内涵,包装具有特色的传统乡村工艺技术,如扬芬港泥人等。三是展示现代农业的科技水平,使游客在乡村游中获得更多的历史知识、农业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等。四是建立南孟乡村旅游园区,以政府为主导,集沈家营观赏树木,马坊大棚采摘,西北岸桃树基地,粉营蔬菜基地为一体,统一规划而又各成体系,让游客一年四季都有采摘内容和娱乐项目。

(五)搞好旅游人才的培育工作。

人才的培养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立足于长远发展,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快旅游人才的培养。有条件的地区应加强和有关专业院校培训中心的联系,分期分批地组织培训和学习,积极培养乡村旅游经营管理和服务人员。同时要十分重视对广大村民的文化教育和文明素质的提高,增强村民的文明意识和开放意识,培养文明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促进乡村精神文明的建设,营造文明、和谐、有序的旅游环境。

(六)加强管理,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能够吸引大量旅游者的重要原因,要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加强管理成立乡村旅游办公室,根据《**市乡村旅游服务规范》加强日常的指导管理,避免出现无序发展和管理混乱的情况。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7月2日----年8月1日)。

2、制定《**市乡村旅游服务规范》(试行)。

3、制定**市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同全市旅游规划同步进行,年底完成)。

第二阶段(2006年8月1日----2006年9月30日)。

1、敲定2―3户积极性高,有一定基础,口碑好的农户,在南孟搞乡村采摘试点(挂牌经营)。

2、借助茗汤温泉宣传**采摘,推出“南孟采摘,茗汤泡汤”活动。

3、制作**市乡村旅游宣传画册及乡村旅游指示牌,引导顾客在**消费。

第三阶段(2006年10月1日----2006年1月30日)。

1、市旅游局对试点单位全面验收,挂牌经营,颁发《**市乡村旅游从业许可证》。

2、在完善农家采摘的基础上。,确定1-2户“农家饭”“农家旅馆”试点,开发**乡土小吃,使游客在**市享受全方位的旅游服务。

3、**市旅游局对“农家采摘”“农家旅馆”试点进行业务指导,并给予政策支持。

第四阶段(2006年12月1日----2006年12月30日)。

1、制定《**市星级农家院评定标准》对现有的“乡村旅游”点按照《标准》进行评定活动,评定星级,导入竞争机制,规范管理。

2、举办全市“乡村旅游培训班”,对参与乡村旅游的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使乡村旅游在**可持续发展。

**市旅游局。

2006年7月20日。

乡村旅游设施建设方案范文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大力实施村庄规划完善、人居环境提升、富民产业增收、文明乡风培育四大工程,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与具有“xx”特色的美丽乡村。

二、目标要求。

通过xxxx旅游特色村的建设实施,力争把xx建设成为休闲度假、乡村体验的特色村,打造“xx第一村”。

三、建设内容(一)游客服务中心。

将毗邻xx景区停车场的县道边原供销社进行改造,配套建设3a级旅游公厕一个。在中心内设有票务销售、旅游咨询、特色农产品展示销售等服务,同时设立“xx”农家乐合作社的接洽区,为合作社社员提供统一调度和餐饮、住宿安排。其外观应与xx村的传统民居样式相适应,可以改造成庭院式接待中心,布局以花草树木、篱笆围墙等,并在庭院中树立一木制版面作为xx村导览图。投资30万元。

(二)改造提升农家乐。

1、环村步道:规划沿xx至中心桥头,沿河边5公里观光步道。充实道路沿线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景色优美的田园风光、民风淳朴的村民形象,开发自行车道,在适当的间距布置休息长廊、蔬菜销售亭、歇雨亭、水车休闲站等配景建筑,并在架子两边配以四季常开的花卉,形成花飞蝶舞的效果。投资30万元。

2、xx旧址:在xx旧址的基础上,进行历史场景的实景还原,通过对香湖游击队故事的演绎,进一步弘扬创新红色演艺文化,推激发游客的万丈豪情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投资15万元。

3、菌菇乐园:菌菇乐园规划布局于xx公路旁现有蘑菇种植基地及其周边地块。该园建设目标定位为集菌类植物培育、种植、采摘、销售、加工、美食、科普、观光等于一体的菌菇主题乐园,投资15万元。

中游,人在瓜中行“的意境。投资60万元。

5、我家菜园:我家菜园规划布局于xx蔬菜大棚,进行绿色蔬菜种植。通过认种体验农作生活,给孩子一个农耕体验的学习计划,给老人一个回归田园的温馨回忆,给自己一个休闲娱乐的田园世界,给全家一年的绿色蔬菜供给,让游客过把“菜农瘾”。规划建设绿色果蔬采摘区、我家菜篮子计划等项目,重点突出自然生态、绿色健康和乡野田园乐趣。

6、七彩灯光秀:在xx村的主街道、游客接待中心、瓜果长漂,环村路等标志性景观建筑安装夜景灯具,利用灯具的不同颜色,形成多彩夜景。鼓励村民在门口悬挂灯笼两个,配合其他建筑景观的灯光,形成互相帮衬的效果,通过灯光效果为夜宿xx的游客提供夜游xx的意境。投资50万元。

7、xx宫:在街北500米处,已经800多年,有一个明代宣德铜。

香炉传承至今,祭祀唐代古田临水陈靖姑等三夫人,相传陈、林、李三夫人救产、护胎、祈子、保民,神灵显赫,威播四方。xx四村新近已联合筹资百万新建宫庙,规模宏大,金碧辉煌,保护等投资约5万元。

8、田间拾趣:引导农户在田边规划养殖田螺、泥鳅、稻田养鱼等,开展田间抓泥鳅,徒手捉鱼、摸田螺等活动,参与游客互动体验。同时可举办抓泥鳅、田螺的比赛,进行家庭亲子游,配套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一个走进自然,走进田园,体验野趣、农趣和童趣的好去处。投资10万元。

9、墟场游园:将xx街改造后,通过引导,形成特色的墟场集市,将每5天一墟改为每天一墟,集市可销售xx蔬菜瓜果等各种特色农产品和后期发展的旅游商品、纪念品等,集市要合理规划,科学管理,使其后期发展成为特色休闲街区。

10、幸福果林:利用200多亩杨梅、猕猴桃及黄桃为基础,在不同时间开展水果采摘活动,开展果树认养、树下养殖活动。可在果林边搭盖休憩观赏亭,和开展果酒制作坊。在林间配套相应的住宿小屋、餐饮等设施。让游客感受到“春可赏花,夏可避暑,秋可采果,冬可踏雪”的浓郁乡土气息。投资30万元。

(四)xx街的改造。

xx街起由后xx至董门xx,全长1000米。街道以“xx”为主题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岔路口设置木质指示牌,街道两侧种植百日草等花期较长的花卉进行绿化。在进村前200米处,以xx的碉堡式建筑为参照,利用泥土、碎石垒成左右各一座碉楼的主题大门(左边写“xx欢迎您”、右边写“xx第一村”),并利用传统的夯土技术进行加固,外观以土黄色为宜。沿街统一挑檐、店招,符合古朴、原生态的风格,体现项目地独特的乡土文化内涵。推行垃圾集中处理,开展垃圾“分类分拣、定点投放”,每隔40米放置垃圾箱一个,完善村垃圾收集设施和保洁队伍建设,在人员集中地设置消防设施和消防通道,总投资200万。

四、步骤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xx年1-3月)结合xx村实际,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乡村旅游特色村创建实施规划和方案,入户宣传乡村旅游特色村创建活动和创建标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创建活动。

(二)全面实施阶段(20xx年3-10月)严格按照乡村旅游特色村创建实施方案,积极开展、落实好各项创建任务,使乡村旅游特色村的各个项目能够基本建成并开始营业。(三)总结提升阶段(20xx年10-12月)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包括排水沟、垃圾池、村屯绿化、景区配套设施、旅游公共服务标识和旅游产品开发等项目建设。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根据上级领导专家指导意见,完善提升建设内容效果,做到高质量、高标准。

五、组织实施。

(一)规划设计:聘请xx公司的xx团队对项目内容进行详规设计和指导、培训,总投资25万元。

(二)项目业主:项目由xx村委会作为主体组织实施,xx乡村旅游公司由乡村两级投资成立,做好相关筹资和配合工作,同时,发动群众积极筹资参与民宿、餐饮、农业等乡村旅游项目建设。

(三)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约520万元,xx村委会、xx乡村旅游公司各负责筹措资金50万元,xx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指挥部拨补资金60万元,发动群众筹资参与项目建设110万元,向上争取美丽乡村省级精品示范村补助120万元、乡村旅游特色村补助50万元、水土保持项目补助50万元,同时与有意向投资的乡贤和企业沟通,争取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建设。

篇2:乡村旅游发展实施方案(4199字)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地区为活动场所,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历史资源,吸引游客前往休息、观光、体验、购物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已成为当今世界正在兴起的旅游形式,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为贯彻落实《xxx中央xxx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xx〕1号文)和省政府办公厅《加快海峡西岸乡村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闽政办〔20xx〕90号文)精神,充分挖掘和发挥我县乡村旅游资源优势,推进我县乡村旅游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旅游发展规划,按照市场化、差异化、规范化的要求,科学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创新发展模式和经营机制,着力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精心培育特色旅游产品,培育一批富有特色、具有竞争力的乡村旅游景区(点)和旅游村(镇),使我县成为海西的重要乡村旅游目的地,努力把乡村旅游打造成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为促进旅游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全县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争取用3—5年的时间,全面完善城厢乡云礤农家乐、永平乡谷夫森林人家、武东乡仙岩旅游观光茶园、岩前镇狮岩、永平乡凤南山等重点乡村旅游点建设,基本形成县城小环线、武北、武东、武东南、武西南等五条乡村旅游线路。

三、基本原则。

(一)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既要防止裹足不前、无所作为,又要防止脱离实际、一哄而上。各乡镇要本着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开发、规范经营、永续利用的原则,全面抓好乡村旅游资源调查分析,因地制宜地确定开发项目、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务求工作实效。

(二)市场运作、规范管理。引入市场机制,采取多种经营模式,鼓励、支持农民和各类经济实体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发挥社会资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作用。树立“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收益”的理念,鼓励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伙等多种方式参与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重点引进经济实力强、发展前景广的种植、养殖专业户和企业兴办特色旅游项目,提高乡村旅游景观的观赏性、参与性和娱乐性,增强乡村旅游的活力和吸引力。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以餐饮卫生、住宿接待、服务安全等为重点内容,加强乡村旅游市场监督管理,促进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

(三)创新机制、农民受益。县委县政府将进一步加大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各部门及各乡镇要抓住机遇,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激活农村宅基地资源,为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提供用地保障。鼓励农民采取集资入股、产权入股或以村组集体经济组织为龙头,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组建乡村旅游开发公司或合作社,投资开发经营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引进外来旅游企业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经营,并发挥其骨干作用,带动乡村旅游集约型、规模化发展。(四)突出特色、持续发展。突出乡村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特色,体现乡土气息,增强乡村旅游吸引力和感染力。树立“强化保护、合理开发、科学管理”的理念,正确处理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资源保护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促进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乡村旅游规划工作。规划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指导性文件,发展乡村旅游,必须规划先行,对发展乡村旅游进行精心规划。一是要结合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乡村旅游做出规划,对本地乡村旅游发展指导思想、总体目标、空间布局、类型规模、产品特色、接待人次、旅游收入等进行科学安排,保证乡村旅游规划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因地制宜,突出优势,抓住重点,分步实施,避免急于求成、盲目发展和一哄而上的现象发生。二是各乡镇和项目业主要对重点旅游村、农业旅游点进行详细规划。规划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自然和文化特性,旅游市场的需求、规模和发展趋势,乡村旅游的布局、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量力而行、有序推进、逐步完善。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景区(点)建设。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改善乡村旅游点的道路、水电、通讯、村容村貌等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点的建设要坚持贴近生态和自然、尊重历史和特色的原则,以整洁、舒适、休闲为要求,加强服务设施配套,因地制宜,营造亲山亲水、环境宜人的独特乡村氛围,体现山区、革命老区的山、水、古、幽、清、特等乡村旅游特色。积极创造条件,梯度开发,每年安排一至二个县级重点建设项目和二至四个乡镇重点建设项目,分期分批实施开发。云礤农家乐、谷夫森林人家、仙岩旅游观光茶园、狮岩、凤南山可列入第一批开发项目计划;卦坑水库、白水寨、白莲塘、石径岭、金莲寨以及城厢礤文村、东留乡新联村、桃溪镇亭头、新礤、小澜村、中堡镇大绩村和湘店乡店下村等列入第二、三批开发项目计划。在项目开发中,要根据资源类别的不同,突出特色,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对建成的乡村旅游点,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规范管理,营造良好的接待服务环境。对有一定档次的项目择优推荐申报全国或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a级旅游区(点),并对创建成功的旅游点按照不同级别给予一定的奖励。

(三)加大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扶持力度。乡村旅游是“三农”与旅游结合的新型产业形态,对于改善农村环境,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开发、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都具有积极意义,相关部门应深入研究,积极扶持,促进发展。

1、在资金方面。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作为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改造、旅游设施建设、市场宣传促销、标准化规范管理和奖励补助等。县农办等县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要将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建设项目有机结合,并安排相应配套的专项资金扶持乡村旅游开发。对重点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实行“一事一议”,给予更大的资金扶持。

2、在土地方面。要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在总体规划中统筹考虑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的用地空间。项目建设用地可通过出让、租赁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县所得部分,根据项目投资额大小按一定比例返还,用于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鼓励利用荒山、荒坡、仓库、晒场、水库、渔塘、山林等资源用于乡村旅游项目开发。

要根据在政策上适当倾斜,简化办证手续,加强指导和服务。

(四)加强对乡村旅游工作的统筹协调。政府对乡村旅游发展各项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各乡镇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村庄环境整治和中心村建设等工作,统筹兼顾农民生产生活和游客休闲旅游的双重需要,在村庄建设中体现、渗透乡村旅游的元素。同时,要结合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变和调整,充分调动村级组织和民资参与旅游开发建设的积极性;要积极利用和充分挖掘生态、人文等资源优势,体现各自项目特色,做到差异发展,形成既相互补充又错位竞争的发展格局,推进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各部门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高度,重视发展乡村旅游,加强沟通,通力协作。农业部门要加强指导与协调,积极发展休闲和观光农业;财政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重视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国土部门要加强资源调查,做好资源保护与开发;xxx门要重视规划并加强指导,协调做好旅游规划与城镇规划、新农村规划工作;林业部门要发挥作用,加大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文化部门要加强对乡村旅游文化资源的挖掘,发展特色乡村文化旅游产品;xxx门要加快旅游城镇及乡村的道路建设;旅游部门要做好旅游宣传、旅游线路推介及客源的拓展;公安、工商、卫生、物价部门要加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治安、物价、市场秩序、食品卫生等方面的服务与管理;环保、税务、电力、通讯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新闻部门应充分利用媒体优势,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乡村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积极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

五、乡村旅游线路策划及工作重点。

(一)县城小环线(云礤瀑布—谷夫森林人家—凤南山—白莲塘—石径岭—灵洞山—金莲寨)重点抓好云礤村农家乐、谷夫村森林人家项目,策划包装凤南山、白莲塘、石径岭、灵洞山乡村旅游项目,列入县旅游产业重点招商项目积极对外招商引资。

(二)武北线(许卓烈士纪念碑—红军义冢—县苏维埃政府旧址—桃溪茶园—店下汀江水库—刘亚楼将军故居)重点策划包装桃溪亭头、新礤、小澜乡村游项目。利用桃溪万亩茶园的良好生态环境和武平县苏维埃政府旧址—文靖遗庐等红色旅游资源,打造以绿色、红色两大特色旅游资源为基础的特色旅游区。有关乡镇要抓好旅游规划编制,着手启动县苏维埃旧址的清理保护工作,努力打造武北片区绿色、红色乡村旅游线路。

(三)武东线(礤文村五棵松—马鞍寨—仙岩旅游观光茶园—六甲水库—太平山—宏光生态农业园—中堡大绩村)重点打造仙岩茶园等旅游观光茶园。督促业主尽快完成总体规划及详细规划,完善道路,兴建停车场、旅游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创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

(四)武东南线(狮岩—民国风情街—蛟湖—客家围屋—淇澳园—白水寨)重点打造狮岩景区。充分挖掘岩前历史悠久的仙佛文化,努力构建寺庙、仙姑庄园、狮岩溶洞“洞天福地”三大景观。挖掘羊肉宴特色餐饮,做成餐饮品牌。有关乡镇和部门要着手启动编制狮岩开发规划及民国风情街、客家围屋和淇澳园的维修保护工作,同时结合蛟湖开发建设项目,将岩前镇打造成自然观光、民俗文化、购物、饮食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

资源优势,兴建垂钓场所、水上乐园等,建设2-3家水上渔家乐,努力打造以“滨水风情”和“乡村风貌”为特色的乡村旅游精品。该条线路拟选择大阳村、紫斜岗、九龙湖沿线、阳民村等策划打造8-10家星级农家乐,充分利用当地现有花果园,将该线路打造成为赏花、采果、农事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线路。有关乡镇要确定专人负责,着手做好摸底调查和可行性研究分析等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篇3:乡村旅游发展实施方案(3526字)为充分挖掘和发挥我区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切实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扎实促进我区乡村旅游快速健康发展,结合我区实际,经区政府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型综改为契机,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目标,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推动、市场运作、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方针,依托郊区地处城市近郊的区位优势,通过“一小时交通圈”连接市区,服务百万市民,打造阳泉市民休闲娱乐的“后花园”。借助阳五高速、太旧高速辐射晋东五市九县区,吸引周边两千万消费群体,进一步拓展外延市场。打响郊区乡村旅游品牌,打造“宜人”、“宜居”、“宜游”、“宜业”的新郊区。

二、工作目标(一)近三年目标。

依托我区城市近郊、交通发达、田园风光、特色农业、古村民居、民俗风情等乡村旅游资源优势,逐步构建结构合理、特色突出、种类丰富、功能齐全、服务优质、管理规范的乡村旅游产业新格局。力争到20xx年,推出五大乡村旅游系列、八大旅游纪念产品,建设一批标准化农家乐,扶持一批农家特色餐馆,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塑造乡村旅游品牌,使我区成为山西重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助推全区经济健康发展。

(二)20xx年工作重点。

(一)编制出台全区旅游发展规划。要结合全区旅游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和新农村建设,对我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空间布局、类型规模、产品特色等进行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优势,抓住重点,分步实施,避免急于求成、盲目发展,保证全区旅游规划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同时各乡镇和项目业主要对重点旅游景点进行详细规划。规划要充分考虑到本区域的自然和文化特性,充分考虑旅游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以及游客接待能力,量力而行、有序推进、逐步完善。

持乡村旅游全面深化发展,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宜人、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乡村。

(三)加大乡村旅游品牌培育力度。根据全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一步挖掘、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努力培育五大乡村旅游系列,即:以西南舁休闲采摘园、桃林沟生态娱乐园、汉河沟采摘园、咀子上市民庄园为主要景点的休闲采摘旅游系列;以刘备山生态园、玉泉山关王庙、上千亩坪张飞文化园为主要景点的忠义文化旅游系列;以小河古村、官沟银圆山庄、大阳泉古村落为主要景点的明清民居旅游系列;以晋东小延安辛庄、百团大战遗迹为主要景点的红色文化旅游系列;以汉河沟食醋工艺、三名酒坊、现代耐材生产为重点的现代企业文化旅游系列。以五大系列旅游产品为抓手,培育我区乡村旅游示范点,打造全市,乃至全省乡村旅游品牌,发挥旅游品牌联动效应。

(四)包装开发乡村旅游商品上市。要加强对乡村旅游文化资源的挖掘,积极开发郊区特色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主要推出以“汉河沟养生醋、苏家泉面塑、三泉珐花瓷、东古挑绣、郊区剪纸、河底刺绣、旧街锦草雅集中草药”为代表的旅游纪念品,同时开发以桃林沟桃木工艺品、西南舁苹果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文化纪念品。发改、财政、经信等部门要在乡村旅游区(点)扶持一批诚信规范的购物商店,尽快在全区形成乡村旅游商品和地方特色文化产品生产销售体系。

(五)积极宣传开拓乡村旅游市场。要以桃林沟桃花节、关王庙关公文化节、西南舁苹果采摘节等节庆活动为载体,大力营造乡村旅游发展氛围,推出郊区一日游系列精品路线,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观光、休闲、度假需求。要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区旅游局要制定《乡村旅游宣传促销方案》,征集评选郊区乡村旅游广告词,制作完善广告宣传牌、电视风光片和乡村旅游画册,积极联系协调省、市相关媒体单位开设阳泉市郊区乡村旅游专版、专栏,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宣传促销,加大乡村旅游发展推介力度,提升我区乡村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六)加大乡村旅游项目招商引资。积极协调服务,策划包装项目。在突出资源、地缘以及郊区乡村特色的基础上,以已建成的景区为基础,精心策划、筛选一批特色项目、精品项目,提高招商吸引力。策划包装20个有发展潜力的储备项目,20xx—20xx年重点突破完成招商项目10个。做好前期论证和策划,编印成招商项目册,推动全区招商引资工作。(七)加强乡村旅游专业人才培训。人社、旅游、质监、食药等部门要根据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按照“全员培训、突出重点、强化特色、注重实效”的原则,对全区乡村旅游景点负责人、专业管理人才进行全面轮训,以培训促提升,以培训促就业,以培训促发展。通过大规模培训,全面提高乡村旅游专业人员技能素质、服务水平,造就一支乡村旅游实用人才队伍,推动全区乡村旅游标准化、特色化、规范化发展。全面提高从业者在经营管理、食品卫生、旅游知识、服务规范、当地民俗文化和乡土人情等方面的素质和服务技能。要培养和造就一批乡土文化导游(讲解员)队伍。要加强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教育和文明素质的提高,切实增强文明意识和开放意识,培养文明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营造文明、和谐、有序的乡村旅游环境。

四、具体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发展乡村旅游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旅游、发改、农业、水利、林业、财政、文化、交通、交警、建设、人社、环保、卫生、国土、规划、公安、工商、质监、安监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旅游局,办公室主任由旅游局局长兼任。建立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会商研究解决乡村旅游发展的具体问题。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的乡村旅游发展领导小组,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协调解决乡村旅游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具体职责分工见附表2)(二)落实财政扶持。区财政每年安排相应资金作为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旅游规划编制、旅游宣传促销、节庆活动开展、从业人员培训、旅游商品开发、农家乐餐饮服务等引导扶持,并逐年增加。

(三)稳步推进项目。从20xx年起,每年推动3-4个区级重点旅游项目,分期分批实施开发,到20xx年底,完成十大旅游项目建设(十大乡村旅游项目行动计划见附表3)。要根据资源类别的不同,突出特色,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对建成的乡村旅游点,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规范管理,营造良好的接待服务环境。对具有潜力的乡村择优推荐申报全国或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a级旅游区(点),并对创建成功的旅游点给予奖励。

(四)创新发展模式。引入市场机制,采取多种经营模式,鼓励、支持农民和各类经济实体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发挥社会资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作用。树立“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收益”的理念,鼓励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伙等多种方式参与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重点引进以阳煤集团、南煤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以购买、租赁、承包、联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投资开发我区乡村旅游项目,为乡村旅游注入新活力。积极参加国内的旅交会、旅博会及全省文博会,加大旅游企业之间的互动交流,对全区旅游景区及文化产品进行宣传推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五)健全考核体系。按发展数量、规模、经营收入、从业人员、人均纯收入和资金投入的增长情况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对各乡镇发展乡村旅游业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考核评分表见附表4),奖励费将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从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中列支。区旅游局要出台《星级农家餐馆评审标准》及《星级乡村旅游景区(点)评审标准》,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

(六)加强安全管理。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旅游安全工作。公安、消防、交警、安监、质监、工商、食药、卫生等部门要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全方位指导。在节庆活动期间做好食品安全、景区交通协调、硬件设施安全等工作。

以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和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目标,完成重点旅游景区3个乡村旅游示范村、20户农家乐示范户的创建任务(“特色美食”、“田园客栈”农家乐示范户各10户),初步建立起管理科学、服务规范的乡村旅游质量标准体系。

二、重点工作。

1、扎实开展“两类”农家乐示范户创建。制定《金安区“特色美食”农家乐规范标准(试行)》,突出餐饮服务主题,加强景观规划设计,指导农家乐经营主体按照标准要求,在经营服务场地、接待服务设施、环境资源保护、特色服务项目等方面开展达标建设和提升改造。毛坦厂镇、张店镇20xx年要分别完成5户创建任务,城北乡要力争完成1户创建任务。

制定《金安区“田园客栈”农家乐规范标准(试行)》,充分利用基础条件较好的村舍民居,在保持原有建筑风貌的前提下,指导农家乐经营主体按照标准要求,建设旅游餐饮、住宿设施,完善接待服务功能,强化乡土文化、民俗风情等环境氛围营造,适度超前发展一批“一院一主题、一居一风格”的农家客栈。毛坦厂镇、张店镇20xx年要分别完成5户创建任务。

力开展乡村景观建设,加强环境与资源保护,提高村级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努力推动乡村旅游示范村向“一村一品”方向发展。张店镇太平桥村、洪山村要紧紧依托皖西大裂谷、大别山石窟等景区资源,重点推动农家乐产业集群发展,抓好乡村农副土特产品生产销售;毛坦厂镇东石笋村要重点加强乡村景观打造,大力发展“候鸟式”养生养老旅游。3、积极开展系列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加大乡村旅游宣传推介力度,举办六安市第七届桃花节、六安市首届桂花节,大力营销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举办金安区首届农家乐美食节,开展“十大特色名菜”、“一户一菜”评选等活动,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菜肴,扩大农家餐饮文化的影响。

乡村本土人才、各类经济实体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三、实施步骤。

创建工作分宣传动员、规划设计、组织实施、验收总结四个阶段。1、宣传动员阶段(2月底前)。制定《金安区“特色美食”农家乐规范标准(试行)》、《金安区“田园客栈”农家乐规范标准(试行)》。有关重点乡镇召开创建工作动员会,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摸底确定20户农家乐,并签订相关协议。

2、规划设计阶段(3月底前)。区旅游局3月底前完成3个乡村旅游示范村、20户创建农家乐示范户的村舍民居立面改造和旅游景观设计、民俗风情挖掘整理等工作。

3、组织实施阶段(4—6月)。开展创建工作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农家乐示范户6月底前按照规范标准、设计方案等完成建设和提升改造。区旅指委有关成员单位及重点乡镇全程跟踪服务(联系服务农家乐名单另行通知),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

4、验收总结阶段(7—8月)。组织申报乡村旅游示范村,迎接省、市旅游局评定验收。成立考核验收组,组织开展农家乐示范户考核评价,验收结果及时向区旅指委报告。8月底前召开总结表彰会议。对较好的创建做法加以推广,并谋划制定20xx年度乡村旅游发展思路、方案及优惠政策等。

四、扶持政策。

1、资金奖补。乡村旅游示范村经省旅游局组织评定、批准后,给予20万元奖补。“特色美食”、“田园客栈”农家乐示范户经区旅指委组织评定、批准后分别给予5万元、15万元奖补;年终组织开展综合评比,“特色美食”、“田园客栈”两类农家乐示范户分设一、二、三等奖,对“特色美食”农家乐示范户分别按获奖名次给予3万元、2万元、1万元奖励;对“田园客栈”农家乐示范户分别按获奖名次给予6万元、4万元、2万元奖励。

乡村旅游规划的实施方案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大力实施村庄规划完善、人居环境提升、富民产业增收、文明乡风培育四大工程,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与具有“xx”特色的美丽乡村。

二、目标要求。

通过xxxx旅游特色村的建设实施,力争把xx建设成为休闲度假、乡村体验的特色村,打造“xx第一村”。

三、建设内容。

(一)游客服务中心。

将毗邻xx景区停车场的县道边原供销社进行改造,配套建设3a级旅游公厕一个。在中心内设有票务销售、旅游咨询、特色农产品展示销售等服务,同时设立“xx”农家乐合作社的接洽区,为合作社社员提供统一调度和餐饮、住宿安排。其外观应与xx村的传统民居样式相适应,可以改造成庭院式接待中心,布局以花草树木、篱笆围墙等,并在庭院中树立一木制版面作为xx村导览图。投资30万元。

(二)改造提升农家乐。

发动群众对现有23家民宿进行升级改造,民宿样式可以参照前店后院的格式,民宿内应能够提供住宿、餐饮、休憩、娱乐等多种功能,且内部设施现代化,外观古朴,用灯笼、石磨、盆、盖帘、纱布、木梯、木夹等对其外观进行复古包装,与侠客文化相适应,体验侠客文化的豪迈与胸怀。可提供148间/天住宿。投资50万元。

(三)漫游xx项目。

1、环村步道:规划沿xx至中心桥头,沿河边5公里观光步道。充实道路沿线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景色优美的田园风光、民风淳朴的村民形象,开发自行车道,在适当的间距布置休息长廊、蔬菜销售亭、歇雨亭、水车休闲站等配景建筑,并在架子两边配以四季常开的花卉,形成花飞蝶舞的效果。投资30万元。

2、xx旧址:在xx旧址的基础上,进行历史场景的实景还原,通过对香湖游击队故事的演绎,进一步弘扬创新红色演艺文化,推激发游客的万丈豪情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投资15万元。

3、菌菇乐园:菌菇乐园规划布局于xx公路旁现有蘑菇种植基地及其周边地块。该园建设目标定位为集菌类植物培育、种植、采摘、销售、加工、美食、科普、观光等于一体的菌菇主题乐园,投资15万元。

4、瓜果慢漂:将xx村约2公里宽约6米的溪流,通过上游蓄水保持全年流水流动,利用架设木柱的方式将其打造成水上瓜果长廊,在水岸两边种植上善于攀爬的瓜果品种以及其他欣赏类的爬藤观赏类植物,开展水上瓜果采摘等活动,让游客体验“鱼在水中游,人在瓜中行“的意境。投资60万元。

5、我家菜园:我家菜园规划布局于xx蔬菜大棚,进行绿色蔬菜种植。通过认种体验农作生活,给孩子一个农耕体验的学习计划,给老人一个回归田园的温馨回忆,给自己一个休闲娱乐的田园世界,给全家一年的绿色蔬菜供给,让游客过把“菜农瘾”。规划建设绿色果蔬采摘区、我家菜篮子计划等项目,重点突出自然生态、绿色健康和乡野田园乐趣。

6、七彩灯光秀:在xx村的主街道、游客接待中心、瓜果长漂,环村路等标志性景观建筑安装夜景灯具,利用灯具的不同颜色,形成多彩夜景。鼓励村民在门口悬挂灯笼两个,配合其他建筑景观的灯光,形成互相帮衬的效果,通过灯光效果为夜宿xx的游客提供夜游xx的意境。投资50万元。

7、xx宫:在街北500米处,已经800多年,有一个明代宣德铜香炉传承至今,祭祀唐代古田临水陈靖姑等三夫人,相传陈、林、李三夫人救产、护胎、祈子、保民,神灵显赫,威播四方。xx四村新近已联合筹资百万新建宫庙,规模宏大,金碧辉煌,保护等投资约5万元。

8、田间拾趣:引导农户在田边规划养殖田螺、泥鳅、稻田养鱼等,开展田间抓泥鳅,徒手捉鱼、摸田螺等活动,参与游客互动体验。同时可举办抓泥鳅、田螺的比赛,进行家庭亲子游,配套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一个走进自然,走进田园,体验野趣、农趣和童趣的好去处。投资10万元。

9、墟场游园:将xx街改造后,通过引导,形成特色的墟场集市,将每5天一墟改为每天一墟,集市可销售xx蔬菜瓜果等各种特色农产品和后期发展的.旅游商品、纪念品等,集市要合理规划,科学管理,使其后期发展成为特色休闲街区。

10、幸福果林:利用200多亩杨梅、猕猴桃及黄桃为基础,在不同时间开展水果采摘活动,开展果树认养、树下养殖活动。可在果林边搭盖休憩观赏亭,和开展果酒制作坊。在林间配套相应的住宿小屋、餐饮等设施。让游客感受到“春可赏花,夏可避暑,秋可采果,冬可踏雪”的浓郁乡土气息。投资30万元。

(四)xx街的改造。

xx街起由后xx至董门xx,全长1000米。街道以“xx”为主题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岔路口设置木质指示牌,街道两侧种植百日草等花期较长的花卉进行绿化。在进村前200米处,以xx的碉堡式建筑为参照,利用泥土、碎石垒成左右各一座碉楼的主题大门(左边写“xx欢迎您”、右边写“xx第一村”),并利用传统的夯土技术进行加固,外观以土黄色为宜。沿街统一挑檐、店招,符合古朴、原生态的风格,体现项目地独特的乡土文化内涵。推行垃圾集中处理,开展垃圾“分类分拣、定点投放”,每隔40米放置垃圾箱一个,完善村垃圾收集设施和保洁队伍建设,在人员集中地设置消防设施和消防通道,总投资200万。

四、步骤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xx年1-3月)。

结合xx村实际,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乡村旅游特色村创建实施规划和方案,入户宣传乡村旅游特色村创建活动和创建标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创建活动。

(二)全面实施阶段(20xx年3-10月)。

严格按照乡村旅游特色村创建实施方案,积极开展、落实好各项创建任务,使乡村旅游特色村的各个项目能够基本建成并开始营业。

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包括排水沟、垃圾池、村屯绿化、景区配套设施、旅游公共服务标识和旅游产品开发等项目建设。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根据上级领导专家指导意见,完善提升建设内容效果,做到高质量、高标准。

五、组织实施。

(一)规划设计:聘请xx公司的xx团队对项目内容进行详规设计和指导、培训,总投资25万元。

(二)项目业主:项目由xx村委会作为主体组织实施,xx乡村旅游公司由乡村两级投资成立,做好相关筹资和配合工作,同时,发动群众积极筹资参与民宿、餐饮、农业等乡村旅游项目建设。

元、乡村旅游特色村补助50万元、水土保持项目补助50万元,同时与有意向投资的乡贤和企业沟通,争取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建设。

乡村智慧旅游建设方案范文

一、三产业复合发展,打造体验型的产业一体化的现代乡村旅游新亮点,形成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机制。

(二)统筹协调,同步打造社区组织建设基地(村委会、村支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休闲娱乐等的管理、服务、活动中心、工作站),推进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与文化事业建设,构建新型社会管理格局。

(三)着力抓好特色农业——生态环境——人文主题——乡村旅游——体验经济——示范农户——招商引资——经营造势——市场开拓——和谐发展的系列结合点,综合实现现代农业创新发展、就业增收、生态保护、旅游开发、文化传承、和谐进步等多种功能,资源良性整合发展。

(四)开发要紧紧围绕发展目标(国色天香核心形象塑造和形成核心经营功能)集中投入,示范农户(5-10户)集中转型,接待中心(村委会设施改造)和环境配套集中打造,新型社区组织基地集中建设,招商开发区集中开发,通过集中发展形成突破效应,以点促面,逐步推进。

(五)开发造势,激活市场,优化资源的市场配置,积极引进本镇和外部优势资源(如特色餐饮、休闲娱乐、传统集市活动、乡土民俗活动等),向旅游社区有序集中,有机结合,特色发展,形成品牌效应和带动功能。

(六)开发要与“三建五改”(建房、建园、建池,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路)的人居环境改造有机结合,推进村容村貌建设和现代生活方式。

(七)推行政府主导(重在发展导向和提供公共产品),集体组织,农户主体(自主投入、建设、经营),市场参与(多渠道引进市场开发力量)的开发组织架构和政策扶持,自主投入,融资投入,合作投入,招商投入等多元化开发的投入模式。

乡村旅游设施建设方案范文

为充分挖掘和利用“三农”资源,拓展农业文化、生态、观光功能,进一步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乡村秀美、环境优美、产业大美、社会和美、生活甜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发展目标,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结合扶贫开开发、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和和旅游特色村建设,+不断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优,化化乡村旅游环境,促进乡村旅游向市场化、产业化村方方向发展,实现以旅助农,以农兴旅,农旅结合,城乡互动,为城**经济社会做出会新的贡献。

二、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发。

现“生活宽裕”的目标。发展乡活村旅游,有利于保护乡村村生生态环境,推动环境治理和村庄整体化建设,促进和农农村科学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农村加快建建设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发展乡村旅型游游,也可以挖掘、保护和传传承好农村文化,通过旅游可以吸收现代文化,形游成新的文明乡成风,可以通过过城里游客的带动,把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市意意识等信息辐射到农村,使农民不用外出就能接受使现代化意现识观念和生活习俗俗,提高农民素质。

**是一个集山区、半山区、坝区、城郊区为一山体的典型体农业街道,交通环环境便利、自然资源丰富。近年来,街道结。

但是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我街道休闲个农业与乡村旅游处农。

目前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前四、发展思路。

(一)乡村休闲型闲。

思路:以**现有的的**垂钓园、大丰园、天然居等现有知天。

观能动作用用,逐步将**农家旅游事事业发展壮大。以**传统统美食、小吃为吸引点,加加强花椒鸡、蘸水鱼等美食品牌宣传力食度,传递生态态、绿色、环保的饮食理念,着力将念**打造成美食食集结园地。

造,加快推进星级农家乐建设加。(二)农业观光型###思路:以农业产业化发发育比较成熟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企业专业合作社为经经营主体,依托农业产业化化项目形成的景观,进一步完善周边餐饮食宿等配步套设施建设,不断提升餐套饮饮服务、休闲旅游等服务业水平,拓宽农家乐、家业庭农场、庭农事体验等乡村旅旅游产业经营内容,从***区位看,着力把**涌泉、庄家屯、西海打造为泉观观光农业基地。

乡镇乡村旅游安全方案范文

为全面推动安顺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经安顺市委、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在龙宫风景名胜区举办第二届安顺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特制定大会工作方案如下:

一、会议时间。

5月28日(星期四)。

二、会议地点。

龙宫路宝湾游客服务中心。

三、会议主题。

龙腾胜景黔程安顺。

四、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xxx安顺市委、安顺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安顺市旅游局、xxx龙宫风景名胜区工作委员会、龙宫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五、参会人员。

(一)邀请省委、省xxx会、省政府、省政协分管联系领导同志;。

(三)市旅游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代表;。

(五)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

(七)省内外新闻媒体代表50家(由市委宣传部、市旅游局组织);。

(八)省内外旅行商代表50家(由市旅游局组织);。

(九)旅游投资商代表30家(由市投资促进局组织);。

(十)重点旅游景区及有关旅游企业负责人(由市旅游局组织)。

六、大会流程。

07:30—08:00市、县(区)参会人员在市委、市政府综合大楼前集中报到。

08:00—08:40参会人员统一乘车前往龙宫风景名胜区。

08:40—09:00参会人员入场,观看摄影作品展。

09:00—09:20第二届安顺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第一阶段会议。

会议由司仪主持。

1.播放龙宫宣传片。

2.播放各县(区)旅游升级版成果视频。

09:20—10:40第二届安顺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第二阶段会议。

会议由市委副书记、市长曾永涛主持。

1.龙宫风景区党工委书记张天勇致辞。

2.杭州华龄集团公司围绕“打造大健康旅游产业”发言。

3.市旅游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代表发言。

4.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赵贡桥颁发以奖代补资金。

5.省旅游局局长傅迎春讲话。

6.市委书记周建琨讲话。

7.市委副书记胡吉宏向第三届安顺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承办地授旗。

10:40—12:00项目观摩。

观摩线路:主会场(路宝湾游客服务中心)—桃子村—龙潭布依风情街—吟龙台—龙潭游客服务中心—龙子广场—水电宾馆。

12:00—13:00中餐(龙宫酒店自助餐、水电宾馆桌餐)。

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的实施方案

5月11日,黔南州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在三都水族自治县召开,安排部署全州下步工作。

黔南州人大主任罗毅、州委副书记吴胜华、副州长陈有德、州政协副主席梨燕萍等州领导出席会议,三都县领导梁嘉庚、潘仕进、韦其贤、陈木林、严军和其他12个兄弟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组织部长、分管领导,州直各有关部门负责人等100余人参加了现场推进会。

当天,在三都,与会人员首先参观了普安镇交梨社区高平村乡村旅游项目和普安镇普屯村扶贫生态移民项目,接着一路乘车前往大河镇参观政务大厅,然后又参观万户水寨生态移民项目、周覃镇廷牌社区马铃薯基地,最后实地观摩了周覃供港粤蔬菜基地发展情况。下午,前往荔波参加总结会,共商全州扶贫发展大计。

时值初夏,三都大地绿树成荫,田间忙碌,生机勃发。从高平乡村旅游之地到大河果蔬菜基地,从万户水寨到廷牌马铃薯基地……大家一路走、一路看,一边听、一边想,纷纷用手机、相机拍照摄像,记录下好经验、好做法。一路上,参会人员下车看点参观,上车交流体会,全程热闹而有序,就连在大河吃简便午餐时,也是边吃边聆听三都干部有关扶贫创新做法和建设思路情况介绍,以便更好地为黔南州精准扶贫工作把脉,让广大农民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近年来,三都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同步小康和扶贫攻坚三年大会战路线图、总目标、总任务,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城镇化带动和民族文化旅游带动三大战略,以旅游为主轴深入推进同步小康“六大工程”,以坚决打赢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事业三场战役的决心。以农村扶贫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为引领,抢抓省委办公厅定点帮扶、深圳及广州珠海区对口帮扶以及“集团帮扶、整乡推进”、全省扶贫攻坚示范县等项目实施机遇,按照扶贫攻坚三年大会战各项任务要求,强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事业建设,加快扶贫对象脱贫致富、同步小康。三都通过围绕果、菜、畜、茶四大产业,扶持带动广大群众走出一条“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致富新路子。

据统计,2012年以来,三都县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1905.9万元,惠及406个村(村次)8.7万户(户次)37.3万人(人次),重点建设蔬菜产业基地4.4万亩、葡萄产业基地5.1万亩、九阡李产业基地1.1万亩、核桃产业基地10.36万亩、茶叶产业基地1.47万亩、中草药0.6万亩以及120户家庭农场等生态畜牧业和通组公路等设施建设。三年间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9.38万人,实现了交梨、三合、九阡、普安、塘州、廷牌、合江等7个镇(社区)“减贫脱帽”工作。

比如,交梨山地生态葡萄产业示范园区是省政府于2013年批准建设的省级重点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之一。园区主要由葡萄产业区、特色生态养殖区、农产品加工物流区、粮蔬产业示范区、新农村居民安置区、农业孵化园、森工产业园、农业休闲主题观光园“五区三园”构成,园区内葡萄种植面积达5万亩,核心区1.1万亩,挂果面积达3.6万亩,涉及20个行政村6196户,受益27306人。园区按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稳步推进,高效开发”的思路,通过“集团帮扶、整乡推进”等财政项目的扶持,整合各部门资金,采用市场化、公司化运作方式,以“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村合作社+农户”等形式,使园区人均纯收入达10986元,高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776元)4210元。交梨的扶贫思路及模式,成效明显。

据悉,三都下一步将按照精准扶贫到村到户的要求强化扶贫产业规划,以“三个50%”安排落实扶贫资金等措施,继续创新扶贫模式,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果,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的实施方案

简报一:

9月13日至14日,全省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推进会在十堰召开。省旅游局局长钱运坤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市长张慧莉致辞,全省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旅游局(委)局长(主任)及有关乡村旅游业代表等参加会议。

钱运坤在会上高度评价十堰旅游产业发展成就。他说,十堰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和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的政治使命要求,提出“外修生态、内修人文”重大发展方略,依托“仙山、秀水、汽车城”三张名片,深度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着力打造全域景区,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农民主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走出了乡村旅游带动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钱运坤指出,乡村旅游是旅游发展的新空间,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动力,是扶贫攻坚的新任务,抓乡村旅游及旅游扶贫需要政策引领,需要改革推动,需要久久为功。全省旅游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规划,整合资源,创新模式,推进落实,用旅游眼光打造新农村,用“创时代”理念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景村共建、农旅互动、多产兼容、诸业同兴”的乡村旅游新格局,使乡村旅游成为全省旅游发展的亮丽名片,在推进扶贫攻坚中再立新功。

会上,十堰市旅游局、黄冈市英山县旅游局、恩施州来凤县百福司镇、襄阳市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咸宁市通山县大路乡山口村鲜虾戏水农庄负责人作经验交流。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共70余人到张湾区黄龙镇斤坪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郧阳区茶店镇樱桃沟村,实地考察十堰乡村旅游发展情况。

简报二:

10月19至20日,河南省乡村旅游提升及旅游扶贫推进会议在栾川召开。全省18个省辖市、10个省直管县(市)扶贫办主任,18个旅游扶贫试点村所在的扶贫工作重点县扶贫办主任,18个旅游扶贫试点村负责同志和全省旅游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共130人参加会议并现场观摩考察。省扶贫办主任张成智出席会议。

张成智表示,旅游扶贫是国务院扶贫办20xx年启动实施精准扶贫的十项工程之一,要切实认清乡村旅游扶贫的重要地位。乡村旅游扶贫是新常态下新的经济增长亮点,旅游和扶贫结合起来能产生多方面的综合效益,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能把特困片区变成景区,把贫困人口变为富裕人口。

张成智说,乡村旅游扶贫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脱贫致富主渠道,通过开发农家乐、小超市、采摘园等特色旅游扶贫到村到户项目,可以形成地方品牌,取得带动广大贫困群众增收的良好效果;乡村旅游扶贫能有效提升贫困群众的综合素质,通过村容村貌治理,制定村规民约,开展接人待物培训,群众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升;乡村旅游扶贫工作任重道远,贫困群众由于缺乏参与发展的资金和技能,大多只能通过打工或土地流转获得收益,景区开发与贫困村发展联系还不够紧密,一些市县还没有形成扶贫办主动、相关部门联动的工作协调机制。

张成智要求,各地扶贫部门要把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和完善试点工作领导机制,分解落实工作目标责任;要抢抓发展机遇,更新观念、注重谋划、协力推进、合作共赢;要整合相关资源,通过整合相关行业部门资源和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共同推进乡村旅游扶贫试点;要灵活掌握政策,可通过搬迁扶贫、整村推进、到户增收、小额信贷贴息等项目,扶持旅游扶贫试点项目;要主动与旅游部门协调配合,通过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把旅游扶贫工作落到实处,让广大贫困群众参与到旅游扶贫开发中来,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简报三:

5月19日,全市乡村旅游提质与旅游精准扶贫推进会在山亭区召开。与会人员参观了山亭区现场,对全市乡村旅游提质与旅游精准扶贫进行了部署。市委副书记梁宪廷主持会议。省旅游局副局长张明池出席,副市长霍媛媛讲话。

梁宪廷指出,各级要切实增强做好乡村旅游和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切实打好生态牌、人文牌、扶贫牌,着力建设全域风景区、全域旅游区、全域生态区,推动我市乡村旅游和旅游精准扶贫工作不断向纵深开展。

梁宪廷强调,对乡村旅游工作,要坚持高起点规划,着力建设一批乡村旅游重点项目,突出地域特色、文化底蕴、生态优势,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区域联动的乡村旅游开发新格局。要坚持典型引路,打造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典型,带动整体提升。要坚持多渠道融资,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抓好全域旅游厕所革命,促进旅游品质和服务水平大提升。对旅游精准扶贫工作,要依托帮扶村优势资源,逐村逐户制定旅游扶贫实施方案,分类施策、精准帮扶,防止“大水漫灌”。要创新帮扶途径,引导贫困户通过兴办家庭旅馆、农家乐、小型超市等旅游服务设施,发展地方特色种植、养殖项目,利用土地、房屋入股和打工就业等多种方式参与旅游产业发展,趟出脱贫致富的新路子。要加强教育培训,有针对性地对旅游扶贫从业人员和贫困农户进行经营管理、食宿服务、导游解说、市场营销等培训,不断提升景区竞争力,努力吸引更多消费者。要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严格旅游扶贫资金用途,确保发展见成效、群众得实惠。

霍媛媛在讲话中要求,各级要科学规划,着力建设一批全域乡村旅游目的地。要紧盯市场,着力打造一批吸引力强的乡村旅游产品。要夯实基础,着力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品质。要树品牌,着力加大乡村旅游宣传推介力度。要完善政策,着力健全乡村旅游发展保障体系。要全力做好旅游精准扶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