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最新骆驼祥子的读后感 骆驼祥子读后感(优秀9篇)

时间:2023-10-09 18:06:34 作者:笔砚 最新骆驼祥子的读后感 骆驼祥子读后感(优秀9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骆驼祥子读后感

清晨的阳光总是那么的刺眼,透过卧室两扇光亮光亮的窗子,射进我的卧室,照在我的脸上。由于最近大家都忙着抗病毒,所以我只能宅在家里,复习功课。

刚放假时班主任就要求我们寒假阅读两本书,其中一本还是《骆驼祥子》了,这本书已经放在我房间书柜上好几个年头了还是10岁生日爸爸给我买的呢!无数次翻阅着这本书,却用来没有认真仔细的看过,今年寒假,我有幸读完了这本书,深有感触,也来与你们分享分享。

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老舍的文章都是围绕老北京下层平民的生活作为写作背景,具有浓郁的北京味儿和市井气息,语言幽默,但内容严肃,人物形象塑造的鲜活自然,使人形象深刻。

翻开书,我读到了这样的故事:一个很普通的车夫祥子,刻苦努力三年,他从不气馁,朝着自己梦想奋发,只想为自己买一辆车,春夏秋冬,严寒酷暑,只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打拼。他就如骆驼一样,有一种不达目标不罢休的精神。

但是好景不长,他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却一次有一次被人偷,抢。从此,他买车的这个念头就消失了,他对自己充满了失望,觉得自己实现不了买车的愿望。他那乐观的心态就没有了,变得坏起来,他不再奋斗,而是去借钱,赌博,甚至还闹出了人命,变成社会中的小混混。

这本书告诉我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都是在努力,拼搏,失败中成长,生活,没有谁一路不遇坎坷,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迎接它,挑战它,克服它,却不是放弃它。我也从祥子身上看到了另一个自己,就比如每次考试失利,我都会失去信心,像祥子一样!现在我要做的就是战胜它!

这就是《骆驼祥子》的读后感,使我深有感触!

骆驼祥子读后感

他叫祥子。

穿过时光的细缝,再次回到过去。那时他还是一位身在乡间的斗志昂扬的小伙子,他有一个梦想:去买一辆崭新的洋车。坚持不懈地努力,省吃俭用,终于买上了属于自己的洋车。但是好景不长,发生了兵乱,他的洋车被乱兵抢走了。

但是,他的梦想还在,他不灰心,他继续攒钱,却又被孙侦探诈光所有的积蓄。

他开始有点灰心了,但他还是没有忘记他的梦想。烈日下,脊背被晒得脱皮,接着跑;暴雨下,拉着催他快跑的客户,接着跑;虎妞的逼迫下,为她赚钱拉客户,接着跑。梦想仍在,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他开始放弃了自己的底线,做出了许多出卖自己人格的事情。祥子开始吃烟、喝酒、骗钱。只要哪里能干一些小活赚钱,他就往哪里跑,赚多少就花多少钱。他没有了希望,没有了梦想,成为了一个没有灵魂的人。

窗外下着滂沱大雨,狂风发出“呼呼”的惨叫,往窗外望去,停站在那个无人的街口,似乎是刚刚送完客人的祥子。

祥子只能急着往前跑,边上的树叶横着飞。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一般。却不知道这场大雨是他的前途,命运的判词。被梦想所抛弃的他,就如同这树叶一般不能控制自己的命运。只能任由着风将他随意地摧残。

翻翻袋子中那收藏许久的奖状,一张一张,目光定格在那张荣获乐清市作文比赛的奖状上,想到那一篇篇让老师拍手叫好文章,又想到如今那试卷上被扣了大大的五分的作文,沉默了。

沉默中,那个曾经的梦想,那个我曾经追逐了许久,想去实现的梦想,再一次在我的心底萌芽,生长,快速地占据我的整个身心。

也许是小升初带来的种种压力,也许是一张张永远也写不完的试卷带来的疲惫,我淡忘了那个我追逐了许久的那个甜蜜的文字梦。老师赞赏的作文中再也没有我的文章,同学艳羡的高手中再也没有我的身影。我察觉了着惊人的变化,却不知该如何找回曾经的那个梦想。

骆驼祥子读后感

这故事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悲剧。从前的祥子善良淳朴,正直诚实,对生活有着像骆驼一般的精神。虽然周围的人都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钟”,但是祥子却不安于现状,他为了完美生活而努力,而奋斗。

他宁愿冒着极大的风险去多赚一点点的钱,也要到达自我理想的境界。他不断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然而即使是这样,也终究没有改变他最后的悲惨结局。一个以前勤劳朴实,有着自我目标的人最后却沦为了社会垃圾。

穷苦百姓,就是社会中一群白白被剥削的奴隶,他们也试着攀登过、努力过,但不幸的命运和腐朽的制度,让他们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白费了,没有办法,没有期望。他们的心慢慢地死了,而他们的肉体也腐烂在沦丧的道德之中。祥子,正是这许多人里的里的典型例子。祥子的悲剧,真实地展现了那个黑暗社会的生活面目,展现了军阀、特务、车厂主们的丑恶面目,也有力地揭露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行。

对于骆驼祥子,我感到遗憾,感到惋惜,也感到无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从前的坚强、上进。然而他最终没能够战胜自我,没能够战胜社会,终究还是被打败了。环境对人的改变至多至少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假如当时的社会风气好一点,祥子也许就能实现他的理想,也许就不会变成一具行尸走肉。但社会是现实、残酷、悲哀、无可奈何的,它不会为了一个人的理想而改变。也许理想和现实总是充满了矛盾,然而它们却又同时存在。比如有的人为了自我的理想不断奋斗,最终却不必须能够真正获得最后的成功,就像祥子一样,他努力,就是为了寻求完美的生活,但是结局仍然是那样悲惨的。

但是我觉得我们也不必过于悲观,我们能够乘着如今新中国社会稳定,经济稳定较快发展的大好前景,作为一个青少年,有书读,而且到处都有人鼓励着。

假如我们对生活拥有像骆驼一般的精神,善良淳朴,正直坦诚,奋发向上,为了完美生活而努力,而奋斗,想必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骆驼祥子读后感

小说主要讲了一个洋车夫的苦难史,描绘了旧社会如何把一个正直、好强、上进的车夫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的过程。骆驼祥子善良、淳朴,他在北平努力的打拼只愿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他磨破一双又一双鞋,滴下一滴又一滴的汗水,他用自己的血汗钱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新车。但是好景不长,没多久,他的车被大兵抢走。

接着反动政府的侦探骗去了他所有的积蓄,再后来他难以摆脱虎妞的感情,结了婚。虎妞用自己全部的积蓄为祥子买了新车,幸运女神还是不肯眷顾他,虎妞因难产而死,祥子又一次买了新车安葬虎妞,不久他最爱的小福子也离他而去,终于他被人财两空的境遇狠狠踩在脚下,那一切的一切仿佛被橡皮擦用力擦去,看似抹去了所有,但纸上仍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永远不能拭去。

祥子最终还是被社会的黑暗打败了,他没有了理想抱负,没有了初入社会时的努力进取,这一次他再也没有站起来,反而愈陷愈深,最后跌入了万丈深渊。

他带着一身铜臭味,他吃喝嫖赌,他欺骗朋友,游戏生活,他的奸诈,他的无耻让我咬牙切齿,却又唉声叹气,他变成了城市的垃圾,留下了这样一个悲催的故事。

合上书本的最后一页,我问自己:“祥子可恨吗?”“不!祥子并不可恨,其实他很可怜。”在那个黑暗、肮脏的社会他的命运并不被自己所掌控,当我们拿着《刑法》的时候,祥子面对被抢被骗的财产只能孤立无援,自认倒霉。

当我们寻找警察前来帮助我们的时候,祥子面对他人带来的伤害只能忍气吞声。祥子的悲剧是他所置身的社会环境的产物,在黑暗中他苦苦挣扎,最终还是被迫去适应去顺从黑暗,他的模样不正是当时社会底层人民最真实的写照吗?正如老舍先生所说的:“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可怕的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儿也不是他的过错。”他怀着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写下了这个悲剧。

而如今的我们,生活在法治社会中,国家为我们创造了许多成功的机会,让底层人民走出贫穷走出大山,我们可以在九年义务教育中茁壮成长,贫苦人民在精准扶贫中也日渐过上了小康生活。

这一切,让我对旧社会的“祥子”感到悲哀,也为新时代的“祥子”感到欣慰,我们都应该珍惜现在所拥有的,都应该感谢这个安定的社会,感谢伟大的领导人!

骆驼祥子读后感

人们经常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可是上小学时,我并没有这样的感受,直到上初中阅读了那本书,只是那本,—#书改变了我的看法,慢慢的让我喜欢上了阅读,改变了自己的爱好。那本书就是《骆驼祥子》。

这篇文章的主人公,祥子。是来自农村的一个普通人,他老实,健壮,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麻木,聊到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我知道这本书时是语文老师告诉我们的,因为期初考试要出关于这本书的题,所以最好阅读一下这本书。可是我不喜欢读书,因为我觉得一本书那么厚,字那么多,什么时候才能读完,所以我刚开始并没有打算阅读这本书,直到那一天,同学们聚在一起谈论这本书的情节时,我也凑了过去,他们谈论的津津有味时,我也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一是周末让我的妈妈带我去买了这本书,妈妈当时惊讶的问:“你怎么突然想要读书,我记得你不喜欢阅读啊。”我回答道:“我听同学们说这本书非常好,看我也想阅读一下。”于是,妈妈给我买了这本书。

每当我有空余时间,我都会读这本书,有时和同学们一起谈论这本书的情节里面的人物,使我知道了祥子是怎样有一个善良,本分,富有正义感的人力车夫,在生活上人格上,政治上一步步走向坠落,最后变得人不人鬼不鬼。

阅读是迷人的海洋,我们的心灵在这里遨游。阅读是醉人的色彩,绘就了精神世界斑斓的景象。阅读是怒放的花朵,散发着迷人的芳香,我们沉醉其中不知归路。我喜欢上阅读,只是因为那本书——《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读后感

祥子,一个被生活无情吞噬的小人物,一个被命运百般捉弄的人力车夫,一个在社会底层打拼的可怜人,一个在黑暗时代挣扎的劳动者,一个无法实现梦想的失意者,一个备受欺负的无望者,一个饱受苦难的无辜者,也是一个封建年代的牺牲品。

祥子的为人既倔强又好强,既简朴又简单,既能吃苦又能坚持。当祥子带着迷茫,带着未知,带着恐惧来到这个会吃人的大城市里,他没有被世俗蒙蔽了善心,没有被现实摧残了志向,没有被生活夺去了决心,没有被挫折击败了信心,也没有被恶人消磨了恒心。相反,他一直默默忍耐着,一直在咬牙忍受着,一直在坚持打拼着,一直在努力生活着,一直在无惧奋斗着。

在别人眼中,人力车夫是一个低贱的职业,是一个受苦的行当,是一个令人唾弃的工作,是一个叫人鄙夷的存在。可是祥子这么想,在祥子那淳朴善良的心中,一切有关劳动职业都是高尚的,都是有价值的。祥子说过“用力拉车挣碗饭吃,是天下最有骨气的事”,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祥子有很强的自尊心和勇气,也有很大的自信心。对于祥子来说,只要不偷不抢,用自己的双手吃饭,就是最有骨气的事情。

祥子的堕落不是祥子的错,而是整个社会中的乌烟瘴气使原本善良正直的祥子变了质。祥子是一个悲剧,他尽了所有的力,也吃尽了所有的苦,但却依然落得个两手空空。因为他是那么的要强,那么的善良,那么的正直,为了自己的理想可以付出一切!我们也应当学习祥子那种“吃得苦中苦”的精神,虽然未必“方为人上人”,但只要你努力了、坚持了,那就问心无愧。

骆驼祥子读后感

一个暑假,两个月的时间,足以让我们收获很多。在学习与玩耍之间,我建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读书。

我用了几天的时间读完了《骆驼祥子》一书,它是由我国著名的现代作家老舍写的。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祥子——一个曾经是非常要强的、淳朴善良,积极、坚韧的头等车夫,但后来屡次遭到挫折,最后还是没有挣扎出悲惨命运的人。在军队中用骆驼救了自己的性命,然后才有了这样一个外号,但是这个外号并不是没有道德的外号。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够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一辆终身属于自己的洋车,但总是买了丢,丢了买,祥子用尽了自己的力气,他只不过是想满足自己这么一个卑微的梦想,但却屡遭挫折,然后一点点地熄灭了自己希望的火花,成为一个自甘堕落,吃喝嫖赌的行尸走肉。

是的,祥子只不过想要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可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梦想却并没有实现,而让祥子倒在了这个梦想之下,从人变成了“鬼”。老舍运用紧凑、细致的文笔,把一个洋车夫描绘地淋漓尽致,从侧面反映出旧社会的黑暗和对淳朴人民的压迫,那是一个充满着不公平的社会,是一个罪恶的社会,是一个人人所惧的社会。在那样一个社会里,“爱与不爱,穷人得在金钱上决定,‘情种’只生在大富之家”,让平凡的人们失去了对情感的控制权,因而祥子才会说:“最伟大的牺牲是忍辱,最伟大的忍辱是预备反抗。”这是一句多么令人心疼的一句话。

我掩卷沉思,想到曾经自己竟然有过愤世的想法,一个小孩子竟然会有这种想法,实在不应该,那个社会的人们吃喝不饱,寝睡不安,我就没有资格有那样一个想法。我开始深深的自责。

祥子,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教育了我,那个社会,也同样训斥了我。

骆驼祥子读后感

读完《骆驼祥子》这本具有悲剧色彩的书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祥子作为一个农村的车夫,一直想自己买辆车。好不容易买到车后,又被军阀的乱兵抢走了。不仅如此,他还丢了工作,没了积蓄,不得不跟五虎妞在一起,。面对着沉重的打击,他还是很努力地拉车,不肯低头。但,现实却很残酷。他买了辆车,但虎妞却难产死了,只好卖掉它去办虎妞的丧事,就连他喜欢的小福子也自杀了。他便行尸走肉般般的活着,也失去了曾经心中的朴实善良。

刚开始的他是那么的淳朴,热爱劳动。“他仿佛就是在地狱里也能做个好鬼似的”作者给他这么高的评价,可想而知他当时内心的美好。只是,比地狱还要黑暗的社会,使祥子做不了好人,。当时的他,对社会具有积极和坚韧的精神,做事有计划,一步步循序渐进。那车是还可以从容地讲价,祥子是那么诚实,那么简单可爱,人们好像都不敢想这个傻大个是是会敲人的。“他的腿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车把不动,使座儿觉到安全舒服。”也体现了祥子的能干与身强力壮。

他给曹先生拉车,摔伤了曹先生,即使他比曹先生伤得还重,依然坚持把钱退给曹先生。祥子勤劳而吃苦,哪怕一千天也要买车。她的情分,善良似乎预示着他的美梦会很快实现,但像祥子那样的穷苦人民在那个黑暗的年代,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吗?他经过三年买上了车,车却被匪兵抢走了。他极度悲观,懊丧,他根本不愿去想这件事,甚至宁愿死去,可见这件事对他打击之大。当他再次拉车时,只管拼命拉,他什么也不管,开始和别人抢生意,开始抽烟喝酒,特别是当虎妞和小福子都死了时,他甚至将活着看成不幸,将明天看作今天委屈的继续。他越来越堕落,成了一个混日子的车夫。他曾经那么要强,却还是没挣扎出悲惨的命运。他失去了自我选择和独立判断的能力,丧失了对生活的任何乞求和信心,失去了勇往直前的毅力,由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善良正直,吃苦耐劳的祥子要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愿望,被生活的现实碾成了粉末,这是祥子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

我们生活在当下幸福的社会,更应该感到庆幸。也许有时现实的残酷,不幸的命运会将我们打倒,但我们不应该像祥子一样自甘堕落,而应该爬起来,不被现实束缚,与命运抗争。

骆驼祥子读后感

虎妞,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中的女主,她是祥子的妻子,是人和车厂厂主刘四爷的女儿,她是一个强势、泼辣而有心机的老姑娘,生有一副男儿性格,很会打理事物,能将人和车厂管理得井井有条。

她对祥子而言,就像一只狼一样,虎视眈眈、步步为营,而祥子则是狼盯上的一只羊,一只软弱、纯良、毫无攻击力的小绵羊,在她与祥子的爱情纠葛中,她一直处于主动地位。

比起祥子,虎妞家境好得多,她也泼辣能干,她之所以没能在20多岁嫁出去,主要原因在于她有一个自私的爹,虎妞的爹刘四爷,是个“土混混”出身,他有仗义的一面,也有刻薄残酷的一面。在对待女儿婚事上,他宁愿女儿当老姑娘,帮他打理车厂赚钱,也不愿意女儿嫁给祥子,虎妞之所以耽误到30多岁还没嫁人,除了自身长得丑,性格形象不招男人喜欢外,另外一半原因就是刘四爷门第观念太强,不愿意虎妞嫁给经济和社会地位比他们低的人。就这样,虎妞的青春年华被无情地牺牲掉。

其实虎妞的爱情也是卑微的、可怜的。从书中叙述中,我们知道虎妞是通过种种设计好的局,让祥子一步步就犯的。祥子并不喜欢她,即使结了婚,祥子仍然看不惯虎妞大手大脚的花钱,以及在穷人面前趾高气扬的样子。祥子想逃离这个家,苦于没钱,又觉得这样做对不起虎妞。婚后不是祥子按照虎妞的要求去向他爹求情,而是虎妞拗不过祥子,最终给他买了一辆车,他凭自己的一身好力气拉车挣钱养活虎妞。但挣的钱十分有限,虎妞一个大龄产妇头一次生孩子,本该早早进医院,一则虎妞和祥子都不懂大龄妇女生孩子的危险,二则祥子没钱,连请接生婆的钱,也是虎妞自己以前攒的。虎妞孩子胎位不正,接生婆也无能为力,最终虎妞在万分痛苦中难产死去。

虎妞为了爱情勇敢地反抗刘四爷以及当时的封建观念,但她对这样做的后果估计不足。她一边反抗她爹,一边又想依靠她爹。她的打算是等她爹气消了,她和祥子给老爷子陪个不是,谁料刘四爷比虎还毒,他偷偷地把车厂卖了,拿着钱消失了,一个子儿也没留给女儿。虎妞帮他打理车厂几十年,为此耽误了自己的婚事,那钱至少应该有虎妞的一半啊!可他根本不管女儿死活,甚是自私。虎妞是伤心、气愤又没辙,刘四爷如果不是那么绝情,虎妞也不至于最后落个一尸两命的悲惨结局,由此可见当时社会是多么黑暗啊!

虎妞是命运的强者,她扼住了自己幸福的咽喉。在那个年代,她反抗中挣扎,使命运为之改变,她不屑所谓的门当户对,敢于与自己的父亲对抗,以心机和能力作基础,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婚姻。虎妞的魅力所在,体现在她对爱情和命运的追求上,也体现在她的世事洞悉,人情达练,这使得她在钱财上、感情上不想吃亏,也从未吃亏,虎妞的心机重,既是她的缺点,亦是她的优点。

虎妞身上有很多阶级剥削的色彩,既有许多旧社会的恶俗,也是旧社会的牺牲品。