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沈浩先进事迹材料(汇总19篇)

时间:2024-01-12 08:20:36 作者:笔尘

在撰写事迹材料时,应该注意选择合适的结构和语言,使得表达更加清晰、生动和具体。此处为大家提供了一些事迹材料的原创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写作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

沈浩先进事迹

沈浩精神很多。省委组织部概括他的精神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心为民、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解放思想、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扎根基层的实干作风,他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团结农民、带领百姓的群众工作潜力。联系实际,我觉得自己学沈浩应重在三个方面:

一是扎根基层,克服浮的思想。从省委第二批选派到村任职工作开始,沈浩扎根小岗村,一干就是两届,长达六年。这六年,他与班子同甘共苦,与群众打成一片。干满一届以后,许多同志都回去了,提拔了,而他却被小岗村党员群众的红手印留了下来,准确地说,被自己一颗赤诚的心、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心留了下来,又开始长达三年的第三批选派工作艰辛之旅。这需要多么大勇气和毅力!

联想到自己早年的一些想法,很是汗颜。作为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分配在县级机关工作,比比京城、省城的一些同学、朋友及他们的升迁、成长,感觉干得好不如分得好,后天不及先天,心地里很是不平衡。其实在县城工作很接地气,舞台一点不小。关键要沉得下身,静得下心,全心扑在工作中,自然就有所作为,同样有成就感。而不是以职级高低论贡献,以权力大小论成败。

二是敢想敢干,克服混的思想。选派两批六年,说容易也容易。但沈浩不容易。他的不容易突出体此刻,小岗村是名村(大包干第一村),但同时又是落后村,他在机关工作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而他又恰恰是不甘于平淡寂寞、而是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实现自身价值的人。所以他一到小岗就全力以赴,没有丝毫懈怠。修通通向小岗的直达公路,要让繁忙的京广大动脉为之停运,这在别人想都不敢想,他却为之跑合肥、跑北京、跑上海,跑了四年。

人家一开始也说,京广线沿途有三千多村落,都象这样,怎样可能?!可沈浩说,三千多村不假,但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只有一个,小岗只有一个。他的锲而不舍最后感动了上苍,最后京广线为之停运40分钟!如今人们能够方便地直达小岗村学习培训、观光考察,小岗人谁不念沈浩?!

我们多数人的工作是默默无闻的,不象跑小岗公路项目这件事,压力、难度大但立竿见影,所以容易产生混的思想。此外,一些人选取混,是深谙其中的“好处”的。混,充其量是没政绩,但不容易有风险、犯错误,四平八稳。这与敢想敢干的沈浩精神是格格不入的。

其实任何事情都能够做到极致,就怕你不认真、不用心,找不到突破口。

三是任劳任怨,克服畏的思想。沈浩刚到小岗,班子干部、大包干一些健在的老人、相当一部分村民都不理解,或不相信他的潜力,或者干脆以为他就是到小岗渡金的,三年一过,小岗该咋样还咋样。

一些既得利益者,应对沈浩公平公正的处理,还产生了怨恨,甚至找人打沈浩。但是沈浩任劳任怨,百折不挠。他透过广泛座谈、带领班子及群众参观一些名村等措施,开拓眼界、思路,统一思想,争取支持。透过扎实的工作及效果,渐渐赢得了群众的理解、拥护。三年后,小岗人用红手印把沈浩挽留到小岗村,继续担任第三批选派干部。

我们所从事的非公党建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各级党委重视,但基础差、起步晚,从体系、制度、队伍建设到保障落实,任务十分繁重;基层指导方面,点多、面广协调难,一些出资人不够理解、党员缺乏用心性;要发挥非公单位党组织的作用,更是任重道远。

做了看不到成绩,但不做肯定易出纰漏。作为直接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没有一个正确的心态,不能够任劳任怨,一遇到阻力即打退堂鼓,不可能做得好的。

所以,任何状况下,我们都要以沈浩精神为榜样,扎实苦干,百折不挠,一步一个脚印,为全县非公党建工作健全体系、夯实基础、发挥作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沈浩先进事迹

沈浩同志是优秀共产党员和基层干部的楷模,他的事迹和精神是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写照,更是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最直接、最生动的宝贵教材。沈浩同志的事迹和精神,我最近不断地、多方面地领悟着。

要学习沈浩同志一门心思让群众过上完美生活的不懈追求,努力在造福群众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沈浩同志到小岗村以后,“呕心沥血带领一方求发展”、“鞠躬尽瘁引导万民奔小康”,所做的事情虽然很具体,但都是为了按党的要求,改革完善机制制度,推进科学发展,让村民富起来、让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沈浩同志在小岗任职期间,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活条件在改观,小岗人得到了更多的实惠。沈浩同志所做的事情,也正是广大基层干部每时每刻在干的工作。

我们要结合学习沈浩同志,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岗位职责的神圣性,进一步加深对当代共产党人所肩负的时代使命的理解,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更好地带领广大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建设完美社会,创造完美生活。

要学习沈浩同志善于结合实际、加快发展的工作本领,不断提高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潜力。沈浩同志带领村“两委”一班人用心转变观念,充分利用小岗村的“品牌”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红色旅游”,进行招商引资,努力增加群众收入,扩大村民就业,使小岗村的发展一步一步迈上新台阶。作为农村基层干部,他十分注重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讲究群众工作方法,干什么事情都和村民将心比心,深入细致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善于统一群众思想,组织动员引导帮忙农民群众自己动手建设自己的新生活。

正因为这样,小岗村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土地征用、迁坟等各方面,才创造了让人叹服的“小岗速度”。作为基层干部,“官”虽不大,但也要为官一任,致富一方。

广大基层干部要像沈浩同志那样,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不断锤炼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素质潜力。个性是要抓住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契机,努力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明确科学发展观在本地的具体要求,善于学习,善于钻研,善于借鉴,善于总结,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各项工作的核心理念、基本原则、工作思路、具体措施和实际本领。

要学习沈浩同志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始终持续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沈浩同志对自己要求严格,模范遵守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

为加快小岗村的发展,他多方争取资金,用心引进外来投资,有一个项目投资高达15亿元之多,但他自己却生活俭朴,一向居住在村里一间简陋的平房里,一件毛衣穿了多年也舍不得扔。沈浩同志以自己的行动,树立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在他第一个任期结束时,98户村民按下鲜红的手印把他留了下来;今年,在他第二个任期将要结束时,小岗村的村民又再次按下了自己的手印。

小岗村群众之所以对沈浩如此信任和支持,也与他的清正廉洁、艰苦创业是密不可分的。基层干部身处群众之中,必须要把沈浩同志作为一面镜子,始终持续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要牢记“两个务必”,条件再改善、生活水平再提高,都要艰苦奋斗,艰苦创业,要永久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时刻提醒自己,如果好处被党员干部先得了,人民群众离我们党就远了。千万千万不要在党风廉政建设上放松要求,始终持续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将“清正廉洁”四个大字鲜明地体此刻实际行动上。

要学习沈浩同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切实做到扎根基层,尽职尽责,任劳任怨。沈浩同志为小岗村、为群众贡献了很多,对家庭对自己却亏欠了很多。

6年来,他一家人分居三地,既不能在年迈的老母身边尽孝,也难以为心爱的妻子助力分忧,更无暇顾及女儿的学习生活;多个日日夜夜,他勤勤恳恳,忘我工作,为小岗村的发展殚精竭虑,为小岗人的幸福奔波操劳,最终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忠诚于党的事业、忠诚于人民的壮丽篇章。广大基层干部学习沈浩同志,就要时刻牢记在基层工作,是党和人民、是组织的信任和重托,必须要有职业的珍爱感、职业的职责感。要树立当干部干事是硬道理的思想,恪尽职守、勇于负责,倾心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要专注投入,不懈进取,在任何时候,任何状况下,都乐观向上,顽强拼搏,不浮躁,不懈怠,不消沉,努力在平凡的岗位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先进事迹材料

x年来,按照中心分工,我具体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稽查的工作,一年来,在上级领导和同事们的团结协作下,我不断加强学习,严格管理,认真负责,主动协助领导,圆满完成了分管工作。下面就20xx年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不断强化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特别是“十八大”开展以来,按照活动要求,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坚持自学。通过学习,更新了观念,政治理论素养得到提高,为民服务意识明显增强。

一年来,我尽可能多地从较为繁忙的事务中挤出时间,加强业务学习,做到边工作边学习。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主动和业务骨干交流沟通,尽一切可能掌握业务工作规律,熟悉工作流程,进而引发新的思考,有针对性地指导、改进实际工作。

学习是为了应用,理论联系实践是做好工作的法宝。在具体工作中,时刻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民为本,为民服务,将学习到的先进经验、管理模式应用到实际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为确保新农合基金每一分钱都用在参合患者身上,严格执行监管条例,通过一系列监管措施,规范了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行为,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

总之,在过去的一年里,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还依然有一些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紧跟时代发展的伟大进程,以党的“十八大”为指针,不断充实自我,更新理念,恪尽职守,扎实工作,为全市卫生事业持续快速和谐发展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

先进事迹材料

周,中共党员,临泉县第四中学校长。这位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几十年的校长,以其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工作成绩,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他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引导着一代又一代学生的成长。周校长走过的是一条执著追求、辛勤耕耘之路。他在几十年的校长的生涯中,救活了两个“薄弱学校”。

1990年周校长实现了人生价值的第一次突破,由同城中心小学副校长到同城中学当校长。当时的同城中学是全县有名的薄弱学校,是全县的“老大难”,每学期不到一半时间,所收的学杂费全部花光,连期中考试买纸的钱都没有了。校园环境也差,领导班子不团结,全校只有9个教学班,六、七百学生。周校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到任的,当时同城中学就有人怀疑一个小学副校长能当好中学校长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周校长的一片苦心没有白费,出众的才华得到展示。同城中学的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1996年达到高峰,临泉一中招收平价生500人,同城中学一个学校就考取了43人,xx年考取省示范高中的人数是临泉县以西所有学校考取学生的总和,位居全县农村中学之首。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同城中学先后成为市级“先进单位”、“文明单位”、县级“花园式学校”、“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正是由于工作成绩突出,xx年8月,周校长又被调往另一个被称为谁有天大本事也救不活的全县更有名的“烂摊子学校”——临泉四中,这是他人生价值的第二次突破。当时的临泉四中简直让人不敢想象,门前是个大垃圾场,教室破破烂烂,校园内纸屑遍地,负债多达80多万元,而在校学生只有400多人,被群众称为“痞子学校”,眼看着这所学校就要破产,周校长就是在这么危难中上任的,真可谓“奉命于危难之间,受任于败军之际。”周校长依然靠惊人的毅力和奋发拼搏,开拓创新的精神,带领全体教职工励精图治、艰苦创业,经过五年的时间,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由xx年升入省示范高中0人到xx年的172人,升入市示范高中也由几人到四、五百人。临泉四中不再是原来的临泉四中,现有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600多人,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校风校纪成为全县一流的,确实让世人刮目相看。周校长的人生价值随着临泉四中的崛起再一次得到突破,个人才华再一次得到充分展示。周之所以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两次突破,是因为得宜与他严格的管理、高尚的人格、模范的言行。

古人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管理学校必须有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才行。人常说人管人累死人,人管人气死人,只有用制度管人才是最科学的。在学校管理上周校长有一整套经验。他对领导班子的管理模式是“统一步调,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他还拟订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如引进竞争,实行聘任制,学校聘任班主任,班主任聘任课任教师,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实行量化考核制,制订《教职工七项考核细则》、《奖惩暂行条例》、《班主任考核细则》、《中学生行为规范量化考核办法》等;这些制度均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大家充分酝酿后形成条文执行的,所以执行起来大家没意见。如《教职工七项考核细则》对教职工从政治思想、任务完成、出勤、教案编写、作业批改、学生评议、教学成绩七个方面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先进、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对班主任实行《班主任考核细则》,从学生纪律、学生成绩、大型活动、出勤、任务完成、公物保管、学生巩固率七个方面对班主任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选优秀班主任的重要依据。另外,对在教学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和学生学校将依据《奖惩暂行条例》进行物质奖励。实行学校领导值周和教师值周双轨制,领导检查教师上课、出勤情况,值周教师检查学生遵守纪律情况。在教学管理上尝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在德育工作管理上他能够处于高屋建瓴的势态,强调要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的实效性。周校长正是依靠这一套科学的管理经验,让两个薄弱学校奇迹般的起死回生。

制度容易订,执行难,到临泉四中上任后周校长公布了有关制度后,有位老师说,这些制度在临泉四中不可能执行下去,周校长就是不信这个邪,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克服种种阻力,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多次挨骂,受威胁。有一次,一名教工家属到周校长家里把东西砸的一塌糊涂。但周校长坚持制度不让步,靠依法制校,把临泉四中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并成为蒸蒸日上的一所学校。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所出色的学校总是跟一个出色的校长联系在一起。1980年2月招生改革后的第一届师范毕业生周,带着对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参加了工作,成为一名教师。周校长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优秀的教学效果深受同事的好评和学生的爱戴。一年后,他被提拔为同城区中心小学副校长,学校管理工作更是出色,是同城中心小学成了许多小学生向往的学校。周在同城中学任校长后,要求老师做到的周校长首先做到,要求老师不做的他从来不做。几十年如一日,每天来得最早的是周校长,走得最晚仍是周校长。他身患高血压,医生劝他多休息,但他为了学校,为了学生一刻也不休息。别人上班他工作,别人休息他仍在校园内工作,师生都说周校长与校园形影不离。周母亲身患中风,长期瘫痪在床,作为儿子的他理应在母亲床前尽孝,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学校的工作和几千师生离不开他,为了学校他只能让家人多多替自己尽孝了。当时的社会治安不太好,他带领全体领导班子每天坚持三次护送学生,风雨无阻,从不间断。节假日和寒暑假,他更是牵挂着学校的平安,一心扑在学校的工作上,用心血和汗水抒写着自己的工作业绩。周当了几十年的校长,他一天也没有离开讲台,有时开会就与其他老师调课,也不缺学生一节课。周校长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为人师表、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品质让他在校领导班子中产生出很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xx年11月的一天下午,周校长因查看班级下楼时,一不小心摔倒在地,导致右脚踝受重伤,无法行走。医生建议他在家休息,但他心系工作,心系学生,所以他在家休息了一天,第二天就上班了。手撑着栏杆艰难的登上二楼为学生上课,一直坚持了一个多月,全校师生无不为之感动,学生们感动得流泪,都争着要搀扶周校长上下楼。

在学校管理上,周校长能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有一次,周校长由于向领导汇报工作而例会迟到了,学校教师都不以为然,可他却在考勤本上登记,并在教师例会上公开道歉。学期结束时,按制度扣了自己钱。正是周校长这种严于律己的做法,感召着学校的全体师生。

在廉政方面他严格要求自己,从不利用职权为自己或家人谋私利。例如:我校在职称评优、评选先进时实行公开、公平、公正,按照资历和平时的考核分数累加排出名次,从高到低依次确定,并进行张榜公布。周校长不但不向荣誉伸手,还多次把荣誉让给其他同志。这样以来,其他没有评上的同志更无话可说,大家更敬佩周校长了。

周校长身为一校之长,不但不摆架子,待人处事公正民主,宽厚仁和,而且关心教师,乐意为教师排忧解难。情系师生,乐于助人,是对周校长的真实写照。对教师的困难疾苦,更是热情帮助,关怀备至。在生活上,周校长更是给教师们一个无微不至的关怀。有一次,数学教师张老师身患重病入住蚌埠肿瘤医院,周校长带头捐款,师生共捐一万四千多元,他不顾劳累亲身驱车几百地前往医院探望,问寒问暖,把捐款亲自送到张老师手中,上海下放的知青厦老师的小孩身患尿毒症,需要换肾,周校长带领全体师生捐款一万六千多元寄往上海。某个冬天夜晚,一位教师发烧,周校长知道后,马上穿上衣服把他送到医院,待到回家时已经是深夜2时多了。还有……类似例子真是太多了,容不一一枚举。

周校长对学生也倾注了无尽的爱。哪个学生家庭有困难,他总会热心帮助;哪个学生在纪律上有不良表现,他总会耐心教育。学校几位学生家庭十分困难,周校长了解情况后,给学生们申请了困难补助,找到了辅助对象,使这些学生的家长解决了燃眉之急,使学生继续在学校安心学习。

从而周校长贏得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信任和好评,贏得了领导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动权。使全校呈现出一派校风正、学风浓、乐于助人、勤奋好学的良好风气,逐步实现了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化,从传统教学到现代教学的跨越,从粗放管理到依法治校科学管理的迈进。

学校的财务历来是热点问题,周校长每到一处都注意节支开源,严格财经纪律,并模范遵守。他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从来在没有外事活动的情况下用过餐,把招待费压缩到一个学期一千多元。有一次,一位中心学校的校长星期天前来学习,中午用餐后,周校长自己掏起了腰包,这位校长身有感触地说:“今天,我学到了真经。”周校长在公务活动中,做到合理开支,手续清楚。为了做到财务公开,学校还专门成立了“经济审核小组”,每学期对学校的账目审核一次,并把审核结果向全体教职工公布。作为校长能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这一点确实难能可贵。他历来主张,以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把省下来的钱,用来改善办学条件,美化环境,用优美的环境来陶冶师生的情操。

沈浩先进事迹

最近一个时期,国内各大主流媒体竞相报道优秀共产党员、基层模范干部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一直以来,有一种情感在心中交织,有一种意念在脑海里升腾,那就是沈浩同志带给我的感动。

再过一个多月全省第三批选派干部工作总结会就要召开了,第四批选派干部将继续踏上选派工作的征程,走向广阔辽远的农村,在返城本应高兴的日子里我却高兴不起来,为你的突然离世黯然神伤、唏嘘不已。现在全省上下都在发起向你学习活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选派干部,我将把“学习沈浩同志、弘扬沈浩精神”作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一种崇高的追求,内化到思想和行动当中,以你为旗帜,我看到了方向;以你为榜样,我平添了力量!

先进事迹材料

xx老师是我校信息计术教研组组长、饶平县第二届中学信息技术学科骨干教师。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邓小平教育理论,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贯彻和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言行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平时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工作几乎不请假。在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特别是在教学、教研工作上,严格执行学校的有关规定,积极带领全组教师认真学习和钻研业务,提高教学质量,主动协助各部门工作,大力协助学校开展的现代教育技术改革,促使学校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作为教师,他始终认为:学习、研究、奉献是成长的基础。

xx老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忠于职守,脚踏实地,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工作,恪职笃学,充分发挥了教研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表现了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强烈的事业心。仅本学年度,就取得以下突出成绩:

1、20xx年5月,教学设计《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由市送省参评。

2、20xx年3月,《谈谈信息技术课的学生学习评价》获省级二等奖。

3、20xx年12月,课件“多媒体计算机的硬件系统”获县级二等奖。

4、20xx年10月,论文《视频、音频教学素材导入电脑的方法》在《教育信息技术》(省级刊物)发表。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xx老师注重以现代教育观念和理论为指导,努力创设特定的情境(任务)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其新的教学模式首先突破了传统教育观念,摒弃传统教育中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论,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在各地进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张老师较早地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社区型的开放教师;引导学生由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主体;使媒体从演示工具变为学生认识的工具;教学过程从传统的逻辑分析讲授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意义建构过程。在教学设计中处理好基础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使多种目标统一到信息素质培养这一根本目标之中。教学内容不囿于教材的范围与顺序,能根据效益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师生主动进行教学资源的再开发;在教学媒体的使用上,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操作媒体,使媒体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教学进程以探究和创造为主。加强对学生学习状态的研究,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使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品质,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以介绍侨中学生一天在学学习生活为内容vcd《走进侨中》,就是高二级学生在学习多媒体制作后完成的。该片作为我校首届科技节的作品,在学校闭路电视系统中播放后,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

xx老师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于教学的能力较强的一位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技术的新阶段,其特点也是其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现代信息技术,即声像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二是以教学设计为代表的现代系统科学方法论应用于教育。现实教学中,张老师对这两方面的较为重视,切实落实。许多课不只是应用了传统媒体或单一的声像媒体,而是能使用多媒计算机,以取得更好的效果。计算机不只用于演示,而努力发挥人机交互的独特功能。张老师制作的《叶的组成》多媒体课件,就体现了这一点。

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教学设计为主的系统方法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充分认识和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功能与优势,在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中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在分析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确立科学、全面、具体的教学目标,多方案选取教学策略,设计评价时机和方法,在实施中反馈修改,实现教学的优化。张老师的《硬件系统》网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设计《分支结构程序设计》,就充分认识和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功能与优势成功例子。

作为教研组长,xx老师善于管理,定期检查本组教师的教案、检查教师的教学进度、检查安全措施;经常到计算机室中巡堂,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解决,提出设想,然后集中教师讨论,对个别的老师他能及时指出他们的缺点并给予帮助,注重与教师的沟通,认真听取教师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取得了教师对他的信任和支持。在教研教改工作中,努力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教学评价是一个重要方面,xx看准这一点,主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评价”的课题研究,撰写的论文《浅谈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获县级二等奖,论文《谈谈信息技术课的学生学习评价》在省教厅组织的教学论评比中获二等奖。极积开发教学资源,设计课件,运用于课堂教学,取得一定效果。课件上送参评,也获得名次。如《叶的组成》、《硬件系统》均获县级二等奖。与课件设计相关的文章《视频、音频教学素材导入电脑的方法》发表于省级刊物《教育信息技术》20xx年第10期上。

xx老师在这几年里,为学校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他有较熟练的计算机维护技术,而且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经常为维护电脑及其周边设备,奔走于电脑室、电教室及学校各办公室之间,忙得不也乐乎,得到大家的好评。其它方面如为学校智能广播系统、教室双控系统的管理、校园网建设及管理等也做了大量工作。

xx老师就是这样在繁忙的工作中,忘我地为学校工作。平时他的工作作风是事事以身作则,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任何大小工作从不讲价钱,一心一意,尽心尽职尽责地做好。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管理能力,经常是早上班、迟下班,把教学工作中的各个环节都认真处理好才放心,是一个作风民主、关心教师、宽以待人、责任心很强的老师。正如吴校长所说:“他不仅是多功能的‘电脑人’,更是一个劳作不掇的‘机器人’”。

先进事迹材料

徐平,男,30岁,籍贯河南,20xx年入职长安保安,现任职长安保安项目队长。入职以来,他始终把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深受领导及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徐平从一名基层保安队员做起,他始终把自己的工作放在首位,兢兢业业,扎扎实实。他坚持干一行爱一行,对自己严格要求,在专业上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在很短的时间里就熟练掌握了保安的相关业务知识。在公司的培养下,并逐步做到了保安队长。在他工作的每一个日日夜夜,时刻牢记自己工作的使命。无论是站岗巡逻还是应急处理,徐志平在每一件小事上都严格要求自己,力求做到最好。20xx年4月9日,上海突降大雨,徐志平所在的小区下水道被堵。小区的道路在暴雨的侵袭下已形成的了一片“汪洋”,积水最深处已没过了脚踝,给小区的居民带来的极大的不方便。徐志平看到后,立马组织起在岗的所有保安,冒着倾盆大雨,找到了造成下水道堵塞的地方,并将造成下水道堵塞的落叶逐步清理出来。经过几个小时的艰苦奋战,小区的积水被完全排掉,小区的所有居民都竖起了大拇指,为他们点赞。徐志平看了也非常高兴,说“普通的工作也有无尽的享受”。

20xx年7月6日徐平拾到一个钱包,经过多方询问,找到失主并把钱包归还。失主包内有近20xx元现金和一些证件,失主为表达感谢之情拿出现金酬谢徐志平,被徐志平婉言谢绝。作为一个保安员,经济并不宽裕,但是面对金钱毫不动心,他想失主所想、急失主所急,寻找失主、上交组织,这感人的一幕已远超金钱本身。在这件事情中,徐平表现出了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不仅为自己也为公司羸得了美好声誉。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点点滴滴的小事,他就是这样一个好人,从不计较付出,不求回报。

20xx年6月12日早上,徐平在巡逻的时候发现一名82岁老太太走失,经过一番细问,本人已记不清家里具体地址。在这种情况下徐志平赶紧扶她到门卫室休息,并及时上报物业领导找了到老人的住址,小区79号业主为了表示感谢特送锦旗一面。在工作中徐平乐于助人的事数不胜数,他是大家心中的热心肠。在徐志平的身上体现了新时期的雷锋精神,也是全体员工学习的榜样。“能帮助别人也是自己的福气,只要在别人有需要或在无助的时候,你能伸出友爱之手,点点滴滴地帮助他人,给他人带来希望、带来快乐,那就是奉献爱心”,他是这么说的也更是这么做的,用实际行动树立了一个乐于助人的保安员的好形象。

正是这样一批和徐平同样优秀的保安队长,加上长安保安公司完善的管理体系,才使我们的保安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越来越好,成为一流的企业。

先进事迹材料

全县“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尚义县建设局坚持领导带头,强化制度建设,树立民本理念,以作风建设推动工作落实,以工作业绩检验干部作风,努力打造群众满意和政府放心的城建工程。

一是带头更新观念,坚持学习到位。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坚持学习,不断更新观念,坚持每周一班前学习制度,实行班子成员轮流讲课制度,领导带头学习政治理论,带头分析形势,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广泛开展了机关岗位练兵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干部职工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

尤其是对于经营城市、发展城市的理念总是先学一步、学深一层,时时、处处、事事带头行动,影响干部,凝聚人心,引导队伍。并把城建工作中民生问题、发展问题、城市经营问题作为观念更新的重点,同研究、共创新,切实增强队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干部敢想敢干、善于突破的能力,为实现城建事业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是带头落实责任,坚持认识到位。明确了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分工负责的制度,把干部作风建设作为班子成员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责任制,形成了从局长到普通干部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把发展好城建、干事为民的理念渗透到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中,把人民满意作为统揽全局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来抓,纳入目标管理,从而为各项工作的创造性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带头模范引路,坚持执行到位。局班子成员不论是在学习、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始终坚持率先垂范、模范引路。带头落实省委提出的“十个严禁”,做到了上班期间不闲聊、不聚众,工作时间午餐不喝酒、不赌钱,不进入娱乐场所,以表率行动影响干部,净化队伍,在全局上下形成树正气、创实绩的良好氛围。同时,坚持把依法执政、文明执政作为行为准则,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追究行政执法过错制度和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坚决杜绝违反规定的行为发生。几年来,全县没有发生因执法不当引发的案件,实现群众“低投诉”、“零投诉”,树立了建设系统的良好形象,群众满意率不断提高。

一是以制度约束人。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先后制定和修缮了了《考勤制度》、《请消假制度》、《学习制度》、《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及《绩效考评制度》,将工作任务分解量化,做到了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并与年终考核相挂钩,有激发了干部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大力实施服务窗口亮起来工程,推行了《首问负责制》、《失职责任追究制》、《办事公开制》、《ab岗工作制》、《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制》等相关的规章制度,实行严格的逐层负责制和监管制,行政审批实行“一门受理、一次告知”的一站式服务,七项便民审批制度有效地促进了依法办事,杜绝乱批乱建,人情审批的行为,真正起到以制度规范人的作用。

二是以服务感染人。在日常工作中主动擦亮窗口,实行“四种服务”:一是导办服务。确立首问责任制度,单位办事人员或群众来局办事,所询问局里的第一个工作人员为首问责任人,对方所求问的问题不管是否自已职责范围的事都有责任给解释,并为其引路,交经办人处理。二是限时服务。

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内部各个工作环节限时办结,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延时服务。未能按时办理的,向申办单位或个人说明原因,并及时处理。四是预约服务。单位或群众来局办理事情,遇到经办人员不在岗时,可把预约内容、电话地址告诉其他同事,工作人员立即交办。同时,我局还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城管、规划、环卫等热点问题,主动公示,主动服务、虚心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受到群众好评。今年以来,干部主动为基层送服务、送政策、送技术累计30余次。

坚持“不求最大,但求特色,力求精致”的城建思路,依托县城依山傍水的自然优势,确立了县城“东移南扩”的发展方向和打造“山水型生态宜居县城”的发展定位,编制完善了《尚义县城镇总体规划》、《尚义县县城绿化规划》和《住房规划》等,又聘请河北省城乡规划研究院,编制了县城秀水新区、平安大街、太平路、祥福路等重点区域和重点路段控制性详细规划,使县城控规面积达到6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东部行政办公、南部住宅、西部农业观光、北部休闲旅游、中部商贸物流五大功能区。

为了改善县城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县城的承载能力,改善容貌环境和人居环境,积极争取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项目列入国家首批支持项目,年内可享受总投资30%的国家级补助建设资金,解决了地方配套不足,建设资金难以筹措的瓶颈问题。目前,总投资6881万元、建设规模为日处理能力1.5万吨污水处理场,已完成管网铺设13公里,场区正在施工。总投资3305万元、日处理能力为110吨垃圾处理厂,土建工程已完成80%,年内建成投入使用。

为了改善居民用水难,特别是后山片居民吃水难的问题,针对县城供水管网陈旧,有水供不出的现状,投资300万元,对城区供水主管道进行改造,改造主管网3000米。为了节约投资缩短工期,部分地段结合污水管网工程同步施工,改造后县城自来水入户率将提高到95%以上,真正实现24消失全天侯供水。

为解决人民群众住房难,以政府统一组织,开发商代建的方式,争取投资1425万元,分两个区分期建设廉租住房300套1.5万平方米。目前,一区一期72套廉租住房已经动工建设,形象进度为主体完工。投资135万元,对祥福苑小区供暖设施进行改造,新购一台10吨锅炉、改造部分供热管道、增设供热分户控制器,从根本上解决采暖期供热温度不达标的问题。

此外,今年还投资6万元对街心花园进行了改造;投资3.5万元为安宁街村委会新建公厕一座;投资2.5万元支持哈拉沟文明生态村建设;规范了祥福苑、梧桐苑、天成苑、阳光商城、鑫隆公寓、园丁苑、玉竹苑、东鑫商城、国岩住宅等10个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总投资约4760万元,建筑面积75168.6㎡的华新苑、融江佳苑、集美小区的住宅小区正在建设,它们的建设不仅极大的改善人居环境,扮靓了县城,而且提升了城市的品味,拓展了城镇的规模和发展格局。

沈浩先进事迹

沈浩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心里始终装着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沈浩来小岗时,小岗有两个村民组,其中一个是东南面的大严村民组,村民住房条件相对较差一些。20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劳累一天已经休息的沈浩,想起了大严村民组徐庆山家的房子是危房,赶紧撑着雨伞冲进大雨中,由于泥路湿滑,鞋子掉了,他干脆脱掉鞋子,赤脚来到徐庆山家,动员他赶快搬出去,直到把徐庆山安排好住处才安心。此后,抓紧改造危房就成为沈浩给自己定下的一项紧迫任务。当沈浩得知国家对“三农”投入的资金在增加,敏锐反应,立即争取补助资金改建村民住房,年底,在小岗村的东南方,四幢两层小楼房的生活区拔地而起。春节前,包括徐庆山在内的26户农民,都住进了上下两层160平方米的楼房。五保户韩庆江患有严重的哮喘病,沈浩知道后,及时带他住院治疗,并预付了医药费用,韩庆江在医院住了38天,哮喘病得到了有效治疗。老韩现在小岗钢构厂当门卫,一个月能挣500多元钱,小日子过得很滋润。他感叹地说:“我能有今天,多亏了沈书记!”在小岗村,村民们流传这样一句话——“有困难,找沈浩”。

困难户韩德国的孙子刚出世,母乳不够,家里又买不起奶粉,沈浩知道后,从自己口袋里掏出1000元钱送去。关友林全家6口人,4个智障,生活十分困难,沈浩对关友林特别照顾,逢年过节都要给他家送去慰问金和年货,就连他家的被子、衣服都是沈浩送的。村民殷广勇妻子痴呆,一家四口人住着破房子,生活很苦。沈浩第一次到他家就掏出200元钱给殷广勇,并给他们家照了一张全家福。大包干带头人关友章的遗孀毛凤英老大娘病得较重,沈浩知道后,及时把她送到医院,跟院长说:“老人不容易,尽管给她治疗,账我来结。”大包干带头人关廷珠的遗孀、86岁的邱世兰老大娘拄着拐杖说:“这拐杖就是沈浩回省城给我带来的,说碰到我时发现那根坏了,怕我跌倒了。”农历三十的早上,沈浩一开门,发现邱世兰坐在门前,以为她有什么难处,忙问什么事?老大娘说要请他吃年饭,沈浩一颗悬着的心落下了,但又不忍心打扰,连说算了算了,大娘却不依不饶:“二十多年来,我头一回请村干部吃饭,不去那可不行。”面对大娘的一片真情,沈浩很感动地吃了这顿极其难忘的年饭,它饱含着一位年迈的小岗老人对沈浩的真心厚爱和最高褒奖。那天晚上9点多,沈浩才赶到合肥,家里人一直在等着他吃年饭。村干部赵家龙说:“沈书记的房门始终是敞开的,连晚上也不关,群众有事找他,随时都可以直接进到房间。他重情重义,能把一颗心捧给别人,没一点个人计较。”大包干带头人严立华这样评价他:“沈浩事事想着群众,考虑得周到细致,群众没想到的他都能想到,他就是我们的亲人。”

沈浩先进事迹

2月,沈浩刚到小岗村时,这个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的家底还很薄,发展仍然滞后,他的前几任一直在探索发展的路子,那时小岗村的发展思路还不甚明晰,村民对他的到来并没有抱太大希望,有的人甚至投来怀疑的目光:“一个省城的年轻人,镀金来的吧?”然而这些没有影响他为小岗村谋发展的热情,反倒让他更冷静,他说:“一些群众表现出的冷漠,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他们想要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他坚信,小岗村是“中国改革第一村”,这个品牌全国独有,只要发展的路子对了,只要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完全可以实现快速发展。于是,他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把全村100多户跑了两遍,和村民促膝谈心,了解情况。与村“两委”成员和“大包干”带头人深入交心,谋划小岗村发展路子。

通过深入调研、广泛走访,沈浩认为,小岗村最需要的是发展,但小岗村的发展必须是让群众长远受益的发展,不能盲目的发展,特别是对引进的企业一定要围绕“农”字做文章,让群众能从中受益。为此,他决定从三个方面着手推动小岗村的发展:一是转变党员、群众的思想观念,增强科学发展意识;二是尽快制定发展规划,找准发展路子;三是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转变少数村民“小富即安”甚至“不富也安”的思想,沈浩及时组织村干部、“大包干”带头人等到华西、大寨等名村参观学习,回村后开展“小岗怎样快发展”讨论,寻找差距,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常说,以前的小岗人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捧着“第一村”的金招牌还富不起来,是沈浩让我们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找准了发展路子。

小岗村群众的发展热情被激活了,沈浩立即和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认真研究制定发展规划,确立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加快设施建设,发展旅游业;跳出小岗求发展,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思路,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任务和目标。20,村里依托已有的80亩葡萄示范园,成立“优质葡萄种植协会”,聘请农技专家传授栽培技术,通过党员的示范带动,壮大了葡萄特色产业,还办起了葡萄文化旅游节,现在,小岗村有90%的农户种植葡萄,面积达600多亩,人均增收元。,村里引进粮油食品发展有限公司,采取“订单”方式,与村民签订小麦种植、收购协议,并积极吸收村民到企业务工,村集体每年也可增收10万元。几年来,凤阳县小岗钢构有限公司、滁州市杨帆医疗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合肥禾味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相继落户小岗,促进了小岗村快速发展。

作为“全国十大名村”之一的小岗村,每年到村里参观考察的游客络绎不绝。如何做好旅游文章、增加村民收入成了沈浩心里常常考虑的问题。他多次召开村“两委”和群众代表会议研究旅游开发事宜,多方争取建成了“大包干纪念馆”,并依托纪念馆和农家茅草屋、村民文化广场等旅游休闲景点,拓展旅游项目,开发旅游产品,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村民吴广德在沈浩的帮助下率先卖起了花生、黑豆、麦粒脆饼等旅游小食品,每天净收入100元以上,群众看到了甜头,自发地做起小买卖,还办起了“农家乐”旅游,为游客提供娱乐、食宿服务。

为提高小岗人的生活质量,沈浩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修通了村级水泥路,对村庄进行绿化、亮化;修复了自来水和广播电视等设施;兴建了党员活动室、卫生服务中心和档案室;翻盖了122户房屋,48户村民搬进了住宅新区。物质生活上去了,村民对文化教育提出了新希望。为鼓励村民做好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在沈浩的提议下,村里专门设立“教育基金”,哪家孩子考上大学,专科奖励3000元,本科奖励5000元。在村里组织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文明示范户”评选活动,组建了腰鼓、花鼓表演队,兴建了图书阅览室、文娱活动室,每周还用党员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在村民文化广场放起了露天电影。去年夏天,当村民围坐在广场观看北京奥运会开幕盛况时,都说:“还是沈书记想得周全,还是这样聚在一起看热闹!”小岗村得到快速发展,,小岗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600元,是的2.87倍。小岗村党委副书记李梦元说:“他心里装着小岗,一门心思让村子富起来。”

沈浩先进事迹

刚刚观看完《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从沈浩身上,我们看到他是一个优秀的农村基层干部,他把他的一身都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奉献给了小岗村。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村官,我们要以沈浩同志为榜样,怀着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发扬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端正扎根基层、勤奋敬业的务实作风,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沈浩同志是优秀共产党员和基层干部的楷模,他的事迹和精神是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写照,更是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最直接、最生动的宝贵教材。沈浩同志的事迹和精神,我最近不断地、多方面地领悟着。生前他作为安徽省选派担任凤阳县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干部,在任职的6年间,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为改变小岗村“一夜越过温饱线,没跨过富裕坎”的困难局面做出突出贡献。月6日,他终因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不幸倒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5岁,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被群众誉为“我们离不开的干部”。

沈浩在小小的“村支书”岗位上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在其位,谋其政”,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他3年服务期满后,原本可以“载誉而归”回到舒服的财政厅工作岗位,但他却选择了留下;当他干出了工作成绩、受群众拥戴时,他本可以“群众信任”为“本钱”,向组织提出个人职务职级上的要求;当他获到各种奖项和荣誉时,他本可以“表彰与使用相结合”为由,要求提拔到更重要的岗位……这些“本可以”他一个都没有选择,而是心甘情愿地在村支书岗位上,默默地工作着、奉献着。

我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很多人认为村官是在镀金,是一项跳板,而不是要真正扎根农村,而沈浩,他的“官”虽然越当越小,工作却越干越有成效,人生却越活越精彩。与“小岗支书”沈浩相比,这些人应该羞愧、汗颜!作为村官,要扎根基层,扎根农村。把我们的青春奉献给农村,用我们的知识来为新农村服务。

“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励”。我要化悲痛为力量,认真学习沈浩书记的精神,在现在以及将来的工作中,把沈书记的精神作为黑暗中的灯塔,指引着自己前进。

我要学习沈浩同志一门心思让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努力在造福群众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沈浩同志到小岗村以后,“呕心沥血带领一方求发展”、“鞠躬尽瘁引导万民奔小康”,所做的事情虽然很具体,但都是为了按党的要求,改革完善机制制度,推进科学发展,让村民富起来、让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沈浩同志在小岗任职期间,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活条件在改观,小岗人得到了更多的实惠。沈浩同志所做的事情,也正是广大基层干部每时每刻在干的工作。我们要结合学习沈浩同志,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岗位职责的神圣性,进一步加深对当代共产党人所肩负的时代使命的理解,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更好地带领广大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建设美好社会,创造美好生活。

我要学习沈浩同志善于结合实际、加快发展的工作本领,不断提高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沈浩同志带领村“两委”一班人积极转变观念,充分利用小岗村的“品牌”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红色旅游”,进行招商引资,努力增加集体收入,扩大村民就业,使小岗村的发展一步一步迈上新台阶。作为农村基层干部,他十分注重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讲究群众工作方法,干什么事情都和村民将心比心,深入细致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善于统一群众思想,组织动员引导帮助农民群众自己动手建设自己的新生活。正因为这样,小岗村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土地征用、迁坟等各方面,才创造了让人叹服的“小岗速度”。作为基层干部,“官”虽不大,但也要为官一任,致富一方。广大基层干部要像沈浩同志那样,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不断锤炼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素质能力。特别是要抓住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契机,努力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明确科学发展观在本地的具体要求,善于学习,善于钻研,善于借鉴,善于总结,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各项工作的核心理念、基本原则、工作思路、具体措施和实际本领。

我要学习沈浩同志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沈浩同志对自己要求严格,模范遵守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为加快小岗村的发展,他多方争取资金,积极引进外来投资,有一个项目投资高达15亿元之多,但他自己却生活俭朴,一直居住在村里一间简陋的平房里,一件毛衣穿了多年也舍不得扔。沈浩同志以自己的行动,树立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在他第一个任期结束时,98户村民按下鲜红的手印把他留了下来;今年,在他第二个任期将要结束时,小岗村的村民又再次按下了自己的手印。小岗村群众之所以对沈浩如此信任和支持,也与他的清正廉洁、艰苦创业是密不可分的。基层干部身处群众之中,一定要把沈浩同志作为一面镜子,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要牢记“两个务必”,条件再改善、生活水平再提高,都要艰苦奋斗,艰苦创业,要永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时刻提醒自己,如果好处被党员干部先得了,人民群众离我们党就远了。千万千万不要在党风廉政建设上放松要求,始终保持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将“清正廉洁”四个大字鲜明地体现在实际行动上。

我要学习沈浩同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切实做到扎根基层,尽职尽责,任劳任怨。沈浩同志为小岗村、为群众贡献了很多,对家庭对自己却亏欠了很多。6年来,他一家人分居三地,既不能在年迈的老母身边尽孝,也难以为心爱的妻子助力分忧,更无暇顾及女儿的学习生活;多个日日夜夜,他勤勤恳恳,忘我工作,为小岗村的发展殚精竭虑,为小岗人的幸福奔波操劳,最终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忠诚于党的事业、忠诚于人民的壮丽篇章。广大基层干部学习沈浩同志,就要时刻牢记在基层工作,是党和人民、是组织的信任和重托,一定要有职业的珍爱感、职业的责任感。要树立当干部干事是硬道理的思想,恪尽职守、勇于负责,倾心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要专注投入,不懈进取,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乐观向上,顽强拼搏,不浮躁,不懈怠,不消沉,努力在平凡的岗位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沈浩先进事迹

沈浩是小岗村的村支部书记,11月6日凌晨,因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累死在工作岗位上。

读《沈浩日记》,心情是沉痛的,又是满怀敬佩的。沉痛的是他刚刚46岁,小岗村的事业刚刚走入正轨。敬佩的是像他这样一心一意为人民的干部现在已经不多了。

当初,沈浩被上级安排出任小岗村的村支部书记,是带着憧憬和压力去的。他在2月22日的日记里曾这样写道:昨天被同学接到县城吃饭,在座的有公检法税务团委等部门和单位领导,大家都埋怨我怎么会到小岗,去哪里都比到小岗强,小岗太难搞了,是搞不好的,不要说出成绩,不出问题就好了。但是沈浩并没有被大家的看法吓到,而是迎难而上。他说:“既然来了,还后悔吗?要退缩吗?绝不!”

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心和意志,在他的带领下,小岗村的路修了,养猪场有了,葡萄园、良种基地、蔬菜基地、还有旅游都搞活了。最重要的是改变了大部分人的思想意识,人们不在抱残守缺,从开始的不相信冷眼相待,到后来的积极参与小岗村的建设。短短几年,小岗村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

都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沈浩日记》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记录。“晚七点多了,还在村东头忙着研究布置明天修路开工的工作,房东打了三遍电话催着回来吃饭”,“从工地回来,已是夜里11时了,天漆黑、寂静,还下着雨”,“北风呼啸,零下五度了,这两天老是停电,因没有灯光,更加重了屋内的寒气”。从这些日记中,我们可以想象,当我们坐在家里享受美味的时候,沈浩还在为小岗村的发展忙碌;当我们睡在温暖的屋子里的时候,他却要在没有灯光的寒屋里度过一夜。

沈浩,正是用他的实际行动谱写着一首当代共产党员之歌。人民是喜欢这样的村支书的,人们是爱戴这样的领导干部的。从沈浩的日记里,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沈浩三年任期结束之后,小岗村的村民们要用按手印的古老方式来挽留他们的好书记,也就明白了一个平凡的村支书为什么会受到老百姓这样的拥戴。

在小岗村的改革中,其实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沈浩受过误解,挨过打,也曾经考虑过自己的人生所得,但最后他都没有退却,而是一心一意地躬身于小岗村的建设中,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是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

在小岗村的六年时间里,沈浩在家里呆得时间还不到100天,上有88岁的老母亲,下有十几岁住校的女儿,沈浩没有尽到为人父为人子的义务,虽然他也曾有过内疚,可是面对那些庞杂的工作,沈浩还是选择了小岗村。“两任村官,呕心沥血带领一方求发展;六载离家,鞠躬尽瘁引导万民奔小康。”从这幅挽联中,我们不难看出小岗村的老百姓对沈浩的高度概括。

读《沈浩日记》,感受深刻的还有他对廉洁从政的清醒。12月1日,他在探望完一个因受贿入狱的县委书记后,曾在日记中写道:要把握好人生的每一步,无论怎样都不可以做违法的事,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在另一篇日记中,他又说:古今往来,那些追逐名利场上的人们有几个是平安的,为名为利,不择手段。官是当不到顶的,钱也是赚不尽的,一定要以镜为鉴,慎独,慎醒。

在小岗村的那些日月里,沈浩正是抱了一颗廉洁的信念,而这样的信念,在今天看来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时代需要廉洁的干部,老百姓需要廉洁的干部,沈浩说到,就做到了。

诗人臧克家曾有诗云: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司马迁也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沈浩无疑是“还活着”的人,他是一个大写的人,永远活在人民的心。

沈浩先进事迹

很多东西存在时间虽然短暂,但这短暂就铸就了永恒,沈浩精神就是这样。这天,我们学习沈浩,既是缅怀先贤,更是传递职责,唤醒广大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共同为改革想招,一齐为发展出力。

弘扬沈浩精神,要拔高生命取向。沈浩曾顶住外界压力说:“当年的大包干是改革,此刻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也是改革,改革总是要承担风险的,当年搞大包干难道没有风险吗?只要能使小岗村富裕起来,别说这点儿误解和委屈,就是献出生命我也愿意”。

一个境界低的人,讲不出这样高远的话;一个格局小的人,讲不出这样大气的话;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人,讲不出这样有职责感的话。有人说,平庸的人只有一条命,性命;优秀的人有两条命,性命和生命;卓越的人则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显然,沈浩的人生境界已超越了卓越。

对照这样的明镜与标杆,我们干部该如何自我设定使命,拔高价值规则,立定精神上的定海神针?某种程度上讲,“心中有党”就是我们价值取向的反复拷问。只要我们始终心中有党,工作中可能会出现失误,但绝不会犯错;可能会应对进退两难局面,但绝不会迷失方向;可能会有短暂受委屈的时候,但绝不会说空虚、说乏味、说寂寞、说看不到未来。

弘扬沈浩精神,要笃定担当韧性。“两任村官呕心沥血带领一方求发展,六载离家鞠躬尽瘁引导万民奔小康”,一副挽联生动诠释了沈浩6年的韧性干事、职责担当。沈浩的精神,标注的并非高不可攀的价值天际线,而是每个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基点,也是每一个干部务必完成的人生课题。

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如何稳增长与调结构?应对更高期盼,如何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关键看担当。会不会干“韧性事”,能不能打掉“拦路虎”,敢不敢啃“硬骨头”,还是要看担当。

如果我们继续走旧常态下老路,维持原先的工作“性价比”,就会被诱惑所扰、“围猎”所困;如果我们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必然陷入无所作为的空虚;如果我们“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一切终将涛声依旧,甚至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发展的征程、追梦的路上,职责、担当、信心、勇气和智慧,最能动人心弦,最能留下永恒的精彩。

当我们每个干部都把职责牢记在心中,把行动书写在熙湖大地,于个人,是人生的出彩;于单位,是事业的进步;于全县,是梦想的绽放。

弘扬沈浩精神,要常思民生之艰。在小岗工作生活的6年,沈浩硬是改变了小岗村“一朝越过温饱线,二十年没跨进富裕门”的面貌,改变了小岗村人民的命运。

心中有民,从来都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对人民感情到位,工作自然会升位。群众的事,能办的绝不马虎,不能办的绝不含糊;能办的办个明白,不能办的就说个明白。兴办民生实事,最根本是踩准群众需求的节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勤思敏行、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努力使发展更科学,更合规律,人民更满意。

按照新的扶贫标准,我县还有10万多贫困人口,个性是深山区的困难群众,更是牵动党委政府的心。实现富民强县梦,关键是不能让“平均”掩盖了“不平均”,更不能让偏远山区群众“同富裕”成为“被富裕”。这也倒逼我们党员干部,务必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夯实富民强县的全域基础。

沈浩先进事迹

沈浩精神很多。省委组织部概括他的精神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心为民、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解放思想、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扎根基层的实干作风,他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团结农民、带领百姓的群众工作潜力。联系实际,我觉得自己学沈浩应重在三个方面:

一是扎根基层,克服浮的思想。从2004年省委第二批选派到村任职工作开始,沈浩扎根小岗村,一干就是两届,长达六年。这六年,他与班子同甘共苦,与群众打成一片。干满一届以后,许多同志都回去了,提拔了,而他却被小岗村党员群众的红手印留了下来,准确地说,被自己一颗赤诚的心、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心留了下来,又开始长达三年的第三批选派工作艰辛之旅。这需要多么大勇气和毅力!

联想到自己早年的一些想法,很是汗颜。作为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分配在县级机关工作,比比京城、省城的一些同学、朋友及他们的升迁、成长,感觉干得好不如分得好,后天不及先天,心地里很是不平衡。其实在县城工作很接地气,舞台一点不小。关键要沉得下身,静得下心,全心扑在工作中,自然就有所作为,同样有成就感。而不是以职级高低论贡献,以权力大小论成败。

二是敢想敢干,克服混的思想。选派两批六年,说容易也容易。但沈浩不容易。他的不容易突出体此刻,小岗村是名村(大包干第一村),但同时又是落后村,他在机关工作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而他又恰恰是不甘于平淡寂寞、而是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实现自身价值的人。所以他一到小岗就全力以赴,没有丝毫懈怠。修通通向小岗的直达公路,要让繁忙的京广大动脉为之停运,这在别人想都不敢想,他却为之跑合肥、跑北京、跑上海,跑了四年。

人家一开始也说,京广线沿途有三千多村落,都象这样,怎样可能?!可沈浩说,三千多村不假,但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只有一个,小岗只有一个。他的锲而不舍最后感动了上苍,最后京广线为之停运40分钟!如今人们能够方便地直达小岗村学习培训、观光考察,小岗人谁不念沈浩?!

我们多数人的工作是默默无闻的,不象跑小岗公路项目这件事,压力、难度大但立竿见影,所以容易产生混的思想。此外,一些人选取混,是深谙其中的“好处”的。混,充其量是没政绩,但不容易有风险、犯错误,四平八稳。这与敢想敢干的沈浩精神是格格不入的。

其实任何事情都能够做到极致,就怕你不认真、不用心,找不到突破口。

三是任劳任怨,克服畏的思想。沈浩刚到小岗,班子干部、大包干一些健在的老人、相当一部分村民都不理解,或不相信他的潜力,或者干脆以为他就是到小岗渡金的,三年一过,小岗该咋样还咋样。

一些既得利益者,应对沈浩公平公正的处理,还产生了怨恨,甚至找人打沈浩。但是沈浩任劳任怨,百折不挠。他透过广泛座谈、带领班子及群众参观一些名村等措施,开拓眼界、思路,统一思想,争取支持。透过扎实的工作及效果,渐渐赢得了群众的理解、拥护。三年后,小岗人用红手印把沈浩挽留到小岗村,继续担任第三批选派干部。

我们所从事的非公党建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各级党委重视,但基础差、起步晚,从体系、制度、队伍建设到保障落实,任务十分繁重;基层指导方面,点多、面广协调难,一些出资人不够理解、党员缺乏用心性;要发挥非公单位党组织的作用,更是任重道远。

做了看不到成绩,但不做肯定易出纰漏。作为直接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没有一个正确的心态,不能够任劳任怨,一遇到阻力即打退堂鼓,不可能做得好的。

所以,任何状况下,我们都要以沈浩精神为榜样,扎实苦干,百折不挠,一步一个脚印,为全县非公党建工作健全体系、夯实基础、发挥作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沈浩先进事迹

“你是一粒种子,深深地埋进这片多情的土地;你是一面旗帜,高高地飘扬在这片希望的田野。站起来,你是一尊雕塑;倒下去,你是一座丰碑。”这是人民送给他最好的评价,也烙在小岗人的心里,同时也烙在了我们全国人民的心中。沈浩在日记里写下自己的心声:“人的生命是伟大的,但人的生命也十分脆弱。作为一个人活在世上,官是当不到头的,钱也是难以挣尽的`。那么更应该考虑的是怎样活得有价值。就拿自己到小岗村来说吧,虽然吃苦、受累,但作为丰富人生的一个平台,使自己得到锻炼,这是花钱也难以实现的。”他热爱农村,扎根基层,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想信念,处处为村里谋规划,办实事,工作日程表一直延续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付出和成绩得到了小岗村村民和社会各界的认可,“摇钱树”、“热心人”成了他的代名词。六年间,操劳多于安逸,奔波多于闲适。尽管苦涩多于欢乐,尽管收获饱含心血,尽管拼搏风雨兼程,尽管走过泥泞坎坷,但他还是坚持的走下来!推动了小岗的经济发展!我在为沈浩的事迹感动和为他的不幸去世感到遗憾的同时,也在心里为他默默地祈祷,内心深处认真反思,暗暗下了决心,要向沈浩同志学习。我要学习他勤奋敬业、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沈浩同志舍小家,顾大家,竭诚为民服务的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我作为一名会计,也要向沈浩同志那样,坚定理想信念,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公司领导做好参谋,维护职业形象。我要学习沈浩同志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沈浩同志对自己要求严格,遵守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沈浩同志以自己的行动,树立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我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在工作中要专注投入,不懈进取。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乐观向上,顽强拼搏,努力在平凡的岗位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我要学习他艰苦奋斗、开拓创新、锐意改革的不懈追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扎实工作,以沈浩同志为榜样,做好任何一项工作,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做更好的自己!

沈浩同志先进事迹

2004年2月,沈浩作为省直机关的优秀年轻干部,被选派到我县小岗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在那里他一干就是6年。

今年11月6日,就在他第二个任期即将结束前一个月,在他的妻子、女儿、还有92岁高龄的老母亲期盼着全家团聚的时候,他却因为积劳成疾猝然离世,长眠在了小岗。

他的鞋子本来可以不沾上这些泥土的,因为他有充分的理由不来小岗:那时已经86岁高龄的老母亲需要他在身边照顾,年仅9岁的女儿需要父亲教导,工作忙碌的妻子需要体贴关心。他也知道,小岗村交通闭塞,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依然不够好,村民们渴望加快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盼望有人能够挑起中国改革第一村这个重担。作为党员干部,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沈浩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小岗。

在凤阳,了解沈浩的人对他的共同评价是,这是一位对群众充满感情、对事业充满激情、敢想敢干,勇于挑战的好干部。只要是对小岗发展有利的事情,无论多么难,他都要坚持干下去,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由于京沪铁路隔开了小岗村与307国道的联系,长期以来,小岗人出行要绕行20多公里,这一直是制约小岗村发展的瓶颈。小岗人多么希望能有一座跨越铁路的桥啊!可是谁都知道,要想在繁忙的京沪铁路线上架桥谈何容易,更何况是为一个村修公路让火车停下来。然而沈浩迎难而上,在别人想都不敢想时,他已经行动了,他一次次去铁路和交通部门协商,不辞辛苦,不怕碰壁,用诚意感动了人家,半年以后终于把项目跑了下来。在高架桥合龙的时候,京沪铁路专门为此停运了40分钟。 2015年6月底,小岗村快速通道正式通车,乡亲们争相来到大桥上。村民们说:这条路我们盼了多少年啊!沈书记带我们修通了这条路,我们小岗大发展更有希望了。

在小岗,村民们都知道,沈浩的房门从不上锁,不论白天黑夜,乡亲

们只要有事找他,随时都可以走进他的房间。 2015年3月,全县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小岗村扩大了十倍,村里事务更加繁忙,每天来找他的人更多了。其他村干部看他整日太辛苦,就私下在他的房门外安装了一扇铁门,想让他能多休息会儿。他看到后很不高兴地说,我是农民的儿子,知道农民的难处,乡亲们找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我们干再多的事也是分内的事。从此,这扇铁门就再也没有锁过。

2015年,人均纯收入达6600元,是2003年的2.87倍,这是小岗村人均收入增长最快的六年,也是小岗民生改善最显著的六年。

送别沈浩的情景,是凤阳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成千上万的干部群众自发前来送行,紧急调来的二十辆大巴仍然不够,街道两旁是眼含热泪早早等候在那里的乡亲。来滁州参加农民歌会的全国十大名村的当家人闻讯后,连夜赶到殡仪馆吊唁。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沈浩,当你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小岗的时候,你也把共产党员的丰碑树在了人民群众的心中!

他永远和小岗人民在一起 凤阳县小岗村党委副书记赵家龙

我和沈浩在小岗相识,几年来的风风雨雨,让我俩结下了兄弟般的情谊……

这几天来,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作为朝夕相处的同事,并肩作战的战友,在怀念他的同时,我也在不停地追问:6年啦,两千多个日夜的坚守,两千多个日夜的忙碌,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你对这块土地这样的痴迷、留恋?又是什么原因,让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对你产生了亲人般的情感? 刚到村那会儿,一些人对这个从省城来的干部,能不能在这坚持三年都表示出怀疑,更别说带着村民干事了。为了寻求小岗加快发展的良方,沈浩一到村就扎进了村民中间,用了30多天的时间,把全村108户跑了个遍。在走访农户时,还时不时地碰到冷脸,但他从不生气。一回生两回熟,村民也渐渐开始和他拉起了家常。

2

有村民反映说,村里的集体资产长期被人占用,很多人有怨气。对此,沈浩直面矛盾不回避,找当事人问清原委,苦口婆心地做工作。最终收回了20间集体办公房和2台推土机等大型农机具,村民的心气顺了。慢慢地,小岗人开始接纳和信任这位新来的书记。

为了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来,他一次次地召开村两委干部会议、党员会议、村民大会,领着大家一起分析和查摆落后的原因,把大包干带头人、村组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等36人带到大寨、华西等名村学习考察,让小岗人亲身感受这些年外面的巨大变化。

为把小岗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沈浩请来了省城的专家,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订出了发展现代农业、开发旅游业、招商引资办工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2015年12月25日,美国glg集团董事局主席张永博士来村里考察投资,送走客人已是下午2点50分。接着我们又赶到县城参加广州从玉菜业集团在小岗的投资商讨会,会议开到晚上6点半才结束,当我们走出会场时天空已飘起了雪花。一天完成了两个投资商谈,大家都很高兴。就在准备晚上好好庆贺一下的时候,沈浩接到glg集团副总裁王倩女士的电话:约晚上8点在明光市见面,进一步商谈投资细节。沈浩看了看手表已经7点了,顾不上吃饭,就拉上我冒着雪赶往明光市。

两任村官沥血呕心带领一方求发展,六载离家鞠躬尽瘁引导万民奔小康。 这幅浸透泪水的挽联,不仅表达了村民无尽的哀思,更是6年来沈浩在小岗为民、爱民的真实写照。

3

因为他,我们又按了两回手印

凤阳县小岗村村民、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严金昌

我记得,沈浩到我们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他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干实事、能吃苦。当时,友谊大道东边2里多的泥巴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群众都想改成水泥路。开始,村里打算从外面请工程队,一算账,最少也得40多万元。考虑钱太多,沈浩把我们找在一起商量,定下来由村里租机械、群众出工自己干,不仅能省钱,还能让村里人挣些工钱。修路的那些日子,沈浩天天泡在工地上,和大家一起扛水泥、拌砂浆。有一次,看到刚拌好的水泥浆漏了一地,他生怕浪费了,一时又找不到铁锹,就用手把水泥一趟一趟捧到路面上,弄得全身都是泥浆,手也烧起了泡……等路修好了,我们一算账,整整省了20万元。

沈浩时刻都惦记我们老百姓,谁家有个难事、急事,他心里都有一本账。小岗人都说,有困难,找沈浩!

2015年夏天,有一个晚上,雨下得特别大。沈浩马上想到了徐庆山一家,还住在三间危房里。他一翻身,从床上爬起来,摸把雨伞就往外冲。一路上,天又黑,路又滑,深一脚,浅一脚,鞋子陷到泥里拔不出来,他干脆光着脚,一口气跑到徐庆山家。一进门,看见屋里到处漏雨,房顶上的泥灰哗啦、哗啦直往下掉。沈浩跑到床边,急忙把孩子抱在怀里,连声招呼还在发-愣的徐庆山两口子:还不快走。折腾了大半夜,才把徐庆山一家安顿好。因为这件事,沈浩下定决心,要改善群众的住房条件。他想方设法,四处筹钱。年底,第一批住宅新区终于建好了。就在这年春节,26户村民搬进了新居,徐庆山一家也住上了两层楼房。

31年前,我们18个农民,在包产到户的契约上,按下了自己鲜红的手印。说实在话,我这个当年连杀头、坐牢都不怕的人,却在2015年的秋天,真的怕了一回。怕啥呢?怕沈浩走!沈浩在小岗3年快到期,就要回城了。我们急得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凑在一起合计,说什么也要把沈浩留下来!

4

我都不亲了。还有呀,我有些工作没做到家,觉得对不起你们。 听他这么一说,我握着他的手说:沈浩,我知道,这些年,你为我们把心都操碎了,小岗正在大变样,你要真走了,我们怎么办?我们都想好了,一定要把你留下来。 就这样,我们按下了98个红手印,硬是把他留在了小岗村。

这一留又是3年,眼看沈浩的第二个3年又要到期了。在一次会上,我试探着问他:沈浩,你给我们说个实话,到年底,你还愿意留下来吗?沈浩大大咧咧地笑着说:只要你们欢迎我,我愿意一辈子留在小岗! 于是,今年9月24日,我们按下了186个红手印,想要再次留住这位好干部。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多个月后,沈浩,永远留在了我们小岗村。

11月8日,我们小岗人,用最隆重的方式,把沈浩的骨灰接回了村里。那天,在沈浩的墓前,我大哭了一场。

我见五弟流过三次泪 沈浩同志哥哥、萧县杨楼镇人大主席沈明儒

第一次见五弟流泪是在2004年五一。那时,五弟刚到小岗村任职不久。五一节前,他给我来了个电话,和我商量说:四哥,我刚到小岗,工作千头万绪,担子很重,今后恐怕一两个月都难回家一趟,你弟妹工作又忙,平常老娘一个人在家里,我真是放心不下,我想把老娘送回老家,托付给你们照顾。 我说那好啊,老娘从1996年以来就一直在你家生活,我们早该尽尽孝了。 五一节,我到合肥接老娘。五弟一脸的不舍。临上车的时候,五弟扑通一声跪倒在老娘面前,说:老娘,儿子听从组织安排,到凤阳小岗工作了,一时不能回来好好照顾您,请您到我哥那过一段时间,等我任职期满再去接您。说完,给老娘磕了一个响头。等到抬起头时,五弟一脸的泪水。

组织上把我选派到小岗任职,是让我把小岗经济发展上去,带领小岗人民富裕起来,而不是给个人或家人谋取私利。你们趁早打消这个念头。 一番话,说得全家无言以对,气氛有点尴尬。

我们老家有过年守夜的习惯。守夜时,我和五弟闲聊。五弟说:四哥啊,不是我不想帮家里,是我不能帮。这个口一开,小岗的乡亲会怎么看我,以后的工作还怎么做。小岗这几年不容易啊,都是大伙拼出来、累出来的呀。你看,虽然你比我大5岁,可你的头发还乌黑,我的头发基本全白了。 我心疼得不得了,便劝五弟,如果太累了,等干完这一任就回厅里吧。五弟沉默了一会,说:小岗的发展已迈上了‘快车道’,干完这一任,如果组织上要我留下,我愿意再干,如果组织上决定让我回去,我也要当一个小岗的名誉村主任或是顾问。我真的舍不得离开小岗啊! 说到这里,五弟流泪了。

第三次见五弟流泪是在今年3月7号。这一天是我小侄女的生日。小侄女在萧县实验中学读书,远离父母。听说爸爸妈妈今天要来陪她一起过生日,特别高兴。放学铃一响,便跑到学校门口张望。左等右盼,到了中午12点,还没见到五弟夫妻俩的身影。小侄女很不高兴,小嘴撅得老高。她问我:四伯,爸爸妈妈会不会又不来了呀。 就在这时,五弟给我打来电话,说,原计划今天能早点赶到萧县,但上午又接待了几批客商,可能要迟点,让我和小侄女再耐心等会。快1点的时候,五弟夫妻俩终于赶到了。我们简单地吃完饭,便来到学校操场的草坪上,准备切生日蛋糕。小侄女显然还在生气,一句话都不说。五弟为了哄小侄女开心,做了一个我们意想不到的举动。他说:女儿,都怪爸爸,爸爸实在是因为工作太忙。快别生气了,看爸爸给你露一手。 说完,五弟竟然在草坪上翻起了跟斗。毕竟是40多岁的人了,几个跟斗翻下来,五弟便累得坐在地上直喘气。小侄女看着,再也忍不住了,跑到五弟面前,叫了一声爸,我想你呀,就是想你,便抱着五弟哭了起来。这时,五弟的泪水混着汗水也一起流了下来。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我却看到了五弟的三次流泪。我明白,五弟的泪水中饱含着对慈母的眷恋、对妻女的柔情和对事业的热爱。

永远的怀念 省财政厅办公室主任朱长才

知道沈浩离世是11月6日上午,当噩耗传来,我感到万分震惊,不敢相信也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沈浩和我是铜陵学院的上下届同学,当时我俩都是学生干部,彼此交往很多,从那时起便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在校期间,沈浩就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学习上他刻苦上进,先后获得过三好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省级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1986年7月,毕业前夕,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生活中他关爱同学,那时候,学校发放助学金,按照沈浩家庭的困难程度,他完全应当享受一等助学金,但他每次都主动要求降为二等,把有限的一等名额让给其他困难的同学。虽然只差几块钱,但在上世纪80年代初,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大学毕业后,我俩先后被分配到省财政厅工作,又成为事业上朝夕相处的好同事。

记得一年冬天,我们还住在集体宿舍,一天晚上,天气冷得出奇,我外出归来,看见沈浩的房门虚掩着,便推门进去,只见他裹着厚厚的棉被,蜷缩在床上,脸肿得很厉害,连说话都有些吃力。原来,为了赶印一份加急文件,他独自一人骑车去郊外的印刷厂,因路面结冰,摔得很重,但他还是强忍着疼痛,坚持把文件送到了厂里。一直以来,他就是这么一副硬骨头,坚韧、刚强,充满毅力,他以对工作的执着和出色的业绩,赢得了厅领导的肯定和同事们的赞誉。

2003年底,决定从我厅选派一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凤阳县小岗村任职。小岗村是大包干的发源地,各方面的关注度都很高,派谁去呢?厅党组进行了认真筛选,最后锁定了沈浩同志。大家认为,沈浩组织观念强、事业心强、适应能力强;他能够吃苦,来自农村,熟悉农村,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肯定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厅领导找他谈话时,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增富,为财政厅添彩!我相信,我一定能干好!字里行间,我分明看到了他对小岗的憧憬和对未来的自信!但我那时确实没有想到,他一头扎进小岗,竟在那里摸爬滚打了6年!

6年来,沈浩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汗水,他用真情凝聚人心,以执着争取支持。单位的同事始终关注着他,关注着小岗村。厅领导经常去看他,我也多次到过小岗村。每去一次,我都深刻地感受到小岗村的发展和变化,感受到老百姓对沈浩的信任和爱戴。他忘我的工作精神总是深深地打动着我,也给我以激励和鞭策。

沈浩,你是我们母校的骄傲,是省直机关的骄傲,更是我们财政系统的骄傲。我们永远怀念你!

基层干部的光辉典范 《农民日报》安徽记者站站长 夏树

他说话的时候声音很大,充满着激情。第一次交谈,他的朴实与坦诚,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快到秋天的时候,我去了小岗,看到他正在和村民一起干活,一身泥一身水。他走过来跟我打招呼时先把手在衣服上擦了擦:你看我是不是瘦了一圈,二十多年没干过这重活了。 当我握住他那粗糙的手时,不由地想起,2月9日我俩第一次握手时的情景。笑着对他说,你这是一双合格的村书记的手!

村所有的农民家庭,当他投身到火热的工作之中,就从内心深处迸发出一种力量,一种舍身为农民干事的力量。他觉得不把群众带到致富的路上,有愧于人民群众的信任,有愧于党组织的重托。

2015年9月中旬,我又去小岗采访。走进村头那不足二十平方米的房间里,一张床、一张桌子,洗过的、没有洗过的衣服都堆在椅子上。房间的陈设是那样的简陋,还不如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

看到沈浩的生活条件如此艰苦,我问沈浩:你从省城下来,离开了温暖的小家,没觉得苦吗?沈浩说:我是吃了不少苦,但看到小岗村一天天在变化,作为一个党员干部,作为一个男人,我就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人生真正能独挡一面、干点事业的时间,没有多少年!我能把自己最好的一段时光献给小岗,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干事,我觉得值!

我知道,多少个漫漫长夜,他一个人在这个小屋里,用笔记的方式抒发着自己的情感。多少个漫漫长夜,他一个人在这个小屋里,规划着小岗的明天。他真的已经把小岗融入到了自己的生命之中!沈浩在今年8月25日的日记中写道:只要小岗村能够发展规模经营,迈入现代农业,小岗农民都能过上富裕的日子,我死而无憾!

这两年,许多到过小岗的朋友都在惊叹:小岗的变化太大了!小岗的招商引资呈现井喷状态,小岗农民收入比6年前增长了近三倍,小岗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

小岗在变,沈浩也在变。每一次交谈,我都发现他对三农问题有了新的思考和体会,有许多独到的见解,这种思想深度来自于他与农民的零距离接触,来自于他对农村纷繁复杂局面的真实把握,来自于无数漫漫长夜的苦苦求索。

如今,小岗已经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而你,一个生龙活虎、周身有使不完劲的中年人,一个正带领着小岗百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家人,却一声不吭地走了。

沈浩走了,他用45个春秋,证明了人生的真正价值;他用45个春秋,告诉我们,伟大出于平凡。他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党的基层干部的光辉典范!

小岗村原党委第一书记沈浩:农村基层干部的楷模

2015年11月6日清晨,深受群众爱戴的好党员、好干部沈浩因积劳成疾,猝逝在工作一线,年仅45岁。噩耗传来,铅云低垂,淮水呜咽,人们悲痛万分。胡锦涛等中央领导闻讯后当即作出重要批示,对沈浩同志表示沉痛悼念,对深入学习宣传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提出明确要求。决定,追授沈浩同志"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基层干部"荣 誉称号,并发出通知,号召全省党员干部向沈浩同志学习。

沈浩安徽萧县人,198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省财政厅参加工作。 2004年2月,他积极响应号召,作为全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等职务。 在小岗村任职近6年来,沈浩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干事创业,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

“他心里装着小岗,一门心思让村民富起来”

2004年2月,沈浩怀着一种重任在肩的使命感,带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精气神,来到了小岗村。

“一朝跃过温饱线,二十年跨不进富裕门”是当时小岗村的真实写照。沈浩的前几任也一直在探索小岗发展的路子,但限于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原因,村民仍不富裕,发展压力很大。有的村民对沈浩并不太信任:“这个省城的年轻人,是镀金来的吧? ”这些,都没有影响他为小岗谋发展的热情和信心。他坚信,小岗是“中国改革第一村”,这个品牌全国独有,只要发展路子对头,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小岗的未来不是梦!

沈浩走进小岗,一头就扎在群众中间。不到一个月,他把全村100多户跑了个遍,和村民拉家常,与村“两委”成员、“大包干”带头人促膝谈心,共商发展大计。一次次走访,他读懂了小岗的村情民心;一番番深思,他摸准了小岗的发展方向:一要转变党员、群众思想观念,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二要尽快制定发展规划,找准发展路子;三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到小岗村不久,沈浩就组织村干部、“大包干”带头人等到华西、大寨等名村参观学习,回村后认真开展了“小岗怎样快发展”的大讨论,解放思想找差距,转变观念求创新,引导村干部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常说,以前的小岗人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捧着“第一村”的金招牌富不起来,是沈浩带着我们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找准了路子。

思路一变天地宽,小岗人的发展热情激活了。沈浩和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认真研究制定发展规划,确立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加快设施建设,发展旅游业;跳出小岗求发展,着力办好工业园”的经济发展思路,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措施和发展目标。

2004年,村里依托已有的80亩葡萄示范园,成立“优质葡萄种植协会”,聘请农技专家传授栽培技术,通过党员示范带动,壮大了葡萄产业。现在,小岗村有90%的农户种植葡萄,面积达600多亩,人均增收2000元。 2015年,村里又引进粮油食品发展有限公司,公司采取订单方式,与村民签订小麦种植、收购协议,并积极吸收村民到企业务工,村集体每年也可增收10万元。几年来,凤阳、滁州、合肥等地的一批企业相继落户小岗,促进了小岗村快速发展。

家茅草屋和村民文化广场等旅游休闲景点,拓展旅游项目,开发旅游产品,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村民吴广德在沈浩的帮助下率先卖起了花生、黑豆、麦粒脆饼等旅游小食品,每天净收入100元以上,群众看到了前景,自发地做起小买卖,还办起了“农家乐”旅游,为游客提供娱乐、食宿服务。现在,小岗村的旅游开发已初见成效。

物质生活上去了,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新追求。为鼓励村民做好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在沈浩提议下,村里专门设立“教育基金”,哪家孩子考上大学,专科奖励3000元,本科奖励5000元。村里组织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文明示范户”评选活动,组建了腰鼓、花鼓表演队,兴建了图书阅览室、文娱活动室,每周还用党员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在村民文化广场放映露天电影。去年夏天,当村民围坐在广场观看北京奥运会开幕盛况时,都说:“还是沈书记想得周全,还是这样聚在一起看热闹! ”

人们都说,这6年是小岗村发展最快的6年,也是小岗村民得实惠最多的6年。 2015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600元,是2003年的2.87倍。小岗村党委副书记李梦元说:“他心里装着小岗,一门心思让村民富起来。 ”

“他事事想着群众,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6年来,沈浩始终与小岗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把赤诚的心捧给群众,把无限的爱献给百姓。他时刻想着百姓冷暖,谁家有难事、急事,他都放心不下。

2015年夏天的一个夜晚,雨下得特别大,沈浩想起徐庆山一家还住在三间危房里,翻身从床上爬起来,摸把雨伞就往外冲。天黑路滑,沈浩在泥泞的路上深一脚浅一脚,一口气跑到徐庆山家,忙了大半夜,把徐庆山一家安顿好后才放心地回去休息。打这以后,沈浩下决心要改善群众住房条件,并四处筹钱,终于在年底前建好了第一批住宅新区。 2015年春节前,包括徐庆山在内的26户农民都高兴地住进了16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

65岁的五保户韩庆江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哮喘病,有一次突然发作,沈浩掏出身上所有的钱,立即把他送去抢救。老韩在医院住了38天,病治好后,沈浩又安排他在小岗钢构厂当门卫,一个月能挣500多元。老韩经常感叹:“我能有今天,多亏了沈书记! ”“大包干”带头人关廷珠的遗孀、86岁的邱世兰老大娘说:“我这拐棍是沈浩从合肥买的,那次他碰到我,发现我原来那根拐棍要断了,生怕我摔着了,就说哪天我给您老人家买根新的,当时我以为他是随便一说,没想到他真给我送来了! ”

在小岗村,村民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困难,找沈浩”。困难户韩德国的孙子刚出世,母乳不够,家里又买不起奶粉,沈浩知道后,从口袋里掏了1000元钱送去。关友林全家6口人,有4人身体残疾,生活十分困难,沈浩对他家特别照顾,逢年过节都要送去慰问金和年货,还经常给他家送衣送被。“大包干”带头人关友章的遗孀毛凤英老大娘病得较重,沈浩得知,及时把她送到医院,对院长说:“老人家不容易,你尽管给她治疗,账我来结。 ”

2015年大年三十早上,沈浩一开门,看见邱世兰老大娘坐在门口,忙问大娘有什么事。老人说:“没什么事,就想请你到我家吃个年饭。 ”沈浩悬着的心落下了,但不想给大娘添麻烦,连忙说:“大娘,您的心意我领了,饭就不吃了。 ”大娘不由分说地拉着他:“我可是头一回请村干部吃饭,你不去那可不行。 ”面对大娘的一片真心,沈浩吃了这顿难忘的年饭。那天晚上9点多,沈浩才赶回合肥,家里人一直在等着他吃年饭。

了一扇铁门,想让他少受打扰。他看到后很不高兴地说:“乡亲们找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我们干再多的事也是份内的事。 ”从此,这扇铁门就再也没有锁过。村干部赵家龙说:“他重情重义,把一颗心捧给别人,没一点个人计较。 ”“大包干”带头人严立华这样评价:“他事事想着群众,群众没想到的他都能想到,他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

“他有闯劲、有本事,这样的领头人我们打心眼拥护”

6年来,沈浩肩负“中国改革第一村”领头人的历史重任,弘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使小岗村的发展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从2015年开始,在沈浩的带领下,小岗就开始探索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行规模经营。有媒体报道说,“小岗村要重走集体道路”,仿佛沈浩的改革是在否定“大包干”。当时,顶着巨大压力的沈浩对凤阳书记马占文说:“只要小岗人真正得实惠,我什么困难都不怕! ”他坚信:“过去分田搞'大包干'是改革,现在搞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高土地产出水平,也是改革,都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

沈浩引导农民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把土地租了出去,并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心。全村3000多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仅大大提高了土地收益,而且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 “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介绍,正是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步伐,保证了招商引资企业的顺利进驻,让小岗村的土地焕发出新的活力。

小岗村先后引进美国glg集团到村发展甜菊糖生产加工,建设2000亩甜叶菊育种基地等十多个项目;引进广州从玉菜业集团到村兴建1万亩现代蔬菜生产基地;引进深圳普朗特集团到村创办生态农业园;引进“天下一碗”米线食品企业到村投资设厂;引进凤阳瑶海集团与凤阳国家粮食储备库到村联合投资发展物流仓储和粮油加工。

一个个企业的落户,都凝聚着沈浩的心血和汗水。为了投资15亿的glg项目及时落地,沈浩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他们20多天就完成1000亩土地丈量、补偿金发放及地面附着物清除任务。为了项目及时落地,村里204座坟墓要在三天内完成搬迁。事前,沈浩和村干部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村民们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看着群众迁坟的现场,沈浩十分感动,他双手抱拳动情地对大家说:“谢谢你们了,我给你们的先人鞠躬了! ”在场的村干部和企业代表也都流下了热泪。

小岗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沈浩在实践中创新思路,以优惠政策创造性地从安徽科技学院引进三名大学生,到村里种植双孢菇。第一批到小岗村的大学生苗娟如今已是村党委副书记。创业大学生不仅带动村民建起了179个蘑菇大棚,还与种植户共同成立了“小岗村利民食用菌合作社”,联合农民共同应对市场,大大增加了种植收益。食用菌合作社让大伙尝到了甜头。沈浩又引导村民成立了资金互助合作社、养鸡协会、养猪协会等,使农民共享资金、技术,共同承担风险,“抱团”闯市场。

2015年9月,胡锦涛视察小岗,带来了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温暖,对小岗村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号角。为认真落实的嘱咐,全面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市、县、乡各级党委指导和帮助下,小岗村确立了建设“现代农业的示范村、制度创新的实验村、城乡统筹的先行村、文明和谐的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沈浩团结带领小岗人踏上了新的发展征程。

6年来,小岗村引进项目13个,到位资金2.3亿元,这是小岗村快马加鞭飞速发展的6年;6年来,没有一个小岗村民上访,这是小岗人凝心聚力和谐共进的6年。 “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说:“沈浩来小岗村后,小岗的变化很大,要是基层干部都像沈浩这样,群众就省心了。 ”曾担任村支书的“大包干”带头人严俊昌对这个年轻人赞不绝口:“他有闯劲、有本事,这样的领头人,我们打心眼拥护! ”

“他从没有把自己当外人,就和我们一个样”

沈浩刚到小岗村时,村里友谊大道东边1公里多的泥巴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大伙都巴望着改成水泥路。一开始,村里打算从外面请工程队,最少也得四五十万元。沈浩把大家找在一起商量,决定由村里租机械、村民出工自己修。修路的那些日子,他天天泡在工地上,扛水泥、拌砂浆严金昌回忆说:“路修好了,大伙儿一算账,整整省了20万元。他既为村里节约了开支,又让村里人挣了工钱,大家心里头都乐滋滋的,打心眼里佩服这个省城来的年轻人。 ”

以前,小岗村对外交通很不方便,到县城要绕过镇里走上40多公里路,十几年前修的路坑坑洼洼。为解决“出行难”的问题,村里打算修一条小岗村直通省道307线的快速通道。当时,许多人都认为根本不可能——因为要跨过京沪铁路修一座高架桥,为一个村修公路让火车停下来,岂不是天方夜谭?然而沈浩没有放弃,他不辞辛苦,不怕碰壁,一次次奔波于铁路、交通等部门,终于用诚心赢得了有关部门的支持。在高架桥合龙的时候,这一段铁路破例停运了40分钟。 2015年6月底,小岗村快速通道正式通车,村民出行路程比原先缩短20多公里。

小岗的路修好了,村民的房子建好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而沈浩的生活依然简朴,他始终住在村里一间20平方米的简陋平房内。 “他连一张像样的桌子都没有,衣服都放在床上和椅子上。他每月交600元钱在村民马家献家搭伙”。关友江好几次实在看不下去,喊沈浩去他家食宿,都被婉言谢绝:“我一个人,怎么都好凑合,不能打扰你们一大家子! ”他不讲究吃喝穿戴,一件羊毛衫穿得很旧,都还舍不得扔掉。妻子到小岗村看他,难过得直掉泪。

小岗村党委书记金乔深情地回忆说:“沈浩书记特别能吃苦,有时在村民组工作来不及回住处,走到哪都能将就吃一点,即使遇到剩菜剩饭也不在乎,端起来就吃,村民都很感动,都把他看成自己家里人。 ”致富能手严德友也说:“沈浩在我们小岗从没有把自己当外人,他和我们一起吃住,一起干活,就和我们一个样。 ”

“他是累倒在小岗的”

沈浩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比热爱,对事业无私奉献,不计个人名利得失,舍小家为大家,把生命都献给了小岗。

省财政厅办公室主任朱长才与沈浩是铜陵财专的校友,他回忆说,沈浩在校期间,就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曾先后获得“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毕业前又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到省财政厅工作后,沈浩养成了开拓创新、勤于思考、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工作作风,并很快成为机关业务骨干。

2003年底,按照的部署,财政厅要选派一名优秀干部到凤阳县小岗村任职,厅党组立刻想到了沈浩,找他谈话时,他爽快答应了。其实,同事们都担心,沈浩上有80多岁的老母亲,下有正在上小学的女儿,妻子在银行工作又很忙,如果他长时间到基层去,家里怎么办?可沈浩什么困难也没提,匆匆安顿好家里,义无反顾去了小岗。

沈浩6年在小岗,长期顾不到家,妻子又忙不过来,夫妻俩只好把女儿送回老家萧县去读书。沈浩是个孝子,1996年以来,老母亲一直和他生活在一起。到小岗任职不久,他只好又把母亲送回萧县老家,托付给哥哥照料。母亲临上车的时候,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给老人磕了一个响头,泪流满面。 6年来,每逢大年三十,他都坚持先陪五保户、孤寡老人过年,然后再赶回合肥或萧县和家人团聚。村民杜永兰说:“他在小岗村6个年头,几乎天天都在为村里忙,哪一年都是大年三十很晚才回家,年初二就赶回来,这样的好干部哪里找! ”

想回家了。来小岗这三年,我与老母亲没有见过几次面,女儿送老家读书了,长什么样都快想不起来了。还有呀,我有些工作没有做到家,觉得对不起群众。 ”严金昌也对他掏出了心里话:“我知道,这些年,你为我们把心都操碎了。现在小岗正在大变样,你要是真走了,我们怎么办?我们都想好了,一定要把你留下来! ”

于是,98户农民像当年搞“大包干”那样,按下鲜红的手印,找到省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和省财政厅,要求沈浩继续留在小岗村工作,带领大家再干三年。28年前,小岗人按“手印”,是为了吃饱饭而“要地”;这次小岗人按“手印”,是为了致富而“留人”。面对小岗人庄重而珍贵的红手印,组织上征求沈浩意见。沈浩十分矛盾,毕竟家里有很多困难,再抛家三年,愧对家人。但是,面对98颗鲜红的手印,面对组织的殷切期望,特别是小岗村刚步入加快发展的轨道,他又实在难以割舍,便毅然决定留在小岗,他对村干部说:“在小岗呆了三年,习惯了,我留下来与大伙再干几年,小岗未来发展的基础会更扎实! ”

就在沈浩去世的前几天,严金昌还对他说:“沈书记,三年又要到期了,我们又按了红手印,还想留你再干三年。 ”沈浩笑着说:“我不走了,永远在小岗干了。 ”但是,小岗人万万没有想到,沈浩就这样永远留在了小岗!现在严金昌一说到这件事,就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沈浩六年如一日,不分昼夜,勤勤恳恳,忘我工作。他从来没有说苦、没有说累,但他真的太累了。小岗村党委书记金乔对记者说:“前段时间,沈书记对我提到,他老是感到心里不舒服,时常胸口闷得慌。我劝他抓紧去医院看看,可他整天都在忙,一直没时间去看没想到,他就这样离开了我们。他是累倒在小岗的,他去世后,村民们都请求给他立座雕像”

“群众的认可,是对你最大的褒奖”

2015年9月30日,那是一个难忘的时刻,胡锦涛亲临小岗视察,对小岗的发展变化给予充分肯定。当得知沈浩是由村民自发按手印留下来连任已干了5年时,胡锦涛连声说好,并勉励他:“群众的认可,是对你最大的褒奖! ”面对的肯定和鼓励,沈浩激动得难以自禁,更坚定了扎根小岗的决心。

2015年,沈浩被安徽组织部评为全省优秀选派干部标兵;2015年,他被授予安徽省改革开放“三十人三十事”先进个人;在“2015年全国农业十大新闻暨第七届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评选中,他又获得了唯一的“特别奖”。六年里,沈浩更是用心血、用行动、用业绩赢得了小岗人民的充分信任和支持。

沈浩不幸逝世后,凤阳县城成千上万的干部群众自发前来送行,人们胸佩白花,臂挽黑纱,泪如雨下。 “沈书记一路走好”、“沈浩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沈浩永远和小岗人民在一起”一幅幅挽联的条幅寄托着人们对沈浩的无限崇敬与哀思。

小岗村一百多位村民从20多公里外赶来,哭成一片。 “沈书记,这么好的人怎么突然就走了呢? ”“你可知道,我们还有好多事情等着你? ”72岁的“大包干”带头人严立坤卧病在床,不顾劝阻,硬要家人把他搀扶到县城,要见沈浩最后一面,老人动情地说:“沈书记他人好、干得也好!我怎么能不来送送、见他最后一面呢? ”邱世兰老人抹着眼泪,手中的拐杖把地捣得咚咚响:“我老了没用了,要能用我的命把这好孩子换回来就好了! ”来滁州参加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的“全国十大名村”的当家人闻讯后,也连夜赶到殡仪馆吊唁。

“两任村官呕心沥血带领一方求发展,六载离家鞠躬尽瘁引导万民奔小康”。小岗人饱蘸泪水写就的这副挽联,不仅是对沈浩无尽哀思的真情寄托,更是对他六载倾情小岗的真实写照。

“沈浩,回家吧! ”“爸爸,你说话不算数,你不是说年底回家的吗? ”在沈浩遗体告别仪式上,沈浩妻子王晓勤和女儿沈王一撕心裂肺的呼唤,使在场的人无不潸然泪下沈浩,虽然没有再回到他温暖的小家,但他已融入了一个用大爱筑就的“大家”。

哀歌动大地,浩气贯长空。应小岗村民的要求,并经沈浩的家人同意,他的骨灰安放在小岗村公墓。当他的骨灰回到小岗时,数千群众把道路两边围得水泄不通。人们目送着灵车缓缓移动,眼里饱含着泪水。沈浩的亲人在流泪,小岗的村民在流泪,自发赶来的七里八乡的乡亲们在流泪,现场采访的记者们也在流泪沈浩,一个一心为民、热爱小岗的优秀共产党员,永远留在了这片热土上。

斯人已去,精神长存。沈浩永远离开了他所钟爱的事业,离开了他所深深挚爱的亲人、朋友和同事,他一串串不平凡的足迹,一件件感人至深的业绩,生动诠释了一名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崇高境界。

沈浩忠于党的事业、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政治品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扎根基层、勤奋敬业的务实作风,舍己为公、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必将激励千千万万江淮儿女锐意开拓,奋发进取,为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安徽崛起作出更大贡献!

以“沈浩精神”为师 鼓干事创业之风 推县域发展后发崛起

安徽小岗村是大包干的发源地,是改革开放的领头羊、排头兵,可谓村小影响大。刘云山同志曾在安徽调研时指出:“沈浩精神和大包干精神一样,是一面颜色鲜艳的旗帜,他作为省直机关的下派干部,六年如一日,踏踏实实扎根基层,服务人民,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奉献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可以说沈浩同志是新时期的榜样,更是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所以认真学习和领悟沈浩精神与当前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一脉相连的。沈浩精神究竟是什么呢?我想就是扎根田土的奉献精神,谋事创业的实干精神,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以及为民、务实、清廉的道德情操和示范表率。

太湖这几年工作提升很快,每年都有新变化、新亮点、新突破,然而跳出太湖看太湖,前有标杆后有追兵,县域发展的硬件和软件亟需更新,为此要想获得突破式、弯道赶超式发展,干部的素质就是决定因素和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必须以“沈浩精神”为师,努力形成“人人想干事、人人争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浓厚氛围,从而不断适应新常态、谋求新发展、实现新突破、创造新业绩。

一是锻造“青松型”扎根式干部,沉心俯身锤炼党性增长才干。

中国的农村千千万,为什么小岗村这么出名?当年,小岗村带头人一起按手印,决定搞包干,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改革开放就是群众发明的,从农村起步的,几任都来过小岗村,习三十多年前来过小岗村,现在还惦记着,说明基层是个大舞台,是个出人才的地方,沈浩同志就是榜样,他从省里工作愿意到农村去,并且扎根下去,比如:他刚去小岗村一个多月,就把全村108户跑了两遍,摸清了小岗的家底这种榜样是很鲜活的,很具体的,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县以下基层干部长期生活在一线、发展在一线、矛盾在一线,直接与老百姓打交道,当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突出的问题,但正是如此,我们的党员干部更要身在农村、心在农村、服务在农村、扎根在农村。同志在《之江新语》一书中就说过“越是艰苦环境,越能磨练干部品质”,韩非子也说过:“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正是这个道理。中央把推进新型城镇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了一系列安排部署,可以说基层的发展又有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我们必须像沈浩同志一样做一株青松,成为一名“青松”,以昂扬之姿,朴实之态,接地气,搭天线,有泥土味,有人情味,有心、有力、有行的为人民群众服务。真正为群众做了实事、好事的,并且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的干部,群众是满意的,是喜欢的,是拥护的,小岗村村民按下手印不让沈浩同志离开就是鲜明的例子。

二是培养“狮子型”谋事创业的干部品格,争先进位统筹地方发展。

2015年《人民日报》有一则评论,提出改革发展需要“狮子型”干部。所谓“狮子型”干部,典型的特征就是拥有谋事创业的实干精神,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敢抓敢管、敢于冲上前去的牺牲精神,让“狮子统帅的绵羊部队,能够打败绵羊统帅的狮子部队。”沈浩就具备这种狮子型品格,他以振兴小岗为己任,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多次外出学习考察,寻找差距,在面对阻力时,他能够独当一面解决复杂问题,在面对发展方向时,他能厘清千头万绪的改革任务,实现统一干群思想,最后制定出科学的发展规划,找到了一条适合小岗村的正确发展之路,实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正确的事,正确的干,不干是最大的失误,不闯是最大的冒险—安庆书记虞爱华”。县域发展是正确的事情,那就必须大胆的干,努力的干,想方设法的干,一方面步子要大,另一方面步子要稳,真正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发展态度,逢山开路,遇河架桥,不乱折腾,无杂念,无杂音,横下一条心,十年磨一剑,蛮拼的精神去给太湖招商引资,去做大太湖经济总量,去发展太湖新型产业,去扩大太湖城市和乡镇建设规模,去营造太湖旅游发展崭新形象,去努力赶超大别山区其他兄弟县、乡镇。 三是“嚼别人吃过的馍没有味道”,结合发展实际确定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

焦裕禄同志有一句很朴实而意味深长的话“嚼别人吃过的馍没有味道”,反映到经济发展上

就表明:我们必须得拥有自己的特色,特色就是潜力,特色就是竞争力,没特色也要挖掘特色,挖掘特色要学会创新,这样才能把我们的“馍”做大,做好。沈浩同志兴建大包干纪念馆、发展葡萄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就是一种结合自身现实条件下的创新,我们太湖是有资源、有区位、有能人的,比如我们的五千年文博园,就是一种创新,我们的文化产业产值同比发展速度在全省都是排上名次的,这仅仅是一个产业创新,如果我们汇聚更多的创新,采取更多的好的思路、好的办法、好的举措,太湖的发展是很有希望和前景的,也必将有更大的前景。

四是“为官发财,应当两道”,培养廉洁自律、心有戒尺的干部队伍。

在“两会”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对反腐倡廉的表态掷地有声:“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每个人都有选择职业的自由,你可以选择从政,也可以选择经商,但不能选择通过从政来发不义之财。同志在第一批书记座谈会时候提出“四个心”—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这理应成为全体党员干部共同的心中戒条。焦裕禄同志是心中有他人唯独没有他自己,沈浩同志是心中有着老百姓,心里装着百姓家的柴米油盐。所以我们必须学习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不泄私愤,不图虚名,不出风头,不计得失,不争权、不争利、不争名,埋头苦干,克己奉公,争创佳绩。

我们的形势百舸争流,我们的位置逆水行舟,我们的机遇甘霖普降, 我们的意识决定我们的方向,我们以“沈浩精神”为师,以“干事创业”为念,太湖的发展就必将远航。

斯人已去,精神长流,清明虽过,但让我们以此次征文为机,再次怀念人民的好公仆—沈浩同志。

学习沈浩同志先进事迹体会

这些日子,反反复复地阅读、学习了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感触很深。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光辉业绩,诠释了一名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崇高境界,他对党忠诚、一心为民的坚定信念;他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高尚情操;他任劳任怨、乐于奉献的无私情怀;他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每一处、每一滴都深深地感动着我。沈浩同志的事迹,细微中见精神、平凡中见伟大,作为一个普通的高校工作人员,从事的又主要是学生政治思想工作,我们要: 学习他勤奋敬业、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沈浩同志在小岗村六个年头,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每一年都忙到大年三十才回家,年初三又回到小岗村去给家家拜年。繁忙的工作中,他“过家门而不入”早已不是三次四次。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天,他的日程表上还排满了各项工作。沈浩同志舍小家,顾大家,竭诚为民服务的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我要向沈浩同志学习,坚定理想信念,热爱护理事业,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和全系同志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不断探讨、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学习他情系群众、为民爱民、克己奉公的精神。沈浩同志在小岗村任职期间,一直住在村民家中,他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低要求,他为村庄的发展谋规划,为困难村民的生活忙碌,经常自掏腰包帮助村里困难群众解决生活上的问题。沈浩同志在小岗任职期间,小岗村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活条件在改观,小岗人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凡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无论大小,只要群众有反映,他都真抓实干,及时处理。这是“沈浩精神”的一个深刻启示。我要向沈浩同志那样,本着“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一切、为了一切患者”的宗旨,心系患者,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细心护理每一名患者,对待患者要有耐心、充满爱心,努力克服困难,开拓进取,做好工作。

学习他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沈浩同志对自己要求严格,遵守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以自己的行动,树立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我们学习沈浩同志,就要像他那样,牢记“两个务必”,保持优良传统,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就要像他那样,不计名利,不谋私利,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浩然正气。

总之,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要向沈浩学习,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想信念,与护理系的同志们一起,同心同德,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共同做好护理学系的各项工作。

沈浩先进事迹

沈浩2月从安徽省财政厅选派到小岗村任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6年间他带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开拓进取,推动小岗村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村民两次在他任期届满时要求他留任,称他是“离不开的好干部”。11月6日,沈浩因积劳成疾倒在工作岗位上。

沈浩同志是优秀共产党员和基层干部的楷模,他的事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生动回答了新形势下基层党员干部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加强党性修养、永葆先进性,如何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本领等重要课题。他的事迹和精神是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写照,更是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最直接、最生动的宝贵教材。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与其让生命在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一天天的耗费,不如像沈浩同志那样,积极进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脚踏实地,深入群众,积极进取,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追求卓越,让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优秀、更完美。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沈浩同志为榜样,用沈浩同志的精神指引我前进的道路。

一是学习他勤奋敬业、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沈浩同志被选派到小岗村一干就是五年多,他热爱农村,扎根基层,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想信念,处处为村里谋规划,办实事,大年三十还待在村里,直到临终前还在为村里先后处理三起土地流转事务,接待了三批前来洽谈投资的客商,工作日程表一直延续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这种舍小家,顾大家,放弃大年三十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竭诚为民服务的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我一定要向沈浩同志那样,坚定理想信念,百折不挠,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积极进取,扎实工作。

二是学习他艰苦奋斗、开拓创新、锐意改革的不懈追求。他被选派到小岗村工作以来,一直为小岗村的发展兢兢业业,帮助小岗村群众修公路、办企业,带领小岗村农民科学种田、发展高效农业,促进了小岗村振兴和发展,提高了小岗村民的人均收入。我也要从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好本职工作,心系群众,努力奉献社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三是学习他情系小岗、为民爱民、克己奉公的优秀品格。沈浩同志在小岗村任职期间,一直住在村民家中,他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低要求,他为村庄的发展谋规划,为困难村民的生活忙碌,经常自掏腰包帮助村里困难群众解决生活上的问题。沈浩同志在小岗任职期间,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活条件在改观,小岗人得到了更多的实惠。我作为一名干部,也要向沈浩那样,心系村民,时刻关心贫困群众的疾苦,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要有真挚情感、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淡泊名利、公而忘私的优秀品德。

“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励”。我要化悲痛为力量,通过学习沈浩同志的精神,在现在以及将来的工作中,把沈浩同志的精神作为黑暗中的灯塔,指引着自己前进。

沈浩先进事迹

9月30日,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胡锦涛来到小岗村实地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视察小岗村后,对小岗村的变化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小岗村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这激发了小岗村更大的发展热情。为认真贯彻落实讲话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市县乡经过充分调研,提出把小岗村建设成现代农业的示范村、制度创新的实验村、城乡统筹的先行村、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四型村”战略目标,沈浩带领全村人民凝心聚力,锐意进取,走上了小岗村改革发展的新阶段。

在沈浩的带领下,小岗开始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行规模经营。但作为农村改革的试验田,过去小岗村以大包干而著名,现在搞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否意味着否定了以前的成绩?一些人的质疑和不理解,让沈浩担负着巨大压力。为了小岗的大发展,他必须顶住压力。沈浩说:“过去分田搞大包干是改革,现在搞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也是改革,都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为优化资源,他引导农民把土地以每亩500元的价格租出去,并建立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心,有3000多亩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流转,土地的收益大幅度提高。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介绍,正是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步伐,保证了招商引资企业的顺利进驻,让小岗村的土地焕发出新的活力。

小岗村的发展又结出了新的硕果先后引进美国glg集团到村发展甜菊糖生产加工建设亩甜叶菊育种基地等十多个项目;引进从玉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到村建设1万亩现代蔬菜生产基地;引进深圳普朗特集团到村建设生态农业园;引进“天下一碗”米线食品企业到村投资设厂;引进凤阳瑶海集团与凤阳国家粮食储备库联合投资到村发展物流仓储和粮油加工。目前这些项目都已经签订了协议多数已开始建设。

一个个企业的落户,无不凝聚着沈浩的心血和汗水,在glg和从玉菜业项目建设中,沈浩带领小岗人创造了“小岗速度”:在glg项目土地征用过程中,小岗人仅用三天时间,迁坟204座,建起公墓一处。在从玉菜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小岗人半天完成迁坟54座。glg集团负责人王倩感慨地说:“他带领小岗人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我佩服沈书记的闯劲!只有他才能带领小岗人创造出这样的小岗工业速度,只有他才有这样勇闯市场的胆魄!”

在带领村民推进小岗发展的实践中,沈浩深深感到人才匮乏对小岗村发展的制约,他积极创新农村人才制度,以优惠政策创造性地从安徽科技学院引进三名大学生,来到村里种植双孢菇。第一批来到小岗村的大学生苗娟现在已是团县委副书记、村党委副书记,她说:“是沈书记把我们吸引来的。”苗娟等创业大学生带动村民建起了179个蘑菇大棚,今年每棚利润达7000元,创业大学生们还和种植户共同成立了“小岗村利民食用菌合作社”,联合农民共同应对市场,大大提高了种植户的收益,得到村民的称赞,沈浩紧紧抓住这个契机,积极引导村民成立了资金互助合作社、养鸡协会、养猪协会等,促进农民们共享资金、技术,共同开拓市场、分担风险,村民在互帮互助中实现了共同富裕。这些创新举措,使小岗村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现在提起沈浩,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就说:“党的政策好,干部的作风也好了。沈浩来小岗村后,小岗的变化很大,要是基层干部都像沈浩这样,群众就省心了。”曾担任过村支部书记的大包干带头人严俊昌,打心眼赞成这位年轻的村书记:“他有闯劲、有本事,这样的领头人我们打心眼拥护。”

沈浩先进事迹

沈浩墓碑前的大理石上,有一片已被烧黑,那是清明期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三三两两自发来祭奠沈浩时烧纸钱留下的。

“你是累死的啊,像你这样的好书记,太难得了。”前些日子,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严立华又照例去祭奠沈浩:“你一个人来了小岗,清明了,我来看看你。也许当时我们就不应该按红手印把你留下……”

笔者认为,沈浩同志应该永远活在广大党员干部的心中,我们要以沈浩为镜。基层干部身处群众之中,一定要把沈浩同志作为一面镜子,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要牢记“两个务必”,条件再改善、生活水平再提高,都要艰苦奋斗,艰苦创业,要永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时刻提醒自己,如果好处被党员干部先得了,人民群众离我们党就远了。千万千万不要在党风廉政建设上放松要求,始终保持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将“清正廉洁”四个大字鲜明地体现在实际行动上。

广大基层干部学习沈浩同志,就要时刻牢记在农村基层工作,是党和人民、是组织的信任和重托,一定要有职业的珍爱感、职业的责任感。要树立当干部干事是硬道理的思想,恪尽职守、勇于负责,倾心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要专注投入,不懈进取,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乐观向上,顽强拼搏,不浮躁,不懈怠,不消沉,努力在平凡的岗位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作为农村基层干部,“官”虽不大,但也要为官一任,致富一方。广大基层干部要像沈浩同志那样,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不断锤炼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素质能力。(作者: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